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发展观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选取原则;时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课模块整合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是河北高阳中学政治组的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作为研究者,本人在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该课题研究的结论,经历了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过程。随着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在新阶段教学过程中,关于政治课教学中背景材料的选取原则问题,本人认为,在时效性和典型性方面还应做如下思考:
一、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即前提是时,指的是时间。也就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要注意时间的因素。这里的时间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要关注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是师生必须关注的问题。高考是指挥棒,因此,高考所规定的时政时间范围是广大师生都要注意的。在高三复习阶段,注意从考试说明的规定时间范围内来选取材料,是有效靠近高考的重要方法。
第二,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要掌握清楚。典型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是关于时间问题的深入把握。这一理解是基于对事件的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该事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那么,从时间上讲,就要关注此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如果此事件在未来时间内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那就要在当年的时政复习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我国在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包括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单靠市场的调节,往往不能实现,达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对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所体现的是财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而财政的作用是政治高考考点中的重要核心考点。
第三,所选背景材料的效用程度。这个层面的意思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能否做到对高中阶段政治知识的合理考查。以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如果背景选取的经济现象过于复杂,比如虚拟经济中关于银行理财、股票投资等更为具体并且深入的内容,那么就不宜选取。要适可而止,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反之,如果背景材料太简单,相当于课本上的例子的简单重复,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二、典型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能够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政治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坚持典型性,并充分体现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关于坚持背景材料选取上的典型性原则,在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关注新教材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的新表述,体会新思想。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在新版教材(2013年第5版)的表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在新的表述中,包含了编者对社会形势及理论创新方面新的理解。因此在选取背景材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选取有新变化的表述,明确新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背景材料的选取要突出重点。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的框题是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围绕主题是经济建设中的指针,而抓住主线则是具体的方式、方法。突出体现了哲学中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重点突出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第二框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在背景材料的选取中,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三,背景材料的设计要科学。高考是指挥棒,政治高考试题以时政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是很好的手段。近年来,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背景材料在时效性的前提下,更显现出了对背景材料的深加工。以非选择题为例,背景材料的内容就是政治答案的知识来源,经过设计的背景材料成了考生组织答案的思路来源。训练有素的考生可以通过时政背景材料的表述来有效地形成合理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背景材料的设计上进一步精益求精,这也是名师必备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要关注知识体系的变化,积极突出重点知识、关注热点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要以三维目标明确、教学过程高效、知识、能力落实到位为指导组织教学工作,以达到预期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在河北省新课程和高考模式背景下,我校学生尤其是艺体类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时间少、知识量大,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很多,即使记住的知识,很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出现舌尖现象,明明知道试题的正确答案,但一时又回忆不起来。怎么办呢?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自主有效记忆策略: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记忆有术”。要提高记忆能力,必须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一些记忆方法的尝试:
1、理解记忆法。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政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上都可直接从其名称分析、记忆,做到“顾名思义”,这是记忆中最直接的方法。例如: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精选记忆法。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即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在学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时,如果直接记忆的话比较长,可以采用找关键词法:“建立……基础,缩小……差距,增强……提高……”,再往里添加相应的修饰语就好记多了。
3、缩短记忆法。在记忆时,寻找材料或知识的关键点、关键词。在学习和复习知识点时我们引导学生把记忆的材料或知识加以提炼,抓住关键性的内容或词语进行记忆,化繁为简,通过这些词语的记忆,提纲挈领地带动全部材料的记忆,这就是寻找回忆材料的关键点。例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让学生先记住关键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有利于信息提取时用到的结点,在考试材料中的某些词语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一个关键,把握好这个关键点,就能迅速地从脑海里寻找互相匹配的关键词,继而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4、、图表记忆法――形象性强,直观明了。
通过图形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强”。它比文字记忆效果要好,它以形象的图形提示出抽象的概念原理或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直观地感知识记材料;它还以简单的线条、简洁的文字或简明的数字使复杂的、不易表述清楚的识记材料变得直观明了,使知识材料简要概括,一目了然。
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例2、公司、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如右图)
5、主线串联法。主线串联法是指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可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选择最能体现知识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成体。
以高中必修1教材为例,可作如下归纳:经济生活以市场经济为主线,抓好六个方面。即: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两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三大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及纸币的发行规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四大政策: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大观念: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发展观、科学的经营观;六条原理:效率与公平、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价格与价值、供求关系、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
6、多通道记忆法: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当然在教学中,除了这些方法我还运用了口诀(顺口溜)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以达到迅速记忆、准确记忆的目的,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独立个性得到表现,持之以恒等良好品质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也获得发展,而且,我认为无论是在平时新授课还是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中运用都很有效。
一、学科内教材内容的整合
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从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框题内教材内容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要熟悉课本内容,敢于调整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大胆调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如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框题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个先后秩序的小调整:课本原来先介绍什么是世界观,然后是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但我教学中介绍完世界观后,接着讲授什么是方法论,顺势也把“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讲了。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关系密不可分。回头再讲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讲清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观点就自然水落石出,非常清晰了。另外,这节课对另一个知识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作了个小调整:先介绍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对哲学发展有推动作用;然后再讲授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和反思,因而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另教材中部分哲学原理与相应方法论并不对应,尽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混为一谈。应该让学生把不同的世界观与相应的方法论对照着学习。如教材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它们有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在这节课,我是做了调整和补充: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对应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先讲,然后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理要求抓本质,不可忽视支流,最后才讲两点论和重点论。因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应该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框题间教材内容的整合。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以生活逻辑为主取代过去的理论逻辑为主,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上我们应该按要求认真落实。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要灵活处理好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框题内容偏多,一课时讲不完;有的上一框题的部分内容与下一框题的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此时我觉得应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如在《矛盾》的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两个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必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偏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同时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讲,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则单独用一课时讲。
二、科际间教学资源的整合
所谓科际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利用政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密切关联来提高政治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资源整合。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语文知识,如经常使用文学修辞语言,有利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把晦涩的理论形象化,以烘托课堂的气氛。如我讲到崇高理想的作用时,用“指南针”“发动机”“风帆”“灯塔”“路标”来形容,这是比喻法。在教学中,若能适度加入唐诗、宋词、文言、警句、成语、俗语等文学鉴赏,并把文学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巧妙地融为一体,能提高审美情趣,烘托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字: 品味 领悟
每一套高考试题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正是因为我们的认真品味,方能咀嚼出高考试题的“高品位”。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潜心的品味,才能让我们深刻领悟“高品位”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启示。
细品味: 稳中有变 不乏新意
对于2012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政治试题,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变化不大、稳定持重,看点频现、不乏新意。”试题从命题立意、试题结构、材料选取、语言表述、知识点考查等各方面都展现了这一特点。
看点一:风格依旧,稳定持重
新课标试卷在试题结构、试题类型上,风格依旧,稳定持重,顺利实现了新旧课标的平稳过渡。试题结构稳定合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部分,分值分别为30分、24分、16分、30分;其中选择题仍然以最难选的“二二式”组合选择题为主,12道题中有10道题为组合选择题。两个非选择题的设置,秉承了旧课标的传统,题干信息丰富,关注热点,文字叙述与图表呈现交相互映。Ⅰ卷和II卷的整体题面设计无论是古文的源引,还是时政热点的背景设置,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设问指向明晰,更有学科内的小综合。
看点二:重视基础,考查能力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或基础知识。如金属货币与纸币、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宏观调控、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国政府职能和责任、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真理和认识过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的否定观、人生价值创造与实现等等都是考纲和教材的核心知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础性很强,但在情景设置上,却突显了对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亦有政治学科内不同知识的小综合、小跨界。如A卷13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肢设置包含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难度不大,却让学生体验了“跨界”的滋味。15、17、19、20和21题题肢表述的灵活性、一题考查多点的巧妙性,无疑更加体现了新课标高考对考生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的有用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判断的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38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39题第3问,“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这种探究式的试题对于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要求更高,也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
看点三:微观切入,难易结合
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39题第2问,“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等设问的指向非常明确,切口很小。但在难易程度上,却显不同。38题第2问,知识指向“政治生活知识”,题型是常见的“高频问法”,但“民生”两字却让它的难度可见一斑。相比来看39题第2问,大有一种峰回路转之感。
这种指向明确,微观切入式的试题设计和导向不仅要求考生宏观掌握学科主干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对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微观的细节把握。考场上更要求考生要充分把握设问的指向性,所答即所问。
此外,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不能不说是一个“别出心裁”,看似知识考查指向清晰,但答题指向的不确定性却又着实让学生彼费脑筋,而此问的魅力就在于要考查考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和解读答题信息、并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正确回答问题的能力。相信考生在看到答案时,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点四:关注热点,不乏新意
试题依然以重大的时政热点为命题素材,涉及金融危机、海外并购、反倾销、居住证、科学发展观、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医药文化等热点材料,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开放性。试题的巧妙设计,使这套试题,充分体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三点”合一,实现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考查目标和要求,即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考查,更是不乏新意。全套试题既有对长效热点的持续关注,又有对时弊问题的直面正对;既有对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视,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既有对国家决策的高度肯定,又有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非选择题的38题,一方面,通过文字材料叙述和图表向学生客观呈现了我国当前居民工资收入现状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另一方面,也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持续抓好的力度和决心。39题以中医药文化中的龙脑樟树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入手,介绍了我国科技人员运用科技手段对龙脑樟树培育的历程,进而让学生认清传统文化的弘扬,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选择题16题、23题中涉及到的居住证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38题的民生问题即是对我国现行政策的肯定,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选择题19题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20题的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无论是题干引文还是题肢设计,无不体现了试题设计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这套政治高考试题从学科考试的角度,同样展现了政治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美结合。
深领悟:点线面、整体把握,取舍用、收放自如
2012年新课标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标强调的 “三个贴近”的原则,体现了新课程对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和魅力。而在品味之余,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今后教学的启示,那就是“点线面、整体把握,取舍用、收放自如 ”。
一是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要做到点要讲清、明理会用,线要连好、条条清晰,面要织全、精梳细琢。帮助并教会学生建构“知识库”,并能做到想一点,连一线,带一面,随时调用。
二是不唯书、不唯上。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师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切实把握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深浅之度,做到“取”不画蛇添足,“舍”不轻丢要点,真正实现教师“用教材教”。
三是动静合一。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相信学生,要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通过“专题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活动亲历中体验学习,在实践探索中提升能力。适时“收”、适当“放”,收放自如更能彰显新课程的理念。
四是关注社会热点,时时把握时代气息。教师时时,适时教会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展示谋事、思辩能力的舞台, 通过“时事点评”、“问题关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政治课的独有乐趣。
五是坚持三年一贯,重视“见多识广”。三年努力,一朝高考。要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规范出题,规范答题,见不在多,而在精。见不能只“见”,要教会学生会“识”,能分辨、会比较,善总结、会反思,方才能见题不慌、解题不燥、答题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