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哲学人生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人生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哲学人生的价值

第1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心室功能 Tei指数 左房容积指数

中图分类号:R540.4+5/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6-0020-02

The value of the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the left heart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FAN Hongrong, XIONG Wei, HE Biyu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he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the left heart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Methods: From Jan. 2011 to Oct. 2013, 60 PIH patients and 60 normotensive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The echocardiograph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ft ventricular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 the left ventricular Tei index, and 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LAVI). The heart rate (H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Tei-index, LAVI, the values including E, and A and the ratio of E/A of the maximum peaks of the early and late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ies of the mitral valve orifi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AVI, and the peak of A increased and the peak of E and the ratio of E/A decreased in the PIH group, which there wer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in the normotensive group (P

KEY WORDS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ventricular function; Tei-index; left atrium volume index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围产儿预后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妊高征主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小动脉痉挛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又因妊娠时血容量和血液黏稠度增加,更加重了心脏受损,导致心功能改变。因此,准确评价妊高征患者的左心功能,以采取相关有效措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妊高征患者60例为妊高征组,其中中度20例、重度40例,年龄25~40岁,平均(31.5±3.7)岁;另外选择正常分娩孕妇60例为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30.5±3.6)岁,孕龄均在32~39周。两组孕妇在孕前均无心脏器质性疾病,无慢性高血压、贫血、慢性肾炎及糖尿病史。

方法

采用Acuson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受检孕妇取左侧卧位,常规显示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图像,观察心内结构及室壁运动情况,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心各参数,即左房(LAD)、左室(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于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观察左房、左室的形态结构,测量左房长轴(Lx)及短轴(Sx);同时取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血流最大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最大峰值(A峰),并计算E/A比值。

测量1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口血流A峰终止至下1个心动周期二尖瓣口血流E峰开始的时间(a),另测量1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口血流开始至终止处的时间间隔(b),计算Tei指数,Tei指数=(ICT+IRT)/ET=(a-b)/b,其中 ICT为等容收缩期,IRT为等容舒张期,ET为射血时间。左房容积指数(LAVI)=(π/6)(LAd)(Lx)(Sx)/体表面积(单位:ml/m2)。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收缩压、舒张压、LAVI、二尖瓣E峰、A峰、E/A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 ()

项目 正常组 妊高征组 P值

心率(次/min) 85.0±0.3 87.0±9.5 >0.05

左室射血分数(%) 60.0±12.9 58.5±4.6 >0.05

Tei指数 0.30±0.12 0.29±0.10 >0.05

LAVI(ml/m2) 19.5±1.7 27.3±3.8

E峰(cm/s) 88.1±11.0 80.6±11.1

A峰(cm/s) 65.0±8.2 72.7±9.3

E/A 1.3±0.4 1.1±0.4

注: Tei指数为心肌做功指数,LAVI=左房容积指数,E峰=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流速,A峰=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晚期峰值流速

讨论

妊高征时母体各主要器官因灌注不足而引起器质性病变,可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灌注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同时外周小血管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增加,更加重了心脏负荷,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左心衰竭与肺水肿[1-2]。

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本研究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EF,发现虽然妊高征组的左室EF略低于正常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可能由于妊高征的病程不长,尚不足以引起EF改变。

近年来,Tei指数作为一种综合评价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数,在临床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为对于左室构型未发生改变的患者,在其有舒张功能发生改变时,就可以评价左心的整体功能变化。本研究中,妊高征组的Tei指数较正常组略低,可能也是因为妊高征时间不长,虽然引起左心舒张功能略有降低,但尚在Tei指数的正常范围内(一般认为Tei指数的正常范围为0.39±0.1)[3]。

LAVI是指最大左房容积与体表面积的比值,是指经体表面积校正的测量左心房大小的可靠参数。LAVI的正常值为(22±6)ml/ m2[4],在本研究中,妊高征组的LAVI明显高于正常组(P

另外,与正常组相比,妊高征组的E峰降低,A峰则增高, E/A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妊高征患者的左心功能,能及时发现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乐杰. 妇产科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5-116;

段云友, 袁丽君, 曹铁生, 等. 妊高征患者分娩前后心脏形态变化的超声心动图序贯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 16(8): 611-613.

罗俊, 彭瑛, 燕伯纯.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5): 812-815.

廖凯. 左室容积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 30(2): 266-268.

第2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一、“平常心”思想之助益

南华禅宗哲学思想强调“见心自性,自识本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即强调“平常心”。其蕴含的“道法自然,保持平常心”乃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和学医人修身养性之道,它启迪当今医务工作者和学医人应淡忘一切外在的名利心、偏执心和攀比心,直悟生命中的纯净的本性,使自身的心态趋于平衡,情绪趋于稳定。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人性中的“平常心”渐告稀少、沉沦,如能保持“平常心”,医务工作者就不会在名利的迷途中丧失自我,这对净化t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和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是有积极作用的。[1]

二、“自性自度”思想之启迪

“自性自度”思想是南华禅宗独创的无需借助外力的自我解脱的修行法门,强调本性、自心是修禅成佛的根本。强调修禅必须自主自觉、依靠自身的力量,认为每一转念都要清净心地,才能自识本性。这启发我们在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中要重视自主性,强调自我体验自我觉悟。譬如,南华禅宗将“顿悟见性”作为立宗之本,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压力重、责任大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会更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工作或生活的间隙,一个转念促使身心在刹那之间放空,随之获得的是精神的放松和体力的恢复,就可再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顿悟之法强调自主自觉,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去获得感悟,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接受他人的经验和体验。正如《坛经》所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在自主实践与体验,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医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病床边,到临床一线去,通过参与社区健康教育、送医下乡志愿者活动、临床见习、床边教学、临床医疗实习等实践活动去自主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感悟。这种自主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感悟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如此才能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的热爱、对职业的忠诚。[2-3]

三、创新精神之传承

南华禅宗思想继承传统,善于创新,迸发出全新的佛理。南华禅宗除继承佛教传统思想外,最重视结合我国固有的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如慧能提出了“自性自度、顿悟说、识心见性”等一系列创新的思想。其重视自性、提倡自修自悟、实现内向超越的思想特色,改变了传统的禅修方式。[4]又如南华禅宗创立的“生活禅”理念,提倡将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禅的智慧普遍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超越。南华禅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从“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中体察禅味,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这对当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重要启示,即立足生活实践去创新理念、创新路径,提高效率。在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是当前提升医学人文精神的源泉和动力。[5]

四、超越精神之培养

超越精神是南华禅宗哲学思想的本质。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矛盾,追求心灵自由、思想解放是南华禅宗追求的理想境界。南华禅宗“超越自我”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人文思想。这种理想也是当前我们提倡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最高追求,当今医务工作者只有养成超越精神,才能在“救死扶伤”中超越“小我”、达到“大我”的境界。唯具有超越精神,才能执着于医学理想和信仰,避免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因而,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首要的是培养超越精神,超越精神意味着医务工作者为医学奉献终生的精神。众所周知,从医就意味着奉献,培养超越精神就是要培养从医人救死扶伤的信念、超越自我的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同情心。[2]

五、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之契合

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给予任何生命所有善意,给予周围所有的生命以关怀,并给予真正人道主义的帮助。慧能认为众生平等,一切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倡导爱惜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这一关于生命观的哲学思想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相契合。毫无疑问,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敬畏生命、关怀生命和善待生命。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中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培养尚不够理想,一些医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而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缺乏,这有悖于学医的信仰和当代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当前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首要的是在医学生中弘扬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学会对一切生命的维护和关怀;学会珍视患者的生命,懂得“医乃仁术”的真谛就是对生命的仁慈与珍视。唯如此,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才能使之在将来的医疗工作中关怀病人、善待生命,才能赢得患者信任,从而有效缓解如今紧张的医患矛盾,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6]因此,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要求。

总之,南华禅宗哲学思想,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宗教哲学和一种思想学说,已超出了它原有的宗教哲学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影响深刻,意义深远,为当今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启迪。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华禅宗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Z2015004。]

参考文献:

[1] 陈超.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03):50-52.

[2] 汪小云.谈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对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启示―以南华禅宗文化的人文思想为例[J].中国医学人文,2016,2(12):9-11.

[3] 许金梅.道德教育的应然与实然――基于生命向度的哲学阐释[J].教育探索,2013(08):125-128.

[4] 刘鹏.慧能禅法思想意蕴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4,36(04): 56-58.

第3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萨顿: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第4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哲学;人文关怀;研究综述

人文关怀是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整个自创立开始就贯穿和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长期以来却被遮蔽,甚至歪曲了。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新词层出不穷,这不时唤起文明社会的公民对人的思考,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尤其引人瞩目。为此,重新解读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不仅能够恢复理论的本真面貌,而且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把哲学当成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从产生到现在,从社会主义像一个“幽灵”到现在人类社会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信奉并生活在其中,其间所经历的大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对压迫民族的阶级斗争。在这样残酷的斗争形势下,人们主要把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另一维度也就自然被掩盖和忽略了。

(二)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哲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眼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这种理解仅仅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或“必然性”,根本上否认了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把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甚至用科学性去否定人文性,这就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误解和扭曲。

(三)历史政治条件的限制

东方社会长期以来处于亚细亚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人民独立的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缺乏相应的土壤。这就使得东方社会学者在解读马克思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人文主义这一基本维度给掩盖起来了。

(四)历史社会条件的限制

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主要精力完全放在争取解放和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远还没有达到建立和谐社会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条件。不管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都是经过急风暴雨般的极其残酷的阶级斗争,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条件去实践马克思哲学所提倡的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研究

对于人文关怀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几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如下:

(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哲学思考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认为,哲学强调对人的权利与尊严的认可、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发展前景与自身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心灵的解放,蕴含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关注,对人的生存与精神给予了更高层次的关注。俞吾金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文关怀已经超越了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引导人们从对功利主义的物质欲望追求转向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唤醒人们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自主意识,获得来自内心的强大人生动力,突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是哲学范畴对人的思考。

(二)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精神

就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达成一致,主要从西方人文主义和本土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面,西方哲学阐述了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精神。对此学术界有这样几点共识:一是西方人文主义宣扬人要从宗教中解放,强调自我存在的尊严、价值和权力,充分显示了对人主体意识认识的自觉性。二是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禁欲,宣扬人的幸福与自由。三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科学观。四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脱离虚幻主义,塑造主体人格和思想。

另一方面,我国学者也认为人文关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对此,贾高建指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陈西文也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与行为扩展,以人作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源泉,以人为尺度和标准去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文化价值体系。”另一种类似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发挥与实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信念与动力”。段向云认为,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三)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

对此观点,刘建娥认为,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一种人文情节,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季俊昌、马艾云从管理学的角度,指出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管理,进而说明人本文化蕴含着人文关怀。袁祖社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就是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而“人的方式”就是人之为人、人成为人的条件、根据,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之为人的自主本性的自我创生、自我呈现的过程,是人所追求和力求实现的最理想的价值目标,这无疑间接阐述了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从而论证了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

(四)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

王俊拴、赵菲指出人是人文关怀的对象,离开了现实存在着的人,人文关怀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学者持相同观点,指出人文关怀包括对人的人性化生命、整体性生命、发展中生命的关怀;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为:尊重生命,彰显主体性,回归生活,追求崇高。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而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这无疑对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内涵再添佐证。

三、哲学人文关怀的思想内容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哲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一)从哲学本身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段向云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处处体现着对人的深切关怀。马克思写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时,“人”已经是马克思视野中的焦点之一。张奎良提到,以人为本在哲学中的意义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哲学的任何层次上,人在马克思那里都是“本”。正因为人是“本”,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马克思才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历史演进的终极目标。孙正聿指出“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人类的哲学思想,归根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存在的关切。

(二)哲学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张强认为,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哲学永恒的生命力。另外,学者张均瑶也认为,哲学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马克思在研究思想时主要是以“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立足点,综合分析了社会历史、哲学、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学说。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与人文关怀都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路线。而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用实践的观点将人的现实生存关怀作为基石,更进一步关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追求,是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进行的深刻探讨。

(三)从人的本质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张奎良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哲学的最高问题,马克思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如此密集地阐释哲学的最高问题,表明新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人的本质的密切关联,说明只有达到人的本质的最高境界,哲学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才是完整和深刻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执着探索根植于他对全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

(四)从社会治理理念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从社会治理理念进行分析,高湘泽认为,人文关怀是社会治理理念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根本追求、也是中国化社会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应然要求。新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在一定意义上是逐渐自觉、全面地回归和实践人文关怀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的历程。

(五)从教育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孙迎光认为,马克思理论中“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他认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人不是简单地各个局部的累加。如果局部本身是拥有式的,累加成的全面就是拥有式的全面,这样的人就是拥有型的人,这种人拥有得越多就越片面。全面也不是“全才”,在某一领域,若一个学者的研究活动不再受功利性的拥有欲的支配和专业性的奴役,他在这一“局部”就不再“愚蠢而片面”,他就能达到“全面”:他全面获得自己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四、未来展望

第一、只是进行直观的理论分析。学者在对马克思人文关怀研究的时候,更侧重于对理论本身的理解而不是侧重对人文关怀的思维方式的深入研究,这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仅仅是对理论本身的了解,并没有内化,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把握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在生活中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第二、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纵观学界关于人文关怀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学者是站在“理论”这个学科进行的研究,并没有跨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哲学教育学科的研究,人文关怀涉及的更少。

第三、对人文关怀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人的形而上学”本性,运用人的形而上学本性,在教育过程中,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而不是进行灌输教育。

第四、有些地方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只是追求的是量或广度上的概念,并不是激励人去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走向自为的、完整的人,而是激发起人的片面性动机并且要把人固定在这种片面性水平上。

[参考文献]

[1]周嘉昕.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基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概念史考察[J].学术月刊,2015(1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页.

[3]孙正聿:标准与选择:我们时代的哲学理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6).

[4]孙迎光: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1(5).

[5]段向云:的人文关怀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体现[J].理论导刊,2004(7).

[6]张 强:哲学的“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4).

[7]高湘泽:新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理念的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09(1).

[8]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2.02.06

[10]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

[11]贾高建.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2).

[12]《政工导刊》编辑部编.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新思路[M].西安出版社,2007.

[13]胡佛.人文关怀与现代生活[A].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华人文精神的呼唤[C].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14]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育人机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15]刘建娥.论人文关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6]季俊昌,马艾云.人本文化视界下的学校管理创新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

[17]袁祖社.“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J].思想战线,2008(5).

[18]王俊拴,赵菲.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灵魂[J].社科纵横,2013(1).

[19]陈媚林.论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4).

[20]林瑞青.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J].江苏大学学报,2005(3).

[21]张奎良.哲学中国化的基石与灵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2]张均瑶.哲学中的人文关怀[J].文史哲,2011(1).

[23]张奎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哲学最高问题的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2015(5).

[24]陈适宜.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在中国的实践[J].求索,2006(2).

[25]李春英.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26]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

[27]周世兴.论马克思的“有个性的个人”[J].教学与研究,2007(12).

[28]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2010(6).

[29]张国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5(6).

[30]朱志勇.马克思话语中人的本质及其发展[J].河北学刊,2007(6).

[31]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1).

[32]郭大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人[J].哲学研究,2007(12).

[33]阿格妮丝・赫勒.马克思与“人类解放”[J].与现实,2012(2).

[34]赵卯生,杨晓芳.的重建与人的解放―阿格尔建构生态学旨趣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35]阎孟伟.完整理解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再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2014(4).

第5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人的形象 文化 人本主义 设计

人类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是“关于人的科学”。据说亚里士多德最先使用这个名词,他主要用之于研究人的精神实质。后来经过词义的延伸,在早期这个词就慢慢地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关于人类体质的科学,一方面是关于人类精神的科学。在经历了和别的学科大致相同的经历以后,人类学这个学科得以创立,但要给人类学下个定义却是比较困难的。

人类学的目的是试图依据人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的研究人,尤其是人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人类学的基本领域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人种志等,其中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的起源、生成、进化、分布和发展,把人当作是一种自然生物,并与动物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人的特殊性。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则是人类文化的起源、生成、进化或变迁的过程,并将各种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加以比较。其他如人种志、考古学、史前学等学科大多可看成是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在“人类”的层次上研究人,或在“群体”的层次上研究其文化(人种志),也就是说人类学研究的不仅仅是生物人、自然人的起源与分布(体质人类学),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人”(对应于“自然人”)。进入20世纪后,人类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许多分支,形成了许多流派。体质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及其他专门的人类学学科都是建立在实验材料的基础上的,因此也就与古典人类学思想的哲学思辩分道扬镳了。人类学不再以整体的人的形象为研究对象,并且都把有关人类本质的认识作为先决条件,仅仅考察人类外在的特征或文化成就,但是它作为先决条件的由现代经验科学和哲学提供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

19世纪是一个新学科不断产生与分化的时代,学科的分化导致了不同学科之间逐步失去了共同语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彼此独立,哲学与自然科学也开始相互疏远,自然科学家不关心哲学,哲学家也有意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科学之外,这种相互分离的倾向使得哲学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对人的研究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性,如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它们都研究人的各种问题,但多是些实用的知识、具体的领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这一端来看,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关于人的世界的多方面的知识,但也正是这些认识使人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科学时代得科学无法提供一种确定的人的形象,那么,从哲学的这一端看又如何呢?现代西方哲学的确很关注这个问题,人本主义思潮正是由此而应运而生的。古典的形而上学把人当作一种抽象的认识对象,从某种先验的观念出发去寻求人的抽象本质。当代人本主义思潮,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不满足于那种抽象的思辩,因此,将社会中孤独的个体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起点,专注于内在的、不可重复的意志、情感和心理状态,从个体的内部来观察人、探索人的自我之谜。存在主义考察人的结论是,个人不得不为他所获得的自由和选择而承担责任,从而导致了它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存在主义反映了人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和失望的困惑,但是它把自我理解成情感意志的个体,而不是整体的人,它的悲观主义色彩,就是不可避免的,它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及对人的形象的描绘同样也是不完整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关于人的形象,如果这种形象是确定的,就会出现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和良好的生活秩序。现代科学和哲学彻底破坏了人原来各种传统的形象,人们不再把历史上的任何解释看成是真理,看成是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没有一种解释能够确定地使人树立对自我的信心。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马克斯·舍勒敏锐地指出:“人已经成了前所未有地疑难问题,人不再知道他是什么,他懂得他不知道这个问题。人对自己的道路缺乏信心,道路对他来说成了问题,因而他以无比的关心思考自己的意义和现实,他从何处来,他要到何处去。……人的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文化、艺术和社会秩序赖以依托的传统的人的形象破灭了,“上帝死了”,人成了无家可归的浪子。在这种情况下,重建人的整体人的形象、恢复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的问题也就成了焦点问题,也就是对于人的研究应当把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从而综合地全面地研究人。

同时也可以看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并不总是令人乐观的。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的一个环节,于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都被消解于思辨体系中了。

虽然浪漫主义思想与以数学和以知性为基础的近代科学主义思潮进行了抗争,竭力想挽救被工业文明所淹没了的人的内在灵性,拯救被数学思维浸渍了的属人的思维方式。这些浪漫主义思想家们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的诗的丧失,其哲学指向就是:人究竟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有限的生命如何实现超越,又在哪里寻得灵魂永恒的归依?

的确,人不能生活在数学式的精确性和物理学式的实证性为基础的世界中,人是有智慧、有理性的存在,但人更是一种感情的存在,使人完善的是情操而不是理性,人的价值在于他的道德本性,这种本性本质上就是感情。人应当认识到,人本身绝对不可被这个实证化、精确化和逻辑化的世界吞噬掉、淹没掉,能够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保留原始的纯真本性的,不是理性, 而是情感。只有情感,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人是作为一种社会动物而生存着,但又不只是作为社会动物而生存着。就人的社会生活本身而言,无论怎样它似乎都不会阻止人对自身作出评论以及对自己的日常表现、渴望达到的目的和价值观念作出阐明和解释。

所有的这些再次表明了人类学中重建“完整人“的势在必行性,把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从而综合地全面地研究人,这样才能建立一种确定的人的形象,也才能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设计才能称之为人本设计。不只是需要设计师在“生物—社会”的生存方式上看待人,还要深入到人生经验的提炼中去,并且把这种人生经验转而被作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念的体现,这样在设计上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人本关怀,赋予设计以情感。

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设计的未来,取决于设计不被看成是作为对别的社会文化行为或体制的简单反应的文化的孤立片段、而是被看作其本身即是进行中的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程度。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设计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形成行为、规整行为和引发行为的行动系统,也是高度有效的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是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这里所主张的研究与那些更为一般性的、强调形式的研究相比,在实质上是人类学的,是哲学人类学人本主义的延伸。正如在现代设计史中现代主义发展曾追求极端的简约主义后,变化性也逐渐减少,人类文化结构中的差异被忽略了,使得人们开始对自己心灵深处的渴望,重新反省探讨新的价值观,因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语意学派和解构主义等设计潮流及风格。而这一切都意图恢复现代主义所切断之产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重新去探求产品的文化意义或从产品发展与人类使用产品的历史,赋予产品功能性之外的人文价值,以人为本的设计的比重逐渐增大。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具体产品实体的过程,设计师扮演着相互沟通的角色,其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制造及使用状态的认识,赋予美学价值,将心中的产品形象予以具体化。设计师透过产品与使用者做思想上的沟通,但是否能使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协调融合之地方,既看产品能否对使用者发生意义。是否能产生认知一操作或心理上的认同,是否能唤起使用者对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记忆而定,又取决于设计师能否认识到人的形象的“完整性”,是否将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正如我们从一个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无形中可以看出该设计师、企业、地域的特有的语言与符号,以及设计师本身的文化教养,文化与人的交互由此可见一端。

工业设计就是为人类而设计(Design for Human Being),为人解决某些问题,其广义的想法,实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由家庭生活之和谐进而社会生活之平衡与协调。就是调和人、工具、公共设施及环境所构成之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调和论。这种始终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工业设计的人本主义。在今后的发展中,人类生活和社会将更加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师们也将更加需要这种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经过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等思潮走向成熟时期的设计理念,也是哲学人本主义的实践延伸,它主张任何人造物的设计(或非物质设计)必须以人的需求和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即人的因素为设计的第一要素,而不是技术、形式或其它工业设计必须时时感受时代的脉动,接受文明的刺激,并由人性出发来创作,诠释创造新文化。因此,人本主义的设计将是防止和解决可能出现的人机冲突,让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2 孙远波,黄小珂.信息化时代德人本主义设计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5)

第6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体系,在临床中实行人文关怀是医学模式转换和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必然条件。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精神在现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神经内科的学科特色,探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如何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以寻找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方法,指导临床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开拓医学人文教育新领域,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新常态,推动医学人文素养快速提升,全面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增强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引导住院医师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满足人们的健康服务需求,引领医疗环境向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教育,医学;医院科室;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职务;在职培训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1],其是以预防、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状态为目的的综合科学。医学人文是将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法学等知识综合产生的学科,是实现人性化医疗、人性化医患沟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培训基地依靠临床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规范化培训;在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已成为主流形式。在规范化培训阶段,注重人文教育和医德医风及爱伤观念培养,对青年医生未来构建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尤为重要。

1规培医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是为规范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现代新的医学人文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关爱与敬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3]。通过对规培医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对患者关爱、关怀、关注的态度,尊重患者,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让患者满意,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1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离不开人文教育

当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逐渐深化,不再满足于消除躯体的病痛,更希望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作为医生应该把患者当作一个整体,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诊疗对象。当代医生除应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外,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情况,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规范化培训阶段,灌输人文知识是培养医学生情商、树立正确服务意识的必要手段,进而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多方面的锤炼中成为高综合素质的医务工作者。

1.2铸建良好的医德医风必须注重人文教育

规培医生是跟随当代医学前进步伐诞生的产物,除要求具备精湛的医疗技能,还要求拥有人文精神的支撑和道德的底线。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即将独立行医的医生,深刻地意识到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生的必备品质;要牢固树立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授学生以德,把德渗透到青年医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调整、情操陶冶之中,以此激发青年医生的职业尊严、责任感[4]。规培医生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生活信仰和职业操守,同时需兼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才能在将来正确应对实际医疗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1.3树立正确服务理念的重要途径为实行人文教育

无可厚非,医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医学社会化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实行人文教育,确保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严格约束自己,保护患者隐私,杜绝不尊重患者的行为,构建全程贯穿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模式,帮助其尽早树立以患者的感受和利益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理念,顺应时展要求,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1.4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是强化人文教育

服务态度差、沟通障碍等人文关怀不足的情况,已成为近几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其根本是由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落后,使当代医生在医疗工作中仅仅以救治疾病本身为目的。只关注疾病的生物学本质,忽视社会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无法满足现代医疗要求所致。目前,社会上屡屡出现的病患伤医事件,固然与部分患者自身素质低下和媒体误导有关,但也应深思是否与部分医护人员缺乏人文关怀,未能及时疏导患者极端情绪有关。在临床医疗活动实践中具备良好的医患交流能力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医疗目的的重要基础,是医学生提高医疗技能的重要前提[5]。为改善医患关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必不可少。

2神经内科规培医生临床教学中实践人文教育的具体举措

西方医疗教育中十分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6]。国际上对住院医师的要求是: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具备人文方面的素养[7]。医学人文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兴起,已成为世界各地培养医学生均必须具备的基本课程。国内医学界已逐步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但主要是学术界,对直接和患者接触的临床医生和医院的影响却远远不够[8],对于专科性较强的神经内科专业更是缺乏实用的人文教学方式。当今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为提高神经内科医生人文修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临床教学中实践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2.1提高规培医生对人文关怀的认识

神经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多伴有肢体瘫痪、失语、智能减退、尿便障碍等情况,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同时承受心理与经济的双重负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医疗过程中迫切需要人文关怀。而规培医生刚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往往更重视医疗技术学习,容易忽视人文素质的修养,医疗活动中缺乏人文关怀,医患沟通不充分,常常导致非医疗技术纠纷发生。所以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适当安排人文讲座,讲授医学人文知识,为规培医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带教教师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查房中以患者为中心,注意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刚工作的规培医生多与患者接触,亲身体验人文关怀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规培医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2.2树立规培医生正确的服务理念

医疗行业归属于服务行业,医患关系实质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9]。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运动、感觉及情感障碍,在临床实践中培养规培医生时,提倡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其直观感受患者的病痛,树立以患者的感受和利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医学人文精神内化,逐渐形成医学生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医生应树立发扬关爱和尊重患者的人文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患者真正相信医生是以维护患者利益为中心的,才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3培训规培医生医学人文技能

国内外权威统计资料表明,许多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10]。医患关系融洽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沟通不畅可导致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往往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线。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高、康复周期长,变性疾病进行性发展,无法终止病程,治疗手段有限,疗效甚微,头痛、眩晕、癫痫等疾病无法预知,反复发作,难以完全根治。这些专科疾病的特点本身就让患者难以接受和理解,若住院医师无法在诊疗中及时察觉患者的心理活动,将难以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或者在沟通过程中缺少技巧,也无法达到满意的沟通效果,往往容易引发纠纷。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必须在规培医生临床实践中引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科室定期由临床案例入手,模拟医疗场景,或带教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规范、人性化的语言,向规培医生讲解各种情况下与患者谈话的技巧;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如何耐心、细致地解答及交代病情;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怎样适时进行开导和安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有哪些语言忌讳等。让规培医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学会把握沟通时机,运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表达需告知的内容。

2.4考核规培医生人文知识和技能

建立有效考评机制和评分标准,量化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成效,对于培养高人文素质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出科考试中除了传统考核专科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外,还应加入医学人文知识和技能、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能力等项目,比如,如何表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否拥有准确、恰当告知患者病情的能力,最后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综合评分。希望经过考核证实,培训结束后规培医生自身人文素质普遍提高,从起初的不重视、缺乏技巧、没有理念到面对任何患者都能够从容镇定地进行有效沟通,做到在医疗过程中真诚地理解和关爱患者,尊重生命和人身权益。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新的医疗模式要求医生同时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素质、人文关怀理念。作为实施监督机构的临床科室,需结合学科特色,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培养机制,有利于保证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输出。积极开展医学人文知识教育,让规培医生充分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授予医学人文技能,引导他们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去思考和实践医学人文内涵,为患者提供富含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确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伍思婷 鲁向辉 林佳才 刘若卓 崔芳 武雷 单位:中国人民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

参考文献

[1]张玉玲,史美俊.医学人文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作用探讨[J].兵团医学,2015,46(4):62-64.

[2]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6.

[3]杜治政.论新的医学人文观[J].医学与哲学,2008,29(7B):8-14.

[4]林岚,余杨,黄震,等.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30-1031.

第7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开启智慧,提升大学人之精神境界

(一)提高思维能力恩格斯曾深刻地阐述了理论思维对于一个民族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他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7]285哲学能够使人认识思维的本性,掌握思维运动的逻辑,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1.整体思维。哲学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人类求知意志的精髓,历来为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教育家纽曼关于“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的定义,为很多学者所熟知。但这里的普遍知识,并非指大学所传授知识学科的普遍性,而是指一种“自由的知识”,它强调的是知识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所以他说:“当知识不是含糊地、一般地,而是精确地、超常地被看作是哲学时,知识在更大程度上具备了这些含义。如果不去考虑每一个外部的和最终的目标,当知识带有哲学的特性时,它就是格外自由或尤其自足的。”[8]31雅思贝尔斯也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他认为,学术靠的是与知识整体的关系。倘若脱离了与知识整体的关联,孤立的学科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他提出“教给学生一种不仅包括他所研究的特殊领域而且也涵盖了所有知识门类的整全意识,这应该提上大学的工作日程。”大学“必须灌输一种对于科学观念毕生的忠诚,同时也必须要灌输一种对追寻知识整体性的忠诚”[2]76。因为这两个方面是大学所培养的从事智识职业的人才所必要的。而要做到这些,又必然要靠投身于寻求整体,也就是所谓的“哲学”观点。他说:“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科学都是‘哲学的’,只要它不因手段而忘却目的,只要它不因此沉湎于罗列词句与事实,沉湎于摆弄仪器、标本、技巧和孤立的现象,而迷失了方向,背弃了整体的理念。”[2]76因此,在培养人的整全意识和整体性思维方面,哲学发挥着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2.批判思维。关于哲学思维的批判性特征,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9]112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对此也有过精彩论述,他说:“哲学认为,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问题上的退缩。哲学已经担负起这样的不愉快任务:把意识的光芒普照到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之上,而这些东西已根深蒂固,似乎已成为自然的、不变的、永恒的东西。”[10]243哲学思维的批判本质和批判精神,对于大学和学人而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创新与发展知识,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正如哲学家布莱恩•麦基所指出的:“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思想,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11]4因此,批判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与方法,更应当是大学与学人生存与生活的必要条件。

(二)涵养学者人格近些年来,我国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学人所应有的学者精神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对于当前学者精神的失落,尽管我们更容易从时代的症候中找到其客观原因,但精神防线的守护关键还在于主体自身。因此,对大学中的全体学人而言,自觉追求一种学者的境界与风范,养成学者人格尤为重要。正如教育家先生所说:“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12]3821.培养研究兴趣。兴趣作为人们对待事物或从事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对于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求知的三层境界。对于大学中的学人而言,如何做到乐之?这就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对于这些,科学本身不能予以回答,只能依靠哲学。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才能立足。哲学有效地激起了一种热切的求知欲望。哲学也通过向科学家强调求知的极端重要性,为他们提供了某些理念,由此科学家可以获得启发,决定取舍。哲学贯穿了整个科学。它可以在对科学方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给科学以指导,……学者和科学家从哲学面里获得的不是某种具体的好处。但在研究哲学的时候,他们确实可以对自己工作的整体背景有所领悟。更有甚者,他们为研究工作找到了新的动力,对科研活动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2]50—51科学的基础和目标等问题决定着科学的进程和方向,但科学自身却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它们只有在哲学的映照之下才能认识。2.养成学者人格。哲学作为一种“智慧”,是一种包括理性、信念、人格在内的智慧,是一种能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和“最高支撑点”的智慧。冯友兰先生曾引用金岳霖教授的话说:“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13]9因此,哲学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一种学养和品格。正如哲学家贺麟所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表征时代,引领社会文化之发展

第8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意义

古人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济世救人”,由此可见,医学以“治病救人”为核心,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其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理所当然包含医学人文教育。

1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造成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

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这不但要求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科学素质,更要求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的过分技术化、商业化削弱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造成当前医学严重人文精神缺失,其深层根源是拜物主义思想泛滥,患者被异化、物化的结果[1]。在20世纪早期,梁思成就撰文《半个人的时代》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一大批“空心人医匠”由此产生,因他们欠缺“以人为本”的辩证思维和服务理念,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不断引发一系列医患纠纷、矛盾,造成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故在高等医科学院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

2 医学人文科学的发展历史

医学的发展首先源于人类对生命的关爱,医学不是一门纯科学,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关爱患者体现的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价值,也是医学的尊严。没有技术的医学是脆弱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在中国古代,受传统医患伦理思想受儒家伦理思想和中医本身的影响,在医患伦理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容,主要包括胞以为怀、易地而观的待患之心;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的待患之道;重义轻利的取酬原则;正人正己的自律意识;同时强调患者的责任,形成了病家之道的思想内容[2]。清代医患关系的社会控制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对医患关系的控制、医生对医患关系的控制、病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萨斯和霍伦德认为医患互动可以分为三种可能的模式: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和相互参与模式。而清代的医患关系实践中,患方越是权贵或者素质较高,医生越有可能采用后两种模式,并以相互参与模式为主[3]。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4]

3.1 树立正确的医学教育观,加强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在大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3.2 进一步增加医学人文课程数量 与西方国家相比,医学人文教育占总学时数的比重,美国、德国达20% ~25%,英国、日本约10% ~15%,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而我国的人文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8%,且多为选修课,仅集中在第一、二学年,多为教学形式较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5]。所以,要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将其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最好设为必修课。可适当增加校园文化、校训、建筑风格、教风学风等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医学生们春风化雨般地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3.3 促进医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总所周知,评价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德艺双馨”,由此可见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而医学行为则是医学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医学实践又是医学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那么,作为医生、医学行为、医学实践之源的医学教育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我们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 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打通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人才。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在对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中,更要注意言传身教,尤其是要与患者亲切交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时甚至可起到药物治疗之外的作用。

总之,医学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担负起医学人文教育的重任,这也是培养下一代年轻医学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 郑大喜.医学领域里商业主义的渗透与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与社会,2010, 23(4):1-3.

[2]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患伦理思想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 (1):36-38.

[3] 荀铁军.从清代小说看医患关系的社会控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 (1):39.

第9篇:哲学人生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