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第1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 开展意义 创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各行业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视,三农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农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当前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确保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文中分析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方向

(一)发挥文化观自身的职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我们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主流方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的和文化体系,充分合理的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方式,让人们能够在活动当中提升自我,寓教于乐。积极主动的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活动,让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信息化发展。

当今世界是信息与知识的时代,人们不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越来越离不开知识与信息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人们不但可以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各种活动,这就为我国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中,建立信息网络化平台,有效地促进群众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上传优秀的的文化作品,分享给广大群众;举办群众性文化演出,并将演出的视频发送到网络上向更多的群众来宣传;建立农村群众文化的联络网点,及时与群众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及时记录群众的反馈意见,并以此为根据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农村群众文化的特色化发展。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我们在研究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时,应坚持以中国社会主义为特色进行着重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使农村群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例如,积极组织群众进行自主创作;以文化讨论的形式直接抒感等,使群众认识到祖国文化的精髓,促进农村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原则。农村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它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让人们体会到文化的强烈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就要联系实际,加强以农村为主的群众性基础文化建设,积极关注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的文化建设目标。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宗旨,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快思想观念的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全新的作品。同时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也需要具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快新的艺术形式的引进,以时尚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 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发展和改革意识,以创新性的思维来加快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走群众发展的道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光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坚守农村群众文化公益性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经营理念,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运用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农村群众文化当做是一个产业来经营,打造农村群众文化品牌,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便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举行特色的文化节,像石雕节、玩具节等既培育了当地的文化市场,建立了文化活动品牌又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吸收更多投资资金来服务于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事业与经济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的创新

文化内容上应该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农村传统的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极高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但是在保证传统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将新的高科技融入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新的表演道具,新的设备在促进着文化表演的改变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四)总 结:

农村群众文化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地探索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创造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帮助人们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调整心态,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芹生.《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大众文艺》2011,(2).

[2] 张黎明.《浅谈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011(12).

第2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一)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以中小学文化层次为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3%,而文盲半文盲则占总劳动力的8%。在偏远山区,还依然存在饮水困难、住房条件紧张、卫生医疗设备缺乏的情况,这一切严重影响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村发展。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农村经济与时俱进,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农村各类技术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9%。

(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占有比例偏低;第二是劳动力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边远地区优秀人才分布比例严重失衡;第三是行业分布失衡严重,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远远少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农村人力资源投资较少

人力资源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劳动力迁移支出等费用,其中教育投资占有的比例最多。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但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村教育经费投资低于城市,农村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不如城市,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入学率,因此导致很多农民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形成恶性循环,不愿在教育领域投资来提高自己,最后导致农村陷入“保守现状、安于现状”的僵局,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成人教育及培训比较薄弱

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训严重不足,本来就已经很落后的农民仅仅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动力没有机会接受实践性实效性较强的培训,与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当前随着科技的普遍推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要的,也无法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竞争。

二、开放大学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关系

(一)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1.开放大学的建设适应了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开放大学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行远程教育。农村多数交通不便,从事农业生产时间非常紧张,很难抽出时间到专业学校进行完整的学习。开放大学的灵活授课,灵活听课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政策法规、管理技能、市场信息、接受专家学者的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2.开放大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

向智能型转变提供可能开放大学教育本身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基于网络开展教学,集录音、视频资料、广播、电视、课件、光盘等多媒体资料与一体,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农民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开放大学教育正迎合了农民的需求,深受农民的欢迎,有利于推动农民整体向智能型的转变。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为开放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放大学是适应社会新形势而实施的教育战略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是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为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和活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向前深入持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就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方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正是开放大学规划建设的依据之一。

三、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开放大学应该瞄准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而农村应该以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基于此,开放大学教育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农村人力资源提升贡献价值。

(一)设置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

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办学形式非常灵活,在为城市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将目标对准农村市场。农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有务农的初中生、高中生、农村技术员、农业管理员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专业特长及发展方向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开放大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培训。首先可以采用订单式培训并不断扩大规模,这种培训要以知名的有生机的企业为依托,按照企业需求的技术人员为标准,深入开展实用型培训,最后进行回收,解决农民的培训后的就业问题。其次,可以与农村的农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为其提供师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等,利用农民的农闲时节联合开展短期培训。

(二)开设与市场紧密衔接的专业开放大学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要挖掘市场、研究市场,将市场的发展前景与农民的需求与专业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设置要具有市场性、前瞻性、地域特色性。教学内容要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社会,要把教学内容与农业实践、农村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结合起来,重视农业实践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讲台移到农村。此外,要开设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培训项目,让农民在短期内学到真本领,真能带来经济收益。

(三)积极构建适宜农村的教学

第3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方面比较。离开了计算机的信息化不是真正的信息化。卫星网络模式是信息化产品,推进了农村的信息化进程;机顶盒模式带来的信息化还不能完全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其特点:一是数字化。依赖于计算能力的处理,广泛应用计算机。二是网络化。三是信息资源化。信息资源多,人们可以共享。四是虚拟现实。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感觉到整个地球越来越小,使人们的感知范围越来越大。离开了计算机和网络怎么谈得上信息化!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信息化改变了世界,计算机和网络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可在同一时间互相看见互相对话互相探讨事情。多少复杂的数据,过去要十天半月才能做完的事情,经过计算机处理,瞬间就可完成。丢弃计算机,势必是舍本逐末。

卫星网络模式的远程教育设备是典型的信息化的产品,一个个站点的建立大大地推进了农村信息化进程。它不仅让农民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国家农村的信息化做了大贡献,功在当代,利及长远。信息化的发展还必然会带来政务的信息化――电子政务。这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开展电子政务就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现在许多省已明确电子政务开展到乡镇一级。发展地看,不久将会延伸至村级。采用机顶盒模式现在看来似乎省了买计算机的钱,但或迟或早还得添置计算机。

从抓农民教育的思路上比较。卫星网络模式是用发展的前瞻的眼光抓农民教育;机顶盒模式则是用相对保守和传统的眼光抓教育。

初一看,机顶盒模式适应了农民特点,简单易操作,只要拿着个遥控器左调调右摆摆就行了,方便得很。但仔细想想就有问题了。这种模式的逻辑思维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会操作现代化的东西,所以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给他一个简单的东西操作。照此下去,农村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发展?其实,正是因为落后、素质不高所以就更要推广计算机,要将普通大众能接触到的科技含量高的东西提供给他们,使他们及早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正是因为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才应该把计算机摆到农民面前,让他们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网络生活。因为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才更需要我们强力推进这项工作。

在开放性和格式标准化方面比较。卫星网络模式是开放性的,节目格式采用通用的标准化格式,能与其他行业、节目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十分方便;机顶盒模式自成一体,自我封闭,节目采用专门格式,与其他行业格式不相融,极不方便。

卫星网络模式天地网节目均采用通用格式。机顶盒模式是封闭的一套系统,站点只能上专门的网站,不能上其他网站,节目格式不符合标准化要求,不太符合发展潮流。接收的各种节目都要先进行格式转换,然后再提供给各站点。每天要大量的人力完成这一转换工作。由于自成体系,不能与其他行业资源共享,一般不能和中小学校共建共用。其封闭性是影响其发展前途的致命缺点之一。

在直通性方面比较。卫星网络模式站点可以直接接收中央教学平台的节目,极为方便;机顶盒模式站点不能直接接收,要经过省市县三级转换平台或其中的一级平台转换后才能点播。

对中央播出的节目,卫星网络模式站点直接从卫星上接收,无中间环节。机顶盒模式站点由省市县三级转换平台至少其中的一级先接收,再进行格式转换。理论上转换过程中存在再次衰减问题,要再次压缩,效果不如直接接收的好。转换平台必须配备一支专门的人员队伍负责每天的格式转换。转换格式看似简单,其实那是一项一天都不能停、不能节省的重复而繁琐的程序。

在覆盖面上比较。理论上卫星网络模式可实现全覆盖;机顶盒模式则不能。

采用卫星网络模式,无论高山、丘陵,还是平原、岛屿,均能收到主教学平台播出的卫星节目。机顶盒模式受制于网络,不通宽带网的地方没法建站点,不能实现全覆盖。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采用此种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全覆盖的。技术上,一般在电信光纤端口3公里以内的地方才能通宽带,超过了这个距离信号衰减太大。因此,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许多村是通不了宽带的。

在传输通道方面比较。卫星网络模式传输通道宽,容量大,不存在堵塞问题;机顶盒模式严重受网络带宽的影响,网络堵塞是其无法回避的问题。

卫星的传输通道对每个点都是一样的,不受接收站点多少的影响,设计上能实现快速接收和下载。机顶盒模式的通道是电信网络,网络的带宽是有限的。正如再宽的高速公路其宽度总是有限的一样,车一多就会塞车。上网的人数一多,并发流达到极限后,必然导致画面不流畅甚至点不出来,而且还存在服务器的瓶颈问题以及受线路质量好坏影响的问题。

接收方式上卫星网络模式为顺向接收存储,机顶盒模式为逆向点播。前者存储后可随时调阅,属本地阅看,画面流畅。后者逆向点播受制于网络带宽,画面是否流畅没有绝对保证。

经济上的比较。卫星网络模式当前的价格约为9500元/站点;机顶盒模式综合价格约为7500元/站点。综合性价比卫星网络模式高于机顶盒模式。

经济账要全面算。卫星网络模式站点所需经费虽然略高于机顶盒模式站点,但功能要强大得多。机顶盒模式虽然投资终端站点的直接价格只有3600元/站点,但把三级转换平台建设、转换制作、传输成本加在一起其实价格不菲,达到了7500元/站点。仅2000元之差就失去了计算机,丢掉了大量的功能,而且还要做繁重的格式转换工作,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当地远程教育的架构和方向,权衡利弊,是否合算值得认真权衡。格式转换工作当然要委托给电信部门来完成,但电信是企业,要讲经济效益,没有免费的午餐。卫星网络模式传输成本低,且传输不用地方花钱,边远山区、高坡山顶、平湖洼地均能方便接收。机顶盒模式每月都有网络使用费用,需要每个站点出钱。

发展前景比较。卫星网络模式符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有较强的生命力;机顶盒模式有可能像BP机一样成为一个过渡性的历史名词。

第4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 东北农村;新能源;秸秆型煤;市场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能源紧缺和传统能源污染性等问题使我国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愈加重要而迫切。《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指出,“‘安全、高效、低碳’集中体现了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为东北农村甚至全国的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发展方向。”东北农村主要以秸秆、薪柴和煤炭能源为燃料,为了规避这些能源直接燃烧存在的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污染环境等问题,可以推广以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秸秆型煤”作为替代能源,并在充分调动推广者积极性,探索有效推广对策的同时,充分发挥“秸秆型煤”热值高、价格低、污染小等优势。

2 研究背景

2.1 东北农村新能源“秸秆型煤”的推广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20个农村的实地调研,对624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研究,分析了“秸秆型煤”在东北农村的使用和推广情况,主要包括:当地农民的能源开支情况、选择能源时受周围人影响程度、家庭能源使用结构与使用偏好、对目前所使用能源的看法、对“秸秆型煤”认知程度等。在这些地区,秸秆的使用率为83.6%,电能和煤炭的使用率次之,分别是54.2%和27.6%,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的使用率仅为4.2%,也就是说,在东北农村,秸秆、煤炭、木材、电力等传统能源仍被广泛使用,而新能源的使用率却非常低,甚至存在推广速度慢,普及难度大等问题。

2.2 东北农村新能源“秸秆型煤”的发展前景

“秸秆型煤”作为一种农村新能源,其推广和使用不仅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而且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符合节能减排政策导向和环保宗旨,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也具有诸多推广难题。

3 推广不力的原因分析

3.1 推广者推广动力不足

(1)“秸秆型煤”的推广利润较低。推广“秸秆型煤”的企业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即利润不足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在没有特殊政策或激励的条件下,“秸秆型煤”的价格上限是传统燃料的平均价格,小于平均价格的幅度越大,越具备推广优势,然而,由于管理水平、原料采购、产品运输等条件的制约,“秸秆型煤”固有的低成本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从而使推广利润较低。

(2)单个推广者的推广力量薄弱。目前“秸秆型煤”的推广者多为个体创业者,经营规模小且相对分散。单个推广者受生产能力、资金实力和业务范围等约束,推广能力有限,无法获取由于规模效应带来的超额利润,甚至无法获取经济利润甚至基本利润,致使推广者缺乏继续推广的动力,进一步影响大规模或范围的生产与推广。

3.2 消费者使用普及率低

(1)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东北农村,多年来,人们一直使用秸秆、煤炭、木材等传统能源一直被广泛使用,而新能源的使用率非常低。多年来,人们一直使用传统能源,熟悉度高,获取方式比较便利,形成了使用惯性,并且与传统能源相匹配的取暖和供暖设备已完善,,人们没有意愿和愿望改变现有的用能结构,从而阻碍“秸秆型煤”的推广。

(2)信息了解的渠道闭塞。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9.27%和19.92%的人选择生活用能的燃料时,分别是通过过去的使用习惯和熟人介绍两种信息渠道,而墙体广告、宣传单、广播电视等方式则很少受到农户关注,获取能源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多样性渠道不易被采纳和接受。

(3)能源使用的转换顾虑。目前农户对于使用秸秆型煤存在很多顾虑,例如,购买“秸秆型煤”的成本,是否需要更换炉具,新炉具同原取暖管道等相关设备的匹配,炉具的维修和安全性、能源获取的便利性等。这些能源转换使用的顾虑严重影响秸秆型煤的进一步推广。

3.3 东北农村新能源政策中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实施细则。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农村新能源的推广与发展的政策法规,并给出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但是,缺少具体的、完善的实施细则落实已有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法》作为现阶段可再生能源最权威的法律,内容完善,却过于抽象和笼统,关于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惠民政策没有切实落实,以致很多关键性措施出现执行偏差或不到位现象。

(2)政策扶持及激励力度不够。我国农村新能源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扶持政策较少,激励的力度薄弱,市场化程度低,因此,很难仅依靠零散的企业进行推广,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改变当前农村经济实力较低,新能源的成本高、推广规模小,扶持和激励力度不够的现状,加大“秸秆型煤”的竞争力度,促使其在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持续、健康发展。

4 推广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推广者推广动力

(1)采用原料置换的推广模式。由于秸秆型煤价格受传统能源均价的限制,增加“秸秆型煤”的推广利润更多的需要从成本着手。实地调查结果表明,51%的消费者更希望采用置换的方式获取“秸秆型煤”。与此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降低生产成本。

(2)设计合理的生产布局。随着秸秆型煤销售和运输半径的逐渐增大,其运输成本等也大幅增加,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合理、最佳和最小经济半径,根据相应的生产规模,选择新厂址的地点,设计合理的生产布局,降低生产和物流等成本。

(3)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产销流程。建立成本最小化的生产模式和可供参考的盈利模式,形成标准化的、可复制的产销流程,加强“秸秆型煤”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推广者的利润空间,加强推广积极性,增强推广动力。

4.2 增强消费者购买动力

(1)加强宣传,提升农户对“秸秆型煤”的认识。通过政府和推广者两个角度的宣传提升农户对秸秆型煤的认识。政府应加强干预作用,提升对“秸秆型煤”推广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广者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墙体广告、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使用“秸秆型煤”的意义和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2)树立典型示范户,形成示范效应。调查显示,周围人选择使用什么能源会对农户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示范户,成立以村级领导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指导、监督小组,每人负责一个示范户,定期视察、指导,并协调相关工作。通过组织群众现场参观,示范户和专家现场讲解等方式,逐步削弱对传统能源的使用惯性,同时减少使用“秸秆型煤”的使用顾虑,提高农户使用可能性。

(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和定期回访,获取最新的能源数据,开发农村能源信息系统,为推广者和农户搭建最新、全面、准确的信息平台,分享最新的能源类型及售后服务信息等。同时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和维修服务的工作人员,解决农户使用秸秆型煤过程中的问题,加强持续使用的动力。

4.3 完善东北农村新能源政策的建议

(1)完善农村新能源政策实施细则。应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暂行条例,各省市地方政府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完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新能源政策和条例作用,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政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新能源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政府权力和企业行为,保证政策的落实,并发挥实际作用,使推广者和农户在推广和使用“秸秆型煤”中获益,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

(3)加大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和激励力度,促进农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减免税收、加大补贴力度、调整价格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等,为农村新能源的初期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逐步形成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莉.让农户资源参与新能源建设[N].中国能源报,2009-7-27(A05).

[2]吴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李伟,,李世超.低碳经济下农村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C].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2011.

[4]姚梦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1.

[5]姬建军.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政策选择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6] 张笑东.安阳市新能源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市场,2009(9).

第5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河南;农业贸易

1“互联网+”应用于河南农业贸易中的社会背景和市场背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无疑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打了一剂助推剂。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作用也将更大,而且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中国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样,互联网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机制陈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尤为凸显,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给进入发展瓶颈中的农业经济带来的新的活力,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掐脖子问题,也随着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得到解决,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国务院“电商国八条”的出台,更是将发展农村的互联网建设进度推向了快车道,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的专项资金,势必会对农村网络基础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推进,农村的网络覆盖率将会更广,使用网络的成本也会更低,网络的受益人群也会越大,农民依靠网络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发展较快,也较集中的区域都在城市,中国的农村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就说明了,中国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在或已经对准了农村这块还未经开采的宝地。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大佬已经开始行动,纷纷建立了新的电商营销战略,将战略重心转向农村,加大与农业经济的相互融合,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将会得到推广,一些具有极强互联网时代特设的营销方式将会成为主流,这都将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农业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而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的河南省,必定首当其冲,也必定能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收益[1-2]。

2“互联网+”应用于河南农业贸易中的优势及弊端

自古以来,河南省作为河南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的地位从未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得到发展,作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成为了中国的产粮大省之一,在农产品的转化加工方面也是站在全国前列。河南省共有108个县,乡镇将近1900个,村庄突破了47000个,农村人口统计结果将近6000万,农村网民达2500多万人,占全省网民的四成多,为农村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农产品方面,种类十分丰富,一些产品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而且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例如焦作怀药、新郑大枣、鄢陵花卉、信阳毛尖等。连续十几年在商务部举办的全国农产品购销对接会上,成交额都位于前列。除此之外,近年来,河南省的物流快递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物流快递网络,每个县基本上都有分拨,每个乡也都设有网店,顺达、中通、汇通等快递品牌乡镇网点覆盖率均达50%以上。通过之前的效果可以看出,通过“互联网+”带动农业贸易,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农产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使农产品销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还可以有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从河南省目前的状况来看,“互联网+农业”在各个地方的推进还存在有较多的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流通环节过长、高端物流供给不足以及生产销售脱节等问题,其产业链的主流仍然是先生产后消费,很少见到以消费带动规模化生产的订单农业。另外,还有不少地方由于意识不足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存在农村电商贸易缺乏完善的建设功能性配套设施、电商融资困难,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亟待解决。

3“互联网+”应用于河南农业贸易的具体实践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通过以往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简单的做加法,都难以成功。农业作为传统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要与互联网更好的结合起来。互联网+农业贸易不仅仅是一个零售渠道的改变或者是销售方式的,而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进步,一种发展理念的进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既可以改变畅通较为繁琐的销售方式,通过网络直销直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省去了中间环节,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顺畅,销路更加广泛,能够有效减低销售成本,提高利润。同时,为了满足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和运行,一些基础化设施将会进一步完善,农业的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改造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和提高,而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推动农民思想发生新的变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会随之改变,更多的就业机会会让外出打工的大量劳动力在此回到家门口来挣钱,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还有有效带动与电子商务有着密切关系的交通物流以及信息网络等业务的发展和壮大,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水平会越来越小,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模式必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南省应帮助农产品销售环节打造O2O平台和服务模式,将优势农产品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展开销售,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与大客户签订协议进行订单生产、定向销售,这对于推动农业贸易的转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互联网产销模式能够走多远,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看其在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顺利的解决,例如运输渠道、物流成本等。尤其是农村各个地区,都必须要将重点放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上,进一步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交通的优化力度,加快与物流企业的深度融合,不断降低物流成本。要主动适应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加快乡镇电商服务中心的打造力度,充分发挥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在农产品的信息收集和共享,做好市场大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加大对市场需求的预判,为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提供最新、最有效的信息和咨询,同时,搭建具有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全方位一体化营销体系,帮助农民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使用网络,让“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而推动河南全省的农业经济向着更加全面,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对农民知识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农村,人们知识水平较低,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对互联网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认识不足,对“互联网+农业”在农村的发展带来阻碍,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预计解决。因此,将加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要多组织技术力量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传授更多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理念,尽快培养出真正有知识,会技术,能操作的电商人才。要加大外来电商人才的引入,吸引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电商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尽可能的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拓宽信贷渠道,鼓励农民积极投身到“互联网+农业”行动中来,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助推河南省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4结束语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势必会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个以互联网为带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形成,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朱晓语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教育;发展;离农;为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08-03

随着国家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提出将“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来,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但是农村教育的实践却没有很好地跟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在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社会分层理论与农村教育

社会分层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2]。也就是说,不同的阶层占有的资源是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韦伯和布尔迪厄等。马克思从经济这个角度,以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将阶层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韦伯从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方面对社会阶层进行分类;布尔迪厄则认为社会分层主要是由于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致,他将资本分为四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经过广泛调查,将我国阶层分为十类,分别为:(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

在社会学家看来,教育、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教育对社会阶层的合理分布和社会结构变迁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促进社会流动进行的;社会分层受教育者接受何种教育影响,同时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分层的实现。既然教育对社会分层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农村教育也不例外。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研究者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也会不同,这就造成我国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国内学术界在表述这对矛盾时所使用的概念略有差别。一种表述是“离农”和“为农”。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为农”中包括了“离农”的含义,也就是说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民着想”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帮助农民离开农村。另一种表述是“离农”和“务农”,对这种表述也有反对者,他们认为“离农”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一对概念,而“务农”表现的多是工作选择,在逻辑内含上不对称[4]。在本文中,使用的是“离农”和“为农”这种表述。

二、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悖论

(一)“离农”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的背离

所谓“离农”教育,就是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5]。这种教育满足了农民对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考上大学,通过教育改变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成为城里人,过上城里人的都市生活的愿望。而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就是“跳出农门”,摆脱父辈们世代务农的命运。

“离农”教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与我国社会发展和特殊的国情有着紧密的关系。1954年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国家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社会,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市社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制定了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发展战略,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发展不一致,形成了两个不能整体、均衡发展的二元社会[5]。由于建国初期的特殊国情和赶超英美的迫切愿望,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政策,为了获得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制度,使农村服从于城市的优先发展,人为地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这种“离农性”取向,早在20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6]。而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教育中的“离农性”倾向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步入新世纪,今人对农村教育的指责与1920年中国乡村教育运动者的批评,何其相似,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80多年的岁月,何以中国农村教育几乎依然如故,这不能不令人深思。”[7]

(二)“为农”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的缺位

所谓“为农”教育,就是强调农村教育发展更应该使农村教育“农村化”、“自然化”,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为了农村,面向农村,改造农村”的人才[8]。这种取向符合国家发展“为农村的农村教育”的政策诉求,因此成为政府制定农村教育政策的依据。

“为农”教育的提出也是有渊源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以振兴国家的良好愿望,对我国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晏阳初认识到,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中国是以农立国。要想普及中国的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根据农村的“愚”、“穷”、“弱”、“私”四大基本问题,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和“化农民”与“农民化”的教育理论来进行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在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社会的基础上,实施农村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以进行乡村建设。陶行知先生主张从乡村实际生活中创办活的中心学校,以乡土物事为教材,以乡村建设为本位,培养出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才[9]。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教育必须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发展立足于为农村服务的农村教育,并试图消除当前农村教育严重背离农村实际,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单纯教育消费等弊端。但是,如果农村教育只是追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不去考虑农村学生期望通过教育而得到社会升迁的机会,获得进入城市和在城市立足的文化资本的话,那么这种“为农”取向的农村教育虽然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会造成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功能的一种缺位,这将更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功能。如果农村教育只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只能导致农村孩子的低地位的社会再生产,农民永远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10]。

三、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农村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分层理论看来,“离农”教育虽然可以增加农村孩子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简单的移植城市模式“对于乡村来说暗含着一种意义,那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将通过对已有的城市与工业的移植与照搬而实现”[11]161。也就是说,这种“离农”教育取向“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乡村改造与乡村发展问题考虑在内,它的眼光集中在国家的建构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上,它只是将乡村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来源而已”[11]161。这造成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和与农村社会断裂,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同样,“为农”教育虽然立足于农村实际生活与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催生”农村现代化模式剥夺了农村孩子参与城市生活的权利,不利于农村孩子公平地向城市流动。总之,“这种想从认识农村既有的物事、掌握农村既有的技能开始‘催生’农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事实证明是比较荒悖的”[11]169。

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在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之间,农村教育似乎陷入了发展的两难境地,农村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其实,根据农村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需求,可以将农村教育的功能分为三类:一是“为升学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城市升迁需求;二是“为务农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扎根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需求;三是“为进城务工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训需求。即要求农村教育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在教育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和教学科目设置上实现多样化,其中学校类型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上,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职业高中;学校层次上既要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基础教育,还有必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科目设置上既要开设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课程,还要传授必要的就业和发展的技能。这样不但会满足各个农村社会阶层的不同教育需求,而且会促进农村教育的自我发展。

因此,在《纲要》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离农”与“为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当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村教育不但要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思考各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时候就要从城乡这个大的系统出发,协调城乡各种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要多考虑和照顾农村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城乡教育差距才会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才会慢慢改变,农村教育发展中“离农”与“为农”的悖论才会彻底消除。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EB/OL].(2006

-09-27)[2012-1-20]省略/ReadNews.asp?NewsID=4511.

[2][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4]邬志辉.关于农村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理论月刊.2009,(6):5.

[5]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6.

[6]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1).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9.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39.

[8]史成明.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审视和对策[J].学术交流.2009,(12):244.

[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9-455,472-475.

[10]余秀兰.中国城乡教育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6.

第7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一、开放大学的内涵及特征

开放大学是在原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学,它的办学宗旨就是大力推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更多人提供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育,通过自由灵活的办学模式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目标。开放大学具有开放性、网络性、灵活性等特征。所谓开放性就是说开放大学的大门对所有想继续学习的人群都是开放的,没有入学的门卡限制。所谓网络性就是说开放大学的教学手段主要基于网络来开展,学员与授课教师在网络上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谓灵活性就是指开放大学对学员的上课时间地点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这样为学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以中小学文化层次为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3%,而文盲半文盲则占总劳动力的8%。在偏远山区,还依然存在饮水困难、住房条件紧张、卫生医疗设备缺乏的情况,这一切严重影响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村发展。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农村经济与时俱进,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农村各类技术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9%。

(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占有比例偏低;第二是劳动力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边远地区优秀人才分布比例严重失衡;第三是行业分布失衡严重,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远远少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农村人力资源投资较少

人力资源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劳动力迁移支出等费用,其中教育投资占有的比例最多。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但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村教育经费投资低于城市,农村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不如城市,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入学率,因此导致很多农民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形成恶性循环,不愿在教育领域投资来提高自己,最后导致农村陷入“保守现状、安于现状”的僵局,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成人教育及培训比较薄弱

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训严重不足,本来就已经很落后的农民仅仅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动力没有机会接受实践性实效性较强的培训,与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当前随着科技的普遍推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要的,也无法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竞争。

三、开放大学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关系

(一)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1.开放大学的建设适应了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开放大学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行远程教育。农村多数交通不便,从事农业生产时间非常紧张,很难抽出时间到专业学校进行完整的学习。开放大学的灵活授课,灵活听课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政策法规、管理技能、市场信息、接受专家学者的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2.开放大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向智能型转变提供可能

开放大学教育本身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基于网络开展教学,集录音、视频资料、广播、电视、课件、光盘等多媒体资料与一体,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农民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开放大学教育正迎合了农民的需求,深受农民的欢迎,有利于推动农民整体向智能型的转变。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开放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开放大学是适应社会新形势而实施的教育战略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是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为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和活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向前深入持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就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方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正是开放大学规划建设的依据之一。

四、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开放大学应该瞄准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而农村应该以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基于此,开放大学教育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农村人力资源提升贡献价值。

(一)设置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

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办学形式非常灵活,在为城市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将目标对准农村市场。农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有务农的初中生、高中生、农村技术员、农业管理员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专业特长及发展方向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开放大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培训。首先可以采用订单式培训并不断扩大规模,这种培训要以知名的有生机的企业为依托,按照企业需求的技术人员为标准,深入开展实用型培训,最后进行回收,解决农民的培训后的就业问题。其次,可以与农村的农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为其提供师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等,利用农民的农闲时节联合开展短期培训。

(二)开设与市场紧密衔接的专业

开放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要挖掘市场、研究市场,将市场的发展前景与农民的需求与专业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设置要具有市场性、前瞻性、地域特色性。教学内容要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社会,要把教学内容与农业实践、农村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结合起来,重视农业实践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讲台移到农村。此外,要开设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培训项目,让农民在短期内学到真本领,真能带来经济收益。

第8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商贸物流;“淘实惠”;“最后一公里”

一、前言

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化,将河北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河北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并出台多项政策给予扶持和帮助,大力打造“互联网+智慧乡村”平台。支持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投送服务网点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保定市大力铺设“农村电商”,力求实现一村一店,村村通物流,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电商“淘实惠”现状分析

(一)“淘实惠”基本情况

“淘实惠打造保定人自己的电商平台”保定市满城区淘实惠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专注于农村电商领域,是一个为了打造“智慧美丽新农村”,帮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司计划在乡镇发展13家乡镇级运营中心,183个行政村,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实施办法,计划两年内全覆盖。

(二)“淘实惠”在乡镇中的生存现状

1、乡镇顾客“留守化”。笔者对保定市满城区乡镇村民做了“保定市满城区铺设淘实惠店铺乡镇村民调查问卷”,调查发现,乡镇顾客表现为“留守化”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且女性居多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近,40岁以下的顾客相对较少,且仍以女性为主。

2、乡镇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乡镇村民的对会联网的使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落后,百分之六十多的人会手机上网,百分之四十多的人会电脑上网,不上网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村民们对于网购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网上购物的只占12.93%,这些人一般是20到四十岁的女性,主要在家带孩子,处理日常事务。而限制大家网购的条件大部分人表示为“付款”、“质量”、“售后”等。网上付款让大多数村民感觉到不安全,再有就是网银的绑定程序也给村民带来不便;加上网上的东西只能看到图片,同一个图片不同的店铺价格可以差出数十倍;再有就是物流的配送,之前镇上村里物流配送点没有普及,要取东西需要到附近相对繁华的镇上,甚至是市里取件,让村民感觉时间性不强,购物省下的钱都用在了交通上,或者反而价格更高了。

(三)“淘实惠”村村通物流现状

1、“淘实惠”物流基础设施。“淘实惠”村村通物流项目,采用总分形式进行物流配送,即“淘实惠”在市区设有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再下伸至各个乡镇村落,实现村村通物流。“淘实惠”采用的两级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绿色配送方式,在市区采用电箱车,保证及时到达市区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住户。在乡镇采取电三轮小箱车,能够更合理的适应乡间道路,并与乡镇货物购买量匹配,避免浪费,合理节约成本。此外,“淘实惠”的整个配送过程中采取与当地原有快递公司结合的方式,即消除了竞争,又降低了自己的投入成本,且节省了宣传费用,也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2、“淘实惠”物流市场现状。调查访谈中,绝大部分村民都听说过“淘实惠”,还有不少人去店里尝试过操作,许多人进行了购物尝试,还有些村民已经成为了“淘实惠”的常客。村民对“淘实惠”普遍持称赞态度,认为淘实惠让他们的生活更先进了,更有水平了,更方便了,更丰富多彩了,更接近城里人了。由此也可见乡镇村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畏惧,对网络的使用也不像意识中的那样艰难,大家对屏上交易还是很感兴趣也很乐意接受的。满城区人口总计约40万,但是电商的进入还是很少,除了再市区还有两三个之外,在农村的几乎电商几乎没有,所以“淘实惠”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四)“淘实惠”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1、平台不够健全。“淘实惠”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虽然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是与时代接轨还是稍有滞后,尚未建立成具备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平台,物流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共享,每个行政村的网点与总店的沟通还存在岩石问题;此外物流配送中心的设置并不平衡,考虑到新建成本,造成“淘实惠”在有些地区只能镇镇通,存在个别村配送“不精准”问题,也存在有些村庄人数少,购物少,与邻村无距离,但也设有配送点的情况,存在“配送浪费”。

2、服务规范化程度低。对于“淘实惠”而言,规范化能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宏观来看,“淘实惠”物流服务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因为配送底端网点与之前的快递单位有重组和并购,所以导致其他企业的文化和规范还存在身影,不能完全实现规范化物流服务,整个流程还存在“农村式服务”的随意性。

(五)“淘实惠”电商物流问题解决对策

1、灵活变通。一是在制度安排上要促进农村物流的供需稳定,不仅能够屏上买还要做到屏上卖,而且买卖相当,满足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产品流通的平台要求。二是对于物流配送问题, “村村通”不代表必须“村村有”,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配送体系。

2、引进人才。调查结果显示“淘实惠”的绝大部分员工并没有较高学历,或者其所学专业也并不是电子商务或者物流相关专业,也就是在企业的专业化人才太少,这无疑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从而阻滞企业的发展。因此引进和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等人才或者对现有人员开展电子商务、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淘实惠”人才之路的选择。

3、政府扶助。调研中发现,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宣传“淘实惠”、“村村通物流”但是实际中并没有给以实际的物质、财力、人力帮助。满城区“淘实惠”总负责人方宝江,是满城区国美电器的总负责人,私人商人做“淘实惠”更多的是看重利润,这必然会影响“淘实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如果政府能给予相关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与农村物流的企业实施政策倾斜,甚至直接给予资金补贴,可以增大“淘实惠”或者其他农村电商的惠民作用,也是政府发展经济的不错选择。

三、农村商贸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反思

通过对“淘实惠”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商贸物流虽不像大家意识里认为的那样不堪,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最有一公里”配送问题更是亟待解决。首先要树立物流品牌,物流服务不容小觑,要想使电商物流在农村市场一炮打红必须有足够的企业实力,一步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和选择,这样才能给予农村商贸物流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否则很容易“夭折”;其次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度和覆盖面,努力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贴近农村生活,服务农村百姓为宗旨,创建一流的物流交通运输环境;最后培养复合型的农村商贸物流人才,争取一人多才,一人多用。既简化工作队伍,又能防止互相扯皮推诿现象,节约人力成本,比较适合农村物流服务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晓宾,张博文,卢贤鑫. 基于电商市场的乡镇物流模式及瓶颈分析[J]. 特区经济,2015,06:104-105.

[2] 李晶蕾,罗逸轩. 乡镇物流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研究[J]. 物流科技,2014,05:85-87.

[3] 石巍. 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形成和突破初探[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7:86+115.

第9篇:农村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44-03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沈阳市现代特色农业主要分布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法库县、辽中县、新民市和康平县四个县域,以及沈阳市辖东陵区、于洪区、沈北新区和苏家屯区。目前,约有现代特色农业面积2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现代特色农业亩均收益1 123元左右,远大于一般的种植业收入,特色农业效益显著,扶持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村区域经济提升的关键环节。在跨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构建良性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对于实现沈阳市农业、农村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

1.龙头企业带动力弱。虽然从2006年起至今沈阳市已经命名了几百家的农业龙头企业,但相对于沈阳市整体农业发展需求来看,龙头企业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的问题,对240户特色农业农户的调查显示,87.59%的农户还处于分散经营状态,龙头企业带动分散农户发展的机制亟待完善。同时特色农产品精加工型龙头企业缺乏,限制了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欠缺。沈阳市特色农产品较多,但深加工型特色农产品少,特色农业初级化现象普遍。对100个特色农业品种的抽样调查发现,经一次加工或二次以上深加工的特色农产品仅占30.29%,附加值低,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特色农业特色优势的挖掘。

3.品牌意识薄弱。调查中发现沈阳市特色农产品“有品无牌”现象严重。2007年沈阳市通过工商注册的商标和被农业部门认证的绿色标识总计24 000件,其中涉农商标仅占2.7%,而浙江省地级市平均涉农商标率为20%,商标保护意识相差甚远。同时发现沈阳市部分农户和农事企业对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特色农业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导致以次充好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品牌的口碑。以新民市梁山镇梁山西瓜为例,“梁山”西瓜以皮薄、沙瓤、香甜可口而著名,市场认可度极高,但是由于没有重视商标标识的统一规划,造成“一流的品质、普通的价格”现象,品牌效益差,再加上打着“梁山”西瓜牌子进行销售的其他西瓜,严重削弱了品牌的形象。调研还发现沈阳市特色农业宣传推广机制薄弱,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粗糙,缺乏必要的宣传营销,有些产品产出后直接在农贸市场或早市粗放销售,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品牌塑造。特色农业品牌意识薄弱的状况,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4.销售流通渠道不畅。对240户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户进行调查,发现92.16%的农户在投资特色农业的时候担心特色农产品及服务的销售问题,77.21%的农户没有和企业或中介机构形成稳定的收购关系,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69.53%的农户因为盲目的跟风行为导致产出品滞销。销售环节存在的明显无组织性和恶性竞争的态势,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流通领域缺乏流通操作规程,造成农产品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或损耗,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农业物流体系亟待建设。

5.发展资金不到位。抽取尚未开展特色农业的100户农户进行调查,发现42%的农户很想尝试特色农业生产,但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表现在:一是农民自身资金储蓄少,长年耕作大田作物的农民,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产品利润低,导致农民缺乏发展特色农业的资金。二是依靠金融机构贷款困难,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限制条件多。三是政府资金补贴范围较窄,申请门槛较高。例如2005年下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规定,养殖鸡牛羊等都需要达到一定存栏量、具有养殖规模才可以申请政府资金补助,较高的补助条件,令普通农户难以企及;同时政府资金补贴标准落后于市场变动。例如2010年3月4日,由沈阳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财政局共同制定的《沈阳市2010年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共35条,给予特色产业发展资金补助,但像今年物价上涨,原材料也上涨的情况下,农户收入并没有很大增加或者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不如去年的情况,严重削弱农民生产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政府及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调整补贴标准,增强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

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和方向

结合沈阳市农业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建议重点发展以下十二种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并提出发展方向。

1.林果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寒富苹果、树莓和葡萄的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把寒富苹果打造成极具东北寒地特色的农业品牌,打造世界最大的树莓生产基地和全国大棚葡萄第一产区;加大名优特品种创新力度,重视新品种培育和市场研发。如苏家屯永乐经济区的美国白鸡心葡萄和正在试种的“巨玫瑰”葡萄品质优越,特色突出,特别是“巨玫瑰”葡萄目前市场销售价格可以达到每千克20元,经济效益显著。

2.蔬菜产业。继续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反季蔬菜,重视新奇特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如荷兰黄瓜、以色列番茄、彩椒等;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目前急需做好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和推广工作,对农药、化肥等施用建立明确统一的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特种专用玉米产业。重点发展以高直链淀粉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爆裂玉米为主的原料玉米,以糯玉米、黑玉米、甜玉米等为主的菜用玉米和青贮玉米等专用特种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积极培育特色玉米深加工企业,发展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饲料和玉米罐头等,增加特色玉米的加工转化率,走精深加工之路。

4.高油大豆产业。重点推广含油高、含蛋白高的辽豆11号、铁丰31、辽豆14等品种,加大对高油大豆品种选育力度,解决高油大豆品种较少,含油量较低的问题;严格按照《辽宁省高油大豆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优化种植,大力推行轮作方式。

5.优质特种稻产业。高度重视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有机稻米和硒锌营养稻的研发和种植,严格操作规程,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加快研发黑米、紫米、红米、香米、软米、巨胚米等特种稻,并做好深加工。例如上海农学院以黑米为原料加工的黑米保健粥、黑米酒、黑米饮料、黑米双歧酸奶等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

6.食用菌产业。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发展多样化品种,尤其鸡腿菇、双孢菇、猴头菇等珍稀品种的引进培育力度。

7.西甜瓜产业。引进推广新品种,尤其是早熟品种,提高亩产效益;加大特色西甜瓜的品牌保护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建立西甜瓜种植示范基地,探索形成西甜瓜种植新技术。

8.花卉产业。壮大百合、玫瑰、香石竹、等适宜在沈阳种植的专业高档花卉生产基地,加大花卉的出口创汇;普及花卉的种植技术如花棚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努力实现科学化培育;积极试种引进新品种,加大培育力度,丰富花卉品种,如玫瑰新品种的培育“蓝色妖姬”、“双色玫瑰”等。

9.花生产业。建立花生种子繁育基地、鲜食花生生产基地;重视黑花生、彩花生等特色品种的引进培育工作;注重花生的精深加工,向花生奶、花生油、花生酱等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延伸,提升花生种植效益。

10.小杂粮产业。选择传统产区,建立小杂粮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搞好小杂粮产品的深加工,例如荞挂面、荞香酥、苦荞速食面、杂粮八宝粥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1.特色养殖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以牲畜和家禽饲养业为主体,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并重点向有机化、绿色化养殖方向发展;加大狐貂貉特种养殖品种的引入力度,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巩固发展现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鼓励开发引进名、特、优、新品种。

12.休闲观光型特色农业。鼓励将区域自然资源、新农村的村庄面貌和淳朴民风有机结合的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仍旧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文化”的原则,形成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农业旅游特色产业;严格限制同质化发展和无特色的重复建设,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坚持特色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永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建议

1.选择和培育高素质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化。要注重选择那些具有产业开发所需的经济实力、区域种植所需的技术支撑和管理能力、产品成熟所需的迅速采收贮藏、加工能力以及商品上市所需的市场驾驭营销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采取“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并建立良性的龙头企业准入考核机制、评估奖惩机制、调控约束机制和清退考核机制,保证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鼓励和支持中介组织的发展。中介组织带动特色农业组织化。中介组织包括运销联合体、农村经纪人、经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和运销服务公司等。要注重选拔培养特色农业带头人、经纪人和经销大户等,在场地、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鼓励其参加或主办技术培训班,树立品牌,实现地方联盟,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组建门槛,鼓励各种形式的特色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的注册登记,引导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安排一定专项基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并尽快出台“沈阳市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使各项扶植政策有法可依。

3.提高和加强惠农资金补贴和监管。惠农资金保障特色农业公平性。农业弱质公益的特性,决定了政府需要提高惠农资金额度,尤其重点资助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资助范围和标准上建立市场联动机制。同时加强惠农资金的管理与发放,建立一套完备的资金监管制度,建立专款专用账户,确保划拨合理,足额发放,落实到位,保证公平。对违规挪用占用惠农资金、采取欺瞒手段骗取惠农资金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4.研发和推广新技术及规程。科技成果支撑特色农业科学化和标准化。鼓励农业科研部门加强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育名优特新品种、配套实用栽培管理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深加工技术、物流技术、包装设计技术、宣传营销技术等,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抓紧制定与国际国内接轨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程和技术标准,严格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的统一优良。对规模化特色农产品要及时引导树立品牌,加强知名度宣传,实现品牌化经营。

5.加强和维护市场监管职能。市场监管保证特色农业秩序化。借鉴美国的食品溯源制度,从特色农业生产的源头入手,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产地、等级等进行记录,以便及时追溯到问题食品的源头,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严厉打击那些以次充好,扰乱秩序的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优质农产品的销售,维护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殿有,张素凤.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J].农业经济,2005,(12):24.

[2]程计则,吴义周.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2,(3):91-96.

[3]刘婷婷,郭明顺.沈阳周边农村特色农业开发调查[J].农业经济,2010,(6):29-30.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Shenyang City

ZHANG Wen 1,2,ZHANG Guang-sheng1

(1.Postdoctoral Station of A&F Economic Manage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2.Rur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Agronomy Colleg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