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第1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作有以下成果: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马戎和龙山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和《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袁桂林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翁乃群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等等。可以说国内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的。

1.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的进展

农村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任平指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正徘徊在“有为”与“难为”之间;[2]邓琴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李芳云的研究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配置、农村师资配置方面剖析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状。[4]有的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功能的弱化反映出农村教育现状的不容乐观。如曹晶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农村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弱化;[5]谢俊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6]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地区特定研究对象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董强等人对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研究;[7]马洪江等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进行了研究;[8]刘新科专门对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9]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如刘小锋等人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以福建省4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农村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教育供给陷入短缺困境的结论。[10]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秦玉友等人指出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11]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邬志辉等人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关键性、战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监测和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2]

2.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进展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界最关注的问题,这是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学者所共同关注的。很多学者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如王文龙等人指出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这带来了一系列恶果;[13]孙艳霞等人指出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14]此外,也有学者如万运京从各个方面具体罗列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5]有部分学者对特定的区域、对象的农村教育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毛书林指出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历史、观念、体制和教师短缺等问题;[16]张西爱等人对海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农村教育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7]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有学者从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等一些具体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如胡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18]张乐天指出,综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在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良好成效的同时,也须认识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19]刘惠林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20]杨锦兴通过对广西贵港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对“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解月光等人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2]还有的学者如安晓敏、[23]李军对教育贫困、[24]教育消费等一些特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秦玉友对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5]武锐等人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梳理出了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26]

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有的学者对现有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反思,如杨挺等人指出当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建议大部分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设计的,所以政策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果并不好。[27]很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既有偏向理论性的建议,也有偏向实践性的建议。如胡俊生等人提出,为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28]陈旭峰指出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地开展分流教育;[29]杨志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体系创新;[30]梅健等人指出政府在农村教育上的最大责任也是最大作为就是在全社会中进行一种价值引导。[31]有部分学者如毛书林、吴淑娴等人分别对中国西部、中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32][33]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借鉴了中国近代一些教育学家的的思想。如叶凤刚通过研究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34]刘小红等人指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5]刘河燕对当代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36]此外,在研究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时,还有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冯广兰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兴办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37]赵丹等人通过对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分析了这些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启示意义;[38]刘贤伟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探讨了其给中国农村教育政策带来的启示;[39]解月光等人通过研究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意义。[40]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评述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界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留农论”和“离农论”,但主张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留农”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主张“离农”的研究,在学界“留农论”占据着上风,这当然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的联系。第二,解读国家已有的关于教育的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是定位在“留农”上,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热爱农业,从小立志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生,就是要培养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见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留农”倾向。第三,已有的研究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开放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第四,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作了分析与论证,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第五,在已有的研究当中,研究方法重理论研究,少实证分析,大多数文章是解释性,实证性文章比例较低,这也是农村教育研究不能走向深入的原因之一。第六,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第七,已有的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说明与解释农村教育问题。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

1.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在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区域的农村教育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积聚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入,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产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验证这种投入是否合理有效,从而可以为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方向。第三,比较不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国外农村教育的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资源配置等情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当前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如果要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变迁因素,难度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地区差异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差异较大,即使在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决定了对于农村教育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这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难点。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复杂。农村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潜功能,农村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间接的,很难为我们所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在有些农村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开始显现,这些情况决定了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农村教育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对农村教育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限。而今后的研究如果想要通过横向比较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这无疑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要结合中国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而是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许在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适用,而在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则不适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这也是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难点。

第2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1(略)

1.1(略)

1976年7.8级大地震之前,唐山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如第一座现代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道铁路、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具等等,曾经号称“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1975年唐山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是当时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2-3]。然而这一切被7月28日凌晨发生的7.8级特大地震化为乌有,地震不仅制造了24.25万人死亡、70.86万人受伤(重伤16.4万人),还将城市95%的建筑、基础设施摧毁殆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2.75亿元[2],占中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8%[1],唐山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3],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也一度停滞;近40万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伤亡损失使震后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度陷入艰难境地。拒绝外援的灾害救援机制及薄弱的国家财力,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重建规划,使唐山经济社会在灾后经历了10年“重塑”:“按照原样子、按原来的产品结构把在地震中倒下的工厂建起来了”。1975年时唐山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2.4∶67.6,直到2005年一比例才达到了7.3∶92.7[3],唐山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在重建中得到调整,失去了向轻重工业均衡和向高科技产业发展、改善产业布局不合理现状的机会,灾后恢复重建也没有改变唐山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的宿命,更无法改变因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格局,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灾后重建的必然结果。

1.2通海大地震后重建缓慢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省通海、峨山间发生了7.7级的强烈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32431人伤残,仅通海县的经济损失就达27亿元[4]。当时正值“”时期,新华社只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1970年1月5日凌晨1时,我国云南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了一次7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正在胜利地进行抗震救灾工作”[5],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报道了一个让世界惊骇的人类地震灾难事件。关于通海大地震灾难的消息被尘封了30年,直至2000年1月,通海县举行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首次在正式场合披露了地震中的死伤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通海大地震才广为人知[5]。通海大地震后,灾区向国家提出“三不要”—“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对各地捐献的物品和11.5万元捐款全部退回,只收下著作、像章和慰问信。震后无任何援建,恢复重建工作艰难,有的灾民在简易房中一住就是10年,很多村民用了约10年左右的时间,才从临时建盖的简易房中搬出来,恢复到震前的生活水平[5],大地震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极其缓慢。

2市场经济体制下地震灾害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灾害救援救灾机制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由灾区生产自救为主,开始探索转变为政府投入、社会各方援助与借助国际银行无息贷款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为灾区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注入了活力。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先后发生5.7级、6.1级地震,造成19人死亡、193人受伤、数万间房屋倒塌、50000多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65亿元。震区民众的受灾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的援助款物达1551多万元;中国红十字及各地分会、台湾红十字会也向灾区捐赠了大批物资,海外侨胞、台湾同胞也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世界银行为灾区提供无息贷款2000多万美元[6],这也是世界银行首次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无息贷款,这些救灾物款为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19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先后发生了1995年6月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5年10月云南武定6.5级地震、1996年2月云南丽江7.0地震、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5月四川汶川8.0级、2010年4月青海玉树7.1级地震[4]。除昆仑山口地震发生在无人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外,其他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力不断增强和新的救灾救援机制与灾后恢复重建体制下,震区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同时给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带来新的契机,促进了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7]。这也符合自然灾害经济学中的利害互变原理:即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灾区重建的需求,必然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和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加上国内外捐助资金、援建资金进入灾区,必将给灾区经济注入强大发展动力,从而对其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8]。灾难经济学也认为地震(洪水、战争)等是“需求刺激型灾难”,灾难发生时,经济活动停止,灾难过后,灾后重建就构成当前经济总需求的一部分,而重建本身,则构成当期GDP,即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地震灾害破坏的是过去的GDP(所积累起来的财产),而增加了当前的GDP,扩大了当前的总需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8]。另一方面,由于地震灾害对震区及其周边一定区域各类产业均造成破坏或损毁,政府在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产业调整、增加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力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业链,从而推进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地震促进灾区产业结构调整

丽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成功进行产业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例子。1996年云南丽江县城发生7.0级地震,造成309人死亡,4070人重伤,约20%的房屋倒塌,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和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元。然而,地震灾害给这个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了机遇,丽江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使风景秀丽、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古城风貌、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引起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丽江在灾后重建中不仅获得了中央、当地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也得到国内外各界捐款捐物和大力援助,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进行全方位的产业调整,确定了以旅游业作为丽江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影响旅游资源环境的工业企业迁出该地区。另外,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投资商也发现了丽江旅游经济的潜力,大量投资进入丽江灾后恢复重建、保护丽江古城等一系列旅游建设项目中,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丽江拥有三项世界级“遗产”荣誉,旅游业给震后丽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地震前1995年丽江的旅游收入,只有约2亿元,而2008年丽江旅游经济总量几近突破70亿元大关[9-12]。

2.2促进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1793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13]。政府拿出10000亿元的预算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救灾捐赠款物及保险理赔等近800亿元[14],虽然受汶川特大地震重创,2008年四川经济增速回落,全年GDP增长9.5%,在全国31个省(区、市)居第29位,随着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2009年四川以14.5%的GDP增速位列全国第4位,GDP增速首度跻身“全国四强”[7]。灾后恢复重建是其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是无容置疑的。另外,四川灾区恢复重建以高起点规划为引导,灾区建设通过产业调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削弱,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启动,221户企业落后产能被淘汰;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超过2500亿元,比“十五”期间的总数还要高20%,大量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入市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曾经满目疮痍的100多个重灾乡镇,在对口援建中变成了美丽的田园小镇,发展跨越10年、20年[15]。如震前污染严重的水磨镇,如今变成了一个羌族风情小镇;绵竹市孝德镇变成了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江南小城;异地重建的北川县城已经成为真正的中国羌城。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唐山震后恢复重建不同,汶川震后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而是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恢复重建,不是原地起立,而是发展起跳[15]。陕西宁强县受汶川8.0级特大地震波及,26个乡镇普遍受灾,电力、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房屋大面积受损,部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当地经济也受到了重创。然而,灾后恢复重建给宁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带来了发展契机。天津对口支援项目和大量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投入,使当地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70450户受损房屋得到加固维修,32453户农村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居,在燕子砭镇东丽村、汉源镇五里坡、徐家坪镇上坪等建成了89个规划整齐、基础设施配套的集中安置点;重建了66所标准化中小学校,医疗机构建筑面积也由2008年的4.2万m2增加到10.5万m2,还新建了268个村卫生室,使全县就医条件有了根本改善[16];对口援建和产业调整使宁强基础设施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惠民基础设施达到了陕西一流水平。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大量房屋倒塌,全州7个县的27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35862km2,受灾人口246842人[10],灾害损失严重。紧急救援之后,国务院印发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同时包括省级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居民和企业自筹资金的多元化模式。2010年中央就投入90亿元用于灾区恢复重建[17],一个高起点、现代化、生态安全和谐的新玉树将随着灾后恢复重项目的实施而屹立在三江源头。

3讨论

从以上论述和实例中可以看出,地震灾害对当地经济及其发展的影响与国家财力、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地震灾害不仅造成灾区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大量伤亡损失,重创灾区技术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国家财力不足,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单一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会一蹶不振;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力强大,救援救灾与恢复重建引入体制多元化,随着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大量投入及各方援建新项目、新技术、新的发展理念等的引入,以及科学严谨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大大促进了灾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震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注重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优势,适时实施产业调整对振兴地震灾区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1)政策扶持、科学规划是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务院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震后民众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及其实施、重建资金筹措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震区恢复重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振兴灾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2011年,随着对口援建政策、社会各界捐赠及各行业投资进入汶川地震灾区,一批新产业、新技术落户了,灾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业调整已经初见成效,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使区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扶持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灾区重建,同时金融机构应适当延长对农民和中小企业主的低息贷款时限,避免灾区恢复重建中的短期行为。

(2)建立大震巨灾保险机制,增强抗灾能力

目前,我国地震保险机制尚未建立,仅有的地震保险险种多数也只是以财产险的附加险形式出现,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接受的保险赔付金仅为16.6亿元,保险赔付仅占地震灾害总损失的0.20%[14]。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提供的保险赔偿平均占灾害总损失的40%~50%[14],由此可见,我国大震巨灾的保险补偿机制严重缺失。为此,建议在我国尽快建立大震巨灾保险机制和通过发行救灾彩票、债券等形式筹集大震巨灾救灾基金,使保险机制和救灾基金在大震巨灾及其他严重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作用,分散并减轻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大震巨灾及其他自然灾害中的风险,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抗御大灾难能力,保障受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3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7.1%。各地数据显示,只有5个省份低于全国速度,1个持平,1个未最后核定,24个省份高于全国速度,其中15个省份的增速超过10%,各地数据加总后,高出全国数据接近一成。

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中央和地方分级核算GDP。国家统计局根据掌握的基础数据,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而不是对地方GDP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对于地方核算的GDP数据国家统计局要进行审核,认为不匹配或者有问题的,会要求地方重新核实。在技术层面上,重复统计、统计资料来源和系数不一致等问题会造成一定的出入。

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统计数据其实也集中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

如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中,GDP一直是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硬杠杠”,而且存在GDP指标层层加码现象,中央提出8%左右的预期目标,到了县里就层层加到了百分之十几。这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层层加码,必然会影响基层数据质量。

“一些地方观念还没有转过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长率,片面追求‘政绩’‘形象’,这是问题的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GDP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它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础数据受到干扰,就很难对当地的政策效应和经济走势作出准确判断。任其发展积累起来,最终会对全国层面的宏观决策产生干扰和危害,因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只有3.4%,增长率为全国倒数第三。上半年的增长率虽有所提高,但仍是增速低于全国的少数。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值得关注。

从统计制度层面上,浙江省借第一次经济普查之机,从2005年开始对省内各市GDP进行统一核算。统一核算后,改变了以前全省GDP与各市汇总数据不衔接、增速不匹配的状况,保持了基本衔接和匹配,数据质量大大提高。

许多统计工作者建议,客观看待GDP总量和增长率的排序,给GDP核算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在基层干部的考核中,应适当淡化GDP增长率方面的考核。

第4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综合整治

1 我国土地资源综合整治现状分析

地整治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土地整治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2013年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19.92万公顷。

2013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240.1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53.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转建设用地37.24万公顷,占用耕地21.9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3.1%、13.2%、15.3%。批准单独选址和城镇村建设用地同比分别下降20.5%和8.5%。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3.05万公顷,同比增2.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21.00万公顷、6.51万公顷、13.81万公顷和31.7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4%、增长27.9%、增长20.5%和下降6.3%。

2 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严肃问责。各司局、各单位要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要夯实工作基础,针对本单位基础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与当前维护稳定形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严格责任追究,把维护内部稳定安全的责任细化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岗位,落实到人头,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的安全,确保整体的安全。

2、科学规划,注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红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对荒地开发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确保合理布局;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整理,以实现“三个集中”为重点,即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乡镇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新界定村庄、居民点和乡村界限权属,科学修订镇村规划;对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通过移土回填、剥离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层,使“瘦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集中整理“荒、废、闲”项目,重点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潜力。

3、创新模式,阳光操作。为保障招投标活动顺利推进,县政府成立了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委、招投标办、国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招标专班。为减少项目招标中的情感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公告制度,由省国土资源厅摇号产生的具有招投标资质的机构全程,实行明标明投,并且请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采购办以及局纪检组全程监督,开标后确立的中标单位在网上公告,确保每个项目招投标阳光操作。

4、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建立专帐;坚持按照规定范围开支,绝不突破相应概定总额;坚持法人“一支笔”审批,严把资金管理关;坚持科目资金决算,严格资金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工程预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签字核实到位、正规发票到位、验收报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请审计部门到现场“查、对、核、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有力地保护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全县没有出现因资金问题停工事件及违纪违规的案件。

5、强化管理,保障质量。对每个建设项目,我们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一到”即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协管人员在每一个单元单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到现场监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图、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进场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三督”即管理人员、聘请人员、当地群众交叉监督,对不符合规划的施工坚决停工,对各标段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对工程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6、建立健全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环境保护和整治专项资金。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建立环境污染整治责任承担机制。建立环境整治的市场机制,通过财政补助、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整治,鼓励大家出资整治环境污染。

7、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治与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土地整治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务农收入。但其整治过程中往往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水平,国土资源局必须重视其发展、治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其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随,陕西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模式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土地,2011(7):61―62.

[2]王国申,加快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实施,促进辽宁土地整治工作健康发展[J],国土资源,2011(1):31―32.

第5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整合治理;措施;作用;新农村建设;耕地资源;科学规划

一、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的作用

1、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治与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2、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继续增加,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将日益加重。要切实做到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的状况,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这事土地开发整治工作首要的目标和任务。基本农田的土地整治将是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的主要手段。

二、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分析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2013年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19.92万公顷。

2013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240.1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53.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转建设用地37.24万公顷,占用耕地21.9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3.1%、13.2%、15.3%。批准单独选址和城镇村建设用地同比分别下降20.5%和8.5%。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3.05万公顷,同比增2.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21.00万公顷、6.51万公顷、13.81万公顷和31.7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4%、增长27.9%、增长20.5%和下降6.3%。

三、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严肃问责。各司局、各单位要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要夯实工作基础,针对本单位基础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与当前维护稳定形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严格责任追究,把维护内部稳定安全的责任细化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岗位,落实到人头,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的安全,确保整体的安全。

2、科学规划,注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红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对荒地开发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确保合理布局;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整理,以实现“三个集中”为重点,即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乡镇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新界定村庄、居民点和乡村界限权属,科学修订镇村规划;对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通过移土回填、剥离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层,使“瘦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集中整理“荒、废、闲”项目,重点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潜力。

3、创新模式,阳光操作。为保障招投标活动顺利推进,县政府成立了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委、招投标办、国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招标专班。为减少项目招标中的情感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公告制度,由省国土资源厅摇号产生的具有招投标资质的机构全程,实行明标明投,并且请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采购办以及局纪检组全程监督,开标后确立的中标单位在网上公告,确保每个项目招投标阳光操作。

4、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建立专帐;坚持按照规定范围开支,绝不突破相应概定总额;坚持法人“一支笔”审批,严把资金管理关;坚持科目资金决算,严格资金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工程预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签字核实到位、正规发票到位、验收报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请审计部门到现场“查、对、核、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有力地保护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全县没有出现因资金问题停工事件及违纪违规的案件。

5、强化管理,保障质量。对每个建设项目,我们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一到”即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协管人员在每一个单元单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到现场监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图、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进场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三督”即管理人员、聘请人员、当地群众交叉监督,对不符合规划的施工坚决停工,对各标段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对工程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是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为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土地资源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这也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彦随,陕西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模式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土地,2011(7):61―62.

[2]王国申,加快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实施,促进辽宁土地整治工作健康发展[J],国土资源,2011(1):31―32.

第6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人才流失 管理机制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当地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危机。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人才流失现象突出。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不可回避。可以说,民族地区的任何一所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即使像兰州大学这样的老牌重点大学,也不例外,并且其人才流失的规模也是非常惊人的。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可以再办一个航空职院。近三年来,吉首大学仅流失到南京市的人才就有10位,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很多高校在人才问题上陷入了“流失一培养一再流失”的恶性循环。

人才流失特点鲜明。一是层次高。民族地区高校流失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上,特别是一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而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学科带头人,更是成了人才流入高校最欢迎的人才群体。二是年轻化。流失人才的年龄集中在25~45岁,基本上度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创业前的准备期,是各校科研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从甘肃省高校近十年来的外流人才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下的人才占流失人才总数的89%,西部其他地区高校的外流教师也以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三是集中化。流出人才主要集中于应用学科,比如工科、艺术、临床医学及法律等。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05年一次就调离4位教师,其中有2位副教授和唯一的一位笛子老师。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人才的大量流失,首先给民族地区高校带来的直接冲击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有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外流,导致有些课程无法开设或有些科研项目无法启动。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唯一的一位笛子教师于2005年调离,笛子课程就无法开设,学此专业的学生只能换专业或长途奔波到省城找老师学习。其次,导致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甚至很多学科建设难以为继。此外,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无疑会降低师资整体水平,其直接后果是教学科研实力的大幅下降。再次,这对在岗教师也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有可能刺激更多人才外流,造成“走了一个人,涣散一片心”的后果。最后,人才流失还给民族地区高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高校为引进和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大量投入都付诸东流。例如西部某高校,2000年~2002年,3年间流失了21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他们的流失,仅培养费一项就给该校造成2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因素。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区位劣势明显。在此环境下生活和工作,身心付出相对较高。加上自然地理造成的交通信息闭塞,教学科研条件相对落后,这对人才的发展客观上造成制约。按照惯例,全国大部分的学术会议和高校工作会议都很少安排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召开,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高校交通不便利、条件艰苦。

政府政策因素。一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名牌高校和重点高校,如“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就是明显的例证。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投资严重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投资体制逐渐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马太效应”,拉大了民族地区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的“贫富差距”。二是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比较单一。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科研条件差,科研立项少,必然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达标。为了达到同样的职称级别,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可能要付出数倍于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的努力。

高校内部因素。一是学校管理方式极端“行政化”。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基本沿用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行政管理手段,往往忽视教师的基本权利和感情,容易造成人才对学校管理的不满与抵触。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比如职称评定上“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盛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职称评定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都与职称挂钩。然而职称评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广泛沿用传统的“论资排辈”方法来解决这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结果往往影响了年轻教师的晋升,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不利于激发年轻人才积极进取的动力。三是办学条件跟不上。由于民族地区高校除了接受财政拨款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但是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因此高校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有的高校依靠贷款维持运转,而有些高校甚至贷款无门。

人才自身因素。与民族地区高校相比,大城市、名牌大学能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能提供更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更适合子女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些客观条件正好契合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多数人才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个优秀人才都不可能对这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现实条件视而不见。高校人才对事业、生活的追求固然无可厚非,但客观上也成了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心理动机。

民族地区高校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制,建立开放、灵活的立体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国家应有针对性地改革民族地区高校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当地高校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可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宽人才评价的渠道,补充以职称评定为主体的人才评价模式。比如,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者,可以将其贡献量化成人才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并与其工资待遇挂钩。其次,应设立专门的人才奖励基金,对那些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进行专项奖励。

地方政府要为高校人才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当地高校人才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对当地高校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本地高校建设,从财政、政策上切实予以扶持。首先,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帮助本地高校做好学校发展定位工作,使高校的规划发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实现高校与地区的双重发展。其次,可以安排专门资金、项目,支持本地高校的建设,在本地高校建设用地、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要充分尊重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立足本地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比如设立本地高校人才专家库,结合本地发展实际,为这些专家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开设“绿色通道”,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外,重视本地高校人才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并对为本地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人才进行专门的物质、精神奖励。

改革管理体制,更新人才理念,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更新人才理念。把人才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树立“人才立校、人才强校”的基本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其次,要真正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事管理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大锅饭”分配机制,在分配中实现工作业绩与待遇的对等关系,坚持“多劳多得”,设立多种人才奖励机制,要让人才对学校的贡献充分体现在工资待遇上。此外,在人才评价机制上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怪圈,强化人才发展的异质化、实现人才评价的立体化。最后,要营造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集中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为他们的共同成长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力争形成“岗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首先,必须拿出专项经费适当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其次,要花大力气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一方面要搞好硬件建设,比如更新实验设备,建造高质量的实验室、高质量的教学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另一方面也要搞好软件建设,做好学科建设规划,为学科建设打好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发挥作用、体现自身价值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高校要想留住人才,发展人才,首要的就是要具备人才发展的事业基础。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人才发展,提升学校层次。最后,积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人才愉快地工作与生活。(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王相平:“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第93页。

②刘友忠:“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建议”,《人才开发》,2005年第6期,第24页。

③洪德山:“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5月,第13页。

④赵凌:“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7日。

第7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1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壤塘县气象局坚定“一中心、两提高、三促进”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地方特色气象服务、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工作为重点,贯彻落实责任,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努力做好气象监测预报和灾害防御工作,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提高预报准确率,同时发挥气象现代化装备使用效益,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使气象服务工作成为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壤塘县始终将气象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坚持“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宗旨,,突出重大天气的敏感性、监测预报的精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针对寒潮、降雪、大雾、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均提前进行预报服务,尤其在汛期,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及时有效强降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采取传真、电话等形式上报各类天气决策服务材料至县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乡镇领导等,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

2)通过电视等媒体加大气象信息、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公众气象服务和气象探测环境及设施保护工作。为提高公众气象服务,壤塘县气象部门加快建立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同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壤塘县气象局每天定时在电视台播出天气预报节目,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报纸、电话、12121等为广大群众直接提供天气信息服务平台,并以电视采访、新闻会等形式进行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2012年3月21日,壤塘县气象局围绕“3.23”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开展了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气象工作人员现场为前来咨询的农牧民群众讲解防雷、人影和泥石流等相关气象知识,耐心解答现场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向群众分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摘录》、《人影科普宣传》、《防雷注意事项》等300余份资料,接受咨询200余人次,使群众在进一步了解气象工作过程中自然掌握了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3)加大县境内防雷工作管理力度,在开展好防雷执法的同时对全县新建工程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审核,完善县境内新建工程防雷设施。抓住雷电灾害典型事例,结合《气象法》,利用网络、电视、宣传材料等加大宣传防雷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意识,规范防雷设施市场,做好防雷检测工作,积极推进防雷减灾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气象服务工作发展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加大,气象服务工作与城市规模发展要求矛盾日益彰显,气象服务工作压力加大,由于受地方经济水平限制和气象服务人员素质能力偏低影响,科技服务工作难度大、效益低、创收少、服务工作疲软等现象突出,为使气象服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特提出以下合理发展建议。

2.1观念要更新

要树立“民生气象、现代气象、社会气象”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服务民生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把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作为发展的根本任务,把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提高气象人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走基层、下社区、进学校、入企业,广泛宣传气象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并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气象知识、优化生活质量的

能力。

2.2科技要领先

加强气象岗位人员业务培训,不断选拔优秀气象人才充实气象工作队伍,保证每一位气象人德才兼备、尽职尽责;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开展多方位、多层面、多学科的气象知识学习,切实掌握世界先进的气象科技信息获取手段,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及时更新设备以适应气象工作发展需要,努力使气象工作始终走在科技前沿。

2.3预报要准确

要时刻明确作为气象工作者肩上担子分量的轻重,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投身气象事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运用现有科研手段和监测手段,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区域气候和生态变化特征及影响研究分析,做好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工作,提升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2.4服务要及时

气象预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些突发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常常不可估量,因此完善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及时有效送达农村、山区、牧区等通讯薄弱地区至关重要,要求气象部门和气象工作者在极端天气来临时,运用政府力量、电视、电台、网络、电话、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员等一切可以采取的传播手段,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前,至少能有一种渠道能将天气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出去,并完善灾害应急预案,积极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害调查评估。

参考文献

[1]陆桂荣,伍湘渭,滕丽峰等.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6,5.

[2]肖磊,郭卫华,袁爱民等.济宁市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2010,2.

第8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民族地区农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与成绩:经营业绩取得显著进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产品收到较好效果;金融服务方式拓展和人员培训较好地实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因地制宜开展业务、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加大自身的金融创新、全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以及极积主动地融入到精准扶贫之中。

【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业银行;金融服务;精准扶贫

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业银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发展阶段。2009 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农业银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提供多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还有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人寿保险等也属于其业务范围。至2015年底,农业银行总资产为177913.93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89099.18亿元,吸收存款135383.60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3.40%,全年实现净利润1807.74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

民族地区农业银行指开设在民族地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农业银行分行、支行以及基层营业机构。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具备以下特征:特定的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并且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同时拥有和保留着较为浓郁的民族习惯和文化,能够体现出民族特色,并且国家一般会赋予这些地区一定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特殊优惠政策。民族地区的农业银行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方便偏远落后地区百姓生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整体看来,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深入解决。本文就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生存发展状况做简要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与进展

1、经营业绩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经营业绩逐步向好,在存贷款额、绩效、声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

中国农业银行准格尔旗支行至2013年底,各项存款余额455551万元,比年初增加43396万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240104万元,比年初增加14228万元:储蓄存款余额215447万元,比年初增加29168万元。贷款余额达到390465万元,较年初增加82305万元,新增实体贷款及或有资产不良率均为零。新增贷款100%。2013年实F利润16804万元,同比增加1636万元。当年全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3107万元,同比增加388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7%。(《准格尔年鉴(2014)》)

随着经营业绩的提升,民族地区的农业银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比如准格尔旗支行荣获2013年度分行“五・一”劳动奖,荣获2013年度鄂尔多斯市分行综合绩效考核第一名。2013年6月,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表彰大会上,措勤县江让营业所和福建宁德长兴支行荣获“年度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等等。

2、服务当地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1)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分行是自治区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近年来围绕青稞、藏药材、优质绒山羊、牦牛肉、藏系绵羊、藏猪等高原特色产品发展方向,重点支持了一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先后扶持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达到20余家,扶持的市(县)级龙头企业40余家。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28.36亿元的特色产业贷款发放工作,贷款余额10.09亿元。扶持了1117户农牧特色产业经济实体,实现了691395人的就业。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了扶贫贴息贷款,每年为产业龙头企业等相关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439万元(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

分行出台的《关于做好2012年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2项要务:一是积极支持特色农畜产品、高原特色食品、高原特色藏药等产业的发展,走特色强区之路,推进特色农牧业“七区七带”战略格局;二是通过不断完善信贷资金的利益联动机制,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对“十大产业”的推进力度,把企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实现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和农行增效的多赢效果。

另外,新疆分行以“金融戍边、稳疆兴疆”为使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和引导,在产业发展中提供多领域的金融支持。该行围绕着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就能源资源开发、纺织服装、特色农业等产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了对优势行业、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持力度。重点在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五大千亿产业园区上下功夫,加大对道路交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至2015年6月,该行对核心客户累计投放信贷45亿元,授信额度近300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

(2)对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农业银行在支持当地农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分行以“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为自身定位,以多种方式发挥好“三农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首先,抓住三农龙头企业和重点农户,以此为突破点。其次,以“公司+基地+农户”为重点扶持方式,围绕肉、绒、乳、粮、薯、草六大农牧主导产品开展扶持工作,重在推进农牧新兴经营主体的涌现。至2015年8月底,内蒙古分行共与区内343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实现了综合金融服务覆盖面过80%的目标。针对区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综合授信176亿元,贷款余额达103亿元,突出支持了蒙牛、伊利、鲁花葵花油、金锣、科尔沁牛业等龙头企业的持续发展(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

新疆分行则紧扣“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主线,专项设置“三农”信贷计划,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针对“三农”的贷款增量不低于上一年,增长速度不低于全行平均水平。具体落实了“20万农户致富工程协议”,对精品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支持,开展了“惠农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3、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产品收到较好效果

“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是一款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产品,指的是对民族地区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用以满足其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大额贷款。此类贷款的贷款方式灵活,可采用保证、抵押、农户联保、质押等多种方式申请贷款。用款方式也较为灵活,可以分为“自助可循环方式”和“一般方式”。自助可循环方式指在核定的最高额度和期限内,借款人可随借随还,通过自助借款方式提款、还款;一般方式指的是对借款人实行一次性放款,一次或分次收回。如果在采用自助可循环方式,那么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按照贷款的实际使用天数计息,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借款人的利息支出。

另外,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农牧民有着较为强烈的个人信贷需求,而又无法实现“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推动农牧民改变“等、靠、要”思想,一些农业银行开辟了新的服务产品,比如保证信贷,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以书面保证、乡或村级政府提供证明的方式发放贷款,而且利率极低。以“双联户”联保的方式开展的贷款活动也在增加。这就大大方便了农牧民,有效满足了他们生活和经营用款需求。

“农户小额贷款”在一些民族地区也得到了较好开展。这一业务指的是农业银行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要求,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小额自然人贷款。每户农户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员申请农户小额贷款。这种方式和“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有相似之处,但额度要小,不再局限于生产经营方面。也存在着贷款方式灵活、用款方式灵活等特点,同时可以节省农户利息支出。

4、金融服务方式拓展和人员培训较好地实行

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金融服务方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当地实际适当拓展金融服务方式对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生存发展非常重要。比如内蒙古分行按照“一行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县级区域内的每一家支行业务开展情况、地域特点、民风民俗特点等综合因素,制定了《内蒙古分行县域支行“一行一策”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业务目标、金融服务方式、客户发展目标以及风险控制举措等。

整体而言,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业务能力有了提高,敬业精神有了加强。而针对民族地区的重要发展任眨农业银行也加强了专门的培训。比如内蒙古分行于2016年10月11日举办了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共148名客户经理,其中二级分行有14人,全区134家支行有134人(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几乎涵盖自治区全部旗县支行。通过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岗位能力,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统计工作和资金调拨、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微企业产品严重缺失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微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一些民族地区的高原环境、人口密度等诸多因素限制,当地农业银行更关注对当地较大企业的支持,或者仅仅满足于当地居民的存贷款业务,对越来越多的当地经济合作组织等小微企业重视不足,缺乏主动作为,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开展有限。

“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是依据小微企业所提供的有效抵(质)押物价值或保证人的担保能力,直接为客户办理各类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保函、信用证等表内外融资业务的融资产品。这种业务具备多个优点,如融资额度灵活,最高可达3000万元;担保方式多样,可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存单、国债、银行票据全额抵(质)押或保证担保方式;业务流程便捷。

2、“科创贷”运用不足

“科创贷”是农业银行向纳入各级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范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的各类本外币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保理、承诺、信用证、保函等表内外融资业务。“科创贷”主要满足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需求,最高可贷款8000万元,并且企业可享受优惠融资利率,可以采用政府增信、保证保险等多种担保方式。

但在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科创贷”运用并不到位,这与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中小创新企业发展需求之间还有错位。以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剧演艺区内的小微企业而言,我们调查中发现,有多家具备科技创新元素的小公司,他们有的进行自主文化产品创意设计进而在演艺区内展销,有的与有关文化产品企业联合进行创意开发,但他们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资金问题。实际上,农业银行完全可以用科创贷进行满足。

3、工作团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尤其偏远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并不稳定,有较大的流动性,一旦有新的机遇,或条件、待遇更好的选择,员工一般会选择离开。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区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作人员不满现状,有抱怨和消极应对的态度,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第三方面,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农业银行中,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缺失,尤其在高海拔的农牧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相关政策建议

1、结合所在民族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业务

民族地区农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既具有一些共同性,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必须结合所在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金融需求进行具体设计,因地制宜开展业务,采取多种手段推进自身生存发展,并有效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提高生活条件艰苦地区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待遇

提高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地区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待遇,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情感上关心他们,工作上鼓励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从而达到稳定工作团队的目的。同时要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并适当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银行全面可持续发展。

3、加大自身的金融创新

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推进互联网金融“数据信贷”业务发展,对符合农牧业产业链发展要求的民族地区,实行“互联网+金融机构+核心龙头企业+产业链下游经销商客户”的金融服务模式。利用“数据信贷”业务破解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传统贷款准入难、审批难、担保难等困境,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重信用、轻担保、无抵押”。利用“互联网+”简化手续,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优势,实现业务流程全部互联网线上操作,缩短业务办理流程,提高贷款业务办理速度。

4、全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

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民族地区越来越多,而且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机遇,因此农业银行要加大支持力度,促M农业科技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富农、强农的作用。一方面,农业银行应为农业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解决其融资难题,降低其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关注科技创新企业与当地农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利用资金链条作用推进“科技公司+农户”的信贷综合经营模式,促进农牧民增收。

5、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精准扶贫之中

农业银行与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签署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在产业扶贫与小额信贷扶贫两大方面开展合作。随后,农业银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意见》等多份推进扶贫工作的文件。民族地区扶贫、脱贫任务更为繁重,当地农业银行更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精准扶贫之中。要设计适应民族地区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出“特色贷”。要创新金融扶贫、脱贫模式,在精准上下功夫,比如开展的以农户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在内蒙古开展的内蒙古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业务等。

【参考文献】

[1] 闫冰.农行吉林省分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王勇.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第9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电网 工程 跟踪审计 项目管理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保健医生”,及时预防和发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是其主要职责。一直以来,我国对工程项目进行的审计工作仍然采用事后审计的模式,即在工程竣工后再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通过决算审计对项目本身及项目管理活动进行客观评价。然而,对于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的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已成事实,失去审计“保健医生”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审计成果转化的应用水平。那如何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更好地起到“保健医生”的作用呢?近几年来,审计师们引入了工程跟踪审计理论,通过工程项目建设的跟踪痕迹发现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引入跟踪审计的模式不长,审计质量也千差万别。本文引入工程跟踪审计的理论,着重介绍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如何划分阶段、设定审计介入点、策划审计重点关注内容、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等,探索跟踪审计在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希望进一步提升基建项目的管理水平。

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概念

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异,有的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则仅限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工程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内部审计分支,旨在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期进行全过程跟踪,对项目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从源头上解决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弊端,在重大问题发生之前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使投入到工程项目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同时不断提高基建管理水平,持续促进工程管理规范化,着力降本增效、查找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并及时提出合理建议,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工程资金的效益性。

三、电网工程项目生命期定点跟踪审计

项目是一次性的渐进过程,从它开始到结束的若干阶段所构成的时间长度,称之为项目生命期。电网工程项目也不例外,且许多大型项目生命期较长,受到其影响的因素复杂、多变。

(一)电网工程项目生命期

电网工程项目也具有生命期,一般如图1所示:

图1 电网工程生命期阶段划分

由于电网工程项目线路工程经过的地域较广,前期阶段用时较长,这个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也是造价控制风险最大的阶段。

当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时,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各参建单位,按照合同要求,遵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造价控制风险降低,主要为设计变更、工程量签证等控制,但管理复杂度较大,需要协调多个参建单位,步调一致地向前推进。

实施阶段完成后,进入收尾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竣工移交给生产单位,完成竣工结算、决算工作。进一步降低造价控制风险,管理复杂度也逐渐降低。

(二)定点跟踪审计方法

工程跟踪审计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讲有驻场观察法、参加会议法、现场核实法、现场留样法、访谈法等。由于电网工程建设工期长、内部审计人员偏少的特点,宜选用定点跟踪的方式。

电网工程项目生命期定点跟踪审计方式的选择,审计质量的好坏在于介入点(跟踪点)的选择上。电网工程有其特殊性,对电网工程关键节点进行的跟踪审计方式通过分析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程序规律,选择控制点,对项目建设管理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四、电网工程定点跟踪审计重点内容

对于工程跟踪审计涉及范围较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找准问题的关键,明白审计的关注重点和内容至关重要。

电网工程一般为国有企业投资建设,按照其生命期阶段划分,可以将电网工程的跟踪审计分为项目建议书及科研阶段、开工前、实施阶段、结算决算阶段、项目投资效益评审这五个阶段实施。

(一)电网工程项目建议书及科研审计重点内容

1.审查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和程序性。查阅项目建议书,审查电力发展规划是否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审查电力发展规划是否执行《电力法》和国家有关法律,符合相关技术导则、规程的要求;是否按规范程序上报、评审、批准。

2.审查初设及概算情况。查阅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初设方案及概算是否依照可行性研究批复进行设计、审查和批准;审查其是否遵循规范程序报审和批复;审查概算编制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明显漏项;查概算套用的定额、取费标准是否适用。

3.审查外部手续是否完整。查阅相关批文,审查项目是否获得政府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矿产管理等部门的认可和同意;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4.审查投资计划情况。查阅投资计划表、银行贷款协议和存款证明,审查投资计划中资金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关注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报送及审批过程;审查项目各部分的投资计划分解情况,是否与公司计划发展部的文件相吻合;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总投资有无合规来源,年度投资是否落实,前期财务支出是否合规;审查当年所需资金是否落实。

5.审查工程勘察设计。查阅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是否规范;审查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是否与初设保持一致,并符合国家、电力行业、南方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例等;审查是否落实公司推行各电压等级通用或典型设计的原则。

6.审查建设程序是否规范。查阅工程建设审批文件,工程建设管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审查项目部是否坚持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资本金制五项基本制度;重点审查是否简化建设程序。

7.审查工程造价控制情况。查阅造价控制策划文件,审查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符合客观实际;审查造价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建全,若发生超概是否能及时分析原因并有效控制。

(二)项目工程开工前的审计重点内容

1.查阅组织机构文件和访谈项目管理人员,审查各参建单位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审查参建人员的到位情况;重点审计监理、业主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查阅参建单位管理体系建设文件,审查参建单位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情况;重点审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制度是否经过编审批准和颁布执行。

2.查阅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情况;重点审查安全施工、质量保证方案等。查阅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图纸出图情况,施工出图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重点审查图纸会审情况。

3.审查征地、拆迁安置完成情况;审查征地、拆迁安置的合规性。审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建设审批情况,审查现场“三通一平”情况;审查临建设施建设情况。审查施工机械、物资到位情况,物资和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检测、检验情况。

4.查阅银行存款凭证文件,审查工程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审查进度款支付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审查建设预备费等到位情况。审查工程项目有无转包、违规分包情况,重点审查分包单位资质情况。

5.审查设备采购、工程采购、服务采购是否符合国家招投标法的管理规定,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公开招标,招标过程是否规范。审查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要求等。

(三)项目工程实施阶段审计重点内容

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审计是跟踪审计的重点,根据项目特点和标段划分情况,主要分为变电站施工阶段审计、直流线路工程施工阶段审计和调试运行阶段审计。

(四)项目工程结算、决算阶段审计重点内容

当工程建设实质性工作完成后,将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工作,全面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付、应收账款进行核算。因此,该阶段既是对各参建单位工程款进行清付,同时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最终的核算。

(五)项目投资效益评审重点内容

在项目投产后,按计划对项目功能、项目财务、项目社会效益、项目科研预期目标进行评价和评审。

1.项目功能分析评审。主要分析项目在生产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如优化资源配置和网架结构、提高电力输送效率、增加供电负荷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比较项目现实的功能与设计预期的功能(如线路最大输送容量,线路利用小时数,变电设备负载率等量化指标),分析其差距及原因。

2.项目财务分析评审。根据项目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计算成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等财务效益指标。要综合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项目对财务主体及投资者的价值贡献,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3.项目社会效益分析评审。该分析指项目对主要利益群体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如增加就业机会、征地拆迁补偿及移民安置、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等。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实现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项目与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性等。

4.项目科研预期目标分析评审。对照项目科研评估的各项具体目标,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评价项目目标的合理性。

五、结语

笔者通过总结亲历电网工程跟踪审计经验,梳理电网工程跟踪审计的阶段划分、审计介入点、重点内容等,希望能为后续电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方案策划时提供参考,也冀望通过抛砖引玉,鼓励大家更多地分享各自的工程跟踪审计经验,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推动工程跟踪审计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作者简介:王海峰,男,电力工程管理工程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审计部专责。]

参考文献

[1] 白日玲.审计机关强化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