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

第1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6]袁红梅,赵嶷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

第2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部署和中国关工委关于突出党史国史教育的要求。   

二、工作目标 

1、健康关怀:协调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以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为重点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定期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和体检。 

2、成长关怀:动员社区退休教师与贫困留守儿童之家结对助学,帮助其完成学业。 

3、维权关怀:为青少年儿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用法律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主要活动安排

1、元宵节举办“包汤圆猜灯谜闹元宵”活动,让社区青少年儿童等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2、3月份学雷锋日前夕,与红星元幼儿园师生共同举办环保衣物捐赠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亲子活动。

3、5月科普周,带领部分社区青少年儿童等未成年人参观科技馆,感受科技的神奇和魅力。

4、7月初举办百善孝为先讲座,让社区未成年人学会感恩家人。

5、暑期与放假的未成年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陶艺培训班,走访社区五老人员,观看革命题材电影以及廉政、法制主题专项教育。

6、10月份重阳节前夕让社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及留守儿童与社区退休爷爷奶奶共同参加趣味运动会,老少同乐。

7、12月圣诞节、元旦前夕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举办庆祝活动。

8、积极动员社区青少年参加阳光少年网“童心向党”系列活动。

9、全年利用好社区校外辅导站和电子阅览室作为主阵地,为社区青少年儿童服务。

第3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关爱缺失

留守儿童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农村近几年来存在一个难题,政府关注,学校关心,社会也在呼吁。然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还是得不到应有的爱。他们多半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亲戚或朋友照顾,都不在父母身边,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缺少亲情的抚慰,心理的健康成长缺乏应有的督促和正面引导。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之今天的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再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近些时间来,中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厌世厌学、重度抑郁等精神案例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显露出来,更是令许多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而人们都是将这些归责于学校教育的失败,认为在你手上教出问题了就是你的责任。素不知,这些都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很好从小就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没有很好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一些困惑,才使得他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应对今天的挫折。

据全国各地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如在某地区抽样调查显示:中小学中34%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在大学抽样调查中,心理疾病率达20.23%等等,大量事实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主要疾病,如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导致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暴力等。如何用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青少年学生抵抗压力疾病的免疫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许多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年幼无知,需要被教育;不知责任,需要被管制;乳臭未干,需要被扶养长大;不谙世事,需要被保护……农村来说许多家长们往往是视而不见。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过程中的好与坏,有的家长根本就没有文化,又何谈教育孩子,就这样地恶性循环。有的农村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子女,甚至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平时也极少和子女沟通,从而使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有的家长沉浸于不健康的娱乐中,对子女的教育缺少关心和耐心,甚至以简间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子女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和不健康心理的产生。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诸如厌学厌世、冷漠与孤独、过度自卑、嫉妒心理、抑郁与焦虑、社交或异往障碍、对抗行为等待。这些结果的产生都是源于农村家长的自身素质的低下和教育子女的观念陈旧。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 ,在当前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教育过程被简化成了考试,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目标,着眼点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学校里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空白,没有真正地心理健康教师,也没有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只能靠班主任工作。另外,学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一个安全问题就制约了一切活动,学生的一天就是上课下课。校园里听不到歌声,看不到画板,偶尔看到一些跑步,就算是体育活动。可想而知,农村学生的生活多么的单调,发展的空间又有多大哪。难怪有一些学生厌学厌世,暴力抵抗、孤僻自闭。所以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第4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1.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娄文静,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第5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内观疗法;青少年;偏差行为;教育矫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4-0018-03

一、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原因

在国内通常将偏差行为称为问题行为((Deviantbehavior),通常指偏离或超越社会规范(主要是伦理道德与法制、纪律规范),不符合或违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本研究所界定的“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逃学、偷盗、学业不良、自杀、暴力、低龄化以及吸毒等诸多问题。并且,这个群体还具有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张扬出位的率直个性,引人侧目的着装打扮,出人意料的行为举止等。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又有多种客观因素;既有宏观原因,又有微观原因。

1.个体自身因素

青少年偏差行为也是其主体性不断萌发和挣扎的过程,是青少年主体性的过程(2010,费梅苹)。受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

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青春期的个体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这时期的个体由于其心理发展阶段的独特性,往往体验到较多的压力和挫折。而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功能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容易发生偏差行为。

生命意识是指对自己及他人生命的尊重意识和热爱意识。青少年时期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初步形成人生的意义感与责任感。青少年由于缺乏生命意识,导致自我价值感缺乏,而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又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使青少年在遇到挫折与不良的外界诱因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应对,从而导致极端偏差行为的产生。

2.同伴关系因素

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青少年之间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自我成长参照,是获取各种信息和习得交往技巧的最重要关系。他们以自己的语言、服饰、行为以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应对方式,并在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中内化。在这一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有着相同心理和年龄的同伴自然成了心灵的寄托。

3.家庭功能因素

父母对儿童的忽视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毁灭性”的打击。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敏感性强,因此,青少年对于家长对自己心理情感的忽视以及教育忽视的敏感程度比较高。这极易促使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

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间缺乏互相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会使儿童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出现消极情绪,进一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家庭环境因素可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妨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导致其不良的应对方式,产生不良的行为。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都对偏差行为的形成产生作用。这些方面的负性影响使得青少年没有建立健康的“超我”,从而使青少年因心理能量缺乏、动摇导致偏差行为发生。

另一方面是爱的过度,这种现象在现代物质富裕的社会很普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有求必应,造成亲情过剩。长此以往,孩子冷漠、自私,不会爱,甚至没有爱,认为接受是理所当然的,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这种溺爱使子女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另外,在成长遭受挫败而无力承受时,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偏激心理,进而引发偏差行为。

4.社会环境因素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是青少年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过程中,不良社会化的结果。由于青少年在社会关系、社会权力地位与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状态和地位的现实,他们并不认为成人是最值得信赖的,成人世界也并不接纳他们,于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否定某些社会弊端甚至整个社会,并有意无意地拒绝与成人沟通,而且在行为的选择上更多的是逃避与自虐式的宣泄。因此,当青少年与社会(所归属的团体)的联结力保持或增强时,社会(所归属的团体)对青少年就有约束力;当这些联结关系变弱或瓦解时,青少年找不到依附而得不到约束,即可能产生偏差行为。

另外,现代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广告、杂志等触目可见,成为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一部分,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当代青少年社会化过程被打上了媒体的烙印,青少年的思维与行为具有现代传媒导向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模仿;其二是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的“现实倒置”。传媒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已经深入和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和个体思维活动过程之中。在传媒营造的时空幻境里,青少年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有意或无意割断、扭曲。

二、内观疗法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被称之为“自己观察法”,是日本学者吉本伊信于1937年创造的治疗方法。是一种通过对身边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其他人,以“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我给别人添了麻烦”的三个提问的形式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的一种方法。内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对自己的观察。这种对自己的观察,包括了自己意识到的体验和以往直接经历过的体验。按照吉本伊信的内观三个主题,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人际关系进行回忆,在内观情境中多角度观察和感受已发生的各个事件,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著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并使自己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使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和谐一致。

吉本伊信说:内观的目的在于除“我执”。要除“我执”,在内观上需要先察觉自己的“我执”,如果以内观的自我省察三个观点来说,就是要察觉到自己得到别人的恩惠太多,却一直未注意,不但未感恩图报,反而带给别人太多的麻烦,自己的自我本位、放任、傲慢、体贴心匮乏是这些罪恶的根源。内观疗法是通过内省或反省自己从哪里得到的恩惠以及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中去认识自己内心的不足和欠缺,获得对别人价值的肯定,进而达到发现自我、洞察自我、再抱有对他人的感谢回报之情,从而激发内心的深情,提升自己心灵的纯洁。

三、内观疗法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适用性

内观的目标和内容体现的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这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实施过程中,内观者回忆着大量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照顾和爱、给别人添了很多的麻烦而自己为别人付出的甚少,随着内观过程的不断推进,内观者往往变得更具有自信、人生态度更为积极、更具有健康人格的特征,从而在内心深处体会到:既然这么大量地得到了别人的爱和帮助,那么我该怎样去爱别人,也就是日本学者三木所言的“对自我的罪和他人的爱的认识”,因此有学者将内观中产生的愧疚感和罪恶感称之为健康的罪恶感,这种健康的罪恶感的核心是心中存有“被爱的感觉”“感恩、感谢、感激的感觉”。这种健康的罪恶感的成熟,有助于勤勉刻苦、利人利他、共感谦虚、自我批判反省、创造升华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

从内观法的哲学性来看,他显示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人类真实生活的认识。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保障人类精神健康发展的生活原则和处世态度。吉本提出围绕“对方为我做的,我为对方做的, 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三项,反省与周围人交往的方式,尤其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例如母亲、父亲、祖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孩子,等等。同样,也可以反省与朋友和同事相处的习惯。从我们所受的痛苦中去审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过去到现在,或是到关系的终结。亦即检讨过去到现在的具体事实,看是“施”多还是“受”多。要去体会在过去的人生过程中有哪些人关爱到我或别人为我做的事情,包括物质的、劳力的还有精神层面的。而在内观的过程中,最强烈的心理冲击,莫过于洞察到“别人为我有献身的、牺牲行为的爱,而自己却有背叛性的行为,尽管如此,别人仍然宽恕自己”。换言之,“自我牺牲”的宽恕才是人类最高的爱。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是对人性的呼唤,是教育元点的回归。这种教育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种种反思,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人的生命价值、精神方面却显现出了危机,青少年偏差行为不断呈上升趋势,恶性犯罪案件也不断出现,并呈现低龄化倾向。生命教育对处于生命发展的黄金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欣赏到生命的无限魅力,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鉴于以上分析,针对这样特殊的人群,将内观疗法引入对偏差行为青少年的教育中,可以感化最冥顽的“铁石心肠”。

内观疗法之所以有效,因为内观是“观内”“审视自己”“凝视内心中的自我”之意,“自我观照、自我启发、自我剖析、自我洞察、自我创新、自我重建”。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人在内观时,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还会有歉意和罪恶感,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包括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自己所面临的痛苦所在;会有动情体验,有感恩、有释放、有接受、有体谅和宽恕、有融合感和接纳感。

偏差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矫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青春期教育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青少年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个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如何根据特殊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在青少年偏差行为教育矫治中引入内观疗法, 既是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矫治新的开拓, 又是内观疗法在教育领域的精彩运用。青少年偏差行为教育矫治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情理兼容,重在感化,矫正他们“不小心”扭曲的灵魂,让内观疗法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张可创.青少年极端偏差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科学,2009(2):80~84.

[2]竹中哲子.关于内观疗法应用于抑郁症的一些想法[J].上海精神医学,2005 (06):371.

[3]黄辛隐,周冶.内观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9):22~23.

[4]棒木美惠子.内观法基础[J].上海精神医学,2005(06):372~374.

[5]黄辛隐,徐爱兵.内观疗法与禅宗思想的关联[A].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7(03):83~84.

[6]王祖晨.让心灵更美丽――对“内观疗法”理念的认识[J].上海精神医学,2005 (06):366~367.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2:133.

[8]徐鹤定,王祖承.内观疗法在精神科酒依赖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5(01):40~41.

[9]邹泓,张秋凌,王英春.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3):120~124.

[10] 张庆红.韩国女青少年新型性偏差行为的文化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52~55.

[11] 陈祉妍,李新影,杨小冬,葛小佳.青少年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40~545.

[1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29.

[13] Kathryn LH,David AW. Childneglect: developmental is isues and outcomes [J].Child Abuse and Neglect,2002,26:679~695.

第6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1 影响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客观原因

1.1育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现状有所改观,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其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品德问题,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地治疗来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1.2应试教育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校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升学率成为竞争获胜的法宝。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把升学指标分解到教师,教师再分解到学生来提高升学率。于是,无边无际的题海,没完没了的考试,胆颤心惊的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的往往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他们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加上学校集体活动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学生其他能力得不到表现。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1.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在家庭教育方式中,溺爱娇惯、专制粗暴、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沟通。

1.4学校教育与社会氛围之间的不和谐带来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诚信缺失、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单纯依赖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职能部门必需呼吁社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

2.1让家庭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家庭需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家长不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1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1.2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幸福和睦的成长环境。

2.1.3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做孩子的好朋友。

2.1.4采取正确的养育方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2.2让学校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形成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氛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互助的学生群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2.2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3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目前,虽然许多中学已经建立起心理咨询室,但明显存在着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大部分中学心理咨询老师由政教干事担任,心理教育目标德育化和缺乏系统性、心理咨询室使用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对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补充完善。

2.2.4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班主任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传授有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卫生知识。

2.3让社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等都给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是社会应尽的责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会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并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影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和监督,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2.3.2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应尽快编撰专门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并列入课程表,专业教师上心理健康课,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3.3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给予学生正面的社会激励与舆论导向,树立可供其学习的优秀榜样。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3.4积极净化社区环境。学生居住的社区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社区应努力以建立和谐型、学习型社区为目标,清理社区环境,净化社区风气,还未成年人一个洁净的成长空间。

第7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195.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55-02

【关键词】 疾病;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蛔虫、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肥胖、龋齿、视力不良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1]。它们不仅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99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要做好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工作。1992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定了常见病综合防治具体目标、策略及措施。全国各地经过多年的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一些常见病患病率明显下降,学生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就开始发生变化,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过去的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因此,对常见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 学生常见病防治现状

学生常见病患病率显著下降,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沙眼和蛔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城乡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下降为2000年的7.5%和8.0%;蛔虫感染率从1992年的14.94%和26.60%,下降为2000年的1.1%和6.6%;贫血患病率明显下降,1992年我国城乡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47%和24.10%,到2000年下降为9.1%和11.4%,且贫血程度以轻度为主,中、重度基本消失;营养不良患病率也是明显下降,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1.2%,到2000年下降为19.5%,营养不良程度构成发生改变,2000年学生重度营养不良已很少见。

儿童青少年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良好的卫生行为逐渐形成。如1995年城乡学生的刷牙率达到83.0%和74.2%,分别比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13.2%和18.4%,2000年更进一步达到92.8%和87.1%。

尽管在学生常见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仍需加强。目前学生近视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2年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6.96%,53.43%和72.80%,到2004年分别上升为32.5%,59.4%和77.3%。有2/3左右的省份儿童青少年恒牙充填率低于40%,全国平均的乳牙龋齿充填率不足10%,少数省份甚至是空白。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迅速上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增长速度。1985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只有0.2%(男)和0.1%(女),2000年全国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上升到6%~8%(男)和4%~6%(女)[2]。2002年我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与1992年比较,7~17岁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加了30%以上,一些大城市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0%以上;一些发达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有的已接近城市水平,达到20%左右。如果这种趋势不能有效控制,到201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将达到18.46%(男)和9.18%(女),将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儿童少年[3]。

2 学生常见病疾病谱变化情况

随着社会变革的日趋加速,我国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一些早已在发达国家流行的与心理、情感、行为问题有关的“现代文明病”开始在我国蔓延,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以及伤害成为现阶段影响学生健康的新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了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以及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4]。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5]。

中小学生伤害死亡率是疾病死亡率的2倍。伤害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6],也是儿童少年致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农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总体上超过城市,经济发达迅速的沿海地区伤害死亡率上升极为迅速。在各类伤害的类型中,交通事故伤害是儿童少年伤害最常见原因,居致死性伤害的首位;溺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中毒及自杀等致死性伤害也占有一定比例。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我国儿童少年营养状况日益好转,营养过剩导致肥胖逐年增多,肥胖不仅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也成为各种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的隐患。目前,各种成年期疾病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逐渐升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3 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

3.1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治策略 在制定学生常见病防治规划时,要全面地分析学生常见病患病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目前学生常见病疾病谱变化现状来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防治工作除对传统的常见病(近视、沙眼、蛔虫、营养不良、贫血)进行防治以外,还应增加对成年期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早期预防和控制;开展伤害(车祸、溺水等)项目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干预措施,有效地防制伤害的发生;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害行为的预防监测工作。

3.2 根据各地常见病患病现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不一致,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根据当地学生常见病患病现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防治目标要求,有重点地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在贫困的乡村地区,要坚持传统的“六病”监测工作,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在城市发达地区,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龋齿的防治工作,提高学生龋齿充填率。

3.3 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健康危险行为发生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针对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高的现状,要加强预防监测工作。心理问题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不是某一个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不和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紧张,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因此,预防和控制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应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求家长改变不良的家庭关系和教养模式,减少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教师与学生形成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减少师生冲突。另一方面学校应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各方面的压力,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技能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教会学生进行人际交流、情绪控制,抵制来自同伴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4 有效防制伤害 伤害严重威胁着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伤害的发生并非偶然,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在规律,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发生伤害的隐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预防儿童少年伤害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领域广泛,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与支持,要把儿童少年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的轨道,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要建立儿童伤害登记报告卡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对各种伤害发生的危害因素、预防干预措施和建立高效急救转运系统等进行研究,普及现场急救和转运急救的方法和技能,降低儿童少年伤害率和死亡率。预防和控制儿童少年伤害关键在于做到医务人员、家长、学校三结合, 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普及全民安全卫生知识,强化儿童安全意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自觉地预防儿童伤害相关行为,避免伤害的发生。

3.5 控制肥胖,预防成年期疾病发生 成年期疾病通常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人易患的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可严重影响成年期的健康和老年期的生存质量。有研究显示,成年期疾病与人类的生活行为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许多成年期疾病是儿童期隐患的暴露或疾病的继续。致病的危险因素往往自幼年形成,如不及时干预、纠正,大多可持续终生。

肥胖是多种成年期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据调查显示,肥胖儿童患高血压、血脂紊乱症、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儿童的数倍。北京健康教育所研究发现,近20%的肥胖儿童血压偏高,近50%的肥胖儿童血脂偏高。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表明,中重度肥胖儿童的高血压发病率为30%,脂肪肝的发病率则高达80%。肥胖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营养性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7]。因此,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进行饮食调整,改变肥胖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达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以家庭为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以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4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编.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2-228.

[2] 汪玲.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及其疾病谱的变化.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277-278.

[3] 徐勇,谭琪.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7(3):166-167.

[4]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15-417.

[5] 徐勇.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21-922.

[6] 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中国妇幼卫生项目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206.

第8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一、抗逆力是个体成长的积极力量

1970年代中期,儿童精神病学家安东尼(Anthony,1974)在其研究中发现,某些出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并不像早期研究所说的都会出现精神问题或成长障碍,他们仍然保持了健康的情绪和生活适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力和成长胜任力,他称其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后Werner(1992)、Rutter(1987)、Patterson(1996)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近的发现,即有些生活在高危(at high risk)环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发展良好。这种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称其为“抗逆力(resilience)”。

抗逆力是一种能力。“抗逆力的核心因素在于复原,即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所具有的适应的、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1]抗逆力是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在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能以不同行为表现出的促进并修补健康的能力。

1990年,Richardson及同事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实务研究,提出了“抗逆力模型”(Resiliency Model),用以说明个体如何产生抗逆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结论如下。

第一,抗逆力是激发的结果。抗逆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人在平安顺利的时候抗逆力得不到激发,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犹如人格中的一种宝藏,没有逆境与压力的刺激,也许永远就沉睡了。当危机、困难袭来的时候,抗逆力被激活,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帮助个体面对危难,聚集力量,渡过难关。每个人都有抗逆力,也许被唤醒,也许被埋没,逆境与压力是帮助个体唤醒抗逆力,展示潜能的一种外在条件。

第二,保护因素对生命历程具有决定作用。当外在压力、危机袭来时,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素会做出自动化反应,与外在压力构成交互作用。如果个体自身或其环境中具有适配的、得力的、恰当的保护因素,直接就可以产生两种能力。一种是自我平衡(homeostasis)能力,保证个体在压力和逆境面前维持舒适,平稳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 )。另一种是抗逆力的启动,调整自我,应对压力,重构生命,获得良性发展。如果个体自身缺乏积极的保护因素,其生活环境也不具备有效、良性的保护因素,个体就会遭遇混乱,充满焦虑、纠缠、扭曲、心理瓦解。

第三,功能失调不是逆境的唯一结果。心理扭曲,生命瓦解意味着个体保护因素作用不利,没有抵御和应对压力与逆境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混乱之后的生命仍然需要重构,会出现四种可能:一是功能失调(dysfunctional reintegration),比如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杀企图;二是丧失性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loss),如自我价值感丧失、低自尊、自卑、自我否定、能力缺失等,这些都是非适应状态的重构,不利于个体走向良性发展;三是平衡性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个体保持稳定状态,继续拥有安宁舒适的生活;四是抗逆力的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resiliency),激活生命潜能,积极应对,体现胜任力,战胜逆境,健康成长。

第四,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环境因素对个体抗逆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协助个体形成抗逆力的内在保护因素也是环境作用的产物。抗逆力犹如生命中的一粒种子,正向的、和谐的、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个体面对危机与挑战时表现出抗逆力,主动调整,积极应对,渡过难关。负面的、混乱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会导致这粒种子过早地夭折、枯死,当个体面对逆境和压力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酿成问题。个体面对危机时,是出现功能失调还是非适应反应,是表现为自我平衡状态还是抗逆力状态,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平稳反应,积极应对,就是抗逆力的表现。

二、抗逆力研究启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换范式

第一是理论范式上,从医学治疗范式转向社会心理范式。早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从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学生等同于身患心理疾病的病人,采用一套医学治疗流程。诊断成为重点环节,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早年生活、父母关系、家庭状况、重要生活事件等,依据这些得出诊断,实施治疗。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出医疗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心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潜能与人格特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和谐匹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动学生以正向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第二是工作理念上,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假设是,心理问题、行为障碍是危机处境引起的,遭遇危机的学生比没有遭遇危机的学生发病率高,逆境生活必然导致发展受阻。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避免危机与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过度保护,严加看管,唯恐出事。导致的结果是因噎废食,校园生活单调,学生感觉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接触现实、经受磨练、坚强成长。重新认识危机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明变化。危机一定造成心理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挑战,危机对个体心理能量的激活,对抗逆力的启动得到普遍重视。研究表明,恰恰是压力与逆境唤醒了沉睡状态的抗逆力,推动个体调动内在潜能,挖掘外在资源,灵活组合,积极应对,这是生命意义的更大体现。因此,引导学生分辨逆境,在逆境面前展示力量,通过自己的能力克服危难,更新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取向。

第三是工作流程上,从线性运作走向生态整合。基于医疗范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工作流程是线性的: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整个过程基本是个体的、静态的、平面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环节上都会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活时空,注重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注重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整合。强调学生时刻处于发展状态,任何行为问题都是多因素组合、互动的结果。帮助学生在一个立体、动态、建构的环境中调整心理,开发潜能,弹性应对,主动适应。

第四是工作重点上,从关注问题转向提升力量。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在问题本身。抗逆力视角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有很多经历过生命创伤或生活磨难的人,展示出的生命力量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带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挑战多发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避压力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帮助青少年发展出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三、“关注优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运作

上图表明:孩子的发展犹如一个支点上的天平,右侧码放的是问题,4D包括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和混乱的(Disordered)行为,是通向抗逆力的非常规路径。左侧码放的是优势,4C包括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是通向抗逆力的常规路径。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问题,即我们在教育中关注孩子们身上“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孩子发展的天平就会向右侧倾斜,孩子日益被推向问题的一端,问题越来越突出,优势越来越淡化。反之,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优势,即关注孩子们身上的“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天平就会向左侧倾斜,孩子日益被引向优势的一侧,优势越来越凸显,问题反而淡化了。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考虑的课题。

实施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换,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解构“问题”:与教育对象一同探讨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一个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一个中学生之所以被认为有问题,源于他厌学、逃避上学。为什么厌学、逃避上学是问题,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认为这是问题。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挑战常规的言行、不合规矩的选择、我行我素地固执、追求自我的态度不被多数人接受,于是被界定为问题。常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了解当事人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风险经历将青少年置于特殊的生活境遇,导致某些个体资源受损或缺失,限制了他的多元力量发挥作用。出于补偿或防御的需要,青少年有可能采取非常规方式加以应对。

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青少年对自己的问题认同是与其周围重要他人建构的结果,家人、老师的不断批评和一味指责,会把一些标签强加在青少年身上。通过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使当事人明白他的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提炼出其中的主角与关键配角。谁总在说话?谁告诉你这些?发生此事时谁与你在一起?你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是你看到的还是谁告诉你的?等等。通过当事人回忆、讲述这些故事,他本人会对自己的生活逐渐清晰,能够理解他的生活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是如何凸显的。

第二,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解构问题之前,青少年本人,包括他的家人、老师、亲属都从问题视角描述他:“厌学”、“逃学”、“”、“脑子笨”、“成绩不好”、“失败”、“消极”、“无价值”、“生活颓废”等等。优势视角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不良表现”背后的功能,青少年通过这些不良表现做出抵抗,坚持自我,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地位。逃避上学是为了摆脱“学业失败”、“不被尊重”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拒绝交流,回避父母是为了摆脱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对心灵的打击与重创;沉溺网络、封闭自我是为了保持“独立性”;惹事生非,故意捣乱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放弃,渴望以特殊的才能维护自尊,证明自己的意义。显然,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却是具有功能的,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的词语可以有所改变,“挣扎”、“反抗”、“继续存在”、“寻求地位”、“坚持”、“独立”、“成长”、“学习”和“敢于挑战”等。

优势视角唤醒了“问题”青少年的抗逆力。抗逆力是个体面对危机处境的能力表现,危机是抗逆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危机也就无所谓抗逆力。个体身处逆境时,启动自身潜力,利用外界资源,通过内外因素的互动、调适,达成抗逆力的运作与成效。透过问题,挖掘意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必须树立优势视角,不纠缠于问题本身,而要关注问题背后的生命状况,看到问题也是功能的体现。就像一棵生长的小树,受到环境的挤压不能挺拔、直立生长,但它并没有枯死,而是顽强地生长着。也许是倾斜的,也许是缠绕的,也许是扭曲的,却顽强地活着,这就是生命的动力。生活在逆境中的青少年,就像受到挤压的小树,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不等于没有生命的意义。

第三,重构生活:用常规途径替代非常规途径。

青少年有两种抗逆力途径: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C”,非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D”。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都是青少年抗逆力的体现,相对于无聊、冷漠和焦虑而言,非常规途径也是有意义的。它标志着青少年没有被危机打垮,不向危机低头,而是积极寻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使生命挣脱逆境。从行为本身看,可能是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或是混乱的,但它毕竟还在显示生命的力量,生命还在为意义而战。

“替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背后都是生命抗逆力的体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手段和方式不同。前者使用常规手段,行为方式为亲社会取向,表现出对社会的认同、顺从和一致,往往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后者使用非常规手段,具有反传统、挑战常规、对抗成人等特征,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和对抗,常常受到成人的指责、围攻和排斥。结果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背道而驰,既使社会遭受损失,也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构成阻碍。引导青少年深刻思考自身行为,认识行为的真正动因,以建设性方式参与社会,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第9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绘画治疗技术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优势 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现实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应用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家庭治疗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开展哀伤辅导的尝试 评述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引导“问题少年”方面的应用 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治疗效果评价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因素与家庭治疗的研究 沙盘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疗效分析 健康行为理论在青少年安全研究中的应用 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在青少年道德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浅析心理训练在青少年运动竞赛中赛前的应用 论电影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莫妮卡·麦戈德里克著.成长中的家庭(第三版)[M].高隽,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高刘宝慈,等.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第一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4]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四版)[M]. 苏彦捷,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6]樊富珉.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团体心理咨询(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7]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 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8]金灿灿,邹泓,曾荣,窦东徽.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26).

[9]郭菲,雷雳.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0(25).

[10]李丹黎,张卫,李董平,王艳辉.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