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小学语文教资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资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资要求

第1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关键词: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在新疆南部的农村分布着为数不多的汉族学校,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域宽广,每所汉族学校覆盖的教育区域方圆几十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平时生活、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间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全社会对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南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亚洲教育论坛上说: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最主要的教学科目,不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人学会基本的认字、发音、写字、审美与创作。语言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为什么到了学校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1.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们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相当严重,我们南疆也不例外,还存在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我国,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重知识的学习记忆,轻实践操作方面的探究,教师习惯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行为,恪守成规得井然有序,稳定且持久地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而无视糟粕。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南疆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普遍偏差,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因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无法解决个人的一些问题,有能力的教师也考虑更好的前途或是调离农村,造成南疆的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断层,老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强、语言平淡、缺乏激情,新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在没有很好的引路人时就按照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模式进行教学,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上述情况在南疆农村学校非常普遍,频繁地更换教师会使学生的学习系统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改进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好奇心大,而且对同一事物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走神,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配备师资

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农村学校师资待遇的投入力度,在物质条件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对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配齐配强,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齐备的教师队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

4.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农村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多下工大,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8):68-72.

第2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教育在各方面相对教育来说存在一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师资队伍的“老龄化”,新鲜血液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理念滞后,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落后,影响了教师教?n的效果和水平,并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新鲜事物的接触。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都对小学教育及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1.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的“老龄化”

当深入对小学教育进行考察时,不难发现,小学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教二三十年的老教师,很难发现年轻教师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此处并不是指出老教师不好,他们从业几十年,对小学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容易理解学生心理。但是可以试想,长此以往,如果这些老教师到了退休年龄,那么谁将去接替他们,从他们手中接过教育的大旗?而大学毕业生和有资格进入教师队伍的年轻人因为工资薪酬、职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大多不愿进入小学进行教学。所以,这样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如何吸引新鲜血液到来,为教育事业蓄力,是下一步继续需要解决的。

1.2教育模式僵化,教育理念落后

在一些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地处偏远,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很多新颖有效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的传播到地区,而小学教师长期居住在,得不到系统科学的理念更新和培训指导,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小学教育模式僵化、观念落后的局面。大多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强调老师的主体地位和把控力度,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下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将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革新教育理念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一步。

1.3教育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落后

与城市学生相比,小学实施课程改革,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硬问题。尽管近几年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相差甚远,达标学校凤毛麟角。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 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学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效果,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2.1改善小学教师待遇,吸收新鲜血液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机关相继出台了支持教育建设的政策办法,大大提高了了小学教师的待遇,完善了小学教师的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人才的吸引力。然而,除了外在物质条件的满足之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去,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新鲜血液的加入必然会为教师队伍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的更新和转变。

2.2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应在城镇教学中实行,更应进一步推广到小学教学中。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山行》这篇故事的讲解中,可以在正式讲课前向学生提供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比如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等等,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有一个直观的、属于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课上,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之中成熟。诸如此类,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必将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

2.3丰富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设施

要想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是不可或缺的。加大对于小学教育的投入,建立学校正规的图书阅览室,开拓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提供知识支撑。同时,音乐器材、体育器材也应该得到充足完善的供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学生在校学习的兴趣。要按国家规定配齐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并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确保教师能够熟练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果和讲课效率。

第3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长沟小学 551700)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对语文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人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近25年了,我发现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对教材上的知识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学条件艰苦的山村地区把小学语文教得有声有色;如何多角度、多线条地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语文实际教学中,走了样。首先是教师现状令人堪忧。农村地区,教师年龄老化严重,一辈子穿惯了旧鞋,走惯了老路,现在却要他们换新鞋,走新路,确实勉为其难。虽然新课改的诸多新型理念生发于教育名家和教育名师的笔端,也能常见于各种级别的色彩斑斓的公开课。但是具体到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当我们常态地去检视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甚至去了解小学语文教师的内心愿想时,却发现他们常常心在困惑之中。现在谈谈我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评价标准的困惑

农村小学教学中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他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学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存价值、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由此走上“应试”的轨道。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转移评价重心。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明显感觉,新的语文课程评价标准一时还难以让学生、家长接受。他们都已习惯了关注学习结果,习惯了“以分论英雄”。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洗脚进城,其子女也要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进城读书。农村中小学在学生生源悄然流失的条件下,学校也不敢轻视家庭、社会的反响效应,导致一所学校课程评价标准多样。学校既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又要满足家庭、社会对自己的要求,真可谓难啦!

二、从语文学习的评价目的上看

新课程强调语文考查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语文学习的评价上,仍强调甄别、检验、选拔的功能,轻视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个性;重视的是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检测训练,轻视的是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重视的是语文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轻视的是学生探究、发展的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的有效养成。

三、从对教师考核评价上看

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容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

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现实的困惑

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其中教师自觉地利用日常的课堂进行某种教育思想的尝试与探寻,并形成一定的操行方式,为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面提供有效的依据,这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十分重要的过程。可是在现实的教育中,时而要为完成冗杂的教学任务而疲于赶进度,时而要为应试扭曲的教学形式而忙于知识速成。因此在探寻与应试的纠葛中,教师就只能且行且止,时断时续。这就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时常出现了断层。因为诸多的农村小语教者在教育尝试中,又不得不为应试而教,否则关乎己身的诸如职称,工资等都将受到牵连。这就迫使他们想摆脱困惑,一心事职的教育愿想无法畅行。

新课改下的小语教学改革,历经数年,应该说显性的教学公开课是可赞可叹的。但在农村日常的教学之中,却隐性地存在着并不乐观的景况。

总之改革的阵痛终要过去。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取得成绩,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在,我们需要立足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反思教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定能出现新的局面。真正树立终身教育不雅,让教育成为唤醒心灵的快乐,让学生安享教育,安享生活,安享人生

参考文献

[1]肖川./

关键词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当成是外在的附加任务。小学正是人生的一个开始,这时候对于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所以在这个时候做好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现状

1.1应试教育现象明显

现在教育中家长太过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也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对老师进行考核评估。因为这样的原因,现在小学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偏向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导训练,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两者进行融合,无法充分地利用到新课标课本里对于德育方面的指导内容中,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只局限于课本基础,无法提升学生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

1.2教学方法无新意

目前小学的语文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室里利用小小的黑板向学生教导课本上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偶尔会向学生讲讲日常的言行礼貌等,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只是两代人之间的教学关系。小学学生现阶段对于世界的理解是向往,懵懂的,教师无法更多地了解W生的心理情绪,家长也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辅导,这样很难和学生进行高效率的沟通,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无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1.3教师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教育界已经很大程度上的去规范要求学校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标的课本也都是围绕德育教育选择课文、练习题,并且把德育成绩也算是学生成绩的一大考核点,但是仍有很多老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具体。很多教师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音乐、体育、美术等的教育,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将音乐等教育方式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无法对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产生有效的提升。

2培养德育教育的建议

2.1充分发掘出课本中的德育素材来培养

学生在平时教育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往往从一个成语,引发一个故事,再讲出做人的道理。比如“凿壁偷光”,提前一天让学生自己去找这个成语的故事,在课堂给别的同学讲出来,再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总结,引出刻苦、勤奋等美德。课本基本上都是一些讲解真善美的文章故事诗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的生字词教育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的朗诵阅读等方式,去理解其中的一些美德、品质,在感动中学到知识、学到道理,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2.2从生活中进行教育

教师跟学生之间不能仅仅只是师生关系,更是相处六年的朋友、伙伴,在课余时间一起进行活动,举办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小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从中给学生渗透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拔河比赛,可以教导学生团结的力量,或者在中午用餐的时候,从自身角度,节约粮食,教会学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小学学生就像一块海绵,你做什么、教什么,他都在看、都在学,在学校的时间不仅仅只有上课的那几十分钟,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从生活中进行教育。

2.3改善教学方式,追求新颖、有趣

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小学学生都比较喜欢热闹、欢快的环境,老师上课的时候充分把握课堂节奏,与学生进行多种互动,提问题,讲小故事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使得学生对于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往往比较呆板,但是把这呆板的基础教育用有趣的德育故事穿插起来,这样就不仅可以教好基础,更能提高德育水平。

2.4制定优良先进的考核方式

改善考核方式,不仅仅是针对于老师,对于学生的考核,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改善。对于老师来说,一部分学校中教师的工资,奖金跟学生的成绩有着直接的联系,往往通过班级的排名来给老师发奖金,这样就不知不觉中让教师把学生的成绩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同样教出来的学生,一个班死气沉沉的,但是成绩高,奖金多,另一个班学生活泼、阳光,但是考试成绩一般,奖金很少,这样就迫使老师去选择重视成绩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成绩低回家会受到批评,成绩好会有额外的零花钱,所以就拼命的学习,丢失掉孩子该有的特质,在考试项目中,应该不仅仅只有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应该考察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对于德育方面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充分的利用课本素材,课余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一个长远的教学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要把成绩拘泥于考试分数,应该更多的从做人做事出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师;个性魅力

一、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是小学语文课程最终的目标。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教师知识结构丰富,上课认真负责,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用心地观察一下这些教师在课下的交谈,就会发现观点正确、态度严谨,但是语言无味。在进行社会大变革的二十一世纪,伴随着网络等新生事物的出现,一些新的名词也随之应运而生,虽然是新生的名词,但是有时也可以形象地形容过去的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是一个教学观点、一个知识概念。这远比我们已有的陈词滥调更能说明问题,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会整合教学资源是一种能力,但想要课堂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知识的丰富、形象的可亲、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不可缺少的,语言的风趣也是关键的。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活体,课堂在优秀教师的手上就像是一幅灵动的画面一样。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爱上语文课程学习,才能最终有所收获。笔者认为,在某些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夸张、富有个性的、近似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习惯的个性语言或肢体语言,佐以时而幽默,时而有亲和力的教学风格,就能深深地吸引和打动小学生。在一片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师生都会感觉一堂有意义的课很快就结束了。同时,学生们都会体会到,听这个老师讲课是一种快乐,在快乐的同时,也形成了记忆,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视同仁的教学思想

语文是一门生动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同样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师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所以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喜欢阅读和思考,继而去引导和感染学生。一个自身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精辟的见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储备等,这些都像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深深定格在小学生的心中,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爱好,对知识的向往。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先读透经常会改版的课本,除此之外,读一些古代诗词等与语言文化息息相关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充电中提升自己。

建立“公开、公正、高效、透明”的政治管理体制,是我们国家和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同样,尽管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但是也希望教师能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它都不能成为我们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首先,学生是未成年人,还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现在就来评判一个学生是极不科学的,也是不应该的。其次,作为学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个体,学习成绩只是一个很小的评判方面,思想品质、沟通协调能力、胆识等等才是我们评判的主要标准。我们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机制,这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和教育学生

教师的行为习惯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影响几节课的学习,更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为学生的一堂课、一学期所考虑,更应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实,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行为习惯上要展示给学生的重点集中在: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注意走进文本,抓重点词体会;注重学习方法的把握;注重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建立。语文教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学习习惯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一定会让学生一生受用。只有这样,语文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的人文性。

第6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角色应实现由管理者到组织者的转变;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的转变;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仲裁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实施者向开发者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65-0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改带来了新新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呢?

1 由管理者向组织者转变

小学语文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以管理者身份出现,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存在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本来就是不懂事的,本来就需要教师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等等。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培养了一批批平庸的“标准件”。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受益颇多。

比如教学口语交际《小小新闻会》时,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件事:①课前让全班学生留心看电视、听广播、看报刊,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每人收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好“小小新闻会”的会场,创造良好的氛围;③为了提高新闻会的质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发 布新闻的机会,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民主推荐大组发言人;④由班长召开新闻会,会间其余同 学不仅听也可问,相互对话,还可自我推荐,登台新闻。由于组织的好,此次活动秩序井然、气氛热烈,比预期效果更好。

2 由传授者向参与者转变

新课程提出,教师应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建构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 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学习就是被动听、做笔记,越安静、越能跟着老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例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深刻把握人物形象,我和学生比赛说梁山好汉的姓名和绰号,我说一个,学生推选出的“水浒迷”说一个;与学生一起表演课文片断;和学生齐唱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这堂课,我在参与中也收获颇多,同时拉近了和学生 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3 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

讲了多年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在“主演加导演”式的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不可能成为主体,而只能是被动学习的客体。新课程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个双重角色,既是 “主导者”又是引导者。所谓引导,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引导,而不是强制。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清代诗人汪楫在《田间》一诗中写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本文中作者冰心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乘势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组交流的方式,弄明白冰心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理由,从而使学生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儿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最后,教者由学生的质疑“为什么诗人汪楫说'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呢 ?”这一问题引导 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田间》一诗。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得到了充分体现。

4 由仲裁者向促进者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 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及时反馈,激励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

④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师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上,把教学的中心放在促 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5 由实施者向开发者转变

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 程的开发者。没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能的、无法 想象的;新课程 的实施也是十分困难、难以进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管“怎样教”的 时代从此结束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由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开发者。

比如,过去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现在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 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泛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第7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主要工作

l、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课改意识。

  措施:

    ①认真参加学校语文大组的各项活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写下反思或随笔。

    ②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

形象,为学生示范;为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组织教师订阅各级各类语文刊物,引导全体语文老师读好理论书刊和文学经典,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做好教育反思。

    ③加强学习,落实好四个基本点:

    a、坚持语文课改的正确方向,要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努力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b、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动

态统一;

    c、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倡吃

透两头、精讲多练、一课一得、咬文嚼字等优良传统;

    d、积极倡导本色语文。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服务于教学

  目的: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提高教学水平,树立精品意识。

  措施:

    ①教研组将广泛收集课改信息,及时印发,组织教师学习。每一个语文教师

也将发挥群体教育智慧、挖掘潜力,可以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可以利用它的资

源,得以不断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②加强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经常

化。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符合学校以科研促教研的要求,形成人人发言的氛围。

    ③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在钻

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

到的双基要求,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抓好三环节即

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

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六认真”管理。及时上传教案,加强网络备课管理。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辅导方面,

要建立班组后进生辅导记录、落实转差目标、责任,尽最大努力转化学有困难的

学生。

    ④努力提升公开课质量。每人每学期的公开课,必须围绕学校当前的研究主

题、经过自身精心准备,学科组认真讨论修改后,才可以实施。严格公开课执教时间,非重大工作冲突不得随意变动。积极、主动配合上“自报课”的老师,共同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经常开展正常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上,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含量。努力探究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其评价过程,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

    ⑤继续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

学就是服务,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自己识字、自己阅读、自我体验和

感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充分 共3页,当前第1页1

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的提升和发展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

当充满魅力,不仅有情趣,更要有品味,不仅有得益,更要有文化的内涵,要有

情感的熏陶,有美的欣赏,要让学生长期受益,终生难忘。我们欣赏并提倡“简

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3、抓好课题研究。只有科研才能兴教,只有科研才能兴校。要抓紧课题研究的

落实,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力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目的: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为组内教师创造展示

自己才华的机会。

  措施:

    ①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要重视,中、高年级更要重视。每周

集中安排两次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老师作认真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

得“入规、入轨、入体”  。

    ②要继续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

口语交际的要求,鼓励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大胆实践。要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的环境,重视平时语言交际的练习,教研活动中要组织研究课,

进行专题研讨。

    ③进一步重视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要在重体验、重感悟的基

础上提高整体阅读水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班级建立图书角,并定期举

行读书交流会。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着力营造书香校园。

    ④作文教学要加大研究力度,要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及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重视想象作文的研究,加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

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⑤优化小学尘语文课程评价。

5、各项常规工作

    ①认真听课,听课次数不少于10节。

②认真备课,重视二次备课、分层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

③重视补缺补差工作。

④做好推普工作。

⑤做好常规检查。

三、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学科教学计划。

2、教研组长会议。(期初,时间另行通知。)

3、各教研组制定学期备课方案,并落实相关人员及注意事项。

4、随堂听课。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参评(市级)。

7、落实校际研究课题。

8、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修自考。

9、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0、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相关培训。

三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教学六认真检查。

3、校一年级识字检测。(下旬)

4、低段写字检测(坐姿、握笔姿势等常规检查,无固定日期。)

5、随堂听课。

6、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3月15日)

7、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研讨活动。

8、校本培训。

四月份:

1、校三年级看图写话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说课比赛。(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镇二年级情境会话能力检测。(中旬)

5、教学质量期中调研。(下旬)

6、随堂听课。

7、校本培训。

8、区语文名优教师教学展示。

9、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职业道德》考试。(闭卷、4月底)

10、镇学科骨干教师示教活动。(第十周)

五月份:

1、校四年级作文能力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校读书读报比赛。(团体平均分;个人10%)(中旬)

5、镇五年级句式达标。(下旬)

6、教学六认真检查。

7、随堂听课。

8、校本培训。

9、区语文论文、案例评比。(5月8日止)

10、心育上岗资格报名。

六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共3页,当前第2页2

2、随堂听课。

3、校本培训。

4、试用期新教师业务考核。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六年级毕业考试。

7、心育上岗资格面试。

8、镇各学科案例(教学叙事)评比。(下旬)

9、期末复习与教学质量调研。

10、部署暑假工作。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导处(语文)

第8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关键词 培养兴趣 规范姿势 树立意识 重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119-02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学者‘直致力于揭开它起源之谜。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颇具独特的艺术色彩,更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体现。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日新月异、高速发展,汉字的使用更多的游移于鼠标键盘间,传统的书写已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从最基础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书写行为,提高书写质量。

对于小学生的书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然而,在多数的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往往更偏重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朗读说话的训练培养。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多用心,一切功夫都是白费,学生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让学生想写、愿写,是至关重要的。

1.激发自信。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把学生练字的作业逐一收集起来。过一段时间,选择每个孩子对比比较强的两张作业,隐去这些作业上学生的名字,编上序号,粘贴展示,让学生仔细找一找自己书写的作业,最后老师揭晓答案。在一前一后的对比中学生会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了自信,他们练字的热情就会与日俱增。

2.故事激励。对于孩子而言,通过故事激励启发、教育引领,是很奏效的一个方法。结合课内外,经常给他们讲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如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文征明天资愚钝,因字差点在乡试时被赶出考场,后发愤练字,终成一代书法大师的故事等。这些生动的故事会让孩子们心里留下深刻的感受,会让他们渐渐明白练字会辛苦,会失败,但是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就能成功。

3.树立榜样。

(1)教师榜样。作为老师,应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在黑板上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规范美观。因为只有我们白己写好字,让学生羡慕,让学生模仿,他们才会潜移默化地去认真对待写字。教师的板书不只是罗列课文主要内容,更多的是展示,为学生树立榜样。

(2)学生榜样。在班级的墙报上设立专门的习字作品展示台,定期展出学生中的优秀写字作品,组织学生规模赏析,给予‘定的评价奖励。这会很有效地激励孩子写字的欲望,他们会很努力地练习,希望自己的作品也快快上墙。

(3)自我榜样。定期进行汇报展示,引导孩子选择自己近期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大家进行展示,展示的同时督促自己要像这样要求自己。

4.家长赞许

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求他们多关注孩子的书写,多发现赞许孩子的进步。家长的鼓励对于提高孩子的写字热情是不可低估的,句简单的鼓励表扬的话,会激起孩子更多更充足的写字欲望,让孩子在家里‘样能听到“鼓励”和“赞许”。

二、规范姿势

写字姿势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孩子的写字质量,长期下来更会影响他们发育成长。所以规范学生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尤为重要。

1.抓好规范的写字姿势。关于写字姿势,有一首打油诗:头正身直足平,眼离纸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花时间、下功夫,时时注意,不断纠正,扎扎实实抓好每个孩子的写字姿势。

2.多方配合督促。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写字不仅仅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要调动任课老师、学生和家长多方配合,做到时时监督凡错必纠,让孩子每提笔写字时都能坐端正,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养成好的习惯。

三、树立意识

学生书写常分两类,专门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很认真规范,而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相对潦草慌乱些。原因出在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规范写字的习惯。为此,我们要对学生反复强调要求,时时督促,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四、重视评价

1.批改具有针对性。作业的批改要有针对性。书写相对凌乱不规范的,就在他的字上用红笔标示,然后在一旁示范书写,引导他改正。如此反复,才能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写。这样精批细改,对建立标准美观的字形大有益处。

2.批改注重鼓励和表扬。如果某个字写得特别好,其它字不够理想,就给这个最好的字做上特别记号,表示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它字的不足。如果谁的字写得标准无误,又能整洁美观,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奖‘面小红旗,语文书封面添上一颗星星,给予适当肯定的评语等等。激发学生信心,使其产生追求完美的动力,这样才会不断进步提高。

第9篇:小学语文教资要求范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阅读关键;策略思考

在任教小学语文教学的不长时间里,在和同仁相关教学实践的切磋中,比较有意义感到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也完全需要思考并强化大语文环境的建设。在大语文环境的建设上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有着完全的必需,让小学生去读些什么?在当今垃圾读物俯拾皆是的前提下,我们还应当让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在平时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中,主要做了这样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关键当为阅读兴趣

小学生所能够阅读到的国学经典都是适应小学生去诵读的,无论是《三字经》还是《百家姓》以及越来越丰富而又深刻内涵的经典都是那样的朗朗上口,学生相当易于接受,学生也是那样的喜好于不断地阅读,虽然小学生还没有能够完全和深刻意义上感悟国学经典对自身未来人生的诸多方面的意义,但也通过一定的阅读感受到一定意义上的为人为事的必需。但我们应当看到的现实是小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周围生活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是那样的陌生,什么都想涉猎,尤其是那些电子游戏可以说是人见人爱的,有的就令不少的小学生爱得爱不释手是一点也不会夸张的。小学生如此之广泛的兴趣,有时也间接甚至就是比较直接地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关键当为感悟意义

我们都知道,让小学生去阅读经典没有一定意义上的感悟是不具实在之阅读意义的。虽然我们在做着让学生去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的工作,虽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但还算不上是比较理想的阅读国学经典,真正意义上学生的经典阅读也需要通过一定事实和事理的感悟去增进一定的比较简单的人生意义和基本价值的感悟。小学生对国学经典意义的感悟,我们不需要就去讲解某些词句的意思和意义,但不可放弃的是为学生讲解一些涉及国学经典内容的故事,让学生不但知其典,更为主要的需要让学生知晓这浓缩着的经典中所蕴含着的生动而又形象的故事,让学生知晓一个个典型形象之典型意义。譬如让学生去诵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时,给学生去讲有关的故事。首先告诉学生这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的前后共写着10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所提出的严格要求。围绕这10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从诸葛亮一生中找到了许许多多光彩照人的故事。有的是老师为学生去提供的,有的就是学生已经熟悉过的,有的则是学生从相关资料中获取的。学生们听着老师那精彩的讲述,学生们相互之间交流着自己的获取,不仅仅就是对诸葛亮人格的崇敬,就是一个个学生自己也是那样的感到获益匪浅。窃以为,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我们不需要让学生能够字字落实意义上的感悟,但需要学生能够做到基本意义上的感悟。

三、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关键当为践行指导

应当说,我们所面对的还都是些小学生,但岁月如梭,现在的小学生一眨眼的功夫就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青少年乃至其未来进行奠基。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利于学生成长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这就从相关意义上讲,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还不能简单停留在读和悟上,更应当去理直气壮地做好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践行指导。怎样去做这些方面的指导?我们无需去做枯燥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学生所能开展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我们也可以让小学生去从身边许许多多微乎其微的事情做起,那些都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譬如和学生去诵读《诫子书》中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做“俭以养德”的实践。作为一般的城镇以外学校,学生基本都在校伙食,让学生在伙食时珍惜那一粒粒粮食,养成一种节俭的良好习惯就可以从点滴的“一粒米”去做起。学生也就可以在自己的点滴中开始意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相关意义,开始意识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农民祖辈的伟大,一切感恩之情则可从这比较简单的践行活动中油然而生。学生践行活动的开展能够比较有意义告诉我们的是:阅读国学经典学生的践行指导所包涵着的范围比较广泛,形式也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拘一格,必须去做有心人、热心人,促使阅读国学经典以及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够相辅相成,能够比翼齐飞。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关键策略应当是多元的,笔者所思考和实践还不尽完全意义上的全面,也不可能就是理想意义上的全面。作为教师,需从自身所肩负着的育人质量上去思考动态发展的国学经典阅读指导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常莉.论国学经典教育――引经典入课堂[J].考试周刊.2013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