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根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根本

第1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关键词:西部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资本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97-04

1.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现实依据

1.1甘肃选择发展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1.1发挥核心优势,激发后发优势,实现“富省“目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冲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束缚,准确、科学地把握省情,找准最大优势,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思想。甘肃作为一个后发欠发达省份,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亟待破解的难题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后发优势,我们将错失发展良机。甘肃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能源原材料优势、交通通信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等,有些只是潜在的优势,有些优势随着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已经丧失。生态是甘肃最核心、最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要搞好生态建设,突出山水之秀,黄河之美,丝绸之路之奇。同时,生态又是甘肃最大的劣势,生态十分脆弱;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十分不利;环境污染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业结构高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初级产品多,产业链短;等等。扭住生态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1.1.2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国家宏观政策也为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带来了新机遇。首先,“又好又快”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导向,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从发展战略的层面,解决了甘肃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实现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其次,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可以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制约甘肃的劣势,变劣势为优势,培育今后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第三,实施“生态资本”战略,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实施这一战略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要求,据一项调查表明,兰州市民对环境的关注度达97.6%,满意度只有五级评分制的2.71。说明人们对优美环境、优良生态的需求与现实环境质量存在巨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1.2.1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迅速变生态“原系统”无形化的存量资产为“有形化”资本,为甘肃的发展带来丰厚利润收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甘肃各地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的存量资产已相当可观,但是这些生态的存量资产,仅仅处于生态的“原系统”状态,并没有成为“生态资本”,更没有成为整合其他优势资源的“生态资本”战略资源。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将生态的“原系统”,迅速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产生不可估量的“附加值”。

1.2.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甘肃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接续性差、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型产业多、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既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可以有效地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生态资本”战略的内在要求,就是要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甘肃早已把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但多年来受制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巨大惯性,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生态资本战略应当是新兴工业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1.2.3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改变甘肃城市环境质量,树立城市新形象。甘肃的许多城市由于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加之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生活能源结构以煤炭消耗为主,每年一进入冬季,大气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多年来,环境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特殊的地理条件,改善甘肃城市如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防治的局面。

1.2.4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大幅度地提高甘肃的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源”。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森林公园就有十多处,且都是非常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资源更是随处可见,但旅游业并没有成为甘肃的支柱产业,运用“生态资本”战略,就能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到那时,旅游业必然成为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1.2.5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战略,为甘肃城市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开拓出新思路和新天地。甘肃城市的自然地理形态大多相同,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和多山的自然地理形态,使得甘肃的城市大多都不像东部平原地区的城市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给城市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使城市的建设用地少,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局限,目前兰州城市建设量已过于拥挤。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就是要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效应,打破地域局限,建设“绿色都市”和“紧凑城市”,实现多中心的、组团式城市群落。“紧凑城市”是一种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它是相对于“摊大饼”式的城市无序发展的形态而言的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政策中的核心要素。

2.甘肃实施生态资本发展理念的战略架构

2.1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战略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其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以清洁能源代替高污染的能源,加强技术更新,减少排放,降低污染,进行“清洁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理念,它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合理的工艺改进实现这一目标。“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形成“微观――中观――宏观”连续配套、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微观的层面上,运用法规和政策的引导,规范和调整企业行为,使企业形成系统内部的小循环,刷新企业的目标系统、研发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自处理系统。从中观的层面上,加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接续,特别是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利用企业“出城入园”的机遇,鼓励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副产品的交换、污染防治、合作培训、共同参与以及技术创新,使园区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形成企业之间的“闭锁式循环”。从宏观发展层面上,通过在全社会推广循环经济的政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整个社会层面生产与消费、企业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大循环。对于甘肃的一些城市来说,首先改变城市垃圾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对城市垃圾进行环保化的层层处理,有机回收,形成回流产业,对回流产业来说,垃圾没有废物。其次要树立环保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的观念。

2.2发展新兴产业的创新战略

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总枢纽”就是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生态资本提升战略主导下的产业发展战略,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战略。有回流产业、生态旅游业、都市现代农业、白色农业、精致农业。还有其他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发展这些产业,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兰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

2.2.1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开发新型能源。这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谁先发展,谁就占领了新能源的高地,就会享受到国家的有关政策优惠,就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产业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风电、生物发电、太阳能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利用等。中国核能集团看好甘肃的风能资源,已在甘肃成立了西北风电公司。甘肃已在河西建设了风能发电厂,意欲打造全国的陆上“三峡”;全省农村正在大力推广沼气能源的应用;兰州市也已建成一座牛粪发电厂,兰州温泉大酒店就是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范例。应该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发挥甘肃光照资源丰富和发电机电装备领先的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争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2.2.2打造“生态绿洲”品牌,在推进生态生产、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等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依托,把精致农业与文化、休闲结合在一起来做,着力打造“生态绿洲”品牌,使这一品牌成为甘肃的新“名片”。

2.3建设“森林城市”的新发展方向战略

“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以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居民健康为目的,以木本植物为主,包含草本植物及其所居环境共同构成的生物群落,使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融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甘肃的天水、兰州、陇南等城市最具备发展“森林城市”,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经过近五十年的绿化建设,兰州南北两山已满山披绿,天水、陇南由于本身处在甘肃的南部,具备发展生态的天然优势,森林覆盖率本身就高于甘肃的其他城市。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现在要做的就是以这些城市现有的城市森林为基础,加快山体的绿化步伐,同时,有计划地建造各类主题森林公园,将各山体和林区串联起来,形成城市森林圈。

2.4“城市要素”集聚、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战略

“城市要素”集聚就是把“城市分散化的集中”,使城市成为组团式的紧凑,也就是发展相互之间既用生态化城市森林相区隔,又通过完善的公共有轨交通系统快速相连的、易通达的城市中心群。这种“紧凑城市”又叫“绿色都市”,它是一种为了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城市简单的外缘型扩张,推动城市改造;减少交通流量及进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保护大气质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落,各中心的核心区内高密度、高强度的进行发展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以兰州为例来说,就是不能把兰州的南北两山看成是兰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和障碍,而应该看成是兰州市区内的“城市森林”,跳出南北两山对城市发展的局限,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如,发展什川城区、忠和城区、中川城区、龙泉城区、和平城区、定远城区等等。这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市要素“集聚、实现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的根本出路。

2.5建设生态龙头工程,夯实生态“有形化”资本战略

生态龙头工程就是指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生态工程。黑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工程、民勤的生态养护工程、敦煌月牙泉的生态恢复工程、兰州市的“绿桥”工程等等,都属于这类工程。不仅如此,还要有计划地规划一批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生态龙头工程,积极地集聚生态资本,实现生态资本的有形化“溢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兰州市的“绿桥”工程就属于这类工程。兰州城市南部的边缘地带几乎全部被天然森林所覆盖,林缘线长达100多公里,“绿桥”工程就是在天然林区与兰州南山绿化圈之间的宽约5~15公里的森林断带上架设一座“绿桥“,把天然林引入城市,将对兰州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此断带区域横跨榆中、城关、七里河和西固四个区(县),涉及十个乡(镇),全长约50公里。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失衡,属兰州市较为集中的贫困区域。因此,在森林断带区内,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三条平均宽度为15公里的绿色“桥梁”,将兰州南部的天然森林与环城的南山绿化圈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连续不断的绿色林带,把天然森林环境引入城市,一是不仅能改变城市大气环境,而且会使兰州的森林覆盖率极大地提高,真正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二是这项工程其中蕴含的巨大的生态资本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必将为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显性效益,为兰州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使这一地区发展经济林业、果品林业、特色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成为可能,而且在更大的产业区间、未来发展上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未来兰州经济社会跃升到另一个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2.6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实现“旅游旺省”战略

以生态建设为先导,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如,“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要使之成为一个品牌,进而成为著名品牌,还要做很多工作。如果把大滩南河、城关南河纳入黄河风情线的整体规划中来建设,学习西安市曲江开发区的经验,把整条南河及周围区域规划成旅游开发区来整体建设,对南河生活住宅区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定位为旅游开发区,迁建沿河所有的市场及老旧居民区。在拆迁后的区域内布局符合黄河风情的历史文化设施和景观,按照旅游发展规律,把“南河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黄河风情文化精华的浓缩版,使之成为兰州旅游的主打品牌,树立兰州旅游新形象。通过精品旅游区开发,使旅游业成为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将强力拉动GDP的增长。

3.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支撑体系

3.1建立保障生态资本战略实施的法律支撑体系

3.1.1通过人大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生态资本”的实施是包括了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城市资源要素集聚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使生态立市的观念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3.1.2政府制定和及时出台一些法规和管理办法,从中观层面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3.2提供相关政策支撑体系

3.2.1产业发展优先扶持政策。出台对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符合生态创新经济的产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优惠扶持的政策。

3.2.2项目发展生态标准限制政策。建立环境准入制,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

3.2.3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奖励政策。对绿化和环境保护的奖励政策;对利废(废物再利用)企业和产品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设备改造补贴政策;对继续使用以煤炭为主的污染能源的高税收政策。

3.3制订规划目标实施体系

3.3.1把生态资本战略纳入“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调整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纳入甘肃的整体发展规划,从宏观的层面上使生态资本真正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实现生态立省的目标。

3.3.2制定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中观层面的实施蓝图。“生态资本”战略是全新的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战略,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从中观的层面上对“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3.3.3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的资金支撑体系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要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要政府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财政支持“生态资本”战略专项资金。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建立生态保护发展基金;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环保资金、技术、人才资源。

4.与具体工作结合建立联动开发工作机制体系

(1)从具体操作层面入手,全面整合原有资源,适时开发新的资源。“城市森林”抓山体;生态环境抓绿地;旅游产业抓品牌;“循环经济”抓企业;“城市集聚”抓规划;产业调整抓创新;新兴产业抓农业;“清洁能源”抓“电”、“气”;生态人居抓社区。

(2)从职能层面上入手。要求各地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和实施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全面实施“生态资本”战略,按照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履行职能,落实到位。

(3)梳理区域内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确定重点项目,全面整体推进。

梳理全省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按照远期、中期、近期建设目标,各筛选和确定100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如,兰州“绿桥”工程;河西森林生态场工程;甘肃城市生态人居工程;黄河风情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甘肃七一冰川保护工程;陇东林果产业工程;甘南黄河“三曲”保护工程;陇南旅游开发与保护工程,等等。认真做好规划,集中和相对固定一批专项资金,分步长期实施,使甘肃的生态“原系统”,更早更快地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使之产生出巨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效应。

(4)以生态资本战略整合县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各市县制定相应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最大化地实现“生态资本”价值。如兰州市安宁区已实施了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安宁桃花溪生态水景观工程;榆中县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精心打造以特色高原蔬菜、花卉种植为产业基础、以“生态绿洲,黄河风貌”为特色旅游的都市休闲农业基地。永登县以苦水玫瑰、猪驮山为核心,打造生态产业长廊。七里河区、城关区以南河改造为重点,学习成都府南河建设经验,迁建所有市场、老旧住宅小区及周边相应的建筑,使之绿化、美化、风情化,改造沿线污水管道不入南河。力争把南河建成城市宜居品牌。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200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黄正夫.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宁宁,明.江苏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与近中期对策[R].江苏省软科学课题研究报告.

[3]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长期面临的共同任务。从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以及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综合判断,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即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只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逐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经济发展源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源于制度激励,源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总体来看,由科技的重大革新而导致的产业革命只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产业领域发生,而对于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或支柱行业来说,其技术进步不是跳跃式,而是渐进的,特别是产业技术瓶颈制约问题不可能在短期轻易地获得突破,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在逐步克服产业结构刚性、劳动力技能低下、就业结构刚性、产业技术水平低、制度演进缓慢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地实现。西方国家在自然资源不存在稀缺、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全球温室效应不明显的工业化时期以及中国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发展经济,几乎不存在要推进或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不仅是艰难的,而且是很艰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与整个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基本上都是粗放型的或者比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为主,到后期才逐步转变为以消耗资本和技术为主,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边污染边治理”最后转变为“先保护后发展”。不仅产业发展有路径依赖,而且经济发展方式有路径依赖,相应的制度变迁也有路径依赖。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经济发展是由粗放型、集约型、粗放与集约结合型等多种增长方式同时起作用而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某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作用的结果,只是其中某一种方式可能发挥主要的推动作用。即使是当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也还同时存在多种增长方式,并不是其所有的经济发展全部是由单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

三、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决定其路径的选择。中国特别是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要想尽快走出“发展方式陷阱”,以促进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主要思路有:

1.从思想上长期树立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企望在短期很快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伴随着整个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当工业化的基本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实现根本性转变之日。由于经济发展是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根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要求来逐步推进,不能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并存的条件下应该采取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要标准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包括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科学认识。这需要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认识,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科学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产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的思想前提。

2.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工业化、城化发展路径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们二者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以最小资源消耗为标准、以不损害环境或者改善环境为标准; 建设节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协调扩大内需与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将消费方式的转变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3.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重点不是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而是重点调整产业的技术结构和要素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为此,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需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长期实施“压存量、扩增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扩大低耗能低污染产业发展,使“两型”产业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要求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推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3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幸福指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009-02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转折时期,也就是必须推动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就会产生社会动荡,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可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如果经济低增长,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热衷于追求GDP,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2.统筹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注重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第4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国际经验 启示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方式,简而言之则是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以及实现社会进步的一种理念、思路、方法与体制的总和。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方式更值得我国进行借鉴。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

美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并辅以政府政策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保障。具体做法如下:注重结构调整。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将信息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提升,巩固高薪技术产业的领先优势,并且为保障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整顿,保证资源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科技创新。美国对科技创新十分注重,并且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方式。并且美国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增幅较快,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成果;累积人力资本。美国科技创新获得巨大成就,与人力资本的累计息息相关。美国对人力资本层面的优化,主要爱是凭借多层次的教育得以实现;完善激励政策。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会对经济增长与转变产生推动作用。例如税收优惠、价格保护、出资修建、直接经营等,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二)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

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自战后开始共分为三个基础阶段。包括通知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有资本密集向着技术密集转变。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做法如下:推动技术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且在引进的过程中,并未一味照搬,而是与国家经济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从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情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适应经济转变的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教育。日本注重多元化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的培养,并建立了企业人才成长的评价制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政府干预手段。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日本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制订了不同的优化策略与手段,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产业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将美国与日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进行借鉴,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对优化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以及格局作用显著。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启示

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推动我国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作用显著。但在经验借鉴方面,也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实际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渐进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过程,并非短期可实现。并且在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经验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扩大要素投入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集约化的增长演变。但这一转变过程需要经济条件的逐渐累积,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基于此,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该自实际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内容,进而避免由于人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导致的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出现。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虽然自主创新能力在近年来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深入剖析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根本,实现要素驱动的创新转型。在这一国际经验的引导下,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引进的同时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与经济情况以及发展状况相融合,确保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自主创新的支撑下,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础保障。

(三)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是适用于国际市场的通用做法与重要的经验形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需要在经济发展与探索的过程中执行行政命令,还需要在企业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加深应有的重视程度,在根本上合理配置社会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资源,有助于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与价格形成和机制,使得资源产品价值能够准确反映出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资源的稀缺程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做到税收的合理控制,使得资本流向更加健康。还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发挥出考核指标的内在价值。

(四)政府的推动作用发挥

政府推动作用的发挥,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要素。针对国外的发展经验进行探究已经得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作用显著,能够引导市场的发展与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道路,相对而言,日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用的时间较短。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政府的发展经验,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将政府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相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

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相对而言,日本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用的时间较少,我国在这一阶段,应该充分借鉴国际的发展经验,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融合,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学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经验、教训及启示[J].学习月刊,2011,10(15).

第5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一、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

第6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文章来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深受城乡金融发展失衡的影响,近年来,虽说有些缓解,但是仍未根本改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其特点是“短、小、频、急”,但是,目前,国有银行的县级区域网点和人员都在精简,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也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因此,受限于体制因素,小企业的根本很难得到满足;而对它们来说,仅凭自身力量寻求公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国正在积极实行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也在逐渐兴起中,但是同问题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比,其作用微乎其微。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1.促进转变生产力。为根本改善现有居民,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金融业有必要积极调动要最优秀生产力的因素,并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妨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的引进;继续放开信贷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的扶持和鼓励;持续促进金融及其相关产业升级再造,积极拓展能源、环境战略,促进国内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使各地区的特有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将知识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投资结构改善的根本目的。2.建立并完善金融宏观审慎体系。首先,在金融领域中,央行的职责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一是维护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保持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金融形势的有序发展,应对央行的这一职能加以重申和强化,并特别强调其宏观审慎作用。在加强宏观审慎方面,欧盟就比较创新地成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二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妨对此进行效仿。可由央行扮演核心角色,下辖政、保、银等监管机构,共同推进宏观审慎体系的进程。其次,在充分选用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的同时,一是加强会计标准集中清算,二是加强会计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最好,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监管核心金融机构,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3.逐步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首先,平衡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未来,我国金融投入的核心将是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而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的瓶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供给管理,以供给管理带动信贷结构的优化,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宏愿。其次,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实际上,我国货币信贷正逐渐实现宏观调控,然而,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复杂,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颇多。2013年1月,商业银行信贷额为1.04万亿元;次月即下降5100万亿元,可见信贷明显紧缩。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势在必行,其核心应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4.缓解城乡二元金融,弱化城乡差距。首先,针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环境更适合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一元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转变战略先缓解二元金融结构,力求缩短城乡偏斜转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争取早日抹去城乡界限。为此,应给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期战略并立足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制定不违背我国基本国情的可行性策略,脚踏实地地像城乡金融一元化迈进。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切忌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当前的发展实际。正确的做法应是按部就班地规划和计划,认真细致地推进。其次,缓解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首要及核心的任务是夯实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金融的生成及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石,作为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丰富农村金融资源必须首先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必须首先壮大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根本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以达成经济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第7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理论,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自然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目前税收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科学税收观下对税收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第8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夯实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业,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长。

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确保节能减排目标达到国家标准。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力度,使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积极推广现代管理方式、办法,使综合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四是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都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就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9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