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第1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心理剧;大学生

我国高校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工作较少,常常在实际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简单的将心理健康问题等同于思想政治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效果不佳。“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概念就是将这个环境专业学生所熟知的“分子自发运动”的特性引申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指的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学生创造大环境,促使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逐渐向学生中扩散,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赋予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教育机制。

一、研究方法

将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分组,每个小组自导自演一出情景心理剧。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分工合作,如编写剧本、导演、表演等,让每位同学都投身到心理剧的准备中。经过指导教师的审核、修改,最终举行汇报交流演出。本研究,通过让大学生自己寻找关于心理健康的素材,了解如今大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焦点;通过学生在心理剧中的扮演、导演等,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明白如何应对或者避免心理剧中的情景。

二、研究结果

1.大学新生关注的心理问题。在此次研究中,通过每个小组剧本的选择和改编,间接了解到新生关注的焦点。(1)学能“致用”?———对学习目标迷茫,沉迷网络。关键词:迷茫、网络。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常常带着对未知大学生活的幻想,将大学生活理想化。对大学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乃至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都显得无所适从。“大学怎么可能会累?到了大学,终于不用再像高中那么苦了。”“我一退出游戏,就觉得巨大的空虚感向我袭来,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上述所引用的均是学生自己改编的剧本,其中也有部分学生的亲身体会。在大学,学生们要面对形形的同学,克服地域差异,更要适应大学自主选课参与的开放模式。这会使新生失去归属感,从而变得迷茫。另一方面,曾经以“我要考上某大学”为目标的一大批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瞬间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在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下,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作为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2)重“色”轻“友”———有了爱情,忽略了友情。关键词:甜蜜、疏远。新生入学后与室友、同学建立了友情之后,试图向更广的人际圈扩展,而此时,恋爱也可能悄然而至。当一些新生拥有了他们的爱情,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历初恋的懵懂少年,他们会不自觉的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爱情,而忽略朋友。因此如何平衡好爱情和友情的权重,就成为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从小A和小B谈了恋爱,再也没有和我们一起出去玩过了。”“到了期末考试,小A开始担心,想修复过去的友谊,来得到学习上的帮助。”从上述的节选来看,“被爱情一时冲昏头脑,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而忽略了过去支持他们的朋友”成了大部分人的写照。同时,他们也忽略了学习等方面,当需要帮助时,他们又第一时间想起了被他们“抛弃”的朋友,也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矛盾。(3)顾“此”失“彼”———投身学习工作,忽略情感生活。关键词:冷落、争执。充满新鲜感和上进心的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向往着能在社团、团学联、学生会等占得一席之地,当进入感兴趣的组织全身心投入时,这些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直接减少了与朋友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这种现象对于刚刚建立友谊的新生来说,影响很大。“今天很忙,还有好多事等着我去做,你自己去吧。”“你也去找点事情做啊,别整天想着玩啊。”上述均源自一名学生的亲身经历。事实上,这种现象导致最后不欢而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缺乏足够的换位思考。工作繁忙的同学如果考虑到朋友的每次盛情邀请都是为了维系、夯实他们之间的友谊,虽然不一定要接受,至少不会埋怨朋友无所事事;相对应的,较为清闲的同学如果考虑到朋友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应该会理解朋友的疏忽。只有相互换位,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维持珍贵的友谊。

2.“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对参与心理剧的同学对此次活动的感想调查,我们整理出如下结果。(1)结识新的朋友,培养团队精神:“同学们都十分团结,让我很感动,气氛十分欢乐,让我更好地认识了同级的同学。”“心理剧的活动为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剧让所有人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2)反射自身,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心理剧的方式,让我们对同龄人之间存在的心理困扰有了更深的了。”“心理剧的演出让我们大一新生认真考虑大学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告诉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心理剧的表演给了我们一次提前体会大学生活的机会,也让我们对于大学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从学生们的感想可以看出,此次借助心理剧的形式进行的“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得学生们通过参与心理剧的编排演出,认清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收获了自我成长。

三、结论

1.足够的自我警觉性。从大学新生的剧本选择和改编可以看出其对于如今大学生主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所意识的。这种意识可以传递,虽然不同的学生带有不同的意识范围,但是通过合作沟通,将每个人自己的范围叠加扩大,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意识范围。

2.正确的引导性。在剧本的编写和导演过程中,如何编写或者修改剧本的决定权在学生自己身上,对于剧本,指导教师通过预审的过程,严格控制把关,经过多次修改后,保证剧本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地处理解决和规避他们所选择的心理问题题材。通过汇演,相互交流,全方面地引导学生。

3.主观能动性的效果。比起传统的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由外而内的将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诱导的方式相互反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挖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在过去不被重视,使得不少人存在多多少少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对生活社交影响不大,但却潜移默化地在家庭中一辈一辈的被“富集”。如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一般采取由上而下的“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较为基础、普遍的方式。但是由于是单向的教育,授课教师得不到反馈,不知道教育成效如何。而相应的,每个学生在收听讲座时,并不与他人交流沟通,面对教师的介绍,有些负面地自我投射一些心理问题在自己身上,使得自己越发孤僻,有些则是过于乐观,忽略了应有的警觉性。可以看出,传统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局限性,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灌输,由外而内的将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诱导的方式,相互反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挖掘,并且挖深,从而彻底、有效的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8).

[2]王文鹏,李艳文.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10).

第2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身心健康 教育与管理 意义和内容

1、大学生开展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1.1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并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必备条件。另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也是发掘大学生潜能的前提条件。身心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2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身心素质包括个人的身体状态、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要以身心素质为中介,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身心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1.3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驱使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身心健康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学生以在身心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4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氛围的需求

通过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利于同学、朋友、室友之间在身心健康方面的互助,既可对已有不健康身心的危害起到干预或减缓作用,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性格特征,这对于安定和谐校园氛围的维护至关重要。

2、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和大学生的现行身心健康状态来制定,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是开展大学生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生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内容。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自理能力,但他们身处异乡,容易忽视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监视和改善,因此,学生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开展身体健康教育和管理。

2.1.1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进入大学后不少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要求不明确、不严格;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制度约束或班级管理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增强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1.2 认真做好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大学校园办学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有些学校卫生保健措施不健全或不落实,卫生保健教育工作不及时和缺乏针对性,对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措施差,学生缺乏卫生保健及防病常识,在校园集体生活中不注意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等,以致使流感、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因此,认真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校园和谐稳定,学生正常上课的基础。学生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健康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教育,营造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当发现学生中有传染病源时,要及时做好应对策略,阻断传染渠道,避免传染病的大范围爆发。

2.1.3 促进大学生自觉开展体育锻炼

向学生宣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身体锻炼方案,可通过体育教学专题讲座、电视电影、广播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班级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监督,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利用余暇时间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

2.1.4 帮助大学生了解急救知识并学会自我保护

要在日常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应对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方法,要通过学校医院和其他渠道对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避免发生不正当,预防爱滋病、性病及意外怀孕对身体的危害。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2.2.1 对大学新生开展适应能力的心理咨询

大学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容易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抑郁等交织复杂心境。学生工作者要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的方式对新生进行适应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因此,对新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第3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摘 要 高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视,减轻甚至消除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险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为健康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本文选取湖南省为例进行研究,先分析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然后研究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可行对策。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 对策

目前,湖南省拥有普通高校106所,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高达32万,由此可见,在我国湖南省属于教育大省,对培养国家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表现为优异的成绩,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等重要。但是,目前湖南部分高校仍然重视对专业课的培养,而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却有所缺失,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创新和完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日常劳动休息或者消遣,还包括饮食起居、穿着服饰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的调解,有利于扩大自身对外交往,培养更高的理想追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湖南省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令人堪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日常饮食没有规律、缺乏体育锻炼、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二、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单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婚姻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在辅导员中设立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减轻自身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大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或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放松自我,在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能通过活动调解法、激励调解法等一系列专业方法来调节自身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同时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早发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对待、疏导。

四、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健康教育对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正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地面对现阶段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有组织、系统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段鑫星,王静.网络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

第4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加速发展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和适应社会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亟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团组织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职责,作为一个领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组织,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成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已日益引起高等学校的普遍关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共青团工作的关系

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共青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目的和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共青团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第二,共青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共青团工作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毫无疑问的;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核心的本质和内涵。第三,共青团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导向和保证的作用。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导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活动中,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在思想上最贴近、感情上最相亲,可以说是学生的知心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二、共青团工作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思想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专题报告、主题团日活动、典型事例宣传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调控力、以及自信心等,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赢得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参与社会竞争。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备受青睐、卓有成效、最有活力的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其次,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是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望、价值观而走到一起的,他们跨越了院系、专业、年级以及性别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平台。最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堂的延续,是课余生活的有机补充,使学生感到大学生活是充实而有意义的,进而推动身心健康发展。

(三)以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开拓视野,认知自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大学生为了更好地磨练自己,更快地提高自己,可以积极组织、参加一些对杜会有意义、能提高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的活动。比如,通过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关心国家前途、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

共青团工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综合考虑,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配合协作,才能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要将心理学知识融会到团的工作当中,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工作更加务实,更有活力,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EB/OL].海大青年,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网.http:///stm/tuanwei/2005520/11764.shtml,20050520.

[2]许贺,李洪.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3):45-46.

[3]朱旗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经济师,2005(9):111-112.

第5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十报告均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这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在政策设计、制度制定、机构设置、课程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就。高校能够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育人工作大局,加强领导和统筹,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必修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构建了学校、院系、班级、寝室、朋辈等多级监控预防体系,组建了以心理咨询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团体辅导、个人咨询以及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认识不清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掌握必须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纾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立足于预防性任务,更要立足于发展性任务,为学生建立终身性心理健康发展目标。有的高校在实践中只注重于知识的普及,并未以终身发展的目标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总体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相近、相通之处,但是,二者在价值导向上、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上毕竟还有区别,不能相互替代。要建立具有资质的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不能让辅导员承担全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底是思想上的问题还是心理上的问题,要理清楚,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此问题上,有的高校含混不清,认识模糊。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优化不够

高校能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相关选修课,三是开设一些专题辅导讲座等。从课程建设情况看,课程目标还有待深化,还仅限于“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进而学会应用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缺乏深层、长远、终身发展的目标定位。课程名称也是名目繁多,内容各有千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教材没有规范限制,各高校的课程内容组织松散、随意性大,尤其是各类相关选修课的内容设置,交叉重复性大,形成资源浪费。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等相关课程内容衔接不够。在诸多课程设置上也缺乏层次性,未建立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系统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也千差万别,大班讲授,甚至多则几百人的大报告,使得课堂参与率极低,学生也不给予重视,无法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挖掘深度不够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既包括知识的认知,也包括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培育。既需要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实践的锤炼。这需要学校要将所有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而高校一般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缺乏对各教育资源的整合。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同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同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单打独斗,消解了应有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未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支持不够

有的高校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是未从学校育人全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缺乏统筹领导。尚未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缺少阵地,缺乏必备的教育场地和心理健康测试软硬件。尚未建立起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咨询队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有的高校囿于财力,没有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资金支持有限。有的高校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考核评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要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涉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要严格保密,保护学生隐私,不歧视、不嘲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控制在尽可能小的人员范围内实施疏导和治疗。

2.要坚持立足发展原则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知识的讲授和当下现实的心理调适,更要为学生提供长远发展、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教育目标,以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与周围的环境和睦相处。

3.要坚持合力育人原则

教育是系统工程。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教育内容,发挥教育合力。既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的作用。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加强实践体验。既要显性的主题教育,也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实施渗透教育。

4.要坚持专业化原则

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去包打天下,也不能让心理咨询师包打天下。属于思想政治倾向的问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予以教育引导,属于心理问题的,要通过心理咨询师纾解,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要通过卫生医疗部门的专业人员及时施治。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路径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育人工作大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层面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挂帅,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后勤保障服务部门、校医院以及各院(系)和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等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领导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议程、进入工作规划、进入实际工作。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制度,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跟踪档案。要建立从学校到院系、从院系到班级、从班级到寝室、从寝室到朋辈的多级信息收集和预防干预体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要建立警示机制和应急预案,对于有心理、情绪发生突然变化的,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发现有重大心理疾病的,要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以防发生重大恶性事件。要建立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加强工作人员的经常培训,提升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高校要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的教学目的,重点传授正向的理论和技能,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要以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心理自我调适技能方法为基础,构建涵盖人际交往、恋爱心理、职业规划、就业择业、社会适应内容的课程,增加健康运动、舞蹈调节、音乐欣赏、艺术鉴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要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形成核心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推行中小班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心理训练和团队辅导,提升教学效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教学生动性。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将理论讲授、教学体验、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影视欣赏等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引起情绪上的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3.整合教育内容以发挥合力

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各个环节,所有的教育资源都要发挥教育作用,所有的教育者都要承担教育的责任。高校要利用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迅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帮助他们适应大学中的独立生活方式。要利用军事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作风。要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增强专业归属感,明确职业发展需求,明确奋斗目标。要开展生命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视生命,感悟生命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开展抗挫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提升抗压能力。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活动精品,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主题活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加强励志教育,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更要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要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校报校刊、宣传栏、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等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要加大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要开展寝室文化创建活动,融洽同学关系。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要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要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要开展品位高雅的校园文艺体育和文化艺术活动,纾解学生的紧张压力,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扫除学生的心理困惑。

4.通过实践锻炼以拓展素质

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磨练意志、锤炼品质、锻炼心理素质。要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走向社会,到工矿企业、到田野农村,到社会基层去,到人民群众去,开放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心胸,让学生体验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丰富的人间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深沉情感。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扶危济困、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丰富学生在奉献他人中的幸福体验,增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成立社团,支持他们开展活动,在组织开展活动中让他们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营活动,磨练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支持学生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专业社团,开展专业训练活动,提升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达到互助自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坚持学习,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及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正常的智力;乐观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完整的人格;明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患心理疾病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分子,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中适应性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1.适应性问题: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都是住家的,只有很少比例读的住宿学校,住家时父母成天在后面管着,进了大学后就要过集体生活,没有父母在一旁“唠叨”,会出现对大学校园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似成熟但是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年龄段,感情和理智容易混淆在一起,引起情感方面的问题。另外因为毕业后就要踏入社会,所以面临职业发展和择业问题。

2.心理障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但其属性和成年人不同,所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性中包含特殊性。一般性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网络成瘾;特殊性心理障碍包括强迫症、饮食障碍、神经衰弱。

3.精神疾病: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比例已经发展成为精神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分裂症、抑郁症及躁狂症。

案例一:张同学平时在老师面前是一个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学生。大二开学时,通过查课和查晚宿舍发现张同学不在学校,手机关机,班级同学也不知道他在哪里。通过和张同学母亲联系,了解到张同学已经用掉了银行卡里的学费,家长也联系不到他,而且从张同学母亲那里知道张同学平时在老师面前的样子都是表象。一个多星期后张同学回到学校,通过交谈发现张同学这些日子一直在网吧,张同学的父母已离异。

分析:张同学的家庭原因是造成他心理矛盾的重要原因,由于父母离异、家庭不健全,造成极其复杂的心理问题。自卑感使他想通过做一个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孤僻感使他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有事时没有同学知道他的动向和想法;被遗弃感使他迷上网络虚拟世界;怨恨感使他和父母的关系不亲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上的问题不能忽视。随着日益上升的离婚率,父母离婚后,能否为孩子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认识到辅导员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辅导员不仅是老师,而且要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学生愿意和你亲近、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和想法说出来。辅导员要时常与他谈心,倾听他内心的想法,给予一定的指引;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和同学相处;鼓励他多看励志的书籍,通过他人的经历领悟生活的态度。同时让其他同学多与他交流,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张同学实实切切地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竞争、家庭条件的贫富差距、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心理健康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便无法完成学业,更无法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保证。在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有了新的衍伸,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品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两者应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五、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辅导员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辅导员应多渠道、多方法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1.加强辅导员心理知识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辅导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经常接受职业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并且,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辅导员在学生面前要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形象,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组织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辅导员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娱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活动,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需要管理几百个学生,因此建立信息网络,可以弥补辅导员一个人管理多个学生的缺陷。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或者出于私密性等其他原因,不愿当面和辅导员交流,这时就可以通过网络向辅导员咨询,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个别辅导。

第7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状况在人才成功中的权重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仅需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拥有强健的体魄及健全的人格,更需要健康心理。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人才质量。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自我评价日趋成熟,情感体验强烈,其心理健康问题严峻,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稳定,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确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并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实现其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挥着独到之处,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渠道,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一系列激励、暗示及感染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时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1、自我意识较强,但自制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中期,生理方面发育较快,然而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他们希望社会将其当成人看待,而成人对其行为又不够理解,致使在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及冲突,这些矛盾若不能及时得以解决,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情感丰富,但情绪容易极端化

步入大学后,人际关系扩大,大学生乐于向朋友吐露心声,然而,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及经验,常常会为小事闹矛盾,同时又不善于和解,容易陷入苦闷之中,从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致使部分大学生感到没人关心、生活冷漠等等,内心的持续压抑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3、对未来抱有美好憧憬,但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普遍理想丰富,且思维能力较强,然而面对紧张的学习及不理想的专业,并非所向往的大学生活,于是灰心丧气,感到幻想破灭,失落感较强。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多以实践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同学之间通过身体动作进行交流,相互间容易产生亲近感,从而获得较高的安全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并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包容与理解,最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益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运动可以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在运动状态下,大学生可以忘我地投入,并产生直接兴趣与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交际中难以获得的情绪状态。

3、有利于预防及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可以来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身体锻炼既能够降低特质性抑郁,同时也可以降低状态性抑郁。从事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率及血压,从而降低特定激源对生理影响,也可以锻炼意志,增强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而心理健康是衡量大学生综合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担负高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所以,体育教师需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注重言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大学生展现积极的心境状态,从而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2、利用激励手段强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需采用激励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行为科学而言,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能力与激励的函数,具体而言,激励与效率二者成正比。实施言语激励时,需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所设置的条件应该是大学生付出一定努力后方能达到;其次,表扬时的言语需适度,不可使表扬对象因此产生自满情绪;第三,表扬个体同时不应该贬低群体,同样,表扬群体时也避免贬低个体。

3、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与练,是人人参与的统一的活动,体育教师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努力改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间的情绪情感互相感染,引发心理上的共振及情感上的共鸣,大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练效果实现最优化。

4、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需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心理学实验表明:高焦虑会直接降低学习效果,低焦虑同时也不利于有效学习,中等水平的焦虑才可以实现学习活动的正常发挥,促使学习达到最佳水平。所以,只有体育教师为大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才可以实现大学生对自己积极的认识与评价,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样,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并通过激发内在动力,达到个人所期望的目标,以此不断提升自我激励能力。

5、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硬性指标,以技术及运动成绩为终结性考核目标,忽视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进步程度,事实上,在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时,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情感变化,不断对其实施鼓励,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运用鼓励性评价,以此激起大学生学习动作的信心与兴趣。

第8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1 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身心健康者,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曾刊登《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文章,结果表明:有16.79%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十分必要。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中,身心教育与体育锻炼有些脱节。体育教师只管上课和技术讲解,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产生于以下几方面:

1.1 对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认识不足。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一些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重视不够,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怕脏怕累怕出汗。宁愿整天呆在教室里,也不肯到操场上去活动活动,宁愿整天上网,也不肯走出去散散步。其次,认识能力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和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女生,宁愿挨饿,少食不食,但不知道运动去减肥。宁愿去吃减肥药,也不愿接受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天长日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并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学习。再者,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1.2 缺乏优良的意志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而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但是有一些人往往缺乏这样的品质,遇到比赛就心怯,就害怕、就心慌、怕日晒、怕淋雨、怕危险、怕受伤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新心健康的发展。

1.3 缺乏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运动或比赛时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4 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知道比赛中的相互配合和团结,知道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等。

1.5 缺乏体育意识和科学的行为。体育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诸如:早起、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美操、参加各项体育比赛等。有些大学生,善睡懒觉,不食早饭,不去呼吸新鲜空气,晚上熬夜。根本没去考虑过去锻炼身体,没有一丝一毫的体育意识。有些即便去锻炼了,缺乏认识,应付了事,轻描淡写,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或缺乏科学指导,不动则已,一动剧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2 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措施

2.1 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2.2 加强体育教育,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运动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3 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

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我们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从被动注意引导间主动注意上来。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2.4 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通常说的“体质”是指“在遗传性与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状况和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则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活动效能状态”。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健康是人们体质状况的外部表现。因此,在研究确定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时,必须始终强调“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我国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每年高考体检的及格率尚不足30%,一些常见疾病如近视眼、沙眼和肥胖症等,不但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仍在上升。究其原因,在学校体育中片面理解“增强体质”,不抓健康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不论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专业,还是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从教育目标到课程标准,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基本上是表面(或口头上)强调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实质是在推行“自然体育”和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的“三基教学”为中心。因而不能自觉、主动地以促进健康为先导、增强体质为目标地去组织、安排每堂、每学期,甚至每学段的体育教学。甚至认为只要出来参加上体育课,学好“三基”,体质就会自然增强,学校体育仍是一味偏重追求竞技运动的技术、规格、规则的教学。

第9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范文

一、自媒体的主要特点

自媒体是一种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介的信息传播载体,其发展势头迅猛,并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的自媒体主要有微博、博客、人人网、微信等。自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自媒体的存在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了解自媒体特点对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平民化与大众化。自媒体的使用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掌握其使用方法,这极大地吻合了大学生的低成本生活。其次,自主性与创造性。每个大学生都可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及感悟传递出去,并成为其抒发渴望自由、开拓视野的主要场所。再次,即时性与交互性。自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大学生可随时随地感受信息传播的作用,并能及时关注或获得关注,能在某种程度上倾诉其内心世界。最后,多元化与多样化。自媒体平台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网络化平台,它包含了众多的信息与资源,能最大限度地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契合起来,从而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物。

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自媒体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是自媒体在开拓学生失业、健全大学生心理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资讯,使大学生的感官世界、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在提升大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塑造坚毅、坚强的品质,顺利渡过青春期危机。二是自媒体平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契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进行,这种教育模式难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且其心理诊断工作也相对困难。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较好地解决了这种问题,并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三是自媒体为大学生创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并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使众多资源能及时共享,大学生可避免直接面对心理咨询的尴尬,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形成心理咨询的合力。另外,自媒体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在自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趋于复杂。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涌入大学生视野,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对所有信息及资讯做出判断,以致于出现短时间的认知失衡现象。另一方面,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在自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虚拟网络生活逐渐取代现实交际,以致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放纵自身情感,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能力逐渐下降。同时,自媒体平台的不断丰富与多样也催生了网恋现象,大批大学生将情感体验寄托在网络平台上,以致于出现恋爱心理扭曲的现象。二是自媒体的问世与发展加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自媒体的开放性特点使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并对课堂教学产生怀疑,传统教育的影响力正在削弱,新问题、新情况开始出现。

三、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的主要策略

(一)搭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自媒体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只有坚持科学教育理念,结合内容与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媒体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发展自我。所以,高校要积极利用自媒体技术,在微博、微信、人人网上以班级、学院为单位搭建平台。一方面,大学生可通过浏览主页了解集体活动,并在规定平台上与其他各成员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构建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育其主人翁精神与意识。

(二)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围绕学工室、心理咨询室、班级三个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首先,学工室积极设计与管理校级或院级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并将其植入各自媒体平台中,从而起到推广与宣传的作用。其次,心理咨询室以校园BBS论坛、人人网为主要场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预防,并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最后,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开设个人微博、邮箱,参与对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班级心理委员与各学生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QQ群、微信群,从而形成相对封闭而又不失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奖励表彰与自我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