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第1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一)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分析

1、国家政策与法律方面。对于我国现阶段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而言,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支持是其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巨大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策与法律的支持,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才有更大的动力,也才没有后顾之忧。目前,我国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发展支持主要体现在:一是政策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我国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其中主要是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法律方面。为了使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律保障,我国最近几年先后颁发实施了一系列的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其中主要有《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技术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并非易事,一个煤炭企业想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就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撑。只有具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循环经济才能成为现实。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之所以可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就是因为我国现在有强大的技术来支撑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我国加强对了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地下煤层气开发、煤炭气化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使的我国煤炭企业可以煤炭资源深度加工,使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可能。

3、资金方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例如:购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设备等,因此,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煤炭企业是很难发展循环经济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管是我国政府还是企业都给予了循环经济巨大的资金支持,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劣势分析

1、煤炭行业管理缺乏有效协调。煤炭企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相关利益的影响,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的管理呈现出职能分散、缺乏协调等问题,形成了国家、地方分层、分级管理的局面。由于管理部门较多,政出多门,加上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使得煤炭行业的管理极为混乱,缺少统一的协调与配合。

2、盲目投资现象严重。由于煤炭投资规模较大,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出于政绩方面的考虑,有些地方政府将煤炭资源开发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更好的发挥煤炭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希望以此来获取大量的投资,但是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超能力、超强度以及超定员等冒险性的煤炭生产活动也时有发生,这就无形中制约了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

3、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煤炭行业一直都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为了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煤炭行业规模巨大,煤炭企业数量庞大,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原材料的挖掘与销售为主,而深加工的产品少,这就造成了整个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进而也制约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与潜力。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分析

(一)煤炭企业要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认识指导实践,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出正确的实践。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来说,要走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首先就必须要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只有树立了牢固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才能有实现的可能。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要想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使其认识到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煤炭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煤炭企业应该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例如:人才支持、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等,使其成为可能;三是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使循环经济可以在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下得到实现。

(二)加强国家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只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要加强对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具体而言:一是政府应该要加强对煤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条件;二是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国家可以为其提供一些财政支持。一方面是可以安排一定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与扶持政策,如低利率的银行贷款等;三是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保证煤炭企业可以按照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来发展循环经济,而不是阴奉阳违。

(三)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2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重要性

引言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安全基石,同时也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的格局是不会受到影响,仍然是国内经济发展崛起的基础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开采、低效益和高污染仍然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能量流动仍然单向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方向,能源没有进行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崛起是非常重要的。

1加快发展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1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能源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是我国经济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必须科学、合理和高效地解决煤炭资源存在的问题。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又刚好符合这种情况,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

在节约型社会下,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已不相符,所以循环经济就显得尤其重要,既能够挖掘出煤炭资源利用的潜能,同时还对煤炭资源合理地应用。

1.3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都要面临着煤衰竭的危险。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国内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时间中的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高度,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2.1思想认识不到位、循环经济理念不够深入。

2.2技术、人才、投入、知识等符合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要素缺乏。

2.3缺乏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法规、机制和政策。

3煤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运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企业遵纪守法的必然选择

开采煤炭和洗选加工是煤炭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之中,存在部分煤矿设备成旧、管理不善和工艺落后,导致不能够高效利用资源,必然就会产生很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废弃等各种污染物,其结果就会导致地面坍塌、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浪费,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局面和环保与节能法律法规是不相符的,也不满足国家关于环保战略的方针。现在我国的节能、环保工作力度逐渐加大,因此对煤炭企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颁发,更加促使煤炭企业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然将会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制裁。

3.2增强煤炭企业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其中生态学规律是主要经济活动的指导,所以企业要想发展空间大,主要决定在谁的产品投入低、污染少和产出高。而煤炭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所以必须走出传统高投入、高消费、重污染以及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要寻找经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小、污染低的发展道路才行。企业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以低消耗和低投入生产出大量优质的产品。

3.3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及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途径

煤炭企业具有污染大、消耗资源大和能源大的特点,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这三个方面,所以煤炭企业就必须要对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影响环境方面加强。煤炭企业一定要在生产、加工中注意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的社会。煤炭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循环经济,最大化地利用回收废弃物,降低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加快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身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宣传模式和手段,在社会上对循环经济知识进一步宣传普及,潜移默化地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将人们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确保国内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得以推进。

4.2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污染和高消耗

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就是要对产业传统的结构进行调整、在设计上要科学合理,解决产业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矛盾,以3R原则为基本出发点。不仅要解决环境问题,而且还要想办法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改进生产工艺和环保节能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购买高效设备参与生产,以循环经济理论引导企业内的生产和加工。

4.3进一步强化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企业要想实现资源综合的利用,就必须要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实现科学生产。

4.4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也是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后方式。其不仅能够通过能量平衡的方式发展工业,而且还能够实现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共赢的目的。在对煤炭企业工业园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煤炭生a和加工利用进行充分考虑,以零废物排放为目的,而且还要尽量实现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能够成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要实现各个企业之间生产循环的目的,就需要构建完善的生产链,发挥综合效益。

第3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信息环境;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信息通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而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信息环境的不善导致了相关部门之间存在众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它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制约了循环经济产业与科技创新,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循环经济与信息环境的内涵

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的运行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3个层面上: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2 信息环境的内涵

信息环境是指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总和,又称信息生态或信息环境系统。信息环境要素主要指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要素,其基本要素主要为的人的要素、信息的要素、技术的要素和社会诸要素,因此,人、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是信息环境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信息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环境系统中各种因素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循环经济与信息环境的关系

信息环境系统诸要素作用于社会经济要素,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信息环境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信息时代信息以其广泛影响力和渗透力影响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主要力量,在进行循环经济行为决策时需要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依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建立不同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信息体系作为支持,同时企业在其具体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利用改进、环境保护等技术或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借助于信息的快速收集,及时得到指导。而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日趋复杂,信息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那么就有必要协调人、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政策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社会环境其它因素的关系,从而形成保证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信息环境,只有这样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健康持久。

三、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环境优化的途径

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

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必然要求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以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而与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较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的研究多数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公众不清楚循环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循环型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业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教育,公众对循环经济的信息处于迷茫状态。那么就有必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如制发循环经济信息手册、政府公报外,还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意义,营造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和引导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自觉地投入到相关环境信息的收集、传输等过程中去,并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各级教育中,从而使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加强。

2 消除信息壁垒,建立循环经济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的逐步展开,信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废弃物的单位由于利益驱动和信息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信息进行封锁,产生了信息壁垒。这种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阻碍之一,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必须在各级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全力支持下,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循环经济信息网络平台。用网站或其他管理平台有效沟通行业、地区的相关活动,整合循环经济信息资源,形成集动态、网络、管理、服务、客户于一体的交换模式和废物循环快捷网链。

3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符合“3R”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因为信息产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投入产出比高、节省资源等特点,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将大大降低GDP增长中的资源消耗水平。印度、瑞典、芬兰等国的经验就是证明,工业化与信息化可以同时进行,产生叠加效应和良性循环。

第4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陕西;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利的利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陕西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陕西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成熟。陕西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也只处于试点阶段,只在小范围内有所发展。因此,陕西的循环经济发展只能说是初步探索。陕西环保总局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较多,省委省政府也比较重视,在法规、政策、资金上加以扶持,但力度有限。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力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刻,支持力度也较弱。

关中是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农业主产区,这里是陕西循环经济成长相对较快的地方,陕西在这里进行了产业调整,减少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布局和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了人才、技术、区域资源的优势,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绿色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陕北是陕西的能源化工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陕北主要发展的是传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基本上等于零。一直以来,陕北的发展忽视了环境容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给陕北这块循环经济的“冻土”“解冻”,是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障碍之一。

陕南是陕西的生物资源集中地,这里大力发展的是绿色种植、绿色加工、废弃物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等,虽然这些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力度也不够大,但是已经在积极的探索中,新的发展会接踵而至。

二、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1、法制不健全

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真正开始于2003年,陕西的循环经济立法更晚一些,和循环经济立法工作比较发达的德国、日本、美国相比,陕西的循环经济立法从总体上来说处于初级阶段、低水平阶段,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现有的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实际效用不大;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末端治理”,急需要“前端预防”法律;三是主要法律还未出台等等。因此,陕西急需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和法规体系。

2、资金缺乏

陕西本就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极其有限。企业应该是循环经济的主要投入力量。但是,由于陕西企业的客观情况,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并不大。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较大,多数企业有经济上的实际困难,二是企业要追求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短视,企业不愿将资金投入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因而,总体上造成了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量极其有限。陕西要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是重大的障碍之一。

3、技术落后

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技术,构成了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这三项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核心。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却不是一个科技强省,这些技术性的东西还是比较落后的。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污染治理技术有了,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实施。废物利用和污染治理也只在浅层次,窄范围内有所应用。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在陕西缺乏研究与推广。

三、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发展本省的循环经济,陕西有现实困难,但更有客观需要,陕西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立法工作,为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各个方面,是对陕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治理方式以及相关战略和政策的重大变革。因此,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陕西要发展循环经济,应借鉴日本,德国和美国的经验,结合陕西实际,首先建立比较紧迫的单项的环境和资源法律、法规。然后,在实践中宽领域、深层次的立法,以期能尽快将陕西的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范围内。2、发挥导向功能,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陕西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要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地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彻底扭转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在这一点上,陕西省政府已传达了中央有关机关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参数,作为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通过征收资源税,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限制省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限制资源型产品的直接出口,向所有废弃物的生产者征收处理费,征收标准要能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以促进生产者进行清洁生产,消费者注意环保,自觉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废弃物产生量。陕西政府还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体系,包括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等,使发展循环经济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3、企业要加大投资,开发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企业是循环经济实践的基本元素。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应勇于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只有当企业自主的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多赢”的好事时,企业才有更大的主动性去践行循环经济。其次,陕西的企业要大力开发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的开发和经营战略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要靠科技。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是环境无害化技术。这一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等。循环经济只有通过这些实用技术支撑体系才能实现,否则,循环经济只是空中楼阁。由此可见,陕西的企业能否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是陕西能否真正践行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

4、全社会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陕西应通过绿色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陕西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在消费引导方面,陕西各级政府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优先采购和使用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为这些产品培养稳定的市场。同时,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模式,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总之,陕西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陕西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陕西一定要坚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遵循“4R”原则,

树立新的系统观、资源观和效益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的,要加强本省的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充分发挥起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自身实践的经验教训,切实将本省的循环经济搞上去,建设经济和生态强省。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循环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98.

[2]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54.

[3]柳江河.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建西部生态省.职工在线,2004-12-15.

[4]王玉庆.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第5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要害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要害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给者。

1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实施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完善产品设计;实行原材料替代;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改善运行治理等,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水和省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二是通过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存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应从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企业主体治理工程。首先,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为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工艺,以代替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工艺;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以代替剧毒有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先进设备,以代替浪费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陈旧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三废”,生产有市场需求、质量好、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产品。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和各种可燃气体;生产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易回收利用的产品。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应坚持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广开途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凡本企业有能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利用不完全的工业“三废”,应当提倡给其他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或者进行联合经营利用。第三,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清洁生产的费用方案。

3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治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要害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治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工业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治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4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4.1制度支撑

4.1.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4.1.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可以选择物耗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选择特定的企业集团和开发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网络的示范。总结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循环经济改造现有企业的思路和措施。

4.1.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1.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治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治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4.2治理支撑

4.2.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治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4.2.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4.2.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给有的动力。

4.3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4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第6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1 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概况

1.1 园区基本情况

贺兰县暖泉德胜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8月,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是贺兰县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暖泉工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12336亩,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实现了给水、供水、排水、道路、通信、电力设施和建设用地的“七通一平”。园区依托区位优势、煤炭和电力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示范区,适度发展冶金等项目。目前入工业区各类工业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39家,其中:化工企业14家,冶金企业9家,建材企业4家,金属加工企业5家,铸造企业2家,商贸流通等其他企业5家。现已投入生产运营企业29家。已形成精细化工、冶炼、煤化工、新型建材四大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立节能降耗的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努力打造环保、节能、生态、和谐的最佳经济发展区域。

1.2园区产业状况及结构特征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内现有工业企业40余家,其中包括一大批大型企业,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表1)  

表1:贺兰暖泉工业园区主要产业及2008年工业产值状况

单位:万元

产业类型

企 业 数

工业总资产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占园区工业总产值

9

239571.1

130449.6

28458.7

26.7%

14

209950

130143.7

109825

26.6%

3

428271.4

199135.9

32553.8

40.8%

13

26382

14013.5

3325.4

2.9%

合 计

39

904174.5

473742.7

174162.9

97%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园区形成了以电力工业为主要支柱、以冶金、化工工业并列为主导、以建材、加工工业为附属支柱的产业结构。这是一种以资源型、高载能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

2 贺兰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

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同全国大多现有工业园区一样,属于在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小循环)模式和区域层面循环经济(中循环)模式要结合工业园区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企业状况来确定。

2.1 企业层面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对于暖泉工业园区而言,工业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企业循环产业链不完整,企业污染治理不够,因此企业层面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扩展延伸企业产业链。通过对本企业产品开发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单位资源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如电石企业开发对电石产品的深加工,可以形成如下产业链:石灰石 生石灰 电石 石灰氮 农药系列产品,或石灰石 电石 双氰氨 磷酸胍系列产品以及固色剂系列产品等,或石灰石 生石灰 电石 乙炔 聚氯乙烯(PVC)等电石下游产品。② 完善企业循环产业链。这里有两种情况的循环 —— 闭式循环和半循环。闭式循环产业链为:石灰石 生石灰 电石 电石渣 碳酸钙 生石灰 电石;半循环产业链为:洗精煤 焦碳 焦化煤气、煤焦油 煤焦油下游产品。③ 清洁生产,严格治理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前提是园区内的每一个企业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改造,尽可能少地产生废物,对产生的废物加以回收利用,对产生的污水进行治理和再利用。

从以上分析可见,贺兰暖泉工业园区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的模式应该为:扩展延伸企业产业链,完善企业循环(闭式循环和半循环)产业链和清洁生产三者并举。

2.2 区域层面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模式

结合暖泉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和建设电力工业园、氯碱工业园、钢铁工业园、煤化工工业园、机械工业园等“一区多园”的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确定为以下两种:① 企业之间的互补循环。这种循环是单个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处理废物、或副产品不能自身消化、或产品及中间产品有余量等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互补循环,其循环链为:高炉冶炼 煤气除尘 蒸汽锅炉 发电;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中间产品作为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原料。②产业之间的互补循环。在单个企业产生的同一类副产品或废物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只能在整体产业范围内集中起来交给另一产业或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3.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设计

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系统的第一内容是各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第一条件是园区内各个企业间建立生态联系,完成这一任务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资产整合、引进补链项目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再此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物质集成、能源集成、水系统集成、技术集成以及信息共享、设施共享等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循环经济的。

贺兰暖泉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设计方案具体有以下部分:①物质集成。②水系统集成。③能源集成。④技术集成。⑤信息共享。⑥设施共享。

暖泉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系统(生态工业园区),主要通过应用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共享、设施共享的手段,使企业内部达到有效地循环,实现清洁生产。使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达到有效地互补循环,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产生废物和污染最小化。根据暖泉工业园区现状和近期产业规划,贺兰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应该建立的循环链有:

i.以煤层气、高炉煤气、焦化煤气为重点,实现废气资源化的循环链:

煤炭 煤层气、煤气 电力

煤炭 煤层气、煤气 煤化工 精细化工石灰窑气 CO2产品

ⅱ.以废物、副产品为重点,实现废物资源化的循环链:

原煤 煤矸石、中煤 电力 粉煤灰 建筑材料

矿石 炉渣 建筑材料、水泥

石灰石 电石渣 建筑材料、水泥

石灰石 电石渣 CaCO3 电石

ⅲ.污水集中处理,分级使用。

ⅳ.以余热等能源为重点的循环链:

焦碳 高炉煤气顶压 电力

炉窑余热 蒸汽 热力

炉窑余热 蒸汽 电力

4. 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4.1 加强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提高关联度

    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系统的前提条件。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没有生态关联度,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就无从谈起。就暖泉工业园区而言,首先是全面建立产业企业之间的循环链,即建立生态关系,进一步是扩展、完善循环链,使循环链从短到长,使产业企业之间的生态关系由浅到深。加强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循环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① 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进行结构调整和产品调整,建立产业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② 通过产业企业整合,建立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使之建立生态联系。③ 通过筛选入园项目,引进“补链”项目入园。引进“补链”项目实际上也是为实现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共生的结构调整采取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措施。

4.2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

    建设并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并与园区外环境相协调;建立企业孵化器并完善其功能;建立支持体系,包括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要素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和高新技术研发、引进等技术创新机制的支持体系,保证园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园区内物资交换系统,企业间形成副产品和废物交换网络,实现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资源集成和信息共享;园区内所有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包括企业清洁生产和对排污超标企业强制性整顿。上述均属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4.3 科学规划,先行试点,稳步发展

园区实现循环经济是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和不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因此要做到科学规划,先行试点,稳步发展。

    科学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该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准确的数据等,按照生态工业学原理,兼顾经济、环境效益作出的发展、实施循环经济的计划。它是客观的、科学的、渐进的、有效的、可行的。先行试点的目的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可靠性,作到稳步发展。一个工业园区实现循环经济涉及的因素和变数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选择典型的产业或企业进行试点,待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横向扩展,横向扩展到一定量后,再向生态工业园区的高级形态进展,是实现循环经济、少走弯路、稳步发展的必要措施。

4.4 加强企业管理层培训,强化园区建设生态意识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意识

    加强园内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园区内建立培训、宣传教育中心,制定各类人员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的培训制度,定期进行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理论知识、管理技术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讲座,一方面强化园区发展的生态意识和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意识,另一方面把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管理知识和技术熔融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之中去。

4.5 制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激励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自主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条例和实施细则”应包括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要求、指导原则和内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规章制度、奖惩制度以及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工业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从事和循环经济的生产技术、工艺研究、示范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对实施清洁生产和消减污染物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补助;资源和环境的税收政策,引入各种生态税,重点扶持废件再利用等循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优惠的投资、土地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等。制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和相关实施细则”,旨在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向上、合理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兰暖泉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8年工业企业经济情况报表.内部资料2008.12:2-3.

[2]谢家平,孔令丞./chinainfo.gov.cn2005.06.15/2006.05.02.

[3]王干,万志前,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保障》[J].科技与法律.2003年,2).

[4]王佩军.《当前园区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J].研究与发展管理.第15卷第2期.2003.(4).

第7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向前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循环经济”一词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也越来越重视。过来,我对循环经济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我对循环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循环经济则是要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学习,并联系实际,我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要通过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浅认识。

一、所做主要工作

过来,我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循环经济。我们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科普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科普活动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活动。去年,我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市科协举办的“发展循环经济”征文,并有两位同志分获二、三等奖。今年元月18日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以科普展板的形式对循环经济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对循环经济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尝试引导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友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生产协作,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设生态经济系统。二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是由岳化退休高级工程师黄金诚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树脂后续产品开发。在我们的帮助下,该中心研究开发的环氧树脂固化胶申报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纳入科技项目管理以后,该中心每年都要开发出3-5个新产品,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是集清净、分散、抗磨、抗氧化、抗腐蚀、节能、环保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可以与油、汽油、柴油等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其综合功效明显优于其它油品添加剂。为了帮助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我们将该项目进行包装后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并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85万元的无偿资助。随后,该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还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在我们的帮助下,民营科技企业-正中绞扣钢丝厂负责人李祖南在全市率先引进页岩制砖新技术,解决了砖厂因缺少黏土而无法继续生产的难题,保护了土地资源。同时,采用该技术制砖,可以掺入30的粉煤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许多砖厂老板专程前往取经,学习页岩制砖新技术。

二、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当前现状。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区属于化工区,境内有小化工、小炼油企业30余家,资源利用率低,废渣、废水、废气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严重,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这些小化工、小炼油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得采用新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区内化工企业比较分散,不便于对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而每个企业自行处理投入太大,企业难以承受。

2、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上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未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循环经济不是很了解,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循环经济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是技术、资金等瓶颈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区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单个企业再利用、再循环的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和资金难以支撑。

三是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既没有法规和政府的约束,也缺乏政策的支持,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展,又惠及子孙后代,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政府要通过开办循环经济电视专栏、制作宣传牌和印发宣传品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使企业管理人员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建设循环型企业;使公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依靠科技,大力招商,走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文秘站版权所有技术瓶颈,重点要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一家企业在提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有害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二是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例如,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弃资源的回收和供应体制,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等。

要按照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根据产业链接需要,吸纳一批符合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园区落户,延伸循环产业链条。在园区建设中,要按照资源化、生态化、集成化的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突出绿色招商理念,积极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倡导绿色消费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好湖南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石油化工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把工业园建设成具有云溪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园区。要根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在园区乃至全区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企业可以交流各种生产信息、技术和知识并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使园区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能克服和消除外来因素对整个链条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要引导园区企业建立绿色供应网。在绿色供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支撑,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且当单个企业发生变故或由于产品转型而引起供应链的调整时,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可以在广泛的空间领域内很容易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组成新的供应链,从而使企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也使园区具有更强的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循环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我区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文秘站版权所有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超标排污的企业,特别是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该停的就停,该关的就关。又如,页岩、粉煤灰烧结砖技术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产品市场开发步履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难以推广。建议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搞好协调,加快禁止使用粘土砖的工作步伐。

二是要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由政府进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电、气、油、煤炭等的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8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区域选择,最后提出了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1.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 

2.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二是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四是绿色管理指标。其中,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是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内其他示范区的重要区别,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点。

3.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区域界定和选择。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特征之一是其全方位的渗透特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既包括生产性的,也包括消费性的;既包括经济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此在空间上是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的,行政区域可以以乡(镇)、区(县),乃至市、省为基本单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以区(县)或市域范围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优先考虑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二是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有待生态治理的地区;三是老工业区或者资源面临枯竭的地区。这三类地区既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因此适合在这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三、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以区域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环保、建设、规划、物价、财政、税收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完成《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对规划中各项建设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督促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合作。领导小组还要对建设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组织检查验收,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编制专门规划。制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的重点是对废物减量使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制定相关政策。各地区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采取税收、奖惩、绿色采购、收费等经济措施,从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增加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等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应制定废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在新能源开发和生态住宅、公共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其他政策措施还包括:建立生态信息公告制度、建立鼓励和倡导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投融资优惠政策等。 

第9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资源 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向中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9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实际困难和障碍,比如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家还没有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资源利用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也不健全,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有效的激励政策尚未建立起来,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还不够,还缺乏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这些都成为我们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

1、思想认识不足。其表现:一是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或不够关心;三是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作用了解不够、知之不多。

2、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思路尚不清晰,已有的一些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污染防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3、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在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

4、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我国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已滞后于实践。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

5、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及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协调一致。中央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明确的,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迟缓或者消极;社会宣传、动员机制不够,民众参与低下。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的信息资源,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薄弱;中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企业亟待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1、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2、搞好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3、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4、健全法制。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完善政策。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

6、依靠科技。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7、示范推广。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城市发展的思路;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微观基础。

8、强化管理。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企业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