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健康教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本课程;积极心理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19-04
一、课程开发背景
1.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给传统心理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1],在其发展的十多年中,引起了大批学者的关注与兴趣,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积极心理学处于起步阶段,专门的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比较少。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实践探索方面,特别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初中阶段的实践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以“问题”导向的,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而忽视对学生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是关注学生的自我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有应对生活难题的应变能力[2-3]。
其次,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课程设置不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当下的中学缺乏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缺乏专职心理教师和专门的教材,有些学校甚至无法开足心理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的诉求。心理课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效提升。
3.东孚地处城乡接合部,当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接合部已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这个区域人口流动频繁,生活环境复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等等,这个特定区域内的初中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人际关系易紧张、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离家出走等,教育者应当关注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帮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课程定位
1.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应变力
以往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一直明确或隐晦地把对问题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矫正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问题”导向,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学校心理教育模式也比较“消极化”。
与“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我们的校本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优势,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让他们接纳自己的优势并加以放大,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不仅要让学生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要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并最终获得积极正向的心理力量。
2.师生共同成长
初中生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的重要时期,也是自身人格构建、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的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健全自身人格、发挥自己生命价值,在有限的教师生涯获得成就和幸福人生的课题,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为了在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增进教师的积极心理体悟,我们针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积极心理培训和拓展活动。
三、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
1.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取向
我校的校本课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为导向,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通过完整的团体活动,让学生获得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课程的出发点明确指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目的明确指向关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学生个人潜能。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一个辅导员十个学生的模式进行,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教学的过程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体悟和收获,强调心理氛围和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要求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发挥“同伴积极效应”,形成辅导员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在课程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取向上,强调个性积极发展、人格健康发展。
2.课程的内容设置
课程目标: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等,能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各种难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两部分内容,一个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老师引进的应变力辅导计划,一个是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的团体活动。
应变力培养包括:小组破冰活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认识个人力量、增强自信、认识RAP模型、保持冷静、自我对话、用更积极的想法面对生活难题、选择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识别和使用自己的支持网络、考虑他人的观点、与他人保持和睦。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包括: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坚持、团队精神、爱与被爱的能力、宽恕和怜悯、自我管理、幽默和乐观、社交智慧等。
四、课程的实施
1.专家指导
利用学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所实验基地校的优势,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教授作为心理校本课程开展的指导老师,他在师资培训、课程安排、课程实施、场地选择、教师选择以及课后反馈等多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2.确定课程实施的教师
从学校教师队伍中选拔出11名兼职心理教师,邀请对心理学有兴趣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老师参与进来。
3.组织教师培训
2013年8月20~25日,组织所有参与心理校本课程的老师进行专项培训。
4.确定课程实施的途径
利用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校本课程的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每节活动课时长45分钟。
5.确定课程实施的方式
以十个学生一个辅导员的形式进行。活动场地为心理体悟中心,有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
6.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每学期初,制定该学期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师资安排,备课时间地点安排、课后反馈分析会议等。
7.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
围绕课程开发出与课程配套的相关资源,如教案、活动方案、挂图、活动道具等。我们倡导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做好课后反馈收集,及时对课程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心理校本n程的教学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估有异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科可以通过利用标准化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无法进行标准化测试,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而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难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否受到心理课程的影响。随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推广,我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的监察评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辅导员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心理的成长,可以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心理的开放程度、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学生积极情绪以及积极体验获得的多少进行评估,比如在活动课程中,鼓励每组的十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参与发言讨论阐述心声,都能积极参与展示,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积极体验。
2.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
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对活动课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调查了解活动课的内容到底能不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体验积极情绪,是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真正的帮助。
发放问卷5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参与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生,用SPSS2.0进行统计,其结果如表1。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带给自己的影响大部分是积极的,约有9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习对他们在情绪调节、与朋友家人相处、建立自信心、更好地了解和悦纳自己、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更积极地看待和感受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帮助。
3.学生对课堂的评价
每节课课后,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访谈,所有校本课程上完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对课堂和辅导老师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用纸条的形式写出内心的真实看法和想法作为课堂反馈的一部分内容。同时老师也对学生的评价和访谈进行反馈,这也是对学生积极体验的强化。
六、反思与小结
通过此次积极心理学校本课程实践,我获得以下启示,同时,也是我这次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反思的地方。
首先,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心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用更完善和客观的方式来评价心理活动课。我此次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调查的方式不同,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和创新,还需在问卷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修正。
其次,校本课程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应该丰富多彩,它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非文本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加以整合,使之相辅相成。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教师的成长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文化氛围、仪式、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学生和老师舆论导向,以及教师的言行、评价等),它同样具备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学生心理培养和言行的形成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这一点,我们做得尚且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最后,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工作是心理老师的职责,其实心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心理校本课程中老师想传达给学生的积极体验,也同时适用于其他科目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都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同时老师的观念和言行也是学校隐形课程的一方面,因此,如何让老师们拥有积极的体验,掌握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是一次尝试和创新,我们对课程开发的背景,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和评估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都一一克服,并且对团队活动进行设计和不断修正,通过课后调查和访谈学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将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林素莺.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 14(5): 23-25.
传统的体育观念里。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心理教育教学或缺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虽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心理疏导和课件的匮乏,或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这两项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对这两项却极为匮乏。其实结合心理疏导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人性化、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这两项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感性化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的失败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心理疏导趣味性和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同时,还模拟裁判。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另外,我还针对校本特点提出了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和教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开展得很成功,相信此次项目的开发会一直延续下去并变成我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下面是具体方案和教案:
德保县巴头中学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一、活动宗旨
本着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特策划巴头初中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二、活动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充满阳光
三、活动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师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2、营造校园心理教育的氛围,扩大心理教育的影响;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四、领导小组
组 长:黄世伟(全面负责)
副组长:梁明友 (负责宣传、策划工作)
周珍义 (负责师生趣味运动会的组织工作)
组 员:李昌镇、黄翠引 (具体负责师生趣味运动会的组织工作)
隆雨辰、陆慧明 (负责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的组织工作)
陆 毅、许英者(负责横幅、标语等的悬挂、张贴,舞台的布置)
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五、活动时间
2012年5月14日——5月18日
六、主要活动内容
1、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时间:星期一升旗仪式时)
2、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时间:星期一班会课、参加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3、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⑴、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时间:星期一班会课、参加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⑵、考试心态的调节讲座(时间: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⑶、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讲座(时间: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参加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4、“呵护心灵,健康成长”黑板报比赛(七年级)
5、“健康心理,美丽人生”手抄报比赛(以八年级为主,其他各年级均可自由参加)
6、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5月14日——5月18日)
7、心愿墙(5月14日星期一第八节)
8、师生趣味运动会(5月14日——5月18日17:10——18:10)
9、心理教育影片欣赏(5月18日星期五晚上20:10——22:10)
10、心理健康活动周颁奖典礼及总结(5月18日星期五晚19:00——20:00)
七、具体活动安排
(一)、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
1、时间:5月14日(星期一升旗仪式)
2、地点:学校操场
3、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4、活动内容:校领导讲话致辞、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同时将活动方案张贴于校园宣传栏,在师生中宣传第一届心理健康周活动,为其它系列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5、要求:横幅一条“德保县巴头初中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14日 第七节班会课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活动内容:各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主题,开展内容积极、形式丰富多彩的心理主题班会。
(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1、2012年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活动时间及地点:5月14日下午第七节、大多媒体教室
参与人员:九年级全体学生
负责人:梁明友、黄芝采、黄科兴
2、考试心态的调节讲座
时间及地点: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大多媒体教室
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负责人:黄子蛮、言天堂、李世秋
培养身体健康的人
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家长、学校共同的愿望,也是孩子去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围绕“让每个学生享受充足的阳光健身运动”理念,积极推行体育三年发展联动计划,举办体育期中、期末技能达标检测,积极倡导体艺“2+1”工程,每年举办“阳光健身操(舞)大赛、运动会、拔河、乒乓球兴趣小组活动等,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胸怀祖国的人
让学生爱国不只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是我们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理想。近年来学校围绕“阳光人传承红色精神”理念,除了开展国旗下讲话、班会、主题讲座等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外,还举办了“红歌大合唱”比赛、开展庆国庆“我与祖国同发展”演讲、庆十一“我爱你中国”大型诗歌吟诵表演等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培养大气博爱的人
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围绕“让每个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理”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全市影响力很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0年学校与中德心理大学达成了相关合作意向,成立了三中“中德心理大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心理测评、团体解压疏导、心理咨询师从业培训、学生潜能开发等实践与研究工作。并聘请中国心理学家协会会长徐清照教授每月为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业务培训等辅导活动,通过培训、考试学校已有42名老师拿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每月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学生心理访谈工作。中心组每月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公开课教学、业务研讨、视频学习等活动;每月为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家长心理辅导。
培养宁静和谐的人
当前一些学生缺乏对老祖宗的传统精髓文化的继承,存在不会感动、不知感恩、任性、冷漠、自私的心理和行为,导致一些学生道德的缺失。基于此,学校围绕“阳光人懂感恩”理念,先后联合丹阳市传统文化协会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教育”“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大型公益论坛,举办寒暑假学生国学夏令营,此外,还成功举办为期3天的“丹阳市首届面向传统与现代的家庭与学校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曾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商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
培养道德高尚的人
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应分阶段、分主题、成系列,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形成德育聚合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于此,应该认真研究,围绕打造“阳光德育品牌”理念,先后制定了六大主题的《“我学礼仪、我讲文明”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好习惯大家做”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方案》《“我的责任我承担”责任教育系列活动方案》《“阳光照耀爱心成长”爱心教育系列活动方案》《“生命的色彩――我在阳光下舞蹈”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心存感恩、成就人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方案》,每学期以一个主题为中心,有条不紊地开展“名人对我成长的影响”演讲比赛、“我的形象我设计”校服设计大赛、环保作品设计大赛、母亲节“心意卡制作”、“不知道妈妈的世界--爱的体验”、阳光男孩(女孩)形象大赛、校园拍卖会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得到教育、感化。同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等各类教学资源。一是分年级制定了每周班会课的主题,以班主任集体备课形式,出版了《阳光下的交往》班会案例集,形成规范的教案、课件,每周分年级实现同时开课、同步推进。二是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了《初中生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三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分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有序地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结束语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然而,现在很多中学老师都抱怨这门课不好上,上课时学生缺少中学生该有的热情。如何让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其实并不是难事。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趣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2]然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教学模式单一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而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容易僵化从而失去灵动的色彩。很多初中老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基本上都是准备好教案,拿着教材对着学生读一遍,再到黑板上板述一遍,布置学生课后作业就匆匆离去。如此循环往复,叫学生在课堂中怎能有活力?
2.教学内容枯燥
包罗万象的思想是无止境的,然而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驾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思想品德教材的配套资源不足,老师仅仅根据教材来讲课,内容难免乏味和空洞;另一方面,很多思想品德课的任教老师都不是专职的,他们往往还兼任其他课程。在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眼里,思想品德课只是作为诸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主要课程的一个附属品而存在。在这样一种缺乏创造力的土壤中生存的课程,如果毫无一点趣味性可言,是难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
3.教学效率不高
重视教师讲授,忽视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堂中一般的表现是教师一堂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教师重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轻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的整合。表现为老师基本上还是一支笔、一张嘴,从上课讲到下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缺乏生机;即使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能也是下载的课件,或者课件做得非常的花哨,学生陶醉于优美的课件或画面中,而忽视了对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重视,教师缺乏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技术。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
二、趣味教学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存在着种种不足,笔者在此就一个近年来已讨论得比较激烈的趣味教学法进行初步的探析。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叛逆,不服,喜欢悖着常理做事情;在课堂上要么表现得沉默异常,要么表现得活跃非凡。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如果任课教师善于引导,把课堂氛围营造得和谐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教育的不断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也提出了更多不同层次的要求,也使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课题越来越丰富,更具多样化。如此一来,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的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一些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自然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2.增强教师授课的灵活性
前文提到的趣味性是教学目标,灵活性便是其实现形式。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灵活以趣味为目标,趣味的实现需要灵活的支持。要实现教师授课的灵活性,在手段上也要实现多样化。当趣味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起来之后,教师授课的手段也会随之灵活多样。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得到拓展。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其涉及面非常广,理论深刻,在课堂上比其他课程更难驾驭,大多学生都对这些高深理论毫无兴趣。趣味教学法就是针对“无兴趣”这一点提出来的。如果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把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得有滋有味,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好奇心都调动起来了,教师可以少花力气让学生学到规定的东西,让学生愿意去学,我们的教学效率自然会随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迅速提高。学校的教学反映在我们的课堂中,课堂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对策
趣味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有很多前辈研究过,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笔者在下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3条具体的效果极佳的运用对策。
1.室外授课
在大多数人眼中,室外授课一般只是局限于美术和体育这两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事实上,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谈及的是如何陶冶情操的问题。中国文人素爱风雅,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在上这类课程时也可尝试在暮春三月,带着学生到室外授课。请相信我们的学生不会因醉倒在夏花生树、群莺乱飞的草地中而置老师的课堂内容于不顾。因为室外授课一方面使集体和个别教学得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它刚好符合初中生不受羁绊的心理。这一实践体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两者以朋友相处,可以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尝试过“变室内教学为室外教学”,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2.游戏娱乐
虽然室外授课效果极佳,但它只能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尝试。我们的趣味教学法主要是在思想品德课堂内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运用。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的教学场景似乎已经过时。趣味性教学渐渐成为教学追求的另一个亮点,而实现这个亮点的方法之一往往是花样繁多的课堂游戏。这种游走在学习与娱乐之间的教学方式并不永远都起着正面作用。任课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正确地操作,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游戏只是一个形式,只有设计得科学、合理,让人玩过之后能以小见大,有所顿悟,才值得提倡。比如,在课堂中涉及名人的励志故事时,老师可以设计成故事接龙让学生轮流讲故事,这样的游戏才能在思想品德课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由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4]思想品德课程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了这种高技术的硬件设施。在有条件的教室中,老师不妨在思想品德课中充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以及价值观的核心。在所有学科中,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而思想品德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变革创新。唯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才能被赋予更强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学科功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趣味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有着极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棉.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 备学生 备专业 备教师 备教材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门教学科目里,理工类课程一向被人们认为难教、难学,电工类课程的教学更突出表现出这一特点。它集物理和数学于一体,还涉及部分化学知识,对数理化基础普遍较差的职教学生来说,几乎就是他们的“天敌”。如何让学生与电工课“化敌为友”呢?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在更新,教学思路也必须有新的拓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变被动,单一,表面性的学习为主动、多元、探究性的学习。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贯通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备课、导入、授课、小结和练习等环节)是时代赋予现代教师的职责。在电工科目的理论教学中如何实施并体现这一点呢?
一、备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让学生能学到科学知识,教师的教学过程首先从备课就开始。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备课必须有四个步骤:备学生,备专业、备教师、备教材。
备学生: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不能光看教师教了多少,更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的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主。也就是说,备学生才是备课的关键,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备学生就是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基础课水平,了解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目前,我们技校所招的初中毕业生,基础课知识薄弱,有的初中生可能已将初中学的电学最基础的知识如: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最简单的电学基础知识也已经还给了老师。这样,在备课时,一定要注重复习旧课,“温故而知新”。同时又要抓住这些学生大多对理论课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能力比较差的特点,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抓住章节的要点,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将那些最基本的,最常用的电学原理,基础公式、常用数据牢记于心;同是也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把抽象的理论,数据,用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画面演示出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备专业:电工专业具有与其它专业的广泛联系应用的通用性,又与其它专业的差别具有专用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各行各业离不开电能做为动力,小到电动剃须刀,离不开电能来做动力,同时电动力这一部分又独自具备电工专业知识。对于学习电工类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较广泛的知识,对于教授电学知识的教师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备课前,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电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以便在教学中,给学生灌注最新鲜,最前沿的有关学科知识。例如传统的电工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知道单片机为何物即可,而在现代教学中电工必须能够操作PLC才能有广阔的工作前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掌握更多的现代电学知识,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才能体现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学宗旨。
备教师:教师不仅要具有完善,合理的知识素养还必须具备完善的能力素养。技校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动地位,决定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这是从事教育工作最基本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善于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编写教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一名优秀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最佳教学方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其次表现在善于组织管理班级,树立良好的集体风气。依据苏霍姆林斯基理论,集体对学生的教育力量远远大于教师个人的力量。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善于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强化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过程也是通过语言,达到目的,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传递知识和信息交流的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语言表达能力是为人之师的基本功夫,它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富有逻辑性;通俗,活泼而有启发性;语气,快慢而富有节奏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书写规范,布局合理。因此,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实际操作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倡导培养一体化新型教师,也是职业教育中对双师型人才培养。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解决好高级技工师资问题,培养出技能高超的全面复合型技能人才。客观上对技校教师要求标准更高了,技校教师不但是能认真上好理论课,还应具一技之长,传授职业操作技能。主观上技校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才是培养高品质技能人才的前提。所以,技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4、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实践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复杂性和创造性。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又怎样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呢?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表现学科专业知识创新上,但更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创新上。因此,教师要经常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和创新教学方法及教育手段。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首先是教学生做人,只有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才能为社会服务,才能做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仪表,无论是着装还是语言都要做到庄重、大方、得体。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无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上课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全神贯注,投入教学。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切不可一见就来气,到了课堂上就训斥,只有一节课发半节课脾气,对于学生要有爱心,尤其是对那些差生,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以良好的人格形象对其施以影响,千万不可触景生情,走到教室门口,看到教室内大声喧哗或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气上心头,一走上讲台边大声训斥,甚至谩骂。而是在课前就做好思想准备,三言两语,提起学生兴趣,进入授课主题。其次是授业,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对学生教授的知识使其知之其然,而教师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在备课时要注意备好与本课相关专业,相关理论的知识,已备不时之需。这样,教师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根本,如何将每一个章节备好,使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工作中的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不能照本宣科,把课本中的公式、平面图搬到黑板上,而是将教材的知识柔碎,与现实生活工作之中的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一个好的教师能将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而一个能力较差的教师却能将一个浅显的理论知识讲得深奥晦涩,使人不知其要义。因此作为一名电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章节的教学要点、难点、化“复杂”为简单,将那些常用的,实用的定律、数据、深入浅出的讲给学生,使之撑握。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教了什么也没记下。
在直流电路中,复杂电路一直是只“拦路虎”、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各种原理和算法层出不穷,内容多,计算难,学生看到后,不但记不住,还产生畏难心理,有的学生准备放弃所学专业,要求转专业。做为老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理清这些定律,原理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他们在将来工作中应用频次,以及他们计算过程中多使用的教学知识,在授课时可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对其进行删、减。例如对电工专业的同学,基尔霍夫定律是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必须讲,而且要详细讲,将它的基本原理,讲深讲透,计算方法则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数学方法,套公式,解方程,并以支路电流法作为基尔霍夫定律的例题做简单讲解,删减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和叠加法原理。
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则需要讲戴维南定理和叠加法原理。在这些较复杂的电路定理公式的备课时,一定要掌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结合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把复习和学习新课结合起来,把相关知识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化复杂为简单,提纲携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理论课。
同时对于那些文化课底子较扎实,对电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习上肯钻研的学生,可以开办兴趣班或单独辅导的方式,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同时,备教材要结合结合教材,善于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使教材上的知识与日益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我们的学生不能落后于时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学科,将现代科学知识,融汇于我们的专业之中。
总之,备教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切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应该认真研读,分析,总结教材,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易,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培养出适合人才市场需要,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导入取决于课堂内容,更取决于学生状态。
若把上课比喻成说书,导入则如开场白。
说书的精华,由开场白可窥一斑。无论情节如何后续,开场白总要扣人心弦,否则便无法令听者欲罢不能。
而教书难于说书,因为专业课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内容,所以“导入”愈显其重要性——善用“导入”承前启后,渲染情境,才能使学生欲听“下回分解”。
导入方式取决于课堂内容。可以是复习,可以是提问,可以是实验,也可以是故事……即使教学内容相同,导入的方法仍有多种多样,只要把握关键,与教材息息相关,就能尽显其提纲要领的妙处。
导入方式又必须取决于学生状态。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其思维走向,才能引导课堂方向。学生专心致志,导入可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生心浮气躁,导入就需先声夺人,出奇制胜。
有这样一则故事:富兰克林想电死一只兔子,谁知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竟然是他的身体!当场晕倒的富兰克林醒来后幽默地说:“我本想电死一只兔子,谁知道差点电死了一个傻瓜……把它作为安全用电的开场白,即使原来心不在焉的学生也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导入得法,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三、授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学为本,教为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侧重于两个方面,培养学习能力(传道)和教授新知识(授业),而能力培养应放在首要位置上。
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合理设计课堂,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在思考中培养学习能力;知识的传授则要求教师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学习情况灵活运用。
《电工学》里自感的内容既不多也不难,可是若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显得平铺直叙,学得好的学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学的差的学生更缺乏兴趣。不妨更换一下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学生自学并尝试用自感的知识解释日光灯原理。
第二课时,分组试验。
学生对贴近生活的问题反应往往很积极,因为可以学以致用,所以借用日光灯工作原理可将自学的兴趣初步唤起。
学生不光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还要有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认可人才的重要指标。而实验是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手段,日光灯试验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和睦中完成实验步骤,在合作中学会听取意见,协调观点和借鉴学法。
日光灯正常发光后,若把启辉器取下又会怎样?小小的“玄机”可以激发学生探寻真理的热情,培养出探究学习的习惯。实验中的一些故障也妥善利用,通过实验探究,理论知识一定会牢牢映射在学生的脑海里。
以上的例子中只简单地使用了启发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多媒体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再抱着单一的讲授法不放,而要采取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感官,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从内心主动萌发出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欲望。
四、小结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归纳与反馈并举。
人类社会进步,就是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展起来的。小结这个环节不容忽视,许多老师往往只把课堂小结当成一个补充和归纳的环节,总结全课,归纳要点,提出重点要求学生加强记忆,如此而已。其实,课堂小结还可以是一个检查和反馈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难点,教师据此检查授课中的遗漏和不足。并在以后的授课中加以改进。
在对照明电路做小结时,教师一般都会总结并强调“左零右火”“零线不能进开关”等等规则。有的学生会联想起现实生活中三孔插座,于是提出疑问,上面还有一个插孔该怎么接?
这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而教师更经常的回答的是:接地线。似乎是很简单的问题却真实的反映出了教师在这个环节上的遗漏;教材在随后的安全用电措施里对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低压配电的五种制式作了介绍,可是即使是工作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容易混淆其中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零、保护接零等概念,学生更是如此。平常人们都把家庭单相电路里三根进线叫做火线,零线和地线,其实这是一种误导;我们常用的三相五线制电路里除了三相火线外,只有一根工作零线和一根保护零线,也就是说:没有地线!我们常说的“左零右火”,“火”指的就是三相中的一相火线,“零”指的是工作零线,而被误称为“地线”的,实际上是保护零线。为纠正学生关于“地线”的错误,使学生对家用单相电路产生清晰的认识,教师有必要在照明电路里对零线作介绍,将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做对比,使学生初步了解二者的区别和保护零线的漏电保护功能。
误因“简单”而轻视,误因“常识”而忽略,倾听学生,教学才能日益成熟。正如电机的调速系统,有了反馈回路的参与,机械特性才会趋于完美。
五、练习要扩展范围,奠定实践基础
练习更是一种反馈,而用电子术语来说,这还是一个深度反馈,它的反馈作用比小结来的更迅猛,更直接;通过练习,老要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练习必须是能体现出授课内容重点与难点的点睛之笔。
且看电工与电功率的习题:“已知某户29寸彩电的功率为120W;柜机空调工率为2.1KW;洗衣机功率为250W;电脑功率为300W……若该户平均每天使用彩电3小时,空调4小时,日光灯(40W)4小时 ,电脑为挂QQ每天在线16小线,洗衣机使用20小时,问每月用电量为多少?若电费单价为0.5元,则每月电费为多少?”
一道练习,一举三得;既强调了重点内容(W=PT,1度=1KWN),又使学生了解了部分常用电器的功率,更值得称道的是,出题教师还针对许多学生为挂QQ而让电脑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仍24小时开机的现象别出心裁地加入“电脑挂QQ”这一内容,学生在倍感亲切后立刻因为亲手计算了结果而震动;挂QQ竟会使用电脑每月额外耗电144度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可见习题也可以体现出人性化,结合实际对习题稍作修改,就不但能燃起学习的兴趣,还能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堂里。
六、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开拓教学视野,遵循教育规律,为技工教育事业,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编,胡永萍中山大学出版社.
[2]《创新与创业》创新与创业教育课题组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主编:高耀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