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深低温;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R318.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76-02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deep hypothermic handling tendon allograft with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ZENG Xin-yi1, CAO Jun-tao2
(1.Nanni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thopedic, Nanning 530022,China; 2.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nge of deep frozen treated(-80°C),untreated allogeneic and autologous tendon transplantation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Methods: Rabbit models of achilles tendon defect were used, and three groups were set up, cryopreservation deep hypothermia frozen allograft tendon transplantation (deep hypothermia allograft group),untreated allograft tendon transplantation(untreated autologous group) and autologous tendon transplant (autologous group).Three groups were conducted achilles biomechanical testing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hird and sixth weeks. Results:Deep hypothermia allograft group’s every indicators were better than untreated autologous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hird and sixth weeks(P0.05).Conclusion:Deep hypothermia frozen allograft tendon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logous tendon transplantation’s results in performance of biomechanic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and can replace autologous tendon in tendon graft repair defect.
[Key words] Allograft;Tendon transplantation;Deep hypothermia;Biomechanics
自体肌腱移植是肌腱修复重建传统的方法,但肌腱来源有限,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肌腱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来源广泛,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其免疫原性大大降低,并可长期保存。本研究采用兔跟腱缺损修复模型,对移植体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旨在探讨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替代自体肌腱的可行性以及移植后同种异体肌腱在愈合过程中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深低温冰箱(-80℃);DCS-25T电子万能试验机;手术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函数记录仪。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成年中国大耳白兔36只(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拘,4~6个月龄,体重1.5~2.0 kg,分笼单独喂养。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为同种异体肌腱提供组(12只),B组为受体(12只),C组为自体肌腱移植组(12只)。
1.3 移植方式
A组供体提供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跟腱12条和未经任何处理的跟腱12条,分别移植于B组动物的左、右后肢;C组动物左、右后肢跟腱互换移植。
1.4 手术方法
依次将B组兔双下肢皮肤用脱毛剂脱毛,清水洗净。5%硫喷妥钠1 ml/kg腹腔麻醉后,俯卧位固定,消毒铺巾,小腿后侧直切口处再次用2%普鲁卡因局麻,显露跟腱全长并切下,一侧缺损采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跟腱移植修复,作为深低温异体组,另一侧缺损由未经处理的同种异体跟腱移植修复,作为对照组(未处理异体组),并做好标记。C组采用同样方法,左、右后肢跟腱互换移植,作为自体组。肌腱吻合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3-0线“8”字及间断缝合,使吻合口光滑连续,肌束无外露,并缝合腱周组织覆盖肌腱。术后双后肢行半屈曲位(约40°)石膏管型外固定。手术切下的新鲜跟腱,未处理异体组和自体组各取6根立即行力学测试,深低温异体组取6 根按前法冷冻处理后行力学测试。
1.5 术后处理
术后满3周去除所有实验动物的石膏外固定,任其自由活动。在移植后第3、6周时,B、C组分别取动物6只用于观察实验结果。
1.6 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实验动物分别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3、6周时对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移植前各组生物力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低温异体组第3、6周时的生物力学测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处理异体组(P0.05),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物力学指标(除衰竭应变外),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最终可能恢复到正常的力学强度。见表1。
3 讨论
肌腱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由腱细胞、腱基质及胶原纤维束组成。异体肌腱来源充足,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不对患者造成新的损伤,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肌腱缺损应用逐渐增多[1~4],但未经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可产生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的失败。
Minami等[5]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和吸收试验研究显示,异体肌腱的免疫原性主要存在于腱细胞成分,主要是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肌腱胶原纤维成分不表达主要相容性抗原,可通过深低温冷冻来改变肌腱细胞膜表面的的抗原结构,从而降低肌腱免疫原性。异体肌腱的制备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去除肌腱的免疫原性,减轻免疫排斥反应。②可靠的消毒,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疾病的传播。③贮存及运输方便。④异体肌腱经一系列处理后,移植前生物力学强度要足够。严格的供体筛选和检验,严格的无菌操作取材,可减少同种异体移植疾病传播及降低免疫排斥风险,最佳的消毒是能杀灭一切微生物而不损害组织生物力学的完整性。
生物力学性能的保持对于肌腱移植至关重要,肌腱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胶原纤维的性质、含量和空间结构,有效保留肌腱的胶原纤维生理结构是获得良好力学性能的基础,尤其是患者用异体肌腱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重建后的保护时间,减小移植后肌腱再断裂的几率。本实验中,中国大耳白兔跟腱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深低温冷冻处理后移植肌腱的最大载荷、衰竭应变、弹性模量及最大拉张强度与自体肌腱移植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都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也有研究表明深低温冷冻保存对肌腱移植体的力学性质无负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动物实验中,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生物力学方面表现与自体肌腱移植结果基本相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替代自体肌腱应用于移植修复肌腱缺损,但其免疫学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移植后的轻度排斥反应仍具有潜在危害,为在临床上广泛安全应用,我们依然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Insall JN,Scott WN. Surgery of the knee[M].3r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2001.583-910.
[2]Schenck RC Jr. Multiple ligamentous injuries of the knee in the athlete[M]. Rosemount IL: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2002.73-90.
[3]Chang SK,Egami DK,Shaieb MD,et 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llograft versus autograft[J]. Arthrocopy,2003,19(5):453.
[4]Charlton WP,Randolph DA Jr,Lemos S,et al. Clinical outcome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quadrupled hamstring tendon graft and bioabsorbable interference screw fixation[J]. Am J Sport Med,2003, 32(4):518.
[5]Minami A,Ishii S,Ogino T,et al. Effect of the immunologic antigenity of the allogeneic tendons on tendon grafting[J].Hand,1982,14:111.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脑血管疾病及脑梗死面积
近年来,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态势,成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几大疾病之一。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我们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HCY)很有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的致病因子之一,HCY让内皮细胞受到伤害,血管平滑细胞大量繁殖,脂肪质过度被氧化以及增强血液凝固性,这些都可以导致心脑血管发病。本文主要讨论血清中HCY含量与脑血管发病之间的联系,力争找到一条新的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住院,并由CT确诊过的脑血管病患者共计108人,其中脑出血患者有38人,患有脑梗死的患者有70人,患者年龄均在40-76岁。我院严格按照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1],全部病例都经过CT或者MRT检查证实。病例中患有皮层动脉脑梗死的患者40人,患有腔隙脑梗死的30人,所有病例在本次发病以前均未患过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性丧失。所有患者在半年内都未有过血管疾病,在30天内未使用过可以影响血清中HCY含量数值的药物。对照组由经体检确认健康人员50人组成,其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年龄在38-72岁,查体不存在异常。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受测人员在早晨空腹进行静脉血液采集。
1.2.2 仪器和药剂 HCY采用酶循环法,其余所需检测数值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部使用Toshiba-12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药剂由仪器自带。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测得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的形式来表示,统计分析应用的是SPSS10.0专业软件。
2 结果
2.1 脑血管患者血清中HCY含量和血脂含量变化规律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HCY与健康对照组数值相比较,数据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
2.2 血清中HCY含量和血脂含量变化与脑梗死面积存在的联系 试验结果表明,HCY和血脂中各项参数与脑梗死面积之间并无明确联系(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我们知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甲硫氨酸在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是带有硫基的氨基酸。只有在辅因子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完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果个人体内由于遗传或者某些原因造成上述蛋白质酶缺失,或者活性不足,很容易使得体内血清中HCY聚集,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十几年来,分子生物学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HCY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联系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很多人认为它是新发现的卒中危险原因之一[2]。由HCY诱发的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主要有:①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因子功能丧失,趋向于形成血栓,造成小动脉血管栓塞[3]。②使血小板更加富集,同时与载蛋白结合成为密集的复合物,导致脂肪大量沉积在血管壁上。③HCY可以和低密度脂肪蛋白相互反应,如果被吞噬细胞吞下,会导致细胞破裂并在血管壁上堆积,再经过一些复杂的反应后,放出氧化物,不仅使血管壁受到伤害,平滑细胞进行分裂还会形成“疤痕”。④影响谷胱甘肽的形成过程,对人体带来伤害。
我们对共计108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HCY含量和引起脑卒的常见诱因进行了数据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患有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的病例血清中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的水平,也就表明HCY水平偏高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HCY水平升高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我们还讨论了HCY和血脂中各参数是否与脑梗死面积存在联系,研究表明,患者和健康人群的HCY、TC、TG、HDL-C、LDL-C并无太大差异,它们之间并无明显关系存在,也就不能严格表述脑梗死病变的程度。
总之,HCY是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因素,因而测量血清中HCY含量值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那些血脂正常,胆固醇不高的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曾经有过冠心病或者脑血管疾病症状的人群,更应该经常检查血清中的HCY含量。检测血清中HCY水平对于判断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是脑梗塞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引发的急性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梗塞类型。笔者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及纳入标准所选120例患者均符合下述纳入标准: (1)脑梗塞合并糖尿病,发生脑血管病前已确诊有糖尿病;(2)年龄l8―70岁,男女均可;(3)病人或家属知情接受本临床试验。
1.2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单盲法,简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62―73岁,平均(66.55±3.25)岁,糖尿病史(8±5.25)年。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8―70岁,平均(63.67±3.34)岁,糖尿病史(7±6.15)年。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0.1g,口服,每天l次;胞二磷胆碱0.4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并按照常规糖尿病治疗积极控制血糖。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皮试阴性后,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l次。两组其余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均治疗14天为l疗程。
2.3观察项目临床疗效、血液血流变学及不良反应。
2.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l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进行评定,分为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l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为l~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l7%左右)。有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与显著进步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
3.2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使用徐州百维KES90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
3.3治疗结果
3.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2组疗效比较, P
3.3.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i±s)
3.3.3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4讨论
有资料显示伴发于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病死率较无糖尿病者增高2倍或2倍以上,伴发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也常较无糖尿病者为重。而糖尿病并发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特别是前者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和发病原因。故笔者认为糖尿病性脑梗死有其特殊的治疗特点,在常规的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基础上,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糖尿病日久并发脑梗塞,应属中医学“消渴”、“中风”范畴。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标。《证治要诀》日:“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正所谓消渴病阴亏血燥,燥热耗津,血液浓缩,脉道瘀阻,脑脉闭塞不通,导致中风的发生。疏血通注射液以水蛭、地龙为主要成分。中医学认为水蛭,咸苦人血分,功擅破血逐瘀,其力峻效宏;地龙性咸寒,长于通行经络,两者配伍善通脉络、活血化瘀,其性偏寒,正符合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中医病机特点。
本研究在积极控制血糖及常规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血通注射液,发现联合方案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发现低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差值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组(P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l997,17(5):312.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l997,17(5):313-315.
[3]张立.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脑梗塞40例.辽宁中医杂志,2004,31(2):119.120.
[4]刘维瑞.疏血通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48.
作者简介:
【关键词】 纳洛酮;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88-02
脑血管病是一系列与脑血管供血疾病相关的脑功能障碍,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持续性的高血压永久性的改变了血管的结构,使血管变窄、僵硬、变形、不均匀和从而造成血压不稳。最常见的是脑血栓、脑栓塞和脑出血。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得到最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世界人口的第三大疾病[1]。纳洛酮是一种专门用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中具有生命危险的疾病的药物,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对脑缺血或脑梗死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本研究旨在对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共接诊7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年龄在4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岁;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视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视为实验组。其中浅度昏迷37例,中度昏迷23例,重度昏迷4例。且两组在年龄、性别和患病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止血治疗,并同时给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和神经介质代谢及并发症治疗。药物选择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755),含量为lml:1mg。观察组:在发病12小时给予常规疗法,并配合纳洛酮2-4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天1疗程,至患者完全清醒为止。用药注意维持药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意识障碍由昏迷转为清醒,智能障碍明显好转;有效:意识由深昏迷转为中度昏迷或由中度昏迷转为浅昏迷,智能障碍好转;无效:昏迷程度无减轻或加重直至死亡[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4.6%;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73.0%,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对脑部血管造成打击的意外健康状况,通常指脑出血或者脑卒中,当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时出现,短暂性缺血性发作也被认为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3]。该疾病可能引起脑部组织的永久性损伤或者只是临时的症状。抽烟、高血压、高脂肪和糖尿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其症状包括:面部无力、视力障碍、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的头痛和语言模糊及精神障碍。
本研究旨在对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我们通过抽取我科自2011年6月以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4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视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视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4.6%;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73.0%,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Owens W B.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11,13(3):205-211.
关键词:传统医学 太极拳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52―02
1 整体观与太极拳
整体观,是对事物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看法。中医传统理论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节气、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在研究人的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时,既重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重视人与外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性Ⅲ。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的形体是由五脏六腑组成的,其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人体的每个组成部分,虽然都有各自的组织结构、形态和功能,但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特征来看,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是人整体机能的组成部分,人体的各个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太极拳健身作用的原理就是通过太极拳的习练,使人体的五脏六腑能够协调的工作,人体的内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在练习的过程中,再配合以呼吸,使动作与呼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人的健康长寿的目的。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古代人们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丹田中藏有“元精”、“元气”、“元神”。太极拳一开始就要求气沉丹田,也就是藏精,藏气,藏神。传统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太极拳运动主要是练气,通过以行导气、以息导气、以意导气,使气血畅通,从而把天地间精华采进来,把人体内部病气排出去,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指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则是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人类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倘若违背自然规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太极拳的预备式要求目视前方、眼睛微闭,就是为了使人全神贯注,排除干扰,消除杂念,做到心如止水,使人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一进一退、一左一右、一虚一实都要与呼吸、意念协调配合,只有做到形神兼备,才能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2 阴阳学说与太极拳
所谓阴阳,是指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包含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而且它们是不断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着的,并以此来推动着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同时,阴阳双方又是相互制约的,以求在动态中的阴阳协调。阴阳双方,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太极图是由黑白两条鱼S型倒缠而形成的圆形图案,黑鱼代表阴,白鱼代表阳。黑鱼中有个白点,白鱼中有个黑点,说明阴阳是相互联系的。白鱼和黑鱼首尾相接,头大尾小,说明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道理。太极拳把阴阳学说与拳术相结合,标志着阴阳的对立和统一,阴阳变化消长转化的规律。太极拳的举手投足都要求走弧线,欲进则退,动作匀速,呼吸匀称都体现了物极必反、阴阳平衡的道理。太极拳用意而不用蛮力,动作左右相对,能起到全面锻炼的效果;要求弧线运动,使气血运行通畅;动静相兼,练养结合。阴阳互相斗争的结果是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维持这种平衡,人体才能健康,一旦打破了阴阳平衡,整个人体就会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3 五行学说与太极拳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种性能不同的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称为“五行”。进而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五行学说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白然界万事万物的整体动态平衡性,以五行为基础阐述事物之间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相互关系。天地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整体,依靠五行结构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规律,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动态平衡。太极拳运用五行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规律,通过系统的练习,可以使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之间达到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状态。例如太极拳上肢动作通过两臂和两腕的旋转、缠绕、折叠,可对上肢的三阴、三阳经有一定的刺激,对强心益肺有良好的作用。而下肢动作通过腿的旋拧、绷、勾则可对脾经、胃经和肾经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4 经络学说与太极拳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12条,称为“十二经脉”;奇经有8条,称为“奇经八脉”。太极拳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使人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能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太极拳运动深长的呼吸,能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疏通经络,使气血充盈全身,维持和保护机体的正常功能。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疏通经络,使经络相连接的脏腑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
5 小结
本文从传统医学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太极拳与传统医学理论的内在联系。传统医学理论为太极拳提供了可强身健体的理论依据,而通过系统的练习太极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例证又为传统医学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传统医学理论和太极拳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不仅使太极拳运动不断普及,也使传统医学理论内容不断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4.
[2]郭伟杰.太极拳是一种身体修行[J].搏击・武术科学,2012(11):32.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作为基本主体的三方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各自投入自身的优势资源,并依赖政府、金融机构及科技服务组织的协同支持,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及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也为高校及科研机构带来了经济利益及科研成果、产品专利权等非经济利益。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方式。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需要科学的培养体系、正确的培养方法与措施去加以引导和确立。而目前我国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产学研合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对合作运行机制的动力机制、支撑机制、保障机制等问题及运行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因而,发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2.1动力机制
2.1.1理念引领机制
理念是学生协同创新培养的重要先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工作,思想认识如何引导,必然会直接影响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政府要转变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提高政府对自身在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其次,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转变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认识到自身在协同创新培养学生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最后,企业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在协同培养过程中学生对企业生产、科研所起的作用。
2.1.2利益驱动机制
要保证合作教育的成功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其内在的动力取决于双方的共同需要及合作者之间内部相互利益的驱动。只单靠外部推动及宏观指导是难以维持长久合作的,合作本身就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一方的积极性是难于实现的,只有使双方形成一个休戚与共,一荣俱荣的局面,即保证“双赢”,合作才有稳定的基础。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来源于结合领域内的总目标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表现在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人才、通过科学技术这个中介,将双方的利益捆在一起,并通过优势互补而达到共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双向功能的发挥,使之既有利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又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使之成为校企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利益机制,充分挖掘合作创新的潜力。
2.2支撑机制
2.2.1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保障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运行的工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是由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几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按“平等自愿、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起来的,彼此是平等协商的关系。为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效、顺利运行,必须要加强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董事会这种组织形式是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内部管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2.2.2利益分配机制
生产企业在生产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应用与开发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又有着各自的优势资源。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合作各成员作为利益主体,对合作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进行分配的一整套制度或契约安排。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反应,处理不好会影响合作的进行。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根据合作中各方贡献的大小,公平合理地对利益进行分配,同时,合作各方应该参与利益获取方式的决策和监督。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即平等原则、互利互惠原则、风险与利益一致原则。
2.3保障机制
2.3.1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应出台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协同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制度。对于在产学研协同中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对于未履行协同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政府和行业可以共同制定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应承担的具体义务和责任,确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还可以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协同。
2.3.2法律保障机制
我国政府应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协同教育法规,对产学研协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维护产学研协同各方的合法权益。
2.3.3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可以逐步从财政支出中设立校企合作的专项资金,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达成和正常运行提供基本保障。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捐赠、资助、奖励、基金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降低产学研协同各方的成本,以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协同教育。各级政府还应对产学研协同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3结论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个核心为目标,以产学研协同为创新平台,并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动力机制、支撑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可保证产学研协同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善于创造、勇于创业,从实质上改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业生力军,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614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16G161,16G160,16G154);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6-ZX-160);东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吕洪艳(1982-),女,汉,东北石油大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高等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59-0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两个向度,从个体向度来说是我要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内在的。从社会向度来说是要你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外在的。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制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引导、激发和驱使个体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是个体接受、认同意识形态的内在根据。要想个体认同某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首先这个意识形态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260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保障,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要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种意识形态做出选择与评价,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是否愿意接受所在阶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这样,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那他们就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且会主动去学习、实践。反之,如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离了他们的诉求,不能使他们从中获益,那他们就会排斥主流意识形态。由此,教育者应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切忌“一刀切”,这里的满足不是形式上的完任务,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进展。事实上,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解释社会、指导实践、规划未来,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但是只有将外在的权威和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大学生内心而不是表面的认同。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说教,而是遵从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吸收他们的相关思想,实现自身形式乃至内容的部分创新,以新的姿态出现,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一个思想要被大学生接受,毫无疑问,得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要是学生没有这一需求,自然,这种思想就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即使外在灌输给他们,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无效的。在大学生思想需求的形式上,有些是显而易见、学生能意识到的,有些是潜在的,学生目前没发现的需求。甚至部分大学生对自己需要什么并真正清楚,处于盲目状态,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还有些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是扭曲的、不健康的,这种需要是不符合社会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管是哪种情况,教育者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这些需求,并尽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需求,并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动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度,尤其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为人的尊严,享受心灵的安宁,提升人的价值。理论越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和生活实际,就越有说服力;而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越全面越强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驱动力也就越持久有力。
因此,教育者结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时应当做到:一是,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离开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流于空谈。教育者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丰富、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生活上绝对必需的东西,也就是必需品的需要实在是很少,而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了无休止的购物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购物恋物成瘾。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这种低俗的物质需要引导到对精神的追求上来,精神是永恒存在的,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二是把基础需要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人的需要是有多样性的,对于一个个体,肯定有诸多需要摆在面前,这必然带来冲突,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需要之间的关联,能很好的
整自己,准确定位各种需求的位置及价值,而不是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矛盾、焦虑的状态中而耽误了学习,甚至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或者带来心理疾病。三是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个体都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同个体的需求也不同,教育者要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回避、听真话、找问题,每一个哪怕是盲从的需求都有着在现实社会的深层原因,教育者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保持理性,避免盲从,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这对于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心理支持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真正动力之源。
2.运行机制
意识形态认同一旦启动,就将进入形成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称之为意识形态认同的运行阶段,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内化等既相互联系又依次递进的阶段。认知是大学生对大脑接收到的信息的感受、解读等思维过程。意识形态作为外来信息,它的强度、覆盖度、频率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应;但是,强度、覆盖度、频率过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情绪。另外,大学生对所感兴趣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予优先注意、接受。选择是大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新的意识形态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自己原有的观念加以比较,进行判断、筛选。选择的情况相当复杂,大学生对与自己原有价值观相契合的意识形态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原有价值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则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被吸收,或者被排斥,或者存疑。如此看来,意识形态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需要和社会意识相契合,才会被他们所接受;契合度、一致性越大,接受度就越大。整合是指大学生将经过选择进入大脑的意识形态信息进行加工、统和的过程。内化就是经过加工整合,大学生将新的意识形态融入思想并践行的过程,这时大学生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自我教育,这一阶段他们能够自觉接受、信奉和遵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了。 3.调节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调节机制的充分展开。只有发挥调节机制的作用,不断平衡和矫正运行与目标的偏差,才能保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进行。情绪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引起自己愉悦、满足自己需求、符合自己兴趣的意识形态,漠视、拒绝、排斥与自身情感相悖、和自己没关系的意识形态。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并支持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同时阻止那些异己意识形态对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保持意识形态认同的稳定性与一贯性。意志还能够调控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不会造成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追求而走向极端化,也不会因情绪的波动或消极而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习惯的养成,可以看作是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志。因为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情境性,一个人的个别行为,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只有在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习惯后,才能成为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个人的价值观念。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归宿,认识、情感、意志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来,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成为个性。
此外,人的性格、个性、气质等心理特征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制约着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和深度。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有碍于意识形态的认同,积极、开放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与巩固。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教化、引导、奖惩三个基本机制谈起。
1.教化机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这说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
存,不可能不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进入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书”,“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4]3可见,社会中的人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不可能不对培养对象进行意识形态教化。
“调查得知,我国63.4%的人认为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清,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二位;对青少年来说这一比例为65.9%,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一位。”[5]246可见,教化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意识形态教化机制一般是指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此同时,71.2%的人认为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有效的途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青少年的比例更高一些,为72.0%,位列意识形态认同最有效地途径方法的首位。”[5]247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与政治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社会的主流思想欠缺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选择。只要教育者遵循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想规律,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灌输就会变为自我探索。这里的灌输不是对人的强制约束与填鸭式硬灌,在网络时代,试图让受教育者不加选择地接受思想的灌输简直是痴人说梦,教育的关键是让受教育者知道哪些思想、观念对个人有用,对自己有利,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要合乎学生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传授思想的方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大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共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的目的。
2.引导机制
在现如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大学生又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极端重要。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机制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首先,用好榜样的力量,用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正面榜样给人力量,反面榜样使人警醒。党员干部理应首当其冲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公众人物应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大众传媒也应增强育人责任,努力发挥好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旺盛时期,他们崇拜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名人,网络名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轰动效应,如果网络名人共推正能量,肩负起社会责任,营造诚信、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那么,毫无疑问,这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器。其次,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营造文明社会,传递正能量。比如公益广告,它就是一盏灯,我们周围这样的灯多了,黑暗就少了。借助大众传媒可以声音与图像并用,给人全方位的思想冲击,而且公益广告的题材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有着精神高度,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敏感,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评价。最后,具有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各种活动也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被熏陶,这种非强制的方式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意识形态认同方式。总之,引导机制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展现的巨大魅力的引导之下不自觉地认同、接受了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3.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对人们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鼓励及对不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惩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社会也会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利益,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满足。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因利益而引起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维护主流价值观的人的行为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奉献者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激励或社会、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而损害社会利益者则应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批评和谴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外界的压力下,个人即使内心不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但是为了融入社会,不脱离群体,也会被动顺从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最终达到认同的目的。外界的压力会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而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更强烈,更注重团体凝聚力和群体尊严,他们唯恐因不认同、不遵从自己群体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价值规范而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种奖惩机制对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黄体酮,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多发于青春期人群及更年期人群,是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1]。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与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不规则、月经量增多甚至淋漓不止等,多数患者可伴贫血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黄体酮作为常用性激素类药物,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上可起到显著疗效。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取3种不同剂型的黄体酮治疗,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中关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3]。黄体酮胶囊组年龄25~53岁,平均(39.4±4.9)岁,病程18d~2年,平均(10.8±1.0)个月,其中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26例,复杂性增生16例,不典型性增生8例;黄体酮栓组年龄26~55岁,平均(38.7±4.5)岁,病程15d~2年,平均(10.5±1.2)个月,其中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28例,复杂性增生15例,不典型性增生7例;黄体酮阴道凝胶组年龄23~54岁,平均(38.5±5.3)岁,病程21d~2年,平均(11.2±1.5)个月,其中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24例,复杂性增生17例,不典型性增生9例。所有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器质性病变、内膜恶性病变、心血管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宫内节育器、近3个月服用过性激素类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第5d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2mg/d,连服21d。黄体酮胶囊组患者于月经后10d口服黄体酮胶囊200mg/d,2次/d;黄体酮栓组于月经第15、17、19、21、23、25d阴道给予黄体酮栓,25mg/枚,1枚/次,2次/d;黄体酮阴道凝胶组于月经第15、17、19、21、23、25d每晚阴道给予8%黄体酮阴道凝胶1次。所有患者均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
1.3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期间无明显异常出血,一般用药7d内阴道停止流血,疗程结束后经期恢复正常,自主规律R6次,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治疗期间仅有少量出血,疗程结束后经期基本恢复正常,自主规律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黄体酮胶囊组、黄体酮栓组、黄体酮阴道凝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00%、84.00%、92.00%,黄体酮胶囊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黄体酮栓组与黄体酮阴道凝胶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注:黄体酮胶囊组与黄体酮栓组总有效率比较,x2=4.32,P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内分泌机制失常与卵巢功能衰退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现象,而与生殖系统及血液系统无关,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及青春期人群,这两类人群的发病机制不同[4]。由于无规律性子宫出血,部分出血较多的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甚至出现休克。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若不及时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对于本病的治疗,应在充分掌握与了解患者起病时间、流血情况、有无停经史、既往治疗史等基础上进行,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少,如仅为轻度贫血的患者,一般采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即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传统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患者体内缺乏雌激素造成的,故临床多采取外源雌激素补充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起到止血作用。但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补充雌激素可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治疗起来效果不甚理想。
黄体酮为妇女体内分泌出的主要孕激素,其口服后因肝脏的首过效应约有90%被代谢掉,降低了体内孕激素的有效浓度[5]。而黄体酮胶囊作为天然的孕激素胶囊制剂,其通过将黄体酮超微粉化后装入胶囊中可增加黄体酮颗粒和消化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其在消化道的吸收率,提高黄体酮的生物利用度。黄体酮阴道凝胶则是水包油乳剂型凝胶,经阴道吸收后可经被转运、逆向转运、淋巴系统及动静脉通道等直接作用于子宫,故治疗起来疗效要优于黄体酮胶囊。黄体酮栓的有效成分为黄体酮B,可经阴道黏膜迅速吸收,一般用药后2~6h,体内血药浓度可达峰值,于肝内产生代谢反应,约12%被代谢为孕烷二醇,代谢物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尿液排出。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3种制剂黄体酮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均能起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其中黄体酮阴道凝胶的有效性最高,可达92.00%。而黄体酮胶囊的有效性最低。但3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3种不同剂型黄体酮中,即黄体酮胶囊、黄体酮栓及黄体酮阴道凝胶中,黄体酮阴道凝胶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人秋.两种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2):2559-2560.
[2] 冯艳霞,李雪凤,李文静.妈富隆联合妥塞敏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5):777-778.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0-337.
Abstract: Taking AutoCAD as an instrument, the paper developed a system for courseware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based on vectorgraph. Compared with others produce software in wide use,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easy to manufacture and so on. The system adopts a technique of videotext to develop courseware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Only to make use of several simple orders, can the DWG be converted to vector cartoon.
关键词:工程图学;辅助教学;AutoCAD
Key words: engineering graphics;auxiliary teaching;AutoCAD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50-02
0 引言
目前工程图学课件基本上采用较为普及的Powerpoint为开发环境。由于受其开发环境的限制,最终没能摆脱所开发的工程图学教学课件图形显示精度低、制作复杂等弊病。
通过对AutoCAD系统的研究,开发出了能够直接在AutoCAD环境下对矢量图形进行动态演示的图学课件开发系统。用AutoCAD开发矢量动画系统需要解决如下问题:①DWG图形信息的可视化提取。②动态绘制信息与图形数据的的处理与存储。③矢量图形的动态演示。
矢量动画包含:①动态画线(直线、圆、圆弧、文字)。②动态编辑(删除、复制、移动、旋转)。③动态显示(窗口缩放)。
1 矢量图形数据的可视化提取
在AutoCAD环境下实现动态演示矢量图形,包括动态画线(直线、圆弧)、动态移动实体、动态旋转实体、动态写文字等,需要将矢量图形的数据提取与动态演示方式保存在数据文件中。动态演示程序根据矢量图形数据及演示方式决定来对数据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AutoCAD中内嵌的AutoLISP语言可实现对DWG图形实体数据进行访问。主要由两个函数:(entsel)与(ssget),其中(entsel)用于选取单个实体,(ssget)用于选取多个实体。
1.1 动态画线数据提取 动态画线主要是以动画方式绘制直线、圆、圆弧及写文字。
使用下式:(setq ss(entget(car(entsel))))。
可以交互方式获取选择实体数据.其中组代码0对应的组值为实体类型,组代码8对应的组值为实体所在图层名,组代码10和组代码11对应的组值为直线实体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对直线实体我们只要得到这些组代码值即可确定该直线。
对于圆、圆弧、文本实体的处理与直线类似。
通过上面得到的实体数据,只能确定实体的大小及位置,还需要进行矢量化处理,以便按指定方向动态画线。
对得到的实体数据矢量化处理后还需进行精简(减少无用的组),存储为数据文件。数据以表的形式保存在数据文件中。
直线数据的组代码10和11对应的组值是由交互方式绘制直线时的顺序确定的,需要将其转化为规定的矢量方向。约定:直线表示成矢量数据表为((10 x1 y1)(11x2 y2))。子表(10x1 y1)的x1 y1为直线起始点坐标。子表(11 x2 y2)的x2 y2为直线终止点坐标。在人机交互方式选择直线时,以选择靶区靠近的直线端点为起始点端。
圆弧表示成矢量数据表为((10 x y)(40 r)(50 ang1)(51 ang2))。子表(10 x y)的x y 为圆弧圆心坐标,子表(40 r)的r 为圆弧半径(>0为顺时针画圆弧,
圆表示成矢量数据表为((10 x y)((40 r)。子表(10 x y)的x y 为圆的圆心坐标,子表(40 r)的r 为圆半径(>0为顺时针画圆,
(entget(ssname(ssget)i))
可获得选择实体数据,其中i等于1-n,n为选择实体的总数量。动态编辑数据中,每一个实体数据占一行。其组成内容与动态画线实体数据相同。
2 数据矢量化处理与存储
获得的每一实体数据需要与演示类型代码保存在同一数据表中。数据表的格式为:()。
其中分题目代码与解答代码,题目代码为“TM”。在打开一题目时,同时显示该题目实体。解答代码由执行类型代码与执行方式代码组合而成,其中执行代码包括:”Q”静态画线、“D”动态画线、“E”删除、”C”动态复制、“M”动态移动、“R”动态旋转、“O”改变颜色、“P”动态移屏、“Z”动态窗口缩放。执行方式码包括:“S”暂停运行,“L”连续运行。例如:“DL”表示动态连续画线。
;为“LINE”、“CIRCLE”、“ARC”、“TEXT”、“PLINE”、“SOLID”、“LWPOLYLINE”等。
;实体所在图层。
;由不同实体类型所需要的最少参数表组成。
例如:直线实体表(“DS”(0. “LINE”) (8. “d1”) (10 79.5498 238.535 0.0)(11 266.752 238.535 0.0)中“DS”表示动态暂停画线,组代码0组值为实体类型直线,组代码8组值为图层名,组代码10组值为为直线起始点,组代码11组值为为直线终点。
圆实体表为(“DL” (0. “CIRCLE”) (8. “d2”) (3 3.14159)(10 141.794 92.6079 0.0)(40-43.0299)),组代码3组值为画圆起始点角度(弧度),组代码10组值为圆心坐标。组代码40组值为圆半径(>0逆时针画,
圆弧实体表(“DL” (0. “ARC”) (8. “d1”)(10 150.406 116.849 0.0)(40 80.7708)(50 0.730058) (51 2.50131),组代码10组值为图弧圆心坐标,组代码40组值为圆弧半径(>0逆时针画,
3 矢量图形的动态演示
动态演示包括:1动态画线,2动态编辑。
3.1 动态画线 AutoCAD是以“静态”方式绘制矢量图的,即当执行画直线线命令结束时,在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整个直线实体。本研究结果是通过将直线段P1 P2分成n段(n由线长度确定),首先画出第一段实体P1 Pi(i=1),用循环函数(while)逐步更改(entmod)直线实体端点数据Pi(i=2…n),并用函数(redraw)逐步刷新的方法来实现“动态”画线。对同一台机器而言,n的大小与“动态”生成实体的精度及所用的时间有关,n越大显示精度越高,但生成的时间越长。
系统目前只能对直线、圆、圆弧、零宽度复线、文字实体实现动态绘制。
3.2 动态编辑 实体编辑包括:动态(静态)移动、动态(静态)复制、动态(静态)旋转、删除、改变颜色。实体编辑对象可以是单个实体或多个实体,在一个实体或多个实体数据表前由确定编辑类型;编辑类型代码由运行状态码与运行方式码确定,状态码“Q”为静态编辑,状态码“D”为动态编辑。运行方式码“L”为连续运行,“S”为暂停运行。
生成动画数据文件后,可以在编辑界面中选择“演示当前图形”命令,演示当前图形的动画。
4 结论
矢量图形的一个优点是容易实现对图形对象的移动、缩放等变化而且不损失精度。而且占用空间小。因此最适和制作平面几何、画法几何、工程制图等内容的课件。已用其制作了多门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实际运行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康博创作室.AutoCAD 2000 Visual LISP实用教程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39-65.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