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第1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讯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工业部类、农业部类两者相互提供着它们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种消费资料,所以,它们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工农业的产品要经过交通运输业运输出去。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的产品都要销售出去;工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除少量产品在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上出售外,工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商品,要运送到外地市场销售,这就需要运输行业的运输。

第四,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大都要经过商业企业销售出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经过商业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第五,金融业。金融业是进行货币经营的行业。银行把政府拨款和居民储蓄的货币资金贷放给企业,企业用这些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招聘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并按规定的期限归还银行本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要用货币购买运输工具,运输完成要收运费;商品的交易也要以货币作中介。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媒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以上的理论说明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必须协调才能顺利发展。

三、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1.国民经济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

2.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某一个经济部类或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发展的快,其他部分行业及企业不能够与它们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发展过快的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就会出现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们所讲的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即它们的快速发展,是各相关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都能够快速协调发展起来,使得国民经济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够协调快速发展,也就是发展到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更多和产品质量更高阶段上的协调快速发展。

3.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带动和相互协调。一个经济部类和一个行业及企业先快速发展起来,对其他与之相关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要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快速发展起来。既然所有的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和企业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动其他经济部类、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为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创造出相应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它们能与工农业的发展相协调,促使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要相应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4.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协调就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四、培养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

1.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有能力为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做出决策和指导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认识到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状态,同时能及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以调整,使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

2.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出具有高深科学理论和高技能的科学家。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技术理论和技术研制能力的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大力培养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人才。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培养出能操作机械设备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的高技能人才。“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这个数字看,我们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培养高级技术专家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我国现实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客观上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这种大量是指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都需要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大多数需要依靠发展教育进行培养。当然培养人才,不只是在学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能进行培养,像许振超等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成为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

五、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

以上说明了我国已培养出大量高级专家,研制出了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还制定了继续培养人才的规划,这会促进我国今后继续快速发展,但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培养出研制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的人才,才能加快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1.我国自己研制出高性能的先进机械设备还比较少。我国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虽然比起过去有所更新,但比起发达的国家来,我国自己生产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研制出新的高效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备。我国现时虽已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数量还比较少。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大学、大型企业中。每个科研院所、每个大学、每个大型企业,他们自己用来研制工作的仪器、机械用具大多不足。因此,研制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仅仅依靠某一个科研机构、某一所高校或企业,是很难完成研制任务的。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科研院所的有关高级技术人才,把各大学有关的科研人才;大型企业与该项研制工作有关的人才,暂时集中起来,组成研发小组,把分散的科研设备、资料等资源也暂时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组成的科研开发小组可以集体进行讨论,集体进行研究,以扩展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对新机械设备研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更能产生新成果,能更有把握研制出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产品来。

2.研制新机械设备也可以依托某一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研制新机械设备所需的人才,如上所说,可把各有关研究院所和各有关大学的人才组织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个企业具备进行研究所需的条件,可依托某一相关的大型企业。依托大企业进行新机械设备的研制,能节约大量的研制费用。

3.研制新机械设备可吸取发达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我们研制同种机械设备时,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便使我国制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来,能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设备。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强大起来,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

六、国民经济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市场的供求平衡上

第一,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当某些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时,这就表示这些商品生产过多了,这是国民经济不协调的一种表现。生产出的商品,有一部分卖不出去,就表示生产出这部分商品不能及时用于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如果生产这部分产品长期卖不出去,积压时间长了就会变质,成为不能使用的废品。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当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即这种商品满足不了购买者的需要时,如果这种商品是劳动资料,使用这种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这种商品是原材料,使用这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也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从而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或企业继续的发展,这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就会影响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发展,表现为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及时购买到,不仅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符合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符合应有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又能够及时销售出去,迅速回笼货币,使各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平衡地发展。

第二,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应及时纠正。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上说,国民经济必须协调才能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04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我们必须理顺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就是投入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使企业不仅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些投资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我国对国民经济中某些经济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到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生产当中。

总之,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需要的一些产品又不能被生产出来,阻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七、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要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国家机关对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类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使国民经济实现一时的协调快速发展,还要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国家在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快速发展时,既要研究现实国民经济中一些部类、一些行业和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随着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使国家制定的发展经济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3.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某一个部类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限制进行再投资。以紧缩货币供应为手段,使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下来。对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增加投资,使其能更快的发展。我国现实对农业实行减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某些产品实行补贴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的措施,这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2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缓解了传统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但是近几年中国的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实现,消耗大量资源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以煤炭为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最保守计算,到 2020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将直逼 30 亿吨标准煤,这是难以想象并且很有难度的。这些煤炭燃烧消耗之后产生的生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这种状态一直进行下去而得不到改善,那么中国经济将面临资源严重紧缺甚至枯竭的风险,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巨大压力。

电子商务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有着传统产业无法替代的优势。

电子商务大大提高市场效率,通过利益杠杆优化资源分配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降低了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减轻了传统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电子商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互联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得到逐步提高。电子商务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将会取得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产出、保护环境的集约型方式转变。电子商务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电子商务为中国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如今的时代是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若要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提高交易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商品成本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运用将给为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信息使用效率,降低信息成本。电子商务突破行业和产品物理特性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在全球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网上交易,大幅度扩大了交易范围。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储存,企业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电子商务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和购买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为供货厂和消费者提供一个直接交易平台,大大缩短了买卖双方之间的距离,从而企业可以降低库存甚至以零库存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另外,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询价、报价和确定存货等活动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电子商务使得供货商和消费者及时获得对方的最新数据。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种需求信息,解决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从而为顾客提供所更好的商品或者服务。

二、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国民账户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Accounts,简称 SNA) 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被公认为能衡量测试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本文根据支出法来对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总额。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消费( C) + 投资( I) + 政府支出( G) + 净出口( X - M)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因素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消费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为人们提供了种类丰富的产品,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网上购物,增加消费支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计算机、互联网、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刺激消费。电子商务高效便捷、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极大地吸引了商家与消费者,双方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网店规模将逐渐增加,消费者也更多地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易转向网上交易,从而促进了消费和流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引起相关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大增加,促进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

2、投资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方式,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被接受并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库房、存货、物流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方面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电子商务将促进网络广告的发展,激发了企业对广告的投资需求。从现实来看,电子商务可以扩大资金来源、支撑体系建设。面对 2008 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我国电子商务利用其优势,成为企业度过经济寒冬的重要选择。因此,投资机构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3、政府购买对经济的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道路和交通工具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方面的政府采购也相应会增加。这些配套服务需求的增长能够使得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对网络数据安全性、企业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有严格的要求,政府也会增加相关采购支出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4、净出口对经济的作用。

第3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房地产涉及范围广、关联性高,是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增加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要知道,房地产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很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房地产行业只有通过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

一、新时期下我国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首先,房地产经济是我国经济 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由于房地产业所提供的房地产品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是社会本文由收集整理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因此可以说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房子,也即离不开房地产;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开展活动也离不开房地产。因而房地产业的发展总要超前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又会引发对其它许多行业的需求,对相关产业产生程度不同的带动作用。因此可以说,房地产业还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其次,房地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往往这些产业都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最后,房地产业还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不相 同的,支柱产业是指少数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主导产业着重强调的是产业的带动作用和扩散作用,而支柱产业强调的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和份额。

二、新时期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

1.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过去的几年,是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房地产行业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房地产行业作为涉及范围广。关联性高的行业,在行业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带动了家电、装修、建筑、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2.房地产经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住房问题一直是关系着人们生存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住房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积极地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3.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健全。虽然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很不健全,很多大型城市存在房产泡沫现象。房价大幅上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严重不符,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就是,房地产经济的巨额利润,使得大量的企业纷纷进入,冲击着并不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健全、不合理。

4.房价上涨幅度大。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尤其是几个大城市,房价更是出现了不合理的增幅,还有就是房地产的供需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端住房供给较大,商品房出现供不应求额的现象,保障性住房却供应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房价的大幅上涨,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房地产的发展很不合理。

三、新时期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向

房地产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是一大趋势。

1.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还处于比较繁荣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上升的时期,因此,未来的发展,市场的调节作用 一定会体现出来,再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整与积极有效地引导房地产经济在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

2.房价将会日趋稳定。过去几年,房价增长很快,不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房价是与国民经济成正向发展的关系的,只要国民经济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政府的调控措施得当,那么,房价便不会出现加大的波动,近几个月的房价环比下降正是很好的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未来的房价必会日趋稳定。

3.未来的房地产业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行业都是由规律可循的,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下,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下,未来的房地产业一定会着眼于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并逐渐走上一条节约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发展道路,并逐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第4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经济增长 法律体系

对我国而言,电子商务大规模兴起和发展是一场由技术手段飞速发展而引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变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理指出:“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经济活动的生存基础、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均发生了彻底改变,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重新整合,为产业带来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生产周期缩短等很多好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为顺应市场需求,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大大增加了企业、政府和个人的购买力,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我们看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政府、企业、个人的办公用品,用于建设道路和用于交通的工具需求、用于扩大经营的建设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用于个人消费的多种商品的购买量大幅增加,由于这些需求的增长使得消费者要对商品的价格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这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又由于电子商务对网络安全性、对企业商业信用有严格的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也会相应增加相关采购支出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这些都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的极大的拉动作用。

(二)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业经济本身的拉动作用明显

对电子商务业本身来讲,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使企业在库房、仓储、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等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固定投资;电子商务还促进了网络广告的发展,满足企业对广告的投资需求;电子商务可以扩大资金来源、支撑项目建设,对拉动电子商务本身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电子商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由于我国近几年过分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高投入、高消耗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耗掉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之一。因为电子商务有着传统产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它通过利益杠杆优化了资源分配,使资源配置趋向最优状态,降低了我国企业的资源消耗,减轻了传统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投入、低消耗的方向转变。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举措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呢?

二、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举措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实践等方面还有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多数人还缺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对电子商务的应用也缺乏认识,有的商家缺乏良好的市场信誉,使得消费者不敢涉足电子商务,发展我国电子商务所依赖的网络基础尚不完备,电子商务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知识产权保护、电子支付等法律规范不健全,这些都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建立和完善与电子商务配套管理和服务制度,保证企业规范化发展

一是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机制,在制定有关科学的法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计算机网络硬件基础的升级和改造;还应要求企业应加强产品的服务体系建设,使得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服务更加完善科学;同时还要加强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二是政府本身也应该加强政府的参与与管理力度,政府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电子商务进行专们管理,将电子商务中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商品展示等环节的行为规范化,并对电子商务的买卖双方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三是要组织发挥电子商务行业组织的作用,使电子商务行业做好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工作,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整合流通企业资源。

(二)建立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保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违法问题也开始凸显,在监管方面,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还相滞后。互联网在提供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和在为用户提供快捷交流方式的同时,也为犯罪者提供了窃取商业机密的良机,因此我们的政府必须密切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安全防范措施。

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有关电子商务法的制定和出台,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规范。对电子商务支付中的电子签名、订单号、交易号等电子信息的合法性进行确认;同时对盗窃、伪造等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从法律方面进行认定,为定罪提供法律支持;还应把电子凭证、知识产权等与现实中的财务管理结合起来,以有效地保护电子商务中各方的权益,保障电子商务在法制轨道上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明确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

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另外,要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工作,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开拓网上市场,培养和扶持一批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较强的网上企业;还要培育和扩大网上消费群体,使我国网上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还要努力强化科技力量,注重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力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明确电子商务发展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程宜康.《网上银行系统的索及思考》.《经济世界》.2006第9期

[2]林佑刚.《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管理》.2004年第3期

第5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0 引言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必然要求,正因为民营企业需要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任职,然而目前社会上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却会忽略民?I企业,这显然是与民营企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吸纳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吸纳大学生就业。

1 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动机

(1)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大学生就业。众所周知,正因为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个情况就好像政治里面曾经讨论过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道理,往往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就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规模也相比原来而言在不断扩大中,然而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却出现了人手不够的尴尬局面,所以我国的民营企业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进行就业,从而才能够有效推动民营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否则民营企业会因为规模扩大而没有工作人员而原地踏步甚至退步[1]。

(2)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需要大学生就业。因为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现在我国社会市场中的民营企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要想在众多民营企业中独树一帜,并且为了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的恶劣环境下占取优势地位则离不开有能力的大学生就业。在如此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我们的民营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具备与众不同的产品以及富有创意想法的文案,而要想做到这些都离不开拥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富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2 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1)民营企业给予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不理想。通过相关人员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企业给予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民营企业在给予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理想,不能给予大学生就业后像国有企业那样的具有吸引力的良好待遇,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三金五险。并且,民营企业给予的退休方面的待遇也远远达不到国有企业的一半。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往往会直接排除民营企业[2]。

(2)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吸引不了大学生。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因为会受到国家政府的一些明文规定而又行业选择的局限,这样会造成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时遇到一些问题,并且不能够有更好发展,这样一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前途就比较坎坷。大学生看到这一方面,则会认为企业都自身难保了,自己来到这个企业又会有多大的发展。显而易见,民营企业会因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吸纳大学生进行就业非常困难。

3 民营企业如何吸纳大学生就业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由原来的没有而都后来的出现在国家企业舞台上并且绽放出了一定的熠熠光辉,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以及外企而言确实存在了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会忽略掉民营企业。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应该选择一些方法来吸纳大学生就业。我国的权威部门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发展。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的政府部门应该打破一些明文规定并且制定一定合理的政策来让民营企业突破一定的局限,从而可以让民营企业在自身前途发展以及给予大学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进行就业,从而来推动民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显而易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应该优化内部结构体系,制定相应合理的制度并且适当提高一定的薪酬来吸引大学生选择自身来就业[3]。

第6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从经济层面来说,实体经济主要表示物质、流通等方面所开展的经济活动,例如交通通信业、建筑行业、工业等等。正常情况下,经济核心就是价值系统,其中包含两种类别,分别为物质价格系统与资产价格系统。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金融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建设,金融体系逐渐完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面,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良性互动,进而才能够有效调节金融经济与实体经之间矛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实体经济奠定金融经济的基础

货币在是社会经济活动内产生,金融经济不管在国民经济发展内起到何种作用,都需要依托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所发生的变化,全部围绕实体经济作为核心。虽然,金融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偏离实体经济,例如存差扩大、货币空转轻问题,但是就金融经济本质来说,金融经济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条件。

2.金融?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内作用十分突出,例如支付结算、资源利用等,金融经济在不断完善成熟过程中,经济运行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合理对经济资源进行划分,有效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就全球范围发展情况来说,金融经济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金融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更加繁荣。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金融经济承担着重要作用[1]。

二、当前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逐渐完善,特别是近几年,这信用环境及司法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及规章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现阶段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还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风波的传导引发市场波动

现阶段,商业银行正处于股份制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村信用社也正在逐渐进行改革。金融体制制度在进行改革过程中,有效增加了金融机构生命力,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升,有效对风险进防范,有效推动金融快速发展建设。但是这并不表示,金融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金融风波必然会造成市场出现波动情况。

首先,商业银行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正在逐渐落实扁平化管理模式,贷款审核制度越加严苛,风险责任更加明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励机制与商业银行发展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对信贷人员营销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其次,金融监管机构外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对企业资本充足率造成严重影响,造成商业银行出现金融波动,企业没有充足资金,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

2.苛刻的融资标准制约企业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由于自身行业较为特殊,所以基本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上面,商业银行基本上通过信贷维持,或者是推出政策,进而造成企业信贷规模大幅度减少;其次,原材料采购价格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点不足,企业利润分化情况十分严重,企业资金数量大幅度上升;最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盲目性投资模式,进而造成资金短缺情况十分严重,自身积累资金十分有限,商业银行所制定的融资标准十分苛刻,无法满足企业信贷实际需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数额,有效加剧了企业在资金上面所存在的矛盾。

3.无序的金融市场削弱资金供给

截止到目前为止,企业在运营内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金融市场之间有着紧密关联。金融市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虽然有效完善,但是金融市场基本上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下。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各种类别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建设,有效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垄断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入到无序竞争状态之下。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渐落实过程中,逐渐体现在金融市场内。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规章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漏洞,外资银行逐渐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内,我国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房地产行业越加关注,所以金融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金融市场处于无序运行状态下,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破坏,金融市场为企业所能够提供的资金资金数量大幅度减少[3]。

三、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路径

金融经济涉及到社会内各个方面,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之间可以积极互动,相互合作,调节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够保证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管理上面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对金融生态环境关注程度,进而逐渐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完善。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帮助金融机构拜托传统运营负担,逐渐提高管理水准,提高金融可持续发展建设,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提高资本比例,增加股权数量,提高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进而对市场风险;其次,逐渐对金融经济信用环境进行完善,构建针对性措施,促进信用中介组织构建,构建诚信机构,为金融行业稳定发展建设提供高效稳定运行环境。结合,金融经济发展生态规律,对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保证金融债权,保证金融资源合理进入到市场内;最后,结合科学发展观,推动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为金融行业发展营造外部环境。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模式应该不断进行完善创新推动干部考核机制市场化建设,有效降低金融资源市场化控制,对金融市场运行环境进行改善[4]。

2.拓宽融资渠道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应该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实际上也就是构建银政机制,经济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金融政策规划,对金融产业进行规划调整,调整结构。及时发现金融政策修改内容,解决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矛盾及问题进行解决。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借助金融机构专家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提前介入,并且对服务障碍进行清理,金融机构不断降低融资渠道,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其次,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到经济管理部门所开展的活动内,转变经济活动运营观念,对信贷政策进行完善,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积极沟通交流,在保证企业运营情况下,拓宽企业融资渠道[5]。

3.强化金融市场监管

首先,提高对金融监管工作重视程度,对金融经济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提高对金融监管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对监测工作重视程度,密切关注金融机构流动,及时发现金融机构所存在的金融风险,发挥出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市场内作用;其次,对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对金融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对金融市场深入规范处理,根据金融有关政策及法律,对民间资金流动进行引导及监管,有效对非法金融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安全隐患进行打击,并且对金融体系机制及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推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最后,调解金融监管之间矛盾,推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已经构建的金融监管部?T之间,应该积极沟通交流,备案制度共享,有效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及质量,减少金融机构运营压力[6]。

第7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关键词:物流;第三利润增长源泉;政策引导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码:A

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继由挖掘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来依靠其建立的高效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已使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均获得其显著的经济效益而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源泉。

一、现代物流概念的引出

物流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有效的后勤保障中逐渐形成的概念,把后勤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演变成为今天的物流,后来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流通领域借用物流这个词,逐渐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物流概念。物流的本意是连续供给和消费、克服空间和时间差异、实现物的价值的经济活动。现代物流一般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咨询和其他服务等经济活动,形成整合的结构,实现规模管理和合理结构优势。

现代物流业创出最佳效益是要领可以归纳为三点:节约各种费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高效率地发挥物流设备、装备、时间以及劳动力的能量,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将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零库存化”。为达到上述目的,关键要及时掌握物流中货物的流通路线、停留时间、场所地点等各种信息,通过电子地图让生产商或货主、运输企业和货物接收人等消费者及时准确到得以掌握和了解。于是,电子技术是物流界提高效率和明确其发展方向的新技术。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为掌握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动态、提高运输速度和物流效益,正在研究将因特网与货主、物流中介企业及个人电脑相连接,以求将现有的先进通讯网与物流信息技术相嫁接,从而开发出实用的物流动态新技术系统。

二、我国物流实施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可以认为,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增长点。

当然,在我国物流管理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观念、技术都相对落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还很严重,这导致了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对企业物流管理认识程度差,使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居高不下。

(2)物流改革力度低导致改革不彻底。

(3)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也无足够能力服务于中国企业。

(4)物流热 起来以后,很多企业又形成了盲目跟风现象。

受上文所说的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发展模式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纷纷建立了相对完整独立的仓储运输和销售系统,这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成本。

三.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宏观上,政府有必要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1)尽快制定中国物流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确物流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托,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和支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的方针。在此前提下,未来5--10年内,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制度,规范、发展和完善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在内的物流系统。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优势物流企业;以重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及沿海枢纽港口城市为依托,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具备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物流设施系统,基本构筑起我国的物流网络系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

(2)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

(4)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从总体上提高中国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第8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GDP回归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

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第9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范文

    (一)物流产业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传统上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分散进行的物流活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活动的低效率和高额成本,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制约因素,并被视为“经济的黑暗大陆”(p. druker fortune 1962)。从50年代到70年代,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资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和产品分销(physical distribution),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注重和强化对物流活动的管理,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在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部门和职能领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y logistics)企业。各种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