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第1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往的教学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成绩,以应试为第一目的.新的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风貌。作为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地理老师则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他们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直接决定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改革以往地理课程的教学弊端,探索新时期教学方法的新路子,是摆在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转变教学理念,做学习型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现在的地理教学不再仅仅依靠于教材上的知识,更加注重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临时性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学习,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学习型的地理教师。二是加强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以便于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二、地理语言要通俗易住,并带有幽默性

高中地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地理实验当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如种花、养鸟等,这些内容和我们生活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灵感,具有不可估计的作用。地理课堂的老师应充分应用这些典型实验来让学生来动手、来操作,让学生在地理实验当中去体验、去体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故教材对于一些地理现象、规律的描述还采用模糊语言。如教材中“至于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高级智慧的生物,科学家正在探索之中”“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这里的“大多”“是否”都属模糊语言。教师授课中如忽视了,就会误导了学生,失去了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严密和科学性。分析图表的语言要指明空间、顺序、范围,引导学生读与析。

三、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方法

1、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各异,不能也无法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去教育和培养他们。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仅仅是预设性目标,已无法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相适应,而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达到教学共性和个性的共鸣与和谐共存。

这种理念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长江三峡知多少?.,学生纷纷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鳄、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话题后,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大小依序认识“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内容自然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逐步展开,在看书、查资料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化解了难点和重点.并通过师生的辩论和相互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对长江三峡工程的认识。

2、把考试难点融人到日常教学中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发挥潜能、展现白我。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组织学生进行大文科技活动和野外地质地貌考察活动。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完教材的相关内容后,都有天文观测和外出考察的作业。把学生带人大自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崭新的场景。曾有一位学生在《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中这样写道:“在太湖大桥3号桥南的公路西侧,可以隐约看到地壳运动的结果背斜、向斜和断层。它们初石与课本上所画的相差甚远,经过仔细观察和老师的指点,最终还是辨认了出来”。学生获得了与课堂上、书本上完全不同的体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时,要求学生对天文望远镜视域中的大行星(如木星和土星)进行识别和特征描述,学生感到所看到的情况与教材或天文图册上的景象有差别。于是,可引导学生根据光环、表面条纹和大红斑、卫星等特征综合分析,同时要努力避开干扰(如大气不稳定而使得视域中的天体有晃动感)。在观测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体验到了“发现”的喜悦。

3、通过解决出错,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上的错误,生成于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中,教师和学生对它的处理,往往停留在找错、纠错和改错的简单层面上,往往忽视了它的其他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值得教师珍惜它并努力探索它的多种功能。 如高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特别是热力环流的方向,以及近地面冷热变化后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的比较,学生总有问题出现。为此,可在学生的“错”上做文章,教学采用“三步法”。第一步,运用简单的Flas边演绎边讲解。第二步,设定近地面“热一冷一热”三点.由学生画图完成:标出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气流流动方向和等压线的弯曲状况。然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找出典型错误.由师生共同予以纠正。第三步,通过变式图设疑,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难点,还通过思维变通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现之我见[J].才智,2010(3)

第2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一、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知识观的演进变革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以信息、技术的发明、使用、传播为主要特点,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强弱不再完全受制于该国资源的多少,该国和地区拥有的高智慧、高技术及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

地理学科涉及到新技术推广、使用及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学科。今后的地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才会使他们更好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

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存在较多弊端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其特点是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大班授课,教师讲述,学生记忆为主。但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学内容已由过去简单的学习地理事物分布和自然地理知识发展为思想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地理新思想的渗透。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怎样协调两者的关系?但学生只是把教师所讲的当作知识,而想真正让他们形成一种环境意识,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有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去亲身体验,适当减少教师讲课量,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辩论,做一些有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了亲身体验他们就会更加确定自己的信念,才会使环境知识转化为自己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自觉行为。

三、大力推行高中素质教育

地理课本身就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功能,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是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学习有关全球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各种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体质,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也起了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大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依据这一目标,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合作精神。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自然,经济,人文学科特征,它十分重视区域和人地关系的研究。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但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中学生,只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使他们可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为他们实践,创新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取决于学生是否学到一定的知识,是否有了收获。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发展与进步,即使老师教得再认真,再辛苦这种教学仍是无效或低效的。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它要求具备激发学生动机,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教学语言的独特性。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是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强度等,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多给他们交流合作机会,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

每位学生均存在两种发展水平,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水平。通过教师对学生发展目标的确定和最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就会处于“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状态,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五、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如果学生觉地得有趣,就学的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所以,我们应在教学开始时,去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同时发展应是全面的、自主的;传统的讲授法注重的是给学生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现在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去会学无限的知识。教师应极力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学习、爱观察、爱探索、爱讨论。

第3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积极影响;思考与建议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影响

1.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过程

高中地理教学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下,其主要的教学模式有个别化模式、探索练习型模式与演示型模式。所谓的个别化模式指的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和方式进行辅导,即做到因材施教;所谓探索练习型模式则指的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出一些与地理课程教学相关的探索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所谓演示型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难点与重点,教师采取播放影像资料或图片等方式。

2.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传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尤其注重对学生读图以及用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引导他们主动构思和完善自身的空间思维,提高他们在读图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形象性特征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综合与推理的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纸质地图等重点不够突出以及内容繁杂等弊端,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烦琐问题简单化。比如,在进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主题的学习时,无论是教师的演示还是学生自我的理解,在不借助外在工具的情况下都很难简便沟通,需要双方较高的空间思维能力。多媒体动画不仅方便教师展示教学内容,也易于学生理解。学生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变化,简单明了。

二、关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这种发展态势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是在提高教学质量并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的同时,加强了多媒体教学这种辅助形式的发展,丰富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内容,确保了其教学形式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发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熟练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既要体现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要展示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中的优点,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改变教学理念,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势

教师在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要相应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势,全面提升教学方法和水平。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革新处理,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在顺应时展步伐的同时,拓展教学手段的深度和广度,并最大可能地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授《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节时可以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图形和动画等知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3.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读图用图能力。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轮廓记忆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授“我国河流水域”时,教师可将黄河的轮廓形容为一个“几”字,便于学生辨识。在展示长江水系时,则可选择借助闪烁的方式,分析相关的轮廓和图形,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必将会在辅助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过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教师要学会尽量克服其固有的弊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行.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第4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地理教育应“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地理本身就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无论是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还是全球的气候问题、环境污染,都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抽象的理论回归到具体的事物中。老师将理论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不付会使学生理解学习这些理论的意义,还会帮助他们活学活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公众对于气候、环境问题关注度的上升,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一提到雾霾、沙尘暴、水污染总是能引起很多讨论,此外,还有沧海桑田、寒来暑往、冬暖夏凉、山高路长……处处留心皆学问,地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把知识和“乡土”相结合,就会使枯燥的理论焕发新的生命。面对已经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学生而言,老师引导同学们谈谈因这些自然现象或人为的污染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从地理学的角度专业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教会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此外,老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同们学更深刻地理解地理学的意义,感受自然之美。比如2015年初由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记录片《穹顶之下》、英国广播电视公司拍摄的一系列关于自然、海洋、两极的记录片《地球脉动》、《冰冻星球》等,在课堂上可以选取一段播放给学生,以生动的画面形式来加深同学们对于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对于思维活跃的高中同学来说,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一定远胜于老师一人独角戏地讲课和让同学们面对课本上的文字死记硬背,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不仅不会影响成绩,还会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地理教学在形式上应增强互动

根据笔者本人长期的求学以及教学经验来说,老师总是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不仅会让自己讲得很累,还会令学生分散注意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改变传统“一言堂”的上课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才会使同学们学得快、记得牢。对于学习这个过程来说,从别人那里“听说”来得永远不会比自己亲身实践和经历得来的知识更为印象深刻。老师的价值除了“传道授业”而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同学们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才得以有“解惑”的机会。因此,老师上课的方式应该由“以自己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要他们获取知识,所以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比如,可以采取课堂分小组的方式让同学间互相讨论问题,或者采取知识竞赛的模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尽可能地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和讨论,只有当师生关系足够融洽时,同学面对老师时才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要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青春的个体,所以不应再像过去那般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将其打造为一个个“标准件”,我们的使命是要教会他们关注人与环境、资源、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不是没有感知的、冷漠的考试机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采取以他们为中心的模式,充分相信他们所具备的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当然,要增强师生的互动,就还是要强调第一个层面——老师要把自己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即理论问题形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老师真正的任务。

三、地理教学应拓展学生视野

第5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前言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往的教学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成绩,以应试为第一目的,新的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风貌。作为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地理老师则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他们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直接决定着新的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改革以往地理课程的教学弊端,探索新时期教学方法的新路子,也是摆在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转变教学主体―――老师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教两三年就轻车熟路了,因此,从教两三年后就开始吃老本,看看教材就上课。而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最多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约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所以,现在的地理教师都应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如有的课会因多媒体操作不熟悉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课上新、上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在关系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跟随教师转,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师生交往应侧重对话、参与及师生关系的相互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说出来,从而锻炼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课上得很吃力,学生跟不上,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经常是课上完了,学生还一头雾水。当我听了高一必修(新课改)《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堂课后,学生基础不好,但教师同样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如设置实验,让学生挤压吸耳球产生风,使纸条飘动,同时设问:纸条为什么会飘动?风力大小与气压差、距离有何关系?并提示学生:有答案了请举手。学生争先恐后地动手做实验,踊跃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顾忌全没了,他们大胆直言,不像以前那样,想好了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不敢说出来,而是有什么说什么。此时,教师正好可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时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在学生做习题后,请学生自己上台展示答案,另请学生为其作点评,这大大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实现了师生之间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组织形式为单一的教师“一言堂”,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课堂,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性格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3.1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各异, 不能也无法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去教育和培养他们。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仅仅是预设性目标, 已无法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而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 达到教学共性和个性的共鸣与和谐共存。

这种理念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 长江三峡知多少?”学生纷纷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鲟、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话题后,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大小依序认识“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

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将内容自然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逐步展开,在看书、查资料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 化解了难点和重点,并通过师生的辩论和相互补充, 极大地丰富了对长江三峡工程的认识。

3.2把考试难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的方法

当知识的学习告一段落, 需要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考试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当课堂教学达到某一进程,需要巩固所学知识,做作业就成为一个必须的步骤。然而,在这些司空见惯的教学环节中,是可以转变思路,找寻其他用途,挖掘潜在功能的。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应该考虑到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发挥潜能、展现自我。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组织学生进行天文科技活动和野外地质地貌考察活动。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完教材的相关内容后,都有天文观测和外出考察的作业。把学生带入大自然,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崭新的场景。曾有一位学生在《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中这样写道“: 我可以隐约看到地壳运动的结果背斜、向斜和断层。它们初看与课本上所画的相差甚远,经过仔细观察和老师的指点, 最终还是辨认了出来”。学生获得了与课堂上、书本上完全不同的体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时,要求学生对天文望远镜视域中的大行星(如木星和土星)进行识别和特征描述, 学生感到所看到的情况与教材或天文图册上的景象有差别。于是,可引导学生根据光环、表面条纹和大红斑、卫星等特征综合分析,同时要努力避开干扰(如大气不稳定而使得视域中的天体有晃动感)。在观测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体验到了“发现”的喜悦。

3.3通过解决出错,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上的错误, 生成于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中,教师和学生对它的处理,往往停留在找错、纠错和改错的简单层面上,往往忽视了它的其他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值得教师珍惜它并努力探索它的多种功能。

如高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特别是热力环流的方向, 以及近地面冷热变化后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的比较,学生总有问题出现。为此,可在学生的“错”上做文章,教学采用“三步法”。第一步,运用简单的Flash 动画边演绎边讲解。第二步,设定近地面“热- 冷- 热”三点,由学生画图完成:标出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气流流动方向和等压线的弯曲状况。然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找出典型错误, 由师生共同予以纠正。第三步,通过变式图设疑,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难点, 还通过思维变通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教育呼唤创新。创新以人为本,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 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的, 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第6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而获得优异的成绩,主要还是应试教育。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学不再是仅仅关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相反更多关注的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教学环境的变化,地理教师不能再以之前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相反需要对地理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只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新课改对当前我国地理教学的影响

新课改对于我国地理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全面而广泛的,不仅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地理课堂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具体的影响进行阐述:

1.对地理教师的影响

新课改对教师而言是个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精通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对小的知识点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同时还能对整体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另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对地理课堂的影响

新课改对地理课堂知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当今的地理课堂上,学生对知识要进行主动研究,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上还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都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抱着一本教材反复教学,对教学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当然是轻车熟路,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地理学习丧失热情,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因而,身为地理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并且对社会时事热点进行密切关注,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适当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2.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想要获得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因而,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理论知识,可以在立足于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地理知识进行适当延伸。但是在对教材进行延伸时不能太过随意,素材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填充。比如,在讲解到林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林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以及生产特点等。

3.积极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同时也是一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科。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对于老师的口头讲解不是很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投影仪以及各种模型等。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声音以及视频图像等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利用多媒体知识进行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有效节省课堂时间,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4.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知识,进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实践教学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在实践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得以应用,并且在实践应用中能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地理教学的最大特色。

地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虽然学生在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还是能够有效解决的。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学生对地理的要求也越高,需要更好的教学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促使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去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能够尽情的学习地理知识,享受地理课堂。然而,这一切都需要高中地理教学不断的有新的突破点,用全新的、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方法,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致使高中地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是属于学生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自己,把自己的地理知识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地理知识,遇到不能解决的能够与同学教师一起分享,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战胜自己,丰富自己,致使自己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应注意自身的角色,不应再像过去一样,依然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自顾自的讲解知识。教师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随时为学生的学习做指导,牵引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还要在学生需要一起讨论、一起探讨时,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学生自由、轻松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才能,说出自己的不解,大胆的寻求帮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像是游戏、视频、课外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只有自己参与,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才算是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才算是真正的体验地理的学习,懂得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才能够愿意在遇到问题时,积极的去探索,从而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创造高效率的、完美的地理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负责的将地理知识简单、清晰的教授给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不断的充实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去学习,接触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更有文化内涵,素质修养,让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越来越美好;其次,教育还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一直跟随者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去充实自己,填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让自己的地理课堂更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工程中,应认清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尽可能的让学生接收到更为清晰、明了的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最后,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去学习地理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状态达到最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用适当的方法去教导学生,使其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学习地理,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所要记住,练习的知识点也是数不胜数,课下几乎没时间练习地理知识点,也有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学习心理,觉得学习地理会影响自己其它科目的研究与探索。在高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主要还是因为地理没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重要的印象,还不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想起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知识,总而言之,就是地理没能够及时的打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没能够产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努力,尽可能的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其能够在课余时间想要去学习地理知识,想要去知道关于地理更多、更广、更深层次的知识。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在传统、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的改变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让其地理教学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关注度,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求知欲,愿意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去课外实践,强化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度。教师还可以根据每堂课所要教授的地理内容的不同,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方案,让地理课堂更加有趣、更加的适合学生听讲,学习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时,可以灵活的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气候状况用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也可以把视频设计成漫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此章节学生的印象。其实,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这样的地理课堂是比较轻松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也很愿意在这样的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第8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

一、前言

随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方法才更加可行成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有效教学是一个被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所追捧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依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花费最少的精力以及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并能够满足学生们需要的一种教学活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中的地理教学方法还是非常低效,致使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无法提高。所以,贯彻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是较为可行地理教学方法。

二、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以往的教学课程是由相关专家设计好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们完全根据设计教授课程内容,只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行,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们的基础技能以及地理知识进行培养。新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而形成的动态性课程,其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们的地理方面的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与以往的教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具备构建性。与此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注重于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性学习的精神,旨在转变学生们的思维以及学习方法。

三、可行性地理教学中教师定位

在新课程这一理念下所实施的地理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执行的地理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深刻的理解且熟练的掌握所要教授的内容,在课上采用最易于被学生们所理解的方式进行讲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只是需要扮演地理知识传播者这一角色,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们深刻的认知地理知识。因此,教师们最好是采用问题教学,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们认知教学的信息以及内容,在此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错误性理解做纠正,让每位学生都正确的掌握到地理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即是一个传播者也是一个沟通者。

四、新课程高中地理可行性方法探索

1.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合作能力

由新课程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出,学生才是地理教学中的主人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举办都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只是指导者这一角色,他们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导他们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在学习时,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合作进行学习,也可以自己一人独自进行学习。在地理习题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同桌相互之间进行讲解,课下可以在布置几道相似的题目作为作业,通过这种方法不只是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流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只要包括知识方面的交流,更要有个人情感的交流。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无疑是教授者,他们应该注重融入到学生的大集体中去,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课下要把他们作为朋友,平时应该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学习地理所存在的困难。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人思想,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谈话时不应该太严厉。在提问学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相关引导,在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给予鼓励,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也不能进行批评,应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他们寻找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们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和学生们交流以及共同探讨学习新知识。轻松的课堂环境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这样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3.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地理问题创设出情境,引出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们从中掌握地理知识,这便是地理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教学法。在这一地理教学法中,问题就是教学的主线,通过解决种种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自己提出问题还是由学生们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同时在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创设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敢于去提问。学生们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之后,教师一定要去引导学生们表达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然后再给予学生们恰当的提示,让学生们抓住关键点后再进行思考。

4.采用案例教学法

教师们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其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两点:第一,通过案例引出地理问题。在地理教学引入案例不只是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教学情境,同时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结合由案例所引发出来的具体问题使自己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第二,通过案例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把在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描述城市建设所带来的问题时,课本中引入了“为何向城市移居之风屡禁不止”这一案例。在课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活动题目“调查你所在的城市,找出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自认为可行的解决措施。”教师们可以在放假前把这一活动主题布置下去,让学生们利用他们的假期时间收集并总结相关的资料。然后在开学之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结合自己课上学习的相关知识,然后再根据自己总结的资料相互间进行讨论,然后每人就自己所发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提出一个自己认为较为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五、总结

总而言之,采用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方法,也是达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们创新力以及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注重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超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1.案例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每一课时的内容都有非常真实的案例,杜绝了泛泛而谈的现象,注重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借助经典的案例将知识点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利用实际例子进行授课,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将教材的可读性进行了增强。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当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中,通过对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的比较、经济发展的比较举出实际的案例,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又例如: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主要以黄土高原、德国鲁尔区、南水北调三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不同的区域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问题是不同的。其中,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可以利用以点概面的系统分析,借助成功的治理经验,对其它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在利用案例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探讨的地理问题进行将探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当中《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进行授课。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收集了所在区域关于旅游业的情况,进一步从积极以及消极的层面收集了旅游业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探究。这些知识点在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都有涉及,已经初步学习过农业以及工业、农村以及城市等人类相关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具体的治理方式。在教材当中,所列举的例子,学生利用自己阅读便可以读懂,但是对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对旅游开发进行分析,探究旅游开发在地理环境中造成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保护方案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欠缺。这样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的非常密切,利用教师对课题进行教学之后,使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原因有感性的认识提升至理性的认识。该堂课程首先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之后在课堂之上与教师和其它同学进行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青山旅游开发”实际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学生总结为什么该项旅游业能够成功,借助以点概面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它区域旅游的开发有什么积极的影响,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进行总结与分析。

3.案例教学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3.1案例教学不能取论学习。在高中的地理授课当中,虽然一直都在强调要将传统的授课进行改变,但是不能全完将传统的授课形式抛弃,要对传统授课当中的连贯性以及基本知识灌输继续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2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互配合。为了更好的将案例教学当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不但要进行以点概面的系统分析,应用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还要具备非常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讲授。例如:在《剖析自然灾害》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国内外著名的自然灾害实例进行讲解,如:印度洋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美国的龙卷风灾难、缅甸台风、中国四川地震等。借助一个地方的自然灾害的预防、灾后救援以及重建工作,以点概面的进行系统的分析。3.3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填鸭式的授课形式,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学生还是会感到有一定的界限,对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认识不敢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主动走进学生中间,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例如:在环保辩论会中,如果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参与学生的谈论,而是依然用教导的姿态与学生进行节流,学生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因为会害怕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其进行批评。因此,教师要主动融合到学生当中,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防备。

4.结束语

总之,在案例教学当中,要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行充分的发挥。不但可以借助实际的案例进行授课,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还对学生有非常好的启发作用,有益于学生快速对地理知识有所掌握,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作者:李露 单位: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宋成城.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