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兴趣;观察与积累;批改与评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84-01
作文教学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中,但许多学生恐惧写作文,教师们也往往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发现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有些作文题目或者生涩深奥或者陈旧老套,不是让学生无话可说、无法下笔,就是觉得陈词滥调,不想动笔;二是许多学生缺乏生活与素材的积累,缺乏一定的写作训练,所以学生在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是部分教师批改作文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等等。所有种种,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作文,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写作就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尤其是在七年级,这个初中的起始阶段,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七年级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改革作文命题,改变单一的写作形式,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命题作文感到困难的一部分学生,在日记和自由文中却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所以,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应特别注意选择作文命题,宜浅不宜深,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能写。如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可给学生布置片段作文“________的我”,要求介绍自己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与爱好,然后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进行口头作文,让同学们既能展现自己,又能互相之间增进了解。第二周,恰逢教师节,可结合节日,给学生布置写一封信,“写给小学_____老师的一封信”,内容上既可以谈谈自己上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学习上的收获或困惑与也可以倾诉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思念等等。老师批改后,让他们把这封信写在稿纸上装在信封里寄给自己过去喜欢的老师。第三周,可要求同学们回家写周记,题目是“我的新同学”,要求同学们写出班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新同学外貌、神态、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这些作文题目既简单,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学生们写起来毫不费力,既唤起了他们的创作潜能,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教会观察与积累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学习写作的学生也是这样。”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写文章并没有什么决窍,就是多读、多思、多写。所以,仅仅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我们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咬笔杆,抓耳挠腮却无话可写;或者是翻来覆去就是几件事在“炒冷饭”。究其原因,还是缺乏阅读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肚中无货,自然写不出来。
遵从学生阅读的兴趣,可先挑选一些语言活泼、故事有趣、情节曲折的书籍,再慢慢加深。比如在七年级可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草房子》(曹文轩)、《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等文学作品,让学生能有基本的兴趣;八年级再深一步,可指导学生阅读《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选》、《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童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立意深刻的作品,让学生能开拓视野,增强理解能力;而到了九年级,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傅雷家书》、《红楼梦》等文学名著了。当然,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也不应排斥那些学生们喜欢看的校园小说、流行杂志等等。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快乐时,才会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广泛的阅读,将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指导学生快乐阅读的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做好积累。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熟读并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在七年级的上学期组织可摘抄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在下学期组织诗文朗诵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浏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观察自然,注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春花秋月、潮涨潮落。记录自己的发现、心灵的感悟。写观察日记、心灵独白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素质教育 淡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9-02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法教学的内容以区区百余字的篇幅纳入附录之中,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于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便少教甚至不教语法,初中三年,绝大多数学生对字、词、音、义(如字的结构、近义词和反义词、多音字和同音字等)以及常见的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基本能做到“知其然”,但对更多的语法知识是一无所知,其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语法的概念。在部分学生的身上甚至会出现“语法盲区”现象,除了解一点修辞知识外,其它的几乎不知道!
谈及“语文语法教学”这个话题,也许让人觉得老土,也许有人认为没什么新意可讲,也许也让人觉得就是说了也没用,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作为一个在一线工作十几年的语文老师,经历了苏版教材的几次改版,对语法知识那份特有的体会,让我心生困惑,期望在思考之后能有豁然开朗的顿悟。
语文课《课标》(7-9年级)明确要求要“淡化语法”教学,但这种“淡化”并非是“淡出”,更不能和“什么语法知识都不教”对等起来。“淡化语法”是相对于以往教材中“繁、难、偏、旧”的语法知识而言的。在新课改背景下,虽说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被“淡化”是不争的事实,是大势所趋,但“中学语法教学”还不至于“淡化”到取消的地步,语文教师不应轻易摒弃语法教学,不能从过于那种过于强化语法教学转化为过于淡化语法教学,甚至是不教的地步。初中阶段的语法内容是学生高中学习必不可少的铺垫,在初三时段的学习中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虽不要求学生说出具体的语法知识,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的理解,词义及翻译都是棘手的问题,词性概念不明确,如何能够理解词类活用,不明白句子成分和短语结构也就不可能理解并判断“特殊句式”,也就无法准确翻译。“语法教学淡化要求”“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在实际知识的的解读、运用中,却离不开必要的语法知识。
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第1题: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一句话。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 。【分析】:这个仿写句要求答案中要体现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而且要是一个陈述语气的句子,其间两个分句前者是偏正短语,后者是动宾短语,宾语部分又是一个偏正短语。看似一个简单的仿句,要运用的语法知识并不少,这还仅仅是一例,试卷中的病句修改、文言停顿、句子翻译无一不涉及语法常识。泰州市中考试题在综合实践题中,出了一道“汉字结构趣解”的题目,知识的准确回答必然要求学生对汉字的构造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语法知识在我们语文知识的运用、实践中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的眼光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能为了“考”而“教”,而应为了“学”而“教”,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法知识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学生学会语法知识也就多了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钥匙。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以为语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是运用语言的法则,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人类在几千年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能提高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人对语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准确理解语法,有助于更深刻地感知、自觉地把握和自由地驾驭汉语。作为汉语知识的传授者,在语法知识的启蒙阶段,特别是我们初中这个特定的承前启后的学段,如何理解课标要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处理语法知识,进行语法教学,是我们们每一个汉语知识传递者深思的话题。
一、教师要“语法有度”,正确理解课标“淡化语法”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度”:指的是语法教学要做到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随文而教,弱化训练。新课标旨在引导教师们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与做法,旨在引导教师们在教学中均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有创新意识的个体。学习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储备终生学习必备的知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十分重要。但教师又不能像以往的教学那样,花大量时间和功夫集中讲授语法知识,为应付考试对学生进行语法方面反复强化训练,使“语文课”变成了“语法课”,导致学生因“语法”的枯燥乏味而对“语文课”生厌,产生抵触情绪,失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将语法教学和语言人文性和实践性很好的融合起来,语文课才会生机勃勃,才不会又再次蜕变为“语法课”。
二、教师要“生书研读”,准确把握教材、学体情状
系统回看苏版教材,编者将字、词、句子、说话常识等分散安排在单元后面的综合实践中;将标点用法、短语类型、修辞、复句等内容单列在每册教材最后,以附录列表的形式来介绍。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教材编写的意图:既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进语法基本知识点,又要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语法常识体系。教师只有对学段内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对语法知识的编排了然于胸,才能合理安排,从容应对。
在对教材了解的同时,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能忽视。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准确把握现有的语法知识水平,这是教师讲解语法知识和选择科学教法的前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目前因为施教学区的变化,小学教师对小学课标中语法教学要求的理解与执行的不同,这些同学们既有的语法知识基础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语法的概念。对于少数七年级新生而言,就连基本的多音字、多义字、比喻等修辞都还一片茫然,更别提语法知识基础了,只有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在初中阶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高效度地完成课标要求的语法内容。
三、教师要“科学设计”,注重语法讲解策略
教师在传授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方法要灵活多变,形式要多种多样,这是我们教师如何科学传授语法的问题。教师应该把语法教学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而不是把语法教学当成独立的教学过程。语法教学中,要注意“教活”而不是“教死”,让学生“活学”而不是“死学”,这是我们教者语法知识教学的基本点。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说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里的课堂教学我理解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我们目前传授语文知识的主途径。
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从语法规范的课文中汲取语法知识,教师以课文语言材料为例子进行语法知识教学。课本中所选范文,不仅文学性、思想性强,而且语法规范,是符合语法教学的语言材料,利用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语法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健康情感,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知并建构相应的语法知识体系,形成教材配套的语法知识技能。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语法规范下内化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运用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将语法知识贯穿进平时的作文练笔中。特别是作文讲评课,可以将所有有语法错误的作文题目拿出给学生评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作文中的病句,并加以归类,以形象具体的例子体会语法知识,逐渐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当然语法知识的教学远不限于这两个领域,我们教师可以开拓更多的渠道。
在“淡化语法”的背景下加强语法教学,我们要把握好“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语法教学要长期坚持,贯穿始终,因为语法知识很是抽象,短时突击教学效果差,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宜将知识点分散于各个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总结,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有效完成好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教学,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关键词:引导;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88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综合性最强的人文学科。我们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明白从中学习什么、怎么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广泛地展开,在整个教学大纲中,文言文相对而言,愈发被重视。无论是十几年前的一两篇,还是现在七年级教材的一单元一文,或者是九年级教材中每册两个单元,甚至是高中课文的50%,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文言文在整个初中阶段愈发能体现出其重要作用。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而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陶冶功能――教育价值;发展功能――艺术价值。
由于文言文素材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对素材进行反复研读,才能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的知识的产生,是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文言文学习需要学习活动和对活动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协调统一,即需要学生进行反思。所谓的反思,实际上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就学生而言,是对本人的学习实践活动及其学习方法的重新认识。把它用于学习上则是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反思性学习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还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
常听到有不少学生抱怨:现代文都那么难学,怎么能学好古代人写的文言文呢?的确,古人写的东西往往距离我们现在的时代甚远,让现代的人去了解古人写文章的意图,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找到适合的学法,学好文言文。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学过英语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学好英语最最要紧的莫过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文言文也一样。新语文教学大纲,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古人说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教学文言文,就得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多读。一般来说,可分为“学前三读”,第一读:学读。什么意思?即:让学生自己根据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注意句子正确的停顿和节奏。第二读:品读。即:让学生在学读的基础上,熟练地朗读课文,从读中去感悟文章的大概意思,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文意。第三读:诵读。即让学生深刻感悟课文意思,再根据文意来记忆并背诵课文。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按部就班方能从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能做到会读、会译、会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纵观初中的三年教本,文言文的编排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特别是对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新生而言,朗朗上口、简单明了的文言文就颇受欢迎了。笔者在执教《论语十则》一文的时候,发现学生喜欢朗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语意浅显的文句。在教学时就让学生自主朗读,通过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对这些简单的语段来说,通过反复阅读就能明白意思,而且教师也不必花很多的时间进行逐字逐句翻译的传统教法。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自学中引导学法
能朗读到会朗读,还只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基础。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就得翻译。传统教法中往往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要手段,很少让学生自主地去学。这种学法和教法,只能导致学生成为一台“复写器”、“复读机”,死记硬背,三天忘记。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确是不行的。文言文教学,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做到收放自如,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得让学生预习。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学生手头至少有一两本的参考用书,这也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时候得到一些帮助。所以,我们在布置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有目的地自学。但是教师的督促也是必须要紧跟,即用小练习也好,上课时提问也好,一定要让学生自觉地去学,当然,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咨询同学或教师。那么在正式上课时,就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时候才不至于如听天书一样,脑中空空,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自己掌握了多少也不知道。而且这种自主预习的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也能够自主完成课文的学习。
其次得让学生多说。通常,教师在教授古文的时候,往往以教师的讲为主,所以很少听到学生的说。新课程改革是让学生从沉默中觉醒起来,让他们能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成为配角,学生成为主角,如果允许的话,就让学生根据课文设置情景,并进行表演。一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以提高学习古文的兴趣。课堂是学生的,就要让他们多开口,多提问,教师只能起到纠正和串联的作用。如执教七年级下的《夸父逐日》和《狼》,让学生先预习,再自由组合进行情节表演。当学生在台上表演时,台下的同学也不能空闲下来,他们的任务是找出表演者理解有误或值得商量的地方,再大家一起来讨论确定正确合适的译文。这种方法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加深印象,牢记所学的知识。
最后得让学生反问。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下转第90页)(上接第88页)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语文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把握所学的知识,把不理解的问题解决掉,这是最后一步的目的。让学生反思学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反问,考虑到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不敢当面提问,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书面提问或当堂提问。把反思的问题解决在学校里,不让问题带回家。一般来说,学后有问题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不必对学生的问题的多少或难易耿耿于怀,应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来解决问题,而且尽量要当面解决。
三、在温故中自主探究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学生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为他们积累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词汇,这对分析新的课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例如七年级下的《狼》,学生用上述的方法学习了之后,也遗留了不少问题,如“投以骨”,经过学生的讨论,最后确定为:这句是倒装句,应为“以骨投”,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又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意思是打洞,名词作动词使用。又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经常解释成“狗”,但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意思就发生了改变,即“像狗一样”,属名词作状语。了解了文意,并掌握了本文的特殊的词汇,那我们再遇见蒲松龄的《狼三则》中的另两则,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而对下次所要学的新课文来说,学生掌握了这种学法,再去学新的课文,对程度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也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程度好的同学就能够掌握整体的意思了。这说明,引导的方法能让学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增强文言文课堂的思维能力,使文言文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对文言文来说,无论教师采用是怎样的教法,最终的目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让每位学生爱上文言文,这是我们古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既能提升兴趣,又能拓宽语文的知识面。
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能以生动的课堂气氛,丰富的古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现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通过展示作品文化意蕴的深层内涵,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把他们带到古文学作品的优美境界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参考文献:
[1] 鲁姣华.对新课标下文言文选材、教学的困惑和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1).
[2] 徐德强.浅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
[3] 田月红.让琅琅书声回归语文课堂[J].学语文,2010(1).
[4] 邓昭玲.初中文言文的优化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一
通过研读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深究语文新课标精神,我认为:语文家庭作业应该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更不是语文课堂的附属或补充。如果将校内语文课堂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一只脚,那么语文家庭作业则是语文教学的另一只脚,一只可以拓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走出语文大课堂之路的脚。
(一)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尽管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师们的家庭作业观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更新,但教师们的脑海深处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依然十分顽固,它们总是在潜意识中,并且理所当然地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比如说教师们的家庭作业内容已经不再完全是复习预习,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也少了很多,他们也会布置学生课后读文学作品,也会有在节假日布置学生去关注民俗之类的作业,等等。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常见的模式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手边的练习资料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预习、复习作业,而文学作品阅读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有交代无检查的口头提示,倒是课本上的名著导读,因为考试要考的缘故教师们会讲得很仔细,至于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完整地读过这些名著绝大多数老师并不在意;而那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自由的作业只是偶尔才会有一次,并且布置得相当随意、可有可无。为了真实地了解情况,我做过一次调查,分别搜集了在本市市区、县城和乡镇的三所初中的同一个年级两个星期内的语文家庭作业。结论是:三所学校的语文作业无一例外的是以预习和复习为主要内容。不同的是市区的初中作业形式和内容相对灵活些:县城和乡镇初中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不大,多是集中在课后习题和《补充习题》上,此外就是记忆相关字词、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每周还有一次摘抄和练笔;市区作业要灵活些,预习作业中除了完成习题外会有搜集资料的内容,复习作业中有写读后感或相关主题练笔的内容,但这改变不了紧密地围绕课内容布置作业这一事实。这个结果证明我的反思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学研究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研究也很不理想。这一点,如果我们将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让我们看看这些论文的题目就很清楚了:《中学语文研究形式的研究》《趣味家庭作业》《星期作业创立语文教学的校本特色》《语文模块式教学与练习研究》等。再看看一些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实施“星期作业”,实施“主题性作业”,实施“自主开放性家庭作业”,实施“实践探索型家庭作业”,等等。总结一下就是:之前关于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和尝试几乎都是集中在对作业模式的改变上,是在将家庭作业定位在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标准没有摆脱传统的观念,简单地说家庭作业依然是附属课堂教学存在的。
(二)当前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令人困惑。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这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开篇语中的一句话,也是对语文学科最恰切的解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随着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科学,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封闭单一、高耗低能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在反思与重建当中语文大课堂理念被提到了一定高度。学习理论很简单,“大课堂”这个名词重复起来也相当容易,但要实实在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谈何容易。搜罗一下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论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现在大家热热闹闹讨论的所谓“大课堂”其实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替身而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打着大课堂的旗子,实际却是为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服务。搜集资料、拓展阅读、小组合作,我们必须肯定的是这个过程确实对开发课程资源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与“大语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二是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定义为大课堂,这种认识相当普遍。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的准备过程一定程度似乎有了语文大课堂的影子,但必须正视的是它不过是以四十五分钟综合性学习课的结束为终点,如果将它定义为语文大课堂未免太狭隘了,无异于以一棵树来代替整个森林。三是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泛化、盲目化。空谈语文应该与生活融为一体,也会在教学实践中跟学生强调要注重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却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也没有相关的评价设计。虽然语文大课堂是在“大语文”的理念下诞生的,但它是有别于“大语文”,因为课堂上教师是主导,那种放羊式的提醒绝对不是大课堂的本质。
(三)语文家庭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一部分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实现语文大课堂的责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果单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必须是在课堂之外逐步完成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仅有责任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语文课堂学习,而且有责任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家庭作业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起这一角色,因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家庭作业的特征决定了它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更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仅将它变成课堂的附庸和补充,变成预习和复习的工具,那么无论师生怎么努力都注定语文家庭作业不可能有较高的效率。在“大语文”的理念下,正确的大语文课堂观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来拓宽语文课堂的外延,让语文课堂走出四十五分钟的局限,走入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更大的语文课堂。这与科学的语文家庭作业观是不谋而合的,要想实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目的有体系的语文大课堂而不是放羊式地点到为止,除了家庭作业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走的途径呢?
二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家庭作业和语文大课堂琴瑟和鸣奏出更优美的语文教学乐章呢?我对此有一些想法。
(一)适当运用语文教材体系中已有的设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通观初中全六册语文课本,发现教材的编撰者已经在编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语文大课堂的观念,例如六册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性学习,且不管在教师的教学中实践的程度如何,这一内容的设计毫无疑问是要求语文教师有将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之外更广阔的空间的意识。尽管在前文中我将它与语文大课堂的关系表述为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不能以树木取代森林,但没有树木就无以成林;再如,每册教材都有名著导读的设计,就是希望通过教师的引领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文学作品;还有,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书法作品欣赏,九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文学样式相关知识介绍,教材附录设计也体现了语文大课堂观念,从文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层面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利用生活中可能的课程资源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教学 问题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以往语文课上出现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受课”现象逐渐退却,取而代之的是将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经历“质”的转变,诸如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理念的转变确实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内涵和实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在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呈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认识和即时修正。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及策略,希望能对初中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帮助。
一、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呈现的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以下教学误区,深有感触,在此将其总结出来,希望引起注意:
1.自主学习表面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
应教育专家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再呼吁,新课改对于语文课堂的要求之一是要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许多教师更是将“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奉为“圣旨”遵照执行,不料却走入了另一极端:课堂上乱哄哄的“手舞足蹈”,看似热闹却毫无主题;学生发言海阔天空的胡编乱侃、甚至偏离课堂教学主题的毫无逻辑,却引来了学生的“满堂喝彩”和教师的创意表扬。结果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教师一边看”,表面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不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可想而知,对于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理念如此表面的贯彻何谈收效?
2.合作学习华而不实,实际是泡沫严重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要“积极倡导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华而不实,泡沫严重,主要表现为:
(1)凡课必“组”,杂乱无章
很多初中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若无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就显得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于是“大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合作”等等应用而生,课堂上充斥着学生杂乱无章、七嘴八舌的讨论和“较量”,却忽略了有些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自主的品读、思考和玩味,不需要合作学习,即时需要也要“动静结合”,这样一味的随意安排合作学习,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退场旁观,“蜻蜓点水”,点评难见
诸多合作学习形式中的教师,通常在其中的表现要么退至教室一侧或办公室耐心等待,要么如“蜻蜓点水”一般游走于各合作学习小组间,等到讨论基本完毕,班级声音基本安静下来之后,才走上讲台听取各组汇报,汇报完毕即宣告结束,根本没有批判性的点评和有效的全程“调控”。
二、解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给出以下几种策略,以期和同仁切磋交流:
1.教师要适度地讲解,有效地引导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去讲解,不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反而更需要教师的精辟讲解和科学点拨,以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灵鸡汤”。例如,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首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文章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法,并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以座位相邻为原则互相交流、互相描述;其次,在经过学生的集体交流之后,让学生发言。在同学的发言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不太懂这些描写是用什么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因此,此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既要讲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也要讲解他们怎样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去感受同一事物,并以课堂及周边环境作为实例,让他们去实践。此类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应用到如《生命,生命》、《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去。
2.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动静结合,全程监控
首先,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教师要精挑细选,对于那些确实需要学生共同思维和思想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让其共同探究,例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至爱亲情、人与环境、高新科技等单元的文章由于需要更多的学生交流,因此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而对于那些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动物世界单元的文章如《松鼠》、《国宝——大熊猫》等知识性和观察性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方式中真正使自己和别人有所收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其次,开展合作学习要动静结合。即真正的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的人人参与、热闹讨论。而是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品读、感悟、自我玩味和理解体悟,要有学生个体自我的收获和提高。例如,学习邹韬奋《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现母亲爱的词语和句子。其次,在真实体验母亲爱的环节上,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可以先静心想想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会找出的反映作者母亲爱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小组发言讨论该如何更好地关心母亲,大家都有什么好的想法,这样动静的结合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更能体会到自己母亲的爱。同时,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全程调控,自始至终参与到学生各小组的讨论中去,切不可袖手旁观。对于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到的和母亲在一些生活小事情发生的矛盾,对母亲的一时困惑和不理解,教师要进行即时性、艺术性的指导和开导,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采.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2004,(7、8、9).
关键词: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77-02
作者简介:汪莉莉(1975―),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大榭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闫晖(1972―),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大榭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通过观摩和研究当下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它的文化功能。要发挥其文化功能就要致力于文化过程的开拓与建构,也就是要打破狭隘的功利观念,跳出“小语文”的思维圈子,以“大语文”教育观来审视语文课程的问题。“大语文”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体,而不是它的一部分。在其过程中,应注重语文训练过程中的情感陶冶、精神建构和个性发展。可以说,作为人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这就是说,加强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与建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完整性教育。
发挥语文的文化功能必先转变学习态度和语文思维模式。中学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要求语文教学不可搞单纯的语言技术训练,不能仅仅关注、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善于体悟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包含的文化精神。但是,通过观摩组内的课堂教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注重语言技术训练,忽视了语文的文化功能。因此,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就必须首先走出语文技术训练的怪圈,充分发掘语文的文化意蕴,并从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构建中,我们要注意认清以下问题: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请看一个教学片断: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 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 n人开始睡觉……)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考不好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上述课堂教学片断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现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以升学应试为中心,以双基为主要训练内容,从而缺乏必要的人文渗透。学生虽然是施教的对象,但并非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求知的主体,阅读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看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产生多元的阅读理解。语文与生活本是一体,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最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文化的涵养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它不会像投资一样可以马上得到回报。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我们不能只热衷于短期效应,而忽略语文对心灵启蒙和人文意识启蒙的影响力;不应只重视记忆性和固定格式的知识,一切为应试服务。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关注学生的读者身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端正讲学稿的编制思想
下面是运用讲学稿结构模版节选:
(一)自主学习(本板块侧重学生双基设计预习习题,强调学生先学)
(二)学习过程(本板块重在设计研究文本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几个问题)在课堂中,师生通过对文本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片断这一课时,我们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下列四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2.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3.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4.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哲理?
这几个问题由文本中来又指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既积极又热烈,一方面带动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另一方面也把他们自己的生活融入到课堂中,使文本变得鲜活起来。
后面我们还设计了“课内巩固”和“课外延伸”两个板块,这两个板块是建立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存在困惑:本来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但我们在这两个板块的问题设计上容易陷入应试的怪圈。如何让学生在双基与素养两个方面都得到自然提升,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训练是我们当下编制讲学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念打破了语文教育只是“知识获得过程”和“语言技能教育”的狭隘认识,它将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传递过程,一个个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功能就不再局限于功利性的语言工具训练,而是放眼于人的整体发展。“语文是情感的、审美的”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育这一文化过程不仅实现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着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语文最优化地发挥其形象性、情感性、艺术性、教育性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
语文素养,不是单靠我们在语文教材上的修修补补,教学上的减减“负”、考试出一两道妙题就能奏效的。它应该是兴人、立人、成人的教育,言语综合素养的教育,说到底是言语生命意识、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文化精神的涵养需要有系统的学识,历史的积淀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这些都要靠虚心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累。文化涵养重在“养”,只有如此才能享用到丰富的文化盛宴,而不仅仅是吃一道方便可口的快餐。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一、取得的一些经验
(一)精心准备,提前谋划,为新课改作铺垫。
为了让我们的教师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为进一步的学科培训(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的培训)做好铺垫。*县教育教学中心结合继续教育培训,*年选取了《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课堂教学心理》等课程,对全县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及其教育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改革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并能够在进入课改实验区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年还选取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采用自修—反思的培训模式,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参与的培训学习,为*年秋季学期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又选取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课程,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知道自己已不再是“儿童保姆”、“小树的园丁”、“知识的批发商”,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课程建构的研究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经过观念转变、实践探索、结果反思等反复磨炼,才能够实现角色的转变。为此,我们积极选派教师参与省、州级的新教材培训班学习,*年7月选送教师到丽江参加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7月选送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到丽江参加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年8月在县里组织各中心校骨干教师、小学语文、数学课程解读培训;*年5月共选派30名小学教师前往昆明参与省级新教材培训。培训了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音乐等学科;*年6月又选派初中各学科教师45名前往昆明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年7月在县级组织二级培训,选派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110多人参加各学科新教材培训及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年7月在县级组织初中教师二级培训,选派七年级科任教师100多人参加新教材培训及课程解读培训。*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各乡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三天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学习的理念是:激发和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通过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培训促进其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让教师亲身体验新课程所追求的理念,从而促进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此类方法。通过培训充分调动教师现有的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经验,为新课程的创设和实施贡献自己的智慧。
从根本上说,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案、计划,都要通过教师才能真正转变成教育教学行为。为让我们的教师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改革,让他们订阅《新教材怎样教丛书》,能够协助教师解决以下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处理学习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丰富课程资源;实现交往互动。*年至*年中,我们对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我们的教师能很快适应新教材,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使*县在*年秋季顺利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
(二)深入调研,为新课程顺利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年秋季学期开始,*县的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新教材,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我中心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采用听、谈、访、议的方式,共召开座谈会30多次,共走访了30多所小学,听了180多节课,走访了教师300多人,收回调查表共2000多份(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教育中心还选取县民族小学与永春乡拖枝完小作为试点校,选派教研员到两校听课,组织教研活动。*年结合继续教育培训,我中心选取了《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三门课程进行培训,一共培训小学教师1388人次。我们广大小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和问题,通过培训,让我们的广大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评价与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新课程的一些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新教材的使用和把握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有困难和困惑,但还是基本能胜任新教材的教学。2005年又培训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法》、《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法》,培训小学教师共1375人次。4年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都为我们广大小学教师提供有力的帮助,也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指明了方向。
(三)强化过程管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请进来。2006年7月,根据滇沪合作协议,邀请上海宝山区8名专家到我县举办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培训班及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班,共计130人。2008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学术带头人对我县进行智力援助,参加此次学术交流的有全县各校的管理者、骨干教师及教育教学中心教师共计50人。通过交流,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送出去。2007年选送小学教师13人参加云南省科学学科教学竞赛,其中1人参赛,12人观摩,参赛教师李莉获二等奖;校长培训4人;中学语文、数学、外语教材培训55人;组织53名中小学教师前往昆明参加全国著名专家课改研究;三次组织8名督导员前往永胜县参加“PTT”参与式教师培训(其中四名是教研员);中考研讨42人;双语教师培训7人;远程教育班主任培训11人。2008年组织67名中小学教师前往昆明参加全国著名专家课改研究;参加省教育科研论文研讨培训12人;省级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20人;特岗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训23人;中考研讨85人。这几年我们共选派49名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对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下移教研工作重心,提高教研工作质量。2007年,我们将教研工作的重心向学校转移。结合小学教师参与式培训及教育局“普九”检查、学校常规管理检查等工作,多次下派教研员到全县各中学、中心完小和部分村小开展教学、教研师训工作调研、指导工作。协助学校组建教科室、拟定教科室工作职责、计划,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各学校进一步树立了“以研兴校,以研兴教”的意识。2008年,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说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校本教研蓬勃开展。永春乡、叶枝乡、白济汛乡开展了小学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康普乡开展了小学教师“说课”竞赛及小学生作文竞赛;塔城乡开展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转化了教师的观念,强化了教学技能,有效提高了我县教师的综合素质。
3、研训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07年至2008年,我室举办了“PTT”项目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第一轮第一、二期及第二轮第一期,全县共选派150名教师参两期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实践、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把“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和四种教学方法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一个月后又组织了教研员到全县各乡镇走访跟踪培训的150名教师,通过听课、评课、面对面的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第二专题《谈新教材新功能》及第三专题《谈课程的教学观》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2600多人次;2007年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小学班主任》、《新世纪教师素养》两个专题189人次;2008年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法规与政策》培训1300人次。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心得与论文撰写,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了教学技能。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5个年头的新课程实施,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此次课程改革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次改革,通过实践也暴露了课程改革方案本身的一些不足。特别是面对贫困地区的学校。在高半山区一师一校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和困惑。这套教材不是那么适应我们高半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内容繁多,而且脱离孩子的生活,因此给我们广大贫困山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也需要时间,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想改革但又怕失败,也没有一套现成的经验,加之也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扮演老兵新战士的角色,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常感力不从心,想放手又怕失败,想用现成的经验,也怕失败,让许多教师裹足不前,瞻前顾后,故而影响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各级行政部门应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协助各有关部门,制定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政策措施,为新课程改革创造和谐的环境,在政策保障,经费筹措、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教材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加强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它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终达到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提升。我认为,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可以把这种人文性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具体落实语文德育目标工作的着眼点、突破口。所谓生活体验,既人的经验,它包括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见闻、政治历史知识、读书心得等。人的学习过程是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和主观经验的结合,应该是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去主动地发展,建构新的知识,激感,形成道德标准。为什么说语文课的情感渗透、德育目标的落实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是个有效办法呢?我认为这是因为:
一、现实社会需要人文教育沉下来,从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中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不是时代变了,道德的约束就不重要了,或说情感教育就虚无了,没有很多的生活事实做基础,变成了空中明月,只可望不可即,只对古不对今,只对少数人不对多数人,理论上一套,生活中是另一套。其实,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们是从未放弃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熟知的生活事例、历史事件、影视新闻中去感受、启发、验证,让他真正去把道理想明了,想透了,从困惑到醒悟,再从醒悟到困惑,最终达到大彻大悟。明白崇高的道德情操是靠普通人具体而微的行为实现的,他们的感情是人类情感之共鸣。是人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这样,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才能共鸣、才能感悟、才能接受文章的价值趋向、才能让语文课中的德育渗透春风化雨,具有感染力、说服力。以我上七年级语文上册书《理想》一课为例,其中有一句诗是“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有的学生理解的是人因为有了理想就变的不平凡了。我没有先回答他理解的是对是错,我先问学生,“你们都有什么理想?”有人说:“当谢霆锋那样的歌星”有人说:“当大学教授”有人要当经济师――,当他们兴奋的谈自己的理想时,我问了一句:“那你们是不是都很伟大了呢?”一下教室里静了下来,“那为什么我们都有理想却并不敢说自己伟大呢?”教室里更静了,这时我出示资料:A:居里夫人为了科学事业执着追求一生,少女时代,为了求的安静,变一人租了间小阁楼,每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她的肌肤受到镭射线的侵蚀。当她的丈夫不幸早逝时,她仍以心爱的科学事业为重,埋头在实验室里默默的工作。B:一个打工者在他的文章中写到:身无分文,我卖过血;居无定所,我睡过楼道和草坪;无钱续办暂住证,我被收容过```````我无悔;我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心血和汗水是值得的!97年,他到清华大学去进修。C:2006年,我校一名名叫丁雅楠的学生因身患重病,不能上学,但她渴望知识的信念让她与病魔斗争了四年,直到病逝的前三个月。她学完了初一的全部课程。通过以上几个生活中的事例,把哲理变成了具体而微的事例,很快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明白了要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才是伟大的人,是令人钦佩的。这样理论更透彻了,学生更能接受了。
二、语文教育的特点强调在形成学生个性,健全人格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生活体验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刚开学时,我们学了7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的一课《第一次真好》,一位同学的亲身经历很让人思考:车上有人的打售票员,打完还不承认说谁看见了,当时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的,他:“我说我看见了,你明明打人了怎么还不承认?”那人气的大眼睛瞪着我,灰溜溜的下车了。同学们听了都为他鼓掌,但他说:“这是我第一次见义勇为,可我却很失望,这些大人们怎么那么无动于衷呢?”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独特的生活体验,这是学生形成道德标准的一个关键时机,要及时引导、善于引导。我告诉学生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正义是能压倒邪恶的,不能因为别人不做好事,自己也不做。对待教材中的作品,我们既要让学生能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要让他能感悟语言文字之外产生的情感美,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作品对话,和作家对话,和自己对话,较快的把握、体会、领悟作家作品的文笔气息、态度情感,在内心与之达到强烈的感情共鸣,感受到真的启迪,美的熏陶,善的教化。同时又要从文章中走出去,与丰富多彩而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直接对话交流,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德育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全面发展,进而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要实现这多种对话,没有一处离得开学生的生活体验。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就得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大量阅读书籍,定时收看新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览名山大川,养成写心得日记的习惯。有了这些体验,就等于语文课上进行德育渗透有了鲜活的素材,抓住了学生思想的脉搏,只要教师稍加引导,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所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是语文课改中人文性教育的有效切入口。
让我们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吧!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效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8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全面形成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实施的现状却不尽人意,作为一名初中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发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将对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无效化”现象
1. 教学内容“非语文化”
“非语文化”倾向――对综合性和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片面理解而走入误区。
综合性是综合性学习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它指的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综合性学了“综合性”之外,还有“语文性”的要求:(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从生活中寻常的小物小事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中涉及的地理常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莲文化的魅力”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等等,这些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它的最终指向仍旧是语文本身,所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应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重点,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生物课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2. 教学过程“娱乐化”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集体活动,而“在做中学”、“玩中学”不可避免地使语文化综合性学习带有娱乐性的色彩,这也将提高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如何把握“娱乐性”的度,却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例如,七年级上册《戏曲大舞台》,有教师便进行了一场“学唱家乡戏”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播放戏曲,学生学唱,并谈谈对戏曲的认识,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嘻嘻哈哈中一节课过去了,仔细想一下本节课固有让学生了解“戏曲”这一民族文化的目的,但许多学生在喧闹的氛围里并无太多的收获,但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谁唱得好,谁跑调上,更多的感觉是开心好玩,“娱乐性”固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也导致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迷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反而导向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
很多时候,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
3. 教学操作“无效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授课能力及个人魅力起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一旦遇到跨领域学习的内容,只好选择没有作为。部分教师的惰性使得他们始终坚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简单化,将它等同于一般的灌输式教学。面对崭新的综合性学习,许多教师难以应付,于是只好以所谓的不变应万变,按自己早已熟悉的方法来应对陌生的综合性学习。于是,有些教师把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完全上成传统讲授教学的翻版,综合性学习如同纯粹的讲座;有些教师只是一味播放网上下载的一些课件;还有的教师只是海阔天空地与学生闲聊。整个活动要么太难,呈现一种“万马齐喑”或“几支红杏出墙来”的态势;要么太简单,呈现出一种轻飘飘、轻松无聊的态势。这两种态势学生在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基本上都无所收获,是一种无效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上谈到的语文综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喜欢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课,因为既放松了身心又培养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中考指挥棒”造成的教师上课随意和应试化的倾向,使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不能体现自我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了现在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提出的设想很完美,但在实际操作却没有新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二、解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面向全体学生,确定专题
在综合性学习的定题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确定主题。比如: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的是语文综合学习的过程,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懂得观察自然和社会,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初步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八年级是综合性学习的深入研究阶段,重在教师的帮助下指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参与表演,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九年级以“综合性学习的自由研究”为主要活动特征。这个年龄的学生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肯动脑、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发掘自我、发展自我,这一阶段以不同主题下的个人学习方式为主。
2. 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在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时,笔者一般会从活动目标、活动方法的选择、活动人员的安排、活动实施步骤来进行引导。
(1)活动目标方面,孩子往往对于目标的认识是肤浅的,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活动总目标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分目标,切忌将活动总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一般来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目标、能力目标、认知目标。
(2)活动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活动内容来思考。自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学生发现了网络的优点,结果后来一说需要查阅什么资源,就马上反应到――上网。笔者认为这样也是不可取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更加依赖网络。而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服务于人而不是代替人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后来笔者总是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从学校的课程、周围的环境、书籍报刊中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资源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如果可以如此方便得到信息,何必去上网呢?笔者还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
(3)人员安排上,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都要各尽所能,这样一来,活动的任务就不会压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了。同时也要注意小组分工的重要性,它关系到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活动中哪些事情具体由谁负责,哪些事情由几位同学合作完成,都要在计划中体现。这样,活动结束时也便于总结、检查每个同学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
(4)活动实施步骤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列出完成研究内容的步骤,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具有可调整空间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按方案实施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图索骥的过程。因为在现实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情景千变万化,指导学生处理好方案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学会根据实际情境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及进程,如果方案中对活动步骤及过程缺少必要设计,没有时间的安排及分工的考虑,就很难在具体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
在设计实施步骤的过程中要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避免了主体地位的缺失。
3. 运用知识,实践体验
活动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活动。学生自建综合性学习小组,讨论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措施,便进入了综合运用知识、亲身实践体验阶段,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阶段。
主要活动包括:(1)围绕主题,按照方案,搜集材料、筛选资料,人人动手。(2)分析、核查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3)通过自主探究,交往沟通,合作写出学习报告。
4. 交流汇报,总结反思
在课堂开展完活动后,笔者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教师帮助整理,帮助链接);并让他们写下通过这次活动的收获。这样下来,一次综合性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让现阶段的初中生在综合素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