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社会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互动双赢,以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若干所高校中兴办的一些高校场所,大多都是由地方有关政府给予高校大的投资,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相互合作同时还是相互抑制。但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问题在近些年来却越来越突出,如果是想能够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就需要从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源问题出发,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针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认真的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
1.1缺乏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近些年来大众对高校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关注,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一些地方政府所缺乏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宗旨,通过对科技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对经济和科学这两者的结合,在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关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和经济的相互结合也显得更加的紧迫。
1.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对部分高校的开展建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部分高校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对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加强重视,从而也导致其激励体制的缺乏。比如,在实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就会经常心存疑惑,担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经济的产品研究,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而会干扰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甚至更为严重时会在高校中有一些社会经济纠纷的产生,这些都是在实际高校中经常感到非常忧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关注科研教学等活动,但是却没有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学校本来就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高校早人才培养上,如果通过和社会经济的结合,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问题
2.1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
众所周知,高校的建设经营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高校的建设经营是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型服务性质的场所,在其建设经营的过程中更是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而现阶段地方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地方高校支持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院校在进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费的投入少,对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2.2高校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总体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当前我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的贫乏。从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高校分布格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城市中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城市只分布着很少的高校,高校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分布差异的这种显著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无法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其的战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贫乏,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自身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的,就会对双方之间的互赢局面造成很大的负作用。
2.3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符合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从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虽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展现的都是非常具有特色而又全面,但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专业重复进行设置的现实问题。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由于在进行高校的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加强重视地方高校和地方的特色之间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下也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并不相符合,于此同时在无形中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这个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4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所体现的问题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生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和地方的整个互动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是在体现经济政治层面,而对人文生活层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现象在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还是说明人们并没有加以对人文文化的重视。高校和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们表现的轻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个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只有全面协调和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内涵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和地方之间因为没有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因此也对两者之间的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只会对两者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合作带来消极的作用。
3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改善对策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需要针对当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所存在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显得非常的重要。
3.1提高认知,相互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得到真正的改善,就需要提高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看,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对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加强改善,进而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出发来看,要积极的和地方经济社会相融合,并对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进行转化,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将高校科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认知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协调发展。通过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2调整结构,共同促进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合理布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合理布局的策略上,应该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分布的不合理,从而进行多元化地方高校教育的构建,在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时,需要对地方城市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定位,并根据各个地方特色的不同,进而去发挥各个地方的特长。除此之外在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时,要对地方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和地方经济特色相符合,这样能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特色真正的相符合,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3健全机制,实现持续发展制定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加规范和科学化显得至关的重要,因为两者之间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个时候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就能够针对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在进行法制法规制度制定时,可以针对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关的财政问题,然后进行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高校人才质量,让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然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定期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以便能够保证在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两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创新。
4结语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互利互惠、相互促进,还能够更好的将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而言,一个合理的建设性方法显得至关的重要,这就需要人们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进而在对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症下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高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显著。高校和地方社会要想更好的协调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进而实现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双赢的一个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9):73~74.
[2]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4]贾素娟,陈爱祖,王会君.高校实验室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46.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以县域经济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以什么样的战略途径和根本举措,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与发展?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强县兴市”的战略,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定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目前县域占据了全市近九成的人口、3/4强的经济总量和1/2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保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得到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全部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总量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与全市保持了同步。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市大县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制约了全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三农”方面,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因此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奠定扎实的基础。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繁荣,农村社会才能稳定。没有殷实的财力,就没有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农民的增收,就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积累财力,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基础。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长期落后,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转变。同时,只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其迸发的经济活力、外在张力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能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和谐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市)经济规模小,属于吃饭财政,给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县、乡财政实力越强,就越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就越能更好地扶持帮助困难群众,农村社会就越和谐,基层政权就越巩固。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才能拥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可靠保障。
二、牢牢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紧紧把握“立足现状、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区域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南资北移”、“南企北扩”趋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保定实际,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重点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农业,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饲料农业、原料农业和能源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和名特优林果业,努力打造面向京津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加快“工”字型高效农业产业带、畜牧业“一带六区”和果品业“六大基地”23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有产业优势、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
第二,以工业化为主导。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工不富”,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大不了,财富总量也上不来。因此,必须树牢工业强县的观念,把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比重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优先目标。一是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等10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链条经济,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重点抓好白沟箱包、安国药业、高阳纺织、容城服装、雄县革塑包、蠡县纺织和皮毛皮革、徐水制酒等一批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高阳三利纺织工业园、徐水巨力索具产业园、容城大河服装工业园、中国农大涿州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就是市场、效益和财富。我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排全省第1;省级著名商标89个、省名牌产品47项,均排全省第2,但都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要逐步把品牌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大力推进品牌兴企、品牌兴县,确立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品牌,叫响“保定制造”。
第三,以城镇化为支撑。工业创造财富,城市增值财富。城镇化可以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益。对县域来说,城镇建设首先是县城建设。一是要抓改革,理顺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体制,加强综合执法。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户籍登记、市场就业、城市公共资源居民共享等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转移。二是要抓规划。按照适度超前、体现特色、彰显文化的要求,做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及修编,同时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三是要抓统筹。要把城市资源统筹起来,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城镇建设,通过经营来增值,通过市场来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四是要抓管理。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在科学化、人性化上下功夫。
第四,以民营经济为着眼点。当前我市县域经济中活力最强、比重最大的,当属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必须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定,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起来。要加快建立以民营企业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整体拓展。要针对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从转变企业家观念入手,帮助企业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在观念上由创业型向创新型转变,在产权上由家族型向多元型转变,在管理上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
第五,着力培育打造发展亮点。一是要建设一批“四梁八柱”大项目。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抓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各种类型项目一起上,重点抓工业和财源项目。特别是千方百计谋划和建设一批立得住、放得大、有优势的立县大项目。二是培育做强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赢得市场,基业常青。我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类型十三大产业,即资源依托型、旅游带动型、中小企业集群型、大型企业集团型、外资拉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型、市场引导型和城市服务型,成为全市县域经济的主体。今后要从抓专业市场、基地建设和品牌推广宣传入手,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寻求突破,活跃全局,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全市农民人均收中,工资性收占到40%以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重点抓好劳务转出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实现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的转变,打造保定劳务经济品牌。
三、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思路决定出路。制约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不是资源,不是基础,而是思想。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就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派出十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出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为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信任 社会网络 兴衰
近阶段,浙江省部分企业由于企业资金断裂,发生经营困难,直至跑路逃债的新闻,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据统计,浙江省今年非正常倒闭的企业高达244家,其主要原因均是由于融资困难而依赖不稳定的民间借贷造成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成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风险性徒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浙江企业倒闭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人们对民间借贷的担忧。
民间借贷,主要指发生在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以货币为标准的价值让渡及本息偿付的活动。它游离于官方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经济现象,不受金融法规对资本金、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等要求的约束,没有纳入国家信用控制和金融监管等常规管理系统(林声,2008)。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银行信贷资金趋紧,微观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助推了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或居民在创业起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急需,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几年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客观上造成许多银行无款可贷。中小企业在人工成本上涨和回收货币困难的双重压力下,无法从银行借款融资以求得生存,民间借贷便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黄月冬、赵静芳,2008)。
目前,民间借贷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其发展也呈现了一系列新趋势。第一,借贷规模明显扩张。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这个规模在当地约占民间资本总量六分之一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第二,借贷手续日趋完善,企业借贷方式呈现多样化。目前,通过民间融资手段来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行为已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从借贷手续上看大部分借贷双方能够订立书面协议,协议内容较为完善。从借贷方式上看,家庭民间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属于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企业之间的借贷方式则可分为直接接待、商业信用和票据贴现等。第三,为了解决临时性资金不足,民间借贷的利率不断攀升。借贷利率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和借款人偿还能力、期限长短而定,定价决策具有分散性(林声,2008)。总而言之,民间借贷具有参与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广泛性,借贷方式的灵活性,借贷金额的扩大化,期限逐步的长期化,借贷的利率市场化等特点。
正是基于现状,民间资本的存在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考察民间借贷的兴衰状况及其原因,是基于信任和社会网络的视角。社会资本最早是由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引入社会学研究的,他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成人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科尔曼(James S.Coleman)从理性行动理论出发,扩展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把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划分为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等等。本文主要采用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 D.Putnam)的社会资本概念,即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普特南认为,像信任、管理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一次成功的合作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这种社会资本的形成有利于未来充分和连续的合作(李惠斌、杨冬雪,2000)。从笔者看来,信任和网络是民间借贷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于后文阐述),从社会资本中得信任和网络来阐述民间借贷的兴衰,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民间资本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缘关系本位是民间信贷运作机制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亲缘、地缘的关系,喜欢讲人情面子,民间风险借贷风险的保障机制依靠亲缘和熟人关系来维护。在一个固定范围的地域内,亲缘网络或熟人圈子,往往具有安全可靠、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等综合功能。而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民间经济活动最根本的信用基础。在熟人朋友圈子和亲缘性关系网络所进行的交往活动中,都具有真诚相待、讲求信用等行为特征。这就引出了“信任”这个概念。有学者指出,社会资本是指人们之间的一套横向联系包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效率的信任、网络以及与网络相联系的规范。社会资本的特征在于推动组织成员间互利性的配合和写作(张婷,2011)。肯尼斯・纽顿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是社会和政治文化的主要表现,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及公私生活的联系起来的人格性网络,包括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组织(黄晓波,2006)。Coleman(1990)和Spagnolo(1999)也提出过社会资本强化了信任的普遍程度,即信任是社会活动的均衡结果,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相互合作。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网络或者信任方面解释中小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在社区内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其具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他形成于彼此较为熟悉的人群内部,也就是说,非正规金融是嵌入于某种社会网络或者社会纽带之中的。从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可以发现,网络的关键特征在于它的可达成性及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紧密程度。如果行动者能够彼此接触相互联系,交流资源,网络则可有达成性。网络的可达成性事产生网络内聚力首要的结构性条件。这种内聚力的结构性条件只靠自身并不足以产生信任,他除了要求行动者必须建构一种持久和相对较强的链接和配置之外,还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情感,情感是粘合剂,建立并维持行为主体间的各种联结和配置,以防止网络的过度分散和破裂。布劳也认为,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就越频繁,由这样的互动产生的情感越积极,关系性凝聚力的水平越高,从而便会产生义务性的行为(王丽娜,2006)。民间借贷,尤其是个人性质的民间借贷,往往是在这样一个亲缘关系的网络中,凭借着对借款人情感上的信任,将自己手头上的闲散资金借贷给他人(林声,2008)。在笔者的老家福建泉州,这样的民间借贷也屡见不鲜,通过中间人介绍,笔者对一名长期从事私人借贷的人士进行了电话采访,经他介绍,进入这行业的人,一开始都是凭借着熟人的介绍,选择借、贷款人,贷款人愿意将资金借给借款人,除了获得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利率外,交易成功的因素取决于对借款人情感上的信任,并且在借贷关系发生后,要随时地跟踪借款人的资金流向,一旦发现贷款人有不良举动或是对其产生不信任感后,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将会破裂,最终导致终止这样的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在中国能够红火发展,中国血亲的传统文化功不可没。他虽然为民间的经济活动,但同样也必须遵循具有传统特征的行为规范直至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传统的民间借贷往往发生在亲人、朋友之间,因而其信任链条不会太长,同一笔借贷中参与人数和参与规模也不会太大。通过朋友、亲戚的介绍,一些民间借贷组织对个人或企业的背景环境极为熟悉,加之发放贷款手续简单方便,很少需要抵押和担保,民间借贷便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得以延续。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形成民间借贷,离不开行两个条件、民间借贷的供给双方及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借贷机制。第一,从民间借贷的供给双方看,正规的金融机构(只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和非公有制经济强烈的资金需求之间不相吻合。由于中国的流动性资本过剩的背景,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型”的考虑,各商业银行普遍对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加以限制,实行“高门槛”的信贷政策,这首当其冲的是提高对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信贷准入门槛(林声,2008;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面对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需求增大,部分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却面临着资金流动紧张的局面。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金融制度,使得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的金融资金,金融资源也相应地分配给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惠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少之又少。近年来,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了严格的评级授信制度,贷款支持的重点转变为“四重”和“三大”,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和大企业、大行业、大项目。同时实行了“双小退出”的政策,即从小企业贷款和小额贷款退出(郑侠,2008)。而出于供给方的民间借贷组织与个人,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但缺少投资渠道,为民间的融资活动提供了资金来源(毛金明,2005)。可以这样说,是国家金融机构对小型企业、个人的不信任感,使民间借贷行业一枝独秀、茁壮成长。
第三,从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借贷机制看,我国缺少正规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即官方的正规金融机构为民间借贷提供的相关服务很少。由此产生了许多为民间借贷双方提供相关资金融通服务的中介,这些民间借贷中介和民间借贷的供求双方一起构成了民间借贷体系,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笔者电话采访了解到,在民间,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类似的民间借贷中介数量不少,尽管他们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合法的身份地位,但由于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使其能在借贷领域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从而维系了行业的发展链条。在一些农村地区,正规的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足,“存多贷少”的现象十分普遍,资金“外流”的趋势较为严重,而这些资金,极大一部分是投入于民间借贷市场中(林声,2008)。民间借贷主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经济服务,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的缺陷,其资金主要流向民间中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弥补了正规借贷的不足之处。
除此之外,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民间资金积极寻找投资渠道,中小企业及“三农”的资金需求具有“急、少、快”的特点,为民间借贷活跃创造了条件。鉴于本文采取“社会资本中信任与网络的视角”,在这方面就不做过多的阐述。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民间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民间融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农村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初期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为民间资金提供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扩展了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尤元旭,2010;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在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民间借贷解决了农村市场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农村生产组织的特点为劳动生产率低,经营规模小,利润收入少,抵抗不可抗力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不高,加之农副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原因,农民极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局。在正规途径无法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应运而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民间借贷所具备的信息优势,可以使放款者在小范围内深入地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潜在的发展前景和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选择一个风险和收益相对合理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就创造了更大的社会财富,从现实生活中论证了社会资本理论中的“信任”原则。二是民间借贷与正规借贷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借贷的不足(毛金明,2005)。民间借贷在贷款涉及的范围、金额、利率的协商及方便程度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借贷的运作效率更高,交易方式更为灵活,手续更简便,信息更加对称,交易成本更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正规借贷造成竞争压力,促使正规借贷机构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然而,尽管民间借贷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但浙江民间借贷引发的一系列小企业倒闭、捐款而逃的事件必须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民间借贷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障碍:一是信用体制障碍,即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身信用不足,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仅是商品经济、法制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周锋、邹晓明,2010)。正规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部分原因是其自身规模小、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融资不易、市场信息不畅、人才缺乏等先天不足,使得信用缺失行为更为严重。一些中小企业的诈骗行为引发的一系列信用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正如前文所述,在个人的借贷中,借款人一方面必须经过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后才将资金借出,另一方面也因为信任机制的不完善,必须得随时跟踪贷款人的资金流动取向,以防贷款者“携款潜逃”。从这个角度看,信任是借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人们通过“信任”的桥梁发生借贷行为,又因为“信任”桥梁的倒塌而终止这种行为。二是法律性缺陷。由于国家法律未能明文规定民间借贷在金融体系中得作用,致使其不能光明正大地开展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借贷的规范行为。民间借贷又往往是自发形成的,存在高利贷的嫌疑,政府缺乏相当手段来约束和规范,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同时,国家缺少相关法律对民间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进行保护,一旦借款方失信,贷款方将很难挽回经济损失。浙江省民间借贷导致企业倒闭的事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就是典型的教训。三是监管。由于对民间借贷监管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乏,监管技术不够先进,金融监管对民间借贷的市场准入、经营活动及市场推出等监督管理调控力度不够,无法及时获取民间借贷的真正活动情况和准确的数据资料。
民间借贷出现浙江温州企业倒闭的困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过多的资金流入民间市场,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民间借贷交易的隐蔽性又导致有关民间组织活动的税收无法及时征缴,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陈蕾燕,2007)。第二,民间借贷加剧正规金融组织信贷的风险,由于其风险危害性大,同时基于社会资本中“信任”的影响,容易导致信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债权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危害社会安全。
现阶段,民间借贷这棵幼苗已经深入扎根于社会经济生活德沃土之中,尤其是在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借贷在融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对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极其复杂的负面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可见,对于民间借贷的影响,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态度,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认。笔者在研究民间借贷的出路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条具体的对策。
第一,从企业角度而言,应该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素质,增强融资能力,尤其是目前处于贷款门槛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努力推进其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拓宽其直接融资的渠道(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周锋、邹晓明,2010)。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应采取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理性等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信用度,以此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应延伸为提高个人的信用水平,增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是进行市场经济交易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信用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资源。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才能提高包括民间借贷和金融借贷在内的融资能力。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而言,社会信用体系除了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更需要有信用文化的支撑,需要培养社会主体信用理念来维系。企业必须加强培育经济发展的信用文化,加强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教育,把依法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奠基石。
第二,对政府角度而言,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系统,完善民间资本的法律规范。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创新,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促进社会资金融通,强化社会监管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融资行为(董俊峰,2010,齐美东、王莲芬,2004)。市场经济客观上是建立在法制上的诚信经济,没有法制就不能构建一个有效地社会信用体系。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借贷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追求着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唯有立法制度和监管手段,才足以规范市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信用必须靠法制来维护,法制必须靠信用来彰显。同时,在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的基础上,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才能使企业诚信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对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应认真考虑企业或个人的自身发展状况,加大其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发展适合小型的金融机构,改进与创新贷款服务方式(毛金明,2005)。比如,推行银行自主贷款,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及个人的融资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是我国社会自发生长起来的融资形式,是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民间融资的需要产生的,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融资方式,其存在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并将会不断地发展下去,但民间借贷目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令人深思。为此,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民间借贷行为,在国家完善法制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促进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从信任和网络的社会资本视角,只有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克服其现存的消极影响,化解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才能有利于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蕾燕,2007,《浅析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2]董俊峰,2010,《企业家市场社会资本与民间融资的关系研究》,《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
[3]黄晓波,2006,《西方“社会资本”概念综述》,《理论界》2006年第7期。
[4]黄月冬、赵静芳,2008,《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5]李惠斌、杨冬雪,2000,《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林声,2008,《民间借贷的发展动因、发展效应与有序引导――以莆田市为例》,《经济学研究》2008年第3期。
[7]罗来军,2007,《浅议民间借贷的产生及其存在的原因》,《世纪桥》2007年第10期。
[8]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及发展建议》,《资本市场》2007年第8期。
[9]毛金明,2005,《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陕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10]齐美东,2005,《试析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必然性》,《商业研究》2005年第15期。
[11]齐美东、王莲芬,2004,《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对策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王丽娜,2006,《企业家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资本转化研究》,《市场论坛》2006年第3期。尤元旭,2010,《反思浙江民间融资的危与机》,《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2月下旬刊。
[13]张婷,2011,《社会资本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6期。
[14]郑侠,2008,《民间融资存在的现实和法律基础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
[15]Coleman,J.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资源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37-08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经济能力,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标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价值却并不包括在内。H.T.Odum等人创建的能值分析法,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整合研究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计算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各项数据,以评估国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态势及其与资源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构成障碍。本文采用能值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展开分析,以研究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并对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经济系统资源环境利用的动态演变趋势展开分析。
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概述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法是美国生态学家H.T.Odum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以动态、开放、整合的视角评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是目前生态环保学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体系。该方法把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有机联系和统一起来,将生态经济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互动演变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资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具体生产活动过程等,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1]。
1.1 能值与能值转化率
由于现实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类型复杂多样,因此,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物资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往往难以找到同一种标准进行度量和比较,因此,H.T.Odum提出了能值(emergy)的概念,并说明:能值即“包被能”(embodied energy),产品形成所需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有效能的总量;由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物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某一物质的能值就是该产品形成所需的太阳能焦尔总量。太阳能值(solar emergy)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njoule,缩写为sej)[1,2]。通过把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物资转化成同一标准――太阳能值,对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利用状况展开分析,以探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能值转化率(emergy transformity)是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物资转换为能值的媒介。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中,低质量的物质能量总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做功,转换成高质量、高等级物资所含能量。在能量转化链中,随着能量流动和转化,其数量逐步减少,能值逐渐增高[3]。因此,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资所含的能值量并不相同。处于能量转化链高端的物资有更高的能值转化率。因此,能值转化率也是衡量能量等级的尺度[4~6]。[KG)]能值-货币价值(emdollar value,Em$)是指某种能值对经济的贡献折算成货币,即能值相当的货币价值。其折算方法是将当年国家GNP与其所利用消耗的所有能值的比值,得到能值-货币比率,即单位能值对GNP的贡献率。不同类别能值的流量与能值-货币比率的乘积,也就是该类能值在当年对国家GNP的贡献价值。由于每年国家能值消耗总量与GNP都不同,因此,每年的能值货币-比率都不一样,相同的能值量对GDP年贡献值也不相同。H.T.Odum曾用“宏观经济价值”(macroeconomic value)来表达能值相当的经济价值,以表示资源能值对经济的价值[1,7],我国很多学者也沿用这样的说法。
1.2 能值指标体系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见表1)是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指标体系,在反映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与经济关系、人地关系的同时,综合反映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率。可在绘制区域能值图、编制和计算区域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分析和利用能值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2 基于能值的中国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运营现状分析
能值分析能较全面的反映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率和运营机制。本文利用目前为止最新出版的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按照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2005年中国自然、社会、经济数[CM)]据转化为能值分析数据,研究当前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状况,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2.2 能值计算分析表
依据H.T.Odum的能值分析法,利用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及2006年环境统计年鉴中2005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数据,编制、计算与能值分析指标表,并作进一步分析。
2.2.1 可更新资源输入与可更新资源产品产出能值表
表2是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的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可再生资源输入与可再生资产产品能值分析表。外部输入的可更新资源能值量由地理位置、地域面积、气候、地形条件所决定,由于在大范围内气象气候条件的相对稳定性,一般而言,其能值量年变化极小,因此属于相对稳定值。而内部可再生资源产品与消耗能值量则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国民饮食、生活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表1中各项能值数据说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的生产和消费构成我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消费核心组成要素总能值为9.69×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6 480亿$,其中畜禽产品、水产品、种植业(包括林业)产品能值产出和消费比重依次为59%、22%、19%,林产品消费所占比率相对较小,这说明多年来我国以林业建设与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保已得到社会共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依赖性减弱。因此,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种植业居于次要地位,同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肉、蛋、奶消费占主要地位,显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污水总量超过17亿 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城郊集约化大型鸡场、猪场畜禽粪尿污染已成为城郊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16]。
2.2.2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建立在以区域内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生产投入的基础之上,据此可以分析我国矿产、能源、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投入-产出水平。
表3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能值消耗总量为1.63×1025sej,能值货币价值为10 300亿$,远远超过对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中,化石能源、金属、水泥、土地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全国范围内高速城市化引起的城镇扩张、交通设施建设的必然结果。而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符合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当年过热的经济形势导致中国目前化石燃料、矿物、金属、水泥等能值消耗量巨大。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钢材、水泥消耗量却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耗总量折合24.6亿t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其中煤炭消耗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36.93%,比美国、前苏联、欧盟(25国)三者煤炭消耗的总量还多,钢材消费量为3.88亿t,水泥消耗为12.4亿t,占世界比值依次为30%、54%。资源巨量消耗的结果不仅仅是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目前中国CO2排放量超过欧盟25国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化肥、农药生产、进口和使用国,化肥、农药以及耕地有机质损失在总不可再生资源投入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总量却足以引起我国大面积耕地土地酸化、板结和土壤肥力降低以及土地污染,并导致一系列生态退化问题。中国年化肥使用量达6 294万t(2005年我国化肥工业生产数据与进口数据之和),耕地每公顷化肥施用量高达610 kg/hm2,差不多是发达国家化肥平均使用量225 kg/hm2上限的3倍;每年农药使用量近120万t,但其中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8,9]。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消耗、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已经迫在眉睫。
2.2.3 外部进口资源与产品能值计算分析表
为了说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演变与世界的关系,利用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5年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资源与产品相关数据进行能值计算分析。表4、表5分别为中国进口、出口资源产品能值计算数据。
表4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进口能值资源总量为6.54×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4 370亿元。进口资源以能源、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为主,其中,能源进口所占能值比重接近75%,其中石油能值占绝对核心地位。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费量剧增,能源对外依赖性加大,自给能力减弱。在进口农产品中,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其中油料和粮食能值进口量最大。工业产品中,金属(包括钢材)、化学产品能值进口量较大,而其它产品进口量相对较小。另外,在吸引外资、发展对外旅游业等方面,也取得较好业绩。从总体进口物资类型来看,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资源和原材料上,工业成品进口量不大,显示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制造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由资源、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进口国向工业制造大国的转变。结合表3数据,可见工业化使中国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在大力开采本国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大量进口国外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大,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形势必然更加严峻。
2.2.4 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计算表
表5中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数据,以《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物资类型及数量进行,用以分析我国出口贸易情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表5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出口物资能值总量为3.38×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213亿$。相当于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1/2。因此,在资源产品进出口方面,中国目前已是能值资源净进口国,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剧。出口资源产品类型众多,主要以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能源为主。能源出口中,石油及成品油、煤炭和焦碳出口量大;农产品出口中,棉花、谷物、肉类、水产品、植物油、蔬菜比例较高,另外中国机械工业制品、服饰(包括纺织品、服装、皮革以及皮革制品)等工业成品出口量大,对外投资和对外劳动服务发展形势良好。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出口物资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物资已经实现由资源和原材料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转变,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实现了由消极被动接受市场变化向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中寻求市场、发展自我的重要变革。
但成品石油、焦碳炼制、皮革制造、机械制造等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地环境,目前在中国已经造成十分严重而且难以恢复的环境后果。中国在融入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大量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把“三废”留在国内,经济发展是以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2.3 基于能值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总体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分析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运营态势,将各项能值项目汇总后再进行总体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出口物资与日俱增,很多生态环境学家担心大量物资出口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会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表6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能值大大低于进口能值,大约只相当于进口能值的1/2,这说明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的依存度在加大,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不足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总量在总能值消耗中占的比重达47.5%,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不可再生资源如能源、矿藏、土地等消耗量极大,而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将降低我国经济社会自我发展的潜力,从而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总体情况而言,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是大批工业产品的制造者和输出者,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工业三废留在国
内,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低效率利用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距离可持续经济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动态变化分析
为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态势的动态变化情况,我们利用1986年、1996年统计年鉴中1985年、1995年、2005年经济系统的运营数据,整理分析并编制能值分析表,此基础上计算各年各项能值生产消费情况,汇总统计见表7。表7中的年均增长幅度是以1985年和2005年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
3.1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各项能值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表7显示,在1995年以前(包括1995年),我国经济出口能值量都大于进口能值量,在1985年时出口能值量差不多是进口能值量的2倍,而当时的出口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为主。大约在1996-1997年进出口能值大体持平。此后进口能值量快速增加,在2005年进口能值已相当于出口能值的2倍,出现了与1985年相反的能值进出口贸易形势。可再生资源的产出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这和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及农牧业产业结构适时转变密切相关。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变化相对较为缓慢,但年均增长幅度也达到5.45%。总体情况看,长期以来,我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和消费量最大,其次是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都呈现较高幅度的增长态势。图3更加直观显示了同样的信息。
3.2 1985-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分别计算了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见表8。
表8中的能值来源指标各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进口能值的需求量在1995年以后迅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压力加大,对外依存度增高。社会经济亚系统能值指标显示我国人均能值消费量也呈增加态势,1995年人均能值消费量差不多是1985年的2倍,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物质财富的消费需求量加大。而国家内部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则与科学技术进步使资源利用效率增大相关,但目前我国资源承载人口的能力仅为当前全国人口数量的一半,因此,我国人口依然使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压力。货币-能值比率呈下降趋势,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199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状况。能值交换率数据显示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日益繁荣的发展形势,也说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值投资率是衡量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容受力,表中显示变化不大,这与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导致自然环境承载力增强有关,同样的原因也显示我国可再生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加。
4 结 语
本文利用能值分析法,在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生产和消费情况做了运算和分析,以说明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运营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现状,并在对比分析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的前提下,说明我国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和规模产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以资源和原材料输出为主、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同时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消费结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资源自给能力减弱,对外依赖性加大,人口资源需求量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资源低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距离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蓝盛芳.钦佩等.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11.[Lan Sheng Fang.Qin Pei etc. Emergy Analysis in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2,10~11.]
[2]李双成,傅小锋,郑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297~304.[Li Shuangcheng, Fu XiaoShan. Zheng Du. Emergy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Level of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 16(4): 297~304.]
[3]Ugiati S,Odum H T,Basfianoni S.Emergy Use,Environmental Loading and Sustainability:An Ernergy Analysis of Italy[J].Ecological Modeling, 1994(73):215~268.
[4]Odum H 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J].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6,(90):69~ 71.83~ 87.216~ 218.
[5]李寒娥.蓝盛芳等. H.T.奥德姆与中国的能值分析研究[J].生态科学,2005年,24(2):182~187.[Li Hane, Lan Shengfang and etc.H T.Odum and Emergy Research in China. Ecological Science May,2005,24(2): 182~187.]
[6]李秀花.吕光辉等.城市复合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2):31~34.[Li Xiuhua, Lǔ Guanghuietc. Emergy Analysis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an Urbansynthetic EcosystemA Case Study of Urumqi[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Science,2005, 26(2): 31~34.]
[7]中国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86年、1987年、1996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986, 1987, 1996, 2006).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编制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一是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计划指标任务和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各经济主管部门和乡镇2009年度经济工作、争资金跑项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汇总排序。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在区委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期间进行了奖励和兑现。二是在分析200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预测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突出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年度主要调控目标,科学、合理地编制了全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经区人大审议通过后,印发全区执行。三是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制定2009年全区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经济责任书,明确各经济部门、各乡镇(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年度经济责任目标和工作重点。
(四)拓宽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按照区上要求,组织相关部门、乡镇和企业参加了“第八届国际博览会”、“西洽会”,先后三次随区上主要领导赴东南沿海城市及国内知名企业上门招商,利用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暨2009’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在我区召开的有利时机,广交朋友,捕捉项目信息,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全区共洽谈各类项目83项,签约项目40项,协议引进资金36.41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97亿元。
二、2009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综合计划工作。一是客观分析2009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认真领会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区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和200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编制下达200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二是按照区上要求,完成2009年各部门、各乡镇(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经济责任目标的考核兑现。
(二)进一步做好重点建设项目调度管理工作。对区上确定的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行旬调度、月分析、月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依托我区资源优势,调研、论证一批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项目。不断规范项目管理,促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39亿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20亿元。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三)积极做好投资争取工作。一是做好已上报项目的投资争取。平凉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争取到位资金3200万元;崆麻路争取到位资金900万元以上;转闫路争取到位资金1200万元;乡计生服务站建设1400万元。同时,加快水库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乡镇卫生院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太统林场生物质能扩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争取年内下达投资计划。二是积极捕捉国家和省上投资政策信息,再申报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项目,多方争取投资。通过上述措施,确保年内通过发改渠道争取投资5000万元以上。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好已开工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利用多种方式积极招商引资,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
因此,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变动之间的规律,则应成为业界和学界需要关注的课题。通过关联系分析和对变动规律的认识,应在深化对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认识、基于历史视野的区域交通认识、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适度赶超,以及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等方面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在经济转型期如何提升我国物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在考察资本循环可知,基于G-W-G`的逻辑结构下,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将有助于缩减G-W和W-G`的流通时间,特别在当前以外包形式为特征的生产中也能压缩生产环节W的时间。不难知晓,这样一来极大的增大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然而在考察各地在建构综合交通运输平台时发现,许多地方在不顾自身需求和资源承载能力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交通系统,这样不仅严重侵蚀了地方财政宝贵的资金资源,也形成了使用后的浪费现象。因此,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变动之间的规律,则应成为业界和学界需要关注的课题。也正因如此,本文将在这一范畴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内在关联分析
在研究商流与物流的关系时都知道,物流为商流服务,而商流成为了物流发展的路径指向。把这一关系具体到本文中,那么商流就可以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而物流则构成交通运输的内容。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1.1 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斯密在论及分工时有一个核心思想,即分工造就了市场的形成,而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促进了分工的延伸。马克思在考察了英国自由竞争时代的商业经济环节后指出,资本的逐利性释然将推动商品流通打破区域界线。这些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若要发展,便需要时刻与区域外的经济体系进行能量交换,这里的交换不仅体现为商品交换,也包含着劳务输出在内的交换活动。为此,交通运输体系便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商流与物流到底谁决定谁呢。从历史唯物主义观出发可知,应是商流决定物流。从而,交通运输体系应能动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经济社会发展为运输发展提供导向
正是因为商流决定物流,而物流需要能动的适应商流的变化,就概括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为运输发展提供导向”的命题。就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承担主体而言,其更多的体现为政府部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现实困境应构成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这里也包含着一个潜台词,若一味的追求政绩和区域GDP的增速,那么很可能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2 分析基础上对运输变动规律认识
在空间范围内在认识运输变动规律,则需要选择代表性区域来作为载体。笔者结合当前国民经济“西进”的态势,就西部地区的运输变动规律展开认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2.1 极化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延续着非均衡发展模式,这在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讲话中就已呈现。因此,把优质资源先集中投放到相对优越的地区,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路径。在学界把这种经济能量向一个地区集中流动的现象称作:极化效应。西部首位城市中的成都、重庆(主城区),就明显存在着这种效应。为此,在物流为商流服务的原则下,极化效应下的运输体系表现为以中心城市为极点,通过绕城环路的修建而逐渐扩张开来。同时,在支持首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建立起了以公路、铁路为主导的交通运输平台。
2.2 涓滴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正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指出,极化效应将可能导致大城市病,从而在成本压力和环境压力的促使下,慢慢使得中心城市(区域)的经济能量向四周辐射,进而客观上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已出现大城市病的特征,因此发展经济区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便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就意味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调整,综合运输也应进行适应性变动。主要指向,链接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物流交通平台的建立,如遂宁——重庆、遂宁——成都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以公路为主导的综合物流系统的初步搭建。
2.3 网络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依托成都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的区位和职能优势,此时也在网络效应下推动着区域运输变动的展开。这里主要体现在,支撑商流的联式运输系统的建立。即,将航空运输、铁路运输为代表的干线运输系统,与以公路运输为代表的支线运输系统相联系,从而推动西部经济社会与域外经济社会的交往。当然,此时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
3 认识引导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认识引导下,关于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3.1 深化对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认识
从政府部门职能来看,主导交通系统搭建的部门为交通部门,而该部门并不直接考察区域商流的发展现状,而是以本地区交通建设的5年规划为蓝本进行平台构建。这样一来,就可能背离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出现上文所指出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区域政府党委应组织各部门联合对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并明确商流决定物流和物流服务于商流的价值判断。相对于物流来说,区域商流环境更显得混沌,因此需要组织专家进行研判从而为交通设施的建设提供前瞻性指向。
3.2 基于历史视野的区域交通认识
这里十分强调发展观和历史观的融合,首先来说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定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思想,其应成为交通平台搭建的原则导向。对于历史观来说,需要知晓区域所在范畴下的交通系统的形成具有历史积淀性和惯性,并在商流与物流的辩证关系下逐渐形成了区域范围内的商业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因此在完善和优化区域交通系统的建设上应重视历史传承的力量。十三中全会后,对于城镇化建设已经明确要求突出“乡愁”。这就意味着,交通系统和走向的变更并能随意破坏当地人文生态环境。
3.3 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适度赶超
遵循非均衡发展模式,必然需要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路径。但与此同时,还应在交通系统的建设上进行适度赶超。究其原因可归因于,相对于交通平台的搭建时间而言,是远远满足不了资本流通所要求的及时和灵活性要求的。因此,目前沿海、沿江城市已逐步减少了进关手续,从而在制度上助力资本的流动。而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则需要实施赶超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不适应商流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四川省做的就比较出色,作为西部省份其高速公路里程数已处于全国前列。
3.4 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网络化效应下的交通变动要求,最终还应建立起联系全国乃至全球的交通系统来。因此,针对经济转型期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需要,交通大部委还应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随着旅游经济的兴盛、电子商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未来还需要从客运和货运的运输质量上下工夫,并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与交通平台的嵌入程度。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时间维度上进行探讨,但基于空间维度的规律研究更适用于我国当下的需要。
4 问题的拓展
以下再从微观层面对本文主题的进行问题拓展,从而帮助我们全方位的审视交通变动的应对措施。
4.1 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不但将产生会计成本;还将产生较大的沉淀成本。这样一来,就弱化了各企业在提升产业结构的意愿。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开展上述工作。同时,针对沉淀成本来说,各级政府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组织,开展生产设施设备的租赁业务。通过该业务的开展,将有效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沉淀成本。
4.2 削弱行政区壁垒对产业运营的影响
受到交通运输业运营特征的影响,在业务开展中一定的经济交通距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之间应建立协商机制;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下,给予对方交通运输企业,在路政收费以及畅通度上必要的支持。惟有这样,通过交通运输业的物流体系,才能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内在的商流体系。
4.3 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燃料消耗成本
国内交通运输业主管部门应联动能源生产部门,采取燃料差异化定价的措施。从而,在一定时期稳定交通运输业所需燃料的价格。并且,通过优化供应链系统、大力开展共同配送等工作,也将从技术层面,降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油价,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5 结论
本文认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变动之间的规律,则应成为业界和学界需要关注的课题。通过关联系分析和对变动规律的认识,应在深化对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认识、基于历史视野的区域交通认识、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适度赶超,以及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等方面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具体而言,区域政府党委应组织各部门联合对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并明确商流决定物流和物流服务于商流的价值判断;交通系统和走向的变更并能随意破坏当地人文生态环境;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则需要实施赶超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不适应商流的问题;交通大部委还应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关键词:鹤壁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重点领域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52-02
1 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鹤壁市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相比而言,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具体来看鹤壁市第三产业有以下特点。
1.1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占GDP的比重偏低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的时期。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4亿元,绝对值翻了一番。从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投资额增幅看,第三产业投资增幅(69.0%),高于第一产业(-15.3%)、第二产业投资增幅(8.9%)。但比较而言,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慢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也低于GDP的增速。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1.4∶70.6∶18.0,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过低,规模偏小,不能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2 第三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规模有待扩张
我市以列入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项目和市重点服务业项目为主要抓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物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但我市第三产业总体规模不大,尤其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都不强。
1.3 现代服务业优势渐显,生活业仍然薄弱
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有旅游业、物流业、职业教育。以“一河两山”为载体,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军事文化、诗文化及生态休闲游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和开放度。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煤炭、陶瓷、金属镁、冷链等专业物流中心。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布局,规划建设集教育、科研、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为打造人力资源品牌优势奠定了基础。由于受城区人口基数小等因素影响,我市的商贸业、饮食业布局分散,数量不多,服务品种不多,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要。
2 鹤壁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领域
以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加快率先崛起步伐的总战略,结合我市实际及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2.1 现代物流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首先,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我市构建新型产业基础步伐加快,中石化河南煤化一体化项目和华晨集团、深圳航盛、新中源等一批行业龙头落户我市,谋划确定的煤化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工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和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较快,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与日俱增。再次,我市物流业还是薄弱环节,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亟需加快发展。
把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优势明显。第一,区位优势突出。我市位于豫北地区和晋冀鲁豫4省13市中原经济区的中心,500公里范围内,总人口4亿左右,有大量物流过境,是晋煤东运的重要出口,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第二,交通便利。随着石武客运专线、鹤辉高速、晋中南铁路通道等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加之已经建成的京珠高速公路、鹤濮高速公路,以及穿境而过的京广铁路、107国道,我市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框架正在形成,城乡交通网络日臻完善。第三,物产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9.8亿吨、白云岩初探储量7.1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50亿吨。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每年煤炭产量和交易量达到2000万吨,已签约落地陶瓷生产线52条,规划5年内建成陶瓷生产线100条,年产陶瓷砖1.8亿平方米,原镁及镁合金年产能约15万吨。同时,作为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全国重点生猪养殖区和河南禽蛋生产基地,我市的农畜产品不断丰富。所有这些都为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现代职业教育
我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能够直接培养生产和经营一线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促进民生改善,能够培训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
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第一,随着我市“两个构建”进程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我市被确定为省职业教育示范区,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第三,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招生规模3年翻了两番,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为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影响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其次,发展金融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可以为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河南;社会经济;PCA;社会经济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概述
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河南省作为农业、工业大省,同样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波折。通过全省人民努力,终于实现了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V”型反转。当前,河南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在各项政策作用下,工农业生产、省内外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物价、房价问题在各方高度关注下调控总体有效;充分运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化压力为动力,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尽管河南省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均有较好发展,但个体差异仍很明显,所以在总体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现状的同时,有必要对各地市情况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明晰省内区域经济现状,对今后河南省、市两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以及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于大样本量、多维特征空间的数据处理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较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时,PCA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之间[2,3];也可进行纵向比较,如同一区域不同时期[4,5]。本文以2010年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数据为参考对象,选取了与三大产业、工业效益、教育医疗等相关的25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以PCA为工具进行特征指标的降维压缩,并最终提取“社会经济评价指数”这一指标来横向对比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根据可比性、完整性、易获取性、非重叠性、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可归纳为六大类:(1)城市市区概况类:年底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年底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2)宏观经济发展类:GDP(亿元)、第二产业GDP(亿元)、第三产业GDP(亿元);(3)生产消费投资类: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亿元)、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4)工业生产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5)地方财政类: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亿元);(6)民生类: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本地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医生(万人)。所选取的24个特征指标尽量涵盖到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1对前一年的统计数据(缺济源市统计资料)。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主分量分析
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时,尽管对特征指标精挑细选,但仍有多达24个相关指标入选,带来所谓的“维数灾难”;并且特征指标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冗余和重叠。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在保留了绝大多数变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新的映射空间,将原来较多的特征指标约简为少数几个主分量来代替,主分量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最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17个地市与社会经济相关的24维指标空间,对各指标进行零均值1方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指标特征空间进行PCA,得到24个主分量。由于前三个主分量对原始特征指标空间变异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5%,所以本例中PCA的最终结果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降为3维主分量空间。在新的低维主分量空间中,采用单一指标z将前三个主分量y1、y2、y3所包含变异信息全部囊括,z定义为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其表达式为:
图1为依据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的排名,指数z数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越好,规模越大。由图中数据排名可以发现,全省17地市(除济源外)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郑州、洛阳位于第一集团,尤其是省会郑州,是全国闻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又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依靠其较为完备的基础建设、雄厚的产业规模、较高的民生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河南省首位;(2)南阳、平顶山、新乡、安阳位于第二集团,这些城市的市区基础建设相对较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教卫生等民生领域成绩优良;(3)第三集团包括焦作、商丘、漯河、信阳、开封,这些城市的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市区建设相对薄弱一些,许多优势特色产业都位于郊县,所以多数社会经济指标排名不靠前,综合排名也处于中游;(4)濮阳、鹤壁、许昌、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归为第四集团,这些城市或因市区规模较小,或因缺乏优势产业、或因农业经济比重较高,它们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指标均位于中下游,它们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合理规划市区建设基础上,培育、壮大城区发展所必需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
图1 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排名
综上所述,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差异,在PCA方法排序的名次中,市区规模较大、基础建设较完备、工业发展较好、优势特色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排名相对靠前,这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具有较高可信度与客观度。
四、结论
城区与县乡的发展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任务,所以各地区在市区建设方面要下大力气。当前,河南全省正在掀起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级战略的热潮,各地市分析发展现状、寻找潜在优势,都想利用这一平台加快自身发展。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种合适的特征指标,横向对比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现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与社会经济相关的特征指标种类繁多,从市区概况、宏观经济发展、生产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地方财政、民生等角度提取的24个指标作为参考特征,可以较为全面把握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规模。
2.经过PCA处理,可以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压缩为3维主分量空间,这有利于各地市样本之间的横向比较。最终通过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各个地市进行了排序,按排名先后及近似程度又细分为四大类,结果客观有效,对今后城市发展规划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喻新安.转型发展: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06):133-137.
[2]陈开智,郑友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9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福建地理,2003,18(02):20-22.
[3]杜渐,刘小明.我国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05):639-646.
[4]潘安娥,杨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7):118-12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综合评价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0-02
一、引言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强调可再生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个能源战略重点,并不断完善金融财政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太阳能发电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特点,以此为其他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
(一)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直接最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性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从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生的或者获得再生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迁、新的需求或者其他经济的或社会的变化”[2]。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之后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还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强调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有着战略性的地位。
(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即不寻常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研发方面较低的成功率,因此在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
1、技术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可能正处于研究发展的某个阶段,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能否成功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在原始材料阶段到工程化与规模生产,在这其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相当大的跨越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不确定性还包括设计是否优越、技术上能否超过已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成本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如何等。风险或不确定性一般被分为可度量的及不可度量的,可度量的成为狭义风险、不可度量的成为实际风险。在本文中,我们把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归为第二类风险。
2、市场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续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或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出,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之后,由于在设计之初市场定位不准或此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由于市场的不匹配性,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高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使用群,让这些潜在者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最终被更多使用者或客户认可,因而辨识早期使用者或客户通常是不容易的。第三,并不是产品技术越先进就能成为产品市场的主导者获取高额利润,一项新技术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更新成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规模和特征、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等,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的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顾客等的特点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还没有成熟的战略模式,通常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战略策略。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要投入生产,就会迅速、广泛的被他人所共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创新的人无法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所有好处,私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正外部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如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
(四)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结果。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投入巨大,能够迅速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创新应用的深度发展结果和产业化平台的展示,并且,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性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战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发展的高度。因此,对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等这些研发中坚力量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研究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能力都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则显示出更高要求,对知识创新及知识转移亦有更高要求。
(五)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依据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经济条件环境的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等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既要突出其基本特征,又要根据传统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先度,对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确定,就将成为引导外部资金投向、人才集聚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
(六)关联性。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且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一般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创新、高成长、高盈利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一般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经济增长,对民生、环境的贡献有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得到政府的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远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不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政府都认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本世纪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主线、以经济社会进步为目的,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合理、积极、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09):20-26.
[4]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
[5]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