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心得范文

经济学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心得

第1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4-02

一、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上学期,笔者带了金融学专业4个班的国际经济学,共有280个学生。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算是基础比较好的,但是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过程中也发现他们学得很吃力,听讲效果不好,缺勤现象也比较频繁。

(一)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所讲的内容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对外贸易措施、国际经济一体化、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内容比较多,涉及范围比较广。

(二)教学方法

笔者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讲授以上各章内容。除了传统讲授以外,还让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对某些章节涉及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案例汇报,个别时候播放一些视频让大家了解和关注教材里提到的相关理论与经济背景。

(三)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

学校采取这样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5%,期中考试占15%,期末考试占60%”,这几部分成绩的综合作为最后的评定成绩。期末试卷题型包括单选题(20分)、判断题(10分)、计算分析题(15分)、简答题(35分)、画图分析题(20分)。按照这样的考核比例和考试类型,综合评定下来,280个学生中有65个学生是不及格的,不及格比例23%;如果按照期末卷面成绩计算的话不及格的会更多,每个班有40%的学生卷面成绩在60分以下,有些学生的卷面成绩只有几分或者十几分。这样的成绩说明,这些学生一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反思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后应该怎样来讲好这门课。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枯燥而且难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太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任课老师的原因,笔者虽然教书10年,但毕竟是一个阅历比较少的教师,没有企业方面的实践锻炼,所以,在讲课过程中不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来传达一些心得,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觉没有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该跟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高。就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综合。虽然这些课程各有侧重,但内容重复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内容在其他学科里接触过,有些学生已经开设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了,再学习国际经济学就觉得没有新颖了,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国际经济学上。但是,国际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学生没有重视,导致最后成绩不理想。还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开设国际经济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虽然有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同时学习贸易和金融理论和专业用语,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

(二)理论过多,且与实际脱离

国际经济学包括古典、新古典、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等,这众多的古老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觉得这些理论太空虚、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学不像国际贸易实务那样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抽象的理论内容让学生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三)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加大了学习难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延伸,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很多章节都用到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比如相对优势理论的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一般均衡来分析贸易利益。很多学生对生产均衡、消费均衡、生产可能性曲线等西方经济学知识学得都不好,现在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学习国际经济学,这更加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四)图形分析过多

国际经济学大量采用数学模型和图形分析贸易利益和金融理论,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第四节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以及第五章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的图形分析等,这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理知识和抽象的图形分析能力。由于三本院校学生的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导致学习国际经济学难度比较大。文中的图形都是静态的,很多学生不愿意动脑去分析,有些还不了解每条线的含义,使得他们不能理解图形所反映的经济含义。国际经济学的特色就在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通过作图来反映国际贸易的,在考核时这应该是必考的,这让很多学生失分过多。

(五)课堂教学互动少,学习参与度不高

虽然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来讲解教材内容,也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小组汇报,但由于每个班人数众多以及课时限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个班70多个人,如果人人参与,课时绝对不够,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只能是每个小组找代表来汇报成果,案例分析和小组汇报只能提高个别学生的查阅资料、做课件、讲课的能力,还有很多学生压根就没有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坐享其他学生的成果,自己只注重平时成绩、老师考勤,而不关注课堂听课质量。由于班级人数多,老师又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导致一学期下来,一部分学生就没有学到知识,期末考试题不会做。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创新

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内容来说,一个老师是无法更改的,这需要学者再编国际经济学课程时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引入一些实时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在既定的教材下,任课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只能通过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途径来实现。

(一)推进互动式教学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课堂上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围绕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第一,加强学生对实时热点经济问题关注。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提前安排某个学生在课下准备近几天的国内外经济热点新闻,以便在下次上课时对全班同学进行阐述或抒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一方面能尽最大能力调动全班的参与性,另一方还能充实所有学生的实践知识,能更好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国际经济局势。第二,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上课前就给学生说明老师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回答好的可以加分作为额外的奖励。这会让学生能专注地听讲内容以备老师提问,如果老师都是满堂灌从不提问学生,那么就有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上走神,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让学生讲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挑一些简单的章节或一个案例,让学生自己预习、搜查资料、自己做课件,然后给大家讲解。这能提高一部分学生的查阅资料、设计课件和讲课的能力,当然,由于学时的限制,这只能对个别学生,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

(二)充分运用网络实时视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就学习知识来说,凭着当代大学生的聪慧,如果努力学,没有学不会的,之所以考试效果不够好,就在于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式,没有花时间备考。所以,要把精力放在平时,让学生在平时就能轻松而且有效地把知识掌握住,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面对抽象的理论体系,只通过枯燥的讲解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借助发达完善的网络工具,学生也非常喜欢声色并茂的东西。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播放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比如,在讲国际贸易理论时可以播放大国崛起、货币专题,也可以关注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财经节目,把某些经济热点专题播放给学生,通过这些图文、声音、动作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案例的运用,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理论较多,需要用一些实际案例把理论具体形象化。比如在讲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增长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时,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时,可以引进“荷兰病”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查阅“荷兰病”的起因和表现,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国实际来分析中国是否有“荷兰病”这一病症,从而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外,在学反倾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反倾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遭受反倾销案例频繁,以及如何应对,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更多的反倾销知识。

案例教学虽然能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但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案例。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建国际经济学课程组,由多个任课老师来建立国际经济学案例库,达到资料共享,单凭一个老师案例教学效果是很有限的。

(四)改良考核方式

我们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内容限于教材并且还要求题型不少于五大类型。这种考核方式出现以下现象:一种是平时成绩不错,但最后期末考试时没怎么复习,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一方面原因在于平时不缺席但没怎么听课,只是应付老师点名;另一方面原因是平时作业抄袭其他同学的,自己压根就不会。还有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平平、缺勤比较多,最后期末考得也不高,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种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应试考核,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整体成绩,需要改良一下考核方式,让任课老师有更多的权利。可以尝试把国际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分成几个组成部分,不要局限于卷面考试,闭卷考试占一定的比例,以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其他考核可以通过提交学科论文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获得成绩,前提是必须是自己写的,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锻炼他们的搜集资料、帅选资料、构建框架、组织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本科生搞科研、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讲好这门课,让学生都能乐于学习这门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任课教师从能力、课堂设计、教材选取等众多方面来全面改进提高。本文里给出的一些教学分析和改进意见,希望能给将来的国际经济学教学以启发,让更多的学生乐学、爱学国际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姜文学,邓立立.国际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坤林.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

第2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一 对经济人修修补补,使经济学贴近现实

到目前为止,对经济人进行修修补补,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仍是重新解释经济人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多。

1 罗纳德·H·科斯的解释

科斯看来,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假定,即每个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在传统经济学中也就不重要了。科斯指出“应当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2]科斯认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是受制度约束的,是有限理性的,人的交易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科斯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把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说明产权不同的人会导致不同的效率,而产权的明晰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科斯因为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 加里·贝克尔的解释

表面上看来,贝克尔是利他主义经济思想的一个代表。他认为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而且还有利他动机,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一书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模型。在模型中,贝克尔实际上是将利他主义的行为动机解释为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将自利原则用之于利他主义现象。这表明贝克尔并没有超越亚当·斯密所讲述的关于面包师和酿酒师的故事。[3]

在对经济人进行新解释的基础上,贝克尔将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的分析工具,提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在于是否具有物质性或商业性,而在于是否具有稀缺性。所有与稀缺和选择有关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在贝克尔看来,“经济人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货币价格或影子价格,重复或零星的决策,重大或次要的决策,感情或机械似的目的,富人和穷人,男子和女子,成人与儿童,智者与笨伯,医生与病人,商人与政客,教师与学生等等。经济分析能够预见的应用范围如同强调稀缺手段与各种目的的经济学定义一样宽泛。”[4]因而,他勇敢地将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广泛地分析了种族歧视、犯罪与惩罚、家庭与婚姻等包括利他主义与道德在内的人类行为,开创了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研究,从更广的维度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特征。

贝克尔由于“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 道格拉斯·诺斯的解释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为了解释制度的稳定与变迁,诺斯考察了人的认知过程,对经典经济人的理性进行批判,认为人的学习对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在其一生中的经验产品,而且还包括那些沉淀于文化中的经验积累,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的学习,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变成一种经过特定社会文化过滤的累加过程,而文化则决定着人们对损益的判断。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总是受到所在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的影响,而人在决策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比如一个中国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在接受同一事物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各自的社会里接受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左右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看问题有失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人。似乎在诺斯的论证中,把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包括进去以后,人的行为就变得非理性了。但是,诺斯仍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他关于经济人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超出经典经济人的巢臼。

诺斯在重新解释经济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与罗伯特·福格尔同获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 经济对策论中的经济人

博奕论(策略对策论)由20世纪初的一些数学家提出,设计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的技巧。约翰·豪尔绍尼、约翰·纳什、赖恩哈德·泽尔滕等人将博奕论研究领域的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方面的分析,形成经济对策论。无论是完全信息或不完全信息博奕,策略对策论都刻画了竞争中的经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理性经济人从静止的状态活跃起来,从多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经济人的认识。在豪尔绍尼所建立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合作博奕和不合作博奕中,局中人都是有限认知能力的人,从而使其成为现实中的人;在“囚徒困境”例子中的纳什均衡局中人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决策是不合乎理性的结果,即人人都具有理性,都具有理性的人在相互交往的经济活动中,理性与博奕的结果,就有可能得出对经济活动所有当事人来说都是非理性的决策,个体的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他们三人把博奕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在非合作博奕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奕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改造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从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信息经济学在继承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承袭了有限理性理论。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一个有限理性的人总是试图最大化其效用,但它只具备有限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有限的能力导致私人信息的存在不可避免。当一方试图获取另一方已经拥有的信息,其成本可能超过收益;或即使一方主动地向另一方披露这些信息,但对于接受方而言,这些信息可能是不可证实的,这意味着信息注定是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的引入产生了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这些分支的理论成果被称为激励理论、契约理论或理论等等。

信息不对称按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事前的非对称可能使契约当事人隐瞒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并可能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来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事后的非对称则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不能把人的行为后果与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分离开来,人就有可能把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责任推到委托人的身上而回避了风险。价格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便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要寻求一种与特定的交易信息结构相兼容的契约安排,这构成了委托—理论研究的主题。

以上的信息经济学各研究主题其实也包含了经济行为主体的博奕行为,也描述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过程,使静止的经济分析动态化,使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进一步成为生动而又现实的人。

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詹姆斯·米利斯和威廉·维克里由于他们“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经济理论做出基础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三人“在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6 阿马蒂亚·K·森的解释

阿马蒂亚·K·森认为:“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的”。[5]他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同源的思想,认为要把经济学放归回“关注真实的人”。还认为“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人这一概念具有不可约减的‘二元性’。我们可以就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来看这个人,认识和关注他或她建立目标、承担义务、实现价值等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就福利方面来看这个人,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但是,这一两面性,在纯粹自利动机的模型中却完全消失了,在那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完全出自他或她对自己福利的考虑。不过,一旦自利这一束缚被解除,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个人主观能动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由他或她的个人福利来启动的。”[6]森的贡献在于承认经济学在研究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时,经济学需要人类“自利”普遍人性的假设,以追求最大化的目标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生活;但是应该加入伦理的内容,承认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人性假设最为逼近真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阿马蒂亚·K·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经济人,因“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 坚持传统经济人,发展传统经济学体系

第3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长期以来,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所努力探索的主题。自19世纪开始,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理论时都深思熟虑地将人的大脑看作一个黑箱,忽视大脑的细节以及心理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性选择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现代经典经济学理论不论是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对实际问题的解释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一系列经典经济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所谓“异象”也在不断出现。行为经济学借鉴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它认为人们在实际的决策行为中,其选择偏好并不满足“理性”假设,而是存在着诸多“非理性”的局限。

神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试图揭示大脑在制定复杂决策时实施怎样的计算、如何计算以及这些知识对于个人行为有怎样的意义,并通过借鉴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经济学领域的诸多成果来探寻一种更加准确与完善的决策模型。它不仅为行为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和思想建立了初步的神经学基础,而且,它最大的创新还在于发现了那些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但却被理性决策理论低估或忽视的生理学变量。

二、决策的研究视角

(1)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决策理论

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它假定决策者的偏好是固定不变的,遵循贝叶斯理性,并且能够稳定地对具有不同重要性的各种结果按效用大小做出安排;在此基础上,理性决策者对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做出估计,接着对其决策产生的后果做出预测,最后对所有可能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出使得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抉择。这种完全理性的决策理论植根于期望效用理论(EUT)和贴现效用理论(DUT)。

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情境下个人决策的规范理论框架,它认为,决策者选择能够使得最终财富状态的期望效用最大的方案。贴现效用理论则要求决策者的偏好满足一系列公理,并进一步假设贴现率是固定的并且效用率最大化,该理论已成为研究跨期决策的标准框架。

(2)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

行为经济学引入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正,将复杂的非理性人类行为融入标准的经济理论之中,形成了前景理论、含糊决策以及跨期选择等主要思想。

前景理论认为在决策时,人们通常不是从总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收益和损失的角度考虑。与期望效用理论相比,它存在以下差异:首先,个体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中,对风险的偏好是不同的;其次,价值的载体是财富或福利的变化而不是最终状态,并且这种变化根据对参考点的偏离程度来进行定义,决策行为随着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第三,前景理论认为偏好是“决策权重”的一个函数,这些权重并不总与概率相对应,它常常会强调小概率事件而忽视一般或高概率事件,这被称之为“非线性的概率权重”。

著名的Ellsberg悖论对期望效用理论构成7很大挑战。Ellsberg(美国,1961)认为相比于拥有含糊概率的选项,人们更偏好具有确定概率的选项,即使这些选择与期望效用的预期相违背。

近年来,贴现率递减、量值效用和符号效用等许多市场“异常”的发现,使传统的指数贴现时间模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大量的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发现时间偏好并不是固定的。其中双曲线贴现②作为指数贴现的替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此时间偏好理论研究呈现新的繁荣局面。

(3)决策的神经功能学基础

神经经济学引入大量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个体的经济行为,逐渐打开其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经济决策研究作为当前神经经济学领域最热的主题(Camerer,美国,2004),正日益对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型提出新的挑战。

诸多研究学者发现大脑的神经运作过程实际上是受控过程与自发过程、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Camerer,美国,2005)。并且,不同于其他执行系统,大脑的决策制定要求一个范畴很广的输入,它包含多模式的感官输入,基于先验经验、感觉和情绪反应的条件,以及对未来目标的预期。为了得到更合理的决策,大脑需要将这些输入物加以整合,使之与不确定性、期望以及结果相关,并有序地进行处理。

决策制定的神经运作系统由高度复杂、紧密联系的回路组成。下表给出了一些与决策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的功能分类。

三、神经经济学的决策研究主题

经济决策的研究或许是当前神经经济学领域进展最快的主题,而不确定性决策与跨期决策又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1)不确定性决策

根据各选项结果的概率是否可知,可将不确定性决策划分为风险决策与含糊。决策。近年来,随着无损伤脑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经济学在此领域内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初步成果。例如,Smith等人(美国,2002)研究了个体在风险和含糊情境下决策的神经基础,研究发现:在风险情境下,个体在面临收益时厌恶风险,在面临损失时追求风险;而在含糊情境下,个体无论是面对收益还是面对损失都采取含糊规避。而如,Smith等人(美国,2002)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被试的主观经济偏好与相应的大脑神经活动相连。该实验要求被试在每组博弈中做出选择,实验发现被试的含糊偏好能够预测外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并且该区域的活动与个体行为冲动的临床测试负相关,这说明大脑此区域主要负责情境分析并且抑制冲动反应;相反,被试的主观风险偏好能够预测后顶叶皮质的活动。

与古典经济决策理论的观点相反,神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发现风险与含糊情境会影响个体的决策选择。例如,Hsu等人(美国,2005)设计了一个类似于Ellsberg悖论的实验,发现决策时含糊的程度与杏仁核以及眶额皮质的活动正相关,而与纹状体系统的活动负相关;眶额皮质损伤的被试对于经济决策中含糊和风险的水平不敏感。这表明大脑可能存在一个神经回路参与不确定性的决策。另外,大量针对猴子的动物研究也表明顶叶以及后扣带回的神经活动与决策选项值和风险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风险与含糊情境下决策的神经机制将被进一步揭示。

(2)跨期决策

经济行为个体在进行跨期决策时,其时间偏好并不固定,而是存在着诸多“异象”。因此,神经经济学不仅要揭示与跨期选择相关的神经活动的认知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能合理解释这些“异象”的更加完善的神经模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神经影像学实验已经找到了这方面的一些神经证据。

McClure等人(美国,2004)研究了与即时或延迟的货币报酬决策相关联的神经系统,研究发现,相比于延迟很长的报酬,在面对即时交付或延迟很短的报酬时,大脑的边缘系统区域能被更强地激活;同时,每一种选择都会激活外侧前额叶和顶叶皮质区域,但是当被试偏好延迟更长

的大数额报酬时,外侧前额叶区域的激活幅值会升高。这说明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系统分别对应于α与β系统:边缘系统可能与短期的β系统有关,而外侧前额叶与顶叶皮质区域则可能与长期的α系统有关。相似的结论在Tanaka(日本,2004)等人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2007年,McClure等人重新设计了实验,每次实验的报酬值不同,延迟范围以分钟计,而非周或月。实验结果与前一次相似,因此他们认为有关大脑存在双重神经系统的猜测,在更短延迟的原发性报酬(即每次出现的报酬都是不同的)情境下,也是成立的。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有关结论是有争议的。例如,Glimcher等人(美国,2007)测量了不同报酬和延迟下个体层面的无差别的行为数据点,通过适合贴现函数的边缘系统区域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来获得相关的神经贴现参数。该研究表明边缘区域的BOLD水平是与实际的行为相联,而不是与过于冲动的短期系统相联。并且,短期的β系统仅在包含即时或短暂延迟的收益的选项集里才会被激活,当集合中的延迟时间相对变长时,边缘系统不会被激活。而且,目前仍然没有足够的神经证据显示不同的选择系统到底如何影响决策。此外,对于跨期选择,目前能支持此双重神经系统假设的动物实验证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发现。

四、总结与展望

神经经济学在此领域的很多研究尚处于新兴阶段,将它看成是完全颠覆古典经济学的新范式还过于乐观。然而,正如很多学者所述,神经经济学通过详细地阐述大脑如何工作来为微观经济学奠定更深层的基础,正逐步打开个体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据此观点,在决策研究领域,神经经济学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都认为自发的情感过程会影响个体经济决策,然而,情绪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不确定性决策?

第4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信息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能动性,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增进和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就是说要学以致用。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搞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简单的论述。

1 引发学生好奇心,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处在萌芽状态,他们对各种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新鲜、好奇而学的。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在教学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不断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

培养

目前,计算机教学已和很多学科整合起来,这也是新课改的精神之一。学校已参加好几届语文网络课的比赛。所谓语文网络课,是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这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教师一方面自己在钻研教材,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进行网络方面的操作,一个过程下来,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 合理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能起到寓教于乐,开发智力的效果。如果去问学生为什么对计算机感兴趣,他们可能毫不犹豫地说是游戏、网络在吸引他们。既然学生喜欢游戏、上网,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把那些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技能寓于游戏之中,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许多操作在课堂中的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比如讲键盘的使用,以往第一课时在教室先将键盘的分区、一些特殊键的功能等,详细地跟学生讲解,并带上键盘实物图,告知每个键的位置及其功用。而第二课时上机实践时才发现,讲过的内容,学生根本没记住,一切都要重来。后来笔者通过找一些学生交谈、了解,他们说:“老师,我们觉得打字太枯燥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学生的提示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打字只是作为一种技能,并不需要把每个人都训练成“神童”。

教学要有创意,尤其是新的课程,不要照搬原来的常规教学,要适合本课程的特点。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学习源动力来自于兴趣,那么教师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后来教学中,笔者开始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青蛙过河”,学生在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直观,学生感兴趣,它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校总学时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是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其重要。信息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

4 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四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变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

2)教学策略的转变。教师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应重情景、重民主、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殿堂。这是现在教师追求的一个境界,即使一个细节也不放过。

4)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验、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 信息技术教师语言应该有亲和力

第5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情景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标的新思维,也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教学方式,将对课程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手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新课程和信息技术双重视角的观照下进行情景设计。

改进教与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媒体本身并不能显著地增加教学效率,任何一种新媒体应用到教育当中,都应当科学地进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情境设计,

关于情境与知识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⑴。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同样,课堂提问也应力求通过精心营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引出。真切实在、新奇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与问题情境融化在一起。问题情境中的矛盾冲突、奇思妙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想象联想、推理判断、研讨辩论等,并从中获得体验感悟。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情感的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的要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设计重点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等六个部分,以问题为核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课程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1、信息技术环境下几种学习情境的设计。

(1)问题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再学习MP3容量时,先让同学们看一则新闻――天价微博,“我在莫斯科发了三条微博,今天中国联通向我收了3900元上网通信费,够买一个手机了。”。联通方面解释称,联通用户在俄罗斯的数据漫游收费标准为每0.1元/KB,每M流量的费用是102.4元,而金娜在俄罗斯转机期间,iPhone所产生的流量39M左右,因此被收费3900多元。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同学们一下就吸引住了,然后就这则新闻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什么是KBMB?

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己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与学生兴趣具有较高粘合性,容易实现理论知识和信息环境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真实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刺激,迅速感知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共享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即时访问远程主机,获取大量资源。例如神十太空授课,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3)模拟真实情境设计: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可以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如创建模拟法庭,现场进行演练,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话剧,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等。

(4)协作情境设计: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如BBS、微博、电子邮件、QQ、微信等)创设协作化学习情境,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情境有竞争式、协同式、伙伴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汕头的美食攻略,厦门的旅游攻略,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中的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有目的的查询,给学生15-20分钟时间查询,再给10分钟讨论时间,所有的学生都被这个时尚的问题吸引住了,老师把问题已提出,学生立刻去动手查询,一看到有新奇的图片,美丽的风景,可口的美食,都激动不已。都想尽可能的搜索到不同的信息,和同学们分享。查看到美食信息,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信息向小组同学作具体介绍。讨论要求一明确,各合作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活动起来,教室内发言声此起彼伏,那些思维慢、口头表达较差、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已见、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使问题在广泛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材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具有很高类似性,容易实现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迁移,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信息化环境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同时,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学习者的角色也可以进行隐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和目标的合理安排,更多的是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

(5)创作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创作工具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或亲自动手模拟实验操作的情境。例如,为学生提供网络、Word等软件和工具,创设网上作文创作环境;提供“几何画板”的创作工具平台,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创作诸如“三角形函数图像性质”等应用小程序。

2、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设计要尽可能真实。“真实”包括真实性和科学性,只有真实才更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意义的建构。

(2)情境设计要有多样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环境而建构的,每个人的经验存在差异,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的。因此,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应该围绕学习主题,从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境,由学生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经验的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应运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设置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能让学生随机进入,灵活跳转,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与不同认知的需要。

(3)情境设计要有艺术美感。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美感和吸引力,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新的问题,尤其是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要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信息上。

(4)情境设计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分,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宜用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概念、规律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而真实情境则宜用于态度情感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常用于启发学生思维、渲染环境气氛等。

(5)情境设计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者作用。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对于抽象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很难具体化、形象化,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由的“遨游”,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关于情景和知识的比喻网络引用

第6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无形之手使供求关系趋于均衡”至今仍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在斯密看来,经济学首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和财富创造,而劳动分工是其中关键的组织原理。经济学也是斯密一项雄心勃勃但未竟的研究计划——关于人与商业社会的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明确地把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由此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历史潮流,即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也无法阻挡。

20世纪,经济学日趋数学化,并自我定位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这两股趋势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学变成了社会科学中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亚当·斯密所设想的研究人与社会的经济学已被世人遗忘。

经济学发展停滞

经济学已经变成了一门由理论主导而与日常生活割裂的学科。对于经济学与真实世界的经济脱节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非但不认为是本学科的致命缺陷,反而感到骄傲。他们沾沾自喜,认为经济学不局限于某一个主题,而是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方法,不论是在人类还是非人类领域都适用。

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永不停息的创新动能,这使它较于中央计划经济具有一种卓越的优势。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驱使公司在技术、制度和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并把这作为第一生存策略。长期以来,不论是铁杆拥护者还是立场坚定的批评者都早已认识到,市场经济在发明新产品、发现新生产方法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这一点正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然而,这种整体动态在经济学教科书上却几乎看不到踪影。作为一个典型特色,新古典经济学着眼于静态的资源配置问题。但是,生产从性质上来说是不同的,因为它在本质上是生产性的,或者说创造性的,会产生新的产品和更优良的产品。生产也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当经济学把当今以及将来的所有产品都视为理所当然之物时,创新和生产也就无从谈起。新产品是如何发明的、在不同公司和不同市场组成的网络中生产是如何协调和组织的、哪些因素决定着生产方式等等,这些关于生产结构的研究基本上不在当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除了抽象、不再扎根于对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以外,现代经济学的停滞不前也叫人失望。当我们拿经济学与生物学比较时,这一点就尤其触目惊心。达尔文(Darwin)的开创性着作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但他是在马尔萨斯(Malthus)和斯密的启发下,发展出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如今,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学较达尔文之时已有长足进步。虽然达尔文的着作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在读,但在生物学课堂上,没有人会把《物种起源》当作基本教材。而换作经济学教授,仅凭一本《国富论》,就依然能教好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停滞不前,经济却在不断前进。近来经济领域出现了两股最新的变化趋势,它们在今后还将继续造成深远影响: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的繁衍,一是信息与电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并且后一种趋势对前一种趋势起到促进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印度开启经济自由化进程,都标志着计划经济走到了尽头。今天,市场经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蓬勃发展,而不再是西方国家独有。由于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我们必将看到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世界舞台上争奇斗艳,使全球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多元化、更有活力。与此同时,由于技术革新,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处理和传送信息的成本已经大为降低,这也催生了新的全球劳动分工和贸易模式。

拒绝“黑板经济学”

有感于全球经济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而经济学却缺少进步,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和我决心创办一本新的期刊,来促使经济学出现新的面貌。有几个因素促使我们做这样的决定:

第一,科斯所批判的“黑板经济学”在本行业中仍然处于主流地位。这种经济学能够漂亮地展示在黑板上,却与真实世界几无瓜葛。尽管实证方法近来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当前的实证研究几乎都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它们依赖于总量的统计数据,而总量数据往往会掩盖分项数据的不均衡性。

第二,在实证经济学领域不存在相互竞争的研究方法。数学在理论推导上的应用以及计量经济学在统计实验中的应用,就是唯一正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上的统一正犯了被哈耶克(Hayek)称作“唯科学主义”的错误。选择何种方法,最好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来决定,而不应取决于任何“科学的”标准。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数量众多且纷繁多样,方法上的兼容并蓄既是必需的,也是可取的。如果所有文章都遵从同样的技术标准,在考虑是否予以发表时,首先从它们的技术复杂性来评判,那么,那些难以获得量化数据的问题就会被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而不管这些问题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一味痴迷于精深的技术还会让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近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表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种种挑战并且充满不确定性,这使经济学领域探索新思想更具紧迫性。现代经济学自18世纪问世后,在接下来的150年间主要是一门英国学科,因为当时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因所处环境而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学者都大多在英国国内。二战以后,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明显转移到了美国。时至今日,经济学仍然主要是一门美国学科。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兴起,一个由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构成的世界,将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如果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他们本国的经济,这将有助于经济学适应全球经济的制度多样性和文化异质性,从而逐渐把经济学转变成一门全球性的学科。

人类经济是一个人为的、不断演变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它是一个渐次展开的、 开放性的历史进程。在这种动态格局中,公司和市场、政府和法律、家庭和学校、文化和技术、道德和规范,都是多元制度体系(institutional complexes)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制度体系对人类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进程既起到支持作用,又与之共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扩张,我们将利用人性的丰富多彩以及不同经济体所呈现出的制度多样性,推动经济学进步。它将发表探索经济运行及演变规律的实证性(包含历史、定性、统计、实验等方面)和理论性的研究结果,包括短篇研究报告、访谈、评论、书评以及其他各种富有趣味的文章。

罗纳德·科斯将担任这本拟议期刊的创刊主编。科斯在1964-1982年期间曾任《法律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主编。1978年,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提名科斯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他对科斯的编辑工作赞赏有加。当科斯退休时,人们总结他的编辑工作时这样写道:“身为主编的科斯是知识型领导。他的编辑职务远远超出管理杂志投稿。他利用杂志提醒和影响经济学家以及对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法学家,引导他们研究其认为重要但被忽视的问题。”在担任主编的18年里,科斯不仅把《法律与经济学杂志》发展成为一本独具一格的杂志,而且通过这本杂志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法律与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在经济学领域取得突破,并不意味着全盘抛弃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并逐渐演变的,价格理论无疑有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不同于大体上把主流经济学视作无物的异端经济学,我们希望秉持这样的宗旨:与主流经济学相交融,丰富主流经济学;充当思想的市场,激励学者探索新的或者不一样的方法,用于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使经济学跳出价格理论的范畴,有一个方法是把着眼点从消费者选择转向生产结构。生产是不断变化的,把研究重点放在生产上,将有助于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人类社会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受到忽视的关键维度,那就是—合作。由于把关注点放在资源配置上,经济学一直以来着重思考经济中竞争的一面,然而,在经济中,合作与竞争同样无所不在,同样至关重要。人们在商品市场上合作,他们各有专攻,互相交易;人们也在思想市场上合作,共同促进知识的增长。经济学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既要承认竞争,也要承认合作。

第7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信用问题;经济学;对策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信用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各市场主体能够在较好的信用条件下和信用关系下进行市场参与,以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就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来看,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虽然带来了经济的更好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信用问题,要求国家必须要从经济学角度对信用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推动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以下本文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具体探析。

1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问题探究

1.1信用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概述

信用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文化论观点。文化论观点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不同,那么国家的信用程度也会相应出现不同;第二点,经验论观点。经验论强调生活经验和精力对社会信用问题的看法。如,生活经验很少的人在与人进行交流时必然更加愿意相信对方,也更加信守自己的承诺,反之亦然;第三,理性轮。理性轮也被称之为利益论,指的是人们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前提下保持的信用态度。如,个人在利益问题下首先要考虑自己此次的交易收益更多还是损失更大,其次要考虑对方诚信程度如何,是否会失信。综合两方面考虑之后,人们才会决定是否进行交易;第四,制度论。制度论强调制度环境对于社会问题的影响,当政府类型适合增进社会信用时,社会信用问题肯定也会相应减少;第五,道德论。道德论提出,信用问题与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息息相关的,悲观的人会相对缺乏信用,而乐观的人对社会信用则会抱着积极的态度,积极坚守信用。

1.2信用问题的经济学本质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信用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利益。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参与主体主要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一个是从他人的角度进行考虑。这也就是我们在道德观念中提出的利他问题和利己问题。但是无论是利他还是利己,我们看重的均是“利”字,也就是“利益”。人类社会产生的两种基本人性为自私心理和同情心理,而自私心理的本质就是利己原则,同情心理属于利他原则,并且是基于自我利益的从社会实践来看,利益问题也的确是经济问题和信用问题的核心。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对亲近的人较为慷慨,对不够亲近的人则较为吝啬。这种慷慨实际是能够也是自我利益的慷慨。因此,可以看出,信用问题的本质是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1.3信用成本问题分析

社会信用也是需要一定成本的,而这些成本应该怎样来测量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信用量”。信用量的测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第一,个人的财富值和收入情况。财富值和收入更高,说明对方失去信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小,那么信用量就会越高;第二,工作的稳定性。稳定的工作可以相对提高个人的信用度,因此信用量也较高;第三,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看重诚信问题,因为失信会给这些人带来巨大的地位和形象损失,因此信用量也相对较高;第四,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决定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知,因此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其失信的可能性相对会较少,信用量也会相对较高。以上大部分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对于企业来讲,信用量的测定则主要需要从产品的质量、服务、企业的收益情况、偿还贷款的情况以及履约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提到的信用成本测定的几个方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完全信息条件,即买卖双方对对方信息均十分了解的情况下,经济主体需要将信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高于成本,反之则会导致利益低于成本,并且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也就是买卖双方获取的信息不对等时,情况就发生变化。根据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信用度越低,那么经济主体得到的经济利益反而越高,而越重视信用,亏损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因此,在这种市场情况下,经济主体会偏向于不将信用的一方,并且不讲信用的经济主体会排斥讲信用的主体,导致市场环境出现变化,影响谁信用问题。

1.4信用的博弈论问题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讲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两个囚徒面临同样一种难题时,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两个人都会坦白自己的罪行,然后大家一起入狱(入狱年限为五年)。后来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根据“囚徒困境”的实验进行了二次实验,即“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这个实验过程总人们发现,其最好的博弈策略居然是“针锋相对”也就是说,甲乙二人均采取这样的对策:你如果合作要坦白,那么我也合作坦白;但是如果你不合作坦白,那么我也会合作坦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居然成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双方都不需要入狱。将博弈论的理论应用到信用问题中就是:如果对方守信,那么我守信;而如果对方不守信,那么我也不守信。因此,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般来说,在前面一次的经济交易中,大部分会出现“守信,守信”的情况,只有当博弈次数增加,其中一方主体认识到:“当我们都守信的时候,如果我突然失信,那么我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时,一方开始出现失信情况,那么另一方在接下来的交易中也会采用失信的策略。这就会出现“你失信,我也失信”的状况。结合博弈论和信用成本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博弈后期出现的失信情况主要由于是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也就是交易双方处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那么也就是说,博弈中牵涉到的长期信用问题和短期信用问题实际上仍然与完全信息条件和不完全信息条件有关。

2 当前我国存在的信用问题

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来看,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假冒伪劣商品数量增多。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质检系统查办各类质量违法案件51.1万起,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121.1%;第二,企业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交易的情况增多。即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后,收了付款但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交货,或者收了货物但是没有及时付款的情况增多;第三,市场诈骗情况增多。2012年12月6日,广西南宁公安机关成功破获“10・16”特大传销案,抓获该传销团伙A级头目70余人,逮捕30人,查获涉案款物一批。2017年1月13日,湖南长沙公安局现场捣毁传销窝点378个,查获参与传销人员4000余名,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8名,传销骨干全部落网。

3 信用问题的对策探讨

第一,要求能够加强对市场的整顿,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信用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因此,政府如果能够实现市场信息的透明和公开就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等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出现社会信用问题。如,政府可以鼓励公民利用信息技术开辟信息获取渠道,加强公众对经济主体的全民监督,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确保信息公开的法律效应;第二,提高信用量小的经济主体的失信成本。信用问题的出现均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因此,当失信成本高于获得的利益时,经济主体就会慎重选择,从而避免出现社会信用问题。尤其对于信用量较少的经济主体而言,其本身能够承担的失信成本并不高,这时再提高失信成本,必然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失信的效果。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力度的形式以及加强法制建设的犯法来约束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如对于违信用的经济主体,政府要加大主体的赔偿责任,扩大赔偿范围。而在诉讼方面,为受害者提供更多便捷的诉讼取渠道,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维护社会信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用问题的经济学本质为利益问题,出现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主体双方的信息不对等以及失信成本低于实际收益。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要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经济信用问题必须要求能够加强对市场的整顿,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并且提高信用量小的经济主体的失信成本。只有这样,市场经济主体才无法寻找信息不对等的漏洞,也才不会想要通过“失信”来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达到解决社会信用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卓瑶.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J].经济师,2012,06:57-58

[2]武超群.基于经济信用的公共信用及其张力模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4:69-74

[3]王兴娟.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问题的经济伦理分析[J].r业经济,2013,08:35-36

[4]龙海阳.认缴资本制下公司信用维持的路径选择――基于法经济学理论的分析视角[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12+64

[5]叶银龙.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成果运用与信贷模式创新――以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为例[J].西南金融,2016,03:66-70

[6]李建革,刘文宇.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信用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04-107

[7]郄瑞嘉.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社会信用[J].商,2016,18:92

第8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一、创设情境,刺激求知欲

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求的欲望。兴趣发端于内部动机愿望,一旦他们的求知欲强烈了,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制造悬念,使平淡的教学内容变得新奇,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眼和视觉》一课时,上课伊始,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投影片,然后用投影仪的镜头,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倒立的图像。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又如,在教学《电生磁》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电池一节,导线若干、铁钉一颗。提问:“谁能利用这些材料把老师粉笔盒中的大头针吸出来?”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磁铁,知道只有磁铁才能吸出大头针,而教师手中的材料却是电池、导线、铁钉。于是学生便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关键是问题要提得奇,用奇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用奇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新奇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引发他们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疑求趣

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解疑。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学生才能有问,有思,有究;有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引疑求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设疑,一个精彩的设疑,能带出激疑、质疑和解疑等一连串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设疑――解疑”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人们生活在大气压中,却从未感到大气压强。让初中生一下子接受大气压的存在,确实困难。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小实验。取大、小两个试管,小的恰能套在大的里面,先在大试管中倒入半管水,然后把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再把它们倒过来。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小试管怎么不掉下来?”“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试管推进去了?”学生感到困惑不已,积极讨论,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出。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能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新奇感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之进入学习的最佳情境。

三、创设情境,以新诱趣

纽纳指出: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教学中联系实际,穿插新鲜的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事例或故事,是一种巧妙的艺术,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识记、防止遗忘、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的“催化剂”。当然,选择的故事要力求具体、形象,要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精神,激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先讲述一则小故事:传说大约两千多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把俘虏来的奴隶投入死海,谁知这些奴隶并没有沉入水底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让学生分析,奴隶不沉入水中的原因,是“天神”保佑他们吗?然后教师再做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情况,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现象,悟出其中的道理来。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加上科学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破除了迷信思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喜爱科学的目的。

用这种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因此,所用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越吸引人。可见,运用鲜为学生知道的事例,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牵动学生的思维运转,原本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知识,就能轻松地输入到学生求知的大脑中。

四、创设情境,以趣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收到很好的效果。以趣激趣就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境,通过设置趣味问题、科学趣题等问题情境,及时、尽量地给学生展示各种奇妙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深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先讲述下边的故事:

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

然后提出问题:屠狗妖是什么?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紧接着教师做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趣例或生活中的实例激疑,可以令学生心生疑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因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这门课很有兴趣,很有研究”的感觉,并由“老师很感兴趣”导向“我也感兴趣”,这样学生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并达到情感交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教育或许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龚自珍的“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透彻地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介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学习有些内容时,教师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的古诗词,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诗词文赋的精妙绝伦,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和享受,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内在地产生了对于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与情感。

在讲授植物激素时,可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越战期间,越南人民利用多山多林的优越自然环境,运用游击战给予美军重创。美军为了对付山地的游击队,从飞机上喷洒了一种物质,使山上的树林落叶,草木枯死,并且许多年内都难以恢复。这种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呢?讲到这里,学生兴趣陡增,疑问重重。同时对美军在越南的所作所为深表愤慨,也深深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第9篇:经济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企业理论 微观经济主体

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学者逐渐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介绍并引入中国(如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一些范式,如“产权”“交易费用”“委托—关系”等,对于我国传统的企业运行机制的弊端具有较为充分的解释力,因而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较为广泛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却被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曾被沦为某些自我标榜为“”的极“左”思想的实现载体。因此,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应用于我国企业运营的实践中,对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大型国际型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困境反思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科斯从研究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间的差别出发,提出减少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自此以后,张五常、威廉姆森、哈特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沿着他的思路,继续探讨企业的本质、企业能够实现交易费用节约的规模边界范围以及合理的企业内部权力安排和剩余分配结构等。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厚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同样也是其核心问题。虽然马克思经济学并未形成系统的企业理论,但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许多关于企业性质、规模及其内部权力结构等方面的理论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传统“市场机制和谐论”的反思,都是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相分离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特点,这使二者具有了可比性的基础。但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绩效准则、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使企业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

综观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企业理论,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或边界、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因此,笔者拟从这三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

关于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比较

由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企业组织的运行也是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要素的。因此在分析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之前,有必要对二者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论述作一比较。将“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方式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共同特点。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视野里,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特点的理解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背景,认为人的行动受主观意识领域中的“理性”支配。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已进了一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约束着人们行动的现实因素,并对“理性”的作用与功能范围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定,但并没有超越用主观认知结构说明人们的行为选择这一基本立场;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以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限制着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行为的具体方式与特点的,是每个人现实拥有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并不否认人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否认理性的作用,但马克思经济学在说明理性对人们行动的意义的同时,更强调理性作用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真正决定人们的行动及其特点的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理性行为选择据以进行的各种约束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行为人的财富占有、交往关系以及观念意识结构等。所有这些约束条件构成行为人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构成可以进行理性选择的广度范围,也决定着由选择而采取相应行动的具体特点。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中人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而马克思经济学中人的行为特点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单调定义必然导致对抗型的人际交往论,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人本质的理解却是多元的、与一定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是协作型人际交往论的基础。

企业的性质

企业性质研究就是要讨论企

业这样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方式空间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会存在?或者说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在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这两大体系中,企业都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一体化经济联系方式而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也都是市场交易。但在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企业产生的依据是根本不同的。

马克思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说明企业性质的。他所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切市场交易都是依照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那么资本家在生产前后付出和得到的货币额是一样的,这根本无法解释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因此,只有离开交换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才能真正揭示资本,以及作为资本现实存在形式的企业的本质规定性。他认为,企业是提高私人劳动社会性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在实质层面看,企业提高私人劳动的社会性有利于创造更多价值;另一方面,从形式层面看,私人劳动在企业中由于分工协作的存在提高了社会性,但在直接形式上却走向片面化,劳动者在企业生产中逐渐失去了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能力。因此,私人劳动是作为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成了资本实现自我增值的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从流通领域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认为企业是一种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的组织形式。从科斯的“不同的要素所有人与中心缔约人之间订立契约可以节省他们之间分别订立契约的数量,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这一说法,到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程度作为说明选择企业或者其他市场经济组织形式的依据,再到詹森和麦克林将知识作为一种要素引入企业组织结构,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性质观上始终徘徊于用交易组织成本说明人与人之间组织关系存在的必然性,这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存在理由应当从人们组织经济活动的生产性目的中寻找,而不应将流通领域内的某些特点作为企业的根本规定性。企业一体化的维系力量不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是生产技术上的有机性。

企业的规模或边界

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都是依照某种经济绩效准则,通过技术、市场、资本属性等变量来说明企业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优规模的。但是,这两大学说的企业规模理论在具体层面上存在着差异。

第一,在引导企业进行规模调整的绩效准则上,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分析的绩效标准主要是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其基本特点是客观性和变动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的经济绩效准则是建立在主观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尽管引入交易费用使其经济学研究逼近现实,但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依据的经济绩效准则依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准则。其中缺乏支配企业发展的动态性因素,仅局限于对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的分析,在解释企业长期规模调整状况时陷入困境。

   第二,在企业进行规模调整依据的经济指标上,马克思经济学给出了技术、市场和价值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却用“交易费用”、“专用性”等概念概括可能影响企业规模的所有因素,具有明显的调和特征。

第三,在研究企业规模的方法论特点上,马克思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应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只是停留于企业规模边界的规范分析。

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安排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以格罗茨曼和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理论”、以詹森和麦克林为代表的“委托-理论”和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代表的“团队生产理论”,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以上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各有侧重,他们的观点并未合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企业内部基本结构与关系的研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背景,用统一的逻辑脉络说明资本主义企业形态的发展及资本与劳动关系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说来,这两大学说体系关于企业内部权利关系结构的观点区别,大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剩余权利”是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剩余”,是用以说明企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概念;而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存在类似的“剩余权利”,用以说明资本与劳动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但这种“剩余权利”并非不完全契约而产生的剩余,而是体现了特定技术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通过某种符合“理性”的制度调整,就可以实现交易费用的减少和企业内部基本经济关系的改变;但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良好的经济绩效状态不是通过生产关系意义上的静态制度调整就可以获得的,经济关系的变化更根本地是基于经济关系中各利益相关者力量的对比状况,而这又取决于他们所代表的要素在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中的地位。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家们针对现代企业关系,力

求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间寻求合适的剩余权利分配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代企业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分离,经济发展的趋向应当是由各种形式高级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联合占有非人力资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生产效率。

总之,无论是新制度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都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和谐论”的一次挑战和反思,是更符合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这两大学说体系相比较而言,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建立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这一基础之上,更适应于现代企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比如对知识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的论述等可以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有力的补充。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应力求吸取这两大学说企业理论中的精髓,并将其辩证地应用于企业改革的实践中,从而指导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纵深发展,并加快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光伟,张威.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一个述评[j].经济学家,2007 (1)

2.宋宪伟.马克思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之间的互补性[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3.党宏伟.马克思企业理论与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施皓明.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观差异的根源分析[j].财经研究,2000(7)

5.王仕军,李向阳.马克思研究企业理论的三个独特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5)

6.王铭洁.论《资本论》中的企业性质—马克思企业理论与西方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4)

7.魏国.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当代价值[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