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第1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73-02

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改革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观念,大学语文改革是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改革不仅增添了大学语文的时代感染力,蕴含丰富的启发性,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推行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实行专题教学模式正是此次改革中的一次全新尝试。专题教学以人文专题为核心,从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具有人文精神的经典范文归纳整合为不同的教学专题,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探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开放的思维空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人格塑造规律。

一、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内涵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公共性课程,在高校已经开设多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以文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的教学模式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此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重点选讲中外文学史上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其作品,内容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该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符合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应该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知识的所有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工作,这样的青年是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承担责任。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单纯依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面对海量信息和有限的生命,仅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机器,但在人格和精神品质上却是残疾的,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迅速变化,不是一个和谐健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和谐的现代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会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题。

2.符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入手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以字、词、句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拘泥于作品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字、号等烦琐的基础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主要是从名家作品的大处入手,站在较高层次品读欣赏作品,通过作品来反思现实,思考人生和社会。教学以课本为基础,但不囿于课本,学生遨游在文学世界中接触大量信息,在学习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灵境界,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加人文修养。实践研究表明,以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熏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意志和人格魅力,能够使他们产生爱国,爱民,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些名家名篇就像春雨一样孕育着青年学子的高尚人格。

3.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例如思想政治课程的专题教学不同,大学语文通过对名家名篇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了解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高校教育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智上已经成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烈的自我个性,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已经基本定型。面对心智成熟的青年学生,仅仅接受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他们更多的在思考社会、思考人身。在这一关键时期,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使他们感受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接受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熏陶,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

1.以人为本。课程专题教学改变了传统工具性课程的目标,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拥有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专题教学表现出多元思维的开放型和灵活性,在教学课文选择方面打破了原有课程纯文学性的框架局限,更多选用富有当代人文科学和现代审美性质的名家名段,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性,在专题呈现上不分国别和时代,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增加人文修养的热情。

2.富有人文精神。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和错位,此种缺失和错位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有关,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难题。大学语文的专题选择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注重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分析和反思自身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以平和宁静之心面对生活,锻炼学生的价值伦理观念,提升人格素质修养。

3.注重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课程专题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原则,旨在以多种开放灵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专题教学主要以当前热点话题作为引导,选用多元化的范文,将热点问题以开放形式呈现给学生,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大学语文是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但在大班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学生自由分组,使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专题课程的讨论,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索学习的平台,集思广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最后,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或是采用手绘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课程反思和总结。

四、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以后,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使新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来说,也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教学价值,注意实施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注意促进文本细读和文化讲析之间的有机融合。“语文”一词既是语言性的文本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文化文本,二者之间是水融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进行专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本细读与文化讲析之间的融合,要做到二者的平衡,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不管是何种学科,对文本的理解都要建立在篇目赏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篇目赏析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体验自然世界、人类精神是结合宇宙的内在情感美,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注意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主体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调动起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在课程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探究式学习主要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为主,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构建、分析、理解和思考过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实现认知提高的传输者角色,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移植,更多的是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生产。因此,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关注知识的前沿,教会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华和目的所在。

3.注意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做相应改革和完善。专题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语文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中就要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知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力的发挥以及综合人文精神的提升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的指标。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施使人开始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意义,学者就人文性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强调其工具性的方面,更多的要注重人文启蒙,挖掘其中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应当成为大学语文关注的重点。专题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批判精神,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认知互动,符合新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 键 词】语文;略读教学;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5-02

重庆市万州区在2012年11月9日在鸡公岭小学首次开展了略读课文的一堂观摩研讨课,是谭丰宾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这是笔者从教18年以来听到的第一次“略读教学”研讨课。)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已不再像之前那样“门庭冷落”,将会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探索活动。这些困惑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纵观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小语略读教学的误区

1. 随文就教,盲目放任。只要编入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按照传统不成文的习惯:一个字,“教”。至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则很少有人考究,或无从可考。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仅凭个人“偏好”,玩起“我的课堂我做主!”可谓自由放任,盲目无度。

2. 略读不略,定位不准。本来,教材编者意图为:精读精教,略读略教,相互辅之。即,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中所倡导的“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关系。然而,有些教师一些时候硬是熟视无睹如此科学的定位,只是一味地、不分主次地来决定略读教材的命运,导致略读课教学定位失当。

3. 师出无名,目标不清。即,略读课教学漫无目的。不能遵照语文单元教材的整体考虑,从宏观角度出发,细致琢磨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只是照本宣科式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地“走一遍”,“雨过地皮湿”,即视为完成了教学任务。

4. 引导失当,效率欠佳。在略读课教学中,其实最应该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主体性。当然,这里也更需要教师科学、恰当的引导。然而,略读课教学实际却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效率意识淡薄,不能活化教法,有效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略读课文,以达成略读课教学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由于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不强,且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作祟,致使小语略读课教学出现低效,乃至无效运行,陷入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的尴尬境地,称得上劳师费时,得不偿失,令人困扰不堪。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小语略读教学的策略

根据语文新课程的改革需要,依照语文新教材体系的编排意图,针对小语略读课教学的问题现状,笔者在小语略读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具体策略如下。

策略一:目标要“简要”,凸显“目的性”。

略读,顾名思义:就是要简略的读,简而言之,就是要有所取舍。正如哲人所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此,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像精读课那样“大而全”,面面俱到,精雕细刻;而应简单,集中;简明扼要。亦即“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或主题思想的适度延伸;或人文情感的深度体验;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度熏陶;或文章写法的有益积累;或文本题材的有效延展;或课本内容的有机关联,等等,不一而足。

策略二:定位要“简明”,凸显“功能性”。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可见,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的定位就应明确、清晰,突出其相应的相辅相成之功能,完成其对“例题”的“练习”之效应、定位与使命。这里,既不能抢“精读课”的戏,喧宾夺主,越位贪功;也不能信马由缰,放任无度,失却其应有的效能与功用。

策略三:组织要“简约”,凸显“实践性”。

略读课的教学组织,应该服从、服务于精读课的需要,遵从课本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在进行略读教学过程中,无论选择其中的思想内容,还是文本章法,都应该突出其“巩固练习”的角色定位,即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略读课堂教学的组织应简单、扎实,注重实践的体验,切记不可求全,繁冗。如,人教版第七册《雅鲁藏布大峡谷》,笔者在认真解读提示语后,把目标锁定在“默读,想象画面”和“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上,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策略四:引导要“简练”,凸显“过程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中,最显眼,也是与传统教学改变最大的就是“过程与方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知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即凸显其“过程性”。这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教师、课本、课堂三中心”的旧理念,而且确立了“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新时代与世界教育发展接轨的崭新教学观点。凸显其“过程性”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意识与潜能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与旨归。如,人教版第七册《乌塔》一文的教学引导如下:

板块一:整体感知内容,聚焦“震惊”。

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3. 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特别震惊?

板块二:围绕“震惊”,转述文本语言。

1. 向父母说说这件事,注意说出令人震惊的地方。

2. 如果你也提出独自外出,猜想父母反对的理由会有哪些?

3. 借助课文内容,尝试用乌塔的成功经验来说服父母。

策略五:拓展要“简括”,凸显“综合性”。

语文学科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功能。这也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仅靠课内的有限时间,是绝对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即,语文学科的“包罗万象”性,决定了它的“大语文观”,也就是它的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因此,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必须遵循“精读——略读;课内——课外”的逻辑思维与课程编排体系。而这里,略读课就是链接课内、精读与课外、延伸不可或缺的连结之“桥”!

第3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1 引言

身处于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有着这样一种困惑: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红头文件”,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直接约束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留给大学语文的空间微乎其微并且不断缩小。课时的缩减、考核方式的随意使得语文教师连同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也有当前的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各种人文课程的兴起和人文类课程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人文课程很难定位和创新,从而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一)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大学语文――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实用人才,课程设置提出显然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高职课程必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专业的要求,实际的和开放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也面临改革的要求。大学语文中立足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的专业相关技术领域。

职业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就业现状、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就业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工作能力与人的各种能力。其核心是集中在人际沟通与合作,是使用符号处理人与自己的,自然的,社会整合能力。

中国文化的符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使用语言符号,使用符号的能力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关键能力。在这方面,听、说、读、写为主要手段,对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时高考分数低,所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表达和实际写作能力很弱,这直接限制或影响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经常有老师这样的无助,当专业班主任在讲台上,困难点,学生甚至课本无法理解,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基本性质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分析了语法困难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学生连最基本的主,“还有不清楚;当就业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不能表达这样的几句连贯的句子,它说明了一个事实,是人文课程,尤其是语言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教育可以改善他们的基本工具,社会性,课程内容和广泛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还可以结合当代通俗文学,当代社会生活,年轻人关心新闻和时事和热点话题,通过案例,课堂讨论,工作场所场景模拟训练,演讲等产生多种形式的课堂的延伸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识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几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语文――人文性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是两个重要的方面。中国教育家:许先生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指令明确提到了人文主义在大学期间语言这门课的重要性。徐先生认为中国大学是一个可以有文理渗透,技术和文化交流,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创建一个文化氛围的大学基础课程。

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自古以来一直是教育的支点。但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化的入侵,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大的影响,教育也受到功利主义,是否从学校学生“效用”,选择是否有直接效用规模、目光短浅的权衡专业和课程,这无疑增加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削弱了人文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程逐步减少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整个教学计划占了几个小时。然而,文化基础课程,人文课程逐渐让位于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很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课堂气氛通常是贫穷,考试通过率逐年减少,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感到头疼的现象,我们必须反思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人文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取向。

职业教育、教学的中心应该适当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前景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个人发展和未来面对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知识狭窄,甚至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是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卓越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文科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专业和道德考虑,技术与人文、学术氛围和企业氛围的融合性文化不相容。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校园文化,大学语文肯定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大学语文――母语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的基础和工具。注意我们民族语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母语教育旨在通过深刻内涵丰富,母语教学的资源材料,使青年学生可以学习母语文化的精髓,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母语文化和身份。

很大一部分在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正式的学习普通话,普通话基础薄弱,缺乏语言技能,和大一的基础上学习阶段通过学学语文课程的进一步巩固中国学生基础,加强普通话的听,说,阅读和写作实践,结合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技能。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在大学阶段的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专注于目标。只有学习母语,英语口语3级和4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相对贫穷学生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文化继承和遗产的功能语言尤为重要。

3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本地化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应当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职业道德,专业理想、专业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弥补缺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再次,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平台继承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最后,在现有的条件下丰富和扩展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适合整个课程体系现状的一种完美和高校大学语文创新,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社,2000.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第4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1.1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文史知识的传授,以及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的语文课堂还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能综合的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生的培养和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难以实现。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机会,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从语文本身实现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承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重视提高语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元化时展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能贴合时代进步的特征,转变教育的理念,加强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

1.2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对象

多元化文化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学者的思想,面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认为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能与自己的利益产生直接关系,使得语文的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时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的变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对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高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社会当中竞争的资本,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发展的前程,这时,大学生的心态就会产生变化,高校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派生出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课时比较轻松,学习任务也比较少,使学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信功能,学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懈,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就要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1.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显示出专业的师范性、高教性,通过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增加语文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语文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可以独立的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体系的健全目标,以教学生学好语文为基本任务,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实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基本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语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的应用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教育课程,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现,完善教育改革的体系。

二、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目非常多,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设计的专业文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设定合理的课程,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专门的专业训练,加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在课下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2.2高校忽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法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高校渐渐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国高校语文专业的教育模式始终没有改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保持消极的态度,对开设的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提供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典范,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高校的教学水平。2.3教材的选择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随着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我国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语文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材上体现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应用到今后的从业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结合现在时展的特点去选择。

三、多元化背景给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3.1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意识到了教学的误区

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比如: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语文专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的误区,都是导致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出发,探索最适合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3.2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大学的学习经历,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加快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学方法。事实验证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实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教育知识的效果,使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语

第5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一、窗含西岭式――补充背景性资料

杜甫有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尽管对着小小一扇窗,却能看到广阔的天地。同样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短小精练,背后却有丰富的背景资料。读者要想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仅靠“啃”课文是不够的,必须收集背景性的阅读资料,在熟知作者和文本背景的前提下阅读,才能准确把握。《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故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除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寻找相应的材料外,我还给学生补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二战中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点亮心烛》等文章,供学生选读参考。

二、车毂辐辏式――罗列关联性资料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有的文章语言有特点,有的表达方式较为独特。教师可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原点,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思想主题、写作对象、表达技法等相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形成“1+X”的教材模式。学生有了多篇文章参考阅读,能够进一步发现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主旨情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编排的特色是“多层次的辐辏状结构”,即从一个圆心向四周一层层辐射,又如涟漪般向外一层层推开,形成丛书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如《安塞腰鼓》一文短句较多,倒装句、反复手法的运用富有节奏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写作手法的魅力,我们提供了汪国真的《感谢》、高洪波的《种眼泪的孩子》、格思里的《我要把自己寄给你》等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学生对于这一类写作手法的文章有了初步把握。

三、凹凸互补式――弥补缺失性信息

教材中有的选文受篇幅限制,会省略一些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这样的选文时,易出现认知断层,理解得不完整、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认知空缺及时填补,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这就像木器上有凹有凸的榫卯,彼此契合。教材是固定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学情来确定“大教材”。如学生对《钱学森》一课所讲述的故事理解有障碍,我们就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配套阅读材料及时跟进,讲到“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时,补充《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读到“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时,讲述《钱学森被捕》的故事;讲到“在总理的关怀下”时,补充“中美大使级会议上的交涉”和“用战俘交换钱学森”的故事;教学“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让学生自读《第一枚国产导弹》的短文。这样,大量的补充性材料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

四、打井深挖式――探究疑惑性问题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文字内涵,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循着疑问去思考、查阅资料,以获得较详尽的解答。这种解答方式类似于层层剥笋、打井深挖。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揣测学生的疑问进行预设,引导学生共同擘肌分理、析疑释惑。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学生对海洋动力不甚了解,我们就补充《海洋动力有哪些》的文章,让学生知道海洋热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洋风力等都属于海洋动力。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潮汐能,我们又补充《潮汐是怎么回事》的短文,让学生初步知道: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会产生潮涨、潮落现象,利用涨落形成的势能可以发电。当然,打井深挖式补充应该适可而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不要影响对原文本的解读。

五、倒推逆行式――呈现相对立现象

第6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30-02

目前,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各国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地走向世界。目前主要用来在国际舞台交流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英语的教学程度远远高于大学语文,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对英语的要求很高,这就致使学生们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学习英语,而且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远远高于学习母语的热情,因此,通常那些英语表达很好的学生却在母语的表达上存在着缺陷。然而,年轻的大学生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接受全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教育,这些民族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确保大学生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及个人的素质修养。

一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大学语文课程地位逐步边缘化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教学重点都偏向职业性和技术性,目的是直接培养面向企业的实用人才,因此,很多院校都注重对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投入。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们普遍认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此,通常被学校和学生忽视。某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而某些高职院校却是以别的形式来开设与之相关的一些课程,如“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某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也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或者学分较低,课时较少。这样的形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正在逐步边缘化。

2.大学语文教材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定教材。但是真正适合的教材很少,教材的结构体系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空洞,缺乏新意,与中学教材的衔接问题较突出。有些教材编写时间较短,没有得到较全面的修订和整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缺乏,课后练习也相对较少,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这些教材并不能让他们的语文水平得到适当的提升。

3.师资力量薄弱

在目前的很多高职院校中,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是来自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某些兼职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他们主要是以自己学校的工作为重点,往往是上完课就走人,有的还常有迟到早退现象发生,这样的教师很难融入到教师团队中来,更谈不上分工合作了。此外,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教师并不重视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也不愿意在教学上多花精力,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再加上很多教材的内容较陈旧,知识并没有得到更新,如果教师们不加强自身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就很难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保障。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要求教师们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4.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较陈旧,虽然进入了信息时代,许多高职院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优势,许多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课件展示,对着书本讲解,缺乏新意。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区别并不大,都是停留在以“教师教、学生学”的这种教学模式上。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将大学语文认为是中学语文的继续,还是按照中学模式来教学,缺乏知识的延伸,也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是单纯地讲授,接着是考试,依旧停留在那种应试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5.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

现在的高职院校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重视技术及实践的教学,以及一些资格证书的考试,因此,学生一般都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英语、技术专业及资格证书上,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也就得不到重视,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只要考试能通过就行。因此,许多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化积累等方面都相对薄弱。

二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定位方案探讨

高职院校如果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道德品质高尚的优秀人才,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上,这也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方向。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方向必须是一门具有感染力的文化或文学课程。因此,教材中应当选用一些历史文化的经典作品,再与社会现实中人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来表现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观。

2.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大学语文边缘化是目前高职院校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解决方案,一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同时对培养方案也进行修订,还可以加大对名著的教学力度,不断深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二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可以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理念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探讨

无论是在什么学校或什么专业,良好的教学理念和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良好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何加强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它的实用性。同时,还要将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细节,为人师表。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我国历史当中,很多大师都担任过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他们中有很多是著名的作家,如朱自清等。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做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还要把研究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们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学识,还必须加强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做到博学多才。只有这样,在授课的时候才能自如发挥,才能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虽然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同样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不仅要培养实用型人才,还需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庆妃.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第7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巧妙设计;多元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4-01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是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获得新知,掌握技能,体味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在愉快教学法的尝试与实践中,笔者觉得要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寓教于乐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巧妙设计,创新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教师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富有新意的教学途径,就一定能设计出精彩多样的语文课堂。然而,创新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巧妙手段,教学设计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流于形式、一味猎奇,教师必须以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创新小学语文课堂设计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巧。

1.1巧妙切入,激活全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仔细斟酌,这同时为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带来了许多机会和平台,教师要善于从通篇课文着手,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独特、有价值的切入点,并以此为突破口。

1.2打破常规,求异思变。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程序,如果时时处处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容易导致模式刻板,课堂氛围失去生机。

1.3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即使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很短的时间内没有思考出来就害怕耽误了教学时间,就急忙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发现、质疑、探究,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而没有活力。

2.新颖导入,激发兴趣,提升品味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是否新颖有趣,是一节课的关键。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因此教师更应该巧设导入。

3.锤炼语言,彰显教学艺术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可见,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要精心锤炼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语言修养,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做到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语言活泼生动,形象性强;语言循循善诱,启发性强;语言恰到好处,针对性强。

3.1导语设计要激情有趣。课堂导入语能将学生迅速带入良好的学习准备阶段,好的导语能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好的导语能快速聚拢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激情有趣的课堂导入语,将学生迅速带入作者所创设的文本情景和特定角色中去,充分感受和融入作者用精美语言所创作的浓浓文学氛围之中,从而全面、深刻地体悟教材文本的语言内涵。

3.2问题设计要科学合理。在语文教学中,好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拨他们感悟语言的思路;好的提问又是教师进行语言示范的良好载体,使学生习得规范而巧妙的语言技巧。因此,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要充分掌握提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①问题设计要指向明确,具有目的性。一般而言,问题设计要着重把握问题指向是否明确,忌盲目不当;问题有无实际价值,忌空洞无力;提问能否准确具体,忌有宽泛笼统;问题能否把握重点难点,忌主次颠倒。②问题设计要因势利导,具有科学性。在课堂提问中,为了避免学生一声不吭、答非所问或回答错误,教师的语言运用就要机智应变,设计一些疏导性和铺垫性的提问,把难问题分解浅显、形象、易懂的小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解决难题。

第8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1-02

一、引言

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和跨国界的交往日渐增多,但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距离和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善于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更能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尤其需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和外语即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所以我们有必要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本族语和外语的文化知识与能力。本文结合整合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具体探讨了如何整合大学英语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

二、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Byram(1997)提出跨文化能力,他认为跨文化能力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异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的能力问题。诸多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跨文化能力。胡文仲、高一虹(1997)对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有相关论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涉及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这能为跨文化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辅相成,它能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平台。这使得在大学英语课程群中开设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有理可依。给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真正成为能活学活用英语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它能促进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品能在输入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跨文化交际课程能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宽容的态度,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能在文化体验中调节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和行为,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养成欣赏和接受差异的积极态度,并学会处理文化定式和文化差异。

三、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地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黄甫全,1997)。对此我们了解了整合理论,就是把不同的课程或科目,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计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益的课程,在此课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共同价值。我们把这一理论用于本文研究中,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使得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形成整体效益,因为它们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语言水平,又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人文素质。这样的整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能满足社会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具体措施

到底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合理有效地整合,本文主要从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可涉及跨文化交际概述、本土文化、外国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英语专业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知识,比如文化维度,高低语境等。但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让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精通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好处,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跨文化交际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就教学目标的整合而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涉及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按国际惯例从事国际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有英语沟通和完成工作的能力(王立非,2009)。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跨文化知识,我们要求他们能阅读和欣赏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作品,并在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基本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增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这些都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走向国际化应该具备的能力。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一般贯穿整个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只学习两年英语,我们可参照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开设适合他们的选修课,如跨文化概论、英语演讲、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开设时间建议在大二上学期,因为这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又正是学生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期,而四六级的考题又往往会涉及很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这能使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开设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达到整合。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教学内容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多元的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与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提高学生知识和兴趣并重,使得整个英语学习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

从上文对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整合,我们看出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选修课是可行和必要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能力,又可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会对国际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Byram,M.Linguistic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 bildung and citizenship[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0,94(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3).

第9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性别意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并关涉其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往往仅仅接受性别观念的因袭传播,并没有自我主导的性别意识。这里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专门教育的缺失,这就使得他们的阅读质量受到限制。其实,教师可以在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性别意识,让学生增加解读文本的视角,从性别定位阅读经典。 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大学语文教师至少要具备洞察教学环节中性别偏差问题,消除教学中的性别偏见。

一、母语高等教育的尴尬性

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课程由必修改为选修近日引发了争议,王玉琴在《光明日报》编发了《深度关注:大学语文教育应当超越选修必修之争》一文,该文先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最重要的是超越选修必修之争,把心思放在:“回归到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做,才能对人的成长最具价值性。”本人阅读之后,思考了这一问题,确如作者所言“选修”“必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语高等教育本身得到应有的重视。今天,大学课程体系中往往忽略了母语的审美价值,甚至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的地位岌岌可危。现在需要的不是存在与否、如何存在之争,而是如何从教师的角度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重视母语教育,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笔者提倡教师将性别意识引入课堂也是基于这个目标。

中华文化精神就是用汉字写成的,从识字出发,母语高等教育还是要立足于语言本身,以汉语语言学习起步,从辞章到文体文风循序渐进地感受到母语的文化魅力。当前一旦论述母语高等教育,或者论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必要意义就会下意识地与英语教学对比,这种比较自然会述及母语特征与外来语言学习的孰先孰后。其实,这种比较带来的往往是课程之争,而不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建设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块自由生长地,一直自然地生长,没有拔苗者,也没有灌水者。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教者”觉得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语境下将时间花在大学语文上实在不值得,如今的浅阅读时代,文学经典已经逐渐被简单的图像取代。何况阅读又不能真的改变命运,对于眼下的讨饭碗没有直接作用。基于“学者”认为这又不是什么讨饭碗必备的技能,也就形成了“不学也罢”的整体感觉。据《新京报》所刊《大学语文现状:91所高校仅3成将其设为必修课》一文相对全面地叙述了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从政策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尴尬性还无从解决。

从执业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水平、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指向等影响因素是可以渐渐改变的。前者决定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要具备审美能力和教学技巧。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课程性质、开设范围都不是教师所能决定的,教师所能决定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性别意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就是笔者思考的一种思路,通过有意识地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性别意识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性别研究理论的发展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别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 性别批评进入中国文学研究的视野,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以张京媛、乔以钢、屈雅君等学者为代表,性别批评研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以传导先进文化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学不应该拒绝这种富有深度和活力的文学批评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引入具体的文本解读之中, 运用性别视角重读文学经典, 辨析其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新解被误读的女性形象, 揭示男权思想,消除性别偏见,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新视角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引入女性主义理论,通过社会性别分析法来诠释文本,一定会发挥正面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反思男权中心意识主导下的文本评价尺度, 重新评价被埋没、被压抑、被曲解的女性文学作品。对文学经典进行颠覆性阅读。比如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法新解《三国》《水浒》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 这部小说对女性的关注形成了男性视野下的女性书写现象;从女性视角探析鲁迅小说《伤逝》中男权话语的压迫功能等。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是多样的,浅尝辄止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如今的大学语文教材,多数还停留在文学史的既定模式加上文选的两结合拼盘结构。通常要在文学史叙述中提炼出一个纲要,用于确定文学经典的位置,然后选取作品按时代顺序排好,并没有形成敞开的阅读状态。只有陈洪、丁帆等人主编的少数几种教材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大学语文教师也习惯了模式化讲课的方式,抛出新问题让学生思考的元素极少,教学效果不佳。

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角色定位。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师生对话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多数论者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展开研究。王宏民的《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一文认为:“大学生的性别意识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培养目标,性别研究理论的发展使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教学成为必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切入性别意识教育, 是其人文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具体论及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性别意识的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缺少专门探讨性别意识作为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问题者。刘文菊在《论社会性别意识和大学语文教育》一文中认为:“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性别视角也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有的视角,社会性别意识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从编写者、从教者角度有了初步的论述。其实,这种知识和技能既能促进与教学对象的深入互动,也能形成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无需多言,这也决定了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会生成开启文学理解的新视野,将大学生从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其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由此性别视角解读文学经典,做到进一步发掘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

母语高等教育最终要完成华夏文化的传承使命。作为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利用一己之能服务于教学行动之中。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课程,他的重要性还远远没有得到认同,可是今天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农林科院校的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母语都是我们生存的根本,要传播华夏文化,母语教育十分关键。大学时代,学生们正值青春期,是个人认识趋向成熟的阶段,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恰逢其时。如果大家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树立的宏远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玉琴. 深度关注:大学语文教育应当超越选修必修之争[J].光明日报,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