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农村发展成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发展成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发展成就

第1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2007年10月30日,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成立大会暨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全国妇联国际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领导和专家,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的项目官员,小城镇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农家女》杂志社、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CAD)网站、中国扶贫基金会、妇女环境与健康行动小组、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约三十多家机构、近五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宣布“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的成立,其次就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主题讨论。

“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是由中加农业项目发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构建的社会网络。网络的宗旨是为促进农村发展中性别平等与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促进农业领域内的性别意识主流化和性别平等。网络有两个层面的目标:(1)政策影响。也就是把性别视角纳入农业和农村决策系统;提高决策者的性别敏感度;开发出适合三农的性别监测和评估指标;倡导性别统计和性别预算;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社区影响。使社区受益于网络的运转,比如在村规民约中体现出性别的视角,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其次就是帮助、扶持更多的草根组织。网络成员包括高层决策者、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领域。网络将开展培训、编发简报、互访、项目合作和进行政策倡导等方面的活动。与会者对网络的成立均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对网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与会者还从行动研究及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从行动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融入社会性别视角,促进妇女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决策,减少在获得和支配资源以及从发展成果中受益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具体的行动有:编制和落实性别平等手册、开展社会性别敏感基线调查、社会性别平等培训、妇女领导力培训以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专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重点阐述了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期盼。调查显示,“缺资金”是农村妇女生产中的最大困难,其次是缺技术和致富门路(项目)。“盖房子”和“支付子女的教育费”是农村妇女家庭最大的支出;“家里人生病”是农村妇女最担心的事;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例低是影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影响农村妇女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总之,关注农村妇女的需求、关注她们的话语权,确保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是行动研究中实施和发展社会性别平等策略的关键。从实证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结合中国的转型过程,性别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权利视角、社会视角和经济视角。包含参与决策权利、土地权益、财产权益、家庭、组织、福利、分工、收入、就业、贫困等各个方面。从性别研究的社会视角来看,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女性的社会资本对婚姻暴力的抑制作用总体上看比较有限,但是对预防婚姻暴力仍起到一种象征性的作用。在就业和分工领域,有学者通过了解妇女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中国的农业是否已经女性化。利用:200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限内中国农业总体上看女性化的情况并不明显,但是在中年人群(36-45岁)中农业女性化情况已经呈现,同时在畜牧业部门女性化情况也很明显。

此外,与会者还对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出路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学者在分析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时发现,性别依然是制约农村女性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也有学者通过对25位大龄流动儿童(已经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追踪调查,发现教育和技能的缺失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限制因素。因此与会者呼吁,要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女童的教育机会,以推进性别的公正和社会的和谐。

第2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受到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水平同城市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农村学校不仅严重存在教师数量少、学科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而且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师在教育理念上和教育方法上都非常落后,不仅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教学能力水平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正是由于考虑到这一层面的原因,国家近年来对我国农村地区实施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和技术保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教育现状同当前飞速的社会发展不协调性非常突出。比如农村地区教育体制非常僵化,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高效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也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得不到重视。就以农村初中教学为例,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由于单一的评价体制和落后的教育方法,使得同城市学生竞争时体现出了巨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地区,群体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可以说,当前的农村教育是完全无法满足我国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观,那么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这一局面。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都应该注重获取、应用时代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与社会的接轨。因此老师更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相对来说,老师也应该着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正式在此大环境下,远程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远程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能够使传统观的教育学习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学生在写作和阅读、计算等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改善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在远程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拓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而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塑造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农村地区没有远程教育的支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2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对策

2.1更新观念,重视远程教育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其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会直接地影响到该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正因如此,要想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远程教育就必须要校长对远程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由于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对远程教育手段加以有效地运用,才能够让农村学生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够让农村教师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要将远程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开展与之相关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将远程教育落实到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上来,达到应用研究、资源建设、教学设计研究等方面并重的良好态势,推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2.2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般来说,教师是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主体,如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得不到老师的参与和认可,那么在农村教育中远程教育的落实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学校要想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就应该注重老师的主体作用,提高在应用远程教育设备上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因为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是不会使用计算机的,这一因素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给远程教育的落实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农村学校中真正使远程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在对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果老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远程教育资源只会被浪费掉。因此,在对老师培训的具体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结合老师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比如可以采用阶梯式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能力。具体来讲即先对老师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培训,在这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之后,依次进行二级培训和三级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并设置一些合理的奖励措施,从而在培训工作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培训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应用在日后的教学中。

2.3加强远程教育与学科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农村学校接收了远程教育资源而不去使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是违背了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资源共享的意义。但是考虑到当前很多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就不够发达,学校比较简陋,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使用了。但是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即将远程教育资源刻录到光盘当中,利用电视机等设备进行播放,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电脑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将空洞的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飞机、火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算描绘得再详细也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老师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之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无需多说,学生自然明了。而如果学校中有足够的硬件支撑,那么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将会更加具有效率,老师只需要将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改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直接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第3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推拉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 聚集效应 辐射效应

一、城镇化和推拉力机制

城镇化也称作城市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不断扩散过程。简单的理解,就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

本文所研究的推拉力机制,主要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和优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布局。推拉力机制是维持和改善城镇和农村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结构和互补发展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城镇化对农村的推拉力机制,有利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我国城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系统,从而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般的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的吸引力(或称拉力)与农村的扩张力(或称推力)是构成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动力,也是带动和引导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差异显著,要实现推拉力机制的作用,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其前提是,结合市场规律,通过科学的分析,合理的规划,充分调整利用城乡两个系统内部经济要素,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下面作者将用图表简单阐述推拉力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原理:

上图表明:推拉力机制主要有农村和城镇两个经济主体组成,这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实现城乡之间互动的功能,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经济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和彼此之间的需求,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两个经济系统的相互发展。其中,城镇居于主要地位,农村主要有城镇带动发展。这样,我们也可以把此机制理解为是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机制,其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进一步发展和城镇不断自身完善创造前提条件,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创造基础。

二、制约推拉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推拉力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来分析,分别对制约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各自对机制的影响。

(1)农村推力机制制约因素

农村推力机制,主要是由于利益驱动作用下,农村人口向城镇扩张,以取得良好报酬,以改善生活水平。然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然难以改观。影响农村推力机制的因素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劳动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67414.95 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而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仅有27931万人,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6.7%。这一数据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寻早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现象,影响农村工业化水平进展,进而制约了农村扩张力。

2)土地: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最基本的资产,但农民实际可用的耕地面积却很少。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村可以利用土地减少也是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

3)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差距明显,是我国农村与城镇最主要的差别。200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另外,城镇年均增长率要比农村高出3.3个百分点。城乡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会影响农村进一步发展困难加剧,还会加剧城乡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2)城镇拉力机制制约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拉力机制,主要是城镇自身具有的市场、福利、资金、技术等优势经济要素,刺激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主要通过城镇自身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来发挥作用。其效应直接制约着城镇拉力机制的运行效果。

1)聚集效应,就是通过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城镇聚集效应作用下,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流向城镇。2012年蓝皮书指出,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他们面临着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直接影响正常生计问题。因此,单纯的强调聚集效应向城镇聚集并未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发展。

2)辐射效应,是指以城市为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城镇化水平高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然而,以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为51%,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普及力度大致在70%左右,正处于城乡联系向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而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早已达到90%以上,位于较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我国距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更有效更科学的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是提高城镇辐射效应的重要任务,也是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对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机制的政策建议

针对推拉力机制效力不足问题,实现通过城镇化推动农村合理、健康、稳步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教育。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拉力与农村推力之间长久发挥互补作用的重要保证。

2.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发挥城乡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关系。合理的产业布局,是促进城乡之间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城镇和乡村之间经济要素间相互流动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3.加强城乡合作关系,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建立资金引导机制和合理流向分配机制。政府应逐步建立长期、有效的法律监督体系,保障各种政策的实施与落实,这一举措主要为了逐步消除两极化差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机制正常实施的科学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80-88

[3]范建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J].人民出版社,2004,75-80

第4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农村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我们对a、b两省参加2010年国培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开放题形式,目的是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作答,不拘泥于题目限制,畅所欲言。本研究于2010年11~12月展开,对a、b两省参加国培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三次调研,分别发放问卷80份、60份、110份,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198份为有效答卷。我们根据这些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回答进行了维度划分,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认同度、专业培训以及硬件设施等五个方面。

专业知识缺乏

参加调研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提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专业知识的缺乏,频次有46次,典型回答如下:“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欠缺,在教学中,只能传授课本知识,不能够对每节课进行更多的拓展与延伸。”“专业知本文由收集整理识不能满足现在的工作、教学需要。”“最大的困惑就是自身知识量有限,不懂的内容较多。”“学科知识掌握不深,知识储备不多。”“专业知识面窄,总感觉跟不上教学的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很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只是自学或遇到问题时请教‘高人’,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的教学。”“缺少支撑该学科的伦理知识。”

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知识更新快是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够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感到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跟不上教学的发展,甚至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都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学了,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不是科班出身,对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的专业培训又少,所以才会有这种困惑的产生。有的教师提到了缺少学科的伦理知识,这是我们调研者所没有想到过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辨别信息,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专业能力欠缺

1.不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那些被称之为主科的多门课程以及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之网络的丰富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多地关注休闲娱乐,以此来缓解学习压力,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却漠不关心,这成为教师头疼的一大问题,看看教师们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不大,如让学生学习一些内容,学生没太大的兴趣,但如果让学生自由上网,兴趣则比较大。”“学生只喜欢玩游戏、聊天,把电脑看成了游戏机,与其说喜欢上信息课,不如说喜欢玩游戏。”“学生上课时兴趣来自于争分夺秒地玩游戏,对所讲的内容没有兴趣。”“学生对所教的知识不感兴趣,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争分夺秒”,信息技术教师竟然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学生对于玩游戏的热衷,他们认为中考、高考不考,所以将信息技术课堂当成了放松的地方,希望教师每节课都能让他们玩一会儿游戏,最好把全部的时间都交给自己。问卷中教师们对自己教学状况评价结果的第二个小问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均值最高,与此处不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把他们的兴趣方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2.教学方法使用的困惑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像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所以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也就使一线的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没有教学模式,不知道怎样教,平时也只是借鉴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不太得当,有时课堂教学效果收效不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去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把所学的教育理念,从真正意义上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困惑,是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新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完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作为休闲娱乐的课程。

3.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一无所知,而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则有了一定的基础优势,怎样调节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使他们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学生基础差,第一天上微机课,机器的开关都找不到,学生很少上网,学生本身的素质差,没有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从零开始教。”“小学生入校前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所处的起跑线不一致,基本功差异大。”“初一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有的一点基础都没有,教学操作起来很困难。”

专业认同度不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地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成败。对于每个职场人来说,职业认同感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发自内心认同并喜欢所从事的职业,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外界环

境对自己的职业是尊重的,才能唤起职业人的成就感。

1.外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度不高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参加中考、高考,在社会压力下,功利心的驱使使得一些学校对其漠不关心,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遵守规定,任课教师也只要看管着学生即可,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也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境遇苦不堪言,听听他们的心声:“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信息技术课是小科,不参与中考,所以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可上可不上,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无关紧要。”“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完全处于薄弱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家都在说信息技术的重要,但这样的课经常被占用,不是学生被叫走,就是教师被叫走,说是做更重要的事。”“一些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样的课程,在网吧两个小时就学透了,哪用占据课堂时间。”

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工作较杂

对教师来说,开展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才是本职工作,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的性质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低,导致承担此门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极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角色得不到实现,这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像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薄弱教员和边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哪里需要哪里搬,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在主体教师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人员往往有着双重身份,既为信息技术人员又为教辅人员。”“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中是一个什么角色?教师、杂工、机器修理工?”“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人兼多职,在授课中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无心专研,什么事都做:打材料、收发邮件、维护机器,一人多用,苦不堪言。”

教师职业是公认的高压力职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有着过重的工作压力,承担着多而杂的各项工作,极低的职业幸福感容易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

3.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参)的认同度不高

对教师来说,本学科的教材和教参可能是使用最多的工具,但教材、教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给教师以指导呢?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课标,教材、教参也不能很好地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参考学习的效果也很不好,教材没有形成小初高一贯制的内容,没有形成梯度,适当考虑农村地区的学生,这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统一的课标和有针对性的教材,不好把握教什么的问题。”“没有固定教材,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内容又有重复,导致学生不愿意听课。”“部分教材内容离学生较远,操作实践性不强,学习后无法应用。”“教材内容设计完全是知识的堆积没有体现设计的理念。”“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包括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教材不适用,不易理解。”“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参,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设计目标、重点、难点,才能很好地既讲知识又将能力传授给学生呢?”

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给他们配备教参,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反馈完善教学;配套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存在着不适合当地教学、比较陈旧等一些问题,这都对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专业培训机会少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知识更新快,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虽然自己有专业发展的意愿,可专业的指导、培训则是少之又少:“培训机会少,希望以后多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培训、进修的次数较少。”“单位领导不重视,上面要求紧,一般的培训推脱经费紧,不

能参加。”“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培训较少,交流机会少,多数知识靠自学,提高缓慢。”“农村一线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基本没有出来培训的机会,地方财政有限的资金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及教师的需求。”

教师培训是教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在职培训比较匮乏,且大多都流于形式。即使有省级或市级培训,由于人员数额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即使能参加,由于食宿费用等方面的原因,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也不愿参加。因此,无法真正满足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信息技术课受到很大的影响,硬件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需要,有的教师拿着教材干巴巴地讲解信息技术知识,而有的学校甚至因为设施问题而停课:“农村中学的硬件配置很难达到人手一机,软件资源,特别是可用来补充教学的媒体资源匮乏。”“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有限,‘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设备不完备、网络慢,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用的都是一些废弃的计算机,根本不足以支持课堂学习。”“由于学校条件受限制,学生根本没有上机的机会,只能凭教师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第5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977-04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Economy in Guizhou Province

WEI Yuan1,WU Chang-yong1,XU Zhu-yan1,ZHOU Jia-chun2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China;2. Rural Bureau of Du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uyun 558000,Guizhou,China)

Abstract: Guizhou is a under developed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If Guizhou province wants to seek rapid development, it will rely on its own advantages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road combining with rural development, to drive agriculture with industrialization, to promote agriculture with urbanization,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Economy.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ystems analysis and combin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Some measures and advices for making coordinated developing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Guizhou economy developing better and faster,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uizhou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rur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村创造条件,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工业化发展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业支持,提升中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产要素逐渐集聚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为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内在动力。城镇的集聚效应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条件,城镇的服务功能为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受城镇化发展程度的影响[1,2]。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基本的原材料支撑。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103°36′-109°35′E,24°37′-29°13′N),辖6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共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是一个距沿海港口和长江较近的内陆省份,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2个省份之一。全省境内东西长570 km,南北宽510 km,土地总面积17.61 km2,常住总人口3 469万人。贵州省是中国严重的两欠地区,欠开发、欠发达是贵州省的主要省情,工业化、城镇化落后、农村经济不发达、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生态环境脆弱,可耕地资源稀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贵州省的贫困,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因此,要使贵州省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农村经济和减少农民;优化资源要素空间布局,缓解自然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这样才能使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发展,使“三农”问题与“三化”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以此促进贵州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为贵州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研究方法

首先采取文献分析法,搜集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数据;其次,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结合省外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其展开全面的深入研究,推断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实现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 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1年贵州省生产总值5 702亿元,居全国第26位,人均生产总值16 437元,仍居全国末位,贵州省人均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而造成贵州省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偏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不发达。

2.1 贵州省工业化水平偏低,与全国差距大

表1表明,2005-2011年的7年间,贵州省GDP保持稳定的增长,增长率由2005年的12.7%增加到2011年的15.0%,贵州省工业产值一直保持增加状态,工业化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根据专家的推算,2011年贵州省工业化综合指数为26.2,处在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贵州省工业化进程与全国整体水平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中国各省市区中的位次由26位降至30位。省内区域间工业化进程差距过大,也是工业化水平偏低的重要表现。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带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2.2 贵州省城镇化率低,城镇经济发展滞后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1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一直保持增加态势,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35.0%,7年间增长了8.1%。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贵州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3%,在中国各省(区、市)中处于倒数位置。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规模较小,尤其是城镇经济发展滞后,使大量农村人口难以进入城镇生活,加剧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3]。根据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部署,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将趋于合理,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0.0%,即“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率年均将提高近2个百分点。

2.3 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2011年年末,贵州省常住总人口3 4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 213万人,乡村人口2 256万人,乡村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城乡收入差 距依然很大,但7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缓慢的缩小趋势。

2.4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村创造条件。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铝土矿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三位、锰矿居全国第三位、重晶石居全国第一位、稀土矿居全国第二、可开发水能蕴藏量1 683万KW,煤炭保有储量474亿t;全省共有野生植物6 000余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500余种,工业用植物600多种,药用植物3 924多种,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贵州省的工业化程度不高,所创造的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缓慢,小城镇人口较少,缺乏对周边农村的经济辐射作用,需求不足,从而导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势无法发挥,农村创造的条件不能充分利用,农村40岁以下的青壮年基本都在外打工,外出农民工人数达到700万人,其中跨省输出达500万人。

3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见图1。针对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图1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促进研究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加快提高经济总量,而且在于以工业化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并着重体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方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应当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4]。城镇化带动战略则是着重体现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迈向城乡一体化。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成功经验。工业化能够致富农民,城镇化能够带动农村[5]。过去,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社会服务水平差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转移难度明显加大,农民下山后,还存在归返山区的情况,从而导致下山脱贫失败。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下山农民的就业问题。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推进下山农民产业转移,通过中介服务,帮助其进厂打工,从而成功实现脱贫,农民逐渐过渡到市民,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2 大力发展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为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国发2号文中贵州省的战略定位之一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铝及铝精深加工、水泥、钛、钢铁等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开展工业园区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拉长产业链,增加单位资源的产出。做大做强白酒、烟草、茶叶、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产业,提高竞争力,依托模料模具、高低压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配件等工业基地,实现集群发展。总之,通过大力发展贵州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工业,创造更多的收入,为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3.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和带动工业园区的发展

贵州省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也相当低,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城镇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显然具有很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过去,贵州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龙头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数量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少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没有培育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此外,由于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还比较小。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幼稚,使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市场体系不健全,主要是土地、劳动力、科技、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还未真正形成,直接影响到农村的要素流动[6]。通过农业产业化,改变分散经营模式,形成集约化生产,并培育和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既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也能促进园区的发展。

3.4 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根据第二次贵州省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 619.79万人,其中,文盲219.22万人,占13.53%;小学文化程度742.70万人,占45.85%;初中文化程度558.05万人,占34.45%;高中文化程度80.48万人,占4.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9.34万人,占1.20%。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制约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既能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合格的技能人才。

3.5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效扩大内需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步推进“三化”,本质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目标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互促共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8]。发达地区经验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

3.6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保障工业经济和城镇发展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水利不仅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对于工业经济和城镇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性,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工程性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瓶颈,水利建设对于“三化”同步能否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7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在农民逐渐过渡到市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农民工的医疗、教育、社保等衔接难题,因此,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改革原有的户籍、住房等政策。同时,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拥入城市导致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工业化、城市化的正常推进。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夏春萍[9]研究表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发展的起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途径之一。本研究结合贵州省工业化率不高、城市化进程缓慢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的实际,以三者如何协调发展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发展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保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但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和带动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能有效扩大内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证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4.2 讨论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战略层面上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了一些研究,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城市如何支持农村,如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问题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

[2] VEM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what ques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3(3):47-71.

[3] 王永平,张美钧,杨永志. 贵州省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94-97.

[4] 李昌来. 用三化同步推动贵州省加速发展[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6):23-26.

[5] 陈 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与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1(6):35-36.

[6] 陈 政,陈 晓.工业化城镇化: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J].宏观经济研究,2011(10):60-61.

[7] 宋 伟.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5):58-62.

第6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一、城乡统筹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1、探讨构建适合城乡统筹的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研究者提出要根据城乡统筹的特点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廖振宙等(2003)对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与金融问题进行了思考。作者对城乡差距非金融因素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并提出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管理体制与微观信用制度的双向设计、加大支农力度,金融政策与财政支农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等。人民银行南昌中支(2004)对城乡统筹与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政策偏差和金融抑制导致了城乡差异, 因此必须“金融矫正”,重构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支持平台,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再造金融支农体系,完善农村信贷体制、大力改进金融服务,拓宽农村注资渠道、激活农业资本运作等。人民银行龙岩市中支课题组(2005)从龙岩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差距人手,剖析形成城乡发展现状差距的各因素,提出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加强宏观调控与政策指导,构建与城乡一体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支农贷款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创新适应区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等。

2、对城乡统筹背景下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研究者都认为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严重。张自力等(2009)以广东城乡地区为例,研究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他们研究发现,农村的政策性金融存在弱势特征、农村内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区资金使用效率存在差异,农村金融资源存在逆向配置特征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金融二元制度结构下金融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差异、城乡金融生态差异。文章认为,要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切入点,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改革的创新性探索,逐步完善广东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窦森(2009)研究发现,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资金资源城乡配置失衡,金融主体资源城乡配置存在缺位,金融制度资源城乡配置存在歧视,金融政策资源城乡配置存在不公,金融商品资源城乡配置存在差异,金融生态资源城乡配置存在矛盾等。刘锡良等(2009)认为必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探索一条城乡统筹的金融发展之路。作者从如何实现金融业的城乡统筹发展、金融如何促进经济的城乡统筹、如何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个问题着手提出三个研究视角,简要分析城乡统筹中金融发展的思路。

二、城镇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1、对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数量关系问题的研究。研究的主流结论是城镇化与金融变量显著正相关。郑长德(2007)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间内含着一种互动机制,一方面,金融中介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使市场规模得以扩大,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促进金融中介的发展。作者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金融化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黄勇、谢朝华(2008)采用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发现,我国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银行贷款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效应,但金融部门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的兴趣在降低。研究认为,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完善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和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途径,强化金融支持效应。郑枚、傅强(2008)以重庆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金融业的发展是影响我市城镇化率的重要因素。保费收入、存款余额、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的现金收入四个指标的增加都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

2、研究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着力方式。胡斌(2002)分析指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提出增强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城镇建设的支持作用、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措施:明确发展战略、提高规划水平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是解决资金短缺、提高融资效率的基础;完善信用结构等。张正斌(2008)对宁夏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主要研究结论是:金融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可能更多地是通过收入在起作用,即金融通过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而不是通过使人口向城镇集聚起作用,人口向城镇聚集仅仅是表象或收入变化的结果;在衡量城镇化水平时,以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可能更能说明问题,这会使得我们更加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收入的增长,而不只是人口与城镇规模的扩张。这与传统意义上以人口作为城镇化率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

3、研究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抑制现象。伍艳(2005)认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存在,其主要表现为:利率管制、金融市场结构缺乏效率、金融机构结构不完善和资本形成机制不健全。在金融抑制的影响下。我国城镇化率始终滞后于工业化率,城镇集约化程度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为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资本形成机制。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及其金融问题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在劳动者转移、土地流动方面存在明显的金融支持不足。罗明忠(2008a)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受其自身所能支配和拥有的金融资源约束:金融资源的多少影响劳动者转移前的技能培训、对劳动者工作搜寻的过程有直接影响、影响劳动者转移过程中的家属安置及其转移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支持。李扬、殷剑峰(2005)认为为了防止效率低下的金融部门阻碍劳动力的转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引入纯粹金融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成为了必然。陈刚、尹希果(2008)以各省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它因素后,中国金融中介增长显著地制约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周启清(2010)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不仅需要农村金融总量的扩张,而且对金融产品的种类、期限和服务方式也提出新的要求。作者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信阳市为例,分析现有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不足问题。王越子、杨雪(2010)以成都为例分析抵押担保与土地流转问题,发现成都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入担保机制后激励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对国外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情况的研究

陆岷峰、马艳(2009)分析了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加强金融支持作用的有关经验及特点。国外经验主要有:在法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市镇税收、经营开发与分摊税、城乡规划税和开发税、国家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发行机构投资、发行长期债券以及保险公司、老年保险等基金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日本政府主要用两种方式以自身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一种是“筑巢引凤式”,即用小量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投资条件,吸引民问投资;另一种是“联合投资式”,即将民间的资本和经营能力引入政府的投资事业,由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韩国通过设立国民投资基金,有效地把民间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吸引民间资本的政策法规。国会通过了《基础设施吸引民间资本促进法》,后来又出台了《扩充基础设施对策》,财政向银行贴息。韩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向国外统借外债,通过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转贷给企业。这些银行将国外借款与国内吸收的存款根据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按低利率(7%~8%)贷给基础设施企业。从以上国外城镇化过程中资金筹集的各种方式,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国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效地运用了各种金融支持手段,而且充分实现了金融支持中资金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及投资方式多样化,从而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供应。

总的来看,这些文献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的作用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但对城镇化水平与金融的关系研究过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对金融资本的细分和各类金融资本对农村城镇化中的主体――城镇居民――的影响的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胡斌.政策性金融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国金融,2002,10:37-38

[2]廖振宙等.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思考.武汉金融,2003,10:32-33

[3]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江西城乡统筹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金融参考,2004,1:35-37

[4]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 2: 4-15

[5]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海南金融,2005,12:59-62

[6]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理论与改革,2005,8:100-103

[7]郑长德.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 2007,3:12-18

[8]张正斌.宁夏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8, 6:85-87

[9]黄勇,谢朝华. 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理论探索,2008,3:91-93

[10]罗明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金融约束及其突破.南方金融,2008,3:46-48

[11]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中介增长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上海金融,2008,7:10-16

[12]陆岷峰,马艳. 以金融支持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98-102

[13]刘锡良,齐秩平.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的三个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09,3:3-6

[14]窦森. 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 中州学刊,2009,1:56-58

[15]张自力等.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问题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09,12:62-68

第7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tonomous country "three rural iss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lationship, analyses its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nd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case relations and features. Through the villag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Xinjiang oasis cit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a different patter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内在关系

要解决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要建立起农业、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的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只有清晰地认识了“三农”问题,才能对新农村规划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1.1 “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1)农业问题:自治国农业投资不稳,结构不尽合理。当前,中央财政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最小。

(2)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较大差距,两极分化明显。

(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1.2 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贯政策

1.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2.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 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4. 促进人口城镇化。

5.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 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内涵

1.3.1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3. 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

3. 新疆绿洲城镇的特征分类研究以及村镇类型

新疆绿洲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在宏观上具有环状、带状和点状分布的特点。

(2)总体密度小,城镇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分布格局。

3.1 新疆绿洲城镇的历史演化

3.1.1 新疆绿洲的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上的广域性;地域上的封闭性,开放程度低;

人口上的多民族性;独特的绿洲农业环境;绿洲城镇在职能上以综合型为主;

文化景观多样。

3.1.2 新疆绿洲城镇的演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中对新疆绿洲城镇划分为两种类型:

(1)县域(小流域)地域结构模式的研究

新疆的县级行政区为保持自然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和多样性,往往呈长条状分布,包括了高山到平原各个地貌单元。

(2)塔里木盆地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

塔里木盆地是比较完整的封闭性大型盆地,现代城镇和新垦团场城镇经历了由山前河流出山口到河流末端,到戈壁带下缘,又向沙漠延伸发生空间位移过程。

3.2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和乡村空间特征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按照产业分为:

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区域资源主导型城镇、区域经济潜力型城镇。

按照南北疆区域划分,城镇发展呈现出差异,南疆地区较落后,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土地承载水平低,北疆和东疆地区条件较好。

4.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模式

新农村规划要考虑大量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及其区位。

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4.1 城乡统筹的要求和规划技术方法

4.1.1 城乡统筹的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加强产业联系,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1.2 城乡统筹的规划技术方法

4.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疆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理想的村庄建设和发展模式是建立起城乡要素联系通道,加快在产业、人力、资本之间的流动。

4.2.1 都市化区域,包括乌鲁木齐都市圈、库尔勒都市区、天山北坡城镇

(1)城镇发育特点:城镇体系完善。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气候和种植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基础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村庄以迁并、置换方式为主,实行土地置换,农民变市民,居住、就业都纳入城市社区管理。

(4)重点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环节的关键问题。

4.2.2 北疆农牧区,伊犁州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州

(1)城镇发育特点:中心城镇发展相对均衡,乡镇体系弱而分散,边疆口岸分布多。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水资源相对富集,自然和生态环境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改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

(4)重点问题:退牧还草,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4.2.3 南疆绿洲区域

(1)城镇发育特点:水资源和绿洲分散,远离中心城市。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兼顾发展的模式。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重点以扶贫开发、结合建设抗震安居房的方式。

(4)重点问题:应在区家帮扶的前提下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改善农村卫生教育和医疗,提高人口素质。

4.2.4 东疆哈密、吐鲁番地区

(1)城镇发育特点:绿洲城镇特征显著,城市首位度高,中心城市和乡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落差较大,乡镇分布呈现出“碎片化”特征。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土地整治和治理为中心,改造中低产田和生态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结合扶贫开发,采取“整村推进”、“中心村带动”方式。

(4)重点问题:随着煤炭、风光能源开发,新的工业基地形成,着重培育信息工业基地的生活服务功能。

4.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中常见的误区有:

(1)不尊重村庄实际情况。

(2)布局不结合地形、地貌,兵营式建筑组合,“千村一面”。

(3)用地不集约,“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等土地圈占现象严重。

(4)对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护不够,盲目拆建破坏了原有肌理。

(5)迁村并点未结合实际,未考虑农业生产服务半径。

4.4 城乡统筹要求下的新疆新农村规划

4.4.1 自治区对新农村规划的目标

自治区提出了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并在2014年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4.4.2 自治区对镇村规划的基本规定

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宅基地面积和住宅建设标准,贯彻一户农牧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

4.4.3 村庄规划内容

1. 村庄用地布局

按照布局方式分为集中式布局、开敞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

2. 村庄公共设施

确定村庄基层组织活动中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集贸设施、养老设施等公共建筑规模、位置及空间组合形式。

3. 村庄防灾规划

村庄内主要建筑物、公共场所按规范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设施。

4. 住宅和院落设计

对住宅设计、院落布置形式,群体组合、出入口等进行规划;各类公共建筑的类型、规模、布局和空间环境设计等进行规划。

5. 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及生产设施规划

6. 村庄环境整治

7. 村庄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道路交通应明确分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及标高,广场、停车场(含可能出现的公交客运站点)位置和用地范围。

8. 绿化及景观规划

村庄规划应加强区域及村庄内部的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9. 风貌保护规划

村庄规划应注重村庄特色的保护和延续,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建筑风貌,结合区域风貌特色,提出风貌保护措施。

10. 竖向规划

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道路规划、排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竖向设计标高。

11. 村庄分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时序、投资框架,编制规划项目一览表。

12.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应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和农村宅基地标准合理确定。

第8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关键词:衡阳市;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36-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要实现由分散向集中、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客观上离不开小城镇这个载体的带动和引导。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新世纪的战略工程。它关系到新世纪衡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件大事。衡阳市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建制镇已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以上,已初步形成了全市农村多层次的小城镇网络。但衡阳市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衡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相对于全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发展特色,地方性优势不突出,产业结构严重的雷同化,经济效益普遍低下。

2.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财政收入多者上亿元,少者仅3 000余万元;从常住人口看,多者上5万,少者不足3 000人。

3.规模不适度。目前衡阳市的县城的平均规模为3.9万人,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5 800余人。规模过小,使小城镇的经济职能、公建配置、工业企业的专业化和协作等方面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就成为加快衡阳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4.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传统体制下的利益机制和政府管理职能不完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来源,大部分城镇没有自来水和污水排放管道,供电设施差,邮电通信比较落后,有的交逼极为不便,路面铺装极少,路状差,运距远,物资流转困难。此外环境保护不好,卫生绿化极差,文教、福利事业的总体水平偏低。加上一些政策上的不配套引起的矛盾,如土地流转问题、机械的城乡界限、过时的“身份观念”、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建设资金政策等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衡阳市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1.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村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更多农业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有助于促进生产力要素集聚,产生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衡阳产业结构而言,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畸重,第三产业比重不足的超重型产业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尽管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收效不大。而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不仅会带动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旅游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教育、卫生、信息服务和社区职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衡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明显偏低的问题。

2.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转移的聚集地,依托小城镇吸纳人、财、物的功能,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市场成本,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企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途径。当前,衡阳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农产品出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不高有着直接关系。衡阳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目前全市还有9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要寻找出路。只有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了,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拓宽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富余人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只有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偏低问题也随之得到逐步解决。

4.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节约农村非农业用地,优化农村自然环境。农民进镇不仅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能很好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小城镇的实践表明,在相等面积的土地上,经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小城镇与一般村庄相比,可以多出70%以上的使用面积。同样重要的是农民集中居住到小城镇,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必将增强,加上小城镇防污排污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着,将会明显改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加快衡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1.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带动农村发展的方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立足点要按照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以城镇体系建设为核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合理布局密切结合,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引导乡镇企业依托小城镇适度集中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产业、地域转移,扩张小城镇人口产业规模,以节约用地,实现集聚规模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始终把小城镇经济实力和其经济辐射功能放在首位,要在“特”字上做文章,以优势产品和主导产品为龙头,推进和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要妥善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必须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相衔接。要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准则,使全市小城镇的发展处在合理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小城镇总体规划中要突出特色。根据自己所处的经济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生产力布局的环境,弘扬自身特色。根据衡阳各地发展历史、社会分工和政治因素等,小城镇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要依托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技工等资源优势,建立以加工或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兴工强镇”。第二种是要依托本地资源交通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莉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实现“兴商强镇”;第三种是要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通过与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兴旅强镇”。如南岳注重从实际出发,构建了“因地制宜、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依托优势资源确立了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

3.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体制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政策是关键。长期形成体制障碍是造成衡阳小城镇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应尽快出台符合市场化取向的创新体制,首先是投融资体制创新。积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要以开放的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明确小城镇以个体相私人投资为主的发展动力机制,鼓励农民带资金进镇。二是用地管理创新。推进土地开发商品化、市场化,对小城镇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采用拍卖、招标或协议方式出让。可以说,没有体制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发展。此外,制约小城镇发展的还有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逐一扫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新机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创造条件。

4.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农村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城乡协调发展。要把乡村和城市共同置放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框架之中,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考虑小城镇的发展,考虑小城镇在全市城镇进程中的基础作用。衡阳市小城镇的发展目前仍处在集中发展阶段,必须树立集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点,提倡集聚的地域组织方式,鼓励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的集中。衡阳市地理环境复杂、多山地多丘陵,特别是南部地区山多陡坡,人口密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异地开发扶贫,促进山区人口城镇聚居,减轻环境生态压力,改善山区人民生活。

5.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全力抓好“三规合一”。规划是发展的蓝本,是建设的先导和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推进新型城镇化,给出了重大政策改革方向,为此,衡阳市政府要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总领作用,实现“三规合一”。长期以来,不少地方一直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不合一”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三个规划分别由发改委、住建部门和国土部门制定,但依据和重点各有不同,这也是城乡规划变动较大、科学性和严肃性都不足的重要原因。建设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协调三大规划,建立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其他两个规划为辅的衡阳新型城镇规划,严格按不同的土地用途制定新型城市建设规划,重点抓紧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规模、产业方向和功能分区。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黑龙江省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较多,幼儿园数量大幅增长,农村学前教育备受重视。在黑龙江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遴选出12 个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争取国家资金4 000万元; 确定2014 年学前二期改建项目92 个,总资金21 564. 27万元; 2015 年学前二期改扩建项目101 个,总资金23 735. 08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8 162. 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 572. 28万元。黑龙江省农村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转变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是当前改变小学化倾向,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

二、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 宏观制度不完善和财政保障不到位

1. 宏观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 1) 政府责任框架的法制建设滞后。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内容不明晰,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何时服务、如何服务等原则性问题缺乏统一规定,各级政府往往根据自身情况出台政策,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较强。由此也导致农村学前教育中政府责任往往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 2) 政府间责任划分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导致各级政府无法有效落实服务责任,反映在农村学前教育领域,即出现各级政府责任不明、重心过低等问题,不利于各级政府责任的有效落实,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2. 财政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缺乏发展动力充足的经费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就农村学前教育而言,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保障资金不足是最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缺乏根本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始终是优先将经济资源投入城市,致使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无力为学前教育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明确将其财政保障重心归于基层政府,使其原有薄弱的财力雪上加霜,无力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甚至难以兑现教师工资,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拓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 二) 农村幼儿园教师力量薄弱、待遇偏低

幼儿园教师的职称与其自身利益直接相关,黑龙江省农村教师和园长的专业职称级别较低,基本为小学一级,拥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晋升机会不多; 被聘用的教师每月工资1 000多元,而且没有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无法享受正式教师相关待遇,严重降低了职业吸引力,客观上影响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补充,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升。

2. 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率过低

无视当地自然资源的存在,较少或者不利用现有自然资源是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农村幼儿园玩教具设备十分匮乏,除经费不足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很多幼儿园没有认识到玩教具设备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不知道玩教具在农村有更多的来源。事实上,农村有很多可利用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资源,却未能得到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重视和使用,影响着幼儿获得实践经验的能力。

3. 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严重

( 1)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学前教育理念仍然滞后,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新理念不理解,简单地认为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学习识字、算数、拼音几种知识,是为上小学打基础。( 2)在学前教育管理上,公办幼儿园、学前班由所依托的小学或中心校管理,缺乏适宜的幼儿园管理机制; 而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提前进行小学的教育。( 3) 在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来自有编制的小学教师; 民办幼儿园教师大都不具备专业资质。( 4) 教育资源不足,缺乏学前教育必备的材料设施、玩教具等。

三、主要对策

( 一) 强化政府职责和规范化管理

1. 明确各级政府管理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针对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应努力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 应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规范办园行为,确保农村幼儿园规范化发展。

2. 健全完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和问题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直接相关。必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进修、培训、教研、课程资源开发、工资待遇、奖励补助等提供有力的保障,应确保专项经费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除在每个乡镇建立公办优质的中心园,应继续利用小学剩余校舍,改建、扩建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积极鼓励经济强村( 镇、企业) 投资兴办幼儿园; 鼓励村村联办、村企联办幼儿园。同时,以农村幼儿园为基地,开展家长科学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力争让农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和发展。

( 二)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1. 规范农村幼儿园教职员工管理

( 1) 应严格贯彻2013 年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 暂行) 通知》精神,按照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及时核定并逐步配齐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 县人事和编制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指导落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和补充工作,切实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情况的动态监督。

( 2) 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坚持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准入制度,实现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全面推进园长上岗培训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要把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纳入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并适当向农村幼儿教师实行政策倾斜; 公办幼儿园应公开组织考试,择优录用在编教师。

2.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

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农村幼儿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切实落实培训经费,免费培训特别贫困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有针对性,培养一批较高素质的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 建立城乡之间幼儿教师交流制度

在全县范围内统一选用园长和教师,把农村幼儿园教师纳入城乡教师对流计划; 选派城市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以挂职的方式进行交流; 选派农村幼儿教师到城市幼儿园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