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1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环保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可以将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其基本内涵是,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相关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营策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三、我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银行利用利率等优惠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项目,其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项目融资和设备租赁等。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对水、土地或空气等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保险。对某些行业采取强制性的购买绿色保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发生意外污染时,为其提供及时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主要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绿色债券,以其绿色题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约5-6年)、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投资者。国际上已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等。

4.绿色风险投资

绿色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目前较大规模的国际绿色投资,主导方基本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其主要投资领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近年来,我国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低,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国内市场化程度低,基础配套不全;投资者和消费者没有良好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

四、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绿色金融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指导目录,造成金融企业难以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等问题。面对存在的这些漏洞,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并培养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绿色金融政策。

2.信息沟通存在瓶颈

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环保检查制度还不够健全,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严重的瓶颈。为此,需要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加大相关从业工作人员环保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于环保部和金融部门,要统筹协调管理,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构。

3.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实行强制性的绿色保险机制。2013年1月,环保部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文,指导15个试点省份在涉重金属、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首次提出了“强制”概念,但现阶段仍处于“指导意见”,并无法律效力。目前在我国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只有少数城市的某些企业,因此,绿色金融市场仍需加大宣传和推广。

第2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一、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力度,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生态资源优势是森工最大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继续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发展力度,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其次全力抓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再次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实施生态移民。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加快建设自然生态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快规模化生产、系列化经营步伐,在壮大产业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吉书记提出的发挥森工林区的资源优势,尽快把产业搞起来的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产业的发展和振兴。依托森工的资源优势,规划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新上和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牵动力大、回报率高的龙头项目,尽快把产业发展起来,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之路。营林产业要加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林、珍贵树种和经济林的培育力度,建设原料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推进营林产业化。木材生产要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抓好伐区管理,推行效益造材和贮木场商品化管理,进一步加大竞价销售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食用菌、北药、农业、畜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多种经营基地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推进黑木耳的锯沫、配料、装袋、接种、包装、营销等全部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经销方式。组建以黑木耳、松子加工为主的山特产品加工销售公司,开发系列产品,尽快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万家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立足现有的12个产业园区,着手研究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今年林产工业产值要增长10%。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整合力度,组建森林生态旅游公司,开展商务性接待,搞好市场运作。按照“好学、好看、好玩、好吃、好买”的要求,打造好黄金旅游带,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做大产业规模。今年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数要达到370万人次,产值及收入要增长16.5 %。加快风能、水能和矿产资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搞好节能减排工作。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经营体制改革力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抓好公益林的管护经营,探索商品林地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经济林、民有林,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增加职工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推进森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改革企业用人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营和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调动林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化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在管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确定发展项目,抓好绿色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扩大发展规模,不断增加职工收入。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积极与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合作,组建对俄林业合作开发公司,努力成为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的主力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确保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引进3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的目标。

四、加快生态小城镇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步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一体化。突出抓好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并做到重点推进和全面铺开相结合。亚布力旅游名镇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尽快修改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滑雪胜地。确定7个典型示范局、11个旅游景区景点、5个林场家庭旅馆,落实包点责任制,每个示范局(景区)都有一名总局领导或管理局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力争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加快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局县共建领域和范围,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和绿色特色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区域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惠及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林区城市化的基本框架。

五、加快思想文化建设步伐,在提高文明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精心组织开展“讲文明、比发展、创和谐”达标竞赛活动,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突出森工特色、激发内部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挖掘林区历史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培育具有森工特色的文化产业。加强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舆论引导,围绕“治危兴林”二十周年和天保一期工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历史事件等进行总结宣传,大力宣传报道取得的巨大成就、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发扬成绩,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第3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生态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Abstract: Cangnan county is a large populous county in southern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Cangnan in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doesn't grasp the opportunity, it faces many major challenges now,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tradiction in quality,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paper makes a clear thought on Cangna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ive the Cangnan development strategy positioning and goal and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sound and fas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angnan.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城市化;节能减排;改革动力

Key words: economic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rbaniz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reform power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49-01

1着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苍南具有长达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并有江南海涂围垦、大渔湾围垦、沿浦湾围垦等三大围垦的腹地支撑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为此,苍南县审时度势,把发展重点调整到沿海产业带上来,把沿海产业带作为苍南县实现“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目标和今后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战略平台,全力推进苍南沿海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势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提出了实施沿海产业带建设“12345工程”,即推进“一新城、二港口、三围垦、四基地、五工程”项目建设,实现苍南“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发展目标。“一新城”,即临港产业新城。提升产业准入门槛,优先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重点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集工业、港口物流、贸易、金融、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滨海新城。“二港口”,即巴曹商港和霞关商港。充分利用苍南县得天独厚的海涂、港口及岸线资源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航经济培育和服务配套,切实提升苍南县海运吞吐能力,努力引领苍南发展向“蓝色经济”时代迈进。“三围垦”,即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大渔湾围垦工程、沿浦湾围垦工程。通过三大围垦区的建设,为沿海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努力破解发展的土地瓶颈。“四基地”,即台商创业基地、民营科技创新基地、浙南能源基地、霞关石化基地。通过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和培育,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能源供应充足,商住条件优越的特色基地;“ 五工程”,即交通畅通工程、滨海旅游工程、现代渔业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民生保障工程。通过积极打造“五大”工程,全面构筑沿海便利的交通道路网络,形成集沙滩美食、滨海度假、海上娱乐、休闲渔业等旅游产业浙南滨海旅游强县,全力推进我县霞关、巴曹、大渔、石砰等乡镇进现代渔业的发展,力推一批环保项目上马,切实解决沿海产业带民生保障问题。

2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促进城乡之间发展的协调共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龙港镇要围绕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依托老城区,加快规划城市中心区,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向东、向南、向西拓展,向东依托苍南临港产业新城构建滨海城市框架,向南依托行政中心区辐射和带动南部地区,向西通过苍南工业园增强与灵溪的联系,拉开、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建设以工业和商贸为主、辐射浙南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组合型港口城市,奠定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地位。

县城灵溪镇要围绕打造浙闽边贸物流中心的目标,利用温福铁路灵溪站建成契机,加快104国道沿线商品市场群建设,着重完善物流仓储、商务办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浙闽边贸发展水平;利用灵溪县城新区建设以及苍南工业园区扩容升级的契机,着重布局一批重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先进制造业项目,沿苍南大道布局一批商务办公、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设施,不断巩固灵溪镇的县域中心城市地位。

3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完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考核及能源消费公告体系。深挖减排潜力,拓展减排渠道,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指标任务。切实抓好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健全完善重点污染源监管和监控体系,提高对污染排放执法监管水平;强化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苍南垃圾发电厂的作用,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工作,不断我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水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要完善循环经济规划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全面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加快循环型示范企业、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推广风能、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5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第6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第7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民生

近年来,蓬莱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比较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仍然比较明显;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多、刚性强,收支矛盾不断加剧;部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因此,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切实增加有效投入,努力提升经济素质

1、积极争取政策,加大建设投入,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层次。着眼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产品集群,集中力量推进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拉动一批关联企业、配套企业,以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以服务业的全面振兴拉动经济复苏。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依托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努力形成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局面。抢抓消费新热点,积极发展文化传媒、会展博览、康复保健、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长远发展支撑力。充分利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大机遇,加快谋划和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打造支撑发展的坚实平台。

4、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切实做好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利用文章,坚持走质量并举、增降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积极开展质量、产地认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通过财政投入、社会帮扶、向上争取等多种渠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组织实施好村村通硬化路、自来水改造、电气化改造和村村通光纤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改造,搞好乡镇文化站等建设,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实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长远生计。

3、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整治和“一池三改”、大绿化、农村河流池塘清洁整治、文明生态示范村创建、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等“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4、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深入实施“三百工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

5、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有序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发展规模经营和效益农业。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启动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强村兼并邻近村庄、强企带动驻地村庄、强镇集聚周边村庄、项目吸纳所在村庄的新途径。深入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

三、坚持外资和民营“双轮”驱动,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1、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增强开放拉动力。坚持“蓬莱以外都是外”,实行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引资选资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出口结构,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强化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存量招商、零地招商,重视抓好服务业引资工作,进一步优化招商结构。切实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服务引导,指导企业立足国际市场需求新变化,用好政策,规避风险,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总量,提升外贸质量。

2、倾力帮扶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坚持把企业的难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搞服务、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切实落实好帮扶措施,与企业共克时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完善“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和维权服务”五大体系,为企业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实行抓大扶小、以大促小,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四、更加关注改善民生,为加快发展打造和谐社会基础

1、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四德”建设,深入开展“六项和谐文明”创建活动和“道德模范”创评活动,进一步弘扬“理性、包容、诚信、向上”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健全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

2、加快发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事业。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努力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使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基本的公共医疗服务。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营造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高度重视工作,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石工程年”活动,以更加严厉的措施、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更加有力的手段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

4、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功能设施、优化体制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创造更加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五、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发展打造坚强后盾

1、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政府创新力。扎实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提高政府组成人员驾驭复杂局势、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加重视工作研究,及时分析形势发展和政策变化新动向,从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把握规律,拓宽思路,推动发展。积极鼓励改革创新,更多地用市场的、法律的手段组织经济运行,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坚持埋头苦干、少说多做,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大力发扬敢打能拼、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努力提高工作实效,经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

第8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一、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分析

(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1.4:51.6:37.0调整为10.6:52.1:37.3。在各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在不断进行。2002年农业结构内部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内部产业的品种结构,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2002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36.3亿元,增长15.7%。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快,苏南信息产业带初步形成;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势头较旺,增加值增幅分别达10.2%、11.3%和12.1%,受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相对缓慢,增幅分别为6.5%和5,8%。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旅游、房地产、信息业等服务热点增多。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增加0.3%。见表1。

(二)经济进一步向大中城市集中

城市因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对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巨大吸引力,其经济以快于全省经济的速度在增长,全省13个省辖市GDP之和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31.98%上升到2000年的33.09%和2001年的42.61%。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经济整体发展加速,但地区差距继续拉大见表2。

(四)国有经济发展加快,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制面达89%,有236户国有企业实施了资产重组,重组规模189亿元。一批劣势企业平稳退出市场,有近200户国有企业实施了依法破产。通过改组、改制、改造、兼并联合,重点企业的竞争力和支撑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健全。1997年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为66.2%。到2002年末,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47.0%,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28.3%。

二、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集中体现在以城市化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各个方面的结构变化和社会进步。城市化是一个综合过程,直接的表现就是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中,也就是人口的地域移动和居住地的转移。伴随这种转移,社会的就业水平与结构、收入水平与结构、消费水平与结构等等都发生变化。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从总的来看,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

(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0年的21.58%上升到2002年的44.70%,从1990―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相关系数是0.895,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然而,44.7%的城镇化水平,也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仍是比较低的。与经济结构比较,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2002年,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9.4%,距离发达国家90%的水平近在咫尺,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已是80%以上。江苏省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与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反差。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并没有带来社会就业总规模的扩大

从业人员人数在增长到1999年后,2000年减少28.41万人,2001年比2000年仅增14.28万人。当然这其中有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等使一部分人没有进入经济活动的因素,但失业总人数在增加是肯定的。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减少迟缓,2000年比1999年仅减0.4个百分点,2001年比2000年减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近三年变化不大,从而使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的增加变得迟缓,这与产业结构的快速高度化形成反差。

(三)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降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提高。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由1995年的48.9%下降到2001年的39.7%,下降11.7个百分点,但2002年有所回升,为40.4%。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在快速扩大,社会阶层分层渐趋明显化,主要由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为主的新阶层出现,使原有干部、工人、农民组成的格局被打破,阶层结构出现变动性和多元性,由刚性变为弹性。

(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结构得到优化。教育投资比重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社会办学长足发展。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事业也进一步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成绩辉煌。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所带来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口死亡率从1999年的6.94%o下降到2001年的6.62%0。虽然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推进,但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人的文化素质尚低,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苏文盲率7.88%,文盲、半文盲人口462.81万人,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919人。人的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流动还受到限制。人的出行和财产缺乏充分的安全保障,社会治安秩序有待进一步好转。社会信用不好的现象不少,假冒伪劣商品盛行,影响人们的正常消费。

三、进一步实现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结果。在推进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上,如何进一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是确保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加快推进江苏新型工业化进程

1、推动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江苏已确立了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经济基础,在高起点上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江苏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

3、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工业化的强有力的结构支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省内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加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缓和和缩小全省南中北差距,积极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广开就业门路。

(二)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1、重大项目投资要向苏北、苏中地区倾斜。加大扶贫脱贫的力度,重点解决苏北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他们尽早走向小康。

2、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域分割与封闭状态。要降低区际交流与循环的交易成本,引导苏南、苏中、苏北的各类经济资源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效率与水平。通过体制改革和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发展及经济联合,加强省内经济循环的市场导向与优化配置程度,以经济利益的互补增进为纽带,克服、消除现存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贸易保护与制度障碍。

3、沿江开发要以沿江中部发展为重点,抓中间促两头,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中心。并不断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实施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加强苏中、提高苏南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抓好沿江开发这一机遇的同时,苏北、苏中、苏南各区域发展更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三)加快实现富民战略

1、以结构调整促富民。江苏城乡居民近些年收入增长趋缓,消费动力弱化,与江苏现有的所有制结构不当有很大关系。因此,江苏要富民,就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以及一些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合作经济。

2、以合理分配促富民。长期以来低效率的积累、集中与投资建设机制,造成对居民消费总体与个体的限制与挤压,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节办法,进一步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方式。

3、以完善保障促富民。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的安全感和家庭对经济社会波动、冲击的消化、承受能力,由此惠及百姓,支撑富民。处于急剧转轨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现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在于不能只破不立,重破轻立,快破慢立,一句话,不能只一味地急于追求破、改,而要同时重视整合、重建,避免居民社会保障出现空档,引起社会动荡。

(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江苏无论是高校数、每十万人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本专科教育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江苏的高校数量、教育科研情况、学科实力以及在校学生数等等与全国相关省市相比均具优势。因此,江苏实行科教兴省具有良好的基础。科教兴省战略,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构筑江苏产业制高点、通过产业升级带动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1、实现人才与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才与经济、利・技、教育结合得越紧密,就越能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实现人才与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第一,人才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第二,要为人才“柔性流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优化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的政策环境,拓宽项目引智的渠道。第三,支持企业成为人才、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龙头”。

2、提高江苏的全民素质。各级政府履行职责,逐年加大对科教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研发与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制定、实施专门规划,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力提高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丰富其精神生活。

3、实现江苏教育国际化。江苏应以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为新的突破口,加快国际化步伐,全面带动国际商贸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社会的进步。

4、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科研体制改革人手,探索增加科研投入、开拓技术市场、加速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推进应用性科研机构市场化与企业化的进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速建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体系及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健全、完善技术市场机制与管理办法,突出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公平合理的技术专利成果的定价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促进江苏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在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前提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全省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发展,两手都要硬。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保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应的社会保障最低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保障。

2、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去冬今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敲响了警钟。江苏省要先行一步,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卫生体系。

第9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对策

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有人预言它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这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适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助于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新一代创业者基于文化习惯的心智结构,有利于扩大我国解放思想、开放改革的成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家和企业家孕育和成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二)内生出高素质的创业者,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

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给欠发达地区许多商机,欠发达地区的一批商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较强的创业者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中找到创业的机会。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的当今,这些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是我国创业者的主体,是在产业转移中创业活动的主体。但现状是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既使有创业的愿望,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可望不可及。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教育部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就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中,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必须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民营高校,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要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而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比国外晚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特别是进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没有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创业教学还处于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少数试点的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推开、普遍实施的气候和条件。

(一)缺乏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其涉及方面广,实践起来比较复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他们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必修课有三门,即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选修课则有五门,即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很显然,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因为关系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增加很多创业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创业教育也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到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因此,对一般的学校来讲,创业教育真正纳入教学还需时日。

(二)教师积极性不高

创业教育落实在老师,创业课程的开设也要靠老师,而老师对这件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原因有三:一是这门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二是这门课程即使开起来了,学时不会很多,而现在很多高校教师的奖酬金分配是与学时挂钩的,这就牵涉到老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三是讲课的难度大,因为创业方面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他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有学生欢迎程度的问题。

(三)创业资金的落实困难

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资金,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民营企业家设立的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从总体情况看,目前这类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那么作为创业教育实施者的学校,理应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问题,事实上这也不现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基金为300万,复旦大学的创业基金为1000万,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则高达1.5亿。但他们的示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高校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学生创业实践。

(四)创业场地落实较难

如果要开展创业实践,那就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创业实践的场地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有着特殊要求的场地,应该基本能模拟创业的环节,甚至对一些简单项目可以实施。一类是简易的,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可以,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某种能力,或者进行某种实验。既然是场地就应该有房子、设备,除少部分条件好的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用于学生创业实践的场地都非常缺乏,要么是把牌子挂在某个办公室,没有建设专门的场所。(五)高校的处境尴尬

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性显得非常必要,高校领导对此都有清醒认识,但在投与不投,建与不建的问题上,学校也处于尴尬的境地。不投不建,教育需要,学生需要;投了建了,达不到预期效果,又会造成浪费,何况已经有前车之鉴。

推进创业教育的建议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行动。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创业教育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发展创业教育正是引导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面对创业教育这新生事物,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可以设立一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摸索适合实情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不能只认为学生毕业了,只是要找一份工作。要改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老师的观念还相对滞后。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该有所改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应该制定新措施,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企业、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在教师队伍上要有所创新。教育部已连续两年举办了创业骨干教师培训,专门举办培训班,来培训大学教师怎样进行创业。

扎实开展高校的创新。高校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行为主体,要通过课程设置推进创业教育,同时要吸引企业加盟。我国许多高校多年来积极参加团中央和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挑战杯”,并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些都为开展创业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础。在创业教育的操作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合理的机制,学校和学生个人应当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学校的侧重点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而学生方面的重点是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此外,创业教育的操作和实践可以包括直接的资金运作、商务服务,直到各种各样的模拟实验和模拟创业活动。高校可以先开讲座,传播创业学的理论,逐渐从选修课,到专修课,通过设置创业的课程,使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一些基本的创业教育理念,一旦有创业机会,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教育注重实践,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通过适合市场的方式,多渠道筹办基金。可请企业家走上讲台,用创业经历教育学生,也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或者利用创业基金创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