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忽略课前设计和课后设计,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

2、教学资料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能根据不一样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资料,但教学资料和主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仍有发生,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学生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水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枯燥。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本事和运用本事的培养与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可是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还存在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没有具体而充实的资料和有效的课堂组织。有的教师则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不管什么教学资料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手段单一。教师缺乏主动性,只是选择陈旧的教学方式去管理学生,教学气氛沉闷,语文教学显得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高质量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资料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依照课标与教材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设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学资料,科学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要研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性格特征学生的需求,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2、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适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取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互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思考本事。三是根据教学资料科学设定相关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开展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实施创新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要适应课标理念的发展、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化抽象为具象,使教学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利于学生获得明确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2020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本就一个童话的世界!

教师应当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心灵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的喜欢的教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需要具有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本事。

再精致的课件,也无法代替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所获得的个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能憾动心灵的。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课件,还不如引领学生透过课文语言进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课件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窥探语文,是坚持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极好境界。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欢乐,简单就是幸福。

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活力,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2020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本事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而在我看来,语文不只是一门学科,一种本事,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出于对语文的热爱,我选择了做一名语文教师。

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我对于语文的教学有着些许的心得与感悟。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传统教学中,教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还记得担任语文教师的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一向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成果的反馈,发现这样教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交集,所以,对于课堂的安排和掌控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教学地位的转换,而是对于学习的态度的转变。学生不再将自我置身事外,而是以课堂为己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此刻学的是有用的,而不是浪费时间的随波逐流。

3、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对课堂的安排上,要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

4、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

谈到创新本事,这其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我们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中,都能够看出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本事的培养便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又一重要任务。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创新的小能手,只是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同化了想法。而教师要做的,不再是统一学生对事物,对课文的理解,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跟着感觉去描绘自我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同学的不经意的一个想法,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体会出从前未曾体会到的涵义。这其实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本事的同时,也开拓了教师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应当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简便的学习氛围,学生构成进取、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我们经常说兴趣是的教师。不仅仅如此,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进取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本事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资料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本事。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创新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进取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进取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就是指实现教学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就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参与,又要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进行合理设计和把握。有效就是指实现一定的课堂效果,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旨在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时效性,更需要提升教学效率,不断巩固教学实践成果,达到学习效果的长效性保持。有效教学的开展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教学引导。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概述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承载着非常深远的现实价值。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不断的实现突破和创新,注重基础层次和发展层面的推动,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堂有效的教学需要具备五个条件:扎实的理论、充实的课程安排、丰实的情感投入、平实的语言对话、真实的教学情境。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对于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把握。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实的课堂教学安排就是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丰富的情感投入就是指教师应该和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对于自身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平时的语言对话是指教师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内容,找到关键词,有重点地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的内容。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营造教学氛围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深入巩固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和设计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的开展需要以充分的课程准备为前提。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课程节奏的安排,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备课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教师都需要有丰富的内容设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考虑到有效教学的实现条件,为学生设计一堂丰富的课程教学。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设置,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价值实现都要有积极的引导、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掌握情况,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

(二)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必须多样化。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话交流能力的培养、听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实现。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成果展示实现对学生多重感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在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实现互助分享式的学习,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形式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有效的课程环境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三)注重教学反馈和思考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效性 小组合作 自学能力 实践 教学理念 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小学语文教学摆脱了教育实践的依托,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并且迫切需要解决。本文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性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影响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的原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问题。经过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追求高效性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效性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解读不全面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课堂教学中,目标是灵魂,是核心,只有制定出了科学而又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教师们在备课时首先写下的就是教学目标,可是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去解读它,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构建重视不够。

(二)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重视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活动中过分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积累和解题技巧的培养。这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无法在学校学完所有的知识,更多的时候得益于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积累。所以,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注重知识的死学,不能将灵活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无法得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势必会影响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形成恶性循环。

(三)科学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教学信心降低

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需要将教育实践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落实高效性理念的艰巨性后就灰心丧气,缺少了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精神。因此,这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教学,不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更谈不上初中教育实践的适时应用。

(四)高效性教学过程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是高效性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动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直接借用他人的教学方法,不懂得教学方法的因人而异。这种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怠于思考的表现,不利于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的推进,依托教育实践这个环节更是一句空话。

二、落实高效性教学的措施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寻求破解问题的最佳方法。依托教育实践,使高效性教学之路顺利地走下去,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一)教师大力提升知识理论,加强学科业务学习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落实教学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效的业务素质。否则,势必会导致教育实践的无目标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同时,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哲学,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观点,使其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不致偏颇。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教师应当积累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良好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积累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另外,教师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走在本学科的前沿,时刻注意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要不断地加强本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将各种有效信息传达给学生。

(三)教师应当发扬团结精神,实现教学上的互助协作

教师队伍同样离不开团队协作精神。毕竟,个人的精力和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高效性教学过程中,同科教师要勤交流多沟通,发挥集体作用,只有集思广益,才能确保数学课改方向,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促使这种科学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四)适时将课堂学习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搬移到课堂之外,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拥有一份新鲜感和好奇心,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进行写景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新鲜的授课环境,将学生组织到学校附近的树林和河边,让学生面对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进行描述,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然后由学生进行互评,指出不足,以便日后改进;同时,进行必要的总结,鼓励那些存在不足的学生,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使其再接再厉,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性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学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处理好组内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关系。当然,教师应当对学困生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使其以放松的心态去融入学习小组,让他们踊跃发言,摒弃畏惧心理。

总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意识到高效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使教学活动应有的效果得到及时的实现,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纪彩霞,李武.让语文教学充实而灵动起来――读《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心得[J].山东教育,2011.

[2]李学明.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人文”[J].学周刊,2011(2).

[3]胡淑英.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4]高多多.浅谈实施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1(21).

[5]朱加祥.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特点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育更是承担着给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心灵和人格进行塑造的重任。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发展陷入困顿之中。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特点和缺陷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一、个性在释放,行为缺规范

培养孩子的个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做事能力,同时也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老师开始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差,让学生不受约束地自由发言就容易出现课堂失控的糟糕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因此,老师在给孩子空间的同时,一定要作出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其自控能力。

二、重视局部知识,轻视整体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掌握,却没有教会学生从整体感悟字词句的具体含义。有的老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从文章的局部选取片段,直接脱离文中所给的环境或语境进行教学,轻视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教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有所知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主次之分,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三、必要的诵读,必需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儿童的记忆力较强,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记多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乐理的丰富,再让学生慢慢消化理解。而诵读也符合这一教学规律,老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多诵读的前提下对诵读的内容进行揣摩理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

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在于: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用应付考试的教学方法,规矩老套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育工作后就一成不变,对所有的文章都采用让学生认识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找出优美段落句子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陈旧套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看到文章不是想着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而是一套枯燥无聊的重复学习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根本得不到提高,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以快乐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和人生中的知识。

五、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对多媒体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以及传统课件的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多媒体课件的确方便,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它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非主要的教学手段。其次,很多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切都按事先准备的课件来讲解,这就使课堂缺乏了灵活变动性,并且整堂课都用来展示课件所呈现的完美、新奇的效果却没有老师自己的引导,难以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的主角俨然成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倡和推广,但老师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六、板书的缺失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板书逐渐被忽视。由于多媒体直观、方便、具体形象,有些老师完全用它取代了板书,尽管多媒体拥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教学,板书不应该被忽视,它是文字语言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如果老师要教学生一个生字,那么老师在黑板上反复板书,比直接在多媒体幻灯上展示的教学成果要显著很多,因为前者是在传授书写的过程,而后者则直接呈现了结果,前者显然更适应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板书不能被遗忘在教学流程中,它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并牢牢掌握,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以及语言掌握能力。

七、不可或缺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语文上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步之劳,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必须坚持并往正确的方向坚持。很多语文老师只通过课本来拔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却没有想到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识。大量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阅读分为无声阅读和出声朗读两种,笔者提倡让学生阅览和诵读并重,眼、耳、手、脑等感官互相协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然对书籍的种类也要有规定,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刊种,有的老师规定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是没有必要的,阅读课外刊物也是在学习。

八、实践才能出真知

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要想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光靠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和老师的口头传授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孩子好动、好奇的天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知课本里可能难以理解或想象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掌握语言文字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有关亲情的文章,就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学到描写烈士的文章,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非凡意义。

九、总结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将“学”与“习”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学到新知识都要进行温习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遇到不同问题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个人感受。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在成人的第一步健康发展,它应当富有活力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不断调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康正心.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02).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词:趣味游戏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爱玩游戏几乎可以说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材施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教学原则,那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从小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出发,将有趣味的游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给语文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为构建出和谐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综合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我发现游戏教学很难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往往会过度地投入到游戏中,而导致课堂的秩序难以维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环节与内容,真正地让学生在游戏中做到“玩有所获”。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那么在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在游戏中充分地融入教学内容,避免过于注重游戏而忽略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也要避免知识融入游戏中的生搬硬套,使游戏进展不顺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游戏,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时学有所获,使其达到好学、乐学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火车识字”的游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一名小组长,负责记录整个小组的答题情况。在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长抽取答题的序号,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随机播放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汉字,当火车“咔擦、咔擦”的声音停止时,每个小组则要按顺序依次念出对应序号中的汉字,读对一个得1分,读错不扣分,如果小组中有一个成员读错,其他的成员可以接着读。通过这样的轮流读汉字,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这样略带比赛性质的游戏更容易激发小学生内心的好胜心,从而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用心、认真,有助于高效学习的实现。

二、丰富游戏教学的形式

“喜新厌旧”是大部分小学生的共性,同样的游戏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还要丰富教学的形式,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从而使其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在参与游戏时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了课本上的古诗后,我便组织学生进行了“古诗接力”的游戏,即我说出古诗的上半句,学生则要对应着说出下半句,这个游戏主要通过学生举手抢答的方式进行,激烈而紧张的课堂游戏氛围会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再如,在教学了《狮子和鹿》这则寓言故事后,我便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我是故事王”的讲故事大赛,不仅让学生将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内化,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组织能力与胆量,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评价游戏教学成果

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游戏结束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总结,说一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以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来增强他们内心学好知识的欲望,而教师则要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共同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恰当的游戏方案,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在之后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切实地提高游戏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游戏教学,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而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应用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渗透教学知识,教要明白利用趣味游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

总之,将趣味游戏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思考,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字】小学语文 教学活力 有效方法

语文是人们用汉语相互交流思想的语言工具,是人文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效率低;学生认为语文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主动性不高;学生不能很好的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导致学习语文时信心全无等等。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学习课堂,将新的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用新的教学策略彻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语文课堂需要焕发活力,更要让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构建生机盎然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学[1]。

一、增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热潮

学习兴趣伴随着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最终的学习效果。有兴趣者,学起来就更加积极主动,反之亦然。兴趣就相当于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堂也一定是充满魅力和趣味性的、形象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创设并增强教学情境,让学生寓学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那个焕发活力。

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内容,或是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漫画、故事等形式做好课堂知识学习的铺垫,让学生乐于接受。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出学生的探究欲。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才能够在这里驰骋,在语文学习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展现学生自我

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上,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与教师积极互动获取知识。才能达到很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小学生普遍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却容易转移注意力。如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集中状态,教师就相当于有了一把教学利器。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例如,用多媒体呈现《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动画的形式比枯燥的书本现象更加立体,也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及让学生讲述身边现实版得“掩耳盗铃”故事,不仅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还锻炼了学生思考、观察以及表达能力。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全神贯注的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探索学习中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断积累知识。

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信息时代的知识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因此教学重在教学生如何学,而并非是学习到了多少东西。掌握学习的思想和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海洋中的指明灯。因此,现代的教学理念就是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思想方法、最终总结归纳出结论,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改变过去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战术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己实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合作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一些他们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应给尽可能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去引导,给予学生迸发思维火花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激烈,学生很自然的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2]。尽可能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继而引出新问题,在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掌握了思维方式,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展开学习

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活泼好动,爱玩、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也不失一种构建活力课堂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无形中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教学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营造出富有挑战性的交流合作的情境[3]。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欲望。可以通过辩论赛、成语接龙、情景剧等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还可以借助当前小学生爱看的电视栏目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也会认为这种题材新颖充满新鲜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很自然的接受了思维的训练、不自觉的就掌握了很多知识点。

五、积极客观的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态度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也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需要细心的观察学生、挖掘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掌声都会对化为学生学习一种动力为,同时也是给其他同学的激励。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暗示[4]。巧妙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语文课堂也就能充满活力,真正提高语文的教学成果,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活力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并乐于学习的园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活力课堂的源泉,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将这片舞台教给学生,张扬他们自己的个性,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灵感、爱上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娟.优化教学手段焕发课堂活力[J]

[2].张伊丹.浅析如何创建富有活力小学语文的课堂[J]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科学;阅读;心理素质

最近几年来,不少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正常,小小年纪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或者自杀身亡,父母骂几句,轻微的顶嘴,重者乱骂,更严重者将其父母杀害,多数学生只听表扬不听批评,凡不顺耳之语就有强烈的反感,这种现象给我们搞教育的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严格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错能力。

1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切入点

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切入点是语文教学渗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情操及个性的飞扬,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感悟。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素质。1.1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妨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适时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更教育学生一定要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贞不渝,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1.2科学引导,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当前,小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环境日趋复杂,他们的心理急剧变化,心理负担日益沉重,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容易使得一些学生意志薄弱,害怕面对困难。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首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地方教材《三生教育》就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典范文章。“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其次,科学引导,提高学生耐挫能力,培养出坚忍不拔的意志。1.3挖掘真善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情操。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校语文课程应从小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提升学生的情感温度,把亲情、友情、爱情这三条线串起,并以此为基点,延伸开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如在学习《轮倚上霍金》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父爱与母爱的颂歌,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只有让学生了解真正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才能激发学生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情感色彩极其鲜明强烈,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

2通过指导写作,为心理保建筑起“预防线”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及话题作文的方法使之排满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它们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例如,我班一位女生在作文中写下这样的话:“我不喜欢我的人生中有挫折,但我喜欢欣赏别人遇到挫折时那种跳梁小丑的样子。”“我的人生早已没有了,现在存在的只是我的躯体而已。”这种“脉相”,无疑引起教师的警惕;这种“迹象”,必然让语文教师有了打开这位学生的心结的欲望,深入解她的心迹,并能对症下药,开出好药方,帮助她摆脱困惑,走出那片可能陷入而不能自拔的沼泽地。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指导学生写“心理作文”也为心理保健筑一道有效的“预防线”。总之,育人工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靠单方面去造就培养,而是要多方面的关心、呵护,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感受“美”,去欣赏、去赞叹,练就自己的心灵,各种批评、反感的人和事及言语让学生得以领会,承受着打击,增强抗挫能力。心理疾病是因为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能形成的心理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可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还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话题作文,让他们排泄不良情绪,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从而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观,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育出人才的关键问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新课程标准》[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3]《教育心理学=》培养小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顺利运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实现。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要求小学生脱稿朗诵,饱含个人情感,并由语文教师和未参与朗诵比赛的同学对其加以评价,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反馈,可以促使教师即使调整教学方式,更好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德育教学。

总结:将德育教育顺利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同时,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除了要求语文教师正确处理好德育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组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方式有待探索与发现。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发展。

作者:肖英 张济涛 单位:重庆市开县敦好镇中心小学敦好村校

参考文献

[1]唐德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网络环境;小学语文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分析

稳定的教学模式在组织小学小组合作中占据核心地位,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运用情景引入、自主学习、资源运用、展示交流等方式,在组成合作小组,分为组长、副组长、两个发言生,来表达小组的观点与看法。例如,课堂上谈论一个话题,组员由组长带领进行组织交流,组长作为主心骨首先要抓住问题,组员积极讨论进行内部交流,副组长维持组内秩序,组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副组长负责总结汇报。组长,副组长每轮话题后轮流换人任职,这样才可以使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集体的智慧,给老师展现出学生间互相帮助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探讨

1.建立合作小组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分组,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分组也应灵活组合,使学生可以合作愉快,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组分工明确

对每组责任分配,包括组长、副组长、记录生、打分员、评分员以及汇报员职位。组长是一个小组的中心人物,要给组员明确的分工,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副组长要协助组长,维持好组内的纪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讨论的结果;评分员,根据小组中组员的态度和讨论交流中发言等因素进行组员打分;汇报员,汇集小组内部研究成果,作为小组代表在班内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组内成员轮流任职以上角色,不得重复。运用这种合作形式,可以使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取长补短,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成长。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

小组之间合作虽然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班级中部分学生参与机会较多,而一部分不爱说话的学生则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自己思考的机会直接从其他学生处获得答案,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无法得到收益,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在每个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从旁指导学生如何做以及引导学生间多多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

4.及时汇报学习成果

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更加有底气,阐述内容也更加丰富,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5.建立反馈机制,有效激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合作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组合作涵义,并将小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需建立反馈机制,例如在班级中建立评比机制,根据每小组的表现和学习,进行评比,每星期一次,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

某小学五年级1班有48个人,均分为6组,每组8人,再把同一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根据要求,甲乙两组为合作关系,以学期为单位,更换每小组人员,在小组中担任不同职位,互相交流并留下电话、QQ等联系方式。完成分组后,开始实际演练。

教师在课堂上选取《山行》这首古诗,引导学生体会此诗意境的环节,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例如朗诵组、写作组、绘画组等,学生可以凸显自己的特长,在小组合作中感受杜牧笔下动人的山林晚秋美景。

1.教师创设情境

用幻灯片播放个别学生寻找的晚秋美景图,以及学生找来的秋景诗词,并进行讲解,并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首诗。

2.师生开始互动交流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秋天,《山行》这首诗讲述的是什么,是否喜欢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引出主题。

3.创设情境

教师以Flas的形式,充分给学生原景重现,让学生可以更加真实看到其美景。

4.小组合作,讨论互动

每个大组甲乙两组形成辩论组,展开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每个小组互相交流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评议总结,并评价哪一组表现最好,进行表扬奖励。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小组合作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效率,小组之间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同学交流的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也有大大提高。综上所述,教师要在日常课堂上正确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基础上发挥小组合作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精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2-02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对课堂气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传统的教师为主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方法,重视多元化发展,充分理解因材施教的重大意义,力求打破传统理念的学习方式,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构建出精品活力课堂。活力课堂是新课标下科学理念的教育产品,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动脑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开放课堂。

二、传统课堂弊端

传统课堂教育中,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死记硬背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教育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其一,课堂主角人物是教师,因担心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无法掌控有限的学习时间,教师从始至终的进行讲说教学,快速达到课堂教案要求内容,考核方式仅以考试成绩为准进行判断;其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不会区别对待个体差异,填鸭式教育理念下,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沟通交流的部分,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课堂无明显兴趣,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其三,传统教育注重有限时间教授更多的书本知识,不会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探讨、交流空间,这种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精品课堂的构建

1.新思想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设立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朝着多元化发展。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背景不同,对语文课本知识的接受程度、理解方式也不会完全一致,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围绕书本中的内容,进行价值观建立、思想开拓工作。比如小学课本中不乏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作者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其价值理念、表达思想也必须符合当时的背景,教师首先需要对文化背景进行充分讲授,必要时可以借助现代影视剧更加生动直观的表现半封建社会的剥削压迫,结合课本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行换位教育理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时代背景,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的表达思想、刻画人物的生动性。

再者,多元化还提现在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产品,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发,如多媒体教学、简单道具表演、音频朗诵设备等等。在进行中国传统古典诗词教育时,可以组织学生朗诵,如《诗经》 ;在针对历史典故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揣摩人物心理,扮演丑恶善等,从而深刻认知书本内容的精华;再者,例如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课前准备好网络动画,让学生在灵动的视频下进行学习,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同时,充分调动大家积极参与的兴致,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相对传统方法会有大幅度提高。

2.平等教学,分组合作

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站在一个阶级高度,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教师即是言传身教者,又是参与活动的朋友,教学活动可以以分组合作形式进行探讨学习,教师可以是组织者,也可以是某个小组的参与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以是多个小组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每个小组分工不同,通过大家合作共同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是同一个题目,每个小组之间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大家都是小组成员,必须努力思考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讨论的题目一般要与生活、社会相关,同时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先是自己探讨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灌输已有固定结论,硬塞进学生的脑袋,我们要倡导学生自主发挥、个性探讨的新型技术方法。

3.创新理念的评价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讲究人文素质教育,倡导将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充分结合,改变传统的考试制度是唯一标准的方法,重视现代化教育器材的使用,同时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去关怀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大家进行爱好培养,发挥个人的优势性。小学语文课堂更是多元化教育的重要课堂,通过课本中简单的文字,以表演、演讲、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每次活动的表现,无论是语言、表情,还是创新性、动手能力等都可以进行打分测评,使得学生能认识到课堂的丰富多彩,更优质的达到教育目标。

一节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仅需要开始导入环节具有吸引力,更需要结尾能充分的展现书本内容的精华,充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课本简单的表层概念进行充分升华,融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时让学生能在课余期间仍回味课堂的趣味价值,同时对下一节语文课内容充满了好奇、期待,相信趣味横生的课堂收尾会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绝大部分教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然而任何班中都有差生,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消极的思想,树立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必要时降低要求,加强基础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等级的要求。

四、结语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苦和耐心,为了长远发展目标,为了更优质的教学成果,必须充分落实新课标改革要求,充分结合语文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加快小学优质课堂的建设工作,让教学工作成为学生为主体参与的综合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利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