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南华大学2013级和2014级中不同专业的60名90后大学生作为干预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文的设计、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干预教育前我们走访了湖南省多所高校的体育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本研究的程序、方法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就各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咨询,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二、南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南华大学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体育选项课、体育理论等课程,对体弱、病、残等无法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同时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太极拳项目也渗透到了各个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并在教学目标上作了明确的要求。南华大学的教学大纲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所积累的经验做出适当的调整,并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三、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人际交往上所体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调查,本研究中随机选取的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且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少有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迅速的与同学、老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部分90后大学生由于自卑、消极内向、猜疑等心理障碍的存在,而导致在人际关系上常受挫折,使他们与同学和老师间交往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于理想化而不能如愿以偿。另外,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个性、习惯、爱好千差万别,交往中缺乏互相的容忍谦让礼仪,也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容易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困惑、矛盾、逃避交往甚至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
(二)学习状况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数据分析,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管理都不同于初高中时的应试教育。大学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学习的形式各式各样,内容外延空间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因此,部分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会遇到许多不适应和挫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容易丧失自信心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加以干预必然会导致他们学业不精,学习成绩不理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情感表现方式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情感问题是90后大学生心理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青少年发展期,同时性心理的发展也处于发展和成熟期,性意识的觉醒引起其对异性的关注、好奇甚至渴望,又加上他们还不能完全调控自己的情绪,各种矛盾的出现都会成为情感的困扰。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就业期望让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从大学扩招开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90后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天起,择业就成了他们日常谈论的话题,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在就业过程中,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恋人、朋友、老师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矛盾冲突,这也将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由于遭受挫折甚至会引发自残甚至反社会的行为问题。
四、心理健康干预的内容、手段
利用体育与健康教育来干预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谓形式多样。通过资料研读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们认为选择有氧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和一些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我们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健康的整个试验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4周,其中包括两个学时的健康教育理论课。整个干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养成习惯、促进健康为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实用性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最后渐渐地把这种认识转化成为一种技能和方法。在试验教学中,开展教学内容主要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如慢跑、有氧健身操、游泳、瑜伽、传统体育(太极拳、气功等)。
五、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今大学生在面对风云变幻、观念混杂的时代,他们的心理结构和心里定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调整和适应。据国家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报告证实,在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现象者所占比率达到被调查人群总数的20.23%,并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比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30%递增到现在的54.4%,占据休、退学诸因素的首位。相关的调查表明,有25%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有61.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有79.2%的学生产生过性困惑,有54.1%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在患神经衰弱的大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低年级高于高年级,理工科多于文科;女生易患抑郁症,男生易患焦虑症;临近毕业分配时大学生的焦虑症、抑郁症明显升高。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我意识强,自制能力不足
大学生处在青春发育中期,生理上发育很快,但是心理的发展却是缓慢的。他们要求社会将自己当成人看待,而成人对他们的独立行为又不理解,在交流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诸如独立自主与遵守纪律的矛盾;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与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高校规定要出早操、晚自习、宿舍卫生清洁标准等,而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了,不希望别人来约束,当教师或其他管理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时,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二)情感世界丰富,但经不起挫折,情绪和行为易极端化
学生时代往往很珍惜友谊,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扩大了,乐于向朋友吐露内心体验,愿意为朋友分担喜忧。但是有的同学尤其是新生缺少生活阅历和交友经验,常为一点小事闹矛盾,又不善于采取行动和解,因而陷入了无端的苦闷中,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还有的同学唯老乡为亲,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的排他性,致使部分同学感到人际关系很难相处、没人关心、生活冷漠、不被理解等。苦闷与烦恼总是纠缠他们,使他们不开心。
(三)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但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时往往产生心理困惑
当代大学生理想丰富,思维能力较强。但面对紧张的学习、严格的制度及不理想的专业,这些都非自己所向往的大学生活时,有的同学感觉在高中时那佼佼者的头衔现在已不属于自己,在心理上承受不了,于是灰心丧气,感到许多幻想都破灭了。
三、高校体育教学过程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高校体育教学是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利器。
(一)高校体育教学是开放性活动空间宽松的氛围能使人思想解放,消除闭锁心理,彼此间容易沟通,为结交朋友营造良好的环境。体育活动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参与者的个性都得到展现机会,从而促进了交往人群的相互了解。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其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人性格开朗、乐观、充满朝气。
(三)体育活动能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心理疲劳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疲劳现象,是由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心理压力沉重等原因所致。事实证明,从事体育活动是改善和消除心理疲劳的最佳方法之一。
(四)体育活动有益于改善大脑功能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不仅在运动动作的感知、判断和反应方面能加快大脑接受和处理信息的传递速度,而且能促进大脑细胞的树突长出新的分支,使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联系更为广泛、周密和协调,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实施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成为潜在的致病因素,诸如愤怒、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虽然这只是适应千变万化环境的一种反应,但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与心理障碍是超长刺激强度的,或者是接踵而来反复出现,并且未能及时加以疏导和宣泄的话,势必要导致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的紊乱,进而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诱发身心性疾病。我国医学古籍《黄帝内经》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由此可见,人的情绪与思维过度的兴奋和紧张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从如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实践表明,在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重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训练
1.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善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勇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精神;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己个性特征的一面镜子并学会对照这面镜子矫正自己个性的方法。由于体育活动,尤其是具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充满了挫折与失败的情境,对大学生体验失败与挫折,进而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2.经常采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因为在竞赛或游戏活动中参与者不是用语言做媒介,而且用互相的动作去协调人际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互相依靠、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经常参与这类活动,能使心态冷漠、性情冷僻、沉默寡言、妄自菲薄的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集体协调观念,使他们的个性发生积极的变化,并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加强心理保健知识教育
1.使学生完全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掌握自身的人体生物钟和科学用脑的卫生知识,做到作息有序,并有效地改进学习方法,从多方面改善大脑皮层对生理机能的调节功能。
2.指导学生掌握心理调治与疏导的方法,及时排除在遇到挫折与冲突时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采用宣泄法、同情法和移情法。宣泄法:将烦恼、忧愁通过一定形式(多数体育项目都可以作为宣泄的形式)宣泄出来,不要积压、郁积在心中。同情法:被别人触怒时,先设身处地去体谅对方的心境,理解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以此来降低或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移情法:心中的困惑难以解开,可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3.教育学生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人交际时以诚相待,容人之过,学会忍让克制的态度,力求做到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之间最协调的心理相容。
4.教育学生保持健康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上好体育课的每一项内容,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体育等活动。广泛的爱好不仅能缓解心里紧张,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中国大学生,为出生在“80”后的独生子女,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社会阅历却比较浅,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难度的增大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造成心理发展并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时从实质上加强体育与卫生工作的相结合;三是处理好与德育的关系,既不能用体育中德育代替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体育中德育。
(一)教师应具备较高心理素养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新课标,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能胜任新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能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它能使教师学生广泛接触,学生在活动中能把自身的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状况充分暴露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注意师生交流的时机和过程,使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创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三)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1、正常的认识能力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3、优良的意志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4、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1)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
6、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四)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
1、因势诱导,消除学生畏难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判断想出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学生要正视困难,明确做任何事,不会一帆风顺,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磨难。教师也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要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具体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示范,鼓励的语气,及时的纠正,正确的帮助和保护都能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能够消除畏难心理、消除顾虑,有信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他们运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针对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诱导其自主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调节情绪,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则应恰当的帮助其设置较低的标准,鼓励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意志。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是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时时感受成功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从不会到会,从难到易,从失败到成功,从畏难到喜欢等等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练习中想出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有所学,有所悟,乐于学,学中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参与游戏,群体竞赛等等莫不有困难出现,教师一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体育教学
【分类号】B844.2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及国家的兴旺发达。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在大学生中,有人因现实与曾经的理想偏差失去了学习与继续奋斗的勇气和信心,整天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游手好闲,颓废慵懒;有人因考试挂科或恋爱受挫产生轻生念头;有人因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而害怕群体,产生自卑自闭情绪。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2.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1大学阶段所处年龄的特殊时期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他们所处年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六岁,正处在青年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多事情仍缺乏是非观念,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更注重学习成绩,心理脆弱、依赖性强。在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复杂情况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沟通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和更严重的后果。
2.2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
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中学阶段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到大学的专业知识 ;从中学阶段的为考大学的基础学习到大学的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从中学里由老师经常辅导到大学更多的是自主学习消化知识,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需要很大的转变才能适应。
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中学时大部分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靠父母、家庭的同学来说,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跨进大学,面临将重新走进一个新的群体,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可能各不相同,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于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3 主观方面
大学生容易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大学生也容易产生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才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3.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体育教学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品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尤其是集体性的项目和对抗项目,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在课堂练习及课外比赛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教育,大学生们会逐渐形成尊重对手、爱护他人、友谊第一、宽宏大量的优秀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2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有效的指导,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动作的满意度,增强自信、自尊,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比如:在健美操的学习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完成效果好的动作及瞬间,进行强化,让学生反复欣赏平面镜中自己的动作,产生自信和学习的动力;对完成的不好的动作及时指出,改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满足感,又能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正确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优点感到欣慰,对弱点也不回避,发挥潜能,克服缺点改正不足。从而善于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形成自尊、自强、自制,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3.3体育教学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能锻炼大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足球、排球等教学及比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集体主义精神,长跑、耐力项目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4体育教学通过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团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师生、生生多边活动。大学阶段体育课教学法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也包括能影响学生内心世界的社会经验互动交流。体育教学不仅肩负着学生身体健康的教育,同时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其他纯文化课教学无法比拟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外,应该最大可能地发挥体育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自我概念、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心理也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博.略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4,11
[2] 薛欣.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1
[3] 赵俊萍.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家长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门槛,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增长的心理承受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目前,通过各高校发生的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血粼粼的案件,使人们更为此担忧,身心健康必须共同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以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将这一问题作为热点问题一直在研究,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理论教育是通过语言交流,文字、图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开导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调节。然而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体育教育更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学生集体参与、游戏互动、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发泄,可以有效的缓解情绪、改善情绪,通过互动环节,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出问题的症状,可以有效的“对症下药”。因此,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预防和防治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体育教育的引导和导向。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学校应重视对体育教育这一环节,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1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共同发展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增强体制、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是大学生的革命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学习和做其他事情。另外,体育教育还培养学生的智能。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节奏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灵敏、判断等,对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和记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在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有效的改善了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均衡性,使人体感知和观察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效的提高了智力水平。
3.2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体育锻炼中,有些项目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样就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项目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需要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不懈。通过体育运动,大学生可以及时的发泄一些不好的情绪,从而调整心态。无论是学习、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这种方式及时宣泄和释放,从而平衡心态,消除心理上的阴霾,得到释怀和放松,有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就会不仅有意志品质的不断努力,也会有明显的情绪体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体育运动与良好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体育教育,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还培养了大学生勇敢机智、谦虚谨慎、豁达开朗、积极乐观、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3.3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魅力的大小、修养的好坏、品德的高低等都会通过体育运动有效的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自我认识,相互对比,相互交流,从而在无形中进行自我教育,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体育教育可以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使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品质也不断提高和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都要强于不经常体育锻炼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与人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处理事情的独立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因素。然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4.1学校应更新对体育教育的观念,重视体育教育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增强学生体质、强身健体,还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改变以往对体育教育的旧观念,树立“身心统一,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心理教育。
4.2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体育教育能更好的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更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功劳。因此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教师能通过培训学习进行更好的判断,在教学中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在教学中去关心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4.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
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一个轻松自在愉悦的校园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使学生更多的体会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乐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量,从而能积极主动的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缓解和控制大学生的紧张、急躁、抑郁、焦虑等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增强。另外,长久的放松和愉悦状态,使学生的快乐指数升高,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从而使身心健康得到长久协调的发展。
五、结论
5.1体育教育相比别的文化课程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绝对的优势,应引起学校的重视。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5.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5.3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对缓解现代紧张的校园氛围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的放松大学生身心,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J].教育研究,1999,(3): 42-46.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道德;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大学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开展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就是在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人才。因此,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和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1.体育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和其他高校一样,都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才是健康的人。因此,健康不仅是一个生物医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和社会学概念。也就是说,健康是四维的,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在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并在躯体健康的基础上,自觉养成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正如所言:体育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高校的体育教育都能够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开设课程,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发校内资源,发挥了课程资源的优势,激发全体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躯体健康的一种实践,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
2.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的“四维”影响
体育教育通过一种具有组织性、系统性、感染力的方式进行身体改造和教育活动,以不断增强体质,又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进行精神和道德的熏陶,用这种教育形式向学生输送思维、知识、行为和评价模式,最终融入集体行动和产生集体行为,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和作用。
2.1体育教育培养健康意识,增进学生的躯体健康
“德智皆寄予体”,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大学生就很难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生活和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其开设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大学生的强健体魄,培养其健康的意识。通过体育教育的系统化训练和教育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建立现代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引导学生采取适合发展身体的不同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有机体的生命力,增进躯体健康。
2.2体育教育重视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将心智和躯体统一起来的最有效、最容易调控的教育方法,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1]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不仅对人的知识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有关资料表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抑郁、焦虑、厌学、自杀倾向等现象严重,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力障碍等更是常见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实践体验,有针对性地纠正心理缺陷,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作用,并在课程中渗透以认知、心理、情绪、情感体验为主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指导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3体育教育注重道德培养,增进学生的道德健康
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实际上也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为培养学生成才成长而努力。与其他文化课相比,体育教育不仅在理论上教会学生如何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关心团队、培养合作精神等,更是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科目、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和人性的养成。体育教育中的篮球、排球、足球等课程的开设,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各种球类的比赛,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单凭拥有的技能还不足以赢得胜利,获胜需要团队的协作与配合;体育教学中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竞争精神;甚至,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健美的身姿、优雅的气质、文明的语言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让其养成文明的举止和习惯。[2]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教学的每个细节中都十分注重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不断增进学生的道德健康。
2.4体育教育强调教育实践,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维果茨基认为,“在运动技能(对作为行动核心的身体的把握)与语言句法的掌握之间有着紧密关系。以身体为基础的对基本概念的领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意义,对个体进一步理解社会经验、社会结构、扮演社会角色奠定了基础。”[3]这就表明体育教育中的身体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身体的塑形和对技术的追求,而是通过体育教育这一介质和基础,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无缝衔接的纽带和桥梁的功能。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还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的作用,体育教育都是为学生将来走出社会打下基础。体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便扮演了媒介的作用,通过在体育教育课堂强调教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性的社会意识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互助、友好、合作、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减少人际冲突,提高社会化的心理品质,同时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公正意识、团体意识、法制意识等的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意义也得到了凸显。正如所说:“体育可以使劳动艺术化,活泼人们的脑筋,使人身心愉快。”因此,要从教育意义的视角去理解体育教育,它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教育实践,对于学生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应该不断的创造机会,开设好体育教育这一课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硬件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树立锻炼意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谋生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4]在体育运动中加强心理知识和道德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王晓辉.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
[2]卢绍群.浅谈体育教育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192.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建构一个教学、辅导、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自身潜能进行开发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而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1]
一、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课程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数一般达一百人以上,是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数十倍、数百倍,可以极大地扩展受益的学生数,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确保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
以往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这种课程目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显著。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普及性教育,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接受这一教育,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理念: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健康自我;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观念。它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全体,重在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成长上”。遵循此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课程内容的改变
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以补救性为主,主要是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当成是解决或帮助极少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在局部范围开展教育的工作,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激发学生本身内在的力量和潜能。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模式,重视学生固有的、实际的及潜在的力量,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宽容、尊重、分享等,让学生学会创造幸福,体验快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发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性心理及婚恋观辅导等。[2]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文化课程教学。走近学生、准确地把脉学生心理、适时地调适和有针对、预见性地指导学生,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和力量,这是本课程的活力根基和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摆脱学院式的知识传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侧重操作性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探讨,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功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多媒体、室外活动等形式,强调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气氛。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辅导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内相关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都集中于实践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方法、途径实施的探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较低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关。因为缺少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3]但迄今为止,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情境性。即对学生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属于青年期的成长心理问题,但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视其刺激源的性质、压力大小、挫折程度、伤害轻重,以及个人的承受力和康复力的强弱而有不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使其本人得到合理的发泄、转移、升华,逐渐平静、淡漠,恢复正常。
2.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而团体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容易迁移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适应性和人际沟通问题,举办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5]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其特点是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素质拓展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还比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6]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校园环境、体育场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游泳池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个系应配备心理部长,组织开展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还应包括学生的自助机制,因此高校应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倡导自主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本班、本宿舍,收集、传递心理健康信息,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采用专兼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多数兼职教师是“虚岗”,履职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是多发的,而教师的岗位是虚的,结果不言自明。还有一些高校由思政干部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和能力较强,但毕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要求高,他们也很难胜任教学。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洁,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6).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5).
[4]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相对于报刊、广播、出版、影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浮躁心理蔓延,若对这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考的话,就不能正确的鉴别和把握其本质[1]。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 认知水平较低
首先,长时间接触新媒体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过度接触会造成认知麻痹。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S・杨就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她说:“无论是为了某个你以前曾经看到过的烹饪食谱而去搜索几百个万维网网站,还是给电子信箱里的50封信件写回信,或者……,把所有的时间观念都抛在脑后这一点都是共同的。而且当某人或某件事情提醒你查看一下有多少时间己经在因特网上不知不觉地流逝时,你会对事实感到震惊的。4个小时好像才“15分钟”。据她的调查,97%的人报告说,他们发现自己实际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先打算的要长,而杨博士自己也曾经因为浏览信息而导致上课迟到[2]。其次,新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海量信息。但是,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人的正常负荷之后,即信息过载,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因为这些没有经过消化的信息残留会在潜意识中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思考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势必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下降和钝化,并且产生一定的信息技术依赖。
2. 价值取向功利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功利性价值目标偏移的倾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差异之一在于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不可控制性的特点[3]。尤其是当今的网络文化中包含着大量西方的制度观和生活理念,对上网的大学生产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我们经过长期千辛万苦的教育培养起来的青年人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就会被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所取代,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变形[4]。
3. 人际交往脆弱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只能依靠文字描述或声音来判断或想象对方,因而很容易被交往对象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安全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如果仅仅通过依赖新媒体的虚拟人际交往来寻找安慰和满足,尽管也会获得交往对象的安慰、鼓励、支持,但也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虚而入,受到消极有害思想观念的影响。
4. 情感意识薄弱
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表露以及与他人情感的互动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基础上的,尽管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文字和符号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互动,然而同现实的交流与表达还是有区别的,人们无法体验与感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的匮乏和冷淡,而且在现实中他们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接受他人情感的表达,忘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中变得很麻木,这就必然导致大学生情感的异化和迷失。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势在必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养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之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破除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并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够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且提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杜绝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2. 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传播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有进一步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
充分发挥新媒体多种传媒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
新媒体的种类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不同媒体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应努力使不同传媒形成优势互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
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校、社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同辈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教育的优势,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和维护。
5. 加强对新媒体管理与立法
新媒体环境需要系统、完整、统一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犯罪的发生率。当代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大都出生于90年代初期,独生子女多。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一旦法制观念薄弱,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新媒体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相对地缺乏法律保护意识,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犯罪的对象,给大学生造成一些无形的压力,这是导致大学生身心疾病、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这既给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其灵活性和快捷性能够丰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挑战。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冲击大学生的生活,部分学生盲目接收信息,生理和心理出现双重危机。网络虚拟世界的无序性对传统道德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 美 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年,第 38 页 。
[3] 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03 第 117--122页。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然后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发育,还能有助于改善和调节大学生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就业形势越严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要全面发展,不仅要保证强健的体魄,还有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岗位。
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及对策
据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加之入学后一直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不擅与人交往,欠缺人际关际的处理能力,由此诱发的很多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也为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状况来考虑,学校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针对大学生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的问题来说,学校要积极引进和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塑身美体的运动项目和课程。例如,健美操和游泳等课程。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运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起到塑身美体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形象和气质。而游泳则一项特别有利于减肥的有氧运动。人在游泳时,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身体在水中运动消耗的能量比陆地上多,因此经常进行游泳运动,可以逐渐去掉体内过多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促进身体发育,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弹性,让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男生来说,可能经常进行的运动就是打篮球,在打篮球的过程中,首先打篮球需要充沛的体力,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在平常多多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其次,打篮球还可以训练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场上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等;而对于女生来说,可能喜欢的大多是健美操或是羽毛球等运动。对于健美操来说,经常进行健美操训练可以培养女生的审美观,塑身美体,培养良好的形象气质等。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消化系统功能,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控制体重和改变体型等。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受着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弥补先天上的不足,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及生长所能达到的程度。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展的机制是符合生物学中“刺激――反应――适应”原理的。因为体育锻炼必然对机体产生运动刺激,机体在承受这一刺激时,最初必然引起各器官的不适应反应,由不适应反应到适应,机体正是在这种不断刺激下,人体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功能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这一时期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要积极、全面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向健康方向发展。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其中,暂时忘掉学习和生活中的不愉快,放松身心,还可以让学生适度的宣泄情绪,从而使学生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另外,经常参加各项体育项目的比赛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比赛就会有输赢,学生在进行比赛时,为了赢得比赛就需要发挥出个人的最优水平,团队比赛还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赢得比赛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成就感,输掉比赛也会让学生积极寻找失利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已期待赢取下次比赛的胜利。让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不断的输赢中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需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圈子,尤其是针对团队项目来说。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走到了一起,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另外,学校还要注重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学与训练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大学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力度和管理措施,吸引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