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背影的教案范文

背影的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背影的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背影的教案

第1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情境创设:始于此而不止于此

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后续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情境创设犹如春风化雨,能够让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情境之中,而不当的情境创设,虽快意,却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如下面这个例子――

有位教师在《巧学活用CSS样式表》案例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先播放一组幻灯片,带领学生回忆近年来亚洲发生的地震灾难,再展示众多网站在哀悼日将网页统一改为“黑、白、灰”风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大型网站是如何做出这种“素颜”效果的。接着,教师联系学生自己制作的网站《绿色家园》,以和学生倒数3秒的方式瞬间实现了该网站中一个网页的“素颜换妆”(事先已链入外部样式表,没刷新)。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网站中如此多的网页,如果逐一修改文字、背景,效率将极其低下,腾讯、网易等国内大型网站,更不会采用这种“笨”办法。那么奥秘在哪里呢?请学生一起来解密。看到这里,恐怕很多读者都对这个案例很是期待,因为这是多么完美的开始啊!遗憾的是,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继续沿用这个网站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学生网站《岁月的童话》作为剖析样例。

笔者曾撰文指出[1],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有一种误区就是教学情境游离于教学主题、教学过程之外,情境创设与后续教学过程无呼应,造成课堂教学前后脱节,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也影响了教学的流畅性。

技能训练:有引领方能有超越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饱受“纯技能训练”的批评,作品制作课和程序设计课更是深陷舆论漩涡,俨然技能训练已成为传统。

但凡传统,并非一无是处。有继承才能有所创新,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思想、方法的引领,即让学生领会“先要设计好才能做得好”的理念,也会让传统彰显出魅力。

案例《用VB模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时间控件和累加器的使用。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程序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需要哪些界面元素、具备哪些功能。在学生清楚了加工思路后,再切入具体问题的解决。具体步骤分三步:第一步,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至于怎么动,就涉及对象属性及累加器的使用;第二步,让小车能够持续前进,进而引入时间控件的使用;第三步,最终实现小车的匀加速运动,涉及文本控件的使用及累加器表达式的改进。这样的案例,尽管教师花了一点时间给学生做思维训练,并通过多个环节才完成模拟任务,但思路清晰,且颇具启发性。

活动设计:有层次才能有深度

一堂课究竟多少个活动才合适?没有权威的研究结论,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时间、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而定。事实是,我们常常能在一个案例中看到多个活动或者任务。显然,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有质量的?笔者认为,就单个活动而言,能吸引学生高阶思维投入的活动就是优秀的,正所谓“用心品味才能有滋有味”;就整堂课多个活动的集合而言,职责明确、分工清楚、有区分度的活动才是有质量的,正所谓“拉开层次才能彰显深度”!

有一个关于搜索技巧的案例,教师为学生共布置了四个任务:任务一,从网上搜索关于日本地震的图片;任务二,地震时应该怎样自救和救人;任务三,福岛核电站外泄辐射尘对我国是否有影响?请查找能够展示人们担忧心理的图片;任务四,盐能防核辐射吗?请查找中国食盐的主要来源。这个案例“看上去很美”,为什么呢?因为逻辑清晰,从一个基本任务开始,层层深入地带领学生全面了解与日本大地震相关的很多信息。但教师设计的这几个任务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皆为用关键词在百度里检索,且在搜索技巧上并无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或任务时需要区分两种“逻辑”:一是了解问题可以层层深入,二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也需要层层深入,两者不可等同。当我们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时,务必考虑我们的任务是否隐含了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或能力,如果缺少这种层次感,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就会出现同质任务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探究教学: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学生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则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难言之隐。难在何处?难在如何把握探究的“度”。如若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往往陷入“放羊”式的伪探究;反之,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紧抓不放,则又可能招致“圈养”的批评。“放”还是“不放”,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还没有熟练掌握这个“度”的时候,一个保守的做法是采用局部探究模式[2],即反对大而不当的探究,而选择部分学习内容作为探究的对象,并设计相应的学习支架支持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探究的针对性和探究效率。

有一个主题为《选择语句》的案例,使用VB程序模拟了《非常6+1》中砸金蛋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时发现,砸任何一个金蛋都是“惩罚”的。什么原因呢?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代码,原来教师的代码有“作弊”嫌疑。明白原因后,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自己的程序,设计砸任何一个金蛋都是“奖励”的游戏。经过这样一个分析和尝试的过程,学生对砸金蛋程序便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教师进而启发学生:如果我们不作弊,这个程序该怎么编写呢?鼓励学生在阅读教材关于选择结构语法的基础上完成砸金蛋游戏的代码编写。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编写全为“奖励”的游戏代码,还是完成“公平”的砸金蛋游戏,都不是空手无凭的探究,而是目标明确的,有教师精心铺垫的,并有供迁移应用的样例或半成品做支架。我认为,这样的探究是高效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教学过程:有逻辑才能变流畅

一堂引人入胜的课,必然有一个流畅的教学过程,即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贯穿其间,目标明确、思路清楚、心无旁骛。反之,没有清晰的、富有逻辑的主线,教学过程将不会给学生带来跌宕起伏的认知体验,而会带给学生无所适从的窘迫心态。

与明星“合影”是图像加工模块非常老套的做法,怎样才能设计出新意?案例《数码照片的合成与修饰》做出了表率。教师以“合影”为主线,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给自己化好妆”,涉及快速蒙版、修复画笔、曲线命令等图像修复技巧的使用;第二个阶段“化好妆后去合影”,涉及抠图方法及图层概念等;第三个阶段“合影之后做相框”,涉及图层样式等知识点。三个阶段逻辑清晰、衔接紧密,并将知识点的学习隐含其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自然流畅、清新脱俗。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创设故事场景的方式,让技术的学习不仅具有逻辑,还能增添几许人文色彩。案例《展览馆的故事――探索Photoshop中图层的奥秘》以图层概念及其操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些操作涉及图层的新建、复制、删除、重命名;指定工作图层;图层的隐藏/显示;调节图层顺序;设置图层的透明度;图层样式的简单使用等。如果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必然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案例作者非常聪明,开场白是“今天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开端已经发送到每位同学的电脑中”。故事的开端实际上就是一幅图片:在一个展览馆中,溜进来一个小贼,正在偷偷摸摸地准备干坏事。这个小贼想打右面名画的主意,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图中的小贼移过去呢?由于只有一个图层,学生如果采用选取抠图的方式,将破坏原有图片。为此,教师打开了一幅内容相同但小贼为独立图层的图片,并轻易实现了小贼的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幅图片的差异,从而引出图层的概念。故事进一步发展,小贼躲到了石柱后面,要实现这个场景则涉及图层的移动及图层顺序的调整。另一个场景是,小贼以为自己潜伏得很好,可惜他的影子暴露了他藏匿的地点,要实现这个场景则涉及图层的复制、图层样式和透明度的处理、图层对象大小的调整与旋转等。显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可以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有趣,更有机。

知识建构:会归纳才会有内化

课堂教学既有起点(情境创设),也有终点(总结归纳)。没有起点的教学是生硬的,没有终点的教学是残缺的。一堂课在结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框架。按建构主义的说法,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还是上文提到的《数码照片的合成与修饰》案例,教学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按照“面部美容―相片合成―制作相框”三个环节,分别总结了每个环节的加工意图和涉及的技能点。如祛痘的技能点包括快速蒙版和修复画笔,面部美白涉及模糊工具和曲线命令。这样的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一堂课的完整学习内容,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各种操作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悟“技术改变生活”的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第2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向学校图书室借来50本图书准备分给我们班的男、女同学,请同学们说说该怎样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有可能得出男、女同学各分25本,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

2、复习铺垫:我们班的男生30人、女生20人,人数不同,你说这样平均分合理吗?该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象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比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1(自己改编):六年级向学校图书室借来图书50本,按3:2分配给男、女学生,男、女生各分得多少本?

对照课本例2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由各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来共同解答。

师引导:

(1)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本图书,男女生按3:2进行分配。)

(2)男女生分得本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本图书中,男女可分3份,女生可分2份,一共是5份,男生占总数的5分之3,女生占总数的5分之2。)

(3)你能求出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吗?怎样求?

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解题。

2、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例2的解题过程,再次质疑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并且把书上的例3做完整。

(5)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奶糖、水果糖、酥糖和占500千克什锦

糖的几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3题。

2.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第3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交通事故中被困者的情绪症状

交通事故发生时,多数被困者的身体会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这种状态可使人员出现各种情绪反应,一般可具体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

焦虑:典型的焦虑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躁、恐惧、易激惹等不良的情绪。此时被困者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过分敏感,还可能对未来的事件表示担忧,严重时可出现惊恐发作,表现为恐惧,有濒临死亡的感觉,觉得一切都无法控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生理症状。惊恐发作时,除了濒死感和无助感外,还可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慌等症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恐惧:在面临突发的交通情境时,被困者往往不知所措,内心会被恐惧笼罩,缺乏战胜危险或难关的信心。还会产生明显的心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颤抖、尿急、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若这种恐惧伴随时间较长,则对被困者造成心理伤害的程度就会很大。

抑郁:抑郁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困者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不佳等。

愤怒:当被困者面临突发事件或受到伤害时,由于对事件发生的无法预料、不可理解,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通过愤怒以宣泄内心的压抑。

消防指战员心理安抚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交通事故现场被困者的生命受到的威胁较大:救援任务时间紧迫、行动困难的状况要求消防指战员具备一定的很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能够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规范从事心理安抚工作。对心理安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心理安抚的对象是一组弱势群体,因此,心理安抚人员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水平,而且对安抚对象会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心理安抚人员在任何时刻都应该以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尽最大努力为安抚对象提供帮助,要保持真诚的态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心理安抚人员长期面对灾害事故的恶劣情境,面对危机受害者的各种应激反应,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因此,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心理安抚人员的身心健康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是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

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消防指战员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被困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来察觉、判断被困者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正确的判断可以促使心理安抚人员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安抚,配合救援工作开展。

具备足够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可以帮助消防指战员迅速的掌握被困者的心理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反应,并积极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大多数被困者心理上受到惊吓,身体也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消防指战员要对人体在缺氧、虚脱、骨折、软组织挫伤等现象发生时机体的状况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被困者与正常人表现、行为的改变,及时掌握其“动态”,防患于未然,使被困者及时得到救助。

对被困者心理安抚技能

对被困者心理的安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被困者的恐惧、焦虑、强迫、绝望、痛苦等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其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发挥机体和意志力的潜能,战胜苦难。目前,最常见心理安抚方法应该是语言安抚、行为安抚和环境安抚等方法。

语言安抚:语言安抚就是指通过语言的沟通,有效地传递信息,达到调节被困者的心理状况目的一种安抚方法。语言安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是经常使用的,也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掌握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⑴安抚语言的选择:安抚语言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改变被困者的心理混乱的状态,保持镇定,防止其做出错误行为。②能唤醒被困者的潜能力,体现斗志、唤起潜意识。③要能引起被困者的共鸣。⑵对语言的控制:①对语言音量的控制。不同的环境下,被困者的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对于受到极大惊吓,神经极度衰弱的被困者高分贝的音量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危害。在与被困者进行交谈时,音调不易过高,频率不易过快,注意认真倾听,并予以鼓励和安慰。对于处在昏迷状态的情况则可以对其采取高分贝的喊话,唤醒被困者,使被困者时刻感受到希望的存在。②掌握语言的感彩。在运用语言对被困者进行安抚时,应面带笑容,表情和蔼,语气要保持镇定、沉稳、平和。柔和悦耳的交谈对其来说是一种享受和心理安抚,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起到心理调节和心理安抚的作用。同时针对被困者的情况还要适时的运用激情,具有感染力、号召力的语言,激起被困者的斗志。⑶与被困者的语言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问答式,有问有答,主要适合精神状况稍好,身体伤害程度较轻的被困者,通过交谈可以缓解被困者的心理焦虑和不安,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其痛苦。要运用和蔼、简洁、恰当、适中、可信、有针对性的语言,勾起被困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行为安抚:行为安抚是指在通过肢体接触或是具体的行为,向被困者施加影响,以改变、调节被困者的心理状况的方法。其主要的手段是:拥抱、拍肩膀、握手、眼神的交流等。救援人员的具体行为能够给被困者以最直接的感触,是针对被困者在听觉、视觉等出现相对减弱时,辅以语言安抚的一种重要手段。①注重行为安抚的细节:在无形中消防救援人员的形象如姿态和表情都直接影响护理信息的接收和传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扬眉舒颜都会给被困者地心理上造成影响。一名衣帽不整、形象不佳的救援人员在救援时和战友谈笑风生,在无形中会给被困者造成巨大的疑虑和心理压力。镇静的表情,熟练的技术,饱满的精神,会给被困者带来信心。②行为安抚与语言安抚的交互使用:在对被困者心理安抚过程中,行为安抚和心理安抚往往是相辅助的。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表情自然、态度刚毅、语言稳重、配合过硬的业务技能,可以使被困者增强安全感和信赖感。但是在进行这些安抚时一定要注意行为和语言:与被困者的交谈中,面部表情过于丰富,手势过多,动作过大,或来回走动,就会给人留下一种轻浮的印象,被困者对救援人员的信赖感就难以建立,心理安抚的效果就难以达到。如果采取正确的语言和方式,将会给对方一种稳重及尊重的感觉,从而为整个救援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环境安抚:环境安抚是通过改变被困者所处的外部环境,达到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进行调解的方法。这是心理安抚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安全的气氛,消除被困者的紧张心理,增强其得到救助的信心。环境安抚时一个整体的外部环境,紧张的救援气氛,众多力量的投入作战,无疑将对被困者的心理上起到镇定的作用。

其他:救援时往往不能仅仅依靠消防部队,因为不同的环境下,消防救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就有必要整合整个社会的救援力量,如交通、医疗救护等部门。在进行心理安抚时可以在医疗救护部门的帮助下进行,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的安抚和生理的救助,为进一步抢险救援救的开展提供可靠资料和保障。

对被困者现场急救方法

消防人员在交通事故现场应本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灵活掌握正确有效地实施急救措施,为事故救援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挽救生命、稳定伤情、较少伤残、减轻痛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救护组织:消防指战员一定要沉着冷静按照先救人后救灾的原则,对伤员进行大致的检伤分类,确定轻重缓急。同时要关闭车辆点火开关,熄灭发动机,搬开易燃易爆物品,消除一切隐患。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移动伤员时,应标注死伤者位置,划定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维持好秩序,配合有关人员进行各项工作。

第4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性疲劳;焦虑;背部按摩

[中图分类号] R5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b)-01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back massage on the fatigue and anxiety state related with chemotherapy of the old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 patients. Methods 64 old patients with AML accepted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back massage during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condition of anxiety and fatigu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 of STA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ended to decreas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tended to increase.At the end of chemotherapy and the second day after chemotherapy,the score of STA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t the end of chemotherapy and the second day after chemotherapy,the score of BF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Old patient;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Fatigue state related with chemotherapy;Anxiety;Back massage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1],其中35%的新确诊患者年龄≥75周岁,确诊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7岁,预后较差[2]。化疗是老年AML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案,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化疗相关性疲劳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3]。化疗相关性疲劳包含精神上和身体上两种层面的疲劳状态,是由物理、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导致的,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工作、社交关系,可降低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4]。此外,随着癌症治疗的不断深入和疾病转归的不确定性以及患者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进一步缺失,过重的心理负担还可造成焦虑等负性情绪[5]。目前,临床中关于化疗相关性疲劳和焦虑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使用相关药物、放松疗法和音乐疗法等方面[6-7],但护理措施相对较广泛,缺乏个体化和针对性。本研究通过在患者化疗输注这一特定时间段,规律地对患者实施背部按摩以缓解其化疗相关性疲劳和焦虑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实施化疗的64例老年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如下:①符合AML诊断标准[8],且年龄≥60周岁;②理解及听力正常,可配合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③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方案;④患者背部皮肤完整;⑤主要陪护人员为患者亲属,患者及其亲属均知情同意本项研究;⑥排除合并其他脏器功能异常及化疗期间进行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0~72岁,平均(66.73±4.49)岁;疾病分型:M1型4例,M2型9例,M4型9例,M5型8例,M6型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61~73岁,平均(67.04±4.82)岁;疾病分型:M1型3例,M2型8例,M4型9例,M5型9例,M6型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加强化疗期间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化疗药物外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律背部按摩,向患者说明研究的目的并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并对陪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背部按摩操作。在操作前关闭门窗,按患者要求调节室内温度,向患者说明背部按摩的目的和时间安排,用屏风遮挡后暴露患者背部皮肤,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背部轻抚按摩:操作人员双手摩擦变暖后涂抹适量凡士林,以双手大鱼际肌从腰骶部开始以圆圈的方式循环向上按摩到颈部并扩展到双侧肩胛骨。按摩时双手适当用力,并缓慢向上推,重复几次后到皮肤微微发红为止,轻抚按摩法在15 min背部按摩的第1个5 min和最后4 min实施。②背部揉捏按摩:操作者双手分放于脊柱两侧,拇指与其余四指抓起患者腰下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双手交替向上依次提起滚动,直到肩膀和手臂,然后返回到腰部。揉捏法在15 min的第6~9分钟实施。③脊柱摩擦按摩:大拇指放在患者脊柱下段,沿脊柱向上做圆形摩擦运动,直到患者的枕后区,如此重复几次。摩擦法是在15 min背部按摩的第9~12分钟实施。按摩结束之前,再次实施4 min的轻抚按摩。操作结束后用毛巾擦干净患者背部的凡士林并帮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舒适。背部按摩的实施时间均严格按化疗方案预先制订的时间计划进行操作,每段按摩的时间为15 min,在化疗输液前15 min、化疗开始后每小时的第25~40分钟以及化疗输液后15 min进行分段背部按摩,其中化疗输液总时长为1 h的患者总按摩时间为45 min,输注时间每增加1 h则按摩时间相应递增15 min。

1.3 观察指标

1.3.1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 该量表由Spielberger等制订,包括20个选项,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焦虑水平,1分表示“一点也不”,2分表示“有一些”,3分表示“较多”,4分表示“非常”,总分在20~8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9]。通过对14例患者进行预实验显示,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9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2 简明疲劳评估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 该量表由Mendoza等共同制订,包括10个问题,用于评估患者的疲劳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各条目的得分为0~10分,根据患者的疲劳程度及对生活影响程度进行评分,总分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疲劳程度及对生活影响程度越高[10],预实验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0.9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资料收集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现场采集,均在干预前、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第2天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在收集完成后现场确认患者填写的完整度,对填写不清或缺失的地方要求患者进行补充及确认。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时间点采集的STAI及BFI分数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F检验,两组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过程中STAI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化疗过程中的STAI评分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化疗结束时和化疗后第2天的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化疗过程中BFI评分的比较

随着治疗的实施和完成,观察组的BFI评分较为稳定,各时间点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结束时及化疗后第2天的B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老年AML化疗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AML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同时老年AML患者可表现出特殊的心理状态,具体如下。①老年患者心理防御能力降低:在进入老年后,患者心理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记忆力减退、情绪变化及行为改变等[11],确诊后可表现出悲观绝望、焦虑、恐惧、猜疑及愤怒等负性情绪,这极易导致其心理或者情绪失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STAI评分分别为(44.20±11.85)分和(43.35±10.89)分。老年患者的这些负性体验能够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病死率上升[12]。②老年患者机体的化疗耐受程度降低: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化疗结束时及化疗后第2天的STAI及BFI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逐步降低,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体内正常细胞、组织功能受损,患者可表现出睡眠紊乱、食欲减退、活动无耐力、难以集中注意力等化疗相关性疲劳症状,且在肿瘤的治疗和康复中长期存在,严重消耗患者的精力,导致生存质量下降[13]。③来自家庭及社会支持不足: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照顾者主要为护士及临时聘请的陪护人员,化疗期间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这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14]。积极关注老年AML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降低化疗相关性疲劳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2 背部按摩可有效缓解老年AML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状态及疲劳感

对老年患者而言,疾病确诊及化疗属于极其强烈的应激事件,极易造成患者的心理或者情绪失衡。本研究在患者接受化疗治疗这一特殊时期及时应用背部按摩进行有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患者的心理防线,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感,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化疗相关性疲劳,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背部分布着大量的运动肌肉群和毛细血管,在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通过进行规律的按摩,一方面可加速背部毛细血管的血液运行速度,减少化疗药物在局部停留的时间[15];另一方面局部的按摩可加速肌肉的新陈代谢速度,避免残留的代谢废物如乳酸、前列腺素等对肌肉组织产生“酸痛”等疲劳感觉[16]。②背部分布着丰富的运动感觉神经,通过规律的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局部的神经传递系统,这种被动的传导可以持续作用于大脑皮质,引起大脑对局部感觉的正性反馈,保持持续的肌肉兴奋状态,这能够有效改善化疗患者的疲劳程度。③遥遥无期的治疗时间和固定的治疗模式,容易引起患者对化疗的疲劳和厌倦感。对于患者而言,背部按摩属于新型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对局部的抚触和按摩,可缓解患者对疾病的不适感[17],通过皮肤接触也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18];按摩的同时增进了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可减轻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不确定感,改善化疗患者的焦虑状态[19-20]。

3.3 背部按摩期间需注意的问题

在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属于比较特殊的护理,临床实施过程中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干预模式。本研究团队在实施干预过程中发现以下需注意的问题。①操作人员需统一规范培训,做好质量控制:由于背部按摩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按摩操作技巧,而且不同操作者的手法和力度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施操作前需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医师进行指导,规范培训操作者的每一步动作,确保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实施背部按摩。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现场抽查,做好质量控制,确保实施的有效性。②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合理的护患沟通可以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施背部按摩前需提前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方可实施按摩操作。

综上所述,鉴于老年AML患者的心理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身心护理。背部按摩是化疗期间患者护理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有效指导陪护人员开展化疗期间的背部按摩,可有效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状态,降低化疗相关性疲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德,冉学红,王越,等.CAG方案治疗初诊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73-75.

[2] 陈赛,王云玲,徐玲珑,等.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预激方案治疗初发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3):175-177.

[3] 叶春美,石培民,孔兴美,等.I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179-180.

[4] 杨柳,吴妙莉,祝曙光,等.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4):1-4.

[5] 金梅,王维利,潘庆,等.应对方式在胃癌化疗期患者希望与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 31(14):1023-1027.

[6] 刘纯一,胡新彦,徐立霞,等.地榆升白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癌症相关性乏力的临床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3):98-99.

[7] 欧阳明子,谭为,刘艳艳,等.五子衍宗丸对小鼠乳腺癌化疗敏感性及化疗相关性疲劳的干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744-1747.

[8]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1):804-807.

[9] 陈媛芳,曹阳,刘正奎,等.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文修订版在流动儿童中的应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8):755-757.

[10] 林琳,王松峰,张海丽,等.身心康复锻炼对结肠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23):66-68.

[11] 张婷,李惠萍,窦婉君,等.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7):823-826.

[12] 刘清娥,薛淑枝,姜雪萍,等.老年肿瘤内科护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59-60.

[13] 韩颖,李青,徐兵河,等.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5):367-373.

[14] 张倩倩,张奕琳,徐飒,等.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36-1039.

[15] 黄一琳,董睿,李西林,等.Mulligan手法结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7):2527-2529.

[16] 胡锋华,胡美军,占志花,等.背部按摩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疲劳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20(36):4579-4581.

[17] 邱艳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77-79,83.

[18] 侯晓慧,黄雪芬,马钱凤,等.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焦虑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431-433.

[19] 翟惠嫦.中药熏洗加穴位按压治疗失眠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10):905-906.

第5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绿色基因的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明白现代转基因的概念。2把握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体验讨论克隆等基因产品带来的科技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文章的思路。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现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枝条嫁接和杂交技术的异同。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转基因生产的猪、兔、羊等图片来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转基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什么是转基因?

提示:科学家为了改变某些动植物产品的品质或为提高其产量,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到另一种生物上去,叫作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绿色基因革命”即现代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从某些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基因注入另一些植物体内,从而使这些植物产生一些有利于自身的生长或提高其品质的特性。

2.你知道现代利用关于基因的科技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

3.整理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从因大量施用化肥和生长素使西红柿的质量下降的现象谈起,然后引出利用植物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西红柿,通过作比较突出了实施这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其实……不同物种间操作”)是介绍“绿色基因革命”(即转基因技术)的本质特征。同以往的植物杂交和嫁接技术相比,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有很多。

第三部分(“自然的生物……再也不会是烂糊糊的样子了”)是说明现代转基因技术已经或可能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部分紧紧围绕上文中“现代的转基因技术可以在不同物种间操作”的特点来说明。

最后一段介绍了现代转基因技术将带给我们的美好前景,切合了“绿色基因革命”这一主题。

二、精读课文

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现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枝条嫁接和杂交技术有什么区别?

提示:这三者的共同点,即“在结果上都实现了良好性能的重新组合”。

其不同点是:“在手段和组合水平上有很大差别”。除了各自的特点之外,嫁接和杂交须在近缘物种间进行,而转基因技术除了其“多数是转移单个基因,是肉眼看不见的”特点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在不同物种间操作。

2.利用现代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农作物有什么特点?

提示:产量高,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能等,例如:转基因大豆、西红柿等。

3.本文在介绍现代转基因技术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举例子,如从鸡胚胎中提取的基因和昆虫的免疫系统,使马铃薯具有抗腐烂的特性;打算将比目鱼的抗冻基因注入草莓,使草莓也产生抗冻剂,从而避免霜冻的侵害。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比较深奥的知识介绍得通俗易懂。

作比较,如同以往的植物杂交和嫁接技术相比。

三、交流活动

结合资料讨论1997年出生的“多利”以及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四、课堂小结

现代转基因技术是高科技的产物,这篇说明文具有知识性、专业性强的特点。为了能更好地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作者在写作上密切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可以使读者从实际体验或一些常识中了解现代转基因技术的本质及其可行性。

看了八年级上册语文绿色基因的革命教案的人还看:

1.八年级下册语文背影教案

2.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

3.八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4.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第6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动,带来了丰富而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而且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了方便,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我来谈谈自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几点体会:

1.服务于教学,博采众长,省时省力。平时,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各种各样的书籍摆了一桌子,写的时候很费劲也很费时,而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教学备课资料,比如作者简介、教案、素材、课件等等,我们可以打开先浏览一遍,觉得挺好,就下载下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记得我在讲授《草原》一课时,我把资源网上的教案和课件都下载下来,但是,根据我对文章的理解,觉得课件需要加以调整和修改。我通过各网站搜集了草原的风光图片,课件中的字词不太全面,我又加了一些辨析字词,而且,课件中也没有原文,我觉得原文不长,配上图片显示出来效果会更好,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通过这样的增补、修改,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学得轻松愉快。

2.服务于学生,激发兴趣,渗透情感。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许多课件都因图片精彩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背影》这一课是资源最丰富的,在长长的课文背景图上有古朴简陋的侯车室,有窄小的列车休息室,有父亲佝偻的背影,还有父亲爬月台时候的背影。这么多图片学生一看就很感动,更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气息和风貌,这样,文章朴实无华的文字加上古朴简约的线条图片,让学生学习这篇散文就容易多了,而且更能挖掘出他们对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的理解,那种深沉而细腻、不善用语言表达的父爱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

3.服务于创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小学生的成长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在讲课时,有很多难点难以在短时间内向同学们阐释清楚,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很多资料可以让我们突破这个难点。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课时,了解小艇特点是课文的重点,我就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搜集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学生一下就掌握了其特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7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王浩韵

最近,妈妈都是在评一个职称,连洗衣服做饭都不来及干,所以,我们吃饭总是一拖再拖,有一次竟然拖到了6点半。

那一天,我早早地回到家了家里,看一看表,才四点零五分。我发现妈妈正坐在电脑桌前忙碌着;一脸通红,右手握着笔飞快地写着字,旁边放着一大堆教案和上课用的资料。左手握住鼠标来回迅速摆动着修改课件,房间里不时发出点击鼠标的声音。

家里的环境乱糟糟的,已经很久没有整理了。我一手把桌子上擦了擦,另一只手把书包放在地上,并对妈妈喊道:“妈,我回来了,快点去煮饭。”

喊完之后,我便坐了下来,拿出笔开始写作业。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肚子饿极了,妈妈却还是没叫我去吃饭。我走出房间,发现妈妈竟然还在做课件,我又看了看表,6点钟整。我对妈妈一声大吼:“妈,都6点钟了!你怎么还不去做饭。”

第8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一、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圈内名家众说纷纭,但在魏书生先生看来,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他寄语盘锦市教育局后继掌门人贯彻此教育思想“要坚持100年不动摇”。“教育是有尊严的,不容亵渎”。“过去讲教学大纲,讲自学,讲教学观念,现在又讲课程标准、自主学习、教学理念,一回事嘛。”

“我没有新的教育观点,我的教育思想仍是两大点,一小点。一靠民主(讲服务、勤互助、重人格、多商量),二靠科学(有计划、有监督、有总结);不折腾、不动摇、不懈怠,松、静、匀、乐!只要记住并活用好这些,你就沾大光了。”

松――即放松,每天清晨起来,张开双臂,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学校,走向教室。

静――即静定下来,全神贯注地开始新一天的学习和工作,边做边思考。

匀――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老师的助教,每个学生都是班上的副班主任。学生就是这样,班主任老师希望他能这样,他就能这样。

乐――即寓学于乐,先苦后乐。学习是享受,运动是享受,互助是享受,说唱是享受,为班级争光也是享受。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个性特长发展蝶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老师,你要干什么?”

课堂上,面对正想发火的老师,有一名学生勇敢地站起来提醒道:“老师,你要干什么?”老师回过神来,当即调控心态,还课堂给学生,这一幕让我如浴春风,茅塞顿开。

谁来管管课堂上的老师?学生!魏书生说:“教育的生命在课堂,懒老师能带出勤学生,妙计如下:

⑴坚持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集中学生注意力)。

⑵列出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4分钟)。

⑶扮演服务角色,授学生以“渔”。(20分钟)

⑷给学生找活,是人都会干,你能帮。如代老师批改作业、督查卫生,辅导后进生等(5分钟)。

⑸课堂教学效果检测与总结(15分钟)。”

三、为人师表,永不埋怨学生

⑴坚持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坚持吐故纳新,善于“把厚书读薄”,归纳分类,一举多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⑵守住平常心,既不吃请,也不请吃。

⑶帮助和激励学生为自己找出20条长处,并张贴出来共勉。

⑷守住精神的宁静,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变反思为正思,变写教案为改教案。

⑸能自己干都自己干,凡考问学生的先考问自己。

问从当“经师”到做“人师”之路有多长?坚持上述5点就能见成效。

四、注重脚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⑴每晚自习前5分钟红歌集体唱,训练学生注意力。

⑵一月一换课桌,一周一小结,班规大家定。大操场班级跑,队伍不散,不是知识,脚步不乱,而是习惯。

⑶指导学生筛选如麻的信息,建立符合个人特色的优题集、错题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⑷良好心态、快乐情绪从辛勤学习和看得见的成绩中来,从写教育日志中来,谁坚持得好,谁就成功得早。

第9篇:背影的教案范文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性分析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语言文学的教育,人们都讲究一个“悟”字,从“疑”的角度去“悟”,亦不失为好方法,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反之则“强聒反滋其惑。”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遇到: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疑。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庞杂。上完一节课像是喝了一杯温吞水,不爽不利的。每每此时,你就会有一种“放弃也罢,你问不好,我来问”的冲动,困惑和迷惘就会袭上心头,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啊。我想,如果遇到困难就此放弃,岂不又是“穿新鞋走老路”吗?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摸着石头过河比被别人牵着过河更可贵;问自己所疑比鹦鹉学舌更可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过程比结论更可贵,这种“过程价值观”现在在新教材教学中被普遍使用。

二、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教师以为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而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教师又认为不值一提。这样势必造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不利于教学。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在课堂上只讲要考的重难点内容,而且教学容量越大越好,很少考虑讲什么、怎么讲对学生才更有意义、效果更好。事实上,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有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除了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外,我还督促学生设立“问题卡”,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要求学生把“问题卡”夹在作业本中交来,或者由我在课前收集卡片,这样我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一些。同时让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了提问题的机会;对于不愿提问题的同学,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三、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在卡片上,我在课前收集卡片,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比如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学生就提出课文内容主要讲父子情,为什么课题是《背影》?朱自清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等,这些问题既使我的教学有的放矢,更使我惊讶: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比老师逊色。

2.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