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对物流行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物流行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物流行业的认识

第1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低碳经济;环境改善

一、引言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型动力,也是国家的朝阳行业,在日常发展中更应重视低碳化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引导,为行业整体的改革提供参考规范,并鼓励物流行业创新发展,切实为绿色化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我国物流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发展并不规范,所以单靠企业的自觉创新、自觉绿色化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制定引导性、强制性等措施,带动物流企业的绿色化发展,逐步形成行业绿色化发展规范。只有如此,才能够为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保障,并形成长效机制。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管理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借助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途径降低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耗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1]。人类社会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水能等的开发与利用中,逐渐从原始社会中的农业文明迈进了工业文明,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常规能源的运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最为明显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如随着水污染、光化学烟雾以及废气污染等的加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提升,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变化。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低碳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被提出的一种新的物流管理工作模式,其本质是将环保理念引入物流管理过程,解决物流管理运输环节、仓储环节、包装环节等诸多环节的浪费问题,降低物流产业发展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危害,提升物流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有效发展绿色化物流产业,能够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物流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挖掘产业永续发展的潜能,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有效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一)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政府不仅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更为关注,而且对环境保护也开始加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不断革新,出台了诸多政策,引导各个行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我国近年来发展水平较高的行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为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在这种背景下,物流企业也应积极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绿色化管理,全面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2]。

(二)提升物流行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我国民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更高,这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外很多企业也开始看到我国物流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纷纷入驻我国,导致我国物流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通过有效在物流管理中引入绿色化技术,能够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的现代化水平,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力。这样一来,我国物流企业就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不仅能够在国内市场中得到长远发展,而且能够与国际市场接轨,带动国家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协同一致的需要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人们参与电商的热情不断提升,购物方式、消费水平等都出现了变化,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还会不断提升,行业工作量还会更大,在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行业所消耗的资源、产生的废弃物等还会增加。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物流行业也应积极加强改革与创新,做好绿色化物流发展工作,以推动自身发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协同一致[3]。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政府的号召和管理下,我国物流行业近年来已经开始逐步迈入绿色化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物流管理绿色化发展还不是十分完善,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绿色化管理理念不够深入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的前提是行业人员有较强的绿色化理念,能够认识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明白低碳经济与绿色化发展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约束行为,切实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人员对低碳经济理念和绿色化理念的认识不足,很多物流企业管理者都没有认识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难以提升实行绿色化发展的积极性。我国物资较为丰富、地大物博,大多数行业在初期发展中往往是采用粗犷式的发展方式,物流行业也一样,对低碳意识的树立还存在较大空间。此外,当前虽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物流企业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业务量有关,企业为获得较高的收益,往往较少关注长期经营成本,这使得绿色物流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的阻力。

(二)绿色化物流管理技术欠缺技术是保证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企业只有拥有较为先进的绿色化技术,才能够更好地引导自身的绿色化发展。当前,一些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在实际发展中融入低碳经济理念,采用了对应的绿色化物流管理技术,但总体来看,这些技术并不全面,且很多技术较为滞后,无法为绿色化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还需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水平。物流行业绿色化技术涉及诸多信息方面的技术,如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物流数据采集,提升物流企业数据分析、数据采集的能力,以缓解物流企业资源浪费现象,为物流企业的运行效率提升奠定基础。但因为受到价格、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情况下,我国物流企业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在发展中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大部分物流企业并没有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阻碍了企业综合效能的提升[4]。

(三)政策支持不够政策支持是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的基础,能够引导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想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提升物流企业绿色化管理的有效性,政府就必须加强引导,通过科学的政策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但当前,我国还没有在物流管理领域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政府仅仅是从口头上提出物流企业要加强绿色化发展,缺乏具体的政策和细化的制度措施,导致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缺乏引导,失去了动力。绿色物流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物流仓储、包装、装卸等,各个环节中的参与主体都要进行利益分配,若缺乏规范性的制度体系引导利益分配,就会导致各个环节的经营者之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进而使得物流体系的合作效率低下,大量资源被浪费,无法达到绿色物流管理的预期效果。

四、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的对策

低碳经济理念下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结合其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从多方面出发提升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升绿色化物理管理的认识低碳经济理念下,为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使行业人员都能够提升对绿色物流管理的认识,明确其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将绿色化理念融入日常工作。这一方面需要在物流企业中加强绿色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升企业员工的绿色化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在社会中宣传和推广绿色物流管理理念,使群众能够深入认识绿色物流,从而支持和尊重物流企业的行为,为行业绿色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化发展的有效性,物流企业还要构建专门的绿色物流管理小组,在企业中配备专门的绿色物流管理人员,从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加强绿色化管理,以提升企业的绿色化发展成效。并且要对自身的员工开展绿色化技能培训,切实将绿色化理念融入仓储、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提高物流从业人员对行业整体绿色化发展的重视。

(二)加大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研发力度第一,物流企业要提升对绿色化物流管理技术开发的重视度,在物流服务建设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更好地提升物流管理效率。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对绿色化物理管理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明白其对企业发展长远价值,构建先进的技术研发小组。第二,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并不统一,物流企业之间应加强交流,共享技术,推动行业整体的绿色化发展。这需要我国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构建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打破各个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的状态。物流企业自身也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合作,学习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引入其先进的技术等,促进自身绿色化物流管理技能的提升。第三,政府要重视物流行业绿色化管理技术的研发,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也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应为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持,如对于绿色化技术研发较为积极,取得成果的物流企业进行奖励,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措施,促进物流企业提升科研的积极性[5]。

(三)做好制度建设第一,政府要对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制定科学的制度体系。如从制度上对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的概念界定、发展方式、绿色化标准等进行明确,为物流企业有效实施绿色化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第二,要制定强制性措施。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当前已经进入较为关键的时期,单靠物流企业的自觉绿色化发展远远不够,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化发展的有效性,我国政府应适当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引导物流企业严格按照制度中规定的内容运营,严格采用制度中规定的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并对物流管理过程进行优化等。第三,不同区域政府可以制定阶段性的绿色物流管理政策体系。低碳经济发展属于长期性工作,在物流行业发展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持续结合市场情况对物流行业绿色发展政策进行升级和优化。例如,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其具有诸多优势,所以在充电桩供电较为充足的地区,政府就可以采用政策鼓励的方式引导物流企业在发展中使用电动车等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此不仅能够促进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带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成效的提升,还能够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双赢的效果。第四,发挥先进示范作用。为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政府还可以充分发挥先进示范的作用,如可以选择行业中低碳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企业,将其作为标杆,将其生产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等进行推广,在行业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第2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增值服务;基础物流业务;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物流市场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因此,如何通过对增值服务的强化使得物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成了目前物流行业关注的首要问题。要实现服务的增值,需要从物流行业的认识和管理、外包作业的管理以及客户信息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基础物流行业的认识及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提高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则要深化对内控制度和国际标准这两者的兼容性的认识。关于物流业务风险的有关控制规范,应要细化物流业务的具体做法、操作对象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等等。因此,要提高对物流行业的认识水平,则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学习有关政策,从而使物流公司的管理更趋于规范化。

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水平,则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使得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得以实施,并能有效制定出正确的质量方针。关于质量目标,其内容应涵盖针对风险管理所指制定的年度工作目标这一内容,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设立相应的指标。此外,还必须通过测量和监视的方式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企业旗下的分公司在进行自我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要参照总公司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对此进行细化和梳理物流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点。总而言之,物流业务所形成的管理制度必须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规范外包作业的管理

要使得物流公司的运营水平保持平稳,则必须对外包作业的管理进行规范。作业外包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外包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简单备品的采购、设备的维修、安保服务以及装卸作业等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外包作业的管理制度方面尚不完善,虽然签订了外包合同,但合同里的相关约定却很不全面,导致企业的运营风险的加大。因此,物流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应要明确规定好外包控制的程度。首先是外包作业的控制程度方面,有关物流基地应针对在这个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并把管理标准结合起来,从而对外包管理的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并跟踪管理作业辅助工具的具体使用概况,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此类风险。此外,要使得外包作业管理得到加强和规范,还应重视对外包人员的培养,从思想上增加外包人员工作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以此来加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关于这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消除外来工和正式工的身份差异感,从而使得外来工以及正式员工能够团结一致,确保现场作业的效果并让现场作业成功规避潜在的风险。

三、做好客户信息的管理

1.做好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

客户是整个物流行业发展最重要支撑点,因此,要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要做好客户维护方面的工作,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而关于客户的维护,首要内容就是做好客户的保密工作。具体工作中,构成商业秘密可以分为很多种,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了收费的方式和标准、发运的时间和方向、存货和入场的时间,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等,而这些信息对于客户对自身市场商业运作的维护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从国家质量标准方案来讲,这也是属于顾客财产之一。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物流运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客户商业信息的维护和保密,而这也是作为增值服务的一种体现,能有效促进物流基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做好客户管理的预算工作

在分析客户的构成以及制定客户计划时,应对相关管理工具进行全面预算,并对基础物流业务进行系统分析,使得客户开发的具体方向得到确立。由于受到物流场地的规模以及经营形式的影响,物流中心业务的收益与入场客户的收益尚不能完全形成固定的比例,但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对重点的客户群进行确定并进行有关维护。而关于维护的对象,主要发展方向是那些在入场客户中占据很小的比例却在业务收益中占据很大比例的客户群而努力,通过对重点客户对象的确立以及管理工具的全面预算,降低客户开发的成本。

3.做好客户财务收款的工作

财务收款,即按照原有的规定和原则进行相关的收款任务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对其两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强化:一是对客户信用情况采取相关的跟踪措施,二是对费用出现拖欠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通过这样,使得基础物流的相关业务市场能够实现增值服务的提供。当前,物流中心主要跟踪对象是针对那些大客户,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信用状况的大客户,其财务收费政策往往是对其采用定期的收费方式或者是按月收费的方式,而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大客户对费用进行拖欠的风险,要使得这一风险得到控制,需要从管理合同这方面着手,对于合同中所规定费用缴款日期要严格地执行,对于那些不能按期缴费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反映,从而防止拖欠费用风险问题的出现。可通过收款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对客户信用和风险状态进行监视,并对客户缴费的情况建立专门的档案数据库,从而使得物流业务能够获得的相关的客户缴费信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使得物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则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该行业的认识水平以及业务管理水平、规范外包业务的管理以及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等,从而实现物流业务服务的增值,最终促使其核心竞争力实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科学发展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而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于宜昌物流企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物流生产,替代成本日益增高的劳动力,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其次,物流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管理变革。再次,物流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一、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全国的物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但宜昌物流行业还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宜昌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使用传统通讯工具上,仅少数物流企业已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宜昌万声货运网站这个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交流货运信息。目前宜昌物流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宜昌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它不仅影响宜昌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物流产业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物流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不清

宜昌多数物流企业不知道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或者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物流信息化技术落后

首先,条码及射频技术普及率不高。EDI、GPS等先进技术应用十分有限。EDI是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开发成本高和宜昌企业信息基础差等原因,EDI在企业的应用十分有限。据调查,GPS、GIS技术在宜昌物流企业的应用几乎是空白。网络技术应用不足: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开展业务的物流企业十分有限,多数企业只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使用一些初级信息资源。

3.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欠缺

宜昌许多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转型过来的。原有人员学历、素质结构偏低。对先进技术接受、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而物流信息化建设急需一批既懂物流管理又掌握较高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物流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但一方面由于行业原因,整体待遇较低,缺乏吸引力,使得很多物流企业在招聘到相关人才以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没有进入物流行业。

二、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结合宜昌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国际趋势,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营造良好的物流信息化环境: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将迅速变革目前物流信息化发展程度低,信息系统不完善的局面。从而为中国物流企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开辟新的发展途径。当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对整个物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但中国物流信息化环境基础依然较薄弱,宜昌更是如此,今后应努力激发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推动宜昌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为宜昌物流行业信息化快速稳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2.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宜昌物流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由于现阶段的局限,无法拥有自己开发物流信息化软件的能力。但是,可以根据情况请专业物流软件公司的业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吸收其提出的流程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自主进行适当的模块调整,即在通用性基础上,注入企业的个性化,既可以节省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又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3.适时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适时地采用WMS、条形码技术等,再次强调的是切忌贪多求全,不切实际,应既要适度超前,又不盲目投资,做出有效的选择。

4.加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就宜昌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应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彻底转变企业的传统管理和经营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宜昌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通过这个平台整合行业原有资源,深入开发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发挥宜昌整个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第4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一、国际物流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课程介绍

国际物流是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物流的活动。国际物流课程是针对国际物流行业设定的专门课程,国际物流课程

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国际物流兴起与发展的相关历程、国际物流

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等。国际物流课程的学习涉及物流、贸易、法律、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知识系统,形成的国际物流课程较为复杂,教学中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员

学习国际物流并逐渐构建国际物流行业所需的知识体系。

(二)双语教学的原因及重要性

1.国际物流的许多知识来源于外文典籍,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教学要求

国际物流的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内容,分别对应国际物流的理论知识部分和实务部分。因为国际物流本身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这使得国际物流的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国家学者内都有着不同视角的文献,导致国际物流课程的理论知识来

源于不同国家学者的研究,并在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研究相对迟缓的现实背景下,国际物流权威文献多数为外文文献。因

此,从国际物流的专业知识角度而言,必须采取双语教学才能够更加贴切地分析文献知识,引导学员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国际物流

的相关知识。国际物流课程的另一个层次是国际物流实务,学习国际物流实务本身需要结合不同的国家及行业背景,对国际物流的核心内容及流程进行全面的解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及行业背景等进行讲述,而目前英文文献是对这些内

容研究最丰富并且是当前学员比较能够接受的部分。这就使得在英语为国际通用语言的情况下,为达到教学目的,国际物流课程多数采取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

2.国际物流教学是服务于国际物流工作的,双语教学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国际物流的教学工作最终目的是引导学员形成国际物流行业从业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其教学以服务国际物流行业

工作为重要目标。因此,在国际物流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如何能够引导学员与最新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衔接,为学员从事国际物流

行业创造更好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国际物流的教学中,教师将会较多地对英美等国际物流相对先进的知识进行讲解,并且以最新的国际物流法规、技术、合同要求等实用价值较高的实务知识进行解读,以全面引导学员建立从事国际物流行业的知识构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和措施的落实,都需要建立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尊重知识和实务的真实文化氛围和真实句义,引导学员形成对国际物

流行业的更深入认识。并且在双语教学氛围中,加强学员的英语修养,为其从事国际物流行业创造更好的语言基础。

二、国际物流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及组织上的现状与困难

(一)教学方法上

1.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的搭配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际物流课程的实践安排困难

国际物流课程的知识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物流实务构成,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讲解国际物流知识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在一定的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员参与国际物流实践的相关环节,进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下的更好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国际物流课程的实践安排困难。一方面国内的国际物流企业较少且分散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个别的发达城

市,这些物流企业往往并不愿意大学生在该单位短期实践;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缺乏国际物流实务的实践情况下,知识体系无法得以深入,促使其国际物流的从业修养不能得到全面提升。因此,从当前情况来看,国际物流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够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检验的较好结合,这就使得国际物流教学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引导学员全面学习国际物流知识和实务,并从事国际物流行业的目的。

2.国际物流双语教学更倾向于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的教学,

但是目前学员被动学习的局面并没有得以改善

当前国际物流的双语教学中,英语教学脱离母语,这就要求学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补充语言储备,进而更好地配合双语教学。但是当前国际物流的应试教育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学员对国际物流课程的主动学习热情不高。并且缺乏对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理解,认为汉语教学同样能够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实际上是脱离学员配合与主动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的效果将会十分不理想。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即便教师以双语言进行教学,并且在考试中设定英文题目。但是因为教学内容用汉语能力同样能够得到理解,并且考试中题目作答允许以汉语进行。这就使得学员在被动教学的模式下,同样能够完成学习和考试。

(二)教学组织上

1.中西方语言教学差异,对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及专业修养要求更高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并且具备国际物流专业素养。这就对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国际物流课程在近年来才逐渐形成,而具备良

好语言修养的专业国际物流教师更是稀少。在此情况下,教师的双语教学逐渐演变成为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局面,英语在整个教

学中并不能够占据其应有的地位,并且导致整个双语教学在实质

上已经丧失价值。

2.国际物流课程双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求语言双向,还要求具备相当的实践教学

国际物流教学的双语不仅包括语言上英汉两种语言的配合,还需要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相搭配,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双

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均衡理论和实践的部分。但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国际物流学员很难得到及时的实践机会,仅是在毕业之间的间断实践实际上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的要求,对于全面提升学员修养不利。

三、推进国际物流双语教育方法及组织改善的建议

(一)优化教学方法

1.尊重实践,注重形成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相搭配的教学

模式

针对目前国际物流双语教学在知识讲解和实践教学的配合上存在缺陷的实际情况,必须注重均衡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确定以知识指导实践和以实践验证知识的双重教学系统,确保教

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知识与实践的安排。通过将知识讲解和实践工作相搭配,引导学员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物流,并且深入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为学员主动接受并主动学习双语教学下的国际物流课程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也为学员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2.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实践等,提升学员的综合修养

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员学习国际物流课程的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中学员主观能动性不高的现实情况,应该尊重学员本性,结合对学员个人爱好及修养等的调查,设计更符合学员特质的教学模式。

(二)加强教学组织

1.注重构建更优质的师资力量,并且注重加强教师的岗位

培训

教师的专业修养和语言修养对于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效果有着极大影响,在缺乏较多专业物流及双语教学人才的情况下,应该认识到国际物流教师基本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但是距离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该注重对国际物流教师进行更专业的知识和语言培训,不断提升国际物流教师的专业修养。也可以更多地引入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优秀师资力量,壮大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师资基础,不断完善岗位培训和岗位激励等,

更多地引导专业国际物流教师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并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等。

2.加强学校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为学员实习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均衡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为学员建立从事国际物流行业的更好基础。还需要学校及学院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这需要学院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际上这能够达到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较好目的,也能够为国际物流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促成学校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对于双方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帮助,这就需要学校积极主动地联系国际物流企业,让企业明白国际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并为在企业实践的国际物流学员创造实习期特别教学方案,降低学员实践期间学习理论压力过大不能够很好完成实践、导致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的情况。

通过全文分析,笔者认为国际物流是一项联系国内外物流行业市场发展的复杂行业,国际物流课程的相关内容涉及较多的外国文献,这就要求在国际物流课程教育中使用双语教学,为提升国际物流专业的知识教学和从业素养奠定基础。在国际物流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双语教学方法的改善和组织的优化,这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良好课题及实践基础等。

参考文献:

第5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一、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在我国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出现的人才缺口也很大,人才成为严重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虽然有 200 多所本科院校和一批大、中专科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及国际物流等物流类专业,但是无论从人才的数量或质量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无法胜任物流企业和快递企业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有旺盛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企业无法使用,这说明我们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实践需求有很大的脱节,主要问题表现为:

    1.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知识缺乏。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建立在课堂教学理论,企业实训实践。老师只管教、企业只管用。结果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脱节太远,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达不到预期要求。

    2.教学硬件条件差,无法满足需要。很多学校建设的实训室,只有一些简单的设备。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培训还局限在简单的包装、运货、分类等方面。大多数还是手工操作,没有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实训和软件操作,以及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很多时候只能带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然后课堂上纸上谈兵。学生最终无法掌握实践知识。

    二、我们在研究“产学研”结合方式中遇到的问题

    1.物流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有待提高。目前社会上还是有不少的人对物流这个行业有着不正确的观点和认识。所以导致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时候也有不正确的观点。对此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物流快递行业的宣传力度,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学校自身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对物流快递专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讨。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中,教育观点要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转变到培养一个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上来。这样我们才能扭转单纯的为了毕业、为了文凭而培养学生的现象。

    3.海南省快递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认识不足。目前许多的快递企业、物流企业对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方式认识不够。企业单纯的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协助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只想利用学校提供的廉价的学生劳动力去实习或者工作。这种合作模式将严重阻碍物流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产学研的模式,建立新的结合方式,实行新的合作类型。将单纯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综合培养学生、企业员工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平台。

    三、海口经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方式和指导思想

    海口经济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2011年就开始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如何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教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经过二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快递行业为依托、以快递企业为平台,“一个中心、三个支点、六个结合”的专业特色。一个中心是指“海南快递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三个支点是指“海南邮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快递行业发展交流基地、全国快递人才培养基地”;六个结合是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行业培养和订单培养相结合,实习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2.“一个中心”的领导作用

    通过“海南快递物流研究中心”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结合方式。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关于物流行业的研究课题,还有“海南邮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快递行业发展交流基地、全国快递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顺利的建立起来集生产型、教学型、科研型于一身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先后与圆通速递公司、中海物流公司等企业和签署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合办校园快递物流产学研实训基地、校外物流产学研实训基地,探索快递物流方向、国际物流方向从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科研等“一条龙”合作教学模式。一方面为本专业的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学生认识实习、毕业顶岗带薪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

    3.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建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扩大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范围,将现代化的物流讯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我们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且由专职教师和物流企业兼职教授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教学与实训。根据本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企业对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我们把课程的形式、性质、功能划分,合理设置各门课程,将物流、国际贸易、外语等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知识面广、实用性强,达到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目的。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将基础理论教育与物流操作实践、外贸单证实训等实践课有机结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和配备相关的物流实训软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融入生动的实训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不单一的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加强口试、现场考核等形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重视收集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改进下一步的教学,完善人才培养系统。

    四、对推进“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建议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对物流管理产学研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结合。

    1.加强海南快递物流研究中心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为了进一步协调学校在教育、企业在人才需求和研究中心的研究需要,将这三部分有机的协调起来。应该以海南省快递物流研究中心为指导中心,大力倡导物流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物流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通过研究中心的指导作用,以物流行业的理论研究为引导,对海南省乃至国内外的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物流行业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本省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快海南省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广更有效的物流产学研结合模式。物流企业在我们的物流专业的教学技术创新和投资中的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学校和科研机构应主动深入海南地区的企业了解物流市场需求,针对海南省独特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对海南省物流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把握企业对物流科技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有效地解决企业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难题。

第6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导论;教学改革

专业导论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导论性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特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所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使他们能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作一个规划,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授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拟以所在的阜阳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一)消除学生疑虑,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在与大一新生交谈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听从了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才选择的物流管理专业,而真正是在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后自主填报志愿的学生并不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被录取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物流管理专业更是缺少必要的了解。以上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学后产生一些疑虑,比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物流不就是干快递吗”等,甚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做好了转专业的打算。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消除疑虑,端正专业学习态度。

(二)展现专业前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和支柱性产业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强学习物流专业的信心。

(三)揭示成长规律,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3]。在学习上,中学里的那种封闭式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填鸭式被动学习和单纯追求应试成绩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满足趣味性地主动学习和为成才而学习;在生活上,其生活方式也由高度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转变为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需要顾及他人感受的集体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多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掌握集体生活中与人相处之道,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四)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拟定规划升入大学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短期目标,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如果不引导学生确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学业荒废。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解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开设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学发展计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帮助。

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所在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参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以往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形式,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一般只安排14~16学时,所以该课程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以至于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较为随意[4],有的侧重于作物流管理专业介绍,有的则侧重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使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作为一门专业启蒙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其涉及到的知识却十分广泛,尤其是与行业相关的一些最新数据,更需要授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期末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专业导论课程的课时量只有十几个,对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帮助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勉强接受,在教学上也是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课程教学改革。

(四)缺少实践教学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制定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时,如果笼统地将其全部设置为理论授课,则与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不符。缺少实践教学内容的专业导论课,会导致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缺少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为了克服单一授课形式的缺点,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5]。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已经建成了先进的录播教室,同时引进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录播教室录制教学视频,并将其连同课件、教案及学习资源等材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中,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在线下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物流行业相关信息的”“你认为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前景如何”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将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授课形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二)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其专业导论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专业内涵与行业发展前景。在专业内涵方面,可以介绍与物流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物流、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国际物流等,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特点,明确各概念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本质。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授课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及就业前景,物流相关岗位职责要求和任职条件、薪酬待遇、升迁路径等,以打消学生的疑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学科性质及专业发展概况。首先,物流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与之并列的还有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这4个专业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各专业的相近性和交叉性,注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其次,应介绍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就,如师资队伍情况、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毕业生的考研及就业情况、师生获得的各类荣誉情况及杰出校友等。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大纲。授课教师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地学习。4.大学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应就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授课教师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适用的学习方法。物流是一个注重实操的行业,中学里那种单纯为了应对考试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眼高手低。5.专业学习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专业导论课程还应包括学生专业学习规划的内容,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及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针对专业导论课授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层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优先选派专业导论课教师到知名物流企业参观、交流,对承担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等。此外,还可以改变以往只由校内教师讲授专业导论课的做法,邀请物流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授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邀请知名物流企业或物流行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做专题讲座,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授课教师提供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尽管专业导论课的课时不多,但笔者认为仍可以抽出2个课时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物流企业参观见习,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与经营模式。通过参观企业的立体仓库、分拣流水线等物流设施,观摩叉车装卸货演示、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作业等物流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之形成基本的行业认知。

第7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发展现状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20世纪90年代,第三方物流开始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国际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第三方物流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威胁,国外跨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UPS、Fedex等,皆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科技水平要高,管理水平要强。数据显示,欧洲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据估计,整个美国第三方物流业有相当于4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欧洲潜在物流市场的规模估计约为9500亿美元,与之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行业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进入5000~10000美元区间。那么,消费拉动对中国物流将带来什么影响呢?首先是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2010年,电子商务营销额为50000亿元,其中消费品的网购5200亿元。到2015年,电子商务达到120000亿元,其中网购将超过20000亿元。而目前,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大瓶颈是物流的跟进速度太慢,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次是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流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0年,连锁经营额为2.20000亿元,统一配送率为63.4%,按商务部规划,到2015年销售额达到120000亿元,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再其次是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将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为了启动农村市场,国家在全速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到2015年,连锁化农家店行政村的覆盖率将从目前的65%提高到90%,配送率从60%提高到70%,农资的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一步激发物流市场向互联网拓展的活力。作为重要的生产业,互联网+高效物流不仅有利于提升物流业自身发展水平,而且对于第三方物流建立一体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紧密联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难点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国为物流中心,衔接欧亚、打通世界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和带动中国制造和商贸企业顺利,走出去。我国第三方物流面临着极大的战略机遇发展期,同时也承担着发展带来的风险。抓住此战略期,利用政策优势、行业需求,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极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行业差距,占据发展主动权。

当前,随着物流产业地位的提升,各部门对物流业支持力度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若干意见,要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为抓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政策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更好地落实中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轮流主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待跨部门协调的重点问题。国家邮政局已经出台简化审批办法;货运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财税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随着际联席会议新机制的建立,支持物流业发展的部门间合力正在形成,行业政策环境将持续改善。

二、瓶颈现状

(一)物流人才匮乏

当前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才极度匮乏,据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达到50万人,如此庞大数量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关注,知道90年代初初步发展后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此时的研究也仅限于理论层次,缺乏实践性。而国内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缓慢,也同样限制了我国国内专家对其的可行性研究,使得研究大都不够深入。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要求具有专业的仓储运输知识、安全管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等综合性知识。第三方物流所从事的业务涉及海路、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货物的安全,特殊品如危险品的运输包装要正确,同时还要考虑运输成本,对于货物的所有权这些法律问题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因此,第三方物流行业的人才要求具备综合知识,但是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业务的要求。目前,全国有3000万货运汽车司机,他们承载着中国物流总量75%的运输,还从事着高危险职业。而他们的生活现状却是这样的:中国卡车司机群体30%以上的司机处于出车状态;47.3%的司机每天驾驶时间超过9小时;47.4%的司机睡在车上;40%的司机住在路边廉价旅馆;74%的司机患有胃病、颈椎病等职业病;49%的司机对运输政策和环境不满意;71%的司机感觉运输收益持续下降。

(二)物流功能认识简单

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从仓储、运输部门改造而来,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仍还停留在仓储、运输上,盈利模式大多是从中赚取差价。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有80%以上提供的是运输和仓储这两项最基木的物流功能,信息处理和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只有15%。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第三方物流还没有达到全程服务的水平,配送、包装等增值功能的价值还有待提升。

(三)个体发展规模小而散乱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可达上万家,个体规模大多偏小,社会化物流程度低,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企业的规模小还意味着信息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低。目前我国除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外,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仍然缺少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其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与技术根本就无从谈起。尤其我国的水运、空运、铁运等运输形态还分属于不同部门管辖,要实现联运手续困难重重。

三、对策意见

(一)提高市场准入制度

当前第三方物流行业市场较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现代化水平低,散而乱的局面不利于第三方物物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可容易通过提高市场准入制度,尤其是对特殊商品如危险品物流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把关,将小而散的资源团结在一起,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现代化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不仅能够扩大第三方物流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无国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第三方物流行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的竞争,更要迎接国外强势物流企业的挑战。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物流联盟成为一个趋势,集各家之长,整合资源优势,提供全程综合化高水平的现代物流服务。目前市场上联盟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6月12日,阿里与中国邮政合作,邮政覆盖全国超十万个网点将与菜鸟网络全面打通,并开放给社会化物流。2015年5月,圆通开始与阿里“抱团”。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公告,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专注终端快递柜的研发和推广,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9月21日,菜鸟网络宣布与苏宁物流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与此同时,市场业务量排名前三的申通快递,与跻身快递行业前十的天天快递启动重大战略重组。各大物流公司纷纷抱团组成联盟。

(三)实现行业标准化

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虽已初见联盟趋势,但现在仍然还是各自为政,物流行业的标准也尚未明确,各家都有各家的说法,这种情况下,行业效率明显拉低。实现行业标准化,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彼此合作,形成规模,必然能够拉动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正如德邦快递接入菜鸟网络电子面台,实现电子面单的标准化。至此15家主流快递公司都完成了与菜鸟网络电子面台的对接。此举打通快递与商家之间双向网络通道,利于跟踪全程订单,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反馈系统间作业效率,实现行业统一的电子面单接入规范,建立了电子面单对接和应用标准。

(四)培养物流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第三方物流行业想要得到持续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不二选择。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成千上万,快递小哥不计其数,但综合素质人才凤毛麟角,物流是一个服务行业,第三方物流人才不仅要懂物流的专业知识,还要知道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法律法规等相关行业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综合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企业将对人才的需求告知高校,高校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

四、结束语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我国物流业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不断吸引着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在国际快递市场,国际四大快递巨头美国FedEx、UPS.德国DHL,荷兰TNT已经控制了我国国际市场接近80%的业务,对我国自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不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俐华,时炼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 2011(5).

第8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物流模式 分析 选择

在物流领域,信息时代的来临也推动了其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经济时代下的主要产物以及未来经济交流的必然趋势,其的实现不仅需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还需要物流的加入,集信息、资金、商、物四者为一体,共同创造一个适合电子商务发展与推广的综合化生态环境。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来说,重生产轻物流这一观念的存在,使得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运输仓储的运行质量均落后于其他行业。尽管近几年随着业界的重视,我国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总的来说,其行业所创造的经济仍属于国民总体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比起当前物流市场的需求,我国物流业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一)物流观念落后,缺乏对物流的正确认识

观念落后,缺乏正确认识是导致物流行业发展速度缓慢,运行质量不优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对现代物流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充分,对其意义、地位和具体作用也缺乏一定的了解。事实上,现代物流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提升运输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大多数物流属于企业自营物流,这便导致了社会上专业的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大部分货代企业,其功能都比较单一,这类功能单一的货物代企业是以往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形成物,当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引入到商业物流中时,这类企业由于档次低、装备落后等原因,便不能再满足客户所提出的更高的时间以及服务质量要求,无法再给客户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因而陷入物流发展瓶颈。

(三)物流制度还有待完善

物流在实际运行和发展中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的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只能采取制度建立和完善这一手段。目前,我国所建立的关于物流业我法规制度并不完善,在正式行使中存在诸多的弊端。企业自营式物流模式使得物流管理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现象,从而造成管理部门内部的一些规章制度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或造成物流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给我国物流发展制造了阻碍。

(四)物流人才缺乏

人才始终是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一种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资源。在国外,其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得十分全面,物流管理部门内所配备的各从业人员或管理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等等;而在国内,我国物流行业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明显不足,当前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及相关课程的学校比较少,导致物流行业后期储备人员不足,再加上现有物流人员,或在职物流人员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素质等有所欠缺,使得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电子商务中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就国内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来说,由于我国物流的主要形式是汽车运输,这种以汽车为货运手段的物流形式只适用于短距离的货运,在更长更远空间运输上存在着不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是比较落后的,目前还无法为客户提供高质的物流服务。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需要结合以下几方面作综合性考虑:

(一)企业规模和实力

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便是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资金、企业规模大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情况。

(二)通过划分企业的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来确定选择何种模式

企业可根据供应链划分方式,将不是企业自身所经营的核心业务转托或外包给第三方企业,由专门从事和经营该项业务的企业来经营,这样既可以保证该项业务的完成质量,又可给企业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并避免资源浪费。再加上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大多是专业公司,其在完成该项业务时,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都是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以及物流。因此,企业在发展与应用电子商务来获取利益时,首先要做的便是选择正确的物流模式,加强企业物流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仓储质量,以此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达到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一、课程设置模块化

物流管理专业不仅涉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也涉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它的专业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职业院校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时,应从当下的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结合劳动力市场人才发展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当前随着我国的网购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异常火爆。整个物流行业除了有自身的发展流程外,更为关键的是它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服务业。因此,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不能仅仅只是设置一些传统的理论课程,也应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关于服務性的课程、关于基础岗位建设的课程以及创新性的课程,还有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物流量增大导致物流速度减缓的问题等相关的课程。通过设置这些实践性更强的课程,促使物流专业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从而培育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情景化

实验式教学模式倡导的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符,通过模拟现实场景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真实的实践经验和实践体会,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通过模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因此为了适应实验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物流专业教学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情景化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模拟企业实践过程,最大化地还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切身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比如在学习物流相关流程时,创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情景项目,通过系统的模拟,系统地了解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安排来体会真正的物流实践。例如,通过分组演戏让部分学生扮演制造商,部分学生扮演批发商以及零售商、顾客,将学生统一安排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链条,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设计出相关的业务计划,比如进货量、库存量等以及设计出相关的物流服务流程等。通过这些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将工作氛围融入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工作角色中去,更早地了解相关的行业知识,进而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行业的业务流程。

三、教学方法综合化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这就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倡导老师在课堂上将知识讲解得更全面更仔细,方便学生理解和体会。然而,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中,一方面,我们倡导课堂讨论以及课堂参与,力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通过课堂的演习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真实的业务流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转变当前单一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岗位实习、实习管理等相关的实践形式扩展教学方法,力求实现课堂模拟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以及岗位实习等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物流行业的相关业务流程,让他们在整个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交流培养相应的合作精神,进而培养相关的职业精神,为往后步入社会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体验式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前便利的网络文化科技,比如将当前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视频技术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当中去,让整个物流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更加地生动、贴近实际,也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开拓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老师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也是如此,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尽管我们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性地学习交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协调沟通,要对整个课程流程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还要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流程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教学体系系统化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将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起体验式教学模式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主要由五部分课堂组合而成:第一课堂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堂;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拓展知识应用于名家创新应用讲座;第三课堂主要包括开展创业项目运营试验的试验课堂;第四课堂主要包括开展比赛促进教学、促进学习的实践课堂;第五课堂主要包括开展实训定岗和创业实践为主的实践课堂。通过这五大课堂的教学与实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综合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通过各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整体的业务流程观念,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岗位的相关情况,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这一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通过岗位实习不仅可以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而且可以全面、系统化地认识整个物流行业的运作规则,有些学生更是在这样的实习之后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如设立快递投放点,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起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