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策略
一、保护环境的意义
保护环境是现在全球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很多国家加大力度惩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采取一切措施进行严格控制。中国几千年来都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类想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环境。环境如果不适合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得再好也都是徒劳。所以,经济发展也需要环境作为保障,经济发展需要环境,却在发展的同时污染了环境。全世界都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降低和改善环境污染,将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现象慢慢改变,确保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责任。保护环境使得国家的环境更加优美的同时,可以很好地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良好的环境对国外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可以很好地引入外资,将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得更好,以此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优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标签,可以很好地提升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因此,无论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外的国家形象,保护环境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影响到其在国际中的地位,对于这个国家生活着的人们而言,经济发展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强的国家,人们必然会有高质量的生活,社会也会更加和谐安定。所以,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大力发展经济当作其工作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为保护环境出更多的力量。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得落后的国家慢慢变得强大,同时也可以使该国的人们获得更多的利益,让公民可以自由投身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主题就是和平和发展,每个国家都应该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尽一切努力使得经济能够高效和快速地发展,以保证国家能够繁荣昌盛。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互相关系而存在。资源不宽裕的条件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互相矛盾,因为人们如果想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对于发展经济是制约条件,二者不能共生,只能择其一,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特别突出。增加经济发展的投入,就会减少环境保护的投入,二者的矛盾显得非常明显。而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和谐共生的,二者不存在矛盾,经济发展了,环境保护就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好了,对于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助力。因此,对于长期发展而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公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经济发展都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利益。所以,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应该积极有效地予以解决,最终保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和谐共生,最终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四、保护环境的措施
1.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就要从起源处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应该重点监督,具有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性质的项目应该限制进入,根据产业政策和环保规范来淘汰落后的项目和设洌将其对于环境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重点控制和监督造纸厂、水泥厂、钢铁厂、禽养殖场、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的情况,重点投入和发展循环经济,将不同的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主张增产减污、清洁生产。
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对于影响公民健康和破坏科学发展规律的环境问题应该重点对待和解决。将环境准入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对于水平不高的重复建设项目坚决拒绝,对于产能过剩的项目建设降低损耗。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优先处理和解决类似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饮用水污染等影响公民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投入大气、水以及农村防治污染等工作,用大力治理污染的态度让人们感受到环境改善势在必行的决心。
3.保护环境
重点发展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产业,加大投入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攻关,把一些环保项目优先纳入国家科技计划行列,对于汽车尾气净化、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和饮水安全等问题加大投入科技研发力度,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不断提高,积极将新材料和生物技术投入使用,使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更具科技性。
4.保护自然生态
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措施就是控制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势头。首先,对于严重影响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应该严格静止,关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确保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破坏。其次,持续坚持建设生态工程,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等,使土地荒漠化、退化和沙化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彭斯震,孙新章.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
[2]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麦金农和肖两人各自在1973年创立的,麦金农和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各自著作中都提出发展中国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进主张。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亚当·(AdamSmith)等人的自由思想是麦金农和肖理论的渊源。
金融发展理论的另一渊源是有关金融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出版)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
格利(johnGurley)和肖(EdwardShaw)1960认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金融的作用在于把储蓄者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从而提高社会的生产性投资水平。HughPatrick(1966)指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可以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追随”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另一种是“供给领先”,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他的理论主要包括:其一,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概念,分析并提出金融结构衡量指标及金融结构类型。其二,研究并揭示金融深化的内在路径和规律。这些规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三,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金融发展中的明显区别。
麦金农(Mckinnon)1973和肖(Shaw)1973建立了一个分析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重点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麦金农和肖放弃了以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麦金农(1973)放弃了传统金融理论中货币与资本相互替代的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资,而是依靠内部融资;并且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的一个比较著名的指标—M2/GDP(金融深化指标)。虽然这两人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没有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他们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因此人们依然把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看作是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标志。
其后Kapur(1976)和Galbis(1977)等仍以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更加严格的数学模型推导和论证补充建立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旨在证明和修补Mckinnon和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
二、最新的理论进展
1.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关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相关文献很多,在这里不一一罗列,我们借用Pagano1993的简易框架,通过一个模型来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正如Pagano的模型所揭示的一样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写作:
式中g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A为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s为私人储蓄率。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A),通过动员更多的储蓄(S)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性。Denizer、Iyigun和Owen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纳了KingandLevine(1993)提出的四项金融中介体发展指标,即LLY、BANK、PRIVATE、PRIVY。基于这些指标和所创建的模型,结合70多个国家的1956年~1998年的年度有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所有金融发展指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越发达的国家经济波动越小,说明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
第三,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Levine(1993)和GreenwoodandSmith(1997)在各自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固定交易费用和固定交易成本,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出现,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实现。说明了金融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此外Santomero和Seater还从经济规模与资本市场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结论:全社会总资本的增加同样使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经济增长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促进了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关键词: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它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使其脱离经济落后的情况,从而进入发达国家的学科。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发展中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深入发掘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发展经济学起源于17-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实现财富的增长,就是最为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在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有两条重要理论,一是亚当・斯密斯提出来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根据其改进得出的“相对优势论”,两者都强调了合理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从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可以得知古典发展经济学主张经济发展自由论,反对国家干预。
(二)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
二战结束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都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发展经济学也在这个时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先进意识形态的矛盾、落后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的矛盾、落后的农业水平和先进的工业水平的矛盾。这些经济结构中的矛盾使得许多人民都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每天只考虑“活着”的问题,而没有考虑享受生活,所以不会产生太多消费的需求,没有消费需求拉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无法快速运转起来,市场经济无法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题,提倡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带动经济发展。
(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们都开始研究分析结构主义中所揭示的经济发展难题,并逐渐产生了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调节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古典发展经济学还提到了政府干预的作用,提倡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单单靠政府的调节或者单单靠市场自由竞争来推动。因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结合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竞争的调剂。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所以市场竞争可以作为主导,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经济制度的变化问题
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研究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结构主义问题,将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归于制度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式。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主要是所有制的改变,从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财产的归属。
(三)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最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好的方式是提高生产率。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靠投资,通过不断地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到后期会因投资疲惫而发生收益递减。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提高生产率,通过人才的培养、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等方式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在经济发展初期所用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应该努力探索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理论中实用性比较高的部分和我国国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将理论运用到市场经济调节当中去,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简新华.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01):113-127.
[2]余苏苏.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04):24-25.
[3]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45(10):79-89.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某个国家经济发展,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由于在之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或其它问题,导致该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趋于停滞,难以由中等收入国家升格为高等收入国家。
随着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使得学者们怀疑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墨西哥,而随着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起制造业来,导致高端制造业回流到发达国家,这就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挑战,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中国经济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增长,创新不足,核心技术较少。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当下已经显露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近几年来的中国经济下行,中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国产业升级的困难,中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频发,使得中国的确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这也证明了国内学者们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应该去考察一下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在国际上有一些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是东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在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家未能继续前进,迈向高等收入国家,而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存在着重大问题。
而在国际上可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实并不多,比较典型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这两个国家最终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跻身于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它们发展的经验也就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比较一下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类国家有两个突出的不同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注重通过技术进步、通过研发来促进本国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国家也非常重视缓解贫富差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国内矛盾。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在这两个方面做得就不好。
仔细审视这两个因素,我们发现这两个因素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因为一个国家在凭借低工资优势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面对另外一些低收入国家的竞争和追赶,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把自己的主导产业转化为高端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而产业升级又依赖与技术进步,所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另外一方面,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缩小贫富差距,就会使得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根据经济学原理,这样会使得全社会的总消费需求减少,从而使得经济增速放缓,因此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不仅违背了公平正义,还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再看一下当下的中国,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中国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上居于低端,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不足,而且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很大,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中国经济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对经济的重要性,大力推进中国的产业升级。为了让技术进步真正引领产业升级,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知识产权保障企业的科研成果,激发企业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政府还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才能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使得高素质的劳动力引领中国实现产业升级。政府应该推进一些高端产业的发展,比如高端制造业或者是低碳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多的服务业,或者应该鼓励企业不要只做加工制造,而是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其次,政府要出台各种政策,多管齐下,促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缓解贫富差距,比如现在应该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破除垄断行业畸高的收入,充分尊重市场的重要作用,还要健全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使得我国国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此外,还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要加大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投入,解决普通国民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这些现实的问题,保障中低收入者最基本的权益,使得国民消费时没有后顾之忧。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矛盾;思路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其经济活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借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享誉全球,“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上我国一跃成为制造大国,但非制造强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引发社会各界深思,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是当下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是新时期我国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个人看法:
一、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1.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备受世界关注,尤其是从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这些年我国年均GDP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使社会财富总量得到大幅增长,初步完成了经济结构与布局,大量的物质基础和成型的社会保障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以后开始的。
2.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思路造成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本轮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使用,消耗大量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具有低附加值的劳动产品出口为主要特点的模式,已经让我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发展为主,对外的依赖程度较高,以投资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据有关研究表明,把排放的大气污染量与对外出口贸易规模进行关联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两者存在正相关的联系。所以进行产业机构调整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3.急需改变的加工产业链末端的状况
我国的制造业主要是以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严重缺乏,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末端,在国际贸易中议价谈判的空间较小。如服装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格局,我国服装大多以代加工为主,利润空间大多在10%以下,处于市场的低端,而日韩企业的利润一般是50%以上,占据了中高端市场,欧美国家的许多企业利润更是达到100%以上,占据了高端市场。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对外开放,如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与我国相比它们在劳动力、矿产、土地资源等方面更有竞争力,这样原来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外资机构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些开始进行产业转移,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态势。最后因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大幅缩减了全球消费量,导致我国外贸受挫,内需不强,对外贸易类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许多外贸型企业被迫关门歇业,经济运行放缓,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所以要想改变当前处在世界产业链末端的状况,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为主要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唯一的出路。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矛盾
1.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对经济结构的配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联系和所占比例。我国经济虽保持稳定发展,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GDP约为51.9万亿元,涨幅为7.8%,这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为5.2万亿元,涨幅为4.5%;以制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23.5万亿元,涨幅为8.1%;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3.2万亿元,涨幅为8.1%。从数据上看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这几年是首次追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的总占比只差不到1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分布相比,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还不太合理。纵观世界,一个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就表明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是依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导致三大产业分布失衡。
2.产业的进入或退出的门槛较高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经济;绿色发展
纵观历史长河,由于未重视生态保护,而发生过多少因森林生态资源被破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责任主要包括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保持生物多样化平衡,防治荒漠化等多个方面,能够使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有效的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能够促进生态文化不断提升,是建设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意义重大[1]。林业的发展与人类存在相当密切的联系,更代表一个国家进步的文明程度。随着人们对林业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其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的林业建设会向着多功能的林业方向发展。
1绿色林业对于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阶段,虽然能够对多个发达国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经验进行借鉴,为本国发展提供参考,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然而出于当时的年代,本身自己的发展水平不高,尚存在以损害环境以及资源牺牲为代价而增加经济收入的时期。与经济发展系数相比较,国内在环境破坏系数方面远超前者,高出了其1.7倍以上,但是随着工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此系数也在不断扩大,甚至超越其10倍之多。对能源的消耗更是非常突出,耗量惊人。调查发现,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高于环境容量很多倍,对国内主要的几条水系进行调研发现,其污染率高达60%以上,多数城市河流污染情况相当严重。虽然该项政策的推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支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然而资源环境问题却非常突出,急需采取有利措施进行应对[2]。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靠林业这个基础进行发展。林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相当重要,他不仅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供给,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消耗。而且能够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如对空间大气进行调节,调节降水,调节土壤环境、涵养水分,降低水土流失以及阻隔强风袭击,对空中污染颗粒物进行吸附等多个方面,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为地球生物圈提供很重要的支持作用,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促进动植物的多样化发展。同时还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服务作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供人们游憩其中欣赏领略。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发挥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社会效益也很突出。绿色无污染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特征,每个阶段都不存在污染,与自然非常和谐。由此形成的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纯天然无污染,而且具有再生性以及可以降解性等特点。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使之具有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功能得到体现,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未来的林业发展应当更多的体现在多功能上,这样才能跟得上现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凸显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思路
2.1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建设林木种苗培育体系。扩大商品林业的发展规模,拓展商品林业种类,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的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使林权抵押贷款得到快速的实施,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形成林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2.2发展森林旅游
重点打造森林游览区,推进该项产业的顺利发展,对林农的森林资源产权进行有效划分,根据森林资源基础以及当地林农的意愿,让其自主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经营,也可采用集体的方式,扩大森林游览区的服务层次,加快相关设施的建设,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景区品牌。将森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优势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发展森林民俗旅游,生态度假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方式,依托森林自然风光,吸引游客,扩大旅游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服务质量上下工夫,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以此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同时形成无区间的服务模式,增进合作,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加大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3]。
2.3打造林下经济
依托当地森林资源,积极进行林下经济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形成成通力,积极引进先进的林下经济发展技术,可以发展林下畜牧业,也可发展林下无公害的农产品,种植、养殖都可以依托森林资源进行发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使当地农民尽早脱贫致富。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特点,科学的进行种养,将因地制宜原则应用其中,适合种植的可以重点打造林下种植业,能够进行林下养殖的,则应当努力发展林下养殖业。目前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已经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根据市场需求可以重点打造林禽发展模式,也可进行林菌模式的推广。同时加大深加工力度,扩大林产品的附加值,重点打造品牌,提升其影响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林产品以及其深加工企业之间促成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林产品的销售规模,已销售促进当地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4采取复合经营的模式
针对林产品,应当加强其深加工,采取复合经营的模式,重点加强示范基地,以此形成很好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发展,打造品牌,促进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利用科学的调整组合,确保林业企业能够屹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5努力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依托森林经济与生态等功能,将生态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建设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打造以与人们生活相接近的,并且有鲜明的森林文化主题的,能够对人形成很好的影响力的,且具有丰富内容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林业文化产业,创造经济财富,向人们揭示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使人们从自身的行为与行动做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4]。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更加丰富有活力。对相关的设施进行加大建设力度,并且做好的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有效的活动开展,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巨大改变,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改变自己今后的行为方式,与自然生态形成很好的协调性,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文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18(20):13-14.
[2]曹胜利.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88.
[3]孙培福.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9):295.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节能减排 发展方式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逐步过渡到后工业时代,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中国作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在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更加要承担节能减排的义务,但又要同时保障我国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成为最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式。相关政府部门承诺,在202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同当前相比将大大下降。针对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有以下可能途径。
一、调整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利用的效率
众多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国家和城市都逐渐暴露出后进发展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矿产资源的使用,例如石油,煤炭等,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暖等灾害性天气。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寻找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改变当前经济依赖矿产资源的经济结构,寻找一条,低消耗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是煤炭能源使用大国
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要降低我国传统工业发展中的煤炭使用量,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加强碳的排放控制。但是,从高碳经济转换到低碳经济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依然对煤炭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加强煤炭使用效率和煤炭净化技术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加强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开发,改善城市能源结构
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出最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加大对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和研究,这不仅能够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国的生物燃料利用有限,应当尽量开发能够持续生产的生物能源,例如乙醇燃料,沼气等。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也是能够有效改善能源结构的新能源。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相对于发国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二、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发展
低碳技术又被称为清洁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的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或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低碳技术是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我国近年来已经意识到低碳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从能源技术的使用上,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在经济发展领域的应用远远超过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低碳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要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更要注重实际应用。
三、调整传统产业结构,逐步推进低碳生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经济发展需要和低碳技术之间的关系。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传统工业尽管在逐步走向衰退,但是目前仍处于传统工业经济增长阶段,所以如果立刻全部走低碳经济的道路,这对我们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会极大地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逐步推进的。逐步的调整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对于相关的低碳产业给予扶持政策。
(一)调节好相关产业结构
工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定阶段时间内产业结构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不要因为刻意的追求低碳,而一味的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只有当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才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主要的目标四尽量减少高碳成分,降低碳排放。
(二)要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
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通过“碳交易”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未来数年,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造纸产业、印染产业等高碳产业都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总之,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丁丁,周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 28(3): 9-12.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33-35.
[3]章轲.低碳城市化,中国式探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9-9-2(5).
[4]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 2008,(9): 5-7.
[5]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4): 22-26.
报告深入地考察了我国地区经济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动情况。地位变化最大的是广东和上海,前者地位大幅上升,从1978到20**年,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上升6.28个百分点,后者的地位则出人意料地大幅下降,比重下降了3.51个百分点。按地位变动情况,全国所有地区可分为五个梯队,迅速崛起的第一梯队由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和江苏5省组成,全部位于东南沿海,互相连成一片。地位下降的第五梯队由湖北、贵州、四川、辽宁、上海、甘肃和黑龙江组成,除上海比较特殊外,其他均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省份。
报告指出,我国各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较大。20**年生活质量指数排在前十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吉林,除辽宁、吉林外均为东部地区;排在后十位的是:四川、安徽、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贵州、,除安徽外均为西部地区。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最高,东北地区次之,比东部地区落后2~3年,然后是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落后4~5年,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2000年、东北地区2003年、中部地区2005年的水平。
报告揭示了各地区能源使用效率差异较大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使用效率也就越高,而第二产业比重则对能源使用效率有负面影响。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和广东处于效率前沿面上,能源技术效率最优,而其他地区的效率都有可改进的空间,平均可提高15%左右。
报告对产业升级和转移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供给、劳动力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进入了以制造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市场“业态”升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安徽、河南等省份在地理上与沿海发达地区相联,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可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分工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下积极推进。
报告指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具有特殊重要性。中亚国家矿产及油气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虽然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在近些年发展很快,但发展得还远远不够。要充分发挥新疆的桥头堡作用,扩大新疆对中亚国家的开放力度,全方位实施东联西出政策,推动我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
报告以广东为代表考察了外来务工人员特点、作用和生活状况等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体,已成为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当地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模式正由“候鸟式”向“迁徙式”转变,消费方式也越来越相似于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不断上升,消费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一、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赶超案例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共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案例,第一次是美国在1871年到1913年期间对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赶超;第二次是二战后日本在1953年至1992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亚洲四小龙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追赶。这三次追赶均实现最终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分别为43年、40年以及30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短期实现经济追赶目标的典型案例。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案例给人们留下来无数探索空间,为何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经济追赶都有一项共同的基础,就是提高人力资本力量的储存,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经济政策贯彻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追赶可以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加速追赶。举例来说,美国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仅相当于英国的87.5%,到了1870年这一数字增长为88.3%,到了1913年这一数字更是变为91.2%。同样的情况在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明显体现。这三次成功的经济经济追赶案例均发生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数据表明,该阶段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几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雄厚的人才基础上。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跨越式的,甚至超过了物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因此当前经济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该种经济发展模式,意图通过人力资本储存实现经济发展中的快速追赶。实践表明,这种盲目的追赶导致的结果与大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想是截然不同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历史上成功追赶案例中的几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即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阶段性促进作用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而不是盲目的模仿。
二、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阶段性驱动作用
笼统来说,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必然存在的,区别只是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驱动作用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是人力资本积累本身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同。众所周知,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非简单的高学历人才的堆积,很多国家在人才教育上过于片面,在进行人才积累过程中未重视人才的多方向培养,仅仅只是大面积的高校扩招,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达不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个因素就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在人力资本需求中则表现为对人力资本要素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非都能发挥其预期作用,更多时候受到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1.传统社会阶段的精英教育驱动。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生产部门为农业,该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不高,经济需要在数量上满足生产需求,即对人才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该阶段人们在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自给自足的方式,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此时对财富的衡量可以通过一个人拥有土地的多少,而对于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同样可以用该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生产阶段只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劳动力即可将劳动与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该阶段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基本接近于零,此时增加对土地的投资似乎有利可图,但积累人力资本却显得毫无意义。此时接受教育的大多为达官贵人,普通民众很少接受到系统性的知识培训。
2.经济起飞阶段的初等教育驱动。
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开始迅速推进,社会人才需求由原先的体力劳动转化为具有一定基础知识以及接受过与作业相关的系统培训,对人才的需求开始注重基础知识。此时新的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社会上开始出现金融机构,与经济相关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由经济方式转变而带来的直接效应还有包括交通方式的转变以及商业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将开始出现空前规模的资本积累。虽然该阶段相比于传统社会有了一定进步,但就工业化程度而言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工作中对技术要求不高,只需工人掌握基本知识即可。因此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为初等教育。
3.经济起飞阶段的中等教育驱动。
起飞阶段是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最佳时期,该阶段科学技术开始涉足到各行各业,工业化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达到历史新高,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较大,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该阶段发展直接促进人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与日俱增,极大促进经济的飞越。
4.向成熟推进的高等教育推动。
该阶段科学技术已经涉及到所有经济活动中,传统工业部门逐渐趋于稳定,并出现一些新的工业部门,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就业部门的主导,农业部门在该阶段的劳动力则被大量转出,占总劳动力人数不到10%,人类进入服务型社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及文化水平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拥有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则会带来更加雄厚的回报,该阶段低水平劳动力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普及开始落实、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最终将进入高额群体消费阶段的终身教育区。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