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

第1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相对于中国13亿多总人口、7亿多农村人口来说,健康教育的覆盖程度还远远不够,健康教育对象已由高危人群扩展至一般人群并以青少年为主我国艾滋病疫情现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因此健康教育对象不仅要包括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以及青少年、妇女、难民、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还应该包括普通人群。回顾文献发现,目前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几乎涉及了各行各业的各类人群,包括了高危、重点及农村与城市社区的一般人群,其中青少年是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涉及最多的人群。青少年在具有性需求的同时性健康知识严重不足;在能力开始形成的同时对婚前、婚外态度较开放,存在无保护。因此青少年是艾滋病感染的重点人群。另外,截至2007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占80%[7]。由此可见,青少年又是艾滋病的主要受害人群。因此做好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是过去宣教工作的重点,而且也是未来应常抓不懈的重心。健康教育内容以艾滋病病原学、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为重点2004年,卫生部制订了《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并指出可作为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制作防治传播材料的依据。该《知识要点》包括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传播途径、反歧视等十点[8]。另外,有调查发现,预防措施、传播途径和病理知识是我国城乡居民最想获取的艾滋病知识[9]。综合文献发现,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上述十大要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病原学知识也几乎在每项健康教育中都得以宣传;但反艾滋病歧视、防治政策、性伦理道德与生殖健康知识、无偿献血、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的母婴阻断措施等内容仅在少数项目中得到宣传。

UNAIDS指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高度污名化与严重歧视[3],并认为禁止歧视的法律改革等制度性干预是综合防治的需要[5]。我国卫生部长陈竺也提出反歧视是做好防治工作的思想和道德基础,相关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在未来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反歧视的宣传力度,反对助长污名化的社会评判与恐惧。此外,基于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措施、防治政策宣传等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继续重视宣教艾滋病病原学、传播途径等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这些内容的教育力度是未来健康教育应努力的方向。知-信-行理论是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导理论健康教育项目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将有关理论应于实践以及如何应用[10]。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构与项目进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均以知-信-行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但该理论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难以指导对教育对象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因此该理论的作用比较有限[10]。国外艾滋病健康教育广泛采用的则是健康信念模式、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紧张与应对互动模式等多种理论[10]。因此,以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可借鉴国外应用这些理论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或综合应用多种理论于实践中,以提高教育效果。健康教育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有长达数年的项目,也有短至2学时的健教活动,平均约4个月左右[11,12]。分析文献发现,多数研究因为涉及的教育对象、地域等较广泛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周期较长,但鲜有针对同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进行健康教育的报道。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前期获得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会发生遗忘,因此可能影响远期效果。白广义等在农村居民中进行了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及一般宣传三种教育形式的远期效果评价(远期定义为3个月),结果发现各种形式的远期效果均较差[13]。

健康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且效果均较好从传播学角度来讲,传播可分为自我、人际、群体、大众、组织传播[10]。综合分析文献发现,目前在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广泛采用的是前四种形式。自我传播,如向对象发放宣传小册子、小折页、宣传单页等;人际传播,如健康咨询、个体健康教育、同伴教育等;群体传播,如专题讲座、选修健康教育课、小组讨论、主题班会等;大众传播,如播放与艾滋病有关的宣传片与电影及公益广告、广播、出版卫生期刊、张贴宣传画等。除此之外,社会营销模式、小手牵大手模式等形式也应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中[15,16]。针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米光明等人提出了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采用“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和“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形式[17]。回顾文献发现,每一种教育形式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各种形式效果的优劣,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顾沈兵等进行了自我、人际、群体、组织及大众传播五种教育形式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提高防治知识方面,最有效的是群体传播;在服务行业中人际传播最有效,而组织传播在企业、集贸市场等行业中的效果最好;群体传播在文盲或半文盲群体中的效果最好,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以大众传播效果为最佳[18]。陈潇潇等的研究发现,将发放小册子自学、专题讲座与现场咨询答疑两种形式结合实施的效果最好[14]。张劲松等的研究发现,同伴教育在态度转变方面的作用最大;而专业教育在重难点知识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同伴教育及大众传播[19]。徐缓等的研究发现,接受多途径宣教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大于未接受者、知识误解率少于未接受者,而且知晓率随宣教方式累计接受数的增加而上升[20]。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行业、兴趣、教育内容等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育形式,并尽可能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评价评价设计方案相关研究多采用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即通过比较教育对象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有关指标的情况来反映教育效果。虽然简单易行,但无法控制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因此难以准确地评定教育效果。评价方法多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少数研究采用个人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21]。程玉兰等认为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知识、态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较片面;而定性研究的主观性较强,因此提出可应用以综合指数法为主、以定性研究方法为辅的评价方法[21]。评价时间分析文献发现,绝结束后1月内进行评价,有些甚至是结束后立即进行。仅少数研究选择在教育结束后3、6、8个月等较长时间后进行评价[13,22,23]。

评价内容与指标回顾文献发现,多数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进行评价;其次是行为改变,如安全套的使用、非婚、HIV自愿检测与咨询等。对于上述内容的评价指标,多数文献均选用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及行为改变率。我国目前并没有国家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但相关研究已开始启动并可见相应的研究成果。2002年,田本淳等研制了《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操作手册》,该指标体系以效果评价为主要内容,同时对关键过程也进行评价,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操作性定义[24]。2004年,徐缓等提出应使用双重指标(知晓率和知识误解率)对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应用此指标在农村居民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误解与知晓不是完全相反的对应性关系[20]。2008年,彭佳林等制订了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三级,一、二、三级指标分别有3个(行为倾向、促成与强化)、8个(知识、健康行为信念、健康行为态度等)、21个(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传播途径知晓率等)[25];同年,方鹏骞等制订了人群健康教育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分别有4个(行为倾向、促成、强化与改变)、11个(知识、健康行为态度、政策法规等)、40个(艾滋病基本知识、自我效能、安全套可及性等)[26]。国际上针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评价也先后提出一些指南或指标。2002年,UNAIDS和WHO为监督各国落实《艾滋病承诺宣言》而制定了《核心指标》,包括国家承诺与行动、知识与行为、效果、全球承诺与行动四类指标[27]。2004年,WHO、UNAIDS、AIDS全球基金等联合研制了《AIDS、TB、疟疾监测与评价工具箱》这一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28],内容主要包括投入评价、过程评价、远期效益评价和产出结果评价;同年5月,WHO、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家庭健康等联合研制了《国家级青年人群预防AIDS项目监测与评价指南》,该指南包括工作、影响因素、行为、远期效益指标4个部分[29]。

作者:谈学灵 陈彬 单位:成都学院医护学院

第2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六”――六大模块,即智慧、勇气、爱心、正义、克制、卓越。

3.课程实施体系

为有效落实课程开展,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从“四大课型”和“四种形式”两方面实施课程。

四大课型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训练课、心理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采取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每周每班1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团体心理训练课,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打造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共同体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每月每年级两个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主要指导学生在情、意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每周每班1课时,班主任授课。

开设学科渗透课,全体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种形式“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的校内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情景下的团体心理训练;

以内容为载体的不同群体的主题团体心理训练;

以对象为载体的主题式督导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单一人群和复合人群);

以规模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年级大型团体训练、班级团体训练和小组团体辅导)。

通过不同情境、不同人群、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等的全方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评价。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内容要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学校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教师的评价。在全体教师绩效考评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五有”: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有评价办法。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纳入月常规检查、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建立教师心理成长档案,追踪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含第三方访谈)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得分=心理健康活动参与(60%)+其他活动参与(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学生得分折合登记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5.课程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课程计划管理:依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师生情况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管理:强化动态管理,根据课程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或删减;有机地运用预设和生成策略。

教材管理:由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教师用书和各种道具器材。

人员管理:制定《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明确课程的操作、交流、奖励、监督等制度,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

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修订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建设团体心理辅导的阵地,搭建积极心理搭建教育大舞台

建设校内团体心理辅导主阵地。在原有心理场室基础上,升级、改造场地场室,清晰划分功能。

建设校外团体心理辅导阵地。与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合作。户外拓展基地提供了校内无法比拟的自我挑战环境,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潜能的激发。

引进先进的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引进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软件,满足大规模的测试、测量并及时反馈的需要以及个人信息动态更新的需要。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有选课功能、咨询功能、自测功能和讨论功能。

(三)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执行力

构建“2+28+n”的团体辅导教师队伍模式。即以2个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28个班主任为主体,n个科任教师、高校专家、外校骨干、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人士为支持力量的队伍。

构建“六步走”教师培育计划。“六步”即问题清单、目标导向、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伙伴互助、共同体支持。同时通过行动研究――“问题+方案+行动+结果+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研究过程培训师资队伍。

(四)提炼精品项目,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

把“三二六”课程体系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充分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六、开发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总体推进和组织落实,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保证整个项目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成立创建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制度保障

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制定项目总规划,把项目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定期交流、互相借鉴。

建立指导、监督制度。教学部门每学年要安排专题指导、检查,指导、监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建立激励制度。把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七、总结

以上是我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要做法。可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结合当地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研究基础的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规划和建立校本课程的活动场室,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

第二,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全面统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课时设置;三是设置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可以设置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普及课程即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固定时间上课。个性化课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课程,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第3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0月骨折患者243例,男147例,女96例,年龄16~87岁;文化程度:小学39例,初中44例,高中及以上160例;已婚187例,未婚56例。尊重患者同意,按责任组对其进行分组,责任一组为对照组,责任二组为观察组。对照组131例,男74例,女57例;观察组112例,男63例,女49例。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月收入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及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仅接受责任护士给予的常规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方式为责任护士在患者床边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2.2观察组

患者在接收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由责任护士的微信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2.2.1目标人群的选择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向患者说明微信的作用(微信是快速与人联系的一种手机新型语音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优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参与自愿性、需要时间、保密性和无害性,并征得患者同意,根据患者或其家属的手机号码将其加为好友,建立骨科患者朋友圈。

1.2.2.2资料库的建立

建立本科室常规健康教育及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资料库,其中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医院环境、检查的注意事项、药物相关知识等。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专科功能锻炼、专科饮食、理疗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由科室责任组长、护士长查看相关文献及相关专科书籍后制定并交由医生审核后存入资料库。

1.2.2.3微信的发送

微信发送者是从科室选出的高年资、丰富临床经验、高度责任心、有良好沟通能力的2名责任组组长担任。观察组通过口头及书面的形式并配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专科健康教育内容与常规健康教育内容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教。(1)信息的发送分为入院组、术前组、术后组、康复组、出院组、检查组。(2)每日下午4时按分组的病员进行信息的发送,如有病人提问,则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答疑。(3)患者可以在手机上及时收到微信,并可以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随时与责任护士进行对话。

1.3评价方法

制定专门的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包括药物指导、功能锻炼、问题反馈及解决、检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等共计16个问题,由责任组长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发放,评估结果有满意、不满意。

2讨论

通过手机发送微信:(1)运用复制粘贴的功能输入文字,简便、快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在接受责任护士口头健康宣教的同时,发送的图片直观、简捷,易于理解,尤其对年老理解力差的患者,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2)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彰显护理工作的体贴和细微之处,在患者生日和节日送去祝福,使患者获得温暖,提高患者满意度。(3)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出院后的患者,碰到疑问或困难时发送微信文字或图片,可即时给予指导,即时予以解决。(4)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精细,口头的宣教多较简单、粗糙,且在疼痛或疲惫时,讲解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不能注意倾听,达不到宣教的效果。(5)起到护理干预的作用,尤其是年老患者或依从性差的患者,通过翻看微信,适时提醒哪些是正确的方法应加以坚持,哪些是错误的方法应及时纠正。(6)除患者外还必须有家属参与健康教育,以保证康复计划的全面实施。因此,还可以邀请家属进入朋友圈,接受健康教育以便有效配合以确保健康教育实施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3结语

第4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与学水平为目的,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同样适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有效评价。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进行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评价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从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华山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参与、深刻体验和感悟,心理素质是否有所增强。实施形成性多元评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但形成性多元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而言,过于笼统模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和一般学科课程不同,它应该有自己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目前,新课程中尚没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中也一直处于研讨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务部门仍然沿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

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行有效教学评价,必须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内容的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分配各项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的评价

一定的教学目标既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就是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否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宗旨,学生的所学所感是否能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以及是否实现心理问题的矫治,而不是以达到对心理学系统知识的掌握为目标。一般而言,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评价,一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一致;二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三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现有水平,是否遵循了“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四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将知识界定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五要看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不宜过多、过大,切忌泛泛地把“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作为一节课的目标,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课堂中可以训练、培养和评定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小而实,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操作,要力避课堂目标没有可操作性,或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和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改善、学生心灵获得成长为标准。即看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扩展了视野,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否了解了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学生是否有情感投入,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有用的生活技能;学生是否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简洁、不复杂,一节课的教学只围绕一个主题有层次地开展活动。教学内容应体现出非预定性、非结构性、非学术性、非结论性的特点,应该以“问题”为逻辑,而不是以“学科”为逻辑。这里的“问题”不是指少数学生的心理疾病,而是全体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因此,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一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问题为重点;二要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三要紧扣活动课目标,循序渐进,按照年龄阶段设置内容。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较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更多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必须坚持活动为主,注重体验和感受,学生通过体验,从而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能亲历“感受―分享―感悟”这一心理成长过程。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1.组织严密,注重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参与者有安全感、亲切感。

2.活动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学生对活动感兴趣,有自觉的活动感悟。

3.活动过程体现对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引导。

4.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充分满足活动的实施完成,激发学生兴趣。

5.活动过程体现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6.活动过程呈现心理感悟的环节,重视分享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

7.教师恰当运用心理引导的技巧,启发学生的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8.教师善于抓住活动进程中的发展心理感悟点,根据活动生成及时调整活动思路,展现教师灵活有效的指导艺术。

9.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0.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都是主角。

(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我们应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张扬人性、促进发展的教育,对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指标,而应以学生的心理是否得到成长,心性是否提高作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形成性多元评价体系指导下,一方面教学评价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方法通常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质性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的评价方法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质性评价方法颇多,如评语、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以及情境性测验,等等。具体来讲,质性评价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行:第一,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并掌握了自我调控、自我疏导、自我消解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课的基本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学生能够利用课上的空白时间自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第三,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率、兴趣度以及问题回答的合理性、发散性较高,达成了当堂活动课的目标。第四,教师留有课外延伸和实际应用的实践训练项目,并有随时对活动目标进行反馈调控和巩固强化的措施。只有将质性评价方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2.情境评价。情境评价是针对书面考核成绩对评价学生心理成长状况的不足而提出的。情境性评价是指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就是要“找到不仅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实际上能够鼓励或唤起这种行为的境情”,学习效果在情境中评估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要求,它是一种既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将所感悟到的方法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第5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目前健康教育的开展受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其重要性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认同,护理健康教育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2]。但是,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实践证明,护士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3]。当前关于医师实施健康教育的文献远远少于护理健康教育的报道。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也是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如药剂师、检验师、影像技术人员等的共同责任[1]。对于健康教育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不足[4]。医师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5],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6],临床健康教育中有“重护轻医”的现象[7]。本文就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医院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1护理人员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1相对滞后的护理观

由于长期以来受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全面的认识。多数护理工作者还没有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过来。董霞等对254名护士现代护理观的调查结果表明,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的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8]。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9]。相对滞后的护理观影响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疾病知识的宣传上。

1.2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

较多的作者认为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将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概念混淆[10-13]。卫生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14]。

1.3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5]。调查显示,85.5%的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的行为[11],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护理的根本目的(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致性认识不清。

1.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护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健康教育程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6],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1.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传播学、行为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18]。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11]。通过抽查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18]。

1.6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包家明等调查得出,80%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11]。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

2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19],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1评估

评估是了解教育对象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获得何种技能的过程,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是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3]。

2.1.1评估的内容在评估时护士要从整体入手,既要考虑健康教育对象的生理(是否有体力学习)和心理(有无学习的愿望)两方面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感情状态(动机)和经验状态(以前的经历、技能、态度和学习能力),还要评估家庭的状态(家庭教育情况、生活方式、信仰、家庭成员的关系、对目前状况的了解等)。一些护士只是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病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1]。

2.1.2评估的目的目前许多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不符合现代质量观的要求,没有满足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没有考虑病人的动机和需要,没有把病人最明确的需要放在首位。

2.2计划

计划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

2.2.1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拟定目标时应考虑到病人缺乏哪些知识和技能,病人的态度与兴趣,病人的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完成目标的顺序。确定的目标不仅要符合病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其可行性,施教者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条件、设备等[20]。

2.2.2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21]。护士对住院病人实行的健康教育多为疾病教育,以病人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对心理护理,尤其是出院后指导病人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未受到关注。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做法是常规性的,缺乏个体针对性,流于形式,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不具体[16,22,23]。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条文,很多护士在工作中机械地执行,把它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24]。护士在对不同需求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25]。罗洪等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病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较多局限在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了解住院环境规则和出院指导等方面[22]。

由于健康教育中“重护轻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面太宽,超出了护理的职责范畴,违背了护士的职业要求,容易引起医护患矛盾;健康教育的内容超出了护士的知识能力范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护理人员没有建立与医师合作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宣教的内容与医师的不统一,也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信任程度。

2.2.3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健康教育大多存在内容相同,针对个体的少;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16,24]。护士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口头式教育方式为主和辅助宣传资料方式[25,26]。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和病人座谈会,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不规范,随意性大[25]。包家明等调查80.5%的护理人员缺乏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11]。南秀荣等研究认为采取宣讲加卡片、图画、示范、录像等组合形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6]。

2.3实施

评估和计划是健康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实施是具体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对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护士只重视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指导,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6,27]。黄俭强等对五种主要护理杂志1998年至2003年发表的、经过筛选符合研究要求的248篇与健康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只有19.8%的健康教育研究较好地遵循了健康教育的程序进行实施[28]。

2.4评价

护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其目的是测定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以便修改原有的计划,改进教学工作。包家明等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1]。一些护士不重视、缺少教育计划实施后的评价[10,16]。

2.4.1评价形式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教育计划和实施情况,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类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观察病人,对病人进行提问,与病人家属交谈,听取病人复述及自我评价,观察病人的记录,书面评分和小测验小结,由病人和家属演示护理技能等,了解其掌握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23]。

目前研究多采用问答、问卷等主观测量方法进行评价,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缺少护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反馈,缺乏细化、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或标准,难以统一和比较。

2.4.2评价内容与指标在整体护理中开展的健康教育评价应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即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转变为对病人的实际效果评价。以往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多是从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如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和护患纠纷的减少等[17]。

2.4.3评价效果病人教育的目的是增进病人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因此,应评价病人的健康知识是否增加,态度及行为是否朝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达到教育目标[29]。

3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但客观地评价其水平,大体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9]。为进一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护理职责范围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尝试建立适合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廷忠,郑建中主编.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程金莲,韩世范,乔玫,等.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6):348-350.

[3]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4]周广海,孙加富.盐城市临床医生参与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02,16(1):92-93.

[5]刘蓓.上海市区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43.

[6]刘西京,米光明,甄会斌,等.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21.

[7]陈桂芸,刘轶,齐兴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29-730.

[8]董霞,吴欣娟,田俊英,等.245名护士现代护理观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3.

[9]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10]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1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2]张雅诗.国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57.

[13]汪凤兰,何英,王桂生.影响我国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12-13.

[14]包家明,霍杰主编.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15]张王月,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16]徐燕.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53.

[17]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18]陆烈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1.

[19]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7):375.

[20]张王月,庞洁,高德彰,等.病人教育的程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47-348

[21]周兰姝.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76-777.

[22]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2-233.

[23]宋丽华,张香琴.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66.

[24]胡容.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1,16(1):687.

[25]张镇静.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39.

[26]南秀荣,李新霞,曹燕,等.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3-404.

[27]孙淑兰.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医学,2004,10(10):946-947.

第6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0-02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时,即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最常引起新、脑、肾、大动脉和视网膜大动脉的损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80%以上有高血压病,而高血压病人中发生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人们把高血压称为“不声不响的杀人凶手”。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的是非常重要的,普及高血压的知识、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60例。除继发性高血压外,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确定的“高血压及分级诊断标准”[1]。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教育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7-81岁,平均48.6±5.5岁。1级高血压19例,2级高血压53例,3级高血压8例;对照组80例,男55例,女性25例,年龄38-80岁,平均49.2±5.9岁。1级高血压19例,2级高血压51例,3级高血压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定期门诊随访。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健康小组对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个人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服药情况和健康需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包括集中授课、一对一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测试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高血压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评价方法

1.4.1 生活方式评价内容 体重控制:BMI降至24以下和肥胖者BMI降至26以下;合理膳食: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g,脂肪摄入总量控制在50g/d;戒烟限酒:戒烟半年以上,饮酒量控制在20g/d以下;体育锻炼:每周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低于20min;情绪状态:以与患者生活密切接触的人评价。

1.4.2 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 完全遵医:指如期执行医嘱内容为优;部分遵医:漏缺执行医嘱内容为良;不遵医:自行更改医嘱或完全不按医嘱执行为差。

1.4.3 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 掌握3分,了解2分,不知道为1分。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用药指导 按医嘱长期规范用药,不可随意减药或停药。除非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均应常规降压治疗,切勿使用降压过快的制剂。血压在短时间内降低时,可反射性增加心率,加重心肌缺血,血压大幅度波动还可导致脑性晕厥甚至脑卒中的发生。不同降压药物降压的起效时间和达峰时间各异。长效制剂的达峰时间均较慢,要耐心等待和仔细观察疗效和副作用,频繁换药可能会误失好的降压药、延误治疗时间。药物疗效巩固后,一般不需更换药物,更不能随意加药和突然停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彻底治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良方,对症用药只是使血压降至正常,并不意味着治好了高血压,所以需要终身坚持治疗。决不能不遵医嘱,听信游医,采取不科学的用药方法和伪科学的疗法。

2.2 饮食指导 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对轻度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供给食盐以3-5g为宜,中度高血压者,每日1-2g食盐(折合酱油5-10ml),严重高血压者,供应予无盐膳食;多吃含钾、钙、镁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总够的维生素C;节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禁忌浓茶、咖啡、禁忌烟酒;多吃能保护血管和降压降脂的食物:降压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还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饮食要求: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

2.3 运动指导 适量有氧运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短时、多次运动,但每次持续时间10分钟,运动效果具有时间累加效应,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快步行走、慢跑、太极拳。

2.4 控制体重 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减肥。可制定计划如每周减1kg。

2.5 戒烟禁酒 烟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禁酒使是非必要的。对于烟瘾特别大者可逐量减少,如每两周减一包烟。

2.6 保持心理平衡 得了高血压要重视,但不要紧张;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知足常乐;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的比较 除情绪状态外,教育组患者生活方式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教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教育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初起并没有症状,或仅在偶尔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升高,一般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头晕、头胀痛、失眠、健忘、多梦、耳鸣、易激动、心悸等。当高血压患者有夜尿增多时,则提示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肾功能开始有改变了[2]。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坚持治疗,控制血压[3]。

健康教育的目地就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长期终身服药的重要性。因此,采取一切机会不拘形式,利用通俗易懂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5 结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积极主动去改变生活方式,能够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使患者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早期、正规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对各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小伟,袁丽华,李洋,等.上海市新华社区高血压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模式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54-257.

第7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质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

临床路径是一种制定好的,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提供患者有序、有预见性的医疗护理服务,以促进服务对象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1]。在美、欧及部分亚洲国家已得到广泛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2]。为提高我院医疗服务和整体护理水平,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60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治疗的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0例,年龄25~80岁。入选标准:临床诊断需要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心内科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3]。制定临床路径表进行诊疗护理。表格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辅助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诊疗护理措施为纵轴。明确医师、护士的职责,对何时该做哪些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发展到何种程度,何时手术,何时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临床路径的目的、经过及整个治疗过程,取得知情同意,护患双方共同参与。

1.3 评价内容 ①平均住院天数。②医疗费用。③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前一天调查。④健康教育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内容有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手术名称、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每个问题设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3种,分别记3、2、1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用配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路径的设计与实施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循证护理以及质量促进的先进管理模式[4]。临床路径所采用的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它改变了护士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并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及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每一天,对患者的护理定时、定量、定人,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5]。临床路径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应用临床路径,促进了护士和患者的相互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优化护理治疗,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品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雪丽霜,杨小娅.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

[2] 潘克勤,尤桂凤,杨江淼.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1): 2-4.

[3] 陈玉红,刘 萍,程敏,等.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5): 411.

第8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对象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对象分为学校和教育行政两个层次。

1、学校: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其中农村中心小学以下学校及其它各类学校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2、教育行政:指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评价方法

以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为主,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互评及上级部门抽评为辅。

各地间互评或上级抽评时,采用推荐和随机抽样各半的方法,被评学校分值指数≥0.5为通过,否则以互、抽评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代替自评结果存档(分值指数=互、抽评分值提高数/自评分值提高数)。所评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未获通过,则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按减10分处理。

三、评价时间

各地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确定评价时间。每学年至少自评一次。原则上每学年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一次互评或抽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十月底以前将上一学年度的自评结果(表4)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每年底前国家教委通报各地健康教育评价结果。

四、奖励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办法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奖励。

国家教委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

一、指标体系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两个层次,指标体系的建立则以学校为主,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设具体评价指标。学校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Ⅲ级指标

1、课时

教学条件

2、教材与教具

①教学基础

(0.10)

3、采光照明与黑板

(0.30)

教学卫生

4、课桌椅

(0.20 )

5、饮水与洗漱设备

6、厕所设备

7、教学计划

教学管理

8、教案

(0.15)

9、师资培训

②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0、授课质量

(0.30)

(0.10)

11、传播活动

开课情况

12、开课率

(0.05)

13、书面考核

知识掌握

14、实际操作

(0.10)

15、头发与指甲

习惯培养

16、面部与衣着

③教育效果

(0.15)

17、体育锻炼

(0.40)

公共卫生

18、教学用房与宿舍

(0.10)

19、校园与厕所

缺课情况

20、缺课率

(0.05)

二、Ⅲ级指标评价标准的说明

(1)、课时:根据教基[1994]14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每周要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0.5课时开健康教育课(以列入正式课程表为准)。未列入课表的其它时间和其它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不作为此项指标的评价内容。

(2)、教材与教具:教材必须做到①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②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③课文深度和文字量符合教学规律。(三项);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内容相同类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种计算。允许自制教具,但自制的教具必须科学、准确。本指标对教具的评价只要求内容,不要求类型,以“必备教具配备率”为评价指标。必备教具目录见附录1。

必备教具目录 = ×100%

(3)、采光照明与黑板: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度的总平均值为本指标的评价值,总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50LX;黑板应无裂缝、无反光、无眩光(3项完全达到为合格),以受检“黑板合格率”为指标。

(4)、课桌椅:评价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课桌、椅号(或高度)均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时才计入符合人数。以受检“课桌椅符合率” 为指标。

(5)、饮水与洗漱设施: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②应提供相同于教学班数的完好的水龙头,对无自来水的农村学校酌情评价。

(6)、厕所设施:学校修建的厕所,其学生数与蹲位比应达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厕所小便池要相应配套。

(7)、教学计划:应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确定执行情况时可参考教案)。

(8)、教案:教案应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共11项内容。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应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形式为: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交流、观摩课等。

(10)、授课质量:教师授课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公整等五项主要内容。

(11)、传播活动:学校每学年应利用宣传栏、家长会、班队会、广播、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或家长宣传不同形式的卫生保健知识达20次。

(12)、开课率;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总数的百分比。

(13)、书面考核:核实个人成绩和总平均成绩。以全部学生总平均成绩为指标。

(14)、实际操作:从附录2中按各年级教学要求随即抽3项,受检学生做到3项完全符合标准为合格。评价时对受检学生采用逐项淘汰的办法(每查完1项,将不符合标准的学生淘汰)。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5)、头发与指甲:学生应做到头发整洁(勤洗头、无异味、无头虱),指甲整洁(勤剪指甲、保持干净),2项均做到为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6)、面部与衣着学生应做到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2项均做到为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7)、体育锻炼:学生应做到坚持做好课间操(态度认真、动作准确为合格);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百分率”为指标。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应做到地面和墙壁无烟头、无污迹、无纸屑、窗明、桌椅净、物品摆放整齐。6条均做到为合格。有学生宿舍的学校,受检宿舍数不应少于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合格率”为指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应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废弃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5条);厕所应做到无臭、无蚊蝇蛆滋生、无乱拉乱尿、粪池加盖(5条)。公10条

(20)、缺课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课。

缺课率(‰)= ×1000‰

学年课时总数=每周平均课时数×全学年教学周数

全校学生数=(学年初学生数+学年末学生数)÷2

注:对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时,可检查全部对象,或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评价。

三、评价表

表1:学校健康教育评价选项表

表2: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记录表

表3: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表

表4: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

四、统计与等级评定

1、统计

学校:总得分=∑各Ⅲ级指标得分

行政:总得分=(得优学校数×1.0+得良学校数×0.8+得中学校数×0.6得差学校数×0.4)÷学校总数×100

2、等级评定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等级评定表

本次

评价

提高

良中差

20-32

33-43

44-54

55-64

65-72

73-79

80-85

86-90

91-94

95-97

98-99

100≥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1

≥019~15

17~14

15~12

13~11

11~9

9~8

7~6

5~4

3~2

1

-114~10

13~9

11~8

10~7

8~6

7~5

5~4

3~2

1

-1

-2~-3<10

<9

<8

<7

<6

<5

<4

<2

<1

<0

<-1

<-3

注:对教育行政部门不设等级评定。

附录:1、健康教育必备目录

2、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

附录1

健康教育必备教具目录

为使健康教育教学正常进行,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应配备包括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教具。

小学:(42项内容)

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臭虫、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志;计划免疫;女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女学生形态的变化;男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男学生形态的变化;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中学:(19项内容)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耳、口、鼻的结构;对数视力表;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青春期男、女生形态的变化;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血压计;肺活量计。

附录2:

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

小 学:

中 学:

1、身高的测量

1、脉搏的测量

2、体重的测量

2、血压的测量

3、脉搏的测量

3、肺活量的测量

4、体温的测量

4、运动外伤或小外伤的处理

5、刷牙的正确方法

5、计算月经周期

6、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 6、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

7、正确的读、写、坐姿

7、设计食谱

8、剪指甲

8、检查视力方法

9、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

9、与异性同学交谈

10计算月经周期

11、拒绝吸烟的方法

12、设计食谱

注:以当地使用教材为判断正误的标准

表1:

学 校 健 康 教 育 评 价 选 项 表

指标评 价 选 项指标评价选项

1.

A.0.5课时/周 D。0.2课时/周

B.0.3课时/周 E。少于0.2课时/周

C.0.25课时/周 11.

传播活动做到细则要求:

A.≥20次 D.≥8次

B.≥16次 E.<8次

C.≥12次

2.

教材

教具教材与教具配备率分别满足:

A.3项,100% D.2项,≥70%

B.3项,≥90% E.1项,<70%

C.2项,≥80%12.

开课率A.100% D.≥30%

B.≥80% E.<30%

C.≥60%

3.采光照明与黑板总平均照度与黑板合格率分别满足:

A.≥150LX,100% D.≥80LX,≥70%

B.≥140LX,≥90% E.<80LX,<70%

C.≥120LX,≥80%13.

书面考核总平均分:

A.≥90 D.≥60

B.≥80 E.<60

C.≥70

4.

椅课桌椅符合率:

A.100%

D.≥70%

B.≥90%

E.<70%

C.≥80%14.

实际操作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5.饮水与洗漱设施① 饮水,②教学班数:水龙头数

A.①达标②1:1 D.①要求自带水②3:1

B.①达标②2:1 E.低于以上标准

C.①要求自带水②2:115.

头发与

指甲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6.

厕所设施男女学生蹲位比:

A.40:1,20-25:1

D.51-55:1,31-33:1

B.41-45:1,26-28:1 E.<55:1,<33:1

C.46-50:116.

面部与

衣着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7.

教学

计划

A.有计划,进度、内容与之一致

B.有计划,进度、内容有调整

C.有计划,1/3未完成

D.有计划,1/2未完成

E.无计划

17.

体育

锻炼

合格率:

A.≥95% D.≥65%

B.≥85% E.<65%

C.≥75%

8.

做到细则要求:

A.11项内容

D.7项内容

B.10项内容

E.少于7项内容

C. 8项内容18.教

学用

房与

宿舍合格率:

A.100% D.≥70%

B.≥90% E.760%

C.≥80%

9.

师资

培训平均每人每学年受训:

A.≥120小时

D.≥48小时

B. ≥96小时

E.<48小时

C. ≥72小时19.

校园与

厕所做到细则要求:

A.10条 D.4条

B.8条 E.2条

C.5条

10.

授课质量做到细则要求:

A.5项内容

D.2项内容

B.4项内容

E.1项内容

C.3项内容20.

缺课率A.≤5‰ D.≤15‰

B.≤7‰ E.>15‰

C.≤10‰

注:对介于评价选项之间的情况,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多因素的评价选项,以最差因素为准确定选项。

表2:

健 康 教 育 评 价 记 录 表

1、课时:

课时/周

2、教材与教具:教材符合 项要求,教具配备率为 %

3、照明与黑板:

教 室123456789101112总计

平均照度(LX)

黑板合格率

4、课桌椅:

教学班12345678910111213合计

受检人数

符合人数

5、饮水与洗漱设施:饮水

;水龙头:

6、厕所设施:蹲位 男

个; 女

7、教学计划: 有 无 ; 执行情况如何:

8、教案:内容做到

项;书写质量做到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 人 ;本学年授课教师累计共接受培训

小时

10、授课质量:做到 项

11、传播活动:本学年达

12、开课率:实开课教学班数

个;应开课教学班数

13、书面考核:平均成绩约为

14、实际操作 15、头发与指甲

16、面部与衣着

合计

受检人数

14、合格人数

15合格人数

16合格人数

17、体育锻炼:做操合格百分率约为

%,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百分率约为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只填“合格”或“否”)

合格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做到

条;厕所做到

20、缺课率:本学年全校学生累计共缺课

课时

表3:

学 校 健 康 教 育 评 价 表

校名:邮政编码:

教学班数:学生数:男生: 人女生: 人前次评价得分:

评价结果指标12345678910本次评价得分:

选项 评价等级:优良中差

指标11121314151617181920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选项

注:选项A、B、C、D、E的分值分别为5、4、3、2、1分。

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

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评价统计

指标各选项学校数指标各选项学校数指标各选项学校数

ABCDEABCDEABCDE

1 8 15

2 9 16

3 10 17

4 11 18

5 12 19

6 13 20

7 14

优良中差合计

小学(所)

中学(所)

合计

评价结果:

分负责人签字:

公章

第9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指标选择根据WHO确定的健康促进医院概念[1]和“医院管理政策、患者健康需求评估、患者信息和干预、健康促进工作场所、持续服务与对外合作”等5个方面评估标准[4],参照《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考核标准(2013修订版)》《深圳市健康促进医院标准及评价细则(2012年修订版)》等国内考核标准,结合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的实际,并访谈部分专家,提出初步构建的一、二、三级效果评价指标。

1.2指标筛选对初步构建的健康促进医院效果评价指标,采用2轮Delphi法从必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等4个方面综合考虑,对每个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指标分值按照重要程度从低到高为1分(不重要)、2分(不太重要)、3分(一般重要)、4分(重要)和5分(很重要)。排除标准:重要程度平均分值≤4.0或标准差≥1.1。

1.3专家选择从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在疾控机构或医院工作10年以上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公共卫生专家,分管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5年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1.4专家评分设计专家咨询表,以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请专家对健康促进医院的一、二、三级效果评价指标重要性赋值进行两轮评分,并附有修改意见栏,供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同时,为专家提供《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考核标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报告及课题组讨论制定的“健康促进医院效果评价指标设置和考评方法”等相关参考资料,以便专家详细了解研究内容。

1.5评价内容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程度三方面综合考虑,以专家应答率、权威系数(Cr)、变异系数(CV)和Kendall协调系数(W)进行评价。(1)专家应答率=(回收咨询表数/发出咨询表数)×100.00%。(2)权威系数包括专家对指标做出判断的依据(Ci)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Cr=(Ci+Cs)/2。其中Ci从实践经验(0.5)、理论分析(0.3)、文献检索(0.1)和个人直觉(0.1)给予不同赋值;Cs从非常熟悉(1.0)、较熟悉(0.8)、一般(0.5)和不太熟悉(0.2)给予不同赋值。一般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5]。(3)协调程度:通过CV和W表示。CV表示多名专家对某个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程度,CV越小,表示专家意见越一致;W用于评价多名专家对多个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时的一致性程度,经χ2检验,P<0.05即协调系数有统计学意义,专家评估意见协调性好,筛选的指标合适可用;P>0.05表示专家评估意见协调性不够好。式1中,S是某个指标重要性评分的标准差,x是某个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均数;式2中,m为专家人数,n为指标数量,s2是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秩和离均差平方和。

1.6统计分析使用Excel2003录入数据,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Kendall’sW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2轮Delphi法专家均为相同的20人,年龄33~52岁,平均(42.75±5.20)岁;从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年限最长30年,最短5年,平均(15.15±6.85)年。其中省级10人,市级7人,县(市、区)级3人;浙江省内和省外各10人;卫生行政部门4人(无职称3人,高级职称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人,医院6人,见表1。

2.2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协调程度分析2轮发出专家咨询表各20份,均在2周内全部有效收回,专家应答率100.00%;Cr=0.93±0.10;两轮咨询,专家对一、二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3.1指标初选结果课题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该评价标准相关资料、访谈专家,并结合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实际,经多次专题讨论和分析进行反复筛选,初步拟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和三级指标27个。

2.3.2指标筛选结果经过第一轮咨询,5个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55~4.90,标准差为0.31~0.69。15个二级指标中,“院级健康讲师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5,标准差为0.95,根据指标排除标准,应删除。27个三级指标中,“健康教育经费综合评分”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5,标准差为1.15;“健康讲师团建设综合评分”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5,标准差为0.95;根据指标排除标准,均应删除。经过第二轮咨询,所有入选的一、二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30~5.00,标准差为0.00~0.83,变异系数为0.000~0.182。最终确定健康促进医院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组织建设、环境建设、患者健康教育、职工健康促进和院外健康教育等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及25个三级指标。

3讨论

Delphi法通过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多轮次咨询专家对研究问题的意见,再经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最终达成一致看法并作为最后决策[8]。该方法通过采用带有可控信息反馈的重复问卷调查过程来获得群组专家的意见,具有匿名性、调查的重复性、反馈信息的可控性、专家意见的综合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把不同专家的意见分歧表达出来,又可避免其他专家的影响。Delphi法是一种高效省时、简单易行的定性分析方法,被应用于多种领域的研究,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等的评价。Delphi法在专家选取上非常重要,专家的工作领域广泛性和数量均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专家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预先设置的入选标准,进行有目的选择。专家人数必须适宜,相关文献报道专家人数不能低于13人,以15~50人较适宜,多于25人后,可靠性增加幅度趋向平稳。

本次研究的2轮咨询均选择20名专家,人数符合Delphi法要求;专家工作领域覆盖了多年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经验的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以及疾控机构、医院中较高职称的公共卫生专家;工作层级涵盖省级、市级和县(市、区)级;工作地域浙江省内和省外各占一半。两轮咨询专家应答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0.70,2轮专家咨询对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专家代表性、积极性、权威性和专家意见一致性均较好。本研究课题组经反复筛选,初步拟定的一、二和三级指标,经过两轮专家打分筛选,共删除二级指标1个、三级指标2个。删除的二级指标为“院级健康讲师团”,其下属三级指标“健康讲师团建设综合评分”也符合排除标准,一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