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增长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增长与失业是宏观经济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两者通常是分开进行研究的。失业被普遍看作是经济周期的结果,在长期,失业率由自然失业率来确定,而经济增长对自然失业率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奥肯定律,实际上只是对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统计结果数量关系的描述,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只关注长期增长的动力,并不研究增长对失业的影响,其模型假定经济是充分就业的。
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会对失业状况的变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点早就为熊彼特(1934;中文版:1990)所关注。他认为资本主义是通过创新的竞争不断地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的均衡结构的过程,即“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而这种“创造性破坏”会导致技术性的失业。[1](144-150)1980年代以来,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内生化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潮,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以Aghion和Howitt(1992,1998,简称A-H)的理论为代表的熊彼特主义内生增长理论。Aghion和Howitt(1992)在新古典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因素的,由垂直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2](323-351)也被称为新古典熊彼特主义的增长理论(Mulder, et al.2001)。[3](151-171)在此后的十几年中,A-H以及一些学者在这个“创造性破坏”的框架下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问题。A-H(1994)在1992年基本熊彼特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技术进步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4](477-494)其他一些学者则对A-H的这一研究扩展至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的增长与失业,就业政策对增长与失业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将在 “创造性破坏”的基本模型基础上介绍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与失业理论的这一重要进展。
一、体现“创造性破坏”的基本模型
A-H基本模型(1992,1998)[2][5]假设社会中存在三种可交换的物品:劳动力L、消费品y和中间品x。劳动力可用于两种用途:中间品的制造和研发,在研发中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为n。消费品的生产投入只有中间品,其生产函数为:y=AF(x),其中A为生产力参数。中间品由劳动力一对一的生产,所以可以用x代表中间品制造部门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研发部门主要从事中间品的研发,创新的到达是一个泊松过程。创新的泊松抵达率是:λn,即在研发部门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创新成功的概率就越大,λ为固定参数。模型中假设新技术会完全取代旧技术,拥有新技术的中间品制造者成为中间品市场的垄断者,并且专利法对技术进行永久性的保护,所以直到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这种垄断地位才会消失,这就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t表示创新发生的次序,中间品创新的结果是推动生产力,具体地,是增大消费品生产函数中的生产力参数A,At+1=γAt,γ为创新对生产力提高的规模。
模型主要是通过研发者、中间品垄断者以及劳动者的最优化来确定劳动力在研发和中间品的制造这两个领域的配置,进而得出在这种均衡配置下的经济增长路径。
劳动力通过比较中间品制造部门和研发部门的工资决定自己在哪一个部门工作;中间品创新成功后,中间品的垄断者的优化决策决定x的产量。研发者通过研发活动的优化确定研发的投入。研发的期望利润为:λntVt+1-wtnt,其中wt为研发部门劳动力工资,Vt+1为第t+1次创新的价值。因此,研发部门最优化的条件是:
这个方程表示某一次创新的价值是在其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垄断利润流的净现值。nt+1为第t+1次创新之后的研发投入。方程体现了“创造性破坏”的思想,即第t+2次创新成功后,第t+1次创新所获得的技术将完全被替代,所以第t+1次创新的未来的利润流要减去将来可能的由下一次创新造成的损失,并且,nt+1越大,第t+1次创新的价值就越小。进一步:
[AKx-D](ωt)为经生产力参数调整过的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联立(4)和(5)两个等式,可以得出均衡时的n和ω,并且这个均衡([AKn^],[AKω^])是唯一的。得到均衡值[AKn^]就可以得出均衡增长路径。因为At+1=γAt,并且yt+1=γyt,所以可以得出对数化后的平均增长率为:g=λ[AKn^]lnγ,由此公式可以看出研发投入n是增长的唯一的内生的动力。由于工资、利润和最终产出都是以γ的规模增长,所以这也是一个稳态均衡。
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
Pissarides(1990)在均衡失业理论框架下,借助搜寻匹配理论比较早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6]他认为更高的生产力的增长,会提高企业创造新工作岗位的回报,这会引致就业的增长,最终降低自然失业率,这个过程被A-H(1994)称为资本化效应,但Pissarides(1990)并没有把失业与技术进步联系起来,在其模型中,经济增长是外生的。
A-H(1994)在“创造性破坏”的内生增长框架内,以Pissarides(1990)的搜寻匹配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破坏”了使用旧技术的部门和企业,导致劳动者的失业,这被称作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当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时,技术进步使得创建一个生产单位的报酬也增加,投资者被鼓励依据新技术去创建新的生产单位,赚取新的技术可能带来的利润,与此同时会吸收新的劳动力,这被称为资本化效应。
对于“创造性破坏”效应,假设工人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匹配速度为m(1,v),其中1表示参与匹配的总劳动力,v表示空缺的总岗位数。m为v的增函数。在稳定状态,总的空缺岗位数保持不变,均衡的失业率由下式决定:
其中u为失业率,S为生产单位的生命期,p(v)为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流量,等于工人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匹配速度,即p(v)=[SX(]m(1,v)[]1[SX)]=m(1,v)。上面公式的左边表示工人失业的流量,用生产单位老化的频率([SX(]1[]S[SX)])乘以当前仍在生产的生产单位数目(1-u);右边表示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流量。
(1)式可变形为:
当由技术推动的增长速度加快时,生产单位的生命期S会缩短,对工作岗位的破坏速度也会加快,使均衡的失业率上升。这是“创造性破坏”的直接效应。另一方面,生产单位生命期缩短时,生产单位的投资的回报期也相应缩短,这阻碍了新生产单位的建立,空缺的岗位降低,失业工人找到工作的流量(即p(v))减少,这又使得失业率上升,这被称为“创造性破坏”的间接效应。
对于资本化效应,在模型中,研发的自由进入条件为:
其中,d为经过生产力参数调整过的研发沉没成本,λV为研发的瞬时预期收入,λ为创新的泊松抵达率,r-g为资本化该项预期收入的净贴现率。当增长率提高时,净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创新的净现值上升,这会刺激研究机构的进入,而当更多的研究机构进入时,就有更多的未来生产单位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即v会上升,从而降低了失业率。这就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资本化效应。[7](733-753)在模型中,当p′(v)很大时,g接近于r,资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当p′(v)足够小时,“创造性破坏”效应占主导地位。
A-H(1994)的模型中只有技术的全面的更替,没有逐步的技术更新,Mortensen和Pissarides(1998)则引入了技术的逐步更新进一步讨论了Pissarides(1990)、A-H(1994)所提出的资本化效应。[7](733-753)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摧毁旧的工作岗位来采取新技术;另一种是企业保存旧有的工作岗位,使用原有的劳动力,更新原有技术。采用更新技术的方法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购买体现新技术的机器设备以及培训原有工人操作新技术的费用。在模型中,这种技术更新成本比较低时,企业倾向于保存原有工作岗位,使用原有工人逐步通过内部革新来更新其技术,结果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降低了失业率;而当这种成本高于一定的值时,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更多的工作岗位被破坏掉,这样,经济增长会提高失业率。
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形下增长与失业的关系
Boone(2000)、Lingens(2003)以及Meckl(2004)在“创造性破坏”的框架下研究了存在工会讨价还价、效率工资等因素的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
Boone(2000)研究了在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时企业的决策对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8](581-600)他将创新区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产品质量的提高;过程创新是指缩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的创新,即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更省人工。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全即存在工会、效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下,工资偏高,此时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是更多地采取过程创新,削减劳动力成本,而较少地采取产品创新。这种加重失业的创新方式会导致长期的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的经济增长率。
Lingens(2003)的模型引入了工会对工资的讨价还价,讨论了失业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9](91-104)这成为其显著的特点。在他的模型中,劳动力分为高熟练工和低熟练工,中间品制造部门既使用高熟练工也使用低熟练工,研发部门仅使用高熟练工。工会只针对低熟练工的工资进行谈判,在工会讨价还价的影响下,低熟练工的工资会上升,这一方面会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的现值,降低企业家研发的意愿,也就不利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低熟练工的工资上升会使低熟练工失业增加,又因为低熟练工与高熟练工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这样制造业部门低熟练工数量的下降会降低高熟练工的边际生产力,所以制造业部门的高熟练工的工资会下降,促使高熟练工从制造业部门流向研发部门,从而提高创新的泊松抵达率,经济增长率也会相应提高。这两种效应哪一种占主导取决于中间品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如替代弹性小于1,则后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工会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如替代弹性大于1,则前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
Meckl(2004)在A- H(1998)[5]的框架中,引入了效率工资,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相互消长与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相关,高工资部门即研发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份额越高,则失业越严重,同时经济增长率也越高。[10](65-82)
四、就业政策对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影响
Mortensen(2005)进一步把搜寻匹配理论与A- H(1994)的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容纳经济增长与失业相互联系的分析框架,并在框架中融入了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因素,试图分析政府的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影响。[11](236-258)在经典的“创造性破坏”的增长理论中,自由进入条件即均衡条件是[SX(]w[]h[SX)]=V=[SX(]π(w)[]r+δ[SX)],其中w为工资,h为技术生产力的参数,[SX(]1[]h[SX)]为研发活动所花费的时间,r为利率,δ为创造性破坏率即创新的泊松抵达率。在Mortensen的模型中,劳动力市场是存在摩擦的。创新成功的企业进行中间品的生产要花费时间寻找劳动力,这样创新的资产价格方程变为:rV=η([SX(]π[]r+δ[SX)]-V),η为厂商找到劳动力的速率,寻找工人所花费的时间服从期望为[SX(]1[]η[SX)]的指数分布。工人在寻找工作时资产价格方程为:rU=b+λ(W-U),U为工人进入失业状态并搜寻新工作的收益,b为工人就业的机会成本,W为工人在生产部门就业的收益,λ为工人找到新工作的速率,W由下列方程决定:rW=w+δ(U-W)。这样前面的自由进入条件就变为:
因此由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情况下的自由进入条件和均衡失业条件可以得到稳态增长路径上创造性破坏率δ与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θ之间的对应关系。在δ与θ的空间中可以画出自由进入条件和稳态的匹配条件(见下图)。[CR9T5]
EE线为自由进入条件曲线,0M为稳态匹配条件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是稳态增长路径上δ与θ的取值,δ为创造性破坏率,代表经济增长状况,θ为市场紧张程度,代表失业状况。这样就可以通过研究就业政策如何影响两条曲线的变动,来考察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影响。
政府可使用两种就业政策:工资税(payroll tax)和失业保护政策。就业政策是工人就业的机会成本,也构成了厂商建立新工厂的成本。在加入工资税τ时,企业主雇用一个工人需要支付w(t+τ)。工资税会降低厂商的利润也会降低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工资税的存在会导致EE曲线向左下方移动,0M线向上平移,所以工资税上升提高了厂商的成本,这会导致市场紧张程度上升,也就是失业率上升,而对创造性破坏率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就业保护政策是指企业在倒闭时要为工人支付一笔费用。就业保护政策的存在会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的现值,即创新的现值变为:V=(π-δT)/(r+δ),这意味着技术垄断企业在下一次创新到来时的损失会增大,所以EE曲线向右上方平移,0M曲线不动,这样导致δ与θ同时增大,也就是说就业保护政策一方面由于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会导致失业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降低了厂商的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增长率下降,或者说就业保护政策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与失业呈现负相关关系。
五、简短的结语
Aghion和Howitt形式化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经济增长对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以后的文献主要循着两个思路对A-H模型进行了扩展。一个思路是更加细致地讨论了创新的模式,如创新可以区分为技术完全替代的创新和逐步的更新,也可区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而不同的创新模式对增长与失业的影响也不同。另一个思路是引入劳动力市场的摩擦和就业政策等劳动力市场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效率工资和工会针对工资谈判一方面会影响厂商对前述的创新模式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劳动力在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配置,这两个方面又都会影响增长与失业。就业政策主要通过加大厂商的成本来影响经济增长和失业状况。这一系列的工作在宏观经济两大主题,即经济增长与失业间架起了桥梁,为研究两者关系奠定了微观基础,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1][ZK(]约瑟夫.熊彼特(194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ZK)]
[2][ZK(]Aghion P, Howitt P,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 1992, Vol.60.[ZK)]
[3][ZK(]Mulder,P. , Henri L.F. De Groot, Marjan W. Hofkes,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comparison of insights from a neo-classical and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1, Vol.68.[ZK)]
[4][ZK(]Aghion P, Howitt P,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Vol.61, No.3.[ZK)]
[5]Aghion P, Howitt P,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M]. Cambridge : MIT Press, 1998.
[6]Pissarides,C. A.,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M]. Oxford: Blackwell, 1990.
[7][ZK(]Mortensen, D.T. ,Pissarides C. A,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 Vol.1, No.4.[ZK)]
[8][ZK(]Boone,J.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wnsizing and Unemployment [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1,Vol. 110, No. 465.[ZK)]
[9][ZK(]Lingens, J. The impact of an unionised labour market in a 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 [J].Labour Economics, 2003,(10).[ZK)]
[10][ZK(]Meckl, J. Accu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wage differentials, and unemployment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4, (26).[ZK)]
[11][ZK(]Mortensen,D.T. Growth, Unemployment, and Labor Market Policy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 AprilMay 3(23).[ZK)]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Development of Neo-Classical Schumpeterian Economic Theory
Liu Zhiming1 Guo Huiwu2Abstract: Aghion and Howitt combined Schumpeterian model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the Search-match theory of labor market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economic growth has unemployment-enhancing effect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unemployment-mitigating effect of capitalization. Some scholars discussed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in incomplete labor market and employment policy's effect on them. The framework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focuses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rovides us a new perspective for analyzing relations between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Key words:technological progress;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ic growth; unemployment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相较于农村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所以就会不断有一些条件稍微较好的农村人口向其所邻近的城市进行迁徙、落户、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所聚集的区域经济起到促进、发展作用。因此,进行对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与分析,找出其中的最优对策将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细致的分析,让大家能对它的了解更加的深入。
1.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农村地区向符合城市地区各方面指标提升、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在几十年前的时候,本来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农村,在我们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不仅在我们国内的城市中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它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用城镇化去表达,虽然是一个特例(有了政策的扶持),但是确实是其城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城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及现象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表述:其所在地区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主向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除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的相关转变,其所在地区或者国家的社会状态从传统的农耕状态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状态转变的过程;城乡的人口分布结构以及城镇地域形态的转变,随着城镇化的进行,不断的有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城镇的规模不断的发展、壮大,其各方面的设施不断的建设、完善;乡村的人口受到城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跃迁。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代表着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包含着很多方面的相关因素[1]。
2.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含义是一个不太复杂的概念,从纯数字的角度去分析,可以直接用所在区域的所有相关因素创造和已经拥有的社会总财富去表示,也可以用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国家或者地区规定的城镇化的相关标准去表示。影响其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是区域外个人、单位、企业等的资金投资。比如,有些外地的个人来到此地进行就业,就直接地为此地创造了价值,虽然可多可少。有些外来的个人或者企业来到此地创业,不仅在此地租房、买房,还又进一步地招兵买马,间接地带动了当地的生产力,为其创造更多的财富,还能带动当地的消费升级。有的人发展好了,就又会在此地买房、置业,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更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第二是区域外人口尤其是高技术、高学历、高资产的人口的涌入、迁徙,包括在此区域内工作、创业等一切生活、生产的活动。这里主要指的是一些高学历、高技术、高资产的人群,他们所带来的生产力是普通人的数倍之多,是一群非常强大的力量,和上面的第一点里所说的人群是有所不同的。其创造的价值是相当大的,当然也得需要那些普通的人群的协同合作,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这个道理。第三是区域内的一切相关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等。也可以用一句话就简单概括,就是区域内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增长与转变,促进其区域间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进步、跃迁。比如,在此区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当地政府就会有足够的经费去建设一些公共设施(公园、地铁、图书馆、学校等),使当地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能够得到升级、改善;或者改善一些公共设施等,或者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大型的公司等,让其在此区域不断的发展、完善,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娱乐等各个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2]。
3.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非常的明显。城镇化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的内在需求,在某些程度上使社会各方面的生产力得到了刺激、提高。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由以前的传统、小面积耕种转变为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大规模、更高效、高产量的耕种模式。比如,当地有些有条件的农民会大面积的承包一些那些不再愿意耕种的、小面积的耕地的农民的土地,将其作为自己的农场,并在其中进行一些生产、耕种的相关活动。运用一些现代化的农耕设备,比如,播种机、自动化喷水、撒药飞行器、联合收割机等,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产量等,还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解放了不少那些不愿意小面积耕种的农民的劳动力,让他们从事其他的可以为自己带来经济来源的相关工作。这是一种多么好的进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是值得发扬、接受的模式。城镇化的相关区域内各个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各类娱乐场所以及各项设施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地高效、和谐、健康,也是城镇化对其所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影响[3]。第二,一个地区城镇化的水平越高,说明此地区社会、经济、人口的数量、素质、公共设施等相关因素就越接近一个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状态。尤其是所在区域人口的素质方面尤其明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地看到、体会到农村与城市、大城市与小城市等区域内的居民的素质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可以用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们去表达也不为过。从他们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就能区分开来,甚至是他们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其在经济、文化、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很高的标准,这些城市的第三产业(娱乐、服务、影视等)都非常得完善,当然也为其创造了很多的价值;其所在城市的相关公共设施(地铁、高铁、生态公园等)也建设得很完美,为当地的居民在工作上、闲暇之余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还有其所在城市的一些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在全国来看也是非常顶尖的(北京大学、上海复旦等),其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也是顶尖的,为我国培养了很多高、精、尖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可利用的人才。然而,在我国的一些不太发达的城市或者农村,就是另一种状态。比如,新疆的石河子、甘肃的玉门、广西的柳州以及一些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的环境、基础设施、教育及医疗设施等都相对落后,就需要不断的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才能在各方面向发达城市靠拢,缩小与它们的差距[4]。
4.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第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促进都有一定的原则、规律、利弊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想让两者之间都能更好地协调发展,就需要运用一些理论、措施让其协调发展。对于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也不例外,需要权衡利弊,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在农业转型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对其土地资源或者其所在区域的生态造成破坏,以及其所在区域的相关环境造成破坏,都是一种不理智的错误做法,一定要予以规避。比如,在某些城市的边缘需要开发一个楼盘,在其建设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其楼盘的位置、结构、大小等进行合理布局。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要对当地以及附近的生态造成破坏,在工程结束后,还应该对其所在的区域进行垃圾的清理、生态的还原等;或者在城市的郊区建设一片工厂,假若占用的是一片农田地,首先一定要获得政府的批准,因为耕地是受国家保护的,如若征用的话,一定得需要相关当地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同样在工程结束后一定要做好收尾的工作,并需要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高污染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无污染处理,以防止对当地的生态(植被、树林、河流等)、空气质量以及动植物、当地居民等造成不必要的侵害、污染等[5]。第二,在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运用国家政策作为管控、协调的手段。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国家政策这个有力的后台,就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两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大多问题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处理、解决,并为其保驾护航。比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征用一些土地(耕地、林地、乡村居民区的民房等),一定要遵守、依据相关国家、政府的一些风力、法规进行合理、合情、合法的处理,切不可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了国家、政府、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由此,造成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非法占用农民宅基地、非法破坏当地原有的优质生态等,这些行为都是严厉禁止的,都是非常恶劣的违法、违反道德的可耻行为。俗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希望那些利欲熏心、不法分子能够知错就改,不要踩着道德与法律的红线去做那些违背良心、法律的事情,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6]。
5.结语
关键词:金融创新;经济增长;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4日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体现在金融功能上,从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能够接近问题的实质,并且与其他视角相比有更大的准确性,更客观和稳定。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渠道是复杂的。金融创新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等方式促进了金融功能的发挥,改进了经济体系,从而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又会引起更多的金融创新,以满足经济体系本身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经济体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一、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金融创新通过推动金融系统的发展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系统的发展也就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资源跨期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效率上的提高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两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细说起来,包括降低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降低金融产品的交易成本等。
1、融资成本降低和投资效率提高,市场交易成本降低。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满足投融资的需求。衡量金融系统功能发挥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该是需求者对金融机构和市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满足程度。第一,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使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向增多,从而降低了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第二,由于金融机构在推出新产品方面的竞争而降低了手续费、佣金等交易成本;第三,由于各种金融产品间的替代性增强而降低了转换的机会成本。
2、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提高,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提高。支付清算的能力和速度反映了支付和资金流转的顺畅程度和资金使用的效率。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产品开始大量出现,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使得金融体系的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节约了大量的流通费用。并且使金融市场价格快速而及时地对信息作出反应,提高了价格机制的作用力。
3、金融机构资产增加,盈利性上升。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信用创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其所拥有的资产大幅度增长。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快速增长,这表明金融机构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本总量日益扩大,在经济中的作用力和能量也随之增长。金融创新也通过增加资产收益和降低营运成本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这里是指金融系统剔除和规避个别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市场上各种避险性创新产品和投资融资技术通过分散和转移的方法,把个别风险降到了较小的程度。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创新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等等,都有使风险在不同风险偏好的经济主体之间转换的作用。
从本质上去归并,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就是以上这两个方面。下面,我们通过AK模型来进一步论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在劳动和可再生资本上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加总生产函数。然后,假设一个被标准化的固定劳动供给来忽略与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有关的问题,所以加总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Y=F(K)。而这个函数中,资本积累的边际回报递减,这一点对限制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同时被给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特征。但也有一系列模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这两个因素之一会随着资本的增长而自动的同比例增长,而该因素的增长正好抵消了边际回报递减的效果,从而使产出能够与资本同比例增长。这些模型一般被称为AK模型。
我们首先利用Pagano(1993)中的AK模型来分析金融创新会通过哪些途径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个模型中,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Yt=AKt (1)
其中,Yt为总产出,A为资本边际社会生产率,Kt为资本额。
假定人口规模不变,每期的折旧率为?啄,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可被用于投资或消费,则总投资为:
It=Kt+1-(1-?啄)Kt (2)
而在一个封闭经济模型中,市场均衡的条件为总储蓄St等于总投资It,但由于金融系统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一部分资源,故假设有1-?准比例的储蓄在金融体系中流失,则有:
?准St=It (3)
令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S/Y),由以上三式可以推出在稳态经济下经济增长率为:
g=A?准s-?啄 (4)
由上式可知,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准、资本边际生产率A及储蓄率s来推动经济增长。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几个途径:
一是可以促使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封闭经济体内,金融处于浅层次发展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一功能,会以较高的存贷差、手续费、佣金、高额垄断利润等吸收部分资金,并且这个吸收比率较高。而金融创新会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从而使这个比率减少,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垃圾债券在刚开始产生时主要为了方便一些小型公司筹集资金。
二是可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金融创新使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即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资本边际生产率最高的项目上去,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金融创新还可以通过调节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体系向储蓄者提供良好的收益率,更好地对禀赋冲击进行保险以及发展消费信贷等方式实现改变储蓄率的目的,把大量可能消费或可能储蓄转化为现实储蓄,提高了社会金融资源的可利用度。不过还应指出的是,储蓄总量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还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提高储蓄的收益率和缓和禀赋冲击是很重要的;而在资本充足的经济中,发展消费以使储蓄迅速向消费转化,从而扩大总需求更为重要。多功能银行卡的创新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而推动经济增长的。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创新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
金融创新在有力地推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创新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剧了投机,引发了恶性经济泡沫的产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还影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衍生工具,给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那么,为什么用于避险的金融产品又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为什么金融机构为追求“三性”而进行的产品创新反而会降低其内在的稳定性?
首先,金融产品创新只能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而不能消除它。风险厌恶者通过远期、期货和期权等工具把他们不愿承担的风险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风险中性者。然而,这只是一种“零和博弈”,只在微观层次上降低了风险,而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组合,风险并没有被消除,风险仍然存在于经济体中。
其次,衍生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杠杆率很高。杠杆率简单地说就是合约总价值与参加合约所需要的费用之比。如期货交易中,可以把保证金视为保值成本,一般保证金水平为交易产品价值的2%~20%不等。也就是说,期货的杠杆率可以从5至50。期权交易中,期权费为保值成本,通过Black-Scholes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其杠杆率也很大。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使得传统银行大力开拓衍生类表外业务,当杠杆率大到一定程度时,衍生工具便由资产头寸的风险管理工具转变成了投机手段,由规避风险的交易变为最具风险的交易,从而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再次,某些与传统信贷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如承诺、担保、承兑等支持性信用工具并不直接放贷于客户,而是给予客户以其他方式借款的便利,银行从中仅收取手续费收入,但实际上银行却可能承担着与其收入不相称的较大信用风险。
最后,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各个开放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使国际游资可以在各金融市场迅速转移,并且对各国利率差额和汇率变化非常敏感。这些“热钱”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一国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造成一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并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提供的便利条件迅速地在国家间转移,从而使金融动荡迅速波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金融创新虽然利弊并存,但其利远远大于弊,利是主要方面。没有金融创新,就没有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效率的提高,就不可能使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如此大的贡献。正确和全面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它对经济的推动力,驾驭和控制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金融功能;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理论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问题上争论激烈。在二者关系问题上,“供给领先”论和“需求跟随”论针锋相对,前者认为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后者坚持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还有观点认为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和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不同。在作用机制问题上,假定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功能观坚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通过发挥特有的功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观则认为金融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金融发展是一国(或地区)金融深化的过程与达到的水平 (周立、王子明,2002),它包括金融结构和金融增长。金融结构是金融发展的质;而金融增长是金融发展的量,主要是金融功能的提升。二者与经济的因果关系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本文基于比较功能观和结构观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文献简要回顾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可以追溯到Bagehot (1873)和Schumpeter(1912)。Hicks(1969)认为金融系统在工业革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Schumpeter(1912)主张功能完善的银行能够通过发现和支持具有较大成功概率创新项目而刺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Mackinnon(1973)继承了Schumpeter的观点,提出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并且批评了凯恩斯主义低利率政策,认为应该由市场形成较高的实际利率以消除金融抑制的作用。肖(1993)进一步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概念,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以提高货币化程度,利用金融市场和银行的资源配置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突破了Mackinnon和肖的框架,将金融因素看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研究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谈儒勇,1999)。Patrick(1966)最早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包括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和需求跟随(demand―following)。但开创性研究始于Goldsmith(1969),他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运用35个国家103年(1860-1963)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系统规模与金融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正相关的假定下,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超过平均速度)发展。Gupta和Levine等人 (Gupta,1984;Levine,1992;King & Levine,1993;Levine,1997)的研究表明,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快、资本积累速度高、经济效率提高也快,而且金融部门的发展水平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指标;反之,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也比较发达。他们的研究引发了寻找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证据的,其后出现的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金融系统作用的认识。
二、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
Merton和Bodie首先提出金融功能观。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三大核心功能,并且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金融功能高于组织机构,比金融组织机构更加重要,只有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使金融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从金融功能来看,金融发展至少可能带来三种收益:其一,金融市场供需双方参与者增加或交易机会增加,相互竞争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下降和证券经纪人或交易商的佣金、手续费的降低,被金融体系耗散的资源减少,转化成本的下降导致储蓄者或投资者的收益增加和生产商的融资成本下降,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拉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其二,金融发展意味金融体系发挥功能效率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准确地评估投资项目和引导资金投入高效率的生产部门,更加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激励更多的投资流向高风险、高生产率、高投入的高科技项目,由于风险投资组合技术的完善,投资者能够在较低的组合风险下通过风险投资促进创新活动,所有这些都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其三,伴随金融发展产生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降低了投资风险并提高资产流动性和收益率,极大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可以刺激居民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Pagano, 1993)。
(一)增强流动性与降低风险
流动性是指经济人能够按照满意的价格将资产转化为购买力的难易程度和转换速度。18世纪英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由于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投资,如果没有这种流动性的转变,工业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工业革命也不可能爆发(Hicks,1969)。对储蓄者而言,金融机构改变经济人的储蓄结构,提高低流动性、高效率资产的比重。对生产者而言,生产周期中的不确定性可能要求其保持较高的流动资金比例,而金融机构却可以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而降低流动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生产能力(Bencivenga & Smith,1991)。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储蓄工具和消费信贷,拓宽了消费者在未来和现在商品的选择集,提高社会福利(Dutta & Kapur,1997)。股票市场通过促进交易减少了流动性风险(Levine,1997),金融中介机构也可以增加流动性(Bencivenga & Smith,1991)。较高流动性会增加投资回报和减少不确定性。但当流动性增加时,储蓄率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 (Jappeli & Pagano,1994)。
(二)降低投融资成本
金融体系除了通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以便投资者发现最佳的投资机会以外,还能够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发现最有前景的公司和经理,从而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较快增长。
投资者对公司、经理和市场条件进行评价是非常困难和耗费时间的。个人储蓄者一般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或手段来收集、处理关于企业、经理和经济状态的大量信息,也不愿意依靠少量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活动(Carosso,1970)。从个人投资者、银行和企业家之间构成双重委托关系的角度,银行从个人投资者获得资金再投资于企业家所选的项目。银行对投资者提供的是“监督”服务,即由银行挑选借款人、监控借款人的活动、执行贷款契约。银行对投资者提供的服务比投资者自己进行投资的成本低,信息获取与处理成本的节约可以使投资者廉价地获取更多的关于投资机会的信息,并因此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动员许多分散的个人储蓄,再由它们把这些集中起来的资源借给项目所有者。金融机构因此成为“监督者代表”(代表分散的债权人),这有利于节省重复的监督成本(Diamond,1984)。Levine(1997)认为由于交易成本产生了市场摩擦,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于消除这些摩擦,起到融通储蓄优化资本配置等作用。金融发展降低了信息与交易费用,提高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比率及投资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储蓄聚集、资本配置、公司治理与监督以及商品和服务交易等方面,而最终都是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在有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的经济体系中,金融体系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推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三)监督经理与实行公司治理
公司经理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公司所有者能够以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制度以期约束经理行为。因而股票市场越完善,就越能够有助于改进公司治理(Stein,1988)。而那些不能每天都对公司进行监管的“外部”信用提供者(银行、股票和债券持有者)也追求利益最大化,借助金融体系制定同样能够制定契约约束公司内部人员(所有者和经理)。在金融中介机构与公司建立起长期关系之后,还会进一步降低监督成本。信息不对称性的减少反过来可以部分消除投资机会发现障碍,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长期经济增长来看,那些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往往会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来促进资本加速积累和经济增长(Bencivenga & Smith,1991)。但如果缺乏强化外部公司治理的金融契约,这将增大“外部人”的投资风险,阻碍从分散储户手中吸纳资金的动员机制正常运行,因此也会阻碍资金流向高收益项目(Stiglitz & Weiss,1981和1983)。金融体系还可以通过对公司的外部监管,促使所有权得到有效的分散。金融中介具有外部融资监管的比较优势,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Diamond,1984)。
(四)动员储蓄
金融体系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把资本从分散的储蓄者手中集中起来进行投资。在动员储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必然要创造出小额投资工具,这为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投向有规模效应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个人或单个家庭的资产不足以建立大型现代企业,但通过储蓄的形式,金融机构可以吸纳与集中分散在各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形成充足的资金以资助大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使风险分散化、增强流动性和使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动员储蓄可以改进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Sirr & Tufano ,1995)。然而,吸纳与动员极度分散在储蓄者手中的资金是耗费成本的。为解决从大量的个人手中动员储蓄资金的交易与信息成本问题,金融机构创造出许多金融制度安排来缓和这些摩擦,促进资金的集中。金融体系除了可以更加有效地动员用于资本积累的储蓄资金以外,还可以改善资源的配置状况,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用于最有效率的项目投资,金融中介机构在推动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agehot,1873)。
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金融结构是指市场主导型融资与银行主导型融资的比例关系和作用机制构成。主流的观点认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交易工具和增强流动性;而金融中介的功能主要是消除信息成本和增强公司治理。正因为存在金融功能的差异,金融结构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各有侧重,从而一般性地寻求哪一种金融结构更适合经济增长变得没有意义。韩廷春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分为两派,即金融结构论(Financial Structuralism)与金融压抑论(Financial Repressionism);其金融结构论的核心观点是,金融变量的数量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韩廷春,2001,2002)。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共同解释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情条件下,才可能存在较为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张晓晶,2001)。林毅夫等人进一步指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一个市场型的融资结构或存在一个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时,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林毅夫等,2003)。
金融结构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功能方面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金融体系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孙伍琴,2004)。在经济快速增长初期,大量资本需求与私人储蓄转化有限性的矛盾必须由银行通过货币创造(货币乘数原理)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厌恶风险的居民将银行储蓄作为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而且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导致市场参与各方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很高,因此,该阶段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然而,银行与企业长期业务往来却使其具有发挥储蓄向投资转换的信息优势,所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适应并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各类金融市场逐渐成熟,经济也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资金供给充沛,投资者厌恶风险的程度降低、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有向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需求;单个银行无法满足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巨额资金需求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而银团贷款程序繁杂、时间长、成本高,企业必须借助大容量、高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灵活安排筹融资;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规避金融管制、组合资产化解风险亦需要金融市场,单一的融资结构无法满足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需要,日本开放和发展本国金融市场的目的正在于拉动经济发展,而美国80%的融资方式仍为间接融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利弊,充分发挥二者的相对优势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四、结论及启示
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上存在两类不同的观点。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金融体系通过增强流动性、降低风险、监督经理与实行公司治理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向“好项目”集中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功能发挥的程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但功能观无法解释为何金融体系功能相似的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也不能说明为何功能相同的金融市场在不同的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
金融结构观指出,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金融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共同解释了未来的经济增长,但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功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金融体系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条件下,只有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关于适应经济增长的最优金融结构究竟是什么,金融结构观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与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孰优孰劣,哪种金融结构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至今仍然存在争论。
金融功能观与结构观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其研究成果对中国金融改革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目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资本市场对经济的贡献有限,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在推进银行体系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动态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充分发挥金融体系中各类市场功能的相对优势,提高投融资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Arrow, Kenneth J. & Gerard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3):265-290.
[2] Bagehot,Walter. Lombard Street: A Description of the Money Market (1873)[EB/OL].ecn.bris.ac.uk/het/bagehot/lombard.htm.
[3] Bencivenga,Valerie R. & Bruce D. Smit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195-209.
[4] Carosso, Vincent . Washington and Wall Street: The New Deal and Investment Bankers,1933-1940[J]. 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1970,44(4):425-445
[5] Diamond, Douglas W. &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3):401-419.
[6] Diamond, Douglas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4(51):393-414.
[7] Hicks, John R.Direct and Indirect Additivity[J].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1969,37(2):54-353.
[8] King, Robert & Levine Ross.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J].Quart. J. Econ,1993b,108(3):37-717.
[9] Levine, Ross & Renelt, Davi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J]. Amer. Econ. Rev.,1992,82(4):63-942.
[10]Levine, Ros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35(2):688-726.
[11]Mckinnon, Ronald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M].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12]Valerie R. Bencivenga, & Bruce D. Smit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s Stdie,1991(58):195-209.
[13]Goldsmith Raymond.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4]Gupta, Kanhaya L.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London: Croom Helm,1984.
[15]Jayasri Duttq, & Sanddeep Kapur. 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r, 1998(65):551-572.
[16]Pagano, Marco.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 Economic Review,1993(37):613-622.
[17]Schumpeter, Joseph . 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Leipzig: Dunker & Humblot, 1912; translated by Redversopie. Cambriase, MA: Harvard U. Press, 1934.
[18]Shleifer,&rei and Vishny, Robert W. Value Maximiz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Proces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88,2(1):7-20.
[19]Stein,Jeremy C. Takeover Threats and Managerial Myopia[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6(1):61-80.
[20]Stiglitz, Joseph E.& Weiss, Andrew. Incentive Effects of Terminations: Applications to Credit and Labor Markets[J].Amer Econ. Rev.,1983,73(5):912-27.
[21]Stiglitz, Joseph E. & Weiss, 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22]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3]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31-40.
[24]韩廷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5]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1):3-21.
[26]孙伍琴.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看金融结构的演进趋势[J].浙江金融,2004(5):10-12.
[27]吕品,彭勇.金融发展水平对收入差距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11(8):161-165.
[28]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53-61.
[29]张晓晶.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综述[J].世界经济,2001(2): 61-62.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omparison of Financial
Function Paradigm and Structure Paradigm
CAO Yong-qin
(Institute of National Economy,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20,China)
内容摘要:在前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中国经济呈现出了飞速的发展态势,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取得巨大突破,“十二五”初期中国经济依旧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但2011年中国经济涨幅较2010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而2012年后中国经济又稳定在了另一个增长区间,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中国经济增长过热而带来的通货膨胀率过高引起的。为了进一步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软着陆”,确保中国未来经济稳定和理性的发展,深入探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中国当前通胀形势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十一五”结束,中国经济速度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水平质的提升。不过长达二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也隐秘了不少发展隐患,由于经济增长过快,且持续时间长,加之中国经济竞争力提升,劳动力充足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投资过热、投资过剩和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于兆坤,2012)。
在长达二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终于在“十二五”的第一年回落到10%以内,这也是二十年之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目标。以前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已经转变为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力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社会低通货膨胀率发展的稳定局面(李勇、王媛媛,2012)。2011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着陆”点,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效在这一年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也为未来的四年规划部署指明了新的方向。
“十二五”规划前期的中国通货膨胀主要成因有三个因素:国内外投资、国内成本、货币流动。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将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尽量下调,不过大多省市提出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在10%以上,由此带来的国内外投资者盲目投资,极容易造成经济结构中的某些行业过度投资,致使行业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干霖,2012)。
在20世纪90年代到“十五”之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和民工劳动力普遍报酬分配比较低,那时候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制造业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发展。不过随着国家政策调控,工人素质提升,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工人劳动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融资成本等国内发展要素成本上升而导致的通货膨胀成为当下社会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同时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需求,而货币流通量不足会引起通货紧缩而阻碍经济增长,所以每年国家都发行了大量货币满足市场流通。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增速回落,之前发行的货币现在流通性已经出现下降,造成货币流通阻塞,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董明凯,2012)。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伴随着新形势下的通货膨胀及其形成因素,综合考虑现在全球金融动荡,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制定政策以追求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是当前中国经济研究的主要背景(干霖、董智勇,2012)。
2011年中国全年CPI指数为5.4%,远超年初预定的4%的目标(见表1),全国经济增长9.2%,较之上一年的10.3%回落了一个百分点,将经济增长率降低到了两位数以下。虽然经济增速回落,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是近两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不少企业相继遇到了“用工荒”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发展必将要面临更大的问题,就业人员就业方向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需要企业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沈坤荣、田伟、李子联,2012)。前几年依靠吸引国外投资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出现改变,近几年国内投资者逐渐开始投资海外,不仅国际资金开始减少,同时国内资金出现了外流,国内投资难以赶上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同时由于中国前期货币总量过剩,资金外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率高升,货币流通性受阻而引发的物价上涨问题必将会愈加明显。
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交易,但近几年欧美国家鼓吹的“中国”,直接导致了中国产品不断被欧美国家以各种理由实施反倾销打击,严重阻碍了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孙静娟、丘书俊,2012)。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提升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用事实回击一切质疑者。总体来说,2012年国内经济发展较为稳定,CPI指数有所回落,经济保持增长没有出现过热,通货膨胀率也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做到了向资金技术型发展模式的稳定转变,如图1所示。
通货膨胀下经济稳健增长的调控政策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不能全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调控政策和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国土面积小,大多数发展模式都属于技术密集型服务型行业。而中国国土面积广袤,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大国、农业大国,应该根据中国社会的主产业链采取相对应的调控政策(温万德,2011)。
(一)重视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阐述,并且从最近国家连续颁发的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完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因为气候关系导致一些农业粮食大省在某一段时间严重减产,遭受虫灾等情况下,政府会大量收购粮食以稳定物价,确保粮食生产大户不会因为农作物减产而提高物价。当然,对于某些滞留农作物,国家也会在第一时间用市场同比价格将其收购,在情况有可能发生之前就将问题解决。
(二)保农保粮
要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问题,在中国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保农保粮,确保农业、粮食的稳产稳价。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率升高都是因为食品价格率先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同样没有例外。2011年上半年CPI指数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了两位数,往年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同样远远高于CPI上涨指数,可以说明粮食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每年中国都会大量从农业大省收购大量粮食,为的就是以应变将来某个时候突发的粮食危机,好在虽然国土耕地面积日益收缩,不过仍然每年农业都能丰收,确保了粮食储备的稳定。
(三)改变中国负利率状况
利率如果低于物价上涨率,很明显,这样的存款利率是负值,这也就是所谓的负利率。由于负利率的产生最大的受害者是社会中低层,这必将导致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政策调控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利率由负转正,例如:国家可以通过银行储蓄存款保值,以保证利率在通货膨胀率高起时居民财富水平不会降低。
中国现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整建议
虽然中国是资源型大国,但是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高污染以及对资源的低利用率上取得的成果,这在如今的发展规划当中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加快转变经济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调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要想让经济稳定发展,必须要将社会物价水平控制在某一个稳定水平,波动不能太大,应该尽量在百姓的理性思想和实际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当中,这就要求在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当中起伏不能太大(陈朝旭,2011)。以前中国的调控政策通常是在价格超出承受范围之后才会进行调控,这在现在要求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显然是不行的。制定一个中长期的调控目标,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而预备几套宏观调控计划,这是一个国家对社会宏观调控体系成熟与否的一大标志。根据中国前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特征和历史经验来看,将经济增长率设定在8%-10%这个区间平稳发展,CPI指数保持在4%上下,这两大指标最适合中国现有国情下的社会发展,既可以保持经济活力,又能保证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稳定物价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调控经济发展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到中国现在的发展实情,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中国要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过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这是必定要经历的阶段。从刚开始盲目追求工业化发展到逐步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发展,在2012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之后,现代化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人口众多,在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一点甚至能让世界上所有的投资者眼红,大量商机让他们开始将大量货币投入进来,造成资金过剩、热钱大量涌入的情况,极易造成经济发展阻塞,不利于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理性对待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空间,有效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结合我国本身的发展特色,把握住国内市场优势,才可以保证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稳定。
结论
总体上来看,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历过一段长时期的腾飞和考验,期间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石油危机以及由金融危机带来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动荡,仍然能够持续较为稳定地发展,标志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改变中国现有经济模式和经济产业链,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向产生已经迫在眉睫。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日益国际化进程中逐渐全球化,尽管这时期的全球金融动荡难免对我国产生影响,但分析新形势下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利弊可化“危”为“机”,在危机中寻求机遇。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过程中,不应该忽略中国本身国情,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调控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的过程中,仍然要坚持以稳定物价、保证国家粮食储备为主。以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为突破口,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积累下的各种隐患,重点要将社会当中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问题解决,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十二五”时期价格水平总体稳定、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兆坤.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
2.李勇,王媛媛.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难冲突的原因分析[J].浙江金融,2012(1)
3.干霖.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2(4)
4.董明凯.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协整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1)
5.干霖,董智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1)
6.沈坤荣,田伟,李子联.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5)
7.孙静娟,丘书俊.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61-02
1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
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 主要有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等指标。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将对CPI有一定的影响,GDP平减指数计算基础较CPI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GDP平减指数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但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收入水平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快速增长会大大削弱货币的购买力,从而侵蚀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诱发社会的不稳定。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
1-5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低于1-4月的8.2%,但是仍然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4.8%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今年总体通胀形势十分严峻。
2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
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意味着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或者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已经不能弥补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速度,也就是说,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增长所依赖的前提已经消失甚至开始起反作用。
综合起来,有以下原因:
(1) 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 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
(2)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3) 经济快速增长, 固定投资过热。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的结果是,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GDP)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当投资增长大约达到30%,GDP增速达到11%时认为经济增长过热。可见我国差不多达到经济增长过热的警戒位了。
(4)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新高,这种形势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和一些贸易伙伴的摩擦,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巨额贸易顺差带来巨大的外汇占款,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央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来买进外汇,这样直接造成两个后果:外汇储备不断创历史新高;国内流动性泛滥,成为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3 降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建议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意味着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或者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已经不能弥补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速度,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增长所依赖的前提已经消失甚至开始起反作用,未来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我们在短期内使劳动生产率或产业升级能够出现“”;二是通过经济转型,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前者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以下即是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所提的建议:
(1)通过经济转型,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贸易状况。
一方面,新能源、节能降耗、3G重组、大飞机项目等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内需的扩大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推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少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控制出口, 扩大进口, 并适时适度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对基础货币投放进行“釜底抽薪”的矫正,同时为了防止热钱的大量涌入,应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以防止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2)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央行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信贷投放额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发行央票等手段来加强货币的流动性管理。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投资过热或者是经济过热,主要是长期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即便通过控制信贷,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经济过热不一定能下去,因为有外汇等的大量流入。所以,在近期,加息对于央行下一步的紧缩政策将是很好的选择。
(3)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即是:控制财政赤子;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增收节支。总之既要包括财政收支供需总量的调控平衡;又要包括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结构的调整与均衡发展。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共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5)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多种目标, 而这些目标之间并非完全一致,中国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对于通胀上行风险和经济下行风险应审慎权衡利弊,统筹兼顾, 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 精确制导。
参考文献
一、消费品零售额总量迅速扩增,名义增长创11年新高
2007年我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从总量看,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7年的31252亿元,增加为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了1.85倍,年均增长11%。从增速看,消费品零售额渡过了1998―1999年的低谷增长之后,增速逐年加快,2007年名义增长攀升为16.8%,为11年来的新高。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2.52%,是除2002年之外11年来的次高增长。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双双快速增长,表明国家扩大消费多项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二、消费对GDP贡献7年来首超投资
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开始,消费对GDP的贡献持续6年落后于投资。其中2006年,投资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比消费拉动高0.3个百分点,而在2007年这一格局出现逆转。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消费贡献率超过投资0.1个百分点,这是2001年以来的首次,国家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由于数据局限,可从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贡献变化佐证这一结论。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加快3.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消费新增量增长快于投资新增量增长2.2个百分点。1997―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轨迹。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拉动经济增长4.4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是11年来除2002年之外,拉动力度最大的一年。
表1显示,2003年在本轮经济周期初期阶段,消费品零售额新增量占GDP新增量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低。2004年以后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消费品零售额新增量占GDP新增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28.28%提高为2007年的35.8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逐年增强,2003年为2.6个百分点,2007年提升为4.48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恩格尔系数略有上升,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97―2006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9.6,农民平均为48.5,按照联合国评价贫富国家的标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属于小康型生活标准。但是,2007年恩格尔系数出现上升态势,2007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6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小幅上涨,主要由于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带动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增加。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其中食品上涨12.3%,食品价格涨幅比CPI平均涨幅高2.6倍,直接推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大幅增长,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按城乡划分,城市食品价格上涨11.3%,农村食品价格上涨13.6%。2004年我国也曾出现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带动恩格尔系数反弹的情形。2007年如果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应呈现比上年略有下降的走势。
2006年和2007年居民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较为稳定,如果没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外在因素影响,食品消费占比(即恩格尔系数)应呈现缓慢下降的走势,而不是略有上升。
四、服务性消费贡献增加,消费升级产品增幅名列前茅
(一)住宿和餐饮消费对消费品零售额贡献增大
2007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9.4%,比去年增幅提高3个百分点,比消费品零售额增幅高1.6个百分点,是近3年来的最快增长。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占总消费比重13.85%,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对总消费的拉动为2.6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见表2)
(二)消费升级产品销售增幅名列前茅
从限额以上13大类商品销售看,除了由于价格上涨食品类销售增长较快外,住房、汽车和珠宝类等与消费结构升级有关的商品销售增长名列前茅。增幅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3.6%、家具类增长43.2%和金银珠宝类增长41.7%,排第六位的是汽车类增长36.9%。发展型和享受型等消费结构升级产品畅销是现阶段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五、消费运行继续处于上升通道,利弊因素各有影响
(一)消费需求处于正常运行阶段,仍具增长空间
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8%,名义增长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如何看待这一增长,消费是否出现过热?我们认为消费增长处于绿灯和黄灯的交界区,继续增长仍具空间。
一是与历史上消费的名义增长比较,目前的增速并不高。2003―2007年消费年均名义增长14.1%,低于“六五”时期的15%和“八五”时期的23.3%,与“七五”时期的14%基本持平,但高于“九五”和“十五”时期,可以说目前消费名义增长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按红绿灯理论判断,位于绿灯和黄灯的交界区,没有过热。预计2008年消费名义增长仍将保持在16%左右。
二是消费实际增长水平并不高。2007年消费实际增长12.53%,而在1997―2007年这一时期,2002年和2006年消费实际增长分别为13.3%和12.57%,均高于2007年的增长,消费实际增长仍有空间。
三是目前我国依然存在消费率持续降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等问题。1997年以来,我国出现消费率持续降低,投资和净出口率上升的走势,目前西方国家的消费率一般维持在70%以上,我国只有55%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低于投资,消费经济的时代远未确立,扩大消费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艰巨任务。
(二)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因素
1、宏观经济尚未出现拐点,消费者信心充沛
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减速和雪灾的影响,GDP增速有所减慢,但预计仍将实现10.5%的增长,经济高增长的势头没有逆转,乐观的宏观经济前景,有助于树立消费者信心,去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
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强劲的宏观经济走势,将继续带来良好的企业效益收入,职工工资有望同步增长。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连年提高,收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在国家收入制度改革和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作用下,2007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创1984年以来的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快速增长,将有力推动消费的扩大。
更为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了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我国经历了4次收入分配制度上的变革: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本次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可以被看成是第五次收入变革。从1990―2006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率从53.4%降到40.4%,降低了13个百分点,如果这一趋势在收入政策调整下得以扭转,对于扩大消费将具有持续性的作用。
3、就业状况良好,工资性收入有望增加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状况良好,工资性收入增加,对促进消费有积极作用。
4、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消费者后顾之忧减少
随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我国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入、日益健全,消费者后顾之忧减少,有利于长期消费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为:
一是教育收费不断减少。从严格禁止高校高收费,去年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到今年秋季开始实行城市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居民在教育支出上的压力不断减轻。
二是近年来城乡的医保范围逐步扩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比上年增加167亿元,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2008年医疗制度改革有望出现突破。
三是更多低收入者得到政府的生活保障扶助。2007年2271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31万人;3452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1859万人。
5、“家电下乡”有望加快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
为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民消费结构升级,今年商务部推出了“家电下乡”的促销和补贴措施。试点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开展。此次“家电下乡”试点主要选择彩电、电冰箱(冰柜)、手机三类产品。试点地区农民只要购买指定产品,即可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提供的补贴,补贴金额约为售价的13%。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将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
相比城市市场,农村家电市场潜力巨大,“家电下乡”试点如能在全国推开,2008年,以县乡为主的中国三、四级家电市场容量有望达2300多亿元。
(三)不利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储蓄增幅逐年下降
虽然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仍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1990年2.22倍扩大为2007年的3.32倍。农民是当前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只有大幅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扩大消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应该是收入制度改革的范畴之列。
最近几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年下降,2007年仅比上年增长6.8%,增幅创1994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储蓄存款锐减,受到资本市场和房产市场的吸引,也受到存款利率低的排斥,居民资产配置格局由稳定转为风险增大,不利于消费持续增长。
2、食品价格高启,对其他消费有挤出效应
2007年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出现上涨,2008年受多因素影响,食品及相关产品涨价的可能继续存在,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对其他消费将有挤出效应。
3、资本市场低迷,财富收益缩水影响预期消费的扩大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向型经济 增长模式 流动性过剩
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43.32%。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同比多增38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高,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是否保持动态平衡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又是衡量其国国际收支动态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一方面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而且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储备过快,将占用更多的基础货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而且也将使贸易摩擦加剧,将会加大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那么,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高,本文将从适度规模理论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状况及其原因
1.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在1990年以后出现的,199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尤其在1994年中央银行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猛增,且屡创新高(见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的资料整理。)。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已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
图 我国1994-2007年12月末的外汇储备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2.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的原因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额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
自1978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为主导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国家通过以进口替代和出口退税等形式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及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等措施,使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外汇的储备开始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是由外生和内生两种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外生因素主要是是由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内生因素主要是由于不断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对外贸易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现行外汇管理模式
1994年开始实行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是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持续增长另一重要原因。国家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使外汇储备的形成与积累存在着“双重强制性转移机制”:第一重转移是银行对企业强制结售汇,不管企业是否情愿,其通过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帐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第二重转移是央行对承办外汇业务的银行的外汇资金转移,不管承办外汇业务的银行是否情愿,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都必须卖给央行,这样的“双重转移”使得外汇储备被人为的增加。
(3)高投资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较高的比率, 1991年~2005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在36.57%,而同期世界平均投资率大约在20%~33%之间,发达国家更低。高投资导致了工业产能的持续增加,远远超出了本国的消费能力,国内对对本国商品产生了“挤出效应”,使得国内产品必须到国际市场寻找销路,同时在出口导向、固定汇率制等宏观政策以及低成本劳动力的支持下,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1.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一般而言,一国外汇储备储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贸易、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相应地,用汇需求也集中体现于这三个方面:(1)维持正常进口的用汇需求(DF1);(2)偿还外债本息的用汇需求(DF2);(3)外资企业汇储利润的用汇需求(DF3)。另外,由于汇率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而且关系到国内宏观经济是否正常运行。为此,国家还需要保留一定的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对波动的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该项目用汇需求记作(DF4)。上述三个因素构成了外汇储备需求的基本内容。所以,国际上对外汇的合理规模的界定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FR*=DF1+ DF2+ DF3+ DF4
=a1・Imp+a2・Deb+a3・FDI+A
式中FR*为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Imp为全年进口贸易额;Deb为累计外债余额;FDI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累计余额;A为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用汇需求;a1为维持正常进口的时间;a2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比例;a3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汇出利润比例。按照国际惯例,各项参数值标准为,20%a130%;8%a212%;8%a312%;50A100。
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可测算出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大约为3600亿美元。然而,一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还必须结合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状况。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近30年,就全球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仅用现有的理论和经验无法科学地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只有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来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才是合理的。有鉴于此,国内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外汇适度储备额约为7000亿美元左右。其测算依据主要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第一, 对外债应拥有百分百的外汇储备。 从目前我国外债规模来看约需2660亿美元;第二,根据国际经验,为了应对政策调整或突发事件后的进口外汇需求,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增长,应至少拥有3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由于我国仍处于转轨改革时期,政策将会不断调整变化,因此,当遇政策调整时,各经济主体将会采取加快进口,提前付款,远期结汇,降低结汇比例等措施,这大约另需3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上述两方面合计约需维持至少6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如按目前每月进口约600亿美元水平计算,则需要约3600亿美元的储备。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约为5000多亿美元,利润若按1O%计需汇出境外500余亿美元。另外,由于日常国际收支中“错误遗漏”数额很大,为了维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另需外汇储备700亿美元。因此,从当前政策框架出发进行静态测算,为保证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维持7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应该能满足应对暂时性国际收支的失衡。
就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外汇在国内不可自由兑换,因此我国外汇的适度规模测算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况且国际上仍没有一套现成的衡量体系。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外汇储备适度水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以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规模和运行态势,为维持对外贸易总体水平,我国必须持有六个月的外汇储备进口需求,即按目前月平均600亿美元水平计算共需3600亿美元;二是短期外债的偿付,截至到2006年末,我国短期的外债为1836亿美元;而中长期外债为1393.60亿美元,若按15%需偿付来计,我国偿付外债所需的外汇储备为2044亿美元;三是外资利润的汇出,目前我国的FDI总额约5000亿美元,若按10%利润汇出境外则需500亿美元;四是,截止到2006年末,我国对外的直接投资已达161亿美元,自随着对外投资的加大若按年增长50%计算,计需240亿美元;五是,随着我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个人用汇需求猛增,其中,200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为13.4万人,出国旅游人员为3452万人,若按人均0.15万美元计算,计所需外汇为420亿美元。计总需6804亿美元。
另外,我国外汇适度规模也可根据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水平下,国民经济运行所需外汇的规模以及为支持国民经济10%的速度增长来计算。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达到46%,若按1∶8的汇率计算,我国GDP已达2.5万亿美元,其中外贸的贡献度为1.25万亿美元,这也是为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所需的年度外汇规模。除此之外,若国民经济按10%的速度增长,则其每年新增的外贸贡献度为0.125万亿美元。即还需0.125万亿美元的外汇规模。两项合计为1.375万亿美元,若按6个月的外汇储备计算约为6800亿美元。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分析可看出,为了保持我国国际收支预算的平衡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为6800亿美元。因此,目前我国120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确实超出了适度规模。
2.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利弊思考
著名经济学家 Machlup曾提出“衣柜效用”,认为货币当局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如一位夫人对其衣柜中的时装需求一样,多多益善。实际上外汇储备的增加既可以是经济实力的增加,也可以是债务、风险的增加。巨额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1)不利于宏观经济平稳的运行
在开放条件下,经济系统的内部不平衡需要相应的外部不平衡来弥补。我国目前内部不平衡的情况是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相应的外部不平衡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外汇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多寡绝不能看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与否的标杆。外汇储备激增是我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由贸易顺差引致外汇储备增加,反映了国内总需求不足,而国内需求不足在宏观层面上又进一步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在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下,过分地鼓励FDI的结果是进一步抑制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2)不利于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给中央银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压力,特别是对信贷的紧缩起了抵消作用。由于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大量增加,央行不得不在市场上以本币购入外汇,为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投放人民币占款。近期,我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根据弗里德曼“单一规则”理论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才是合适的增长率。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势必使央行要放出货币购买外汇。从2006年统计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达到16%。而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为10%。为此,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回笼资金。这些连锁反应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3)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的高外汇储备易造成流动性过剩
巨额的外汇储备支撑的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特色。若以第一季度外汇占款的增速,2007年全年外汇占款而致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将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因此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已经成为中国难以实现控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制度性原因。
在严格的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必须由中央银行用本币来置换外币,不言而喻,中央银行必须多发行基础货币或央行票据(用于对冲部分基础货币发行),这就必然造成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当前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就在于多余的流动性会造成社会资金充裕,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危机。资本的本性驱使它总要寻找出口,一般而言这类资金结果是进入楼市和股市、证券以及期货市场等,推动这些领域的资产价格不断膨胀,最终酿成泡沫经济。这不仅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而且易引致国民经济的滞胀,使我国的经济陷入泥淖中。
三、结论
我国高外汇的储备成因很多,就目前来看,解决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办法只能用经济调节的手段加以调控,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有效的金融监督体系,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运行安全,暂时不可能完全放开资本市场。在经济全球化下,我们更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自我发展。我们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本国市场、合理使用外汇等。目前,国家已对过高的外汇储备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了个人和企业的持汇额度,对于过高等外汇顺差也给予一定的政策限制。例如,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调高对初级产品出口的税率已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放松对外汇的管制、建立健全外汇市场,扩大内需减少顺差和外汇储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加快和加强“走出去”的步伐等等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数额会进一步的增加。但如何减少我国过量的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慧毅: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考,经济论坛,2006.01
[2]周静: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积累困境的思考,经济论坛,2006.01
[3]赵庆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南方金融,2005.12
[4]肖倬中国外汇储备的成因与成本分析,外汇管理,2006.02
[5]谢太峰: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6.07
[6]姚新超:2006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回顾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6.09
[7]张平:大国效应和自主宏观政策选择,经济学动态,2006.10
[8]冯用富: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经济学动态,2006.10
[9]韩骏: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对对策与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6.11
[10]龙天健:中国超额外汇储备的生成机理与结构弊端,山东社会科学,2006.10
[1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票据市场 票据经纪人 票据业务 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89-03
1694年苏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开始,银行“信用功能”的发现使得金融能量被高倍放大,信用给金融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信用革命催生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信用与工业、商业的密切结合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创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繁荣。至今银行信用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围绕着“信用功能”数百年来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以适应社会经济和金融业务的发展。伴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形形的社会人成为金融职业人,票据经纪人就是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得到确认,大步迈进的市场经济步伐已经接近国际水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开放,金融作为服务行业之一,已经置身于开放的国际市场,在国际化的金融竞争中我国的金融界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推进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度,伴随高速增长的经济,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业务量成倍增加。改革之初,支撑金融市场运转主要靠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进一步确立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贸易经济的交流和竞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必将融入我国市场。在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宗旨下,我国的经济市场全面开放。
我国金融业由于受政策性因素的限定,长期处于国家垄断的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作为服务业成为最早开放的领域之一,随着外资银行、外资金融公司介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单一的金融格局开始被打破,外资金融业务直接影响和撼动着我国的金融市场。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我国的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四大国有银行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成为上市公司;多种体制的股份制银行得以组建,地方银行、各种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布,这些金融体产生正逐步改变着我国的金融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最快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民营经济不断发展、不断优化,逐步壮大。民营财富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积累,这部分快速增长的财富早已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以“滚雪球”的方式成“几何”速度增长为巨额财富,这些长期存放的资金需要有好的投资方向。
1.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对金融市场的需求增加,而有效金融资源的配置倾向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行业、利润高增长行业,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资金供求关系的长期矛盾,必然催生民间资本借贷。资金供给和需求间的长期不平衡,为民间资金找到增值、保值的好出路。
2.近年来金融业高利润也直接影响着民间财富的投向。许多民间资本不愿意在实体经济中投入,主要因为实体经济的资本受到投资风险、竞争压力、利润回报低、资本周转期长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资金不愿成为股东资本。而金融资本较高的回报,使得民间资本更看好金融业,更愿意将民间资本介入到金融资本,且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着作这方面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资本已经进入许多的行业,并得到认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尚受到政策性的限定,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务一直游走在政策的边缘,民间资本有着成为金融资本的强烈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指明了方向。“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示精神,意味着金融执业的政策的降低,金融许可的条件将进一步放宽,多元经济体具有参与金融执业的条件。
参与金融业务将成为民营企业家最具有诱惑的投资冲动,民间资本成为金融资本将得以实现。民营银行、民营金融机构将作为更具活力新生力量融入金融体系。票据经纪人作为民营资本的一部分参与金融业务,在开放的金融市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票据经纪人在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其单一的金融品种,专营的业务服务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中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二、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形成,投融资渠道多样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基本上形成,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金融机构仍然占据着金融市场的绝对份额,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国家相对垄断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步挖解,民营资本将多渠道渗透金融市场,多元经济体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有大幅的提升。
现阶段在外资银行、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向我国金融市场渗透的同时各地不断出现的投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基金公司、典当行等都在经营货币业务参与金融行业,这意味着过去由央行控制的金融市场准入权开始松动,民营资本迈向金融市场的门槛在不断地降低。由民间资本发起的民营银行的成立将标志着民间资产参与金融市场地位的确立,这支新型的金融大军,以其高效的管理手段,灵活的营运机制在金融市场必将掀起大浪、开创新的局面。随着民营银行、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必然形成。
四、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迟缓的多,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体系自由化的改革模式早已提出,但金融稳定的理念一直影响着金融改革的步伐,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理论,缓慢地推动着金融改革的进程。利率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开始向金融体系自由化的迈步。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简单地讲金融自由化是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渡。金融自由化包括价格的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资金流动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银行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等。
金融自由化利与弊在理论界一直有争论,一方面金融自由化促进了金融业发展,增强了金融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效率,推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加大了金融界自身的风险,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引发的危机促使经济衰退,进而引起“多米诺”效应,形成经济危机。金融自由化的二重性特征,早已引起各国金融界的高度重视。
金融自由化的收益大于风险是理论界的共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作用下,金融自由化已经成为必须选择的道路。由于金融自由化的明显弊端,各国在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多采取审慎的态度,稳步推进。
金融体系改革成败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金融自由化决不可理想化,金融体系改革存在的利弊交织,直接影响着金融体系改革的快速推进。决策选择只能是利大于弊,减低其脆弱的一面;增大其收益的一面。必须用积极的、科学的、审慎的态度充分论证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利弊,权衡利害,完善有效的监管。采取有力的防范风险手段,确保金融体系改革有序推进。金融自由化才能达到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因此,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将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实现必将经历一个缓慢过程。现阶段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不会取消,不断深化的金融体系改革将逐步降低金融业进入的政策,部分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将开始进入金融界,但民间资本自由的进入金融业有待金融自由化的实现。
总而言之,由于金融执业政策的存在,票据经纪人的市场地位就不能确定;从业资格不具备,决定着票据经纪人业务经营的违规。票据经纪人长期游走在制度的边缘,活跃着票据市场,迫切期待票据经纪人制度的推行。
票据经纪人制度的推行有待政策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金融自由化.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4.8
[2] 朱建滢(导师:沈军)金融自由化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