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态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对策分析
0前言
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炭行业并不是非常乐观,而且,煤炭行业发展中还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就从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出发,逐步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身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煤炭经济的稳健发展。
1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煤炭产业在以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直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煤炭行业的发展更是显而易见,上升趋势大幅度提升同时煤炭产业急速扩张。而这不仅提升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更加使得煤炭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煤炭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1煤炭产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煤炭经济快速发展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人均水平GDP上升的同时,煤炭经济的攀升幅度也尤为惊人。而在煤炭经济快速上升状态中最突出的一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煤炭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煤炭资源是政府必须要科学规划的事情。
1.2煤炭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煤炭产业的飞速发展,然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方式虽然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强大助力。但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越发严重,而这主要是煤炭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随着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概念在中国的引入,煤炭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加快中国传统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中国煤炭产业形成了更加高效、环保的一整套的煤炭生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1.3国家控制,煤炭产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煤炭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基础性能源的煤炭所拥有的战略性价值将不断攀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产业也将越来越被国家所注重。而国家所引起的重视必将体现在政府对煤炭产业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上。拥有政府的支持,毫无疑问将使得煤炭产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而政府的这种控制方式是一种以“节能”为主的引导式的调控,让煤炭企业接受更为科学性、理性化的先进理念。并配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给予我国煤炭经济更加稳定合理的发展基础。
2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经济发展至今有过很多的成就,也相伴而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在不断科技化、科学化的发展态势之中,煤炭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以下将从煤炭的自身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2.1煤炭产业没有形成高度统一性
市场条件对于煤炭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煤炭价格的变化浮动,对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煤炭企业。一个变化无常的煤炭价格显然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很可能会让一些小的煤炭企业因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而转型失败。最终被行业所淘汰,而在我国煤炭经济在区域上呈现出的价格差异是比较大的,主要是煤炭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煤炭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一些调整政策使得局部煤炭产业的价格进一步扭曲变形,而这些因市场经济所引起的煤炭经济的局域差异。将直接阻碍我国整体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可能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2.2新能源对煤炭经济的冲击
环境因素对于煤炭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煤炭这种高污染的产业特性。并且近些年出现的温室效应,更加让煤炭产业发展受限。低碳经济的方式发展煤炭经济必然要降低煤炭经济之前的发展速度,以便求得一种经济收益与自然环境的双赢。然而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煤炭的加工阶段产生的废水、废渣的处理。不仅污染空气、污染地面,对于煤炭废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在我国已有部分煤炭产业集聚地区因为煤炭废水的排放而污染了居民用水,导致大量的疾病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煤炭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3.1煤炭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煤炭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加强科技化水平。在煤炭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需要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对于煤炭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使企业不断跟进社会先进水平。才能更好的在优化煤炭企业结构的同时兼顾好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加需要为煤炭企业注入“低碳经济”概念,以保证煤炭企业原本的活力与创造力。政府要在政策上支持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其提供足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
3.2加强对煤炭产业的调控
国家需要加强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以稳定煤炭价格为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足够稳定、安全的环境。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进行产业的自我优化升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区域实情进行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落实到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煤炭企业之间要进行统一合作,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以求进一步巩固全国煤炭经济的上升势头,一方面强化政府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在全国建立一个煤炭生态经济圈。形成一个煤炭产业集群的完整而统一的煤炭经济发展体,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控制,更是为了给煤炭产业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具有源动力的可持续性推助力。
3.3促进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环境因素方面,我国的煤炭企业呈现的是一种高污染特性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最初的引导。要深入认识低碳式的煤炭生产方式具有的优越性,政府一方面要出台政策辅助企业完成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身也要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按照适合自身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积极配合政府完成自身的优化升级。企业在贯彻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中,要综合区域各方面条件进行考虑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切实的以生态型煤炭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作业,企业还需要注重设备的更新与煤炭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强化。同时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督,用好权利尽好义务。
4结语
根据我国目前的煤炭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上升,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着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的分析,将我国煤炭经济的成就与问题表现出来。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剖析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地阐述着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深刻说明了,要在我国处理好煤炭经济的可持续的生态、健康发展,就必须搞好煤炭企业、政府以及人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炭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煤炭经济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20-38.
[2]王显政.关注发展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J].中国煤炭工业.2011,(8):89-103.
关键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
1. 中部地区空间结构“离心”与“向心”并存发展
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落后使得它们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沿海发达地区,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轻视区内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在中部崛起战略方面就出现了“离心”趋向;另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优势,使得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化组合和发挥优势的愿望,并已经和正在形成战略合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方面出现了“向心”趋向。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区内与区外两个协调发展的互动。
2. 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带动城市化加速
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作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圈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来看,中部四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吸纳产业和人口的强聚集体,太原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在发育和完善,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一步集聚经济、人口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3.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升级
中部地区正在加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2003年为16.89∶46.75∶36.36,2004年为17.82∶47.67∶34.51,2005年为16.67:46.77:36.56,2006年为15.3:48.5:36.2。虽然产业比例有波动现象,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呈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区域内产业正在走向开放,正在区域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以获取区域内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
4.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正在全面启动
中部地区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和六省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建立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中着手解决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正积极推进建立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正积极推进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调动改造和发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性,着力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增强其崛起的后劲;正积极推进建立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载体,构造中部地区与区外及国外联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动脉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生产要素、信息流、资金流汇集中部地区,助推中部崛起。
5. 中部地区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区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例如,湖南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业达到3.3万多个,吸纳了近1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湘军”回乡创业已成气候。(2)试验探索造就新的经济发展引擎。2007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崛起打造新的引擎。(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见实效。中部地区六省着力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战略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发展观念影响,加之地处内陆相对封闭和良好的农耕资源条件,中部地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害怕风险等陈旧观念比较浓厚,战略整体意识淡薄,致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合作机制发育滞后,战略合力形成缓慢,区域协调发展效益不甚理想。
2.发展环境严峻
中部地区现在处于东西南北四面快速发展的夹击之中,虽然国家把中部崛起已经提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总体战略高度上,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尚未完全到位,政策效应也没有充分显现。中部六省市场经济发展不如东部,要素分配弱于西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部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改变 “中部塌陷”状况。
3.“三农”问题突出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均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支撑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特征。2006年中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农业人口比重占62%。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中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导致中部地方县(市)财政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投资能力缺乏,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中部地区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迟缓。
4.城市化滞后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既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综合实力、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龙头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对接能力不协调,阻碍都市圈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都市圈内部产业同化严重,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与合作关系,整体协作较差,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5.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显缓慢。2006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5.3:48.5:36.2,而2006年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8.9:39.3,同期比较,中部地区一产在四大区域中所占比重最高,比全国高近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三产业更是比全国低3.3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使其二元结构矛盾比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更加突出,农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中部都是全国最大的,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土地的收入大约在60% ~80%之间,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很大。所有这些均直接导致了中部区域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弱化了中部产业的竞争力。
6.工业企业效益不佳
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数量少,效益低,人均产值小。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5.6%、13.5%、12.2%、8.7%。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少,大中型工业企业效益低,以占全国15.6%的大中型企业却只创造了13.5%的总产值。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分别占全国的59.4%、18.1%、14.0%、8.6%,这意味着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大中型企业人均产值小,特别是缺少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对行业发展起骨干带动作用的大型工业企业或企业群。这不仅制约了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且在当前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形势下,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
第一,强化中部战略意识,确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中部六省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区域根本原因在于六省局限于各自的局部利益,没有深刻理解“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区域战略意识淡薄。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首先要把各省发展的思路统一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上来,从转变观念、重新规划、创新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确立区域协调理念,为形成战略合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部六省人民是“中部崛起”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保障。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着力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变重粮为主的发展局面,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特别是科技含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改变重工业比较重,轻工业比较轻的格局。突出和培育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优先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作用,转变先发展工业和实现工业人后再发展服务业的传统理念及思路。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带。大力调整所有制经济结构,改变国有经济偏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也是提高科技水平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立足现有基础,从区情省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自力更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部地区六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在于尽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根据构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要求,着力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集中精力研究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二是要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三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四是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的研发经费。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中部崛起战略机制。中部地区崛起必须以深化体制改革为突破点,创新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体制和机制:其一,改革政府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其三,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重点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为传统工业企业的改制改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四,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稳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其五,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六,加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促进中部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对接,实现两个双赢。
第六,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区域发展战略管理水平。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首先,要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必要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加强扶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其次,要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着力解决一些中部地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行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效结合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动力。诸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和自然环境改善等问题,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以提高不同地区的发展后劲,弥补按区域确定一般政策的不足。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陆大道.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5-149.
[3]王梦奎.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社,2000:63-68.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适应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作为高职教育中最核心的一环,专业设置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结构越来越合理。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高职专业设置涉及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科研与教研教改、课程建设与改革、实习实训与职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专业设置既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是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持久性、复杂性等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临挑战
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承担着为产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质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这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主动适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做好高职专业设置工作
1、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专业建设信息中心
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也有滞后的特点。按照供需理论,要使高职人才高度符合人才市场需要,高职的专业设置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由于专业调研水平及范围所限,专业论证时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都有待商榷。因此,要做好专业建设,就必须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与分析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应当联合高教研究所、招生就业办,持续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及变化情况,关注人才市场供求数据,定期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与分析报告,为各专业的建设提供依据与参考。需要密切关注的信息包括本区域阶段性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布局等,这是区域中长期的经济发展的蓝本;持续关注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统计数据、高职院校各专业历年招生数据及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高科技发展信息、各地人才市场供求情况等。当这些数据连续积累多年后,就可以根据数据建立预测分析模型,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转变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专业设置涉及面广,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传统的专业建设力度与幅度都不大。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预警制,提出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的将撤销本专业的设置,但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兑现,究其原因,高职院校还要考虑专业特色、师资平衡、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这些使得专业设置的适应成为一句空话。而国外高职专业设置的市场化程度、调整灵活度、建设的力度却要大得多,比如香港职业训练局的专业设置比较灵活与科学,在香港,专业建设与评估就是一项常态的工作。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优化我们的专业建设工作。推动专业设置程序科学化、专业设置参与主体多元化、专业评估制度化等改革。无论是新专业的论证、旧专业的改造,都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特点,按照规定、按程序逐步推进。
3、扎根区域经济,加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高职专业设置要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让企业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在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的同时,积极进行专业方向调整,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做好。(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包红霞.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3期
[2]张龙.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35期
一、 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出,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须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
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经济增速要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经济增速的减缓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呈现出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减少的显著特征,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少。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步回稳态势。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由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转变、出口由单纯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并重转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传统人口红利优势向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优势转变,要求我们主动地降低发展速度,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是基于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学判断。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经济增长要避免只顾短期发展,要求关注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相统一,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展,让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须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将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
三、认识“新常态”要克服三种倾向。指出,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三种倾向:
第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不能当作一个简单的事件看待。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中国过去30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现在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有人问,新常态是好状态还是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常态的解读被引申化、扩大化的现象,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本来新常态的提出是特色鲜明地描述经济发展的概念,这样一来其本义和特色就被淡化了。因此,对于新常态的认识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随意引申。
从空间分布来看,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城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心。现代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可持续、产业结构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创意经济的内涵极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征,大多数国际性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创意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我国相当一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已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创意经济兴起的背景
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转移到依靠人的个体创造力、文化艺术等创意要素的时候,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在客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创意经济是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创意经济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欧洲。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过程,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由于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逐渐转移和衰退,城市出现产业空洞化。要实现财富和就业的持续增长,必须发展以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为核心要素的新经济形态。
同时,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无法依靠低成本和规模化与外部竞争,不能进一步增加财富和就业。唯有依靠创造力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上个世纪末,随着北欧各国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发现加入设计等创新力量,可以协助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北欧各国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慢慢把文化色彩融入到产品设计,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需求,拉近了产品与生活的距离。创意经济在世界发达城市应运而生,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壮大和兴起。
1998年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2002年创意产业已经占到GDP的7.9%,跻身于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但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金融业,达到195万。其首都伦敦创意产业的贡献度已经超过金融服务业,英国经济实现从制造型向创意型的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创意产业的增长是服务业的两倍,是制造业的四倍,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创意化
创意环节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意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决定因素,在产业层次上形成了广泛的创意指向。即便是像汽车、手机这样具体的产品,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也已经变成非功能型的设计和品牌文化,全球的领先制造商都已经把产品的设计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技术趋同的情况下,设计正在成为决定该产品是否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游、动漫、出版、设计、软件、影视等数字内容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分。这一改变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创意消费需求的增长,创意产业由此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创意经济高度融合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所谓高级形态,是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间纬度看,创意经济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性,但它的产生不是从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之初就有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三个转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由物质、生态、环境等自生性资源向知识、技术、智力等再生性资源转变;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三是城市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创意经济、总部经济、流量经济等知识经济新形态转变。创意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属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
1.创意经济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知识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一方面,与依托大机器的工业经济相比,创意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创作生产、网络化传播消费为基本特征,生产和消费天然具有空间占用少、物耗能耗低、污染排放弱的特点;另一方面,创意经济以信息技术和数字虚拟技术为基础,使传统意义上边界清晰的不同产业,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创意的力量形成产业融合趋势,极大地消解了时空距离和常规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制约,降低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创意经济从客体资源开发转变到主体资源开发
创意经济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来自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主体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创意或创新价值的实现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人们更加关注产业链的中低端,客体资源的开发主导着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产业发展的惯例,科技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提高,迫使产业缩短升级和更新的周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的困扰,更加注重创意生产、技术研发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几何倍增效应,以开发主体资源为核心的创意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创意经济核心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创意经济的核心资源是创意,创意指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非物质资源,包括再思考或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从似乎杂乱无章或截然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线索的能力,敢为人先的能力,修改规则的能力,想象未来方案的能力等。创意是无形的智力资源,通过知识产权有形化,相对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创意资源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韩国将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意资源具有独特性、可传承性、非磨损性、流动性、共享性和无限增殖性,决定了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属性。
4.创意产业是区域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位居价值链的高端,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创意产业也是创新性产业,大致包括制造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部分,属于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范畴。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指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耗能和污染低,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升级需求下,追求创意突进和价值提升的结果。创意产品的生产,输入的是知识、技术、文化等非物质性的、无形的创意资源,经过创意主体的创新,输出的是高附加值的、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创意产品,是一种有利于与环境的生产方式,创意产品,具有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资源利用高效率性、产业发展强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的强带动性等环境友好特点。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广告设计、商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使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创意产业的自主创新速度和水平是决定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具有节约型经济的特征。
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1.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主导产业的配置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产业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一、二、三次产业顺序依次更替,以及各产业内在经济联系的协调化的客观规律。首先,创意产业带动服务发展。现代城市主导产业形态演进表现为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过程。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产业分化结果,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城市产业逐渐分化,传统制造业移出中心城市,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管理部门逐渐分立出来成为独立盈利的生产企业。其次,创意产业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现代城市是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创意产业发展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比较优势。创意产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是科技、文化和创造力的融合,产品附加值高。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筱原两基准”特征,即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三是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明显。同时创意产业关联度极高,中、下游产业链可延伸性强,对区域辅助产业、基础结构的带动作用明显。
2.节约城市空间资源
城市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生性要素,也是制约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创意经济的发展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聚集,创意产业具有集群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其他产业不同,创意产业偏好对存量空间的组合利用和集约利用。
组合利用指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在城市废弃空间的集聚。依托旧厂房、旧仓库集聚兴起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工业化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的“大城市病”,驱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逐渐转移出中心城市,选择新的区位。制造业的移出导致城市产业空洞化,城市中心区域出现大量闲置空间。创意经济发展之初,其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规模较小,对空间成本比较敏感。城市废弃的工业建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经过设计组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与旧城改造相比,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新业态与旧厂房、旧仓库组合,降低城市改造成本,空间组合配置效率高。国内外有大量创意经济组合利用城市存量空间的成功案例,美国纽约下曼哈顿休斯敦街以南地区(SOUTH OF HOUSTON STREET,缩写为SOHO)随着制造业迁出,原有19世纪制造业发展时的厂房仓库,被当地艺术家运用现代艺术风格进行设计处理,使SOHO成为先锋艺术和前卫的代名词。我国上海也依托旧厂房、旧仓库已经发展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集约利用指创意经济在城市高校周边区域以及产业开发园区的集聚。依托大学和开发区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高校周边区域和开发区是技术、人才、研究成果的集中地,往往成为创意产业集聚的先导区域。创意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空间上与高校周边区域和高新技术园区融合,首先可以避免园区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空间资源;其次便于共享高效的创意资源和人才资源,产业园区的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扶持政策,节约运营成本;三是利于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创意产业的强关联性,使之与制造业、服务业构成产业共生关系,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便于创意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园区管理部门之间共同构建具有知识外溢、规模效应、互动创新的城市创新体系。如上海杨浦区的“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街” 就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优势自发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短短860米的街道集聚了500多家建筑设计企业,在2003年创造了产值10亿元的业绩,空间资源集约配置效率极高。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内的创意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园、武汉光谷的数字娱乐产业园、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字娱乐软件园等,利用既有产业园区空间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提高了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
3.转型城市主导功能
城市功能转型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意产业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引导城市主导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有效渠道。城市主导功能与其主导产业形态密切相关,首先,创意产业逐渐取代原有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业,通过面向市场提供研发、设计、创作等生产,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经济联系,增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服务功能;其次,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城市,创意产业有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意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以标准化技术为核心,易于引进和模仿;而文化创意难以简单的引进和仿造,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工矿城市、资源型等以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市经济面临倒退。通过挖掘本地独特的创意资源,营造创造性、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吸引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集聚,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生产高技术、高文化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性,以文化创意的创新优势来弥补资源与资本的劣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4.集聚城市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城市的创意环境是影响创造性人才集聚的关键因素,创意环境优劣程度可用城市创意指数进行评估。美国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创意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突起表现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创意人群的区位选择决定创意企业的区位选址。在创意经济时代,如何动员、吸引和留住有创意才能的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创意核心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其任务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创意人才的集中有明显的地域空间指向,往往偏好利便性高、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的创意环境还有很大差距。
5.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同所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一样,创意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资源,但是创意经济能够将这种物质依赖性降低到最小限度。相同的投入下,创意经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好,就业效应最明显,资源消耗最低,环境污染最小。这是因为,创意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创意具有高融合性和强渗透性,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产业聚合能力强,但合作成本低,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同时占用空间较少,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友好。同时人的创造力、智力技能表现出相对的无限性,具有永续利用的可能,创意经济客观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途径
1.开展城市创意指数研究,科学衡量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是如何衡量和评估一个城市的创意经济发展态势和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城市创意指数,可以科学判断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优势劣势、基础条件,评估和量化创意经济对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贡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教授佛罗里达进行了国家和地区创意指数的先驱性的研究,提出区域性经济持续增长应建立在“3Ts”的基础上,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以及包容(Tolerance),并照此框架提出了全球创意力指数”(GIC―GlobalCreativity Index),作为衡量欧洲和世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对14个欧洲国家创意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在包容性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2004年,香港在国内首次进行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构建了由结构/制度资本(Structural/Institution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以及“创意成果/产出”(Manifestations Of Creativity)组成的“5Cs”模型。上海在内地城市中率先开展创意指数研究,2006年了“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指数显示,2005年上海市创意指数比上年增长9.1%,其中,科技研发指数增幅达25.2%,社会环境指数增幅达14.9%,人力资源指数增幅达5.2%。
2.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引导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
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共同结果。政府要有意识的将城市空间规划和创意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转换废弃空间的功能,重塑城市形态、实施分区管理的空间政策等措施,结合创意经济的内在需求,保护自发形成的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结合城市属性和产业基础,扩大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供给。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都十分重视将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2006年上半年,上海市已改造建设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了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创意企业,2005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成为上海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地标之一;上海苏州河畔的创意仓库、8号桥创意产业园、海上海LOFT产业园、成都的红楼LOFT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都是政府主导下将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3.提高城市利便性,聚集创意性人力资本
适合创造性人才生活、工作和旅游的城市将成为创意人才集聚的优势区位。创意经济的发展遵循创意城市集聚创意人才、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企业的基本路径。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苏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重庆等许多城市,都将创意经济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普遍存在服务业发展缓慢,创意性人力资本,特别是核心创意人力资本薄弱、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城市利便性理论表明,高质的人力资源有向利便性高的城市集中的趋势。利便性指城市金融、法律、保险、交通等生产和餐饮、休闲、娱乐和体育等消费的现代化程度。创意人才一般属于高收入阶层,更加关注对城市的音乐、艺术等人文环境和气候、地理景观、生态等自然环境,利便性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城市将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4.完善制度安排,提高创意资源的丰厚度
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载体,是创意产业化的关键。一方面,创意经济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创意资源通过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实现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创意的投入和产出均带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过度保护常常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和市场失败,限制创意经济的发展。制度安排的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便于创意个体和机构获得知识产权,实施更加广泛的法律保护,提高违法成本;二是建设知识扩散共享的许可制度,完善图书、档案、文史资料等静态创意资源的扩散共享渠道,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动态创意资源开放度和分享度。三是健全市场机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意资源的高收益带动创意资源的高投入,形成创意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
5.定位产业属性,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
摘要:本文阐述新疆庭院经济生态模式,并分析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发展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庭院经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是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集合种植、养殖、沼气、水产等模块进行循环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类型[1]。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庭院内土地、空间、劳动力、农副产品等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庭院经济与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微型循环农业模式,在广大农户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新疆适宜发展庭院循环经济。新疆人口少,居住分散,庭院面积在0.5~2(666.7m2)之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多数农户家庭从事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户庭院循环经济生产发展区域,实践中可以采用种、养、加一体化的微型庭院循环农业模式,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从而建设较大规模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
1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简介
新疆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主要为“畜—沼—果(蔬)”模式,该模式以一般农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利用庭院内的空间,建设一个15m3左右的沼气池,建设猪、牛或羊等畜禽暖圈,种植果树、蔬菜,利用养殖业粪污发酵,生成沼气用于炊事,沼渣用于庭院内果树、蔬菜施肥,沼液用于果蔬叶面肥、防虫。形成“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平面布局上,牛羊圈或猪栏建在果园内或果园旁边,沼气池建造在养殖暖圈地下,沼气池与畜禽舍、厕所三结合,使之形成一个工程整体[2]。果园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要合理组合,首先要根据蔬菜大棚(果园)面积来确定肥料种类和需肥量,然后确定畜禽的养殖头数,再根据饲养规模来确定沼气池容积的大小[3]。该模式也可扩大规模,如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以村域为基本单元,在2013年建设了1000m3大型沼气工程,利用周边养鸡场的粪便作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用于周边100多户村民炊事,方便快捷,提高了塔库提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沼液、沼渣为78座温室大棚提供有机肥,生产绿色安全蔬菜,增加农民收入。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1个15m3的沼气池年平均产气量300m3,可解决夏季家庭炊事用气需求,折合燃料费可节支约300元。沼气池年可产沼渣沼液2t、沼液16t,沼肥用于庭院内蔬菜(果树)种植,折合化肥费用约1500元。沼液肥用于叶面喷施,可减少农药施用量,节约200元。沼肥作为生物有机肥,在生产中可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使菜类作物增产20-30%,果类作物增产10-20%[4]。
2.2生态效益
据测算,15m3的沼气池年均可节约薪柴2.8t,相当于保护0.37hm2薪柴林,这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畜禽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降低疾病发生率。同时,产生沼渣沼液肥,用于蔬菜、果树,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土壤和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长期施用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
2.3社会效益
循环型庭院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户不仅用上了干净、高效的沼气能源,而且农村原来脏、乱、差庭院环境也得到彻底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沼肥的综合利用把循环农业的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催生了各地形形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农村循环经济由点及面的全面发展。
3建议
3.1提高组织化程度
以农户为单元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建议以村域为单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或由合作社组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形成规模效应。
3.2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做好产前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果蔬种类和规模;在生产环节,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积极开发和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的科技成果,通过宣传册、现场教学等手段,普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果蔬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做好产品初加工、销售服务工作,协助建立销售平台,减少销售成本。
3.3延长资源链,发展休闲观光
农业农业具有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性。利用当地自然、风土、习俗等条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田园休憩、农业体验、丰富知识等服务,可实现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
3.4建议
当地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配套建设牛羊圈、沼气池、蔬菜大棚等设施,技术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崔卫芳,杨改河.三江源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及效益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88-194+199.
[2]马跃峰.新疆农村沼气发展布局[J].可再生能源,2003,(06):58-60.
[3]苑瑞华.沼气生态农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派生二元经济房地产发展态势
一、我国经济是特殊的派生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是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描述,是指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状态向生计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产业并存的二元状态的转变。二元经济是在物物交换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引入货币经济,其发展取决于货币经济的扩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二元结构逐渐转化为一元。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二元结构。
然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特殊性。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社会资源在非农产业部门的分配极不平衡,从而派生出新的二元结构――过热的产业部门和过冷的产业部门。由于农业GDP占我国GDP的比重持续下降,2005年农业部门所创造的GDP仅占我国GDP的11%。我国GDP的组成是扭曲的,超过一半的GDP是固定资产投资所创造,消费拉动创造的GDP不到35%。我国经济经历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0%,可是农业部门,以及非农产业的过冷部门对GDP的贡献率远低于过热部门对其的贡献率,这是派生二元经济的过热部门所致。其实,我国经济不是过热,而是在三七开的派生二元经济环境下,过冷和过热同时存在。过冷的是中小民营企业,过热的则是对短期GDP增长有强大拉动作用的行业,房地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派生二元经济下我国房地产经济扭曲发展
自2005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房价一直高企不下,2007年下半年达到顶峰。以京沪深三地为例,2005年以来三地的房价不断飙升,2007年房价上涨幅度达30%以上,深圳房价更是高达14000元每平米,增幅达40%,可是三地经济增幅不可能达到30%以上,而我国GDP增长率也只有11.4%,房价涨幅与经济增长率的差别之大,这个现象显然不合理。
对于2005年以来的那一轮房价上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流动性过剩所致。我国的宏观调控也一直以抑制流动性过剩为目标,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高达16%,金融机构为此纷纷调高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然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流动性过剩”就能解释这些现象的。其实,在派生二元经济环境下,央行的做法无疑是我国房价飞涨的“幕后”推手。
我国经济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其高速增长是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所拉动的。但我国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超过一半的GDP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所创造,在我国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中,存在不少过冷部门,比如中小民营企业。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这与人民币升值和利率上调有着密切联系。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短短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8.01∶1升至6.82∶1,导致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生存环境恶化。然而,央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连续抽紧银根,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2007年9月,我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7.29%。中小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需要资金。但是,中小企业往往是通过银行贷款筹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它们要获得超过7%的利润,难度很大。
为此,中小企业只好将资金投向股市、楼市等虚拟经济上。2005年以来,为了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防止经济泡沫,央行采取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这是一元经济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应对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然而,毕竟我国还处于市场化初期,尤其是在我国特殊的派生二元经济环境下,一味照搬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调控政策,对我国经济并不一定起效。在此,笔者暂且将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中小企业转移的资金,第二类是我国居民手中的资金,第三类则是国际热钱。其中,第一类资金规模十分庞大。企业的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涌向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累创新高。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打击的对象都是对房价上涨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二类和第三类资金。这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它们只能继续把经营的钱投向虚拟经济上,不断推高楼市,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前一轮房价上涨的主要诱因。
三、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国内的投资经营环境。地方政府不能一味“以GDP为纲”,为了追求短期的GDP增长,而极力推动房地产的大规模建设。政府应该把重心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优化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中的配置,改善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因此,政府必须出台更多积极措施,比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降低企业的生存压力,为防止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楼市等虚拟经济筑起一堵防护墙。
2.加快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构筑住房领域民生安全网。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加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欠成熟,以及我国尚处于人均收入比较低下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房价的飞速上涨。我国应借鉴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加快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平衡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这将给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3.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比较晚,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市场化初级阶段,政府应该运用多种手段,消除恶性的派生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使经济结构成功转变成一元结构,我国房地产市场才能获得健康发展的大环境。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波:现代房地产经济学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宏观环境变迁视野下的房地产市场供求[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SWOT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1],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J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决策理论。该方法依据经济实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研究对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出系统分析,从中判别出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可以明确主、客观条件,更好地发挥优点,避开不利因素,抓住当前机遇,正确面对挑战。
SWOT分析步骤(1)分析目标对象的环境,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要素;(2)确定相互关联因素组合:S-O、W-O、S-T、W-T;(3)从要素组合中找出具体解决方案,择优采用。
在应用SWOT分析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战略决策时需把握以下原则:(1)把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SWOT分析的核心;(2)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把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为SWOT分析的根本出发点;(4)对提出的战略决策要进行检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如前所述,SWOT分析是将目标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分析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关键性因素,系统地确认行业内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角度,就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展开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鄱阳湖经济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 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区域良好的发展为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二)劣势(W)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鄱阳湖地区人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未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没有及时处理;在农业生产上,还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经济阶段,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污染水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造成部分地区无富余环境容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问题。鄱阳湖湿地资源被当做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使得湖区湿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据调查,近二十多年来,湖区湿地一些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至少减少了18种,更有一些已严重退化或消失。与此同时,土地植被退化,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使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防护林比重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区域竞争力问题。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作用难以发挥,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三)机遇(O)分析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1.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 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众生态经济意识提高。当前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生态型转变,对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位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持。随着政府在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民众对生态经济概念的接受以及觉悟度的提高,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T)分析
1.面临全球环境挑战。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环境容量挑战。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建设对生态环境尚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有限环境容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发展生态经济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生态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期投入大,资金相对短缺将会制约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鄱阳湖地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体系,需要生态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如何降低以资金需求大、回收期长为特点的生态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是开辟生态经济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挑战。
三、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建议
1.企业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鄱阳湖地区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构建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使资源产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到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对节能、节水、链接、新材料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解决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产业层面——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地热能、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效益;适当开发风能、生物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缓解区内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对拟建高耗能项目先行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社会。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机制。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新型绿色、健康、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培养公众生态经济意识,开展绿色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引入专业人才,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搭建高效完备的生态经济信息平台,在生态经济信息的搜集、宣传、建立信息库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建立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 政府层面——加强导向,切实实施规划。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职能,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引导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有创新机制,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确保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湖区、老区农(渔、牧)民实施生态管理;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产生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项目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广泛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入。建立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重点推进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强化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配合国家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建立和完善具有鄱阳湖地区特色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公告制度,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
[1]SMITH G A,CHRISTENSEN R C.Suggestions to Instructors on Policy Formulation[M].Chicago:Richard D Irwin,1951:3-4.
沈安,黄志斌.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SWOT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58-60.
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S],2009:12.
崔培培,李慧明,崔晓莹.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港口经济,2010,(4):9-12.
王英伟,杨成江,东.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154-156.
谢志铭.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73-275.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113-03
作者简介:吴鹏飞(1987-),男,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尹建中(1960-),男,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
一、黄河三角洲及东营市概况
(一)黄河三角洲概况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共涉及十九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总人口约为9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近1/10。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山东人的“跨世纪之梦”,早在1993年就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1997年被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以2001年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2006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标志,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攻方向。直到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黄河三角洲发展的“排头兵”——东营市概况
1.东营的中心城市地位
综观“蓝、黄”两个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涵盖了6市19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涵盖7市51县,黄蓝两大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在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从自然条件来说,东营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另外,东营岩盐资源储量5900亿吨,卤水资源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富集,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市境内,可以说,无论从土地储备、资源存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具备了深度开发的基础和实力。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加强。初步统计,2010年东营市生产总值达到236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4%,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2%,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
2.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东营市政府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体系,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东营市节能降耗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对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东营市积极组织综合利用项目认定,帮助落实减免税政策,加强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1家,年免税额达800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三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创立。工业方面,重点培育了“石油化工循环链条”、“林、浆、纸一体化链条”等8大循环经济链条以及“电解阳极泥深加工回收稀贵金属”、“海水一水多用”等2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农业方面,积极推广种植、养殖、能源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循环经济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目前,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从资源状况看,当地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为314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当地土地资源丰富,但成土时间短,土壤类型多以盐化潮土、盐土为主;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和卤水资源较丰富外,其他矿产资源极为贫乏。从环境状况看,黄河三角洲区域环境污染突出,目前,多数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油田开发及地方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局部的大气污染都比较严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黄河三角洲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迎接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区域竞争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从“长三角”、“珠三角”、津唐沿海开放带到辽宁沿海开放带,形成了从南到北、由点到面、由线到带的开发开放新格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都在竞相发展,态势咄咄逼人。因此,黄河三角洲应抓住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从国际贸易壁垒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已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与环境相关的绿色壁垒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为了避免绿色壁垒对外贸出口的不利影响,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内在要求
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托环渤海,面向东北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可见,循环经济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绿色种植业
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推广立体高效农业、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和多能互补等技术,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目前,东营市已经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21.5万亩。东营市应积极推行“上农下渔”模式和枣粮间作模式,同时,重点推进荒碱地治理与高效种养、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和农业机械化。
2.生态畜牧业
发挥东营市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规模较大的饲料粮种植区,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目前,东营市已建成奶牛规范化养殖小区120处、肉畜规模养殖基地1569处。垦利县以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强县为目标,从畜牧龙头企业培育、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完善高效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畜牧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3.现代生态渔业
坚持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海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梯次推进,培植“苗种繁育—生态护养—精细养殖—精深加工—海洋生化—产品运销”的循环渔业产业链条。目前,东营市已制定了“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发展规划”,通过利用区内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大力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的海淡水养殖新品种。
(二)发展循环型工业
1.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系统中的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循环经济在这一层次的依托是清洁生产。东营市按照企业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引导企业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重点企业,组织强制审核,使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推开。目前东营市已有21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2.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一定能为自身生产所回收利用,依照工业生态学的观点,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工业生态群落,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业代谢”关系,即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被另一个企业作为生产原料,生态工业园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建立起来的。东营市积极推进“1320”工程,其中的“3”代表着3个循环型工业园区,包括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和垦利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品牌,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制造、石油精细化工、机械配件、精密铸造等4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垦利经济开发区在入园项目选择上,坚持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和进园,实现园区内企业共生耦合、资源共享的代谢生态链。
(三)发展环境友好型服务业
1.生态旅游业
东营市旅游资源主要由以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为主的自然景观,以石油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和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三大块构成。生态旅游占主要部分,并且把生态旅游区发展作为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山东省规划的五大重点旅游区,已入选“中国六大最美湿地”。
2.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行业,在全球经济范围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东濒莱州湾,西与滨州接壤,北临渤海,南与淄博、潍坊毗邻,可以和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带相连,是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及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与京、津、塘的结合处。东营市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发展环保产业
1.农业无害化发展
一是在“黄三角”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一池三改”工作,形成“饲草种植和加工—奶牛养殖—牛粪发酵制取沼气—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还田”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从而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等问题,真正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二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黄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东营市积极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模式,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2.城市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产品可能来自于其他区域,要实现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除了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使用原则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城市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东营市以城镇、工业园区为平台,实行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建设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目前,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4.2%;拥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5个,无害化处理率94.81%。
四、深化东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策略
(一)大力发展交通,为循环经济建立良好的运营环境
随着东营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闭塞的交通框架越来越不适应东营市经济外向型发展的需要。
重点推进“三路”建设。即建设荣乌高速公路、黄骅—滨州—东营—寿光—大家洼铁路和德州—滨州—东营—龙口铁路。加快推进“两港”建设。一是东营海港,以促进临港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目标,提升综合功能和扩大吞吐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液体化工品泊位建设。二是广利港,加快集渔港、商港和旅游港的一体建设。加快东营机场4D级标准扩建。完成跑道加长、增厚工程,新的航站楼尽快投入使用,使机场能停靠大型客机。
(二)发展蓝色经济,为循环经济培育广阔的涉足领域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应与发展蓝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黄河三角洲地区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海洋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拥有打造蓝色经济的明显优势与潜力。首先,要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体系;其次,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如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船舶制造业,着力发展临港产业、海洋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合理高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黄河资源。
(三)加强宣传教育,为循环经济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循环经济建设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和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媒体宣传、培训学习、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各阶层进行宣传,使政府官员、企业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以及平民百姓逐步接受循环经济观念、理论和方法,提高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共识,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公众消费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东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EB/OL].山东省经贸委网站,2008-05-01.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2009-12.
[3]东营统计年鉴2009[EB/OL].山东省情网,山东省情资料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