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第1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9月,小米公司2500万美元投资九安医疗旗下智能医疗健康公司iHealth;10月,腾讯1亿美元领投在线医疗网站挂号网,这是继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知名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后的又一大手笔;而从今年年初开始,阿里巴巴就已经通过投资医疗数据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纪、搭建支付宝“未来医院”等措施开始布局移动医疗战略。在苹果、谷歌相继推出HealthKit、Google Fit医疗健康平台后,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开始争相抢占移动医疗市场。

按照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的定义,移动医疗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卫星通信面向个人或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据尚普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3.6亿元,同比增长26.9%,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9亿元。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作出的最新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

目前,按照发展路径和资源管理划分,可将移动医疗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移动平台类,依托企业核心软硬件能力,通过整合、共享不同医疗设备、应用服务的数据信息,打造纵向一体化的健康管理中心,帮助用户和医院对健康与疾患进行监测分析,如苹果公司的HealthKit平台,目前正在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应用开发者和医疗设备制造商等商议合作;二是移动设备类,以可穿戴设备为主要发展方向,基于传感器与人体和外界交互进行健康数据采集,旨在便捷连续地监测用户生理指标并提供智能健康指导,例如小米投资的iHealth和谷歌正在研发的隐形眼镜,后者内含无线芯片和传感器,通过测量泪液成分实现检测并传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三是移动应用类,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媒介和用户的首要接触点,目前囊括了挂号、问诊、买药、信息查询等多方面功能,其中包括可聚合全国众多预约挂号资源并能够通过手机实现检验报告推送和院外候诊等功能的挂号网旗下“微医”、以轻问诊模式为核心并旨在搭建医患沟通平台的“春雨医生”、提供药品介绍和订药服务的“掌上药店”、面对大众用户提供医药信息的“丁香医生”、满足专业人士进行医学咨询和查询参考资料需求的“医学时间”等。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推动移动医疗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久的将来移动医疗将融合物联网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等,整合包括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和药剂医疗设备在内的产业链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推动全产业逐步升级。

从目前移动医疗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对于我国移动医疗厂商而言,大规模进驻医疗体系还未到时机,当前更应该多开展与医院、政府的点对点合作,扎实推进数字化医疗落地。同时,服务商应该认真分析数字化医疗市场的需求,提升设备应用的实用程度和医疗数据的精确可靠性。数据获取与采集所涉及的用户隐私问题至关重要,由于用户采用移动医疗服务时不可避免地会提供个人信息,经过多重传递和相关医疗信息提供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介入,需要相关部门监管,明确多方应承担的数据保护责任。

据日本《读卖新闻》10月18日报道,日本索尼电脑科学研究所在兵库县西宫市的升学补习学校“滨学园”的帮助下,成功开发出了可以让儿童像玩游戏一样愉快地学习数学的应用程序“MathNative”。该应用程序为儿童们准备了约750个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性与空间概念的小问题,例如“将颜色多样的抽屉适当排列,使相邻的抽屉颜色都相异”、“排成一列的玩偶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都是怎样的”等。

2014年10月18日 来自《中国计算机报》新浪官方微博

据TechWeb 10月21日报道,谷歌20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继13日至15日连续3天抛售之后,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10月16日再次抛售谷歌股票套现。据悉,在10月16日当天,佩奇抛售了16666股A级普通股和16666股C级普通股,抛售的每股平均价为540美元,以中间价528.5美元计算,佩奇16日当天套现1762万美元。

2014年10月21日 来自《中国计算机报》新浪官方微博

据路透社10月21日报道,Facebook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于20日向美国联邦法院递交书,对数位曾参与纽约商人保罗・切利亚欺诈案的律师提出追责指控。保罗・切利亚曾在2010年试图通过伪造合同,以获得Facebook公司约50%的股权。美国联邦检察官在2012年裁定,切利亚的合同涉嫌造假,因而以勒索和欺诈罪名对其提出了刑事指控。

2014年10月21日 来自《中国计算机报》新浪官方微博

第2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优惠政策

融资租赁起源于20 世纪中叶的美国,系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从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从政府监管、行业规范、税务政策到实物运作都较之前出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市场渗透率是反映一国融资租赁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融资租赁对固定资产设备投资的贡献程度,目前中国融资租赁市场的渗透率已经从2000年1.5%发展到了2013年的5.5%,市场规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按照目前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及监管和审批的划分,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主要有三类:银行系金融租赁、内资融资租赁和外资融资租赁三大类,前者由银监会管理而后两者由商务部负责。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026家,比上年底的560家约增加466家。其中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23家,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共同监管的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为123家,商务部监管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880家。外商融资租赁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及利用外商的通道优势,一直受到境内外投资机构的追捧,近几年公司注册数量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另外,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21000亿元人民币,比年初15500亿元增加约5500亿元,增长幅度为35.5%。其中,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8600亿元,比上年底的6600亿元增长30.3%;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6900亿元,比上年底的5400亿元增长27.8%;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5500亿,比上年底的3500亿元增长57.1%。

二、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容量预期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另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传统行业的升级、保障房的建设、新兴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都将带动相关设备投资需求持续增长,为融资租赁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预计未来5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将有年均20%~25%的复合增长率。

(1)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淘汰部分经济效益低下、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建立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科技、新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结构,进而催生对国内外各种先进或适用的生产设备的需求,另外先进机械设备的价格一般较高,给机械设备的需求方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而融资租赁作为产业和金融结合的最佳纽带之一,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其提高资产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成本、促进产品销售与流通的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据工程机械行业协会预计,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需求总额将达到6000亿元,按照国际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25%推算,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汽车融资租赁。汽车产业在经过半个多世纪高速发展后,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不断升级转型的挑战。截至 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37亿辆大关,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近十年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保有量的5.7倍,比十年前提高了29.9%。但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城市道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目前国内政府出台各类政策整治道路拥堵。例如,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的汽车限购政策等,并且随着一、二线主要城市交通状况的继续恶化,不排除有继续出台类似限购措施的可能性。可以说,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已由快速发展时期进入到了汽车普及限制时期,新车销售比例会逐渐下滑,新兴的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业务会不断扩展其份额。目前汽车租赁市场增速基本在 20%~30%之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租赁市场的整体租车规模将达到30万辆,未来几年,随着信用体系的逐步健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中国汽车租赁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3)航空融资租赁。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竞争激烈等特点,2013年我国航空运输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39亿元,增长21.2%,利润总额427亿元,下降13.9%,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7亿元,增长17.9%,利润总额319亿元,下降17.7%。航空业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但利润率却在下降,部分原因就是航空运输业的运营成本、购买及维护飞机的成本较高。而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行做法就是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在较短时间内调整飞机机队结构,控制维护成本,同时增加运力和航线,以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国际航空运输业所用的飞机60%都是通过租赁方式获得,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3000架,假设30%的租赁率,这意味着我国民航租赁市场金额将将达到近1000亿美元。

(4)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该行业已成为现代临床医疗、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形成一个规模庞大、需求稳定的行业。而在我国,医疗机构中所用医疗设备有15%左右仍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已经到达更新换代的期限,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医疗器械将会释放出更多需求。但现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说,医疗设备所需的资金仍将对其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而融资租赁方式则可以有效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在美国采用这种融资方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80%,在我国医疗设备租赁正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末,我国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额为71.28亿元,仅占医疗设备销售额的4.8%,以发达国家30%的渗透率为基准,2015年我国医疗设备租赁市场将达到1200亿元,发展空间广阔。

(5)船舶融资租赁。船舶航运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船舶购置是航运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绝大多数船东在新造船或购买二手船时都要考虑融资问题,可以说船舶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2013-2017年中国船舶租赁行业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航运融资市场,租赁占据相当份额,全球每年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每年的融资规模仅次于银行贷款,相当于银行贷款规模的四分之一,远远高于资本市场融资。并且目前我国在国际各航线上航行的船舶将近三分之一处于老化状态,包括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及中外运集团的中国的三大航运集团正在着手改善船队结构,这对造船业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而其中远洋运输市场和沿海运输市场以其运输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是我国船舶运输行业的重点,也是船舶融资租赁的重点业务方向,预计到2016年船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68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4695亿元。

三、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1)开放的准入标准。目前国内的租赁公司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公司,分属银监会和商务部监管。2014年3月13日中国银监会了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放宽了准入门槛,对之前的限制规则进行松绑,为金融租赁行业的繁荣发展作了重要铺垫;2004年10月22日,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开展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工作,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为内资租赁企业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打开了政策大门;2004年2月13日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允许外商成立独资融资租赁公司,提前实现入世承诺,2005年2月18日商务部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为外资企业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打开了政策大门,2009年2月7日商务部将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降低了外商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难度。

(2)有力的税收优惠保障。2012年实行的营改增试点方案,虽然对融资租赁企业税收存在进项、销项税不对称、售后回租业务征税基数过高等不合理之处,但根据2013年12月13日和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和《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政策的补充通知》的两项通知,使进项税得到明确,从而销项税和进项税可以相互抵扣,消除了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融资租赁纳税人的销售额确认方式,保证了回租业务的税基口径,尤其在外汇借款方面赋予了外商融资租赁公司更多的税收优惠,可以说这两项通知的对融资租赁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利好消息。

(3)不断完善的行政支持政策。2005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业务,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租赁公司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呼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行业,以扶持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商务部公布《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2013年6月,商务部《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逐步纳入商务部统一监管;2013年7月,商务部《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及推动国内外商融资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云.2014年新公司法实务操作指南[M].法律出版社.

第3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2001年她开设宠物餐厅,之后创立宠物休闲农庄;从2008年起,她开始经营综合性宠物健康中心,并于2011年创设犬猫中医及自然医学诊所。

宠物相关商机庞大。据统计,台湾一年宠物市场规模至少500亿元新台币(约103.3亿元人民币)。中国行业研究网的《2013-2017年宠物用品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仅宠物犬数量就超过1亿只以上,市场潜力高达250亿元人民币,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宠物将是抚慰空巢老人的最佳伙伴。

而如同人会变老,宠物同样也面临高龄化问题,例如身体退化、生病复健,相关商机因此衍生出来。不仅越来越多人投入兽医行列,宠物医疗设备、保健食品、药品,甚至相关保险的需求,也跟着提升,产生新的面貌。

近来最新崛起的则是宠物医疗。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显示,大陆宠物医疗收入约占整个宠物行业20%;台湾业者则估计,台湾因为发展较早,宠物医疗所占比例更高,光是2010年动物药品产值就高达78亿元新台币(约1.6亿元人民币)。“而且,每年成长比例越来越高,”中华征信所市场研究部刘玉婷观察。

相关宠物医疗设备也是一门新显学,更是台湾许多科技大厂的新目标巿场。台湾有近8成的动物医院备有血液生化仪器、半数有X光机、约四成有腹腔超音波设备,每个专科设置成本恐耗资千万元。过去,这些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但近来台湾电子公司纷纷转型做医疗设备,就从宠物下手。台湾第一、全球第三大光驱制造商建兴电子LITEON今年就推出宠物专用生化分析仪Skyla VB1,计划推销全球,目标3年赚30亿元新台币(约6.2亿元人民币)。以高科技厂房无尘室起家的汉唐集成公司,光电事业处就专门作医疗产品,目前在台湾雷射复健科仪器市占率高达九成,近期则从人体医疗设备改良为宠物专用。

汉唐集成业务专员蒋昌隆解释,人类会出现的身体毛病,哺乳类动物也会,像是韧带、肌肉伤害,或是退化性关节炎等,经由雷射照射细胞,能消炎止痛。“这就是从最近流行的宠物针灸原理而来,”但因为动物相当敏感,一扎针,可能会突然跳起来,这个产品因此从人类需求出发,搭配不同配件,让宠物不紧张,例如狗的年纪大,髋关节退化难以行走,就可以此在家进行保健、治疗,还可以拔罐。

宠物药品也是新兴领域。如同人类一样,台湾家犬十大死因,癌症已跃升至第一名。

“我们的药效几乎世界第一,可以马上见效,”美商Oncometa Pharmaceuticals研发长陈建宏去年回台创业,成立台湾动药国际公司,带回他研究12年的化学小分子癌症药物TD-B10,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台湾大学进行一系列动物临床实验,计划明年在台湾上市,将是全球第二间,第一间是世界第一大药厂辉瑞,推出宠物用抗肿瘤药物的药厂。

广义的宠物医疗商机也在形成中。前年,永丰银行就针对宠物推出新信用卡“宠乐卡”,除了提供美容用品店折扣,还有免费宠物健康检查。去年,明台、泰安两家产险也推出“宠物综合保险”,看病有理赔,前阵子因狂犬病议题,查询增加20%。

第4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对于从事皮肤疑难杂症诊治工作20余载的西南医院皮肤病科主任医师杨希川教授来说,在各行各业迎接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冲刷之时,他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并发生着改变。

如今,杨希川已经不单单凭借那个现实的听诊器去为病人诊治,而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智能终端,更加便捷简单地为患者解决相关问题。

医生工作性质的原因,《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间断式地与杨教授进行了沟通,他告诉记者,皮肤科和其他的专业科一样,比较直观,通过患者拍摄的一张图片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或者给予一定的用药指导。

“移动医疗健康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可以为患者解决一些较为轻微的健康病症咨询问题,不仅使医患之间进行较为便捷的沟通,更为患者带来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相应诊治和建议的效果。”杨希川说。

由于医生职业的严谨性,在对话过程中,杨希川一直提及的是“移动医疗健康”,这也引发了《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进一步的探问,当前中国市场内的众多移动医疗的探索者们,难道并未真正的实现将医疗移动化?对此,杨希川给出了直接并肯定的答案:“如今还不是真正的移动医疗。”

新生应用多

当越来越多痴迷于手机的“低头族”出现,各行各业都在争抢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商机,而医疗行业也不甘示弱。将“移动医疗”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中国,还要从2011年左右开始。

时下最为流行的移动医疗APP“春雨医生”,很多人会认为是移动端的用户给了它市场,然而在其创始人张锐看来,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匮乏的医疗资源以及严重的不均衡性给了他可以扎根其中并生存下来的机会。

日前,刚刚拿到了C轮融资的5000万美元的“春雨医生”成为了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内的规模之最。说到此,作为春雨医生的先锋医生的杨希川认为,不同于其他的移动医疗健康APP,有着鲜明的图片和沟通渠道的春雨,使得医患交流更加便捷简单,并且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其实,让杨希川感触更深的是,当前移动医疗的发展也遵循着互联网从Web1.0到Web3.0逐步递进发展变化的规律。

他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移动医疗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医疗广谱资讯门户开始,像“39健康网”;之后便出现了“好大夫”、“丁香园”等APP,主要以如何将患者分流导入医院的模式存在;而“春雨医生”的产生并发展,与前两者相比,或许应该被认为是更好地将医院内的模式向外导出,“从过去以医院为主体的状况发展为以患者(用户)为主体,医生给予相关诊断回复等。”

在京某外企工作的王畅(化名)作为长期的过敏性皮肤患者,在步入秋季病症高发期后,面对北京挂号难、看病难的现实,加上自身工作时间受限等问题,“就医”一度让其感到烦恼。

然而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好大夫”、“春雨医生”等APP的存在,让她开始接触这一“新奇”的模式,通过网上咨询获得一些医生即时的诊断建议或用药指导。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ios系统中APP应用的排行榜统计可见,“春雨医生”仅次于“全科医生”, 排在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是“好大夫”,之后则是丁香客及其延伸的“用药助手”、“家庭用药”等几个应用。而在豌豆荚的安卓系统榜单中,“家庭用药”排名第一,“掌上药店”、“用药参考”分列二、三位。

尽管王畅正在享受着这些移动医疗健康APP为其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她看来,“还需要亲身体验,好在纷繁多样的行业APP中遴选出最适合自己并且最为便利有效的应用。”

质疑声不断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春雨医生”方面了解到,目前,“春雨医生”采用“自查+问诊”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服务,从其官方网站公开资料可知,自2011年上线至今,春雨累计激活用户2700万,日活跃用户85万,日均问题量3.9万。另外,春雨还拥有注册医生30000人,而这数以万计的医生中有50%还开设了实名认证的空中诊所,而“杨希川的诊所”便是其中之一。

用杨希川的话来说,“春雨医生”等APP开发的这一创新医疗健康咨询模式,让医生在传统的医院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最初的本位――“轻问诊”。他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既解决了就诊等候等一系列长期困扰病患的“看病难”问题,还轻松的绕开了“处方权”等一系列政策限制。

尽管用户们已经感慨众多APP已然成为他们口袋里的移动医生,但移动医疗从诞生发展至今,遭遇的质疑却从未停止。

张锐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当今社会,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的资本市场,移动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大热门话题,移动医疗、可穿戴概念首先撬动的是基层医疗、计生系统医疗设备市场,众多人士都期盼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在移动医疗的发展下得到缓解。但是目前,移动医疗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实际情况是大众使用的移动医疗设备还少之又少,他坦言,“产业化尚待时日,而且移动医疗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阻碍。”

首先,移动医疗自诞生之初便缺乏国家监管和相关法律规范。对此,杨希川也谈到,我国虽然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但对于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其诊断途径却难以明确界定。

另外,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只能在医院内行医,外出行医必须经过医院批准。而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难以判定。

从消费维权角度上来看,网络问诊也存在着患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而患者按照手机看病软件上搜出的处方服药,一旦出现了用药问题,患者将无法维权。另一方面,通过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成纠纷,往往因为证据不全或者缺失,难以解决。

此外,目前移动医疗提供的80%属于健康服务,而在我国,健康的概念刚刚兴起,很多人将健康建议等同于诊断,盲目相信移动医疗给出的健康建议。而这也就佐证了杨希川在最初就强调的“我国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医疗”这一说法。

行业待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在医药行业的渗透,移动医疗无疑成为新的产业,它的发展还需政策引导和支持。尤其是在当前,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在饱受质疑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亏损到形成规模去盈利。”张锐告诉记者。

第5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萌灭天地”之《爱宠大机密》(The Secret Life of Pets)成为2016年票房和口碑的双料赢家。这部由照明娱乐公司和环球影业联合推出的影片,不仅以过亿美元的开画成绩击败2015年的《头脑特工队》(9040万美元)成为北美原创动画影史首周最高票房纪录,且据时光网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12日,其以8.7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斩获了2016年全球票房第五名。《爱宠大机密》讲述了主人不在家时,萌化人心的宠物们一天的经历和冒险。

随着萌宠身影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萌宠热”不仅表现在影视作品中,围绕着宠物而展开的一系列产业也正在进入爆发期。并且,与最初满足围绕“吃喝拉撒”的基础需求相比,伴随宠物家庭地位的提升,宠物也开启了“吃饭、穿衣、看病、美容、住宿、娱乐、保险、殡葬”等一系列拟人化的消费旅程,进入了“情感经济”时代。

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

狗民网的《2015中国宠物主人消费行为报告》显示,我国宠物数量和消费需求双双提升,80后、90后以及单身人士成为了饲养宠物的主力,本科、硕士以上的宠物主人占比近一半。年轻化和高学历的宠物主人,促使养宠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宠物相关花费上愈发“大手笔”。狗民网的调查显示,半数宠物主人每月花在宠物身上的开支在100-500元左右,还有40%主人的每月宠物开支超过500元(图1)。

在宠物数量和宠物消费双向提升的背景下,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迅速做大。根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58亿元,2004年至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5%(图2)。而另一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宠物的家庭渗透率还较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结构的改变、饲养观念的普及等,宠物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容,预计未来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宠物市场主要包括宠物食品、用品用具、医疗保健、宠物美容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业界将宠物行业产业链分为以“食品用品”为主的上游和以“医疗美容”为主的下游(图3)。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宠物经济产业链,并呈现不断丰富和延伸的态势。

纵观宠物产业链,掘金者众多。上游有“眼圆”、“宠物购”等企业提供宠物活体交易,下游则有“美宠”、“八公美宠”、“摸摸哒”、“好狗狗到家”等为宠物提供高频的洗澡和美容服务;此外还包括升级服务,如专注宠物社交的“宠物说”、为宠物提供定制化喂养方案的“宠物盒子”、为狗狗提供外卖的“小鲜粮”、为带宠物出行制订专门路线的“狗狗去哪儿”……

为宠物提供寄养服务也是时下热门,除连锁宠物医院和综合宠物社区在大力拓展此业务外,“小狗在家”、“人人养宠”等企业主力开拓寄养市场,为有出行需求的宠物主人发现并选择满意的寄养家庭。

除宠物产业链上各类不同的服务外,还有商家从宠物品类细分领域出发,瞄准某单一宠物品类的特殊需求。如“美喵”是专注“喵星人”市场的垂直宠物社区,从养猫人的角度出发,为其简单快速地找到“气味相投”的猫友。“爬行天下”则是一个两栖爬行宠物爱好者交流的社区和相关产品的交易平台,为爬友们提供宠物龟、蛇、蜥蜴、蝎子、蜘蛛、蛙类、鳄鱼、蜈蚣等动物的相关资料和饲养知识,同时提供爬虫活体交易和宠物用品用具销售等。

相较于这些从产业链上单个领域或单一宠物品类出发的商家,综合宠物社区狗民网、乐宠、波奇网等则以社区的流量为支点,开拓了“社区+电商+O2O”的综合商业模式;连锁宠物医院也从宠物产业链上刚需的医疗服务切入,企图撬动宠物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全产业链的业务发展模式。

“社区+电商+O2O”:以流量为支点

“互联网+”为宠物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宠物社区同母婴、房产、游戏等社区一样,在早期聚集了一批具有天然分享交流需求的爱宠人群。狗民网、乐宠、骨头网等宠物社区,基于话题和用户关系,积累了一批较高黏性的忠实用户。成立于2006年的狗民网,在2014年即拥有100余万的优质注册会员,日访客超过10万,日均PV(页面浏览量)超过200万。

在搭建起圈子之后,物社区开始在O2O和电商方面不断尝试,寻找呈列广告以外的变现方式。狗民网于2014年底上线了集在线预订、支付、点评为一体的宠物寄养平台“宠托邦”,为外出旅行或出差的宠物主人提供临时寄养家庭。

据狗民网CEO贾彤介绍,“宠托邦”上线半年多时间,就有近5000个提供寄养服务的家庭,完成了近万天的实际寄养。与宠物店寄养相比,家庭寄养因为一对一的照顾,不局限于笼子饲养等能为宠物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受到较多宠物主人的青睐。

同样隶属于狗民网的“狗民商城”则于2015年1月正式运营,与一般宠物用品电商B2C不同的是,“狗民商城”采用C2C的方式,引入品牌旗舰店,为消费者提供宠物食品、医疗保健、美容清洁、训练玩具、居家旅行、服装饰品等分类产品的一站式在线购买服务。

之所以选择C2C模式,贾彤曾如此解释:“用C2C的方式,企业比较‘轻’。电商业务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狗民网只需要提供一个平台,收取提成。同时,这种方式也为宠物品牌商打造了产品销售与品牌推广的一体化服务。”

在电脑版的基础之上,狗民网还顺应潮流推出了“铃铛宠物App”,作为狗民社区的移动端版本。目前,狗民网已从单一的宠物社区转型成覆盖“PC社区+铃铛宠物App+宠托邦O2O+狗民商城”的综合服务体。除狗民网外,乐宠的“宠物中国社区+尾巴圈O2O+Q仔宠物”和波奇网的“波奇社区+波奇商城+波奇宠物App”均采取了“社区+电商+O2O”的打法。这三家基于宠物而搭建的全方位社区已经分别吸引了不菲的投资,其中波奇网更是于2016年2月获得了宠物领域最大的一笔1.02亿美元的融资。(表1)。

在“社区+电商+O2O”的综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借由电商和O2O变现,电商和O2O又依靠社区聚拢用户,形成了用户、流量、内容的良性循环,从多维度扩宽了企业收入来源,同时也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图4)。但这种模式也面临着投入成本高、产品线的建立周期长、资金链易断裂等运营风险。

宠物医院:刚需壁垒撬动全产业链

尽管宠物产业链上游的宠物交易、食品用品销售和下游的宠物美容、寄养服务的创业者众多,但这些行业普遍具有进入门槛低、技术要求低、竞争激烈等特点,难以培养客户黏性。与之相比,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宠物医疗,由于技术壁垒高,又属于“刚需”行业,是进入宠物细分行业较好的切入口,且具备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延展性。

在宠物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宠物医疗是宠物产业最大的细分市场,约占40%-50%的市场份额。而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宠物医疗在整个产业中20%-30%的占市场份额,随着宠物消费服务升级,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不仅如此,在全国超过1万家的宠物医院中,连锁宠物医院占比份额不足10%,与美国25%的占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随着产业资本的介入,宠物产业正在加速集中,各家市场份额略大的宠物医院,均在进行地域和规模上的业务扩展,连锁化初具规模。其中具代表性的连锁宠物医院包括瑞鹏股份、瑞派宠物医院、美联众合动物医院、艾贝尔宠物医院、贝克和史东国际动物医院、北京宠福鑫动物医院、我宠我爱动物医院等(表2)。

作为连锁宠物医院第一梯队的瑞鹏股份(838885)于2016年8月挂牌新三板,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389.6万元,毛利率高达33.1%。瑞鹏定位于中高端宠物医疗市场,采取直营连锁经营,目前已在深圳、广州、上海、长沙四个城市开设了70家门店。

瑞鹏股份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其以零售为主,形成了以宠物医疗与保健为核心、宠物美容为有机补充、兼售宠物食品用品的业务模式。从瑞鹏宠物的主营收入构成可看出,宠物医疗与保健的收入增长较快,占比62.4%,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宠物美容和宠物食品用品销售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成为营收的有机补充(表3)。

瑞鹏股份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表示,未来将依据“以一线城市为根基,向二线城市辐射”的战略规划,通过自建、收购的方式,完成在全部一线城市、主要二线发达城市和有发展潜力的三线城市的门店扩张布局。2016-2018年,瑞鹏宠物拟通过自设+收购的方式,分别新增31家、60家、85家门店(表4)。

同样作为第一梯队的瑞派宠物,总部设在天津,在华东、北京、东北、华南、天津等地设立了五大管理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收5585万元,净利267.8万元;年接诊量达70万例。作为目前连锁门店数量最多的宠物医院,瑞派宠物仍将加快门店的扩张,实现2016年拥有120家宠物专业连锁医疗机构的全布局。

规模较大的数家连锁宠物医院虽然在地域布局上有差异,但在商业模式上都以壁垒最高的医疗保健为入口,布局宠物食品用品保健品销售、美容、寄养、训练、活体交易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业务发展模式。

对比成熟的美国市场,其宠物医疗行业十分发达,不仅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且行业高度细分,包括宠物健康诊断公司IDEXX(IDXX.NYSE)实验室、宠物连锁医院VCA(WOOF.NYSE)、宠物医疗检测设备厂商Heska(HSKA.NYSE)、线上宠物药物零售厂商PetMed(PETS.NYSE)、医疗设备经销商MWI(2015年被收购而退市)。其中,市值最高的是宠物疾病诊断领域的IDEXX,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均位居美国宠物医疗行业上市公司首位(图5)。

作为专业的宠物医院,VCA旗下拥有约750家连锁门店,目前总市值为52.6亿美元。VCA在美国拥有独立动物医院和动物临床实验室,提供诊断服务以及宠物内科、肿瘤科、眼科、皮肤科和心脏科等手术治疗,还向兽医行业和宠物医院提供兽医医疗设备,并在130多个地区提供宠物日托和寄宿服务。其中,宠物医院收入占比最高,2015年约为80%,实验室服务占比18.5%。

第6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一家生产多种电子健身追踪器和健康设备的企业。它的硬件产品包括多款腕带、卡扣式运动追踪设备。该公司还提供了移动应用和在线面板,与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合作,通过这些软件,用户可以记录行走步数、体重、摄入的食物量,以及其他运动数据。

ZocDoc

一个医生在线预约平台。病人可以通过该网站预约医生服务,其模式类似于通过OpenTable来订餐。病人们享受在线服务时无需支付费用,而医生们每年支付3000美元后会被纳入ZocDoc数据库。

Proteus

Digital Health

一家数字化医疗服务公司,将最新研发的药物与移动、可穿戴和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可让医生与家属一同参与到患者的健康管理中。

Nanthealth

一家电子医疗技术服务提供商,产品包括医疗设备连接、电子医疗数据的分享、医疗软件等。Nanthealth在2014年4月联手黑莓,向各大医疗服务商提供信息服务。在同年8月,买下全球最强大的DNA测序仪,送与分布在美的34家普罗维登斯医疗机构。

Doximity

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将高质量的医生人群聚集起来,在医生之间分享病患的医疗数据。Doximity向医生提供了一个职业网络和个人简介页面,患者能在上面找到相关专家。除此之外,它还提供CME工具、新闻网站、电子邮件、短信服务以及虚拟休息厅,采用免费增值模式。

23andMe

一个提供个人基因组服务的公司。在2015年年初,23andMe宣布与两家制药公司签署了两笔合作交易,另还与12家机构达成了合作。至目前它已经积累了80万的DNA样本。

Practice

Fusion

一家美国电子病历服务商。专为医疗人员服务,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在线电子病历以及管理病人预约流程。在两年后面向医生群体的首款同名产品Practice Fusion。2013年4月,Practice Fusion把服务首次延伸到患者端,推出了一个专门用于预约医生的网站 Patient Fusion。

Teladoc

旨在为患者提供在线的医疗咨询服务,包括电话/视频等。在Teladoc平台,用户是不能自由选择医生的,由Teladoc为用户指派医生。在2013年9月收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Consult A Doctor公司,用于帮助扩大其细分市场的服务。

Health Catalyst

一家美国医疗数据管理分析服务公司,能帮助大大小小的医院管理和分析复杂的临床、财务和运营数据,从而起到提高效率、杜绝浪费、加强医疗流程标准化的作用。目前产品线已经整合超过了50款软件的综合平台。

Specialists

第7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医药企业 国际并购 战略研究

一、迈瑞国际并购案例分析

1.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

迈瑞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纽交所上市企业,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数字超声、医学影像等四个业务领域提供系列产品。早在2008年,迈瑞公司就以2.02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这项交易被誉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

美国Zonare Medical Systems 公司是全球高端放射领域中超声设备的领军企业,拥有顶尖的超声研发团队和行业领先的Zone Sonography核心成像技术,并连续多年排在美国高端超声领域的前五位。

2013年6月13日,迈瑞宣布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Zonare Medical Systems 公司。

2.迈瑞公司国际并购的动因分析

(1)扩展海外市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生产企业,迈瑞在国内拥有超过4万家医疗机构客户和数千家合作良好的经销商,其设备得到95%以上三甲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的使用,国内市场十分稳定。通过新一轮的国际并购,迈瑞可以进一步扩张国际市场。

(2)提高品牌知名度。迈瑞2013年的净营收为12亿美元,其中国际营收占54.6%,国内营收只占45.4%。从2007-2013年以来,迈瑞的国际营收都超过了国内收入。北美市场占全球医疗市场的份额最大,迈瑞要想在美国市场获得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并购是不二之选。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Zonare作为一家世界高端放射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通过并购,迈瑞可以获得Zonare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多项行业领先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大大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实现高端技术收购的目标。

(4)吸收国际化专业人才。迈瑞通过国际并购可以吸收大量优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从而弥补国内医疗行业不能很好吸引国际化人才加入的缺陷。

(5)搭建商业流通渠道。医疗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非常困难,但Zonare旗下的超声产品业务覆盖了欧美主要国家,拥有完善的直销和售后网络,使得迈瑞可以在北美乃至全球高端市场搭建良好的销售渠道。

3.迈瑞国际并购的战略分析

(1)国际化战略有助于公司成长。自主创新和国际化一直是迈瑞的核心战略。迈瑞制定的五年规划表明,公司要争取在2016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目标,所以迈瑞通过并购可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公司实现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

(2)业务和战略上的互补。首先,Zonare公司存在新产品研发周期长、生产和技术投入大、产品利润率低等问题,需要利用迈瑞在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和高效的研发平台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另外,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持续低迷,加之Zonare亏损严重,公司一直未能成功上市。在成功并购以后,迈瑞可以帮助Zonare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外包部分非核心环节,从而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步寻求上市的机会。对于迈瑞,Zonare给迈瑞带来专业的国际化人才,而且Zonare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直销渠道、售后服务网络可以覆盖迈瑞高效的研发和生产平台,从而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二、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的战略建议

1.明确并购目标,制定正确的并购战略

开展并购工作以前,企业必须深入分析自身和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并购活动。我国医药企业对收购对象的评估往往集中在净资产等静态指标,使得并购和企业的产品战略不能有效地结合,最终导致产品研发和定位的偏差。因此,我国医药企业应将基于产品的并购作为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立足点。

2.分析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合理选择并购投资区位

我国医药企业应深入、全面地考察目标企业所在地的整体环境,可从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等五方面着手。并购前,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地理位置和国际市场规模等因素,慎重选择投资区位,避免承受经济和政治风险。

3.做好目标企业内部价值的评估

评估目标企业的内部价值,首先需要确认两者业务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匹配程度,进而推测并购后的整合难度。除此之外,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目标企业的商品流通渠道。并购企业应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的规模、良好的品牌、稳定的营销渠道和健全的销售网络的目标企业。

4.关注并购后的整合和协调作用的发挥

在成功并购以后,企业要认真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整合。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员工之间的对立情绪、管理层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无法使双方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进而塑造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萍.国际医药企业购并动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32-35

第8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当前,国内医疗照明灯具市场准入条件在哪里?医疗照明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企业又该如何淘金这一特殊的照明市场?本文将以手术无影灯为例来重点阐述国内医疗照明发展情况及市场容量等。

国内医疗手术无影灯需求何处?

二级以上(含)医院(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才具有购买医疗手术无影灯的需求

一些经济较发达和沿海等城镇地区的一甲、一乙医院也均设有手术室和对医疗手术无影灯有采购需求。

1、医疗器械分类有分别

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三类医疗器械:用于植入人体,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医疗手术无影灯是属于Ⅱ类医疗器械管理,分属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内。

2、医院分级不同,照明需求也不同

根据卫生部1989年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国内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每级又分为甲、乙、丙三等,每级以甲等为最高;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为三级十等。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在国内是最高等级的医院,相当于酒店的五星级。

三级甲等医院就代表着该医院在同类医院中规模最大、医术水平最高,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如表1

一级医院: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如表2)

国家对三级甲等医院的硬件和软件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硬件方面:要求医院的建筑面积、病床数要达到一定标准,医疗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先进水平;软件方面:要求医院的技术力量,包括高中级职称人数、医疗成果和技术水平要处于国家领先地位;另外,在管理方面,必须对医疗质量的控制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实行规范化。

根据卫生部1994年“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中的要求,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以综合医院为例,只有二级以上(含)医院(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才具有购买医疗手术无影灯的需求,但通过调研发现,一些经济较发达和沿海等城镇地区的一甲、一乙医院也均设有手术室和对医疗手术无影灯有采购需求。

PK传统医疗照明,LED无影灯胜算几何?

目前,国内医院医疗灯具的主流仍是卤素灯。但卤素灯光源存在着每隔1至2个月就需更换光源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

LED在实现定点、定向照明、高强度照明、调光控制、实现高显色性、低光谱伤害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有力克服常规医疗照明的不足。

1、常规医疗照明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传统医疗照明灯具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卤素灯作为光源,近年来,一些医院开始采用金卤灯作为光源。目前,国内医院医疗灯具的主流仍是卤素灯。然而,卤素灯存在以下不足:1、寿命不长(相比LED,在几百到一千小时),更换灯泡频繁,辐射(热量)较大,但品牌多,价格混乱而便宜,挑选余地较小。2、卤素灯、金卤灯都是光线向四面八方全空间发散的典型发散光源,这样高热辐射、全光谱、发散的光源,要达到医疗手术无影灯的特殊技术要求,必须采用一系列特种技术。比如,调光控制方面,卤素灯通过调整供电电压实现光强控制,但其光强变化又会影响其色温及显色性等。

医疗手术无影灯是外科手术部位照明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它既要求能够让医生最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大小、对比度低的物体;既要“无影”又要有“光”。现今医疗手术灯普遍采用价格比较低廉的卤素灯光源,问题层出不穷,如:滤光措施不当、效果不好,就会产生过量的红外光热辐射,加速患者手术区域的组织干燥,对医生和护士也会产生炙热感。正是基于传统式医疗手术无影灯存在很多弊病,无法满足照度均匀、光质好、能够很好地区分血液与人体其他组织、脏器的色差等要求,还不能长时间地持续工作和散发出过多的热量。这两年以LED作为光源的医疗手术无影灯应运而生,彻底解决了卤素灯光源每隔1至2个月就需更换光源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

2、LED无影灯的性能特点

与传统医疗照明灯具相比,LED灯具具有:1、LED在实现定点、定向照明、高强度照明、调光控制、实现高显色性、低光谱伤害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有力克服常规医疗照明的不足。2、LED的发射光谱全部在可见光区域,没有紫外、红外等有害光谱成分,可以杜绝紫外光对人体组织的伤害以及红外光造成的体液挥发及组织灼伤等。3、LED光源作为新兴光源,拥有寿命长(3~5万小时),辐射较低,而且每个灯头使用多个LED灯珠,坏掉一两个灯珠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LED无影灯在手术使用中的性能特点包括:

1)手术无影灯的照射距离一般在70~140厘米或者60~130厘米左右(即手术无影灯在这段距离内无影效果最好)。

2)手术无影灯的灯盘越大(单头灯)或者头数越多,则其照射深度越好,越适宜于比较深度的手术。

3)手术无影灯能给手术台提供的照度为20000~100000LUX,且最好有多级调光控制功能,过亮会影响医生视力;尽量避免光束在手术器器械上产生眩光,眩光也会影响医生视力和视觉,易使眼睛产生疲劳,不利于医生手术。

4)手术无影灯的色温在4500K左右,显色指数不低于95,使手术无影灯照明不改变患者的肤色和创伤组织颜色。

5)手术无影灯照明的光束直径范围为10~25厘米,且能通过调节手柄调节光束的直径大小(如图1,地面上光束区域)。

6)提高照度,必然会引起灯体和光束温度升高,这将影响医生头部和手术部位组织的温度,从而影响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正是由于温度对于患者感染的敏感性,因此,要求无影灯每小时温升应低于2度,手术室的温升要求控制在10℃以内。同样,温度升高对于手术无影灯具内的电子器件、电路、光源等寿命也有很大影响,绝大多数的手术无影灯故障及损坏都跟温度有关。

7)手术无影灯通过透镜、滤光的设计尽量减少、消除无影灯中的红外线和眩光成分。

8)手术无影灯在手术过程中应能连续改变位置与方向,操作必须简单、灵活、轻便、制动快速、有效。灯体中央部位应装有可灭菌的操作手柄,灯具应能灵活地进行水平和垂直调节,且可旋转360度。

9)对于带摄像头功能还是带图像传输功能以及无线智能遥控等的手术无影灯,摄像头与灯具要一体化布置,互不干扰。(如图1)

国内外医疗照明灯具的竞争格局

国外医疗照明灯具生产企业都比较集中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

国内,从事LED医疗无影灯具的生产企业也不到10家。

医疗照明灯具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准入门槛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刚刚起步,国内与国外企业差距相对较小,而且医疗照明灯具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是一个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

1、医疗照明成LED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从2000年以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5%~20%,随着新医改的推出,在医保扩容和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推动下,医疗照明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目前市场来看,LED产业热得发烫,而市场冷得发颤,任何一个通用照明领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价格战”,LED通用照明对医疗照明领域影响微乎其微。

相比传统医疗照明产品,LED照明产品更容易满足医疗照明的要求,LED本身的特点再加上医疗照明市场的特殊性也使得医疗照明成为LED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是能发挥其特长、易于被市场接受及被推广的领域,更易于立竿见影、创出专业品牌、成为LED照明的专业化细分市场。

2、LED医疗照明高技术壁垒,高风险,却高市值

医疗器械行业壁垒较高,存在着技术人才障碍、品牌障碍、销售渠道障碍、资金障碍和市场准入障碍等,极大地限制了大批企业进入。

其次,医疗器械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同时,我国落后的医疗器械装备水平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国内其他工业,也快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

最后,从市场角度来看,独特的技术要求与特点使得以医疗手术无影灯为代表的医疗照明成为照明产品中极为特殊的产品。它必须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法规,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考核、获得医疗器械产品许可证。因此,高技术、高风险、高进入门槛的特种照明产品,可以避免常规照明产品所面临的恶性竞争局面。

医疗照明产品准入门槛高、技术难度大、市场规模小,但市场价格昂贵,因此其市场的实际市值大。另外,LED医疗照明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大都只是顺带地经营医疗照明产品,很少有专业生产厂家,医疗照明产品市场价格昂贵。(如图2)

3、国外医疗照明灯具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

国外医疗照明灯具生产企业都比较集中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如德国马克博士(DRMACH)、德国肯莎维(BERCHTOLD)、德国马丁(MARTIN)、德国贺利氏(Heraeus)、德国迈柯唯(MAQUET、Healforce)、德国德尔(DRAGOR)、德国百合(Berchtold)等,法国迈外(ALM、HERUS、HANNUEX)、法国喜万年(SYLVANIA)、法国肯莎维(kenswick)等。美国的(AMOSCO)(AMOSCO无影效果其实很好,但由于外观过于笨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美国医用照明(NUVO)、美国波顿(Burton)、美国(MIDMARK)、美国思泰瑞(Amsco)等;台湾三丰集团(台湾最大的医疗照明灯具企业)、台湾美迪兰(MEDILAND)、台湾雅科美德等。

4、国内LED医疗无影灯具企业不足10家

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式产品,急需要更新换代,而从事LED医疗无影灯具的生产企业国内也不到10家。国内的医疗照明灯具厂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如:上海五厂、上海汇丰、上海医达、山东铭泰、山东育达、江苏科凌、汕头福利等。其中,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五厂是生产手术无影灯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其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份额,除此之外,上海汇丰、汕头福利等几家企业生产规模较大,实力也较强,力量雄厚,在无影灯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国内的医疗照明灯具产业集中度较高。灯具价格质量十分参差不齐,各家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要求均不相同,国内的医疗照明灯具企业主要是模仿欧洲的产品(如:马丁(MARTIN)、创孚(TRUMPF)、德尔(DRAGOR)等知名企业),质量没有进口的优良,但近几年来通过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价格便宜。而韩国和日本的医疗照明灯具款式单一,使用功能和性能无法满足国内医院的使用要求,与国内的医疗照明灯具企业相比,日韩企业进入国内医疗照明灯具配套还有一定的差距,故在国内,日韩公司的医疗照明灯具暂没有医院使用。

5、国内医疗照明产业只占世界的3%( 如表3)

大陆上海五厂、上海汇丰、上海医达、山东铭泰、山东育达、江苏科凌、汕头福利等。

LED医疗照明受LED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人才、资金的影响,医疗器械产业聚集较为明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域依靠本地区工业技术、科学技术人才、临床医学基础及政策性优势,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三大产业聚集区。三个区域的医疗照明占国内医疗照明市场差不多90%以上的份额。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医疗照明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和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整体上质量、数量及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包括国内医疗照明行业的组织结构、规模经济、产品品种结构、产品性能、质量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差距。国内的医疗照明产业只占世界的3%,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上高端医疗照明灯具被国外或跨国公司占领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国内医疗照明灯具的现状

1、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医疗照明产业是事关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许多医疗照明灯具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技术医疗设备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仅大型医疗设备每年的市场规模就达100多亿元,但国际高技术医疗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国家的几个跨国公司垄断。

在我国,医疗照明灯具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医疗照明灯具的研发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照明产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在国内医疗照明灯具只占国内医疗市场年容量的50%~60%,进口产品大量占据国内市场。国内医疗照明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研究设备和基础条件差、研发的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

2、进口设备开发利用率低

国内对于临床工程没有规范的立法和认证制度,而且一些医院为了提高声誉和收益,盲目攀比,超前配置各种大型医疗照明设备,造成设备使用率低、资源浪费。目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引进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脱节的情况。

3、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国内医疗手术无影灯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数的产品需要进口,但进口医疗手术无影灯的价格昂贵。当国产医疗照明灯具上市后,其价格必然会出现大幅度下跌。国内医疗照明企业应采用新技术降低医疗照明成本,高端产品的新技术、高性能、重要功能向中低档转移,从而降低成本,减轻医疗照明负担。国产医疗手术无影灯产品虽已系列化,但在自然光色、高照度、光束集中度、温升、能耗、滤光眩光控制等方面与国外灯具均有一定差距。

国内医疗照明灯具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1、需求量:每年大约需要有几千台以上

通过近二个月以来的调查研究,LED医疗照明的市场需求今后将会在国内有着一个长期爆发式的增长。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统计和官方获取的数据,截止2011年6月底全国二级以上(含)医院约为2.1万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每年有几千台的医疗照明灯具的市场需求。其次,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医院和医疗机构不断增多,使医疗照明灯具的市场需求逐年提高。

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传统医疗照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24亿元,同比增长了26.2%。( 如表4、表5)

2、需求结构:辐射城市到城镇、农村

早在2009年,国务院部署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再次作了修改完善,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据初步测算,为保障医疗改革的各项改革顺利进行,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而在这样基本医疗改革之下,医疗照明灯具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3、需求特点:LED医疗手术无影灯需求日增

目前国内社区和农村医疗普遍使用的医疗照明灯具光源基本上都是卤素灯,由于其存在的众多问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手术的要求,而新的LED医疗手术无影灯由于很好的解决了这些矛盾,因此必将替代现有的医疗手术无影灯,即将在国内外医疗手术照明中引起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国家卫生部要求,平均每200个床位装备3个医疗无影灯,但是目前各级医院的装备标准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据卫生部统计至2007年底全国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总数达327.9万张,医疗手术无影灯正常更新周期为10年,如果平均按每家医院200张床位装备3台医疗手术无影灯,更新周期为10年计,则每年更新医疗手术无影灯台数为4900台,另外,我国每年新增床位约10万张,则新添置医疗手术无影灯为1500台。据此,医疗手术无影灯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大概在6400台左右。

第9篇: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范文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一些美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商已经为产品冠上这样的说明:“打开智能手机,轻触一个APP,就能检测皮损是良性黑痣还是恶性的黑色素瘤。”在开发商的嘴里,这些都被与科学搭上了关系,例如利用手机的声波、光照或者震动,可以对人体开展治疗。

医疗APP粉墨登场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一天,各大苹果与安卓应用平台里,多出了一款名为“粉刺专家”的APP,当时负责该款APP的销售人员作出的宣传语如下:“英国某皮肤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手机屏幕发出的420纳米蓝光及550纳米红光,分别能起到抗菌和消炎的效果,可以加速皮肤新陈代谢,消除丙酸杆菌,减少76%因粉刺留下的暗疮。”

结果,当时就有1万多名苹果用户花1.99美元购买了这一应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第一时间关注了该产品的销售情况,但在后续的消费调查里,美国联邦调查委员会却无法得到可以证明“粉刺专家”治愈病症的实例:尽管每天花几分钟,举起手机对着脸使劲照的行为,在自拍一族看来无可厚非,但委员会还是给“粉刺专家”开出了“罚单”。

“粉刺专家”可谓是撞在了枪口上,更多的医疗APP在这场淘金浪潮里得以幸免,记者查询了苹果APP商店,尽管“粉刺专家”的身影已经消失,但类似的APP已经超过1万个,美国一家IT咨询公司预测,到2016年,全球医疗APP的下载量将超过10亿次。而在英国《卫报》的报道里,这种应用有了一个特有的名称:“医疗APP”。在过去的2012年里,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医生参与APP的研发。由于专业医护人员投身APP应用,电子技术成新疗法,已现端倪。

而美国权威医学杂志《皮肤病学文献》不久之前曾公布了一项报告,在针对4款皮损检测APP的调查后,结果显示,它们的预测准确率处在6.8%到98.1%之间。

《皮肤病学文献》发表的报告内容,虽然准确率的浮动区间较大,但数值“98.1%”无疑等同于给医疗APP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医疗APP的时代大幕,俨然已经开启。

医疗APP的巨大潜力

在智能手机上位普及之前,多数人都在依靠笨重的PC与互联网关联。医疗APP有心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往往被客观条件所制约:咨询医生时,拍照片要用摄像头,录音要用麦克风,而在移动的智能手机里,这些客观因素都不用再加考虑了。如今,已经有不少医生能够简单地通过APP提供医疗保健的方法及准则,通过远程治疗帮助病患减轻痛苦。

要知道,近几年医疗网站一直是全球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新亮点。在美国,早在2011年就有医疗网站Care和HealthTap获得了千万美元的融资;时间仅仅过了半年,就在人们的惊讶还没消散的时候,同为提供医疗咨询和预约医生业务的网站ZocDoc和Castlight居然获得了近亿美元的融资:毫无疑问,它们获得了资本市场和用户的双重认可。

美国研究公司Chilmark预测,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移动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为移动医疗指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能。而根据另一家咨询公司Gartner的预测,到2016年,全球医疗APP的下载量将超过10亿次。

毕竟,“医疗”、“互联网”、“移动终端”、“咨询平台”这四个词无论怎么组合,听上去都像那么容易赚钱,这一巨大的蛋糕,以致人人都想分得一块。

在中国,不少业内人士已经看出:移动互联网的结果肯定将改变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这和在第一波医疗触网浪潮中,医疗健康网站将信息展示和广告搬上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回事。据估算,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年亦将达5000亿美元。

药品销售人员关一苗毕业后子承父业,靠父亲的人脉在城市之间出差,向各医院、诊所、药店高层游说,并贩卖产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预测这些只需拼酒和吆喝就能完成的工作已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一个新的时代也许就将到来。为此他专门把手机换成了智能机,并常常把玩这新近推出的医疗APP。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有效改变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而在门户网站里,腾讯旗下的网购平台已经在去年就打算进军药品B2C业务了,拍拍网在2011年与部分有资质的网上药店尝试性地合作了一把后,就没了下文。然而,腾讯进军医药行业的心愿未死,在2012年与好大夫在线和中澳凯尔合作就能看到腾讯的野心。

而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拥有自己的医药频道,每一个医药频道,都可以看成是孕育医疗APP的合适温床。

要知道,2010年中国在医疗IT方面的投资大概是31亿美元,这项投资五年内每年的增速约15%(数据来源:美国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据业内预测,到2016年,全球移动医疗应用下载量将超过10亿次。

谁来监控医疗APP?

美国的IDC研究公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已经有9%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移动医疗程序跟踪或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

按照生物医药学网站生物谷的董事长张宝发的预测,在中国,正在开发医疗APP的公司有500-600家。但由于远程治疗需要专业技术支撑,误诊可能性也较大,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亟待引入。

更何况,中国在远程医疗设备上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家庭血糖仪、血压计等装置几乎还都存在于医院、诊所而非家庭之中。更没有可行的信息化策略能监测调查,并将数据反馈给相关医疗机构或组织。在医疗健康这个信息安全高度敏感的产业,医疗网站与互联网整体环境相差甚远。更为重要的是:APP是链接云端和终端的产业,但现在国内的医疗APP没有云端和终端,仅仅是以信息推送为主,还是最简单的业务模式。

值得玩味的是,医疗APP的游戏规则似乎已经被美国人抢先制定了。2011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并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在法律层面,美国已正式确立对医疗APP的监管。依照美国起草的监管草案,有关诊断、预防、治疗用途的APP都将被纳入管制范围。

政府对医疗APP的监管迟早会来。毕竟,FDA一直是全球各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风向标。这后面隐藏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如果中国公司开发的医疗APP想进入美国市场,从理论上讲也需接受美国FDA的监管。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医疗APP还远不能视作“医生”。曾有好事者抽样1500个医疗APP并作记录,结果发现有超过300个的APP宣称能治愈一些微小疾病。然而,他们的应用原理大多是手机发声“治疗”,当然也有人利用手机光源和震动来“治疗”疾病。

你相不相信,到2015年时,全球会有超过5亿人手机中装有至少一款医疗类APP?这是美国网站Health It Now给出的预言,既定的事实则是:2011年,APP 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同比上升了250%。

链接

投资指南

国内主要医疗APP分类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做医疗APP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做互联网或做数据库的公司开发的医疗APP。

2.主要是和一些企业级应用结合的产品,比如病例管理系统APP,有了这一APP,医生就可以用iPad来查房,开发这类APP的公司直接向医院收费。

3.还有一些通过医疗APP来获得流量,进而在APP上植入广告的产品,当然,由于用户少和监管紧的原因,这类产品还比较少。

而在几类公司中,一般能被风险投资公司看上的,都是行业或细分领域的翘楚。

哪些移动医疗APP具有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