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加快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对开发区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和要求。加快修订和完善产业规划,明确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在原有三大支柱产业基础上,加快完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启动一批科技平台和创新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区域总部建设工作。加快转变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来调整规划和指导土地利用工作。
第二,不断提高硬环境承载能力。以突出开发区的城区功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为企业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务和生活环境。
第三,切实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土地使用要由注重确定开发项目为主逐步过渡到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企业正常用地要求的基础上,坚决避免多占或滥占土地现象,使进区企业达到用地指标上的最小化,实现配置资源与效益产出的最佳组合。从大量建设单层厂房逐步过渡到多层厂房,降低开发区的运行成本。在进区项目的选择上,改变“饥不择食”和“良莠不分”的做法,立足好大高外,严把项目进区关,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对企业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施跟踪监控,并定期进行清理。
聆听了许校长的动员报告,我知道了我校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的主题为“凝练特色,改革学生培养模式;追求卓越,科研教学协调发展”。作为学校的教职工,我们都要积极思考学校“为什么要发展”、学校“发展定位”、学校“如何科学发展”和“影响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等问题。
通过学习我觉得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更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对我校而言,要解决人才培养这一办学的根本问题,要适应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力,并建立与人才培养改革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机制。要实现科研教学协调发展,提升科研实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管理的灵活性,机关职能部门更要正确认识两级管理对激发学院活力,发挥学院主动性的重要意义,实现职能由看管资源向优化配置资源转变,增强主动服务学院的意识。
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师资队伍实力增强了,学科建设和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也会大幅度提高。教师们有思想,有感情,又才干,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学校的民主管理,加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力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一种让想干事的人能干成事的环境,充分体现出每位教师的人生价值。
对人事工作而言,如何筑巢引凤,调动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培养青年教师成才,造就一支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是我们最大的课题。我们应当解放思想,调查研究、抓落实,增强政策执行的能力,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良好积极的工作氛围,推进科学管理,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人事处应当走在改革队伍的前列,努力成为业务精、服务好、观念新的部门,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改变人事处在全校师生中的形象。要重点体现人事处在管理工作中服务职能,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 管理队伍 法律法规
1.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现状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多及学生的个性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挑战。学术界对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揭英荣[1]、陈日辉[2]、黄厚明和陈・巴特尔[3]、温斌[4]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体系;邱兴萍[5]认为应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朱晓阳[6]和吴昌政、高志斌[7]认为学生管理的创新之路在于加强激励性制度的设计,发挥其更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进行自我决断的功能,使制度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曾波、王年军和房海宁[8]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针对学生管理在专业分流前后两个阶段的对策;刘长平[9]提出加强民主参与制度建设,让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张建国[10]从多元智能理论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米银俊和曹春艳[11]从法律的角度推导出适用于学生教育管理和生活管理的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救济机制;刘慧、周璐莹和姚静[12]分析了分众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探索了大众化情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途径;沐牧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模式的措施,全面改革高校学生管理策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将在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为开展更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2.1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例严重超标,管理人员、辅导员严重不足,很多辅导员是兼任班主任和教师三个角色,任务重,压力大。很多新入职的辅导员仅仅把学生管理工作当做是进入高校的一个跳板,一旦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会选择离开学生管理岗位,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年轻的缺乏经验的辅导员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保持学生工作的持续性。这些年轻的辅导员没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也没有经过高校学生管理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高校学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等规定的了解较少,不能为学生提供好的咨询服务,缺乏说服力和权威。由于高校的扩招,一个辅导员要带几百学生,只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并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更不用说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只能勉强应付了事,并不能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
2.2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国家对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高校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过程中,由于认识和理解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麻烦。随着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出现学生和学校对簿公堂的现象,很多时候以学生胜诉告终,这突出高校在管理方式局限于旧有规章制度,不懂得变通的滞后思想。学生管理的法律制定存在空白,一些学生管理领域中出现的学校安全问题、突发学生受害事件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和《学生管理法》等作为法律依据,使得管理人员在实践中难以展开工作。还有就是高校的校规校纪明显存在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地方,某些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因作弊受到留校察看处分无法获得学位,这与《教育法》、《学位条例》相抵触,从法理角度上看,这种规定是缺乏法律效力的。还有就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处理学生谈恋爱等问题上尺度不一,不能按照统一的制度办理,引发很多争议,反映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混乱状态。
2.3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方面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上很多负面信息和低俗文化也使得某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迷失方向。互联网的开放性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政治取向产生明显的影响,网络、网聊甚至网恋使得他们的精神空虚,无心向学,浪费最佳的学习时机,使得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甚至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近年来,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网络受骗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现在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还停留于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便捷的校园师生网络交流体系。很多管理人员在空余时间上网看新闻和网购,并没有花时间在网络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3.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21世纪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一支能面对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专业队伍实行。高校应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对学生管理队伍人才的挑选和培训,给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丰厚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学生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工作培训、优秀管理人员交流和外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精、精神好、作风正、服务到位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合作有序的工作体系,从而使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人性化。辅导员应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绪,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断鼓励和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和要求,辅导员应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应给予耐心认真的解释,尽量消除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情绪。辅导员应坚持服务学生的理念,因材施教,发挥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2健全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受到依法治国的影响,高校办学理念发生明显的变化。现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高校应当在“依法治校”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不足,立法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关法律和配套实施细则以填补法律空白,及时完善、修订原法律体系中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条例增强法律效力,如制定《校园安全法》和《学生管理法》,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能依法依规开展。在制定学校规章纪律的时候,应该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修订,有助于校规校纪的实施。在新生入学时应做好学生手册的发放和宣传,让他们及时了解校规;在评定奖学金时应严格执行校规,不能搞形式主义,维护好校规的权威;在处理违规学生时,也应根据校规严肃处理,不搞特殊,使得学生自觉遵守校规;对于特殊情况,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到宽严并济;对于校规中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应酌情淘汰,建立系统、科学、人性化的学校管理规章。还要建立起高效的学生工作小组,让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参与这个小组,共同为建立良好的学生管理氛围出谋划策。
3.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拉近师生的距离。
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处理和共享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信息,如学生学籍信息、课程编排等,大大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又增加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通过健全的师生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及时就学习问题进行互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校园网的便捷,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发扬和繁荣校本文化,为师生思想交流提供平台。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做好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努力拉近师生的距离。高校管理人员应利用网络技术屏蔽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站,做好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使得校园网有文明向上的环境,避免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毒害。还应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聊天软件实现柔性管理。发挥QQ群和微信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实现多人聊天及资料共享,改善师生之间的冷淡关系,及时留意学生的生活动向,方便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交流,使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揭英荣.“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设计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3(9):46-47.
[2]陈日辉.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1):102-103.
[3]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08-112.
[4]温斌,胡婧超,张增水.基于“学生为本”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82-83.
[5]邱兴萍.创新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98-101.
[6]朱晓阳.论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之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2013(2):140-142.
[7]吴昌政,高志斌.从制度功能取向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4-46.
[8]曾波,王年军,房海宁.大类培养和学分制教育模式下本科生学生工作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36-37.
[9]刘长平.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89-91
[10]张建国.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7):42-4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力资源管理 运用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人力资源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工作,而且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遵循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要真正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员工的潜能都激发出来,让员工充满活力。因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实施人才流动的措施。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关于科学发展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典型应用。
一、科学管理是人事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
人事部门的主要日常工作内容就是负责人事人才管理,首要任务是抓好人事人才队伍的建设。科学发展观应该始终贯穿于人事工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以下几方面简要叙述科学管理对人事部门的具体要求:1.人事部门的科学管理、有效管理、认真履行职务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要求。2.合理有序地通过组织、计划、协调等人事管理手段,达到人与事、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争取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和组织的最大潜能是科学发展观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有: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些制度和个性化管理思路;每个人都能够在人事部门的统筹管理下,享受自己的权利,获得自己的利益,得到全面发展;公司各个部门在人事部门的科学规划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科学管理是人事工作的本质要求。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公司上上下下各个层次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和个人素养都有差异,这给人事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可以说,仅仅靠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电子邮件通知、电话告知等工作方式是完全不能胜任的,日常工作中,必须时刻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不断探究人事工作的难题,准确把握人才队伍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有区别地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员工不断成长
在日常人事管理工作过程中,根据统计一些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刚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管理上或技术上都有快速提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有质的飞跃;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经验的积累,仍然是努力工作,但工作水平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而随着工作经历的进一步增加,常常就会进入再怎么努力、工作水平几乎再也没有提高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我以为只有掌握了这样一种人才发展的规律性,才能看清阻碍这些员工发展和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对策。显然,以上几种情况,归根到底就是工作没有了前进的目标,或者说是目标性不强。所以,针对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设定一个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员工获得继续向上发展的动力。
三、以“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首先就应将对人的管理定位在是对不同人的管理上。这就要求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运用在管理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强调的就是要从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或不同的部门的实际出发进行管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往会不经意间用同一种标准、同一种要求来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部门实施同样的管理。因此,有时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因为即使再好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也许对某一个群体、某一个单位的管理是很有效的,但对另一个群体或另一些单位可能就不是很有效,这里必须要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一手抓管理 一手抓繁荣
文化市场管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表现。新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促繁荣、促稳定,进而实现文化市场及其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化市场是一个点多面广、情况错综复杂的市场,要管好这个市场,文化管理部门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与此同时,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行动,着力培育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市场,打击文化市场中违法经营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文化部门必须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管理上,应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先进文化要依法予以保护,对有损于社会和人民的腐朽文化依法予以清除。作为文化部门的干部,应经常衡量自己身处的岗位之责,在其位谋其政,一切从文化市场工作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强化法制意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是责任,也是义务。文化市场管理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职权,执法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可依,一切管理过程都须做到有法有据。另外,执法人员须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树立终生服务的信念,杜绝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强不强,主要是看实际行动。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者,一定要立足本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笔者以为,在文化市场工作中,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执法宗旨,热情周到、细致服务。文化市场工作繁杂,只有通过立足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许多学校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大部分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议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四.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劳动保障;工作质量;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应有效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寻找有效途径促进劳动保障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让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的具体体现。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劳动保障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贯彻落实到劳动保障工作中,必须要用科学发展的立场方法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概括地说,就是按照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劳动保障工作而言,就是要积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劳动者的社会安全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本着对劳动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执法原则,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抓重点、攻难关,扎实开展工作,有效地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勤廉为民”活动。通过弘扬先进事迹,加强全市上下对劳动保障工作的理解、支持,激发社区工作人员争先创优、勤廉为民的热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民生之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一项正在实践和探索的新兴事业,意义重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坚持“让失业人员积极就业,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让就业人员稳定就业”的工作理念,努力发挥社区劳动保障站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尽一份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人文关怀,把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心和支持送到人、送上门;做好信息服务,使下岗失业人员能及时了解到有关方面的就业再就业信息;营造好的氛围,树立、宣传一批自强不息、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在社区营造一个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共同支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要真心关注服务群体,做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失业人员调查工作,完善基础台帐。对社区失业人员逐一进行跟踪回访,在和失业人员面对面交流中,做好基本信息核对,积极为他们提供服务。及时修改网上信息,整合并完善了失业人员数据库。普查月中,坚持记工作日志,将每天的工作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详细记载,以明确帮扶重点,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跟踪服务、管理打下基础。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失业人员“送服务、送政策,送岗位”,对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宣传专栏和板报进行大力宣传,认真做好日常接待咨询工作。工作中正确把握政策内涵,严格把好申报关,对符合政策的失业人员应报尽报,让灵活就业人员充分享受到政府的关爱。加强失业人员培训力度,以培训促就业、促创业。依托街道统一下发的年度培训菜单利用就业证年检和日常走访的时机,了解失业人员的培训愿望,推荐参加培训项目,注重培训效果。通过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群众技能就能拓宽群众的就业面,开展培训进一步完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大力开展群众创业培训;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加大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对劳动保障工作质量提高有很重大的意义。
三、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区与群众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社区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前瞻作用,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克难奋进,务实为民”的总要求,在区劳动保障局和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真正潜下心来,换位思考,从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为最终实现人有其岗、劳有其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困有所助、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局观念要强,眼光看得要远。做好规划工作,要从新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方针政策出发,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围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目标和劳动保障中心工作,统筹谋划。既要注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整等项工作整体统筹协调发展,也要注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劳动保障工作的统筹全面发展。要坚持导向正确、管理科学、服务主动。导向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有前瞻性,提出大方向;管理就是讲原则把好关,不出纰漏;服务就是要围绕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搞好保障。坚持以导向、管理、服务为本,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管理、服务、保障的能力与水平,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提供养老金服务,确保养老金及时发放到位。强化“离退休人员之家”服务职能,开展老年互助、老年保健及文体娱乐等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组织社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积极参加老年医疗保健讲座。真正使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带有根本性、管长远的基本方针。努力使全体群众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方面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四、结束语。
社区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新突破,为劳动保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景坤,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劳动保障工作新发展[J],发展,2009(12)
[2] 姜海燕,浅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劳动保障监督工作[J],商情,2010(24)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税负水平,简言之,就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它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中,国家通过税收收入所集中的程度,同时也反映财政分配政策的取向。宏观税负过高,会影响经济主体及个人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挫伤其积极性;反之,则影响国家再分配的保障能力,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阻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可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税收与经济关系视觉下的宏观税负选择
科学、客观地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是税收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税收植根于经济且反作用于经济。一方面,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质量、结构决定着税收总量、增长速度和税收结构;另一方面,税收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通过税率、税负、税收优惠等在投资、消费、分配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市场经济越发展,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就越密切。就税收弹性关系而言,税收收入的增长依赖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即税收最终来源于经济,经济的增长最终决定了税收能否长期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增长存在着上下波动的周期性,税收的增长必然也会受到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时,税收的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我们要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正确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放水养鱼与应收尽收的关系,既不能违背政策擅自减免,也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二)宏观税负同经济规模的适度配比问题
在公共财政理念下,正确认识并处理宏观税负与经济规模的配比问题,必须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宏观税负的确定,必须与公共财政的职能和政府活动的范围相匹配。财政、税收收多少,不是由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政府的事权,确切地说是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公共品和服务的成本所决定的。因此,财政、税收的规模必须由“事权”与“财力”严格匹配,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而不能随意、无原则地加以扩张和突破。二是宏观税负的确定,必须借鉴“林达尔均衡”原理与受益原则相匹配。林达尔均衡是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在税收上指的就是纳税人交税与获得公共品和服务要均衡。受益原则是指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益相联系。三是宏观税负的确定,必须与支付能力原则相匹配。支付能力原则是指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四是宏观税负的确定,必须满足税收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分为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和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税收本身的效益原则强调的是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经济效益原则是指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最小,税收使社会承受的额外负担最小,尽可能保持财政收入和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税收中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美国 问题 借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首先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