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景区开发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区开发与管理

第1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老白:谢谢柴先生对麦积山的牵挂。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们一致认为,麦积山石窟堪称“世界雕塑博物馆”。

小白:有人说它是“东方微笑”的集中处、“蒙娜丽莎”之原产地,其山势风景、凌空栈道独一无二、天下无双!历代文人墨客、贵胄商贾、药农樵夫争先造访。可是古代栈道为木质,素有“砍尽南山材,修起麦积崖”的传说,其最高处的“天堂洞”万人中曾无一人敢登者;有史以来至1976年,从来没有正式开放过,原木质栈道每次只准20人之内,间距1米轻轻攀登,根本无法正式开放。所以同为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的知名度最低,而可观性最高!

柴:其实古往今来,麦积山的知名度并不低。早在北周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在他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开头就说:“麦积崖者,乃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只是长期以来被云雾缭绕。我觉得“蒙娜丽莎”的面纱越朦胧、越神秘,就越有吸引力,是否开发的难度也会更大些?

老白:是这样。为了揭开面纱,让国宝见光,国家有关部门投巨资,从1975年甘肃省文化局决定成立“麦积山加固工程办公室”,1984年7月麦积山加固工程结束,这项长达10年的维修加固,成功改建仿古钢筋水泥栈道长约1000米,以适应国内外民众和专家学者参观游览及考察的需要。

柴:我听说这些年来到麦积山石窟景区的人数还是很可观的。

小白:1984年7月,麦积山石窟正式对国内外广大游客开放,当时门票价格为甲票每人2元,乙票每人0.5元;麦积山石窟一年的门票总收入约为20万元,也就是说,每年的参观人数为20万左右。由于受交通、物价约束,这个参观人数和收入保持了好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参观旅游的意愿不断加强,外地进入天水的道路也在不断改善,麦积山石窟参观人数和收入大大提高了,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麦积山石窟全年的参观人数己达160多万人,每人70元的通票收入已达1300多万元,其他如不上石窟的需买风景区门票,每人20元;环保车,每人15元;特级窟门票每窟按1~5人共400元、5人以上每人60元计,配专职讲解员;另有一号游览线路按讲解费每人10元计。粗算,麦积山石窟风景名胜区全年的收入可达2000万元以上。

柴:据我所知,近几年参观敦煌莫高窟的游客人数是70万左右,因为要受窟区气候的限制,冬春季节游客数量不多。而实际上也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游客过多,洞窟文物的保护问题又会非常突出。如何做到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协调统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老白:自改革开放以来,麦积山景区形势总体是好的,但问题也很突出。如景区的管理、开发涉及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麦积山风景区管理局、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三家。我于2001年1月4日在《甘肃日报》上发表《如何开发麦积山》一文后,经甘肃省政府组织协调后,实现了统一售票、三家分红,但由于利益驱动,很难做到真正面和心合,地方政府一直要求甘肃省政府将麦积山石窟划归天水市领导,可甘肃省文物局不同意,国家文物局也不支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应让麦积山石窟风景名胜区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三位一体、齐心合力,尽快使景区设施齐备,工作方便,服务到位,做到各方满意,以适应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总体规划。

小白:我觉得尽快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升为麦积山研究院是实现三位一体的重要步骤。可以参照山西云冈石窟在20世纪80年代申遗时的先进经验,由省文化厅副厅长兼任大同市文化局局长,云冈石窟研究所所长;统筹省、市、所及国家文物局所拨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集中建设景区规划项目,申遗顺利成功。麦积山研究院的机构设置及职务分工则可以参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现成的建院经验。

柴:我国四大石窟,除麦积山外,其他都成立了研究院;新疆还成立了吐鲁番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我也觉得麦积山要进一步开发与科学管理,成立研究院势在必行。当然,这不光是一个建制提议和审批的问题,麦积山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为此在现有机构的健全、改革上下功夫,在人才引进、课题立项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你们可以到敦煌、龙门、云冈去取取经。研究什么、如何研究、谁来研究,研究和保护的关系,和地方发展旅游的关系,和相关事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关系,都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

老白: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景区管理方面,我有些建议:开发麦积山东教场广大区间、建设文物陈列馆、影视资料厅、园林休闲处、麦积山“东方微笑” 雕塑广场等,可安置因拆迁而失去生计的当地农民在这些地方就业;建筑麦积山石窟景区环区公路,即从现有山下公路修至香积山,再从香积山选择合适地点打洞至后崖沟植物园,行成环路,路通了,景区许多关系就都通了,麦积山的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申遗事项都会有飞跃性的发展;关于单位职工上下班车辆的停放处,应以不影响交通又不远离办公室、接待处为原则(目前最佳地点为瑞应寺广场下的公厕广场,环路建成后可另选合适停车场),内部工作人员可随时乘环保车至景区内任何工作地点;作为国家重点文博单位,以前修建的大部分建筑项目如陈列馆、办公楼等都是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化厅批准并拨款兴建的,似不应定为“违章建筑”,根据发展需要,拆旧建新也是可以的,但这应事先落实好设计方案、地点、资金之后,先建后拆,或边拆边建,决不能旧陈列馆和旅游商店拆了五年,新陈列馆和旅游商店还没建好,严重影响景观视野和游客休闲购物。特别是新办公楼地点、土地资金还没落实,旧的办公楼已经推倒,职工工作、值班都受到严重影响,这不利于麦积山景区的发展。这也是景区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权威领导的结果。

小白:另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至关紧要。特别要扩招一些专业雕塑、壁画修复、复制人材,将麦积山石窟中游客不便进入的洞窟内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复制并展出在景区新建的陈列馆中,如133窟小沙弥、10号造像碑、12窟北周雕塑、44窟“东方微笑”等。作为天水的对外窗口,还要将天水市博物馆的相关重要文物,如清水地宫砖雕、彩绘、景区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国最早的秦地图、礼县秦公大墓出土文物等。天水各县的零散文物,有条件的,也可移展至麦积山。这样,既可分散过于集中的游客,又可增加门票的含金量,扩大宣传天水的窗口。

柴:对于像麦积山这样的国家重点文物来讲,保护、研究、宣传、开发、管理,五个方面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外,对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要认清它的保护、研究、开发是国家乃至世界优秀文化传承的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乃至前来参观、考察的民众,都要有敬重、敬仰、敬畏之心,有感悟、感激、感动之意,有珍视、珍惜、珍爱之情;其次才是带着这种心意、情意来从事旅游开发和产业经营。要特别警惕那种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损坏文物、损害长治久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第2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用来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是指能给人们带来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客观存在物。世界上有四种资源,即“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目前对于人力资源的定义,业界尚存在对其不同的认知与观点。

二、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中作用

现代经济发展研究中表明,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更能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即是将本没有关系的人与人、人与物在因一个共同目标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统一化的整体,通过系统的指挥、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开发人力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旨在为组织的整体目标在最高层次上的实现而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的能力的过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在特定的自然区域内对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相关策划的全过程。现代区域人力资源研究更侧重对市场化和开放性的研究。现代经济发展表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及可以做到对自热资源的替换、对自然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作用,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更彻底的开发,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自然资源的不足。

三、人力资源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市场化相互协调

为促使人力资源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与区域市场化程度相互协调、相互结合。人力资源要素存量与区域各部门、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双向对接问题。其中任何一方在对接过程中出现中断或受阻、对整个区域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程度都产生巨大影响。两个即可称为一个整体系统,当系统中出现包含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制约的子系统,当系统含有对各目标有不同评价标准的参与者,亦或是系统中具有存在利益冲突的多个独立的个体或因素时,都需要对系统进行一定的协调。系统协调既是指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共同升级进化。系统进行必要调整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需求,其目标是对系统产生的负效应做出减少,进而将系统的整体效应与整体能力进行加强提高,最终目的将系统的整体达成协同、和谐的状态。这种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既可以作为调节系统内部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可用之表现出各个子系统内部之间、系统各功能之间、结构或是目标之间的并存关系,体现出相互依赖,共同推进发展的目标。

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要素结构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有人力资源规划系统、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系统、人力资源保护与评价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不同子系统所组成的能够体现出区域中人与人、人与事的协调运行状态、能力和发展趋势的复杂动态系统。这些子系统既可以做到相互独立运行,又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系统自身的作用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结构和运行状态。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功能,既决定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组成情况,又需要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区域人力开发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要素结构及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功能,即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使本身在参与智力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这种功能通过协调度、有效度和实现度来表现。

五、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内外协调度评价是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由内致外的协调状况。其外部协调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需要和区域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和劳动力市场、法律等互相协调。内部协调重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其管理系统和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如财务系统、制造、销售系统等不同系统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职能之间的互相协调发展。对区域各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能进行有效地评价,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实际效率。要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活动为主线对人力开发与管理进行有效度的评价,通过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成本与收益等资料分析各项活动的有效性。

第3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腹腔镜肾盂切开;肾镜取石术;肾多发性结石;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350003 福建省消防总队医院门诊部 以往临床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泌尿结石,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绝大部分上尿路结石已经摒弃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肾结石多采用经皮肾镜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进行治疗[1]。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肾盂切开联合肾镜取石术对肾多发性结石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1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23~58岁,平均(412±63)岁;经B超、KUB+IVU检查、逆行造影、CT检查而确诊,结石位于左侧22例、右侧2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酸、腰胀;合并重度肾积水3例、中度肾积水8例、轻度肾积水7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术前检查,CT扫描及KUB摄片以确定结石所在位置、大小、肾积水及周围脏器关系,气管插管全麻并留置导尿管。本组患者均经腹膜后途径入路,取患侧向上90°侧卧位,三孔分别为腋后线12肋缘下2 cm出、腋前线12肋缘下1 cm处及腋中线髂脊上2 cm处,置入套管,打开Gerota筋膜并推开腹膜,于肾下极位置切开肾周筋膜,找到肾盂,游离并切开肾盂,腹腔镜下取出肾盂结石。对于铸型结石取出困难者,则通过肾盂切开部置入肾镜,先施行弹道碎石后再取出结石。肾镜继续探查各肾盏并取出结石,内置F5双J管,用50可吸收线缝合肾盂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肾周筋膜,放置后腹膜引流管,缝合穿刺口,术毕。

2 结果

51例手术均成功,结石全部取尽,结石大小10 cm×14 cm~22 cm×34 cm。手术时间48~131 min,平均(86±12)min,术中出血量25~55 ml,术后第1~2天可下床活动,术后1~3 d排气,术后3~6 d拔除后腹腔引流管,术后4~7 d拔除留置导尿管,术后1个月门诊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术后住院4~7 d,3例术后发热,体温375℃~391℃,持续2~4 d,无出血、术后尿漏等近期并发症。随访3个月以上,B超、IVU未见输尿管狭窄及结石复发。

3 讨论

对于嵌顿性结石引起上尿路感染、输尿管梗阻严重者,临床应首先考虑尽快解除尿路梗阻以保护肾脏,以为多采用开放术式治疗[2]。开放手术往往难以处理肾内结石,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已经由传统开放手术转为微创治疗为主[3]。肾内结石常常采用经皮肾镜合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但是报道提出,多发性尿路结石若采用单一治疗方法,其效果往往欠佳,结石易残留[4]。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适合治疗肾盂出口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多次ESWL治疗失败、合并感染、合并输尿管结石者[56]。普通经皮肾镜可同时处理肾内结石、处理输尿管息肉等病变,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手术并发症与治疗输尿管结石相似,包括肾实质出血、手术后延迟出血、发热、并发感染、集合系统穿孔、周围脏器血管损伤等[7]。

本科室采用腹腔镜肾盂切开术联合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其效果满意。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选择手术适应证,两种术式灵活应用能够达到最大的结石清除率,完全肾盂内复杂性结石或肾外形肾盂单个鹿角形结石一般施行单纯的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可治疗,更复杂的多发性肾结石则需要同时行肾盂切开取石术。结合本次调查,笔者认为腹腔镜肾盂切开、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具有许多优点,本术式能够良好的暴露肾盂,后腹膜途径能够准确穿刺进入结石所在肾盏,快速定位、准确取石,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一期结石清除率高,能够大大减少住院天数从而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肖凤仙,刘晨溪,王亮 难碎难排泌尿系结石病例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912782.

[2] 郭应禄 腔内泌尿外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71175.

[3] 高玉杰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及肾内多发结石(附18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6):528529.

[4] 张俊新,刘岚,刘松华,等 后腹腔镜结合经皮肾造口术用于多发性上尿路结石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2012,18(10):7980.

[5] Ramakumar S, Lancini V, Chan D Y, et al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 with concomitant pyelolithotomy. J Urol, 2002,167(3):13781380.

第4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区 人才管理 景区管理

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展示我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但和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比起来,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管理、营销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人们对于旅游景区的关注多集中在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上,对于景区开发管理人才需求培养研究的探析却极为少见。事实上,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从经营管理角度研究探讨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对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景区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兴旺和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旅游景区已成为继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后旅游业的又一支柱行业。与此相对应,我国旅游景区所接待的旅游者数量也逐年增多。据统计,2006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入境旅游者人数达1.25亿人次,旅游创汇超过339.49亿美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景区业仍然是最充分分享旅游行业景气度的子行业。然而,尽管我国旅游景区数量增加迅速,但旅游者对景区服务接待设施及管理水平的评价却并非尽如人意。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很好”与“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3.2%,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为4分和5分(总分为5分)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6%。可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旅游景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景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不少景区管理人员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知之不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著名旅游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特别是景区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国际接待旅游的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涉外饭店和旅形社两大部门,却往往忽视了发展学生到景区就业。景区吸纳学生就业的现实及潜在空间大而要求也较高,因此,加快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

再者,景区对职业培训的重视不足。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旅游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但是,相对旅游景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迅速增长,仍存在培训量偏少的问题。景区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培训内容未能根据景区运营特点进行规范,使得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已滞后于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相应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一批懂得景区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经理型人才。

二、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杂而无序,进入景区行业就业的门槛低甚至无任何限制,这种现状制约了景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了对到景区从业抱有良好愿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介入。除此之外,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还着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院校景区管理专业少。目前院校专业热点集中酒店管理、旅游社管理方向,而作为旅游产业基础的景点管理专业却非常少。据调查,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少数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方向,还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宾馆管理专业的旅游度假区管理方向。随着景区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近年不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大学旅游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和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高职和本科院校相继开设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桂林工学院的旅游学院还成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

2.景区的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比例低。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旅游景区人才中非旅游专业的占81.7%,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中非旅游专业高达90%。据《旅游调研》资料,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其中旅游开发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空间更是巨大。又据河北省100个旅游度假区调查,景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大专以上人才不足30%,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专业人才不足3%。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不少旅游景区因人才缺乏,造成了规划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营销无成效的严重后果。

3.各院校培养景区相应专业的学生数量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人才合计占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仅占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总数的一成多,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接待业中。一些新兴旅游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如旅游规划、旅游重大活动策划、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等人才培养都非常紧缺。

4.景区建设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旅游景区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技能要求,有如下特点:(1)旅游景区希望该专业学生具有景区规划与设计、景区管理、景区营销和景区导游解说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2)景区希望来景区工作的人才更偏向于具有较强的景区管理能力;(3)景区希望引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景区营销能力;(4)景区更希望该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导游讲解技能。由此看来,培养具有旅游景区一线管理、营销和导游讲解技能的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而针对一些特殊景区培养相应人才也是该专业发展应予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三、对策建议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现实需要的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协调并进才能得以实现,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1.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设置宜直接定位于本科专业层次并广泛铺开

景区开发管理优秀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出的人才除具备较强的景区规划、开发与管理技能外,还需要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意识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因此定位在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专科层次不适宜,而应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我国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景区开发及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其深远意义是通过解决这一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可使与旅游产业链相对应的旅游人才价值链紧密铰合,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我国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景区开发管理复合型人才,须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尤其是要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须将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等规划设计类科目也作为主干课程的一部分来设置;景区的深入开发与管理需要在把握市场潜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有效展示特色地域文化,因此还应开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创造学、文化学、广告学等,以增强人文功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对未来环境的适应力等。

3.加强景区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是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开阔的知识、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够从事旅游实证研究的能力,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师资的要求尤为如此。有条件的院系,应与旅游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著名景区之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增进往来,甚至选派优秀教师走出国门考察交流,其学成之果应创造性地运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及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

4.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及分级评定制度改革。在资格认证和等级评定中,应同时重视对景区开发和景区管理两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考察,以适应规范化管理我国景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此外,根据形势需要,应选择性地对全国在岗的中高层景区管理人员进行轮训,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度假旅游;开发;模式

一、我国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

(1)整体租赁经营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度假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垄断性建设、经营、管理该旅游度假区,并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由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政企共同受益的旅游度假区治理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度假旅游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

(2)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为了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对景区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由政府委托股份制企业独家经营旅游度假区,或者在景区经营企业的基础上新组建一家股份制公司,政府授权其独家经营景区资格的方式。这种模式构造了景区经营强大的市场融资能力,广泛吸纳了社会资本的注入,同时借助股份制企业的先进机制,依靠对旅游度假区的垄断经营,以投入高额资本、创造优质旅游产品、追求高额投资回报为目标。

(3)上市公司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经营企业经过股份制上市以后,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经营包括景区门票在内的一切旅游业务,成为景区内唯一负责旅游经营的机构,对旅游度假区实行垄断性经营的方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经营的旅游度假区,其所有权归属于景区管理机构,其经营权由景区管理机构委托给了上市公司;景区上市公司统一负责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保护工作由景区管理机构承担。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四权”完全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经营模式。

(4)整合开发经营模式。是指对于依托公共文物资源的旅游度假区,在保证国家完全拥有文物资源所有权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安排,对文物旅游度假区的文物类公共性资产和非文物类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整合,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分离的原则,将文物景区的文物事业发展职能和旅游市场经营职能分开,事业部分统一归文物部门,按照事业规律管理,企业部分组建经营开发实体,统一划归政府直属国有独资的旅游集团企业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市场化经营。

(5)网络复合治理模式。是指一个度假旅游景区设立拥有政府管理权限的景区管理机构,同时行使同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对旅游度假区实施一体化(只有一个管理主体)、封闭式、全方位管理的方式。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属于作为政府的景区管理机构,但景区经营由景区管理机构的独资企业采取部分直接经营,部分由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规范的股份公司经营的方式进行,景区的旅游业务开拓紧密依托旅游部门的市场网络开展,在这个模式中,旅游度假区的经营权绝大部分控制在景区所有者——景区管理机构手中,少部分控制在合资公司中;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权主要在景区管理机构手中,景区经营企业主要负责旅游资源开发,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有保护资源的绝对责任,是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部分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二、我国度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宏观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使得国内度假旅游景区在经营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多头管理,多重目标。目前,我国度假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是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多重目标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而随处可见的多重管理加剧了这种矛盾。

(2)秩序混乱,服务较差。度假旅游景区安全隐患较为严重,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证。这几年发生的大的旅游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就是因此引起的。急功近利,内部机制不合理,不科学,管理混乱。有的景区层层转包,各行其是,秩序混乱。

(3)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我国度假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表现在景区破坏性建设严重,自然景区城市化突出。有些素质不高的企业胡乱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如酒店、别墅、停车场等,使景区建设庸俗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很大。许多度假旅游景区出现资源退化,不仅有客流量大造成的自然退化,更主要的是保护不力。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好,环保技术不过关,造成景区卫生不好,由此而引起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4)条块分割,名实不符。在我国的度假旅游景区内,往往出现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在条块分割、各据一方的情况下,在地方、部门、单位、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的现象极为常见。

第6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一、做好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落实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在开发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在现实实践中,很多景区虽然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但却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开发旅游景区时,必须要聘请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做好整体规划,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保证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同时,要节约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做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确保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要保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景区环保有法可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必须要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如《环境保护法》、《文化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法律约束作用。同时,要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设置具体的技术标准,明确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明确空气、水源等技术标准等,用法律制度的手段切实保护景区的环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依法开发、治理旅游环境,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惩处。比如,在自然景区内兴建别墅群、游乐园等项目,这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行政部门要及时干预,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为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旅游方式。旅游景区中不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都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景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具备生态的眼光,去开发旅游资源,去保护景区环境,去解决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比如,景区的餐饮业,要突出当地的土特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游客品尝地道的绿色食品;景区的交通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一些比较原始的交通工具,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坐马车,等等,尽量限制污染较重的现代交通工具;景区的住宿,建设与景区环境协调配套的住宿设施,既要具有地方特色,又不能给环境造成破坏。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既彰显了生态旅游的趣味,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景区环境,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管理者和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环境

景区环境的保护依赖于人类的活动,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环保的认识,强化环保意识。首先,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加强环保培训,提高环保素质。组织相关的环保培训,引导景区的管理者用科学发展观来开发景区资源,注重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充分重视并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既要维护经济利益,也要确保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觉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会给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景区环境。再次,加强景区管理。一些游客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将不良习惯带到景区,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等,都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景区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景区进行巡逻监督,如果遇到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对游客进行教育甚至处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五、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专业的旅游环保人才也受到社会的青睐。我们知道,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素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景区开发者素质较高,环保意识强,那么,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受到重视,景区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就能够协调发展,否则,就会给环境资源造成损害。因此,要引进旅游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旅游开发实用型人才,强化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地开发景区的旅游资源,落实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从细处着手,全方位地保护旅游资源,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7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水利风景区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建造各种水利工程时,因其独特的工程理念或特性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是以水环境为载体依托水利工程而建,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景区的发展必然就要受到水环境的制约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制约。

2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了提高内部员工收入水平、壮大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等,开始尝试开展水利旅游,水利工程的价值功能开始产生变化。为了能科学开发、合理规划、有效保护水利资源,2001年7月水利部在综合事业局设立办公室,并宣布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2004年5月8日更全面的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8月1日出台了行业规范《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区按其景观的功能、环境质量、功能大小、文化和科学文化价值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截至2014年9月16日,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658处。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工作滞后

许多景区重申报、轻管理,拿到“水利风景区”称号只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评上后,不按规定对景区进行规划或盲目规划,浪费了不少水资源。还有一些景区在规划时没有从长远考虑,忽略了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景区建设完成后才逐渐发现问题,往往这时已很难弥补。

3.2执法主体不明

水利风景资源大多分布跨度较大,各地方为了追求利益,都采用自己的管理手段进行经营,造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景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景区挂有多种牌子,景区的经营管理受多个部门的干预,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3景区缺乏特色

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规划时没有深入考虑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导致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相同,尤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大多模仿已有的景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性。级别相同的景区,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开发规模可能也不相同,导致了同级别景区之间质量的差异。

3.4水环境遭受污染

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起步较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未对景区资源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没有对景区管理进行监管,没有考虑到景区的长期发展,导致对水利风景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4建议与对策

4.1科学合理规划

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规划的前提条件。规划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开发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不要刻意模仿已有景区的模式,要从长远考虑,高起点,有特色。相关水利部门可以在竣工验收时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在规划水利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利工程周围设施的绿化、美化问题。

4.2确保水环境质量

在开发前要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建设时必须要把水利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监管力度,全面保障水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保护水源、维护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在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宁可降低经济利益,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3强化动态监督机制

为保障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国家级以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检查力度。为避免有些景区只拿称号不建设或盲目开发违规建设,要组织定期复查。对于申报成功的景区设定管理有效期,并建立退出机制。在有效期内,可采取不定期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升降级考核。在原则性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景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取消风景区称号。

4.4景区规划融入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传播与发扬水文化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融入水文化可以打造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品味与特色,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水文化蕴含的内涵是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风俗与文化,把握好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4.5创新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思路与发展观念,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打造精品景区。

4.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决定景区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仅要求人员高素质,还需对相关专业知识足够了解,既懂经营还会服务。引进后可以每年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学习与景区发展有关的前沿知识。

4.7拓展融资渠道

景区的建设可以吸纳社会其他行业的力量,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使投资更加多元化,加快景区的建设进度,丰富景区的开发项目,既达到共赢的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语

由于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初期开发建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早期成立的景区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各项措施的完善,近几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愈发规范,管理更加合理。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景区项目缺乏创新、同级别景区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水利风景区要想长久且全面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徐言 兰文改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海南属于海岛型省份,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经济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从目前海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现状来看,过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不科学以及容量考虑不足等问题突出,制约着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实效性。为应对当前的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现状,必须在旅游景区管理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以求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提供保障。

一、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现状分析

(一)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海南属于海岛型省份,其中涉及到的景区范围广,生态系统建设很是关键。所谓的生态系统就是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该结构体属于一个重要的自然体系。然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相对脆弱,景区环境极易受到影响,这些重要的生态资源大都是易损性的资源。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开发工作不断深入,为海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使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形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从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来看,了解到当地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较为突出,红树林、珊瑚礁被破坏严重,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此外,海防林破坏也非常严重,此海防林能起到躲避台风干扰的目的,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整个海岸的安全系数降低。

(二)景区容量问题被忽视

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的范围有限,景区的容量与承载能力也有限,对于重点保护区,必须禁止过多的旅游者进入到景区内。在海南地区,天涯海角属于重点景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游客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景区内人山人海,过多的人员会超出景区原可容纳的人数,成为当前的一项突出性问题。

(三)景区管理不够科学

从目前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情况来看,景区管理不够科学,常常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盲目的进行生态管理。海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红树林、珊瑚礁、火山口、热带雨林等,都是当地的标志性景区,但是生态景区管理不科学问题仍旧存在,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实效性。

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措施

(一)运用多元化宣传渠道,强化对景区管理的宣传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更加重视对精神的追求,尤其是旅游经济,进而诸多旅游景区被不断建立。为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景区的生态资源与景区环境,前期应运用多元化方式来实现对环保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的宣传,能让人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是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为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可将生态旅游知识点制作成宣鞑幔也可通过电视台、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实现宣传的效果,是开展精确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景区负责人应将环境恶化表象、过度开发行为等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能及时将相关的网页、视频等分享到群内,呼吁全民开展景区保护,定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禁止景区过度开发行为,强化对生态景区的保护

为全面推进海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应重视景区管理,规范与约束旅游者的行为,要求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旅游开发者应具备足够的公德意识,不可单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森林资源滥砍乱伐,容易发生盲目开采与过度开发行为,会对现代海南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此外,开发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生态景区建设与管理体系之中,利于从中获取足够的投资效益。与此同时,为实现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开发者应在景区内设置警示语与条幅,选择警示性标语来提醒游客来保护环境,还可在景区内安装监控摄像头,旨在监视游客的一举一动,能适度缓解景区内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进而可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行效率。另外,在旅游景区中应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还要重视给排水系统建设,准备好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

(三)实现海南生态经济的转型,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还要实现海南省生态经济的完美转型,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在旅游渗透一定的生态元素,以求获得更好景区管理效果。为凸显生态经济运行的价值与影响力,还要将生态元素与扶贫思想相结合,对多种旅游产品进行改造与转型,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型,应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效益的相结合,进而达到可持续性目标,利于将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于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第9篇: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