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

第1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扩充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阅读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在对其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转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观念,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阅读教学往往会成为答题技巧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对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归纳,从而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这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教《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通过阅读文章,充当广告设计师来给黄山设计广告语。借助这样有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广告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再如,在教《惊弓之鸟》一文时,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向学生提问:从生活常识来看,只有弓箭组合在一起才能射击,但是如果没有箭,怎么办?教师可给学生制造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任务的设定。比如,在教《观潮》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以生活为源泉,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

生活是人类创作的源泉,也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生活中的素材往往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比如,在教《颐和园》和《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当下古装影视作品阐述看法。再如,以学生喜爱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品讨论。并且借助影视作品中安定祥和的生活画面与文章《圆明园的毁灭》中残破的画面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来进行阅读教学,将文章的内涵引申到爱国主义的高度。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进行参观,或者观看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电影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进行积累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胡卓智 单位:浙江省永康市古山小学

参考文献:

[1]丁古琴.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均衡教育:以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2):59-60.

[2]温少忠.以读促学以学定教以教传道: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6(8):64-65.

第2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的“学会认知”便是主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国际阅读学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具备快速阅读能力公民的数量将决定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来架构经济体系的国家(或民族)所拥有世界级工作者的质量和全球经济地位。因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将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则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研究综合了前人关于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大家对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的重视。

1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阅读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占据的时间最多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研究表明[5],小学教育中的阅读教学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及自主学习习惯。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感悟与判断能力。事实上,国际上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斥巨资实施了全国性“阅读挑战计划”,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了“创造性阅读法”,葡萄牙社会党政府于2006年启动了国家阅读计划等。因此,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我国的阅读教学

我国教育界关于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开展了大量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探索。教育部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针对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多项要求,也有研究提出甚至实施了“导读式”阅读教学、“语感”教学模式、“非指导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型和鉴赏型阅读”和“互动探究性阅读”等教学理论。此外,扩展阅读教学的研究也颇受关注并提出了如下代表性的方法:

(1)研究性阅读教学[6]。这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即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并针对问题组织学生探讨及展示研究成果。该方法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组织过程并使得阅读更加科学化。

(2)全息法阅读教学[7]。该阅读法包括课前拓宽“视界期待”、课中要充分互动和课后实施综合实践。它将文本看作一个研究主题,视学生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充分注意阅读教学前后的延伸与拓展进而实现充分的互动。

(3)整体性阅读教学[8]。该方法对各阶段教学过程通盘考虑来设计总的构架,也指教学设计要保证支持教学内容“文章的整体性”。它的特征主要有:①要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②要强调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③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4)新概念阅读教学[9]。该方法主张“容纳一切有用的阅读老概念,继承和发扬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树立起现代化、民族化的科学阅读概念。”。它是针对非科学的落后阅读旧观念、旧传统提出来的,并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3 面临的问题

2003年开展的一项针对34个国家的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对比研究表明,美国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比许多外国的同龄孩子要强得多,而我国的学生却榜上无名。此外,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主要为“选文型”编排,它在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却损害了语文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10],这种缺陷往往需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来补救。因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了严峻的考验,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现有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如下不足:①尚未充分认识到课内扩展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对课内扩展阅读的目标定位模糊不清;③阅读内容的选择较为盲目;④阅读形式未能有效支持语文教学目标;⑤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时反客为主;⑥阅读课程组织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充分重视课内外扩展阅读的质量,实现从一本教科书上升为开展大量阅读、甚至“海量阅读”,这也是解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紧迫任务和必由途径。

第3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及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远离生活

新课改一直要求,要注重课本与生活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缺一直存在者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现象。有些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很难有真实的体验。比如,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有一位老师讲的《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这位老师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全程都是学生看课件上关于课本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做笔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缺少生活阅历,没有生活经验,仅仅通过课本无法体会到三个小孩是怎样做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情而感到幸福,老师并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其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小事,比如借同学文具,帮助了同学,这个时候自己就是幸福的。只有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才能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才能达到课堂效果。

2、流于形式,缺少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有的时候过于重视表面花样,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停留在表面,走马观花。比如,之前大力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讲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不一样,课堂总是流于形式,学生从被动的位置变为主动,一时很难适应。一节课下来,看似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可能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有所收获,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滥竽充数,不知所云。随着多媒体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殊不知,过度依赖多媒体也存在弊端。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学生兴趣较高,但是由于播放过快,学生很难快速接收信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说教过多,情感缺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不同于政治、历史、地理那么死板的知识。语文是充满人情味的,需要带着情感来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老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一板一眼,只是把学生该记的生词教读,该理解的课文内容进行阐述,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个毫无生气的语文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比如,笔者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讲小学课文《观潮》,他拿起课本就给学生教授了新字,并且梳理了文章大意,分析了课文内容,全程学生只是负责聆听,做笔记。学生没有仔细的品味语言,也没有表达自己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感受,更不要谈从课文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了,没有了这种感受自然就无法发自内心地赞美钱塘江大潮了。

二、应对策略

1、学会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的时候就要提前思考好,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点,只有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才能与教材中的课文产生共鸣。只有达到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兴趣,自然可以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生活中跟课文中的相似的情节,让学生用生活经历去体会文章,体味最真实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猫》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家后观察以下自己家里养的猫或者其他小动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猫长什么样子,猫的活动状态时怎样的,猫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跟文本的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回归教材本身,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促进之下,固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不管模式怎样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待语文文本解读时的态度应对始终如一。课堂模式的变化,依然离不开教材本身,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内容,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们应当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做一些表面工作,适得其反。对于逐渐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深受教师的喜爱。它确实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接收情况,不要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还是要让学生回归课本,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避免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必要的时候,也要让课件暂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又不失本质。

3、讲“语文味”,重情感体验

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讲“语文味”,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学生跟文本之间也有交流。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讲述以下自己了解到的幸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幸福故事。如果发生冷场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给学生启发。学生这个时候就会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达到与文本的共鸣,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有“语文味”的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充满“语文味”应当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殿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3(14).

第4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1.聚焦学科,做到两个明确

一是解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本质;二是学习北京市语文学科改进意见,明确实施方向。

2.聚焦标准,做到两个落实

首先,以教材为依托,落实教材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语文教材内的“综合性学习”编排改变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落实学科10%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入手。

其次,遵循规律,落实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是按照学段、年级合理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还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是从单元的主题入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运用主题探究的方式,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整合。例如,四年级开展的“民族风情游”活动就是以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内容、单元习作的整合为拓展依据,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引入各民族特色。通过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及语言等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进而探究如何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说、去写、去做。事实证明,将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聚焦校情,形成两种设计模式

芳草地的民族校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所以,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会尽可能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围绕芳草课程六大主题,依据校区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了两种设计模式:

第5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一、激发童趣,创设诗化意境。

“创设情境,就在于为学生精神生活提供基础,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情境,以促进语言形象和语言情感的深入感悟。”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作家金波写的儿童诗《春的消息》(四年级下册),我是这样激趣的:“春雷滚滚,带来了春的消息。在同学们的眼中,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讯息给你呢?”学生纷纷发言:“小草绿了!”“树枝萌芽了!”“草长莺飞!”…… 由此,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春的消息》描写的意境,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把学生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这首诗寓情于景,写出了童心童趣,与孩子们的生命体验非常接近,半节课的工夫多数学生就已经熟读成诵了。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朗读。”所以,作为语文课,朗读是最平常、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

二、发现童心,体验诗意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沃土,新课标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倡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一张中国地图张贴在黑板中央,我带领学生学习《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四年级下册)这首现代诗歌。“金黄的是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蓝的是湖泊…… ”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着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地域,我在旁边适时点拨。一个学生赞叹:“祖国真大啊!”“说得对,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祖国大呢?”“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孩子们在诗歌中深切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首诗的第四小节只有短短的两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省略号留白的内容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成为发现童心之旅。

三、捕获童言,发掘创作灵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五年级上册)这首诗分为三部分,用诗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怎样看懂自然现象,启发思维,增长见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抑或黄叶凋零、冰天雪地,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后拓展题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变化,学着去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小节。

教师示范《秋》:

落叶在空中飘落,

就像那彩蝶翩翩。

大自然的语言写着:

秋天已来到人间。

学生创作《春》:

小草伸了伸懒腰,

使劲地顶开了泥土。

大自然的语言写着:

春天已经来到大地。

这样的诗歌课堂,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超乎我们成人所能想象的。

又如,《小草之歌》(四年级上册)这首诗歌采用拟人写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全诗押ao韵,读来朗朗上口。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即兴创作。学生作品摘录如下:

树种子的梦

我是一颗树种子,

闪着乌黑发亮的光泽;

渴望投入泥土,

生根发芽是我的梦想。

……

聆听春燕的呢喃,

感受夏雨的清凉;

我舒展开手臂,

撑起一柄绿色的大伞。

第6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落实“十”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人格培养相结合,融合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培养少年儿童友善、谦让、诚信、忍耐、忠孝等良好品格,提高他们的文化品质,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小学人格教育理论体系,重塑民族道德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二、研究的意义

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实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要求。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解决学生人格缺陷问题的客观要求。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开展健康人格培养,是历史和现实需要。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中培养学生人格与校本课程构建的关系,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塑造学生自身健康人格的可行性和可能达成度。

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

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

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

四、研究的内容

1.课前――蒙学诵读

每班发放一份诵读材料,贴到班里合适的位置。学生要自行准备诵读材料,做到人手一份。每班选出一名古文领读员,通过培训后带领本班学生进行诵读。

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保证学生全员参与。诵读分为四个阶段: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分章节,逐段朗读背诵。连段成篇全文背诵。可以跨年级背诵篇目。

2.课上――书法教育

面向全体,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加强书法教育科研力度。成立“研究组―年级教研组―全校师生”三级研究网络。

落实书法教学内容安排。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练习用铅笔写正楷字;三四年级,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五六年级,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逐步提高临摹能力。

3.节日――诗歌创作

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四个传统节日,开展以《春日物语》《夏日欢歌》《秋日雅曲》《冬日清韵》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走进传统文化、走进大自然,看自己所爱看、想自己所乐想、写自己所愿写。

五、研究的结论

1.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拓宽了国家课程的广度。

2.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加深了学生的精神积淀。

3.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

4.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语文学科为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第7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一、小学词语教学的现状

以目前小学人教版教材为例,一至三年级每课后面都有一定的词语,在教学要求中,这些词语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四至六年级教材中的词语不再列于每篇课文后面,而是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这两块进行集中学习。应该说,在每个教师的眼里,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够真正在教学中把词语教学当作语文教学一项长期而重要任务的教师却并不多。由于课堂的空间是很狭小的,教师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理解或运用词语的表现。比如说做一个用词语造句的说话练习,不论哪个教师都是不太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记住或会写的水平上,而对词语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则十分欠缺。

二、新课标下词语教学的新教法

(一)改变教育观念,适应角色要求。

教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教师不能只是为教书而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习得的价值已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比如词语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现代教育则应着眼于智慧。智慧和方法应是同步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声音形态的说教,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领悟而努力。与此同时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大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学会思考,领悟知识,收获智慧。词语教学在注重理解的同时,更应关注高一层次能力的培养,即词语的运用。

(二)多位一体,多管齐下地开展词语教学。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正确抄写词语,正确注音,正确释义,还应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运用发放,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上。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抄写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结构,分清形似字,避免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是治本之法;为了使学生能说好普通话,读准字音,必须给所抄的每个词语全部注音,如此一可以解决词语中有不会读的生字、难字,二可以区别多音字的读音,三可以掌握部分字的特殊读法;解释词义可使学生养成勤动手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现象,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该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教师还应着重讲解一些词语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索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变化,使学生在词语学习上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三)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词语积极性。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教的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在农村更为普遍。教师把知识用语言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严厉督促下进行死记硬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素质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发开展,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有所改变,但力度还是不大,教师们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既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新大纲明确指出:“词语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根据这个精神,词语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词语教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因年级而异,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词语教学。

汉字有数量多、字形复杂等特点,其中形体相近的字又特别多,全面掌握形近字、近义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字音方面,虽然汉字多,但音节有限,学生只要学好汉语拼音,就不难掌握字音。另外,文字与语言密切相关,学生在入学前就已掌握了很多口头词语,字词义不太困难。因此,就字词音、形、义相对来说,字形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三四年级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认识水平提高了,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构成汉字的部件之后,能自己分析字形。由于教材出现了部分学生口头中没有的词语,教学重点就应该转到词义上去。虽然进入四年级之后,学生能根据字典和学到的识字词义的方法来学习字词义,但词语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及更多的一词多义的词语,这时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义的辨析上。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各年级词语教学的共同要求和不同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在字词的音、形、义教学中,做到因年级而异,抓往重点,区别教学。

第8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一、从一年级认字母开始,打好基础

藏文字母是学生学习藏语、藏文不可缺少的基础,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学习藏文最先要涉的内容。那么,一年级学生该怎样学好藏语字母呢?首先学生应在爱学习、乐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规律中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在心情放松愉快的状态中得到知识。

从直观的形象性施教,低年级学生思维通常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在直观的形象性教学中激发出兴趣。教材上那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内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议论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字母上方那些画面上有相对应的动植物等,利用这些图画编串一个小故事,并且让学生参与故事的内容的角色进行表演,争相模仿,再慢慢校正他们的发音,通过生动的图画延伸到轻松的学习中,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主动、轻松愉快的娱乐教学。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并强调准确发音。教学中用身体模仿各字母的形态,如:我把双手在右边上下伸直,把头贴近右臂,让学生从形象的相像中认识该字母。如此不断的进行直观性演示。最终达到让学生熟记字母,并且会灵活运用字母。

二、不同年级,对朗读效果的不同要求

小学一到六年级必须把朗读放在首位,藏语文不同于汉语文,汉语的生字要一个一个地去学,而藏语里学会了三十个声母和四个声调后,就从声母里分韵母,所有的生字和词语一拼读就会,只要你会读就会写。藏语文创始者通弥桑布扎讲到,朗读是藏文之基,熟读藏文将学会一切。强调了藏语文里朗读的重要性。本人也在多年的藏语文教学经验中深深体会到,不注重朗读去教语法效果真是不佳,就如不长叶求开花,不开花求果实。而注重朗读,让学生不断地读,熟读后去教语法时,老师讲解不多,学生却会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这就是集云而求雨。但不同的年龄段,应该要有不同的达标要求。

一年级朗读念诵时,第一学期要认清藏语元音与辅音字等,前加 与后加字,上加与下加等的组配要弄清楚,以此打下扎实的基础,课本上出现的名词特别要注意拼读。第二学期藏文楷书和藏文草书拼读要认真,仔细,写法上元音辅音和上下的大写字体,楷书等全都用藏文草书的写法去写,写时大写合适、不越线、字体写美、前加后加,上加下加要标在该字的上面,不能离字。

二年级朗读念诵时,在读音标准的基础上学读词,词语读音标准 的基础上去念句子。写法上先写好字,再扩展到词语,写好词语的基础上扩展学习写句子,并注意要边读边写。

三年级朗读念诵时,草书和楷书要都能通读,从会读句子扩展到 能连读几个句子,再到能熟读整个课文,读的过程中能理解课文。 为了不致混用字词,要开始背诵藏语文《正字法》 ,边背边用,边读边写。

四年级朗读念诵时,对所读课文进行分段、段意、课文的总结要 在读的过程中弄会。开始学会读藏文章草。读时要会流露感情,分清重读部分和轻读部分,使课文要读的生动活泼。写法上注意造句,会写常用条子。如借条、请假条等。在会背藏语《正字法》的基础上写作不能有错别字,且开始背诵藏语语法。

五年级朗读念诵时,在熟读章草的基础上,能对课文进行分段, 整个课文的中心思想要能总结。报纸、期刊、杂志等的作文会读, 且中心能讲出来。写法上,开始写草书,用草书能写常用条子及作 文。语法上会背语法的同时运用,把藏语里的连词,借词等用上, 不能混淆。

三、藏文中草书,楷书书写

书法上也有讲究,低年级学生最好先用竹笔在模板上练字,能有 助于字体整齐钢韧有力, 到高年级时可以用铅笔, 钢笔在纸上练习, 使藏文书法不离谱。学习藏文的难点之处是藏文的楷书称经文,经常在报纸、期刊及课文等里面通用楷书,而自己打草稿、书写时用草书,楷字和草字基本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学生从小要学会每个楷字变成草字的写法,掌握这个使藏语易学易懂。

四、结合传统与先进,总结适合教学方式

藏文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带有封闭性和主观上的排他性,由此就造成了教学方法的封闭和僵化。这种盲目地排外心理是我们藏文教学方法改革的严重障碍,应从根本上予以转变,并以开放和科学的观点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把藏文教学中各个具体的教学方法看作是一个子系统。由于教学方法系统实质上是开放和动态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的有关系统之间仍然存在着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关系。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才是使其向前发展地运用这一发展规律,科学地借鉴国内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保证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化”。 在藏文教学中,我们应本着是否更利于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是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能进行思想教育,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原则,以一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和完善藏文教学领域里的教学方法,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改变过去墨守陈规,局限于经常使用的、数目有限的几种“正宗”的教学模式,以封闭“纯洁”,盲目排外。我们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总结出适用于本地方学校顺利发展,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9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学习力

每一个学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年段学生的学习力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想根据学生的学习力组织教学,就要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现有的学习力。如,在中年级课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学问卡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正式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将学问卡搜集整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问卡中,教师通过批阅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已经具备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重点训练。

2.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当教师已经掌握了学生学习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力制订教学策略了。在语文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但是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转化,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可能就发生了变化。这样,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前,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就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在课前学生掌握起来有些难度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做重点讲解。在课前,学生还没有懂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巧设各种教学环节,进行阶梯性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指导,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如,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已经了解到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上。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多媒体具备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长春版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教学文本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点费劲,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条件如果允许的话,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具备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多种功能,抽象的文字在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下变得形象生动可感。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将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教学中。如,在一年级《山村》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感受汉汉字的神奇和巧妙”的教学目的,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书中的插图,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并提问:“在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学生在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之后,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此时,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生字。在生字练习中,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字的笔顺,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完成能力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语文学习能力的训练内容,可以让学生在一堂语文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得提升。如,在四年级语文《苦糖》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糖”本来是甜的,而本文作者却说是苦糖,这强烈的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段落的解析。针对不同的段落,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阅读训练要求,让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的展示下更好地进行思考。

三、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学习力

学习力包括学生学习动力、能力和毅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仅要不断提升语文素养,而且要具备把知识资源转化成知识资本的能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可以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巨大的帮助。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形式下,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中逐渐转变为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学习方式,不但强化了师生互动,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在小组交流的情况下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