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08-02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 文化旅游

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都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

2 “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由法国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该活动调动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情,群众性的保护活动随之兴起。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卢浮宫等112处“民族古迹”和4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40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

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接待了7800万名外国游客,当年的旅游收入达350亿欧元,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称号。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文化生态博物馆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这种营建“活的文化”的博物馆由于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乡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人群,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村里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是一个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具备的空间。

1995年,中国与挪威两国的博物馆学界提出了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地区创族生态博物馆。这支久居深山只有4000余人的苗族,头饰独特,有繁多的婚丧、祭祀礼仪,有别致的音乐、舞蹈和精美刺绣,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探索和推广。

4 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模式,这是因为公园的历史文化主题内涵的不同,而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案例,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主题公园比较典型。经营者就着眼于历史文化,从中寻找主题经营的灵感。可以说该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过程上。1989年开业的“锦绣中华”,以微缩景观为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80处名胜古迹,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91年开业的“民俗文化村”,将24个村寨、56种风情集于一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一直是珠三角旅游的第一品牌。

主题公园是以游客体验为目的,游客体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是最需要创意的产业形态。对主题公园而言,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

(1)娱乐体验结合历史景观。自主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上。“世界之窗”如果没有108个景点和气势恢弘的广场巨幕,就不会有“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世界”的展示方式。在对游园设施的组织、运用中渗透着创造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阐述和演绎,并且注入了一种时尚娱乐元素。脱胎于国外的欢乐谷公园,既有美国的小镇,又有加勒比的港湾,还有香格里拉的生灵,这些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都源于“智慧创造情景”的理念,并借助娱乐设施给予消费者不同文化的娱乐化体验。

(2)广场表演和节日狂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文化中升华出“广场演绎”的形式。深圳“世界之窗”斥巨资建设了大型舞台,在“锦绣中华”建立了中华广场,创作“龙凤舞中华”等大型的广场演绎节目,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相配套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和大量的村寨表演。过节是我们民族格外重视的风俗,造节是经营文化的手段。为了塑造独特性,管理经营者提出了月月有节日的口号,使节庆活动成为亮丽的风景,国际啤酒节、狂欢节、泼水节都成为经典的文化品牌。从2002年开始又集中所有的文化品牌创办了唯一的旅游狂欢节,游行队伍与观众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主题公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以上各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 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59-66.

[2] 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3] 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57-65.

[4] 张朝枝,保继刚.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

第2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作者:李兰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为此我们在对文化产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明确了市场对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并根据这些市场需求,分析出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对每个岗位能力标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从事文化市场营销、推广和经纪人事务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

根据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素质、技能、知识结构。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包括公共类(包括体育、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安全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思想政治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专业学习领域包括专业基础类(文化概论、文化市场调研与预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概论、文化产品营销、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产品鉴赏),专业核心类(演出经营管理、影视节目制作与经营、图书编辑与出版、文化公司经营、版权贸易),专业选修类(口才与谈判艺术、商务文书写作、公共关系学、商务礼仪、纪录片鉴赏、理财与投资、影片后期制作、文化活动策划)。2、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根据以上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围绕文化产品的运作体系、赢利模式和经营模式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探索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构建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教材体系。本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两方面: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一是文化企业对产品的经营。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讲经营。在这套教材里,各类文化产品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的营运模式,都将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加以深入而详细的剖析,便于学生牢牢掌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精髓。这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实战性:这是本教材的基本宗旨。即要让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比较熟练的了解和掌握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经营手段。

毕业后能在各类文化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在技能上、能力上与企业进行“零距离”对接。前沿性:在本教材中,我们所要传播给学生的经营理念、制作流程、营销手段、经营模式,有些是国内已经大量采用并成功了的,有些则是因受国内文化机构的体制、机制或政策所限而暂时还未采用、但却是国际通用的。系统性:这是本教材的一大创新。我们首次提出了文化产品的分类系统和生产制作经营的模式系统,在本套教材里,我们除了系统的介绍文化产品分类外,还将对各类文化产品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独立单位到区域整合的经营手段、经营模式进行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文化产品的各种经营手段,并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系统。丰富性:这是指在文化产品经营手段上的多样性,在本套教材所列举的文化产品的经营方式中,我们将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特性,对每个产品所突出的经营手段进行侧重介绍。具体讲我们拟编写一套实用的“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系列教材,共计六本,分别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务》、《文化产品鉴赏》、《演出经营管理》、《影视节目制作与经营》、《图书编辑与出版》、《自己开公司》。其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务》、《文化产品鉴赏》是我们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演出经营管理》、《影视节目制作与经营》、《图书编辑与出版》、《自己开公司》等是我们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以上是关于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的一些思考,在具体的实践中可能还要做一些调整。

第3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小型企业 信贷模式 信用风险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和呼声愈发高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指出,人民银行应着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融资。以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为首的几家商业银行已率先开始了相关研究,并推出了一些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产品,这些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大中型文化企业的发展,然而,银行支持的领域多数集中于大型的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和文化休闲产业,而对小型传统产业及动漫、广告、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1.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及意义

1.1小型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相较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更小,且意义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而对于“小型文化创意产业”,我国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对不同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的界定中,尚未划分出文化产业,因而没有现成的量化标准。而本文定义的小型文化创意产业,使用的是北京市的标准――“从事非制造业如文化、体育、娱乐业经常雇用员工数未满二百人者或销售额不满3000元者”。主要指的是规模较小的动漫、广告、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

1.2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经常是由突出创意的艺术家和有相关技能的人发展的,因而其发展初期的组织形式大多为小型的。同时,创意产业去要有完整的、分工不同的企业理性聚集成完整的产业链,完成从研发、生产、交换、流通的整个过程。然而因为创意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在研发之初并不会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而小型企业凭借分工细化和灵活性可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从而节约成本,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其次,创意产业是个极为容易进入的产业,小型企业具有经济活力高、经营灵活、资金循环周期短的特点,这恰恰适合创意产业这种“项目式”的经营特点――一个创意或许就能成就一个企业,使得企业在雇佣工人、交换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方面都十分便利。也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有利于抓住一个个分散的创意思想,实现优胜劣汰。

同时,创意产业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大企业在进入时往往顾虑较多,担心一个项目的失败会波及其他项目。而小型创意企业由于较强的灵活性以及较小的破产成本,更容易进行大胆的尝试,而这一点正是发展文化产业所鼓励的。即使一旦发现开发的新产品不适合市场,也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优势,及时改变策略。

2.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现状及风险

2.1小型文化创意产业信贷现状

近年来,金融业对于文化产业的信贷开始进入尝试阶段,以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为首的多家商业银行尝试推出针对文化创意行业的信贷。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国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61.6%,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

然而,银行普遍倾向于贷款给资产实力较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如电影、电视剧制作公司以及娱乐公司。以北京银行为例,作为文化创业产业信贷起步较早的银行之一,北京银行信贷的主要去向是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院线、李宁体育、北京出版社等40余户文化创意高成长性企业。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特点就是原有资金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同时,中国银行的“影视通宝”、工商银行的“影视通”面向的都是大型的影视、电视剧集团客户。然而,作为最应当受到政策扶持的中小文化企业,却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

2.2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信用风险

银行倾向于贷款给资产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使得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北忽视,这种忽视并不是银行刻意为之,而是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风险特性所致。

首先,风险评估难度较高。受限与于文化产业的“轻资产重创意”以及难以估值的特征,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为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在发展初期,这类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又很大,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而且与大中型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小型企业可用于担保抵押的固定资产更是有限,这使得小型文化创意产业授信风险极大。然而,当今文化创意产品价值评估系统尚未发达,这进一步加大了为风险的不确定性,因而银行选择回避这种风险,也是一种理。

其次,经营模式不明晰,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相较于大中型文化产业,小型文化企业较为分散、不成规模,且申请贷款的量也相对较小。同时,小型企业处于萌芽阶段,多是作坊式经营,未形成规模效应,管理、财务会计方面也较不规范,无完整信用记录,这更加大了银行信用评估机构的审核成本。

第三,项目前景不确定性较大。相对于大众型文化产业,小型文化产业的“项目性”特征更为明显,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依赖于一个项目的输赢。然而这种“项目性”造成了现金流极大的不确定性,基本无法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同时,资金回流过程较慢,使得银行更不愿意轻易授信。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长久以来对中小企业政策歧视的惯性,使得小型文化企业申请信贷难上加难。

3.北京市小型文化产业的优势

3.1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产业支柱地位逐步确立。从2005年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分从10.1%上升至11.8%。2011年1-8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从业人员达到86.7万人,同比增长7.2%,单位实现利润275.5亿元,同比增长28.9%,应缴税金196.6亿元,增长18.8%,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林润增长明显快于收入增长。这表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3.2北京市小型文化产业信贷优势

首先,小型文化聚集较明显,为集团化信贷审批创造了良好土壤。北京市长期以来的政策有利于的小型文化产业的聚集发展。2006年、2008年,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两批文化聚集中心,其中一部分发展状况十分良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如北京798 艺术区、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等。这种文化集聚区的管理方经营模式把许多同类型的、风险状况较为相似的同类小型文化企业聚集到了一起,进行统一的、较为专业化的管理。这大大降低了银行的信用审核成本,也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进行比较,优胜劣汰。甚至,银行可以进行尝试进行集团授信,再由集团内部管理中心对于集团内部的小企业进行信贷分配管理。这种多个小企业的集团化管理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金流不连续的融资困境。

其次,北京市的文化市场较为成熟。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起步较早,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开始强调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来,市政府每年安排5 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产业进行扶植。这使得北京的小型文化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但经营经验相对较为丰富,管理模式较为专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应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同时,前些年的发展也保留了一批文化企业失败的先例和历史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北京市文化市场的特征信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历史数据来对一个新的项目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评估难度。

第三,作为全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北京市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 同时北京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吸引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为技术性较高的艺术品估值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内生动力,这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业最担心的小型文化产业信贷审核难题。

第四,北京市文化底蕴深厚。北京市是文化古都,再加上北京市政府对于文化的重视近年来北京市市民的文化和对新生文化的接受度都相对提高,各个文化景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逐年上升,尤其这也为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

4.金融机构对北京市小型文化企业新型信贷模式探索

金融业应针对小性文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北京市小性文化企业的现状,探求出一套适合北京市文化产业特色的信贷模式。

首先,金融机构可以针对北京市小型文化产积聚的特点,利用其集团化管理经营模式,开发出相应的面对集团的信贷产品通过集团内部竞争分配融资基金或集团统一管理等方式授信给小型文化企业。可在集团内部设立信贷管理中心,令专业人员对集团内部的信贷进行管理,实现集团内部稳定现金流的回收。也可以借鉴杭州“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项目”的成功经验,设立债权基金,发行可转化债券帮助小企业获得短期贷款,同时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风险。

第二,金融机构应着力建设信用评估管理机制。一方面,利用文化产业已有经验,仔细研究北京市文化产业成功失败的先例,争取对北京文化产业市场和市民对文化的偏好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利用北京市优秀人才聚集的特性,着力培育一批兼具金融知识和文化产业知识的文化创意融资团队和资深客户经理融资团队。努力建立符合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特点的贷款分类、不良贷款问责等差别化的制度体系,建立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制度。

第三,创新担保方式。在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办法的同时,一方面,积极探索银行、文化创意企业、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基金四方合作的“桥隧模式”,通过担保制度创新,构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桥梁,适时发展再担保机制。另一方面,扩展担保基金来源,提高授信企业缴纳的会费或风险准备金,或利用北京市民对文化产业的热情,向北京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个人筹集资金。

5.结论

北京市小型文化企业在发展信贷方面有着其特有优势,金融机构应利用北京地区特点和其他省市经验,在利用集团化管理经营模式、信用评估管理机制、创新担保方式等方面,大力探索对小型文化企业的授信模式,促进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爱珠.破解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新举措――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0(2)

[2] 陈文涛. 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问题的研究――北京市中小企业[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25-35

[3]孙斌.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8(3)

[4]高凌曩.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5-15

[5]曾志兰.对金融支持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6] 彭一岑.中小企业对发展创意产业的作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

[7] 国家统计局与.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Z].2004

第4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产业;意义;特征

目前对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问题具在着不同的认识,由于博物馆属于社公公益性组织,各博物馆公共资金支持力度、办馆理念及经济活动中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展的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上都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所以本文也简要的从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展的理论层面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是依靠政府事业上投入,其他融资途径的资金收入几乎没有。但依靠政府事业性投入,对于当前发展中的博物馆事业则远远不够。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这就导致博物馆所接收到的政府事业性投入资金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由于软、硬件设备的投入,使其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博物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则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就导致现有投入的事业资金无法满足博物馆正常运营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所以急需博物馆从自身经营管理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博物馆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引入产业经营模式,从而加快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建设,使博物馆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意义的实现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规划、领导,可以说一切都是由政府包办的,博物馆做多事与政府给多少钱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博物馆事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则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和工作思路,将产业经营引入到博物馆发展当中,使博物馆能够积极主动的运作起来,针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机制。所以在博物馆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与经营理念进行完美的融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合理的运营方式,为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中品,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但应该注意的是,博物馆在发生文化产业过程中,其所产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可谓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局面。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和生存发展能力也得到增强。而在这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精神性和感知性消费,与实体产业相比,其更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和满足感。而且通过文化产业的建设,使公众对文物等学术界的东西,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喜爱。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经营犷史翼熟扮博物缤经鹜瞥理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它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此为认识基点,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是指以博物馆为主要资源的、从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一种文化产业。它包括以收藏、展示、传播、研究等一系列与博物馆业务紧密相关的、或作为其外延的、或支持和补充性的活动。从总体上讲,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博物馆“三产”。归纳起来,博物馆文化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一)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

博物馆的基本社会职责是在最直接的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与当代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条文化的桥梁,使这些资源得以保护、认识、尊重和可持续利用。可见,博物馆工作的对象,既有物又有人;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既有文化艺术又有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可利用资源,既有人力资源又有藏品资源;既有场馆资源又有技术资源;既有环境资源又有品牌资源。对各种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纵深性又有扩展性。

(二)结构完整,具有体系性

众所周知,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或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与博物馆机构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的。之所以用“体系”来表述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主要撷取其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结构的严谨而内部关系密切;二是指结构的复杂多样和庞大。换而言之,博物馆业务功能的结构完整性,决定了博物馆文化产业自成体系。所以,逐步建构和完善一套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体系,这是我们必须争取达到的目标。当然,这不是一跳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奋斗过程。

(三)文化投入量不同,同时渐进性强

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属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博物馆不同的产业类型或项目中,其中的文化投人量(或称为“文化涉入”)是不一样的。高文化涉人意味着本博物馆文化力的积累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以此为“圆心”,强有力地、持续性地释放文化能量,并辐射产业,带动博物馆微型产业链的形成。然而,一座博物馆的文化力是需要长时期培育和养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结束语

我国博物馆发生文化产业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具体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所以需要各位业界人士,要在把握博物馆公益属性和精神文化产品特征的同时,不断的在思想、方法和实践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快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艺军.论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6-15.

第5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174-07

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也初步显现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据统计,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同期GDP的2.85%。过去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超同期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来说,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含量、品牌打造、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群体。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使中国文化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从劳动型走向创新型,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达到十报告中提到的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显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对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做一铺垫。

一、文化产业概况分析

当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概况分析包括对于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主要以存在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为主。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1 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继续拉大、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割严重等问题。需通过进一步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布局政策,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地区协调发展。高书生(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需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也需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2 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即部分政策的缺失,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政策不协调,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认为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玫策,需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沙雪斌(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制定者思想观念落后、产业政策相对滞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比较粗放随意、政策缺乏稳定协调性等问题,认为需加强观念创新、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和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研究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少峰(2012)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大都是“撮合型”的,缺少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形成,普遍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的问题。廖君等(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盲目一哄而上、“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投资大、回本慢、盈利难、高估历史资源等问题。管宁(2012)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出现的创意缺失、定位不清、管理失范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和文化产业开发中出现的急躁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4 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春荣(2010)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出口难、产业链不完整、融资渠道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需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企业跨国并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实施奖惩结合的税收政策,吸引文化产业投资,保护民族文化;整合行业管理部门,提升行业协会的作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荆林波和李蕊(2011)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年份断层现象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开发模式急待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转变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和培养强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陈少峰(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偏大、传统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滞后以及文化内容产业激励不足等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接和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尹世杰(2012)认为我国目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需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欧阳友权(2012)认为优秀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人才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需要拓新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单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王丽梅等(2006)、韩国春(2006)、黄浩和孙晓丽(2006)、刘启宇和刘红红(2007)、刘忠林(2012)等人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一)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国内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做了相关研究。王缉慈(2006)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在大城市集聚的现象,如法国巴黎的米兰时装周、美国纽约的好莱坞电影、日本东京的动漫游戏产业。香港的娱乐业等,认为文化产业在大城市集聚并非偶然,存在其规律。潘瑾和李釜(2007)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可形成规模经济,达到知识信息共享并产生溢出效应。蒋三赓(2009)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张振鹏和马力(2011)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聚的案例解析,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具有优异的环境、功能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根植性三方面的共性特征,并从竞争、资本积累和交易成本节约三个角度,归纳出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此外,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有王洁(2007)基于2002-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4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及创意产业所选子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一般工业产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音像出版、广告业、文化娱乐业、电视剧拍摄、文化艺术经纪的集聚程度较高。雷宏振等人(2012)利用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指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发现东部沿海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经营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但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吴艳和陈秋玲(2006)通过分析上海18个文化产业群,提出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动互利促成文化产业集聚形成。刘丽和张焕波(2006)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北京走文化产业集聚之路的途径及具体实施方式。宋泓明(2007)以文化产业集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冒艳玲(2008)则研究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问题,她在指出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和集聚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史征(2011)认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从产业萌芽到起飞的阶段。但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情况还相当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竞争合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提出加强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罗能生等人(2011)则对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发现长沙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演变处于短期的下降趋势。梁君和陈显军(2012)计算了广西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发现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科研机构业、群众文化服务业、图书馆业和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较低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业、文物业、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和艺术教育业。

三、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乾厚(2008)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构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陆立新(2009)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75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文化产业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蔡旺春(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候志德(2010)利用我国1994-2008年的数据,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51.8437亿元;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313.5206亿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李增福和刘万琪(2011)则实证发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林和顾江(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陈石清、李健健和龚芳(2010)运用1991-2008年湖南省的有关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论证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状况,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赵伟(2012)实证研究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的产出弹性在3.75左右,即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1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3.75亿元,产出弹性和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大,对陕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没有规模化的显现。庞洪伟、巩艳红和徐爱燕(2012)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会增加0.91%,文化产业机构数量每增加1%,GDP会增加0.35%。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张永明和聂春霞(2012)对新疆文化产业从投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力等方面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有七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较小,有四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较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较低,但对经济有较强的推动力。郑仕华(2012)基于2007年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实证发现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423,文化产业发展显著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

四、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目前,国内对产业或者行业的效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银行业、服务业等领域,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仅见到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王家庭和张容(2009)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马萱和郑世林(2010)运用DEA模型对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我国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偏低。蒋萍和王勇(2011)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韩学周和马萱(2012)基于中国2000-2009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研究了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董亚娟(2012)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模型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王家庭和高珊珊(2012)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马跃如等(2012)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白积洋(2012)运用DEA及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资效率进行了静态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高。

五、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等,其中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为主。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花建(2005)概括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能力(整体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七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并在这7个二级指标下又细分了30个具体衡量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邹志勇(2009)在分析齐鲁文化产业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拟定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技术路线,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包括宏观层面(政府要素和文化资源因素)、中观层面(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特色资源、运营效能因素)和微观层面(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创意能力、产品形式因素)的齐鲁文化竞争力理论模型。李雪茹(2009)依据VRIO模型,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共有4个一级指标:价值要素、稀缺性要素、不可模仿要素、组织要素,8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细分指标。姜彤彤和吴修国(2011)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权重,设计出基于AHP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王玉玲(2011)则基于“钻石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1 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余毅和马文涛(2006)设计出由7个要素,27个子要素,共106个指标构成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及大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了四个梯队的水平分布格局,上海、广东、浙江、深圳和北京为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但是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均衡。竞争力优势分布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广东、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市,基本上集中了大部分的优势要素。而另外一些较弱省份则集中了大部分的劣势要素。项卫星和周国梁(2010)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成长能力、政府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庄锴和王虹(2012)通过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测算分析,发现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强的省份是广东,较强竞争力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和上海,具有竞争力的省份有江苏、山东、福建和河南,剩下的其他省份均是弱竞争力。顾江和高莉莉(2012)从文化产业发展特性出发,构建了由7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文化产业比较具有竞争力。梁君和黄慧芳(2012)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出了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其GDP总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又并非完全一致,各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等结论。

2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李宜春(2006)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由5个一级评价指标,28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论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符,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2007)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模型。并据此测度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在全国排第4位,居前5强,在中部6个省中湖南排第2位。顾乃华和夏杰长(2007)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发现厦门、长沙、天津、武汉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曾咏梅(2009)建立了一套由优势、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中娱乐业竞争力最强,接下来依次是图书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和广告业。邹志勇(2010)基于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了量表开发,通过对山东省从事文化产业单位企业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得到了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量化指数为70.042,齐鲁文化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胡娟和钱峰(2012)构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对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发现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一些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卫强(2012)则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北京文化产业实力和市场收益竞争力最高,公共文化消费和人才研创竞争力次之,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三,文化产出竞争力最低。

六、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包括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四方面研究,其中以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为主。

(一)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

郭玉兰(2007)探讨了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认为山西各地可以考虑选择发展农村旅游模式、开发文化资源模式、开发传统工艺模式和创业发展模式。吴声怡和许慧宏(2007)认为福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发展模式为:将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置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以福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人类生存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统一为开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并向其他产业渗透及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韩美群(2009)分析了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认为主要呈现出四种发展模式,即资源优势模式、资本技术模式、整合集约模式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胡攀(2009)认为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典型的有政府主导模式、完全市场化产业运作模式和资源依托模式,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总体是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局限性,认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尽快地从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韩虹新(2011)则介绍了韩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认为韩国文化产业以私人兴办为主、政府积极主导的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的管理、生产、融资、人才培养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后现代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郭新茹和顾江(2009)论述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三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认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商业模式,强调“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基于资源优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强调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盈利;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强调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盈利。许莉和吴玥(2011)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商业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城市一增长极模式和联盟带动模式。其中。联盟带动模式又包括经济带带动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和中外合作模式。柏定国和陈鑫(2012)结合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七种: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链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模式、文化资本运作模式、跨媒体经营模式、平台运营模式和跨产业经营模式。田新玲(2012)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认为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农业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农家乐”模式和“农业观光”模式)、以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集聚园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魏鹏举(2010)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近80%融资是间接融资,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而以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以及风险(私募)融资等常见形式的直接融资目前规模偏小,在整体融资中的比例较少,未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方向。龙怒(2011)介绍了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包括公共资金投融资方式(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文化基金)和市场资金投融资方式(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社会捐赠)。认为云南可以借鉴美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来构建本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刘祥城和刘舒(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滞后,应努力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精髓的横向泛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为平台,以重组融资、自主融资、互助融资等方式并行的新型融资模式。范晓宏和安定明(2012)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一种多业互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具体是转变政府职能,多头并举,积极服务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基金为平台,整合社会资金,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结构。梁君和郑兴波(2012)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创新型抵押贷款模式、文化产业版权证券化模式和文化产业“权益拆分”模式,四个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增加第三方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双方信息交流等来完善。张彬和晏丹(2012)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信贷、私募股权投资和政府搭建公共投融资平台。并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与日本相比,得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产业内投资基金或投资联盟、充分动员产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投融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解决。

第6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境,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企业信贷业务、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培育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

主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探索发行文化彩票;金融机构应不断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探索新的间接融资方

式、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文化企业要持续强化自我积累能力、提高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培养和引

进复合型文化人才。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障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113―03

近年来,吉林省文化产业在政府、金融机构的

共同支持下,信贷规模和信贷范围有所扩大,但由

于文化产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与其他产业

相比,自身稳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

产业的融资难度,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吉林省文化产业融资面临的障碍

(一)文化产业内源融资存在的障碍

首先,内源资金积累严重不足。吉林省文化

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

内源资金普遍不足,发展缺乏可持续动力。其次,

文化企业整体实力弱。吉林省文化企业普遍存在

稳定性差、有形资产偏少、管理相对落后、缺乏稳

定的经营模式和长期规划、经营风险大等问题。

再次,缺乏具备金融基础的文化产业人才。吉林

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

51.9%,同时,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基本不熟悉

金融市场,严重缺乏懂营销、熟悉经营管理、善于

投融资及风险控制的复合型人才。最后,文化产

业研发能力不足。虽然吉林省教育资源丰富,拥

有高等院校30余所,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文化

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这也是导致吉林省缺少文

化产业相关经营管理及融资方面专业人才的重要

原因之一。

(二)文化产业外源融资存在的障碍

1.直接融资难。我国股票市场上市要求企

业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这对文化

企业而言“门槛”过高。发行企业债券要求发行

主体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有

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而

绝大多数文化企业无法满足这一条件。《2011中

国文化产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1992―2011年,

我国在国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融资及挂牌交易的

文化企业仅有88家,截至2011年6月底仅有84

家文化企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4家退市。无论

是从全国还是吉林省来看,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融

资都十分困难。此外,吉林省金融创新型产品不

仅种类少,而且技术含量低,一些现代融资工具都

处于初始阶段。如,可转换债券、长期票据、投资

基金、资产证券化等。

2.间接融资难。首先,我国目前对文化产业

的无形资产评估没有统一标准,评估缺乏量化标

准,难以精确的提供客观数据,评估结果往往存在

较大误差,甚至超过国际认可的20%。其次,吉

林省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规模过小,实力有限。

至2012年6月底,吉林省共有159家融资性担保

机构取得经营许可证,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59

家、民营担保机构100家,注册资本金总计仅129

亿元,平均每家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不足1亿

元。最后,银行贷款通常以项目的安全性、流动

性、赢利性为经营原则,对文化产业这类具有特殊

风险的行业,银行基本没有特殊的贷款程序或优

惠政策,文化企业贷款难现象普遍。

(三)金融支持政策不足

第一,缺乏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

服务的相关政策。吉林省虽已提出鼓励金融机构

为文化产业投放信贷,但目前并未制定具体的实

施办法,导致文化产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支持。第二,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扶持不够。吉

林省虽已成立159家信用担保机构,但未将定期

注入担保公司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使担保

机构扩大资本规模的动力不足。民营担保机构缺

乏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来源,即使是政策性担保机

构,也没有健全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同时,缺乏为

文化产业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无法分担担保机

构的担保风险。第三,引导民间资本注入文化产

业的力度不够。从全国看,对文化产业项目的资

金投入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占62%,民营

投资占27%,外商投资占11%。近年来,吉林省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大量资金游存于

民间,但由于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人文化产业

的力度不够,使民间资本无法顺利进入文化产业。

二、破解吉林省文化产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积极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和支持

第一,积极鼓励银行开展文化企业信贷业务。

政府可通过给予银行一定的利率补偿来提高其向

文化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银行向文化企业

贷款的积极性。第二,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

度。首先,应扩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范围,在以贷

款担保服务为主的同时,增加其他融资服务形式。

其次,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最后,健全担

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第三,培育多元化的文化

产业融资主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首先,文化产

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简化审批制度,降低市

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

资、项目融资、兼并重组、租赁承包等形式进入一

般竞争性文化领域,积极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

其次,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进程,规范企

业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创新盈利模式,增强盈利能

力。最后,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开展跨区域、跨

行业、跨所有制形式的战略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

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以其较好的盈利

能力作为示范,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

业。第四,尝试发行文化彩票。文化彩票是“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融资工具,能有效解决我国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经费不足问题,为文化产业发

展筹集所需资金。

(二)加大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1.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可推行知识产

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证券化不仅实施难度小、融

资成本低,而且不影响知识产权权属。因此,知识

产权证券化可成为未来解决文化产业融资的发展

方向。借助金融工程技术,建立以知识产权等无

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和收益权为担保、以证券化

为载体的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文化

企业突破资产结构限制进行融资。二是利用文化

产业基地或园区的优势,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截止2010年,吉林省共有60个文化产业园区和

23个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吉林歌舞剧院集团

有限公司、吉林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中筝文化集

团长春市光明艺术学校、辽源显顺琵琶学校都是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省

内首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东北亚文化创意

科技园已成为吉林省文化产业园区的一面旗帜。

因此,吉林省可充分利用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优

势,由政府设置专门集合债券发行机构,在每个文

化园区或产业基地中挑选经济实力强、创新能力

强、未来发展前景好、信用度高的中小企业组成整

体统一发行集合债券。按照“统一发行,统一担

保,分别负债”的模式操作,发行主体统一在证券

交易所挂牌、流通,组成集合的成员统一由一家有

实力的担保机构担保,并由其他机构提供再担保,

成功筹集资金后,企业按照各自发行份额分配资

金并根据该份额承担在规定日期还本付息义务。

2.探索新的间接融资方式。首先,金融机构

应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制定新的信用评级体系,

从而合理确定其授信额度。借鉴风险投资项目评

估企业的经验,在对文化企业具体项目或企业进

行评估时,应将文化项目的创新性、发展前景、未

来现金流以及管理水平纳入评估体系。其次,金

融机构可从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实际出发,实行差

别化评估并加大监管力度。对申请贷款企业的风

险较低的,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行贷款而不

通过信用评估。同时,对文化企业在贷前、贷中、

贷后不同阶段随时进行风险监控,以确保信贷资

金的安全。最后,金融机构应根据信贷原则,在符

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探索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

点的信贷产品。可将商标权、版权、专利权等核心

知识产权引入新型抵押物范围,尝试开展以商标

权、版权、专利权等抵押贷款的创新型信贷产品。

3.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知

识产权侵权险能有效控制文化产业风险,可重点

支持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知识产权侵权

险,不断建立并扩大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同时,可

建立文化产业贷款保险机制。由文化产业经营

者、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协商,文化产业经营者在

向银行贷款的同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既拓展了

保险公司的业务,又消除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

(三)增强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首先,应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文化企业

可从以下三方面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第一,

充分利用吉林省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积

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扩展文化产业

链,依靠优质的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结合吉林省

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打造多

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第二,加强文化

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

务管理机制。明确规定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原则、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透明公开。同时,约

束中、高层管理者在内的职工收入分配对企业积

累的侵蚀。第三,健全用留存收益增补企业资本

金的制度。文化企业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盈余

公积金提取适当的比例,并随时根据企业增资情

况,将超出部分转增到企业的资本账户。

其次,提高文化企业整体的经营实力。一方

面,吉林省文化事业单位应抓住机会,利用政策优

势,加快转企改制步伐。同时,应对已转制的文化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

育具有潜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实力、竞

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加大文化企业

创新步伐,通过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企业内部要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员工创新,将

创新作为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力开展文

化产品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研发能

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最后,培养和引进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一

是文化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对从业人员进行定

期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从业能力。定期开展文化

产业相关知识的报告会和讲座,聘请国内外文化

产业专家讲解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沿问题及

创新性产品,从而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热情,提高

创新能力。二是文化企业应不断引进优秀文化人

才。在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时,可适当提供薪酬、

住房等优厚待遇,还可设立科技创新奖,对研发出

国家级或省级文化特色产品、吉林文化品牌并推

第7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到博物馆参观,想买一个博物馆的符号或相关的一个元素,那就是你对博物馆体验以后产生的认同和收藏。”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正在开始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正在日益成为博物馆获取社会资源的一条重要渠道。文化产品开发对于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消费时代,商品的文化传播能力大为增强,而文化产品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播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品”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

博物馆文化产品必须承载相关的文化信息,这正是它区别于普通旅游产品的特殊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是否具备馆藏文物载体元素是一条核心原则。也就是说,一个图案或符号、一种造型或色彩、一段文字说明或解读,都要在该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展览内容、建筑形制、研究领域中找到依据和原型。

国内博物馆界一般把除展览和相关教育、服务项目之外的文化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博物馆藏品和展览设计制作的各种材质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第二类是文物藏品的复仿制品;第三类是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关的书籍、电子出版物及各种纪念品。

二、成功案例

(一)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这方面的先行者。1996年,上海博物馆于新馆建成开放之际成立了上海博物馆艺术开发公司。该公司为独立法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现有8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文化商品2万多种,其中自主开发设计的系列文化商品400余种,占总销售额的50%。公司文化产品销售额也从当年的500万元/年,发展到连续两年(2006年、2007年)达到4000万元,自2006年起,其销售额超过了上海博物馆的门票收入。2005年公司在上海时尚文化地标“新天地”太仓路开设了精品分店,成为周边世界500强、office高级白领的时尚首选。2009年,该公司成为大英博物馆长期供货合作伙伴。

上海博物馆艺术开发公司在经营中形成了自主设计、制作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其周围聚合了几十家加工制作企业。公司对每件产品实行跟单监管,严把质量关。尽管还没有注册商标,上海博物馆本身就已经具有品牌效应。“我们的每个商品上都有上海博物馆的标志,很多人就是冲着这标志来的。随着后续发展我们肯定要申请商标和知识产权。”

(二)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开发真正起步于2008年。这一年,为迎“奥运”,故宫举行“天朝衣冠”展览,首次将皇帝、皇后服饰同时展出。为配合展览,故宫设立了一家专卖店,商品的所有元素都从展品中提取。此后,故宫文化产品开发进入长足发展阶段。目前,故宫内设38个销售文化产品的经营点,还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开设了一个专卖店。这些店内共陈列文化商品1万多个品种,其中46%为故宫自主开发。

作为“奥运”吉祥物核心设计师之一,陈楠参与过奥运特许衍生产品开发工作,他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也应当按照特许衍生产品模式来运作:“博物馆应该对自己的愿景、定位、发展目标和产品等进行系统设计。产品上必须要有博物馆的LOGO,其中包含它的思想和元素,具有知识产权,而且是专门授权研发,生产厂家和营销商家都是指定的,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有的博物馆其实已经借鉴了类似的品牌经营策略。1997年,故宫博物院先后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故宫”、“紫禁城”商标。2006年,“故宫”、“紫禁城”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这是全国文博界第一个被认定的驰名商标。2009年故宫博物院向欧盟成员国和马德里成员国进行了国际的注册。今年,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故宫还将尝试进行品牌授权运作。在生产经营中,故宫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严格选择合作企业,“我们寻找企业有两条原则:一是公开招投标;二是它在这个领域是领先的、有知名度的。我们一般与企业签订一到两年合同,合同到期后再重新考察选择。”杨晓波介绍说。

(三)湖南省博物馆

博物馆文化产品中已具有品牌效应的还有湖北省博物馆注册的以馆藏国宝“曾侯乙编钟”为主要内容的“曾侯乙编钟乐舞”商标;湖南省博物馆以马王堆养生文化为核心设计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等。

三、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经营模式

当前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场地出租和职工承包经营模式,多为中小型博物馆和西部博物馆采用。二是内部经营模式,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设立了内部产业经营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服务网点。三是内部经营和公司运作混合型模式,如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等经营机构。四是公司运作模式,如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将产业部分与公益事业部分相剥离,成立隶属于博物馆的独立公司实体。

四、海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台湾林荣泰教授曾提出“4C”文化创意设计观:“Cunltural(文化)、Collective(精选)、Cheerful(愉悦)、Creative(创意)”。从博物院等博物馆成功开发文化产品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不仅具备审美性、功能性等一般商品的属性,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

博物馆是地域文明集中展示的场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设计必须植根于其文化内涵,精确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且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使得博物馆文化产品肩负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任务,是真正的将博物馆与公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海南省博物馆的设计人员曾运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突出文物重要元素的延伸,对本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做了初步的尝试。如海南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2009年海南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绽放在世界的舞台上。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黎族织锦图案体现了黎族居民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及艺术风格,其内容主要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及传说中吉祥美好的事物等等,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设计将黎锦特色图案奥雅兄弟、大力神、鱼纹、植物纹等等元素提取出来,与生活常用物品相结合,设计出来的产品色彩亮丽,经济实用。

(一)手环U盘

(二)生活用品

(二)文具

第8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制造业 创意

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日渐增多以及国内资源的约束,传统制造企业依靠“三来一补”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方式很难继续下去,产业群体需要寻求突破,这样一种情况为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相互融合提供重要契机。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也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的文件,文件里明确指出加强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质量水平。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共存共生,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发展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发展事实也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利用自身在设计、创意、内容等优势帮助制造企业提升产品价值,改造生产方式;制造企业也推动文化创意设计的产业化和产品化。

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产业融合拓展制造业新服务和新产品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产品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从产业间扩展到产业内,经济开放国家不断拓宽国际分工参与度,这样一种趋势促使产业升级有了新的实现途径和内涵,也促使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分工不断升级。国内外竞争加剧,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提出考验,传统制造产业面临生存挑战,这就迫使传统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延伸价值链。文化和制造产业的融合可以拓展新服务和新产品,这就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二)产业融合构建了制造业新发展模式

制造企业以产业为导向,市场为核心,借鉴将产业文化的模式,将文化形象和内容进行策划并紧密结合产业延伸产品的开发设计。这种产业文化产生新的管理体制和行业规则,有利于形成文化内容创作和传统制造企业运营一体化的新产业发展模式。

(三)产业融合提供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时代,教育不断普及,技术快速发展,文学、艺术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的文化品位提升,也日益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制造的结合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追求,给人们提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制造的相结合不仅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在一定范围内提升社会效益。制造企业可以将生产线当作展演场所,给消费者带去具有复合式产业魅力的情景体验。企业和消费者互动娱乐,学习体验。消费者在过程中获体会文化和知性生活和学习的意义。

(四)产业融合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制造企业依托地方特色和经济获得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日益重视地方文化和产业知识融合所带来的创新价值。制造企业采取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复合经营方式,让产品通过设计不断提升美感和丰富消费者体验,以此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在与文化和互联网融合过程中,企业与终端消费者互动,塑造具有独特性、感性化和产生符号认同的制造形象,改变传统的产业链低端价值环节,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产业形态。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融合情况下也能促进创新要素、创新成果、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和流动,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层次分析

(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横向渗透融合,延伸产业价值链

制造业产业链的两端是设计和品牌塑造,这两个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很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在设计环节与制造业相融合,一方面是将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进行概念创新,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供给,引导消费升级。在宣传推广、品牌塑造环节与制造业相结合,打造不一样的制造形象,体现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横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产业形式和业态

制造企业在全面升级过程中,高新技术与文化要素融合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形成和原有产业形态不一样的交叉业态。表现最明显的是手机制造业。在手机制造业中,文化创意提供丰富内容,制造业提供信息及数字技术和3G在线升级。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为手机制造业增加内容,手机制造业丰富文化产业内涵,延伸文化产业边界。两者相互融合,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也为制造业创造更多财富。

(三)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纵向内部融合形成“制造+服务”模式

很多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自身也将服务和制造融合在一起。一些大企业内部营销部门、研发部门、信息服务部门等加入企业制造生产,经济活动的中心由单纯的制造到加强设计和品牌营销,更好体现“制造+服务”。

(四)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纵向产业链融合――提高效率,集群化成长

产品制造需要制造企业经过很多环节才能完成。目前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专攻优势环节,与文化企业合作,实现多赢。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很多区域已形成产业集群,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工业设计区,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设计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设计区。区域产业集群以地方资源为特色,服务地方制造业,提升区域制造业[1]。

三、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相结合的案例

第9篇: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用开放创新的思维谋划广播电视事业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政治属性是其第一属性,任何时候,它的社会效益都是第一位的。但作为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的强势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以其快捷、开放等优势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受众,使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一统传媒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用新的视觉、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来认识、明确广播电视的各种属性。广播电视以高科技电子系统为载体,传送的节目是精神产品,也可以说是以另种形式存在、表现的物质产品。由此可见,广播电视业在强调其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的同时,还有其自然属性、产业属性和商品属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广播电视是一种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直面市场经济的大潮。是迎着风浪前进还是被浪潮吞没,完全取决于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广播电视业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高远的眼界,更加新颖的观念,建构全新理念。“市场经营学电信、规范服务学金融、窗口建设学税务、队伍管理学政法、个人素质学证券、灵活措施学民营”,就是要吸纳各方经验为我所用,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谋划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和全球化的竞争态势。

用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广播电视产业

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作为文化产业,广播电视的潜力很大,发展的空间也很大,要创新产业经营观念和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

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困难都与机制有关,创新机制就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对此,一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等不靠。广电产业要根据广电媒体自身特点,不断改进创新经营方式、探索经营模式。机制创新之时,就是广电产业增收之日。二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广告创收渠道,加强广告策划,提高广告品质,保持广告创收的较大增长。三是实施节目营销战略,把产业做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广电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品牌节目的优势和资源,在确保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采取多样经营手段,把能推向市场的节目推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四要积极利用网络创收。当前广播电视网络服务存在很多不足:体制的事业型,带来了“断奶”的不彻底性,进而缺少危机感,靠服务求生存的意识淡漠;经营的垄断性,带来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官商”的习性,服务质量的优劣被看得无足轻重。作为服务企业的广播电视网络,高质量的服务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开拓市场的前提,成败得失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永恒的主题。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服务产业,还要努力开发多种业务,力争网络经营有新的突破;积极创新运营机制,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机制和管理办法,采取奖罚办法,把创收任务完成与个人收入挂钩,把拓展业务与个人收入挂钩。

广播电视行业的资本运营,就是要形成广告经营、节目经营、网络经营的大经营观,为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入创造可能。由于广播电视资源的丰富性,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网络收入的局面,以广播电视为龙头,做好产业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相关产业开发以及跨媒体发展,走出一条全方位发展的路子。

用科学管理的办法壮大广播电视队伍

十七大报告指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精品节目、科技创新、产业创收,关键是人才,人才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制度的竞争。广播电视行业由于长时间吃政府饭,独家垄断经营,市场开发不充分,其表面的繁荣掩盖了自身的缺陷,特别是在“人”的方面,人员编制臃肿,效率低下,总体素质提高缓慢;行业内部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在人员选拔上,缺少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政策;在工作报酬的制定上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传媒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瓶颈。尽快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利用科学的方法管好人、用好人,已成为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要着眼于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体制、机制入手,根据广播电视行业自身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系统规范的人才开发、获取、奖励、维持、保护体系,建立互相配合的管理网络,通过对组织结构与流程的优化,目标的设定与评价,形成高效的工作平台,推动员工技能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本增值。一是要用事业凝聚人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人才用之愈出,置之愈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就是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业创业的平台,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最重要的岗位各显其能,建功立业。二是用机制激励人才,把人才从旧的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解放他们干事业创业的能量,鼓励多出人才,人尽其才。建立岗位薪酬,以能力、绩效为方向的分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用制度保障人才,把人才工作纳入制度的轨道,使之健康发展。用制度保证人才培训正常化、人才引进规范化;用制度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做到不拘一格任用优秀人才。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广电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景德镇市的广播电视工作才能跻身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