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美国证交会(SEC)主席的演讲
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是由SEC主席Authur.Levitt提出的。他在1997年9月29日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一个主题: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注:这篇演讲,后来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为题发表在1998年3月的《会计瞭望》(Accounting Horizon)第12卷第1期上。)。作者在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根据美国的经验,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地保护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图象——那就是公司通过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他说:美国SEC自1934年成立以来,就始终要求上市或者发行证券的公司必须不间断地披露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公允而充分,防国际会计止误导,以利于投资者据以作出自己的决策。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什么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Levitt没有下定义,但他举例说:“按良好会计准则产生的财务报告,要使应在本期报告的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提过多预防意外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公司的经营业绩实际上在各年是起伏不定的,财务报告不应进行所谓的‘平滑’;不人为地粉饰一个似乎前后一致的、稳定发展的假象”。总之,要根据会计准则来表现经济真实。而表现企业的经济真实才是投资人所需要的信息披露。
十分明显,要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高质量,就外部条件来说,必须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
第二,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人们不仅要求本国准则高质量,而且要求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普遍接受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Levitt明确指出,国际会计准则要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
·准则必须包括现有的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我认为这应当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准则必须高质量。Levitt把高质量理解为“能够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利用这些信息,投资人在公司的不同会计期间能够有意义地分析公司的业绩”。
·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如果会计准则满足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交易或事项是在何时、何地发生,凡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均按照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全世界的审计师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就应按照一致的口径严格地予以解释和运用。否则,可比性和透明性就会受到损害。
把上述三项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以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为基础,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披露并在应用时进行严格的、统一的解释。这就是Levitt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全面要求。
第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它是适应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需要变化不断修订、完善的结果。因此制定一项高质量的准则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而且不可能一劳永逸。衡量准则的高质量,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有利于投资人的投资决策。
Levitt发表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后,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7AAA&FASB(12月)财务报告研讨会上,许多与会者围绕“什么是高质量会计准则(High Qua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的属性(Attritutes)或特征(Characteristic)”这样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二)美国会计学会的意见
美国会计学会是通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FASC)发表意见的。FASC认为,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够促进财务报告提高其使用者作出投资和信贷决策的能力。它应当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新会计准则是否能够指出财务报告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新会计准则是否通过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投资和信贷决策的能力来纠正已经觉察的财务报告的缺陷?
第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否使预期效益超过预期成本?
要评估上述三个问题中的每一个,FASC认为:
第一,如果学术界的研究是相关的,那么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当按照学术研究的结果来形成并与研究结果取得一致。学术界可以既通过经济因素,又通过经验证据去评估建议中的准则,学术界的研究可以:(1)指出财务报告模式中的缺陷;(2)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投资与信贷决策的能力;(3)使经济利益超过经济成本。
第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与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一致。
(三)美国投资管理研究协会的意见
在美国,美国投资管理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Management and Reserch,AIMR)是最有影响的、代表投资人利益的团体,而其所属的财务会计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Policy Committee,FAPC)则是它对财务会计准则的发言机构。FAPC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当达到以下六项最重要的标准:
第一,新准则应该改善对投资决策者有用的信息。
AIMR的成员经常进行财务分析和投资评估,他们需要大量及时相关的信息。但是信息收集要花费成本,因此要求信息带来的效益必须大于成本。FAPC还认为,最有用和最重要的会计准则是那些能够提供外部使用者原来不能够估计到的最相关的信息的准则。
第二,新准则产生的信息应该与投资评价相关。
FAPC提出,
①应取消一些与投资评价无关的信息。他们主张立即注销未摊销的商誉。因为投资者关注的是能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价值。而商誉则相反—它是由未来现金流量所产生,已经不能再形成任何价值(注:当然这只是代表投资分析机构的意见商誉是否属于资产在会计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②公司财务报告中大部分的定性描述是无用的,需要改进。
③有些信息,只需要在报表以外进行披露。严格地讲,会计信息无论是在表内或者表外披露,两类信息都是重要的。
1.相对于会计其他专业课,会计理论课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课程。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量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主要讲述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即让学生谁知道怎么做。会计理论课程则不同,它能够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视角了解会计目标、对象、本质、职能和规律。比如通过对会计目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再如会计要素的讲解,在实务课程中只是简要交代它们的概念,至于其来龙去脉、各个要素的概念变迁、内在的相互关系则很少涉及,我们可以称之为“形式的掌握”。而会计理论则将各要素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概念变迁、经济含义与会计含义详细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各个要素的本质,做到“实质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跳出一般实务的浅层次视野,对于真正理解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在实际工作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实际意义。
2.会计理论将会计学与财务、经济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会计实务课程讲解时采取的方式是轻理论重实务,大量地灌输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给学生的感觉是会计学很实用,但是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会计只要记住会计科目,知道编制会计分录即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赋予了会计学更为广泛而又深刻的用武之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众多的财务金融理论如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现代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会计理论的学习是将会计与财务经济理论融合的过程。
3.会计理论有助于学生透过实务的表面认清背后的实质。通过会计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大量同类业务处理的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债务契约假设、经理报酬计划、政治成本假设三大假设的学习会使学生领略到会计上最新的实证会计理论的奥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会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企业为何在某一时期选用某种会计政策和程序,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会计远远不是仅局限于核算的范畴,它更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使我们对会计的理解从纯技术的角度上升到社会和政治的角度,以便让学生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理念基础、指导思想、体系设计、内容安排、技术指标等融为一体,整个体系逻辑严密、首尾一贯。具体而言新会计准则发生了以下变化:
1.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 ,要求财务报告在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2.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与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
4.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
5.着眼提高会计信息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三、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理论教学
1.会计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兼具中国特色。就世界范围而言,权威的准则制定机构有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他们制定的会计准则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遵守和执行。随着我国发展日益融合于世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不例外,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国际化的成分相当浓烈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部分,除了讲解其背后的理论知识,更要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多加搜集和介绍。另外,在注重会计准则国际化大趋势的前提下,还要提醒学生我国出于实际国情,对会计准则所做的一些创新和调整。这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的成分,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相对成熟,而我国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与国外差异较大。
2.会计理论在教学思想上要贯穿信息观。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主要特征是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反映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坚持遵守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同时还要有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灵活性。尤其要注意不能假借遵照准则条文行违规之事,美国安然公司恶意理解会计准则进行舞弊的行径对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警示。因此,像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思想理念一定要坚实地嵌入学生的脑海,努力提高学生的业务素养。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07-010引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有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就会屡屡受挫,甚至遭致“毁灭”。企业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技术创新持续发展很难,高质量保障更难,持续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保障难上加难。鉴于近日接连发生的“双汇瘦肉精”、“儿童毒玩具内销”、“雨润过期肉”、“塑化剂污染产品”等质量安全事件,我们需要探讨高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企业在生存、发展的道路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1.1 技术创新及其一般过程狭义的技术创新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纳入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就是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进行技术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供给来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
美国哈佛大学的N.Abernathy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即A—U模型,他把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A—U模型认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和工艺创新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两种创新类型的侧重是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存在一个时间差。
1.2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通过改进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赢得市场。
1.3 企业技术创新历程和各阶段特点技术系统存在着由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直到衰退期的周期历程。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延长或者缩短,但缺一不可。在技术系统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个阶段又都会经历不同的技术创新重难点。
在技术系统的“新生期”,创新的重难点在发明产品,主要应当开展的是研发创新。“成长期”技术创新的重难点由产品转化为工艺,主要应当进行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流程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工艺创新。在技术系统的“成熟期”,创新的重难点转移到管理销售与供给,管理销售创新与研发创新、工艺创新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现代企业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到了“衰退期”,仍然担任着继续进行管理和销售创新的任务,但由于这个时期往往与新的技术系统生命周期的“新生期”发生重合,所以又兼具下一轮技术创新中的研发创新重任,它保障了以该技术系统为支撑的技术行业可以持续向前发展。[3]
2质量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2.1 质量管理的内涵演变质量,可以说是产品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成分。传统的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由设计过程中决定的质量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原有的科学技术范围内搞质量改进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质量管理概念延伸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将设计过程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强调全面的质量控制,如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对设计输入、输出的控制等,是在既定质量水平要求下的控制。后来,质量管理概念中由于强调顾客、员工和社会三方受益,又加进了“让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等内容,使管理的责任更重了。可见,质量管理是企业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经济效益的质量管理模式。
2.2 质量管理是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落脚点质量管理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的直接体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现代产品要求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包括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检测手段,这样才能增加产品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使用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质量管理还包括服务质量,它和外在质量一样离市场最近,能使企业获得近期的效益。质量管理在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3用高质量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以质量为主线,用高质量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高质量保障应贯穿于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制造、检测到售后服务等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为此,企业要着重抓好几方面:
首先,在技术创新的不稳定阶段(新生期、生长期)制定长远规划,不断进行改良。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企业必须有敏锐的眼光,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滚动计划的形式,精心编制科技、质量的长远发展规划。对产品不断进行工艺、技术改良,消除产品中隐藏的质量问题,形成自身的系列核心技术。
其次,在技术创新的过渡阶段(生长期、成熟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企业管理必须以用户和产品为中心,抢先研究、设计、开发、改进、生产、销售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细分市场的需要,为从产品设计到服务的所有阶段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最后,在技术创新的稳定阶段(成熟期、衰退期)瞄准国际标准,提高责任意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企业要瞄准国内外先进企业产品质量,按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出口企业更应该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才有提高产品质量的自觉和主动。
参考文献:
[1]宁滇.以技术创新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8.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5】姜佳奇.数字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在本项目模块中,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在保持和增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使外来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传统的旅游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发出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会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篇序言中也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1995年4月,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在此宏观背景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形成了两方面的理论:发展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发展中心论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发展的一条途径;而生态中心论认为,人类发展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目标优先于经济利益目标。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理解,强化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3.可持续旅游内涵特征
(1)公平性
旅游公平发展包括旅游发展的当代人公平,世代间公平和旅游资源分配使用的公平。当代人公平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带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消除贫困,减缓两极分化现象;世代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不能减低后代人满足旅游需要的能力,保证不破坏后代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公平使用资源是指各国享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受其他国家干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各国拥有按着本国人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的,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此外,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公平使用资源思想还渗透着分管共享的思想,全球的自然美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可供全球共同享受,并通过旅游方式取得共享的机会。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头管好旅游资源,为世界人民提供享受机会。
(2)持续性
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应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因为旅游业发展对不可更新旅游资源的消耗是绝对的,且随着旅游开发利用的程度增强而生命周期呈缩短趋势,为了使后代人公平享用这些资源,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提出速度和规模的界限,这正是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任何发展思想明显的区别所在,反对为谋取短期利益掠夺式开发旅游资源。
(3)共同性
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它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精神则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与利益,又要在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方面采取国际统一行动,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政治观、区域发展观和缺乏共同性的民族观,它更接近于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各国的旅游
业都能按“共同性原则”发展,那么,人类的旅游事业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已经达成五点共识,即:
(l)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2)在发展中维持公平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本书编者认为可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实现以下目标:
(1)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使人的行为规范和实践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保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减缓不可更新资源的衰竭速度,提高增长的质量,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问题。
(3)旅游以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基础,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改善和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防止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
(4)改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吸引更多的游人。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效,有必要深入全面地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关键作用,以便在较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更进一步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质量。推出品牌效应,增强文化自信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全域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品牌效益,有助于全面有效地增强文化自信。平潭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元化。在政府部门全面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在多措并举全面创设文化发展氛围的根基上,平潭致力于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战略化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助推文化自信。可以说,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视角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切入点,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打造特色化文化品牌,为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根基。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积极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全域旅游的科学视角背景,不仅能够从整体层面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效,同时也能够全面系统地推动产业融合,还能够切实全面地发挥其经济促进作用。平潭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且多元的,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保护,越来越多的管理举措得以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深入精准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全面地挖掘以及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全面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效结合起来,全方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实效,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学的资源保护,全面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等高效整合起来,有利于创设科学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实现对资源的保护,真正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平潭地区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多元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充分全面的重视,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挖掘出来,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本身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传播,同时也有助于全面保护这一重要资源。比如平潭地区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博览会等,可以以此为契机将资源全面整合起来,而这无疑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也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实效。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保护传承路径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充分全面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积极把握其发展潜能,科学精准地运用高效化的传承发展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有利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为了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效果,有必要探索科学的保护传承举措,以此来全面系统地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传播。立足生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该充分立足生态,积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从整体层面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和科学化传播,切实创设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共创一个良好的保护局面。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中,要从生态视角出发,行之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意识与认知。文化生态保护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论述的融合统一。我们既要关心非遗传承,也要关心文物保护,更要注重文化生态整体的延续和改善。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把握文化生态观念,从整体层面进行科学布局以及全面统筹,真正实现法治引领,要全方位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和社会条件。为此,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致力于科学的规范管理,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出发,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且系统化的法治建设体系,同时,也要注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办法,着力促进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三位一体,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过程中科学精准地贯彻落实文化生态保护理念,还应注重全方位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管控,充分系统地做好监督考核工作,以此来深入精准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实践中,要层层落实责任体系,全面压实管理责任,着力形成完善系统的管理规范机制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考核监管制度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三,全方位整合技术与力量,着力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为全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注重全面整合技术与力量,科学精准地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以此来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是系统且复杂的,在实践过程中,若没有一套完整的保护传承工作体系,缺乏精细化的发展理念,无疑会影响和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鉴于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注重系统全面地整合关键技术力量,着力打造全面系统的宣传氛围,积极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引导人们全面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践中。旨向活态,多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链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有必要立足多元化的发展举措,全方位打造完整且精细化的产业链,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旨向活态,积极采用多元且全面化的发展举措,全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积极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潜能,更好地实现产业间的高度融合。第一,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深入精准地推动文旅产业高效融合,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成效,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必要从构筑产业链条的发展高度出发,行之有效地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以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和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等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从产业发展141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TheFusionOfLiteratureAndTravel的高度出发积极进行活态布局,调整传统阶段的分散、封闭的发展状态,积极拓宽产业链条,全面增加产业内容,积极打造产业体系机制,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高效化。第二,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化传播,还应注重充分全面地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行之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只有借助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着力打造高效化的发展局面,也才能在较大程度上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切实有效地塑造文化品牌。第三,全面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以及传承的过程中,真正高效地优化产业链条,必须注重全面拓展产业服务平台,以此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成效。在非遗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依托精细化的产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全面化的服务,能够为非遗产业的高效精细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夯实非遗产业融合成效,真正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第四,全面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人是重要的因素。只有全面提升人的素养,进一步夯实人的认知,行之有效地提升人的整体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为非遗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也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非遗产业的深入和全面化发展。基于此,在非遗产业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要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切实提升人的素养与认知。
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产业优势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深入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快速化发展,有必要从现阶段的发展误区中脱离出来,行之有效地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成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强的地域属性,只有根植于地域特色,全面打造完整且全面化的产业链条,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践中,要依托于科学的产业优势,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打造特色化的产业链条,积极发挥规模经济的关键作用。比如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特色文化等,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民俗特色等充分融合起来,积极挖掘丰富的产业优势,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每个地区都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优势,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把握好区域特色,那么产业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在此基础上,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挖掘潜藏的区域特色,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思考与建议
全域旅游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要充分全面地依托现阶段产业融合的发展背景,行之有效地推动文旅融合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将它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既能散发其中蕴含着的充沛的文化气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既要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和交叉点,也要注重深入精准地拓展产业的发展布局,更好地丰富非遗项目类型,不断拓展非遗项目的内容,进一步增强非遗产业的保护实效。当然,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中,还应充分全面地运用科学且高效的技术手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深入精准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持续化发展,应该注重系统全面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同时也要注重深入分析非遗项目对区域旅游的积极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准全面地运用科学的发展策略,最大程度地夯实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成成,黄鹤,张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3):29-30+33.
[2]朱智.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1):62-65.
[3]楚志锋,吴军梅,李维娜,等.全域旅游背景下衡水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2):75-76.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高质量的种子永远是农民真正的需求。作为农业的“芯片产业”,种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靠提高种子质量,然而这一认识长期以来似乎还没有引起家足够的重视。
与外相比还有差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评价种子质量仅使用种子发芽率,而对判断种子是否能够在逆境下的出苗能力即种子活力以及种子健康指标的缺失,是造成与发达家种子质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以玉米种子为例,我要求的发芽率是85%,按照这一标准,目前我们家95%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是合格的,而在外,玉米种子发芽率都在92%以上,先玉335在中玉米种子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品种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是种子质量显著较高。”王建华说。
85%的合格率也相当于15%的“残次品率”,其实,农民真正的关注点不是产品的“合格率”,而是产品的“残次品率”,即播下去的种子有多少粒不能够发芽。很显然,我们家的这一标准还很低,远远不能够满足种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仅仅只是一个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初级标准。
“对于蔬菜种子质量,目前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律,家监控还不是很严格。”王建华称,在荷兰,蔬菜种子质量标准都要求98%的发芽率,而我因对蔬菜种子监控的松懈,致使与外种子质量差别较大,高端市场失守,蔬菜因种子质量差,造成种苗生长势弱,抗病虫能力低,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高质量的种子来源于种子生产过程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在种子的生长环节当中,从亲本的繁殖,繁种地块的选择,隔离区的划分,后期加工工序的控制以及仓储运输过程的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王建华认为,高质量的种子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后期的检测。高质量的种子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品种特性方面除了我们常关注的产量性状、抗病性等以外,还需要把种子的出苗性状、种子的抗衰老特性等遗传性状纳入品种选育中。
种子作为一个活的生命,其发育也遵循生命形成到活力最高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王建华认为,如何在种子活力最高时采收种子,采用保持种子活力不下降的种子干燥、清选分级、包衣、包装、贮藏措施,能够正确科学预测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田间出苗能力以及采取合理杀虫杀菌处理的种子健康技术方法,通过这些配套技术才能生产和供给市场高质量的种子。
非常遗憾的是我在生产高质量种子方面观念落后,技术匮乏,人才能力不足。王建华说,例如判断种子发芽率很多还用种子的生理发芽指标衡量,而荷兰的蔬菜种子要求种子不但出苗还要幼苗整齐度不低于98%,美的玉米种子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都要求种子发芽率高于92%,活力不低于85%,种子能够单粒播种,极大地节约劳动力,同时由于田间出苗整齐度好,植株的养分利用率更高,一般至少可增加产量10%-15%;对于企业来说,在种子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那何为高质量的种子?王建华给出答案:只有种子的播种品质能够满足出苗快、整齐一致、幼苗健壮,无种传病害,能够至少安全储藏一到多个生长季的特性才可以称之为高质量的种子。“面对这一目标,企业在生产种子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观念,用“活力”的概念去指导生产。”王建华说。
同时,种子生产也要有必要的投资作保证,“自然晾晒”的原始种子干燥方式受自然气候影响大,种子质量不稳定,必要的机械化干燥加工是高质量种子生产的基础。王建华认为,规避自然晾晒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机械干燥,然而我们家机械干燥的水平不够高,依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
在种子质量检测技术上,我虽然有完善的体系,但是在种子质量检验技术方面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据王建华透露,我们家种子质量检测员仍停留在现在的技术标准上进行考试,而并没有根据农民要求的高质量的种子指标、方法来进行培训,这也是质量检测很大的缺失。
播种质量是重中之重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地方工科院校;高等教育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质量的挑战质量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热点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经历了以扩大招生、扩建校园为标志的外延发展。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保证办学质量,这是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决定高校在激烈竞争中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如何做到有效的统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核心问题。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借鉴世界教育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吸收国际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强调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教育质量,主要是指教育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潜能需要的程度。一般认为,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同时,教育质量还是—个“发展”的概念,即教育质量随时代、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性。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颇多,其中余小波在《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中提出: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需要在“质量”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析。从内涵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外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外延来看,既可从纵向上分为教育投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也可从横向上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还可从教育活动上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质量。
但是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实际上,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不断发展的概念。1998年l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最后通过的大会宣言《2l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综合实力的结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质量建设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还包括国际交往工作;知识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流动、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反映了进人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专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某些共识。
二、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现状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走上了持续扩招的发展之路。十年持续扩招已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新时期和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必须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价值观。(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除了共同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之外,各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规格,因而,也应当各有其具体的质量标准。重点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人才;地方工科院校要立足地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办学特色必将以地域特色为龙头,地域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地方院校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形成学科特色的基础,所以,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模式类型及其规格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任务,需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由于受管理体制、地理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影响,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特色。现阶段从实际情况看,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知名度低、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较弱、实验设备短缺、科研条件较差等问题,很多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传统意识的灌输,忽视现代意识的熏陶;注重正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面对着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很难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但是地方工科院校规模较小,归属地方领导,便于管理和改革,毕业生分配去向明确而具体,易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目标。
目前,如果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规格相同,办学路子一样,就会失去存在的必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如果地方工科院校能够找准自己的适当位置,在不同的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地方服务,就能发挥国家部委所属院校所取代不了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相比有许多不足之处,加之以招生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迫使地方工科院校与国家部委所属院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所以,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化劣势为优势,不断壮大自己。大众化教育阶段,扩大招生规模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扩招的压力面前,为保证新生的教育质量和生活秩序,高校的工作计划要做出重新安排,想方设法增大容量。高校要抓住机遇,改革高校体制,在主动吸引和鼓励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思路,积极融人到社会生活中去。
三、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一方面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两者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考察近年来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十分令人担忧。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却感觉优秀人才“娶”不进门;大学毕业生为求职四处奔波,最后抱怨“婆家”太少。据调查,
1999年、2000年高校扩招幅度平均为30%左右。9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扩招后教育质量有所下降,54.5%的认为有明显下降,近10%的人认为有大幅度下降。反量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教育质量概念不清;高等教育质量意识不够强、不够明确;质量管理思想落后;质量管理方法、技术落后;教育督导评估监控力度不够等。
通过研究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质量定位的误区。一些地方院校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盲目仿效和跟随名牌大学。在学校定位和专业设置上,有“高、大、全”的倾向,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二是学生来源质量堪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一份材料中说,将中国l0年前出去的学生和近期出去的学生素质相比较,可以感觉到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近年有所下降。三是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先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保证教师数量按一定比例的增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质量实现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地方院校教师队伍,除了数量不足之外,还有一个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再提高的问题。四是教育资源普遍不足。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学资源已相当紧缺。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实践环节受到影响。五是管理模式陈旧而且单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人仍以精英教育阶段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未从质量与数量、质量与人才要求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未能考虑教育质量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四、保证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之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究竟如何保证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呢?笔者认为,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任务的地方工科院校,必须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指导思想,加快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找准办学质量定位
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地方工科院校在把握质量建设的定位时,必须抓住其层次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一是“地方性”。能否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服务的水平与功效如何,是衡量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二是“教学型”。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是评价这类院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三是“应用型”。这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是衡量这类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上述分析,地方工科院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校办成区域性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服务的中坚和精神文明的典范。
(二)建立“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综合、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各种成果使任何人都无法接受所有的知识,这要求该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特长,能在某一领域做出特殊贡献,还!识有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对各种高新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紧随时代潮流,立足自身改革和发展,在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由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过渡,使育人模式由过去的单一型转化为“一专多能”型。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各高校一方面师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尽合理,稀缺的师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笔者认为,对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师德教育要常抓不懈;二是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三是模范遵守教学行为规范;四是全力支持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五是高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既要为教师提供服务,也要实施有效管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机制有序运行的需要。
(四)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差得很远。没有足够的与高校扩招规模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何以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投入,使教育经费能够在制度法规上得到确实有效的保障。目前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基本渠道是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这两者加起来也不足所需经费的1/2。政府是教育投资的最大收益者,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政府应尽最大努力补上高等教育经费的缺口,保证高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政府也可以让投资者适当获利,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人高等教育,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鼓励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
(五)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关键词] 会计准则;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早在1997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ArthurLevitt就发表了题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之后又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三个标准,但并未引起国内的高度重视。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方才清晰地意识到,如何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如何寻求会计信息的透明化,是决定全球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能否平稳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针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求及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策略建立一套较完善、科学、便于施行的会计评价也是目前此类研究的重心。
二、会计准则评价内容
(一)对准则的颁布背景进行评价
一项准则的颁布或修改,都具有各自的背景与意义。例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就是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法制化和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财务报告的影响逐步扩大等因素的出现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再如,公允价值最早于1998年出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大量公司通过滥用公允价值来操作利润的现象,因此在2001年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回避了公允价值部分。但公允价值仅仅是一个计量工具,操纵利润是上市公司的不当行为,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存在着问题或漏洞。所以,不能因为存在着利用会计估计来操纵利润的现象便将公允价值的意义彻底否定,公允价值计量与利润操纵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仅是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而非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由于其广泛性,自2006年颁布新准则起,公允价值一直被分散于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具体准则中,并无一项单独的具体准则对其计量方法、披露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因此,财政部于2012年5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2014年出台。由此可见一项准则的产生是与经济大环境的推动和国家政策调控不可分离的。对会计准则的评价也必须包含着其颁布背景是否成熟、颁布时间是否合理等等因素。
(二)对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
1.会计准则须具备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体现在: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预测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以及解决会计准则潜在的问题。它是联结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的核心。会计准则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一方面可以使得准则更具说服力、逻辑性,利于准则的施行,另一方面可验证财务会计框架的完整性、层次性。会计准则的制定离不开理论为基础,而财务会计框架的创建也离不开准则的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印证。
2.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必须公允
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是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必然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只有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适应实务需求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准则。所以这就要求公众参与其中,对准则予以关注,才能更好地提供评价意见。财政部2003年第21号文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阶段。就我国现状来说,不论从时间上范围上,公众很少有机会将意见真正地传达到准则指定机构,甚至根本不了解国家正在修订哪项准则。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须延求意见的时间、扩大征求意见对象的范围,让准则的制定更加公开透明。
3.会计准则须具有可理解性及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并不高,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须要建立一套易于理解的会计准则。这里的“易于理解”体现在简洁、透明,使得会计人员能够讯速地将会计准则与实务结合起来。目前部分会计准则为追求严谨而忽略了易于理解的要求,甚至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帮助理解,这种会计准则的表达显然需要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评价体系做出改善。
据资料统计,在我国477万企业中,小企业占97%,其从业人员占52%,资产总额42%。我国自2003年起就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法与支持意见。然而,小企业仍面临诸多困难,如自身管理水平不高,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风险管控能力较差等。这样如果让小企业也同样遵循一套同样的会计准则,无疑将会对小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在2004年针对小企业的特点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其核算难度仍然偏高。经过不断修改,终于于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离。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如不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那么必然会对准则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一项或一系列准则若在实务界出现难以理解,难以操作,难以适应当前政策需求等现象,那么对准则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制定都是必然的结果。
(三)对准则的充分披露与否进行评价
依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2014年之前会计准则中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但对公允性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而且在实务界,仅仅发达市场的公允价值才会显得比较容易地确认,而在不发达的市场中,“自愿”二字的定义实属困难。因此大量通过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可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体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市场监管等方式达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真正目的,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更加真实公允,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经过不断地实践、评价、完善之后,我国方才于2014年出台了较为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四)对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会计准则的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便向企业的投资者及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供其做出决策。只有及时地检验和评价准则的实施效果,才能确定准则是否在当前环境中达到了其预期的效用。如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某一项会计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地发展。(根据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遏制了企业通过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来虚增利润的不当会计行为。)一项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优劣,有两项决定因素:一是准则本身的质量高低与否,是否能够适应国家的政策需求;二是国家监管程度,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等因素。而我国的会计环境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善的,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评价体系予以辅助,正如上文所述。
三、完善会计准则评价的相关建议
(一)会计准则评价机构的设立
为了将会计准则的评价正规化、日常化,设立一个负责对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搜集、评价、报告的专项机构是有必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有三种设立方法是可行的:
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专门的评价小组。这种设立方法的优势在于:权威性强、搜集广度强、节约成本。而劣势同样明显:由于评价小组与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或许会因其利益导向的关联而无法对准则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容易受到上级的干涉。
2.在民间设立会计准则评价机构并单独对社会评价结果。虽然这种设立方法不受到上级干涉,无利益导向的影响,使得真实性大大增强,但不可能具有财政部所设立的评价小组那样针对全国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搜集范围。另外,民间机构的经费来源,权威性不强等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由会计准则委员会授权某一民间机构进行评价反馈工作。这种方式综合了以上两种设立方法的优势。可将其内部分为信息搜集机构及信息评价机构,并按职能详细划分,对准则的实施效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潜在的威胁、可能的解决方案等分别进行跟进研究并及时上报给会计准则委员会寻求处理意见。
综上所述,民间单独成立评价机构显然是其中评价结果最真实的设立方法。但就我国目前来说,对会计准则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均不够成熟。个人认为官方授权民间机构进行评价的设立方法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比较适合国情,而随着我国会计准则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向民间单独设立评价机构逐步发展。
(二)参与评价人员广泛性的加强
为使评价信息更加完善,建议更加可行,单单依靠会计准则委员会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企业界、学术界、银行、事务所及个人参与评价。毕竟实务界与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的看法均有不同,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自然会有各自的看法。另外,目前由财政部举办的会议或研讨很多学者或个人都不愿知无不言地谈论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愿参会。由民间机构举办的研讨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情况。这样可以提出更多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大大缩减研究进程。
(三)业务评价流程的完善
为了使对会计准则的评价信息及意见及时地反馈到上述的评价机构手中,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业务评价流程是有必要的。然而我国的信息上报制度在各方面都并不完善,上报过程中信息缺失、信息伪造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在反馈过程中彻底杜绝。但短时间内完善我国信息上报制度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通过责任细分、设立奖惩制度、简化上报层级等方法对业务评价流程略作完善,提高会计准则评价意见反馈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四)分析处理机制的建立
为了使反馈到评价机构手中的会计准则评价意见更加有效,筛除不必要的信息,建立一套评价意见分析处理机制是有必要的。信息搜集广度与杂乱性是正相关的。首先需要将普遍性的信息备案,其中具有明显研究价值的信息可直接上报,与财政部直接沟通,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其有效性。较为复杂的可经过学术讨论,并出具解决意见后上报。经过筛选后剩余的个别问题可酌情予以保留。
[参 考 文 献]
[1]Arthur Levitt:The 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 Accounting Horizons.1998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3]裘宗舜.论高质量会计准则[J].上海会计,2003(11)
[4]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J].当代财经,2009(2)
[5]罗映红.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