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

第1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内容 重点

2004年参加工作,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致力于新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2009年始主持学校教研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几年的教学中,跟学生的交流日益频繁,逐步自我完善,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学生成绩进步是最好的体现,2010年秋季,所授科目取得了学校同级同科第一的理想成绩。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既赏心悦目,又卓见成效。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完整流畅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姿的教学技巧,渊博的知识内涵,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完美融合。

以上,笔者自认有很多做不到,现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为例,只对三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及重点要求,谈谈小看法。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一过渡吧,这一阶段语文教学要注重以下三点:

教学以德育为先,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人的一生。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中,由“争吵”的原由,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让我们“更友爱,多宽容”,社会更加和谐;拿“撒谎”劝告学生要诚实,生活更美好。用“旧式表为什么会争吵”的疑问启发学生:不要用“旧框框”看待新事物,这样就会蒙蔽自己的双眼,看不到新事物的优点,创新的事物让社会发展得快呀!

语文教学怎么少得了诵读呢?读不仅是学习的基础,在读中学会表达,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享受生活,在读中感悟人生。诵读《钟表店里的争吵》,学生读准字音,认识、理解生字词;流利叙述争吵事件;用真实情感表现“旧式表”的情绪,感受生活的形形,更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不要拘泥于“旧框框”,要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如何让学生读得好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对读有需求,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中,钟表为什么争吵?它们的争吵对不对?这些问题就是读书的原动力。其次,读的形式要多样化,领读让学生辨正字音;自由阅读让学生融汇字词,粗通全文;齐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流畅性与美;分段读让学生得到自我表现;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感;背诵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中。最后,诵读是情感的表达,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人生的升华。

当然,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词教学才是根本,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要寄希望于学生的预习自学,字典也不能代替教师。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学习生字词的首要条件。变枯燥的字词教学为精彩的课堂,方法技巧千变万化,这是教育者经验和内涵的完美体现。笔者认为,各有各法,兼收并举。这里略举一二,不足为范。

拼音教学要多拼读,注重标准发音和正确书写。

生字认识要抓特点,如:“惯”之“田要出手”,“吊”之“口下毛巾”,“呆”之“口下顶木”,“谎”之“没一点正事”。

形近字比较好区分,如:“纽、扭”不同,“妙、秒”各一,“吊、呆”差异,“谎、慌”不一,“亚、业”有别等。

复杂字形要想象记,如:“衡”可谓“行见大鱼头”,“慌”寓“心在荒山不安宁”。

现学现写自己查,在教师板书时学生也书写,就能马上检查自己的笔误,如“谎”字书写时,可看看“”是否写成“充”。

组词要各凭发挥,一字多词,可体现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还自由给学生。

第2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德育教学是与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是相适应的,通过德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继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以下就是笔者的一些简要分析。

一、建立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以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评判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严重与德育教学的理念相悖。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渗透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来推动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而通过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以下就是笔者的建议:(1)因为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故而在语文评价体系中需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要综合评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2)在评价中,除了要将学生的语文成绩纳入评价中,还要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等也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去。(3)语文评价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故而教师应在评价中鼓励与表扬学生,让学生能够树立信心,进行以后的语文学习。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的评价体系为例,教师就应先对学生本学期的语文成绩进行以此总结,然后还要考虑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对语文成绩有所提高的学生进行夸奖,对于语文成绩有所下降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并鼓励他们下次努力。并且,教师还需要找到一些其他方面突出的学生,比如对记古诗词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等等,也要提出表扬与鼓励。

二、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由此,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故而通过德育教学对小学语文的渗透,能够充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有效性。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是诗词与课文,故而教师应对这些诗词与课文进行设计,通过思想感情等来熏陶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认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比如,在进行《坐井观天》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青蛙和乌鸦谁说的是真的?如果他们都没有撒谎,那是为什么呢?”借此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学生深入分析青蛙和乌鸦的语言与观点,从而揭示课文的主题与主旨。

第3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一、抓好衔接,减缓坡度

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开始了真正的作文,由二年级的片断练习进入完整的篇章写作。这个过渡过程往往导致学生来不及反应,进而形成一种障碍心理,惧怕作文、厌烦作文。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个过渡的对策,把作文的概念淡化,让学生热爱作文,不惧怕作文,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逐渐成篇。顺利过渡,减缓坡度。

如,用书包组成词组,再用这个词组组成句子,然后在拓展延伸,形成一个段落。书包——漂亮的书包——我有一个漂亮的书包——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过生日那天,妈妈带我去商店,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我很喜欢这个书包,这个书包是蓝色的,有很多功能,里面装着我的书本和文具等。类似这样的训练,减缓了直接作文的坡度。

二、口头训练,先说后写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真无邪,愿意在人前表现自己,也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分享给同学。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作文课上,先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然后再动笔书写,这样学生在进行作文时会感到有话可写。并且在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共享,彼此激发了写作的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不要嫌弃孩子的幼稚表达,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表达中所出现的闪光点,然后积极利用和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形成较为全面的写作素材。

如作文《我的同桌》,这是学生继父母之后最熟悉的人,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先让学生互相说说同桌的外貌特点,有什么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关系怎样,有没有闹矛盾的时候,事后怎么解决的。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表述中,形成了完整的作文印象,我手写我心,最后成篇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在学生互相间的叙述中,教师要认真倾听,适时点拨,把学生表达中能够发散和扩展的内容,及时助燃,发扬光大。鼓励学生把说出来的内容进一步地加工和处理,形成比较通顺的文章。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更主要的是缓解了作文的难度,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阅读经典,适当仿写

在教材中,编排了很多优美的文章,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文章,是学生写作的经典范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资源,选择重点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模仿文章中的构段特点,让学生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4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唤起需求;生成;互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小学生的认知成长也有其特定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呈现一定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探索和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怎样设置契合小学生认知的语文课堂进行如下分析:

一、唤起需求

小学生正是贪玩的时候,如果不能唤起他们的认知需求,就无法激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摒除抽象的理论说教,让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此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欲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如,苏教版一年级的《北风和小鱼》《乌鸦喝水》,二年级的《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选用教材的时候也注重生动、活泼、趣味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学习,潜移默化中掌握字词句的识记与表达技巧。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发掘语文知识本身的趣味特点,以灵动的方式阐述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学习《乌鸦喝水》,许多学生分不清“喝”和“渴”,我们就可以说“渴了需要水,喝水需要嘴(口)”,这样灵活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语文的趣味性,也便于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理解语文知识,强化学生记忆。

二、生成体验

实践体验是生成能力的途径,知识由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果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肯定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设置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知识生成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比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写景文时,就可以巧借此文指导学生体验描物状景的技巧:(1)仔细阅读课文,作者以怎样的顺序进行景物描写的?(2)哪些具体表现南沙群岛的岛屿多?(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4)最后让学生经过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实际经历,模仿作者对南沙群岛的写作技巧,完成一段景物描写。

这样通过体验,然后生成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形象的蓝本范例,便于他们理解、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体验知识生成,思考实践运用,从而充分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体现语文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交流互动

不同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语文是开放的学科,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经过交流、互动才能完成知识拓展。

这里还以《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互动交流,分析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学习描物状景技巧。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许多成果:(1)文章第一句把南沙群岛比喻成一串串珍珠,以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形象、逼真,似乎想象到俯瞰群岛的状态;(2)第二段先总写“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接着分别介绍都有哪些矿产和能源等,属于“总结―分述”的写作方式;(3)第三段,从天到海面,再到海里,参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描写南沙群岛怎样迷人……学生经过阅读和互动探索,对文章的写作技巧有了深刻的了解,为以后进行景物描写奠定基础。

总之,语文教学要能抓住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以他们的认知规律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才能驱动他们通过交流、互动完成知识迁移。

第5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拼音教学;生会读书;学会写段

小学低年级是最基础的三年。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学好,到了高年级就很吃力了。不仅会出现拼音不准、语句不通、作文不会写、错别字连篇、甚至闹笑话。因此,他不仅要求老师要不断适应新形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本人教学经验,现就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抓难点和重点

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难点是拼音,三年级的重点、难点则是看图说话。汉语拼音练习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去读、去写、去记、去练,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也会挫伤刚入学儿童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将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巩固所学知识。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使孩子们乐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拼音字母。也可以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

例如,教学声母“f”和“t”时,可选用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的形;又如,教学“d”时,可选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为教具。竖直靠近队鼓的捶与鼓组成的图案,可表“d”的形,鼓捶敲击小鼓发出的“的的的”的声音可表“d”的音;再如,在区分“b”和“p”和“d”和“t”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教学中,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教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三年级的重点、难点是看图说话。针对看图说话,一定要因材施教,首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才能有效实现对图景的观察,并从直观上看清图画中的景物。只有学生看明白了图中的景物,才能进一步引导其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图中所表达的真实意思,并分层次地将其表述出来。归纳起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引导观察、明白图意;启发想象,分步表述。经过前面的步骤,最终让学生整体感知、完全明白图意,并将其表达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的能力。

二、灵活方法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加强学作训练 适时施予点评鼓励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第6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关键词】语言教学艺术 人文教育艺术 课堂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74-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素质教育的提倡,课堂教学的方法更是越来越受到当前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与我们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不断的推层出新,层出不穷,使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轻松合作,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效率,谈一下我的个人体会:

1.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配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处理教材,灵活的驾驶教材。用活教材,教活教材,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从实际出发,感受自身价值

首先让学生懂得,他们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自身价值。把好的方面展现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让其他同学帮那个同学解答等方式,使授课方式变得灵活,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下面以三年级语文《矛和盾的结合》的教学设计为例。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①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②矛和盾的图片。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文。

②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④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分组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④提炼重点问题。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复习问题,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②小组内交流。

③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产生课堂良好气氛的前提条件。因为情绪具有传染性,所以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注意力都应集中在学生身上,用热情关切的目光环视学生,然后进行课堂教学,争取每句话都认真投入情感。课堂上教师的高度投入,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同时,学生的积极参与又能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以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最佳的教学环境。

4.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

融洽的同学关系能使学生在良好的交往中逐渐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真诚与互爱的优良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建组讨论的过程中谈自己的见解,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其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益。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内容上体现出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这能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大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6.实施课后分层作业

课后分层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后续保障。课后作业,无论是基础题,还是写作题,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巩固,它具有理解,发展,深化,诊断,补救的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责任心,也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用心的设计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来做,从而不会使学生有挫败感,学生乐做、能做,往往还多选多做。分层作业,既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提高课堂效益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正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前充分认真备课,课堂上大胆创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松愉悦的掌握应学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钻研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努力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第7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提高认识水平。

学生开始觉得写作难,一个主要原因是观察能力不强,认识水平不高。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并且仔细地观察,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认真观察。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观察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确定观察的重点。如观察一朵花,就可以采取分层观察的方法,从花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如观察一座建筑物,就可以指导学生可以运用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方法,抓住建筑物的样式、构造、功能等重点观察,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在进行观察就比较有效了。这只是就提高观察能力而言,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多思考。比如上面提到的,观察一朵花时,就可以通过联想和比较,找出此花和彼花之间的异同,经常这样观察、思考,自然就会提高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也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有效途径。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写作时就会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自然就生动形象了。因此,作文教学应从观察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二、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阅读教学和写作的结合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好阅读与积累的关系,二是处理好阅读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关系。

1、阅读教学和积累。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①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好词佳句,并鼓励和督促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运用到作文中去;②学习课文句式仿写。语文课本中,有丰富多彩的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长句、短句,连动句,比喻句、拟人句,等等,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比如将普通的陈述句变为拟人句、比喻句,或夸张,或排比,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感染力。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讲清各种句子的表达特点和作用,并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根据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的句式来恰当表达。以便日后作文中能够自觉熟练地运用。

2、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之外,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有些课文叙述事情与众不同,富有新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课文不一样的情境,安排他们进行改写;有些课文的结果出乎意料,让人惊叹:或戛然而止,让人深思。这些课文都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补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很有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容易“有话可写”,就容易“文思泉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因此,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训练,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前人总结的“习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课堂。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起步,教学中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刻板讲解,会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课堂:①营造氛围,激发写作热情。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②放宽学生表达的空间。教学中,教师明确写作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材立意,自己命题,不限体裁,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③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既可以在写作前交流想法,也可以在习作初稿完成后,合作互评互改。

四、重视即时评价,激励为主,激发写作动机。

第8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贴近生活”。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走进生活,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我们要不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然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乐于去写作,也才能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来。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关键词】

活动情景 生活现场 生活实际 生活作文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特别是在现在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育过程中,如何上好生活作文课就显得很是至关重要的事了。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下面本人就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感知生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学校这座象牙塔内,远离生活实际,因而现在孩子写出的作文,大多是一种无病的堆积文字,而中年级的孩子刚处于从写话向真正的作文写作的过渡,如果这时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这会给孩子的以后作文书写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这在很大一部分上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课上必须能做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作文, 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时,让我们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对于这个作文命题,大部分的教师会让我们的孩子回去或者在学校通过查找资料,看电脑等找到一些资料进行书写,这样学生也能写出某一种动物的一些特征来。而我在教学时会让学生回家或者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动物,如宠物狗、宠物猫,甚至是爷爷养的鹦鹉等等,去观察它们某一特定的活动场景,如吃食、睡觉、嬉戏等,学生这时写出的作文是自己亲身观察等来的有真实感,且有话可说。

二、走进生活现场,写好生活作文

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之所有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并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没有看过或听到过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会认真、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与他们都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要想写好作文,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4时,教材要求我们走出校园。到公园去,到田野里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写下来。这时候作为我们教师,有必要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或秋天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冬天,与学生一同携手赏雪玩雪;抽出时间,领学生到商场、超市去,让学生用眼睛去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野炊、手工、放风筝、游戏、竞赛、科学实验等。对小学生来说,好教师能够把学习变成游戏,或让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学习。

三、联系生活实际,评改生活作文

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去认真的评改。我们评改作文应该摒弃我们一贯的教师批改,而采取多种形式的评改,评改作文要让孩子参与到其中,让孩子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再次走进生活实际中去。而且这也要求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去自觉的阅读课外书籍。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阅读就是作文的基础,感悟就是作文的生命。将阅读与作文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 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爱上写作,在写作的基础上去用阅读得到的知识来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另外我们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还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愿改。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写出的作文,再经过自己的动手修改,这时候的作文肯定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生活作文教学,也就是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有机延伸,学生所写的作文要写贴近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实际的生活走进我们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来,让作文教学紧跟生活实际,时刻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这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要面对中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课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我们的课堂作文走近我们学生的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参考文献】

【1】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出版社出版

第9篇: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范文

【关键词】 情感体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流特征。同时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培养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经过数次的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经过调查以及笔者多年的小学阅读教学经验,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语文教育为了应试的需求,依然在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下听。在讲的过程中,所谓的互动无非就是老师提问几个问题,学生被动的回答一下,并不能起到什么好的教学效果。通常,老师对着教学参考书一句一句的念,一步一步的把课文往前推,学生在后面艰难的跟着。这样老师自己的情感替代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感悟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 口头上素质教育 实际搞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观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无非是围绕着考试转,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不考的内容绝不花半分钟的时间在上面,学生的说话、听力能力得不到重视,而重视的是学生考高分的能力。这样,真正的素质教育搁浅了,只不过是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大张旗鼓的搞应试教育罢了。

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教师在融合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体验阅读,丰富自身情感和经验。因此,笔者提出“自主学习,情感体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那么,这种新模式应该怎么实施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自主合作 在小组活动中张扬学生个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开展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交流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教师要经常创造合适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发展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反思,使得自己的理解更加全面。如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捞铁牛》一课时,我先是引导学生主动的熟悉课文,围绕大铁牛怎么才能捞上来这个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之后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在碰撞中闪出火花,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

(二) 深度转变课堂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既然是阅读课,就是要以学生的读为主,指导学生默读、朗读、诵读,个人读与集体读相结合,把课堂交给学生。摒弃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思想观念。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知识具有建构性、多元性。教师的讲解只是自己本身对作品的体会,并不能代表学生阅读课文的心得。

学生与老师的经历、知识储备差距较大,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尝试。比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首先我鼓励同学们进行角色朗读,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之后鼓励同学们搜集关于的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最后让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理想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自己将来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同学们激情澎湃,讨论的热烈而激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活动。

(三)营造阅读氛围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根本就不可能“积极主动的去汲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要求小学生是学科的自觉的探索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儿童的发散思维,使得儿童能够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放松、自由的状态。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下,使其思维激烈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引发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要精心的导入课堂,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的兴趣。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导入尤其重要,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继续学下去的热情。比如可以对学生实施奖励,或者提问,或者开展竞赛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创设一个新颖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引导课外自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