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村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的发展趋势

第1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第2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第3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近几年,随着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社会舆论对几十年来金融系统为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出于继续加大对“三农”资金支持力度的意愿和考虑,也有一些舆论在农村金融系统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等问题上,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央行研究局《农村金融服务报告》认为,通过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有着较好的基础,在提供金融服务和贷款数量等方面,我们大大高于国际水平,比较差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以及农村政策性金融方面。

1.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较高

国际上,“覆盖面”是评价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所谓覆盖面是指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包括存款、汇兑、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状况。而据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农村地区提供储蓄、汇兑等金融服务的比率大约在30%至40%之间,最高的是印度,也只是75%左右。这也使我国在提供储蓄、汇兑等金融服务方面远远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2.农业金融投入并不少效率却不高

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又一重要指标。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提供的资料,到2004年底,我国农业贷款余额为21055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1.8%。研究人员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投入并不少,但效率却不高。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农业贷款的下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效率上下功夫,进而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效率。

3.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农村政策性金融不仅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还包括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减免税等措施来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一般来讲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批准的由财政补贴的业务;二是商业性金融不宜介入或者不愿意介入的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开发性项目的贷款,如扶贫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

研究人员指出,现阶段,我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并不少,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农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清,政策性资金运营绩效较差;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很多用于弥补亏损和促进其机制转换,支农再贷款很难收回。更重要的是,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二、现今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的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较低,而且还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农户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却大于贷款,而且存贷差逐年扩大。此外还有部分资金通过农信社购买债券、拆出资金、向城市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

(二)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导致农户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真空地带”,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应运而生。容易引发以下问题:(1)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民间借贷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甚至危害社会稳定。(2)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尤其是地下金融活动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属非正规金融组织,具有较高的金融交易成本,且不受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与保护,这就加大了农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三)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农业保险严重滞后多数地区的农村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其他服务很少;此外,农业保险严重不足,使农村中实体经济风险导致虚拟经济的风险无法规避。

三、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第4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产权改革

Abstract:After 7 or 8 years’reform,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alize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tensivism somehow,which is mainly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forces. In this situation,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ould line with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rural concentration,improve property right reform according to time and level,and restore the basic effect of capital bound in operation.

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commercialization,intensivism,property right reform

中图分类号: 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7-0067-03

2003年,农村信用社启动了央行票据置换坏账资产的“花钱买机制”的改革。时至今日,其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到底如何?哪些方面有进展,哪些方面还有缺陷?当前的主流趋势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各地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经营状况、市场声誉、支农效率和盈利能力都得到普遍改善或提升。但这一观点并没有消除否定者的质疑:中央银行虽然花了钱,但并没有买到政策所预期的机制,只是帮助填补了窟窿;农村信用社仍然产权虚置,法人治理形似神非,行政干预,发展无序。笔者通过对山东省的调查发现,上述两种极端的认识均不契合实际,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是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因此,深入研究和探明这些主流趋势,或许对厘清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有所帮助。

一、商业化趋势

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商业化,一般采用两项标准:一则看是否以盈利为经营目标;二则看经营模式和实现手段是否适应市场化规则。依据这两项标准,目前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商业化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基本理由有三:

第一,经营模式商业化。在历经数次波折和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盈利为目标”的总体经营格局。以山东为例,2010年,全省133家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下文一并简称为“县联社”)实现各项收入436.16亿元,利润66.67亿元,同比增加15.9亿元,增幅31.29%,明显高于商业银行。授权授信、责任追究、成本控制和劳动用工等也逐步向商业银行模式靠拢。目前山东各有7家和19家县联社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另有十多家尚在积极组建筹备之中,转换为银行类机构的数量居全国前列。

第二,产品供给市场化。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效仿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细分推出10多种个人储蓄及存款产品、16个中间业务和23个信贷产品。其中,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产品与商业银行旗鼓相当,但贷款业务产品更加灵活、多元。比如,顺应农村企业、居民资产、财富和信用多元化增长的实际,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农户贷款证贷款、联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应运而生;其市场嗅觉也比商业银行更敏感,抢先启动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等各类不动产和动产抵押贷款创新。

第三,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尚在管制之中,但允许农村信用社等贷款利率实施一定比例的上浮。因“三农”的特定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分散运作的高成本,加上农村卖方信贷市场的垄断因素,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具有一定合理性。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3年来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运行情况看,始终在高于国有银行3.16―3.67个百分点的区间内运行,但低于民间借贷10.13―11.9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既不是“一浮到顶”,也不存在合作金融的利率优惠,而是依据国家利率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随行就市。

二、集约化趋势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集约化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上都有所体现。2003年以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基本确立了省联社――市办――县联社“三会一层”的管理体制。其中,初始阶段的集约化是通过组建法人县联社大面积地合并乡镇信用社的“小法人资格”实现的。2003年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为“省联社”)又通过对县联社人、财、物的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集约化的管理。管理体制的集约或集中,客观上也促成经营方式的集约化。这具体体现在:

(一)统一竞争和发展策略

省联社统一研究制定“信贷支农、资金增值、支付结算、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五大金融竞争方略,统一金融品牌、营销网络和服务创新,成功发行统一品牌的银行卡――“泰山卡”和“富民”理财产品; 2010年新增农信银系统、行内汇划、大小额支付系统通汇行各1538家、535家和119家,畅通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程;统筹安排网上银行、电话POS和外汇金宏等21个项目的创新与实施。

(二)筹资自营或跨区域调配资金

截至2010年底,全国24个省联社均从事自营业务,规模达到4000多亿元,其中河北、浙江、山东、江苏、广东五省联社规模均在250亿元以上。据银监会专项调查,这些自营业务资金9成以上来自于基层。在自营业务之外,2010年,山东省联社还制定下发“社团、银团贷款”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集中资金,向一些大中型企业组织银团贷款。

(三)信贷投放批量化

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贷款余额由3406亿元增加至5109亿元,增长49.9%,而同时期单笔贷款平均规模则由80.1万元增加到139.3万元,增幅达71.6%,超出全部贷款正常增速21.7个百分点。该时期,非农企业类贷款余额则由1367亿元增加到2351亿元,增长71.98%,同样超出贷款正常增速21.08个百分点;而农户贷款却在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这几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贷款有向大额、非农企业集中的趋势。

三、科层化趋势

省联社对县联社实施人、财、物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并逐步得到强化,全省一盘棋。一是统一干部人事管理。由省联社直接提名任免县级联社理事长、主任,统一招聘、培训人员。2010年,山东省统一招聘大学生员工3105人,补员1606人,通过考试将4537名编制外员工列编管理。二是统一下达年度业务发展考核指标。每年,省联社要向县联社统一下达吸收股本金、利润指标、信贷投放等指令性经营指标,对其信贷管理、授权授信、内部控制、风险处置和专项治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四、差异化趋势

按照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将山东省133家县联社分为两组,可以发现,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由2006年的12家扩大至2010年的78家,8%以下的则由121家下降至55家。以2010年为基数,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阵营的贷款余额分别为3446.6亿元和1656.6亿元,份额占比是67.7:32.3,前者是后者的2.08倍;而净利润份额则为78.8:21.2,前者是后者的3.73倍;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88和0.344,前者是后者的2.56倍;不良贷款份额为45.2:54.8,前者仅有后者的82.6%。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份额比例分别是64.8:35.2和62:38,双方差距不大。这一组数据说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均好于8%以下的县联社;但金融支农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差异。

经过进一步考证,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基础差异。78家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有51家分布在城市辖区、经济开发区和全国百强县(分别是26家、10家和15家),且东部沿海和农业产业化区域相对集中。相反,55家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多集中分布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山区和西部。(2)贷款结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的非农户涉农贷款分别为1159.43亿元和537.4亿元,各占其涉农贷款总额45.67%和38.95%,前者比后者多6.72个百分点。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县联社的贷款结构发生了实质变化,农户贷款份额在减少,而城市郊区农民住房消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等涉农贷款在增加。贷款结构上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及金融需求特征所决定的。(3)股东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投资股分别为202.31亿元和102.85亿元,前者4年增长10倍,后者几乎没有增长。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越来越具有投资价值,越来越多的县联社出现了溢价扩充资本金的情形。(4)地方支持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县联社各获得地方支持178.09亿元和121.77亿元,其中,现金支持金额分别为37.16亿元和19.36亿元,税收减免分别有51.4亿元和19.4亿元,土地资产置换各为89.53亿元和83.01亿元。由此可以匡算出,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获得现金、税收减免等货真价实的支持占到了地方支持总额的49.72%,而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只占31.98%,两者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综上所述,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趋势。商业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但它毕竟还是省联社的行政力量推动实现的,而且,商业化和集约化的进度在各地之间还存在很大差异。这些趋势性的现象表明,农村信用社不再是原本意义上和政策所预期的金融合作组织,而是越来越向商业化金融靠拢。因此,顺应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产权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适时、分层推进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进程,恢复资本纽带在其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才会更加契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张乐柱.试论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重塑[J].金融发展研究,2006,(5).

[2]周波.建立省级区域农村商业银行是摆脱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06,(7).

[3]肖四如.专业合作+信用合作: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取向[J].中国农村金融,2011,(6).

[4]宋磊,王家传.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金融发展研究,2008,(1).

[5]佘传奇,祝军.农村内生金融存在合理性的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6]朱广其.以农户金融合作为基础构建农村金融体系[J].金融发展研究,2008,(10).

[7]王芳.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可行方略[J].经营管理者,2011,(4).

[8] 冯波,郭琪.农村信用社组织再造与治理优化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第5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教育政策;全球化;信息化;素质教育;教育角色;评价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对教育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弊端逐渐地显露出来———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教育的现状与国家的发展不相适应等等,随之而来的是对教育的尖锐批评和教育改革的呼声。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弊端非常明显,教学设施利用率不高,个别教师教学方法死板,落后,时时刻刻处于落后状态,教学理念不请,目标不明,对课本的编排思想不了解,内容不熟练,以至于在教学中没有目的和方向的教。这样的教育,谈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啊?如同航海家在茫茫海滩上航行,没有行标,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呀!

中国农村教育就是这种夜航教育,模式教育,机械化的教育。因此,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培育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理在2012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作了重要部署:(简称教育纲要)。教育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解决好培育怎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文件精神,明确指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必须突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于是,历史的使命在召唤着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法规政策,将新课标教学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市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转折,逐渐走向辉煌。为了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认清形势,努力研究和学习教育法规政策,教育事业,谈何没有发展呀!因此,为了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学校领导体制的转变,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保障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自于学校,特别是校领导的自身素养,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作为学校的领导,要有一套崭新的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在经费的管理,师资投入等方面,进行合理化,人性化的支配。所谓领导是学校的灵魂,是教育的主心骨,所以要学会管理,懂得管理,特别是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改变:(1)教育经费的管理,重视经费的投资必须优先安排教学设施的投入,保障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2)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特别在新课改条件下,重视教师教育理念,方法的更新,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学习型,反思型,探究型的促进者。(3)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当今社会有很多学生思想道德底下,学生素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培育,一所好的学校来自整个学校的整体风貌,特别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只要在此方面多下功夫,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学校的学习风气得到有力的保障,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自于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则是艺术家,要想充当好艺术家的角色,就必须具备艺术家的素养。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对教师的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甚至已习惯了的工作方式都将要求改变,于是对教师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型的学习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波的发展。于是,必须要求教师要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提高自己,抢抓质量的进取精神。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三个统一,使他们有机结合。(1)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这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他们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诱导,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树立好的学习习惯。(2)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这是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新课改教学的目标,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和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学生潜能的开发,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3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与社会,学校,家庭紧密的联系,相互制约和牵制,使教育成果更加显著就

目前来说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变,家庭,社会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已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及社会对教育的所谓成绩认同评价等没有变,教师要进入“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的角色将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困惑。因此,就需要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转变思想,了解新课改学生发展的去向,及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能接受当今教育改革的内容、理念及方法。

4转变学校评价制度,打破单一僵化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多个发展的窗口

第6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一般地,教师的教育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主要反映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的基本看法,具体体现在教师劳动中。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较全而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学前教师也应具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

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育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和结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学前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身处特定的教育情境,而对变化而生动的教育对象,要用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幼儿加以积极引导,从而将学前教师的知识能力积累,积极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教育智慧还表现在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

人文素养。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较高,提高学前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做好学前教育的前提基础。学前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关怀、接纳、尊重的心态,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幼儿,并平等、融洽地与他们相处,使每一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每天都充满欢乐,进而健康发展。学前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文行为。

合作和反思能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和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前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拥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受教主体幼儿和施教主体教师开展合作,而且还要能够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以便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拥有良好的反思氛围和较多的反思实践机会。学前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导着学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师资分布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较,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匮乏《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学前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学前教师应是师范学校毕业生,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任教。从贵州地区的调研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但学历偏低,以中师和大专为主,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大专学历还是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获得的。此外,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教师是转岗教师,以前从事小学各学科教学,获得的是小教职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多为民办教育性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重视。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例如有的师范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占的比重较大,超过三分之二,而实践课占的比重较小,不足三分之一。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在某些地方即便有,也只是由师范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获得职后培训的次数少,培训的级别较低,多为省级以下的培训,而且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参加培训的多为幼儿园园长、骨干幼儿教师,年轻教师相对较少。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缺少专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幼儿园设施简陋,硬件、软件建设,达不到国家对幼儿园的相关规定标准,幼儿园教师的数量、质量均与国家相关标准相距甚远。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办学理念落后。单靠幼儿园的力量,显然不足以引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相对简单,概念模糊,有进一步培训提高的迫切需要。在这些幼儿教师中,有的通常仅把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学习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偏离了幼儿阶段教育内容应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教育方向;有的教师把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仅仅看成是对幼儿园的装饰,对其综合功效认识不够,缺乏环境布置会影响幼儿的形象思维发展以及幼儿安全保障的认识;有的教师只把保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看孩子有的教师则仅把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忽视幼儿保育。

由于受欠发达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而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家长普遍对学前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观念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而: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就有人照管孩子,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小学,才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幼儿园算不上正规教育,上不上幼儿园无关紧要,于是将子女放养在家中。由于大多数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就由爷爷、奶奶等老人在家中抚养。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师数量少,师资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幼儿教师缺口约为80万。在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更显短缺,学前教师供需矛盾问题更显突出。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招生规模扩张速度,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不合格教师比缺乏教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必须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国务院于2012年9月10日颁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全而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育部于2013年8月15日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国历来以师范教育培养师资,极大地保证了学前教师的专业训练。在欠发达地区,应积极申请国家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合格毕业生直接申请资格认证制度。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对师范院校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则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其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以获取幼儿教师资格。

随着幼儿教师招生规模的扩大,应加大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可加大技能训练,强调基本功;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开出40-60门专业课程,提供专业实验室、手工室、玩具体验室、音体关专用教室,保证学生的理论化、实践化。如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其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有8个专业方向、120门专业课程,拥有100余人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在重视职前培养的同时,应加大在职和职后培训。努力加大国培力度,扩大农村幼儿教师进修培训覆盖而,使更多的农村幼儿教师获得进一步的进修培训,全而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7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气象服务需求;建议;湖南常德;鼎城区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3-02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中心理念。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在减灾、防灾和趋利避害及人民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立地方政府与气象部 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平台是公共气象信息的发展与应用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

鼎城区为传统农业大区,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普及中有得天独厚的业务优势,为其信息产品服务于“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宣传应用平台,可有效深化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巩固农业气候区划成果、合理规划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安全生产适用技术可持续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风险决策水平,是发展公共气象应急响应系统的重要因素,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另外,鼎城区农业人口生活比例大,居地和生活垃圾分散,管理难度大,易对人畜、水产品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根据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特点有效安排清理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鼎城区地处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光、水等气候资源较充足,植物生长较快,作物种类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由于其农业气象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 决策前

准确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预警,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科学决策是降低气候风险、趋利避害技术应用的最得力措施。应围绕鼎城区粮、棉、油、果、林、水产开展研究和成果引进与应用。因此,对农作物种植制度、熟性安排、品种搭配和适宜播种期等提供科学的气候论证,为塘坝保水蓄水和防洪提供天气保障服务甚为必要。

1.2 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当中,经常会遇到天气灾害和农业气象灾害,气象部门能够准确预警预测天气,提出因时因地农业生产避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及时开展科研与灾情监测,补充订正预平模式。

1.3 灾后补损

灾情一旦结束,应立即进行灾情调查,了解灾情程度,为减灾救灾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农产品存贮场地准备、收购与运输及其保质销售可能带来的气象影响。

2 鼎城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特色

2.1 气象观测基本信息结合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农情、苗情实况,以多种作物产量结构形成过程为分析重点,反映出当地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

鼎城区西接武陵山余脉,东连雪峰山余脉,北临西洞庭湖平原,小气候特征明显,大型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出现机率就全省而言属正常偏多县(区)。气候分析以粮、棉、油、果为重点,对基本的温、光、水要素和旱、涝、低温、高温等主要灾害进行应对分析[3-5]。

2.2 建立多种基本数据库和灾情数据库,对各种大尺度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开展专题服务

鼎城区中贯沅水,东承澧水,堤防长度210 km,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中小尺度灾害发生较频繁,适用采用覆盖全区45个自动气象网站实测资料,坚持点面结合、面略点详的原则,开展主要作物产量分析与滚动预测。

2.3 对作物当前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农业气象分析评估,结合高新农业生产技术,促进高产稳产技术稳定推广

气象条件不仅影响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更影响农事活动的效果。如农药、叶面肥的施用需要3~5 d晴好天气,便于其有效吸收;化肥的施用还应根据天气、土壤湿度、降雨、田间水分状况,采用撒施、浇灌或深埋方式进行。作物移栽、收割大面积作业时,不仅天气条件要有保障,而且在其后的成活、产品晾晒、收藏和运输期间也应有良好气象条件。目前,气象部门对大尺度天气过程发生时间和强度的预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由于作业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要求气象预报有长效性。因此,生产建议中结合天气过程发生的时间、强弱提供关键和应关注的要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日常服务与专题服务相结合,保证服务的时效性和专项服务的针对性

通过对逐月、逐旬温、光、水要素的监测、评估,并了解掌握当前农作物苗情、灾情、虫情与农事活动,能够在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灾前、灾中、灾后开展连续滚动监测,特别加强对各级气象分级指标和产量要素、生长状况平行监测的分析,将气象指标体系逐步普及应用。

3 开展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建议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围绕“资源气象”“安全气象”开展了很多科学研究,形成了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防御措施等发展高效农业的研究成果,其信息产品通过短信、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送达到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及广大市民手中。由于农业气象信息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地域性、具体性等特征,成为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依据之一。目前,由于政府对该项事业支持力度不大,专项资金投入少,仅靠气象部门支撑难以为继,以致有效渠道不畅通,网络系统不健全,没有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全区范围不能全覆盖。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农村公共气象信息联合服务平台

建立政府和气象部门发展“农村公共气象信息”的联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生产力的服务水平,充分认识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农业公共产品制作与传递的资金投入,政府每年财务预算保证气象局、乡(镇)、村一定配额的公共气象事业维持金费。

3.2 多方协作配合,构建信息员队伍

公共气象内涵覆盖面广,需要政府牵头,多部门、多单位协作与配合共同完成为农服务系统工程。目前为止,鼎城区建立了41个气象自动站。但农作物信息、林业信息、畜牧业信息、水产业信息和山洪地质灾害信息等,须由当地干部和信息员获取和提供。由此可见,建立一支由部门-乡(镇)-村-组人员构成的信息员队伍确有必要。

3.3 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的农村公共气象信息员培训与示范

农业气象是介于农学与气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当地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并且还与土壤、肥料、水分、种子、密度、植保、管理、人工等有关。农业高新技术知识的应用,对农村干部来说,由于具有长期实践工作经验而容易掌握,缺少的是农业气象知识,一旦作物出现状况,难以准确诊断。因此,先对乡(镇)村、组干部和气象信息员进行培训,然后以点带面推进鼎城区科学种田、科学种养和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等新理念,有利于开创鼎城区科技信息的普及与应用新局面。

4 参考文献

[1] 夏云海,张美玲,张慧.对滕州市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36-339.

[2] 唐春燕,申双和,邱小忠.气象服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8):175-177.

[3] 白瑛,苗东梅,金庆荣,等.呼伦贝尔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增刊1):44-46.

第8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改制 农村商业银行

以信用社和合作银行为主体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正式试点改革新型城乡金融系统,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公司化运营以及股份制改造是改革的重点,如今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轨迹都进入良性循环。2012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0家,其中农村信用社数量份额超过80%,相比2003年,信用社资产、负债和存款规模均超越之前6倍水平,主要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涉农比例常年维持在60%以上。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制束缚和不匹配的管理制度建设矛盾也日益突出,基于股份制形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则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向前的改革方向。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显性发展趋势

(一)法人机构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2003年,国务院为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而适时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以“明确产权、优化服务、国家扶持、地方负责”为基调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线,将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到法人单位,以股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原则来对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建设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一大两小”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组织主体架构,信用社形式金融机构占据较大权重,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占据权重较小。

如表1所示,从金融法人机构数量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数量逐年增加,5年间增长接近13倍,而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数量(C)则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各自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152家和1838家;从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近5年来农村商业银行(A)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64.89%,农村合作银行(B)从业人员数量呈现出总体平稳的发展趋势,信用社(C)从业人员数量则出现大幅下降,农村金融资源由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向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变动过渡趋势十分明显。

(二)金融机构的财务指标结构变动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A)近5年以来的资产比例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资产份额由2008年时的13%跃升为2012年时的39.2%;农村合作银行(B)资产比例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资产比例为10.2%;农村信用社(C)资产比例大幅下滑,统计期间内下跌幅度达到21.5%。从负债角度看,近5年农村商业银行(A)负债比例增幅达到199%,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C)负债比例在相同统计期间内分别下跌31.16%和29.20%。由于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分别代表资金实力和吸储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一升两降”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其改制的方向。

从所有者权益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占据比例由15.7%大幅提升到48.9%,农村合作银行(B)比例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C)同期下降24.6个百分点。从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5年间年均利润增长率为27.46%,而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则分别为-13.13%和-3.0%。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对净资产处置能力的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两项财务指标中依然显示出了商业银行优于信用社与合作银行的特征,后两者近年来的利润留存水平始终保持负增长。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内在合理性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和财务指标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显示出较强分化发展趋势的同时,金融机构的改制也必须遵从市场力量,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方向具有内在合理性,具体来说:

(一)农村信用联合社发展缺陷

农村信用社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历史因素使其产权性质存在异议,法人结构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匹配性较差。以信用社县联社为例,作为省联社股东,县联社应有权利通过股东大会和理事会来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举,然而现实是目前县联社高管均由省联社直接任命,其股东权利被剥夺,徒有虚名的社员大会使得股东不具备实质风险承担能力;从省联社角度看,政企不分的模糊定位使其既具有行政管理色彩,同时又兼具企业法人角色,多种身份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色彩早已淡去,甚至合作制原则也被抛弃。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缺陷

农村合作银行的利益主体包括辖区内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制为建立基础,是具有社区性质的金融机构。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初衷是结合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势,同时规避各自的短处,然而在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中这两种机制很难有机结合,股份制讲求资本回报率和按出资份额划分股东权利,而合作制以成员平等、民主和互利为发展原则,因此二者对于利益分配与成员关系处理之间存在协调矛盾,合作银行内部之间的合作制偏向力量与股份制偏向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管理人员很难兼顾股东回报和社员福利的双重任务。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优势

与合作银行类似,农村商业银行利益主体同样包括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一方面,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属清晰,以全部法人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并享有民事权利,农村商业银行的入股者以所持股份享有资产收益权利,可以参与银行重大决策和选举管理人员,对于债务的追责仅限于所持股份,股东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安全和流动性为建立和发展原则,风险自担,自负盈亏,经营的自主性较强,外部约束力量造成的发展束缚性较低,而且以饱经历史和市场检验的股权和治理结构进行运作,经济效率较高。

(四)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优势

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指标来看(如表3所示),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权益报酬率增加了4.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权益报酬率分别下降6.28个百分点和增加0.3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的权益报酬水平优势显著;考察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情况,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资产收益增幅达到61%,同期农村合作社资产收益增幅为-1.54%,农村信用社资产收益增幅12%,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能力再次显示出相对于其它两种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优势,其在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收益率方面的高速增长形成了改制的“内吸效应”。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基于改制方向、创新组织形式、政策扶持以及金融监管在内的四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一)改制方向标定农村商业银行

经过对比农村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及信用社的相对优势,我国应鼓励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发展转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有步骤的消除资格股制度,不再成立新的合作社银行和信用社金融机构,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股东大会实际作用,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其它金融机构人员依附,以现代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和企业管理经营标准运作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其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股东回报率、社会贡献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吸引其它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或转型。

(二)创新发展农业互助金融组织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方向建设靠拢后,正规的农业金融合作组织将趋于消失,但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特征不会消亡,农村依然有合作金融的内在需求,因此,创新农业合作金融要求在农村商业银行以外,从充分适应农业金融小、散的发展特点出发,必须进行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探索,其中基于农民互助的资金合作小组将成为未来进行试点推广的重要农业金融创新项目,民间金融渠道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以此来修补农户融资需求和有限农业信贷之间的差距,以市场力量调节农业资金供求,互信资金小组和民间金融具有广泛的农业创新前景。

(三)提升多种形式金融监管水平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资产质量较好,资金风险得到很好控制,这体现了良好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商业银行自身的优秀风控效果,因此,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也要从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出发,充分评估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通过放宽市场进入条件来建立金融竞争制度,由市场实行优胜劣汰,加深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多元化建立进程;另一方面也要以利率市场化为调节工具,有步骤的为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施压,实行风险覆盖式的资金拨备水平监管,减少行政化的低效率监管工作力度。

(四)政策扶植瞄准财政立法工具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三农”经济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既定国策,而农业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提供者,我国要在传统农业财政贴息、支农贷款以及农业税收优惠等措施之外,加强对于涉农贷款比例较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专项惠农补助计划,制定农业投资法案,减少农业发展资金流向其它高风险、高利率行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社区再投资方案》规定金融机构吸取的本地存款要不低于固定比例而对本地进行投放,这样就限制了资金大量外流而偏离金融惠及本地的初衷,我国农村金融改制立法同样可以参考类似法案条款。

参考文献:

1.张兵.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题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第9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程度;人口结构;东部地区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这是有社会发展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以为在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大分工的到来,机器生产大大的增强了生产力,当然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大发展时期以来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二、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那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的触发,社会百废待兴,沿海地区正处大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过后,有大量的健壮的年轻劳动力,机器生产在各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得种田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这样就使的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最后,新的思想席卷中国大地,这时已经影响到了农村及不发达地区,这些先进的东西会诱导着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人去那些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三、转移劳动力进入的产业及分析

如上图,我国农村转移人口进入的基本是以第二产业的最多,第三产业有一部分,第一产业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他们所进入的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另外第三产业也是很一定的比重,因为东部的沿海地区近年来服务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的劳动力会进入第三产业,越来越少的人会进入第一产业。

四、对于这种现象的经济分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一个农村家庭,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家里有几亩田,这是中国农村家庭普遍的基本情况,那家里的健壮劳动力干嘛去呢,他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选择在家种田,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父母带。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

第一,留在家里种田,收益是种田得到的农产品和一些经济作物的收入,还有就是能陪伴在父母和孩子身边所带来的享受,成本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直接成本没有,间接成本主要是不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还有经济拮据所带来的压力,收益能有2000到4000已经不错了,能陪在父母和孩子身边的效用也是有限的,成本就很大了,外出务工至少一年可以赚7000到9000,如此一来,很明显,留在家里种田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收益是在外务工的收入,还有转到钱的喜悦感和在大城市见识世面的享受,直接成本是出去的路费和父母替你带孩子的费用,间接成本是不能再家种田而失去的农产品收入和与父母孩子分隔两地的痛苦,收益明显是大于成本的。所以,相对于一个健壮的劳动力来说,外出务工在经济学分析上也是合理的,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都会朝着收益大,成本低的趋势去,所以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首先,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会逐渐缓慢下来;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且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重将有所增加;最后,农村转移劳动力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但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比重将会缓慢上升。

参考文献:

[1]庾德昌.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1989.

[2]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

[3]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4).

[4]胡枫.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钟水印.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