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 “ 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 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实现电气化已成为现实。计算机模拟操作,更为现实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监视和判断功能。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工商管理中得到普及。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普遍被采用,并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等特点备受用户青睐。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应该立志成为一位优秀的电气工程人才,让我国的电力工业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
[1]巫云飞,陈小松.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大观周刊,2011(38)
[2]张礼崇,郜祥,王焱,李兴。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2,(1).
[3]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策略
由于我国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电气工程的作用,电气工程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电气工程的作用下,才能够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由于电气工程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的效率,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是电气工程顺利发展的保障。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1 电气工程的问题
1.1 电气工程存在的节能问题
当前我国的电气工程中,普遍存在节能问题,主要是指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及其使用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批先进的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仪器也被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管理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电气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工程的水平与能源利用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电气工程要满足建筑项目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不仅需要提供照明和温度调节,还需要保证娱乐场所等用电,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降耗成为现代人们新的追求,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绿色生态的重要性,因此,电气工程的节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电气工程很好的提供建筑各方面需求的同时,很难避免产生浪费能源的问题,这是造成了电气工程存在严重节能问题的原因所在。
1.2 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很多电气工程管理部门普遍存在过分重视质量结果的问题,主要是对质量检测方面的关注较多,然而,却忽略了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气工程的发展。由于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不足,影响了电气工程的施工,无法有序、顺利的完成电气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导致电气工程质量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影响了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还降低了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利于电气工程企业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得电气工程部门处于弱势的一方,严重妨碍了电气相关部门竞争力的提升。
2 电气工程问题的对策
2.1 优化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为了解决目前电气工程中的节能问题,电气部门应该加强对节能降耗的认识,充分考虑到电气工程各个环节的能量消耗,从根本上找出损耗能源较高的环节,在满足实际工业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电气工程的节能管理。例如,对于供电系统变压器的选型,考虑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应该采用绕组阻值相对较小的变压器类型,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流的损耗,节约变压器的运行费用;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化工企业的消防设计要求较高,这些建筑的变压器要采用低损耗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也能够很好的实现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的照明,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的作用,尽可能的减少照明设施的使用,在走廊等地方,选择功效高、寿命长的智能照明装置,在无人通过走廊时,照明设备是关闭的,没有能源消耗,当有人通过走廊时,照明设备会自动感应,启动照明功能,实现智能化的运作。
2.2 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对电气工程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电气工程现状中的质量问题。电气工程相关企业和部分要提高对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认识,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首先,要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电气工程建设队伍的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技能培训,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其次,要严格控制电气工程的原材料和设备管理,对于进场的原料和设备,必须要保证材料具有正规的出厂报告和质量证书,经过严格的检测后,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并且要做好材料和设备的管理记录,保证电气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问题
3.1 系统集成性不强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提升,必然会经历系统集成的过程,但是,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仍然处于“多岛自动化”的现状,存在功能单一、互不连接、信息独享的问题,影响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进程。
3.2 网络构架不统一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相关企业和部门的网络构架不统一,使得电气工程无法建立快捷、高效的自动化系统。并且,不同企业的程序接口存在差异,影响了通过软件、硬件进行的信息和书的运输和交流,无法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信息共享。
3.3 过于受主观支配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应用中,技术人员之间的技能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受到技术人员主观意识的支配,使得自动化系统平台之间的较大差异,增加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成本。
4 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对策
4.1 电气工程的科技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进程中,要加强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一方面,要响应节能降耗的号召,积极推广降耗新铲平、新方法,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致力于研发新的高效的自动化产品,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
4.2 电气工程的信息化。由于电气工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科学技术成为主导的今天,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要加强信息化水平的建设,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电力设备制造领域,体现了电气工程信息化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加强电气工程的信息化,才能够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进展。
4.3 电气工程的开放化。信息共享是提高电气工程发展的有效途径,电气工程的开放化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方式,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要求电气工程建立于外界有效的接口,通过与外界网络相连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和共享,进而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内容。
4.4 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由于硬件接口不统一导致的数据传输出现误差等问题,应制定标准化的统一接口和转换编译工具,如此可以解决数据传输不安全和不准确的问题,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商业损失,促进商业间的信息交流。
4.5 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工作环境和开发技术,因此所应用的平台各有不同,如此也造成了很多不便,实用性也受到了影响。面对这个问题,应该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的应用平台,如此便可增加程序的使用性,减少软件重新开发的成本,也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企业开发的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6 就目前的条件来看,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还不成熟,教学水平虽然大幅推进,但是顶尖人才稀少,因此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也是必要的,可以推动此专业发展,更能够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端的电气自动化人才,也需要学校的努力,制定合理有效的科学培养方案和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都是培养相关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优化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创新型技术领域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实验室 研究
1“递进式”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递进式”实验是指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室结构的调整,将原来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成三大模块,将本专业实验室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性实验,就是把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室整合到一起,满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②综合式实验,就是实验项目不局限于某门单一的课程,通过实验室结构的整合和调整,将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在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支持开出将几门课程综合运用的实验项目,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平台;③创新式实验,就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开发性实验室。创新性实验是在指导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老师选定的学科方向,针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实验,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2“递进式”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室是学院建设较早的实验室,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实验教学一直是学校进行改革的重点。六年来,按照基本原理、基础应用、综合实践、应用设计四个层次来规划和改善实验条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强化管理、培养队伍素质来确保实验教学的改革。
2.1 整合专业实验教学设施
围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升本以来,根据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在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中也依据两个专业方向的要求整合。将原来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整合为反映课程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运作上,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相同,因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和专业综合性实验平台,这样可以同时满足两个专业方向实验教学的需要,起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根据本专业开设的两个专业方向的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分室是以发电、配电及其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工业自动化实验分室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
建立两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不仅是目前两个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今后两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利于两个专业方向今后的发展。
2.2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学院原来实验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科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断探讨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彻底改变原来单一课程开设单一实验的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递进式”的整合。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以老师讲授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基础性实验教师作技术指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学生需填写课题项目申请书(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目的、具备的实验条件、拟采取的方法、预期的实验效果),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行因材施教,加强过程监控,通过学生自查、教师中期检查、递交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等形式,加强全部实验过程的管理,这样,较好地实现了“递进式”实验的预期效果,也适应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作保证。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和其他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交流和学习,再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反映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实现了“递进式”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因素,是确保实践教学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两种方法来提高实验队伍的素质。对实验队伍先从学历上进行提高,采用派遣教师到工厂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实验技能,强化队伍建设。实现了学历上达标,年龄结构、学员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实验技能提升的实验团队,使每个指导教师具备辅导两门实验课程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将在实验室工作评优、实验室建设工作量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职称晋级、待遇等方面采取一些稳定队伍的措施,让优秀实验教学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导师制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32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ZHAO Xilin, FU Bo, CHANG Yufa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P. R. China 430068)
Abstrac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tutorial system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TOE)”,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professional guidance to the students during the university working program and the enterprise working program. The strategy can guarantee the personalized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PETOE, and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PETOE programs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high quality talent.
Key words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TOE); tutorial system; training mode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①
为主动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湖北工业大学在传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增设太阳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并以此为基础于2011年申请、入选“卓越计划”。旨在针对本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为原则,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出发点,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卓越计划”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体系具备三个特点:(1)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2)从学校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两个维度培养工程人才;(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②③④因此,“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在教育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标准的定位等几个方面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变革。⑤如何制订科学、有效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将对其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湖北工业大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创新实践环节的设置,将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引入本科生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1 导师制的提出与内涵
导师制教育培养模式最初是在十九世纪由牛津大学提出并推行的。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进行全方位、近距离指导,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引导关系,针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差异化指导,以实现学生培养的目的。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导师制主要存在于研究生教育中。考虑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需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提高其理论运用和创新能力,体现出本科培养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计划”执行阶段,将导师制引入实施流程中,使导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无疑将提高“卓越计划”执行过程中学生培养的个性化程度,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好地达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认真思考。其一是导师制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科研水平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考虑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差异问题,一名导师将负责多名学生的指导,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将导师制的运行落到实处,是学生的成长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其二是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完备的制度作保障。导师制施行需要包括选拔聘用、组织管理、过程管控、效果评价与激励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其中尤以过程管控和效果评测最为重要,因为这两个过程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运行效能的直接体现,需要重点规划与构建。
2 基于导师制的“卓越计划”实施流程
湖北工业大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体系结构设计、过程管控及效果评价,将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同时,以创新实践环节为平台,将导师制引入其中,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培养,以此探索符合学校特色及“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根据“卓越计划”培养要求,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太阳能技术与工程方向)”实验班的组建与学生选拔工作。实验班以当年入校电气大类全体新生为选拔对象,对其进行实验班相关政策的宣讲及报名意向征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入学高考及检测成绩为选拔标准进行实验班的组建。
其次,进行学校培养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
(1)培养计划修改与实施。以本专业大类培养计划为基础,结合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对实验班培养计划进行了修改与完善。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开设侧重工程技术培养训练的课程,将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并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建立课程与知识技能体系,通过电气工程及太阳能技术两个方面,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在不违背教育部对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及其培养时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与更新,使其在面向太阳能应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特点,将部分任选课教学周期前移,以提高其可执行度,并保障计划在时间周期内的顺利实施。
(2)教学实践环节改革。为适应“卓越计划”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并对教学中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增加了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以本校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实施平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六个学分对该环节进行考核与控制,并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该环节分布在五、六、七三个学期中实施,与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相贯通。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参与导师各项科研计划中,拟通过两年的导师制培养,延长学生实验、设计环节,增强其实践能力,同时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与质量。
第三,进行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是学校培养计划执行的拓展,自“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先后与湖北省电力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就合作内容、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进行了约定,以保障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由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计划要求安排在第七学期7-18周工程实践阶段进行统一授课,课程考核统一纳入工程实践考核当中。为保障企业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导师制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将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使学生时刻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指导。
3 导师制模式下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湖北工业大学在2011年“卓越计划”获批并实施的同时,即针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试行了基于创新(下转第83页)(上接第68页)实践环节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表1描述了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近四年参与竞赛的获奖信息,信息显示:自2011年实施导师制培养方式以来,经过两年的实践能力培养,各类学生获奖人次及奖项级别均较以前有大幅提高。
同时,从表2显示的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情况也能看出:从导师制实施后的2013届及2014届毕业生,在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毕业率及学位获得率亦有明显增加。
数据表明: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与实践能力,由此培养的学生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湖北工业大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通过创新实践环节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导师制培养模式下全程接受导师的指导,提高了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是高校“卓越计划”实施模式的有益尝试。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No.省2011258)
注释
①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②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③ 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型;综合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专业课程都需要通过适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我校关于本科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1.实验室建设
随着我校顺利升格为本科院校及我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设置,提升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实验水平就迫在眉睫。但是众所周知,建设电力系统的相关实验室要求条件十分苛刻,加之所需的实验设备造价昂贵,而我院做为近几年刚刚升本的院校,争取上级有限的科研经费相对较为困难,导致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实验条件相对有限,短期内难以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实验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广开门路,通过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满足该专业相关的实验要求。
在学习和借鉴外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依据本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我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我系对实验室建设做以下改进。
(1)构建实验平台,满足课程需求。通过学院的持续投资和我系教师的不懈努力,我系建立了具有层次化、综合性的系统实验平台——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该平台是对“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部分”、“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等主要专业课程实践实验环节的系统整合。在此平台上,不仅能满足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要求,还能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课程设计。
(2)依托仿真技术,调动学生兴趣。在课程中推广和运用仿真实验手段,实现仿真实验与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ANSYS、PSPICE、MATLAB等仿真软件以及应用组态王软件,并且通过较多实例的仿真讲解,使学生对该专业课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预先进行仿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更加全面的掌握。
(3)完善互动平台,提升教学效率。我们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广泛收集网络上丰富的实验环节资源,建立完善了相关课程的网络实验室。如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学网站上,增加了微机继电保护等教学、实验内容,搭建了师生互动平台,以此弥补实验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大大提升,也为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实验创造了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和沟通交流。
(4)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实验领域。洛阳作为河南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重工业基地,本地众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也希望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通过洛阳市政府的牵线搭桥,我们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近年来先后与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洛阳供电公司、龙羽电气等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合作单位协议,不断加强合作交流。我校每年都选送大批学生到相关企业,在其生产实验室内进行实践活动:如在龙羽电气有限公司进行的《高低压电器》实验,在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进行的《工厂供电》实验,在庞屯变电站进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等等。这样既解决了我们的有关实践难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引入科研项目,注重实践培养。实践教学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将教师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工程实际问题等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等融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适时引入设置创新型实验项目,让学生及时了解实验新技术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新实验技术的能力。此外,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技术大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实习基地建设
本专业现有两个实习基地,分别是电工实习2和模拟变电所。
“电工实习2”实习基地分为两个部分,学生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电机的拆装和控制柜的安装实训,该实习基地主要面向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大三或大四学生进行,该实习项目侧重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帮助。该实习项目至今已培训过数千名学生,学生反映实习效果非常好。
模拟变电所主要由380V模拟10kV电压进线,由真实的高低压一次设备完成整个的工厂供配电以及控制过程。该变电所模拟工程气氛浓厚,学生可以在该变电所中得到较好的工程锻炼机会。
除了校内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还需要继续加强与同力水泥、洛阳供电公司、龙羽电气等合作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合作。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建设
专业课程设计建设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选择合理的课程设计题目。但是传统的课程设计题目大多较为单一,与具体的生产实际要求脱节较为严重,并且设计的标准也与工程规范相差甚远。因此,我院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十分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求选题与有关科研项目和相关企业紧密结合,如在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中,从企业得到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发给学生真学真练,使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既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关键是要实现课题的真实性、知识的综合性和设计的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教师数量和毕业设计课题数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用人单位也对新录用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要求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或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企业的技术项目,或组织学生到外地公司和工厂开展毕业设计等工作尝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2009届开始,我校就选送部分毕业生到龙羽电气和市内其他变电站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专业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培养建设一批高水平人才,是每个高等院校都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不仅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我校积极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把提升师资队伍的层次、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以两个专业研究方向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意教师进修提高,积极引进博士,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促进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从而形成一支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型教师队伍。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实现。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不断增加师资队伍总量。
(2)加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以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热情。
(3)充分培养和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三、实践性教学教材建设
通过综合了解国内、省内其他院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实验方面等情况,发现近年来在实践教材特别是综合实验方面教材编写的不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切实发挥实践性教学教材在教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的情况,我校组织一批教学、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了相关的实验(实习)大纲和指导书,课程设计大纲和指导书等教材,并顺利通过了学院的严格审核。特别是针对我系建设的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我系教师专门编写了严谨完整的实验指导书。该实验教材既能满足实验设备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训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课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所以,要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应该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排,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同时,电气工程学科也要与时俱进,要和信息科学、自动化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能源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以求自身发展。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是可以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二是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的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
三是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加强实践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其动手、创新等专业综合能力,必须十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一是加强专业实验教学设施建设,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是针对原来实验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科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断探讨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要进行“递进式”的整合,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进行因材施教,加强过程监控,通过学生自查、教师中期检查、递交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等形式,加强全部实验过程的管理。这样,较好地实现了“递进式”实验的预期效果,也适应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在实习基地方面,在与已有的担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实习基地保持良好联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领域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生产制造领域纷纷进行了改革,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笔者在中国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工作,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是现代化煤矿开采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煤矿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智能化技术的有效把握,只有了解智能化技术内涵,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有效把握,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发展需要,使自动化控制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对相关问题研究过程中,结合笔者的切身体验,就智能化技术应用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1智能化技术相关理论概述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发展过程中,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关系到了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的效果和质量。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从原来的信息搜集、信息处理等方面,扩展到了电子电气技术等领域,使其应用范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智能化技术范围的拓展,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1]。智能化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应用过程中,注重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能够对电气工程的成本进行较低,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较大的便利。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更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打下了坚实基础[2]。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的特点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具有其独特性,正因如此,使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更好的满足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了准确性、控制智能化、控制模型三个方面[3]。
2.1准确性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能够很好的提升控制的准确性,从而使相关处理技术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和进步,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越显突出,如何提升控制的准确度成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智能化技术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中,不论是常用数据还是不常使用的数据,都能够使数据处理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考虑到了传统电气工程控制存在的不足,能够实现对全体对象准确、可靠、高效的控制,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4]。
2.2无人化操控
与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相比,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电气工程的鲁棒性变化情况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实际需要。在对智能化技术应用时,只需要结合设计情况,对相关程序信息进行设计,可以实现无人化操控,节约人力,并能够减少人力操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无人化控制,能够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效果和质量,使电气设备运行更加可靠、稳定[5]。
2.3不需要使用控制模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复杂问题,实现对复杂问题的有效控制,保证电气工程发展更好的满足实际需要。智能化技术在对复杂动态方程进行处理过程中,能够将控制对象模型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据生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工作,从而保证电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效果和水平[6]。
3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开采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成为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应用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应用,要结合智能化技术自身的特征,考虑到电气工•122程的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7]。
3.1智能化控制器的应用
智能化控制器的突出特征在于智能化水平较高,通过有效的程序设计,能够使智能化控制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控制器而言,智能化控制器不需要对被控对象设计控制模型,这使智能化控制器的应用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够对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因素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使控制器的精度得到一定的提升。智能化控制器在应用过程中,其鲁棒性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借助于控制的下降时间和响应时间,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有效调节,这样一来,可以为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8]。同时,智能化控制器在应用过程中,其具有自动调节的特征,可以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信息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使电气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可靠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另外,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在进行机电设备控制过程中,被控对象的差异性,会对控制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控制器在应用时,由于适应性问题,导致相关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导致智能化控制器的效果和作用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针对于这一情况下,需要结合系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智能化控制器在应用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必须进行把握,以此进行智能化控制器的相关参数调整,使智能化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功能和作用[9]。
3.2PLC控制系统应用
智能化技术发展过程中,PLC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LC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并且其智能化水平较高,这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PLC是一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很好的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目标。在煤矿生产领域,各项工艺流程以开关控制和顺序控制为主,这一控制方式缺乏智能水平,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疏漏,给实际控制带来不利影响。PLC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握,使控制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PLC控制系统能够对工艺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结合电气工程情况,对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从而使煤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PLC控制系统的应用,还包括了在上煤、储煤、配煤等方面的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PLC控制目标,需要借助于远程I/O站,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从而对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进行把握。PLC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如何实现对各个系统的有效监控,使PLC系统能够对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一般来说,PLC在对电气系统监控过程中,通过I/O接口,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传播,在对数据信息处理后,对各部分运行状态予以把握。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若是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预警,从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PLC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原来的实物软件逐渐被继电器取代,这使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借助于PLC系统的自动转换功能,使供电系统的精度得到了提升,为煤矿电气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3模糊逻辑与控制的应用
模糊逻辑与控制原理对于改善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控制效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一些模糊控制设备如何发挥功能,是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效果实现的关键。一般来说,模糊控制设备能够对PID控制器进行代替,主要以S型和M型控制设备为主。以M型控制设备为例,M型控制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知识库、反模糊化、推理机等部分,这些环节的协调,是实现智能化控制目标的关键。随着煤矿开采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模糊控制设备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模糊逻辑与控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应用,注重结合以往的经验,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CAD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CAD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能够结合电气工程特征,设计出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从而使产品的制造时间得到大幅度的缩短。CAD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原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一种有效变革,使更多新技术、新手段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进行了应用,例如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方法,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系统的优化目标。遗传算法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可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化目标,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4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应用时间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复杂环境,从而导致系统出现故障,影响到实际工作。如何快速、可靠的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发现故障产生的原因,成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故障诊断模式应用,大多凭借着工作人员的经验,对设备故障进行一一排查,从而对故障点进行确认,之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这一解决办法,无法很好的满足故障诊断需要,可能导致故障诊断效率较低,或是对一些潜在故障无法把握,给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运行,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故障隐患,必须进行有效考虑。就以煤矿电气工程中的变压器故障为例,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传统的检修方式会逐一偏差设备运行情况,最终对故障进行确定,从而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故障解决。而借助于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设置故障监视系统,快速的发现故障问题,找到故障解决办法。智能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信息,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势必引起参数信息的改变,从而对故障进行快速确定,实现对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
4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和分析来看,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实问题,提升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为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其目的在于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通过技术更新、换代,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需要。围绕智能化技术本身来看,其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了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对传统技术手段进行了创新。首先,在生产领域,智能化技术对生产技术进行了革新,提升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其次,在优化设计领域,借助于模糊逻辑、CAD技术、PID控制等,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最后,从故障诊断方面来看,借助于智能化技术,利用PLC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有效监控,当故障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寻找故障发生点,并对故障进行可靠的解决。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智能化技术进行把握,不断的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水平,使之更好的满足现代生产需要。
参考文献
[1]曹益凌.基于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84.
[2]芦振波.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1):103-104.
[3]周贺,王占峰,王朔.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7(03):96-97.
[4]苗淑男.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河北企业,2017(02):153-154.
[5]连海能.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32.
[6]李宏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32.
[7]段宇音.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230.
[8]刘凯.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1):14-15.
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的重任,同时也面临高校之间激烈的竞争。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地方高校各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地方产业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结合中小企业的需求及学校现有师资,着力培养学生在拥有厚实的专业基础之上拥有一技之长。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1)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建设。(2)专业平台课的整合。(3)强化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总体的结构是:基础加发展模块。教学计划分有四个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发展平台。“基础”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让学生具备深度和广度都适合的公共基础和比较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发展模块”是根据需要设置的适用于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群。其中有:工业电气控制与应用能力模块课程、电力系统分析与应用能力模块课程、微机应用能力模块课程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具有较深厚的学科基础,且可以结合就业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部分具体的特色课程群及对应的培养方向如表1所示。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提高本专业的实验水平迫在眉睫。但是建设电力系统的相关实验室条件艰难,设备昂贵。且我校刚升本没多久,争取有限的科研及建设经费较难,导致实验室的建设不够完善,实验条件相对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相关实验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思广益,通过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满足该专业相关的实验要求。(1)构建实验平台。通过学校的支持和我们教研室老师的不懈努力,我们建立了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及电力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及工厂供配电技术综合实验室能够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系统”、“PLC原理与应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厂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2)仿真技术。在课程中运用仿真实验手段,实现仿真实验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GXDeveloper、Multisim、MATLAB等仿真软件以及应用组态王软件,并且通过实例的仿真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预先进行仿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3)引入科研项目,建立合作关系。百色平果很多铝工业及其他中小型企业也希望通过和院校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我们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学科优势,近年来先后与拉达发电站、百色电机厂、广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合作单位协议,不断加强跟企业的合作。把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引入到日常的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此外我们还组织和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技术大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任何创新都必将大打折扣,很多宏伟的目标也只会是可望而不可及。如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每个高等院校都要面临的难题。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条件比较艰苦。原因在于,一是地域受限;二是拔尖人才的引进和成长既需要高端仪器设备的硬环境,又需要团队的软环境,而我们很难在这两方面同时满足。所以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制定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试图引进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学科带头人或者返聘退休的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不断增加师资队伍总量。(2)加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队伍的自我建设,出资送教师去企业或者高一级的院校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以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热情。(3)充分培养和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进校授课,联合培养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
4总结
关键词:水处理;电气自动化;应用
1 前言
自动化工业生产是当前先进性、现代化工业科学推进、与时俱进、全面拓宽的核心技术,是其持续发展、健康高效运营的物质基石,同时也是工业迈向现代化、科技化的核心标志。伴随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社会进步化发展步伐的持续深入,社会对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需求日益强烈,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至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服务价值作用。目前较多工业生产技术均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保持着紧密联系,令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共进提升。尤其是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更是进一步推进了自动化电气技术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勇攀高峰。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内涵与应用特征
2.1 电气自动化技术内涵
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丰富的涉及面,因而其应用实践范畴必然极其广泛,涉及较多学科领域知识,例如涵盖了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等知识内容。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便涉足了电气自动化领域令其在工业生产企业逐步开始了实践发展。我国虽经历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几次较大规模的更新调整,然而由于其涵盖较宽的专业面、较广泛的适用性,因此直至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仍旧具有较强的提升态势,实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依据我国教育部统筹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从属于电气信息工科类,并赋予了其新的称谓,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现代工业根据教育部的相关安排,从属于工科电气信息类,新名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前我国现代工业在各生产服务领域均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实践应用并创设了良好、优质的实践效果。
2.2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特征
信息化时代,社会实践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并逐步体现了两类重要特征。首先其涵盖较宽的技术面,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因此在较多工业生产单位均会或多或少的涉及该项技术的应用。同时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系统设计进程中,需要统筹开展整体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并依据应用场合及行业的不同,科学选择最适宜的应用方案,这些环节均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系统、全面的技能知识。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电子技术特性,伴随电子科学现代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发展,较为典型的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由传感器信号采集至控制器运算处理信号再到执行机构进行运算结果的最终执行,均需要电子技术的密切配合,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发展更新离不开现代化电子技术的不断飞跃与进步。
3 多重行业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趋势
当前,电气自动化在多重行业中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可以说几乎所有生产行业均令电气自动化技术有了良好的用武之地,令其由最初的自动化工厂生产逐步发展为当前集中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由最初系统供配电应用技术发展为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智能楼宇技术,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层各面均时刻发挥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现代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步向着网络化、分布式、开放化的科学方向持续发展。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要求水平的持续提升将继续令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领域中发挥核心价值作用。
4 水处理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科学应用
4.1 水处理生产应用
城市生产发展中自来水厂属于一类服务性重要基础设施,其生产水平、处理质量奖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与社会各方各面。目前臭氧消毒虽然已广泛服务应用至水厂水处理生产工艺中,然而由技术经济层面来讲,加氯处理在我国水处理中仍旧应用较为广泛。而加氯操作不当则会生成有害物质并对人体健康形成不良影响。因此自来水厂水处理生产工艺中,我们如何科学处理好前后加氯、补氯的适应性投加剂量应用,综合考量采用氯氨进行合理消毒并降低投氯的不良负面影响,则是当前水处理生产应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要处理好该项难点问题仅依靠人工操作是不现实的,较易形成各类误差现象,而倘若我们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便可以有效控制并降低误差,提升投加剂量总体精度。我们可利用PLC系统发挥控制器作用,开展系统设计进而便捷实现通讯与控制功能。例如某水厂中我们布设七台PLC组成控制水处理系统,其中采集电量与流量PLC一台,用于加氯PLC系统一台、另一台为加氨控制系统PLC,加药系统与加药配料则各布设两台PLC,同时我们可科学应用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平台控制,借助上位机与现场PLC基于光缆实现通讯目标。
4.2 加氯控制应用
加氯控制应用包括过滤前后的消除藻类与消毒处理。过滤之前我们采用流量比例加氯方式,即将PLC依据设定投加率与原水流量调节比例,将控制信号至加氯器,该类方式为开环控制模式。过滤后进行的加氯则利用投加复合环路方式,该类控制方式较过滤前控制加氯方式相对复杂,属于一类闭环方式的控制,即基于滤后流量按照比例投加,待管道一段时间的混合后,位于充分混合位置输送取样水至分析余氯装置仪器中进行余氯值测量,并反馈相应余氯值信号至PLC加氯机中,其依据出厂水设定余氯标准与相应计算结果得出同余氯值设定存在的差值。同时我们通过对该差额值实施PID计算后便可获取控制相应增量进而实现加氯器装置科学投加比例的控制,确保余氯值最大化贴近于设定值。
4.3 控制加药、加氨应用与系统运行
控制水处理加氨方式同过滤之前控制加氯方式基本相同,而控制加药方式则基本一致于过滤后控制加氯方式,因此我们可基于上述应用原则理论构建电气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同时我们应基于PLC科学实施浓度、流量的信息采集,令其数值同设定值实施细化对比,并通过偏差运算获取科学控制参数,进而指导系统执行控制机构进行科学反应动作进而实现高校控制目标。基于PLC技术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因此令整体水处理系统的精确性、及时快速性、高效性得到了全面的保障。
5 结语
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我们只有科学明晰其技术内涵、应用特征,把握其科学应用发展趋势,在水处理生产实践中实现科学的加氯、加氨、加药应用控制,确保系统的高效、有序、稳定运行,才能真正令电气自动化技术营造优质、全自动化生产服务模式,提升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进而创设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促进水处理行业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