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众筹,商业模式,融资,销售
一、众筹简介
众筹,译自英文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是指募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集合众多个人投资者的小额投资,积少成多,以支持其创业或其他社会事业的新型融资模式。相较传统融资方式,众筹由于门槛较低,更加大众化,其兴起为众多小规模企业、有想法但没有资金的创业者、有梦想但没有实现能力的梦想家提供了融资可能,同时也为小额投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众筹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人、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三方,这些主体在功能上均不同于传统上主体。如:投资人以小额投资为主,募资人一般为小型企业、初创企业或者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创意项目所有人,众筹平台一般是互联网平台。
二、众筹的起源及发展
众筹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当时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依靠“订购”完成的。例如,订购者为莫扎特、贝多芬等艺术家提供创作资金,当艺术家完成作品时,订购者会获得回报,如写有他们名字的书,或是协奏曲的乐谱副本,或者成为音乐会的首批听众等。但上述情况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成为商业模式。
众筹作为一种具体的商业模式是起源于美国。2006年8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第一次使用了Crowdfunding一词。当时他正致力于建立一个项目融资平台,项目发起人通过在平台上播放视频进行项目融资。迈克尔?萨利文利用Crowdfunding解释了平台的核心思想,并在维基百科中将Crowdfunding定义为: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他人或组织发起项目。
全球第一个以众筹为商业模式的网站Kickstarter上线于2008年。
2011年,众筹模式正式落地中国。起初国内众筹是以艺术家为代表的创作类众筹,后逐渐发展为艺术类众筹为主,智能硬件、农业、房地产等多板块众筹为辅的创新商业模式。
2014年,众筹在中国开始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是P2P的寒冬,却是众筹的春天,而2015年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元年。2015年,众筹行业将迎来的不仅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更重要的是众筹的商业模式本身将在优胜劣汰中逐步走向成熟。
三、众筹的分类及商业模式探析
根据投资人获得的回报的类型,众筹可以分为商品众筹、股权众筹、权益众筹和公益众筹四类。
(一)商品众筹
商品众筹即以产品或具体商品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商品众筹是一种鼓励个人和初创型团队进行创新创业的行为。由于初创型企业风险系数较高、对于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较低、且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因此很难在传统渠道中融资。而商品众筹正是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存在的。对于在众筹平台上获得的资金,项目发起人不需要承担成本,也不存在归还本金的压力,只需要在项目成功后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回报,而这正是解决他们销售问题的出路。因此,对项目发起方来说,商品众筹是一种能够同时解决融资问题和销售问题的新渠道。
同时,众筹平台汇集了一批支持创新、鼓励创意的人群,普遍具备宽容、乐观、慈善精神,其投资兼具商品预购与资助、捐质,旨在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显著降低了创业团队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有助于促进其创意和创新,促进整个社会创新氛围的建设。
但是,就目前中国商品众筹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众筹平台都没有理解众筹本身的商业逻辑,进而没有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导致众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披着众筹外衣的电商。
(二)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即以股权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项目方通过出让股权进行融资。股权众筹主要是针对初创型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其与商品众筹最大的区别在于,商品众筹属于短期项目融资,而股权众筹属于长期投资行为,合理利用股权众筹,既能促进初创型企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同时能够为资金持有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让资金持有量不多的投资者同样拥有投资初创型企业、进而分享初创企业的成长收益的权利。目前国内在股权众筹这一板块的监管正逐步加强,为规避非法集资的风险,在设计股权众筹结构时需严格按照监管要求。
(三)权益众筹
权益众筹即以特定权益(除股权外)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权益的类型包括很多种,除了我们熟悉的股权、债权以外,还包括一些具有附加价值的权益,如投票权、建议权、荣誉权等。权益众筹的投资者一般保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持有资金充裕,对于产品本身没有过多的兴趣,所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投资的回报,如果能够带来具有排他性和荣誉感的权益,或许比投资的收益本身更为重要。因此,权益众筹的重点在于回报结构的设计。
在人们基本需求逐步满足、对更高层次的需求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权益众筹无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是众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慈善众筹
慈善众筹即不以获取回报为前提的众筹方式,具有公益性和慈善性。慈善众筹是指通过众筹平台,完成募捐等慈善活动。早期的公益基金会是慈善众筹的雏形,和慈善众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投资者对项目或者公司或者个人进行无偿捐助,融资者通过爱心捐赠获得资金,用于特定的用途。
众筹在慈善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和金融化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积少成多,达到慈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探究[J].管理纵横,2013,(8).
关键词:O2O;闭环;发展历程;展望
近年来,O2O概念愈炒愈热,互联网巨头及创业者纷纷涌入,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期抢占这貌似“庞大”的市场。诚然,O2O的繁荣不仅改变着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营销模式,更改变着人们消费习惯。然而,改变是否一定能带来回报,习惯是否必定创造价值,我们不必过于乐观。
一、O2O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介质,在线上为商家与消费者促成线下交易。对O2O平台而言,其产业链涉及到线上与线下,但在须在线完成支付,以便于精确计量平台为商家带来的收益及客户群,提高其议价能力以及完成广告的精准投放。对商家而言,其实质为单项产品适度让利,作为广告费用的转移,在平台商家达到一定数量级以及O2O惯用人群增长停滞之前,通过销量的提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其总体利润。在短期内,商家盈利、客户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平台获取佣金或其他营收,微观层面上形成“三赢”局面。
数据显示,美国线上消费只占8%,线下消费的比例高达92%,市场容量约10万亿美元;在中国,这一比例分别为3%和97%。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41.9亿元,同比增速 71.4%移动互联网经过两年的沉淀和积累,市场正朝向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商业化价值逐渐凸显。眼下BAT及各路豪强纷纷加入O2O创业行列,媒体、商家、消费者反馈良好,加之先培育市场后盈利的互联网思维与美团网实现单季盈利的讯息相碰撞,O2O概念被市场极度看好,大量资本强势涌入,被定义为未来的消费形态,包含着万亿元市场。
二、多数O2O平台竞争的必由之路
市场充满了可能,我们不排除某O2O创业者掌握某些核心资源或通过差异化发展另辟蹊径,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可能性。但是,由于O2O商业模式可复制性强,技术门槛低,大部分O2O平台的发展必然无法摆脱以下两条途径:
1.资本的对抗。O2O平台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以及资本的竞争。在O2O市场大瓜分的竞争中,面对着多如牛毛的竞争对手(其背后是来势汹汹投资者、投机者甚至是赌徒),依靠大量且可持续的资本,挺过烧钱的混战和融资的严冬必不可免。充足的资本和良好的现金流是O2O平台能否挺过恶劣竞争的根本保障。例如,团购平台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上市圈钱利在当下,一种精耕细作立在长远,团购鼻祖Groupon、高朋等属于前者,美团、拉手、窝窝等属于后者。但不论是种类间的竞争还是种类内的竞争,都大大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尽管团购模式有着很好的现金流,但面临恶劣的竞争也不得多轮融资与竞争对手厮杀。
2.完成O2O闭环。O2O闭环是指两个O之间要实现对接。通过线上的营销与推广,把客户群体引导至线下商户进行消费、消费后需要再引导顾客回到网上确认交易(或消费前)或分享体验,其核心在于O2O平台须对全部由自身激发的全部行为进行记录,确保自身对于商家的议价权。无法实现闭环O2O平台无异于一家普通的信息网站。
对于O2O平台闭环的重要性,创业者们早已充分认识。尤其对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而言,与其说O2O平台之争,倒不如说闭环之争更契合实际。两大互联网巨头积极制造各种情境,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体验,旨在率先增加用户粘度,获取O2O竞争先机。
三、O2O市场的生命历程
O2O市场的发展应当有规律可循。以餐饮服务业团购为例,通过分析O2O市场发展进程中所涉及的三个重要角色――线上平台、线下商户、消费者观念、行为以及习惯的变化,对O2O市场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为O2O平台发展提供启迪性意见。
1.市场培育期。市场培育期是O2O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目前的O2O市场所处阶段。
O2O平台:在此阶段,O2O平台跑马圈地,依靠资本迅速扩张。线下商家的上线率,即本地可团购项目的数量成为O2O平台率先突围的核心竞争力。此时,O2O线上平台重视团购数量、轻视质量的动机强烈,对线下商家缺乏有效监管,用户体验差。由于线上商家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消费者对所消费的服务评价较低,会产生晕轮效应,进而对O2O平台产生负面评价,但这并不影响O2O平台的快速扩展,同理参照平台建设初期假货横行的B2C平台。
商家:价格歧视是同一卖者的同一产品对不同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购买数量或不同购买顺序,收取不同的价格则称为价格歧视。O2O平台的推广使得线下商家客源多元化,加之线上与线下具有天然的信息不对称性,线下商家通过价格歧视策略获得最大收益。与此同时,在利润的驱使下,线下商家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团购平台中,下线商家的网络宣传思维也快速成型。此外,基于目前餐饮服务业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多数线下商家的网上客户忠诚度差,多以跑量盈利。
消费者:对消费者而言,O2O购物的生命周期被划分为六个阶段:需求确认移动搜索购买决策移动支付门店消费售后反馈。O2O闭环的产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需求确认向移动搜索的转换,而在此阶段消费者“服务需求上网”意识逐渐成型。
2.市场成熟期。市场成熟期是O2O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O2O市场发展的鼎盛时期。
O2O平台:在资本对抗与闭环之争过后,O2O的市场蛋糕被O2O创业者共同做大。由于团购行业具有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更强的特点,少数寡头公司垄断O2O市场。O2O平台开始对线下商家的质量开始着重筛选,确保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此外,平台对线下商家有着极强的议价能力,并拥有大量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数据,O2O平台处于最强势时期。此时,O2O平台的拥有三大主要获利手段:与线下商家分成、广告的精准推送、以及充沛现金流带来的投资活动。
商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由产品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过度,在经济平稳的状态下,餐饮服务业增长至一定规模并保持平稳。本地餐饮服务业的线下商家上线率也呈现出较大规模,绝大多数商家都进行O2O线上推广的尝试,对于新成立商家而言更成为初期宣传推广的标配。线下到线上的整体搬迁,意味着线下商家线上推广意识得以普及,也意味着“三赢局面”的逐渐消失。线下商家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透明,跑量盈利的价格战无法在理想状态下盈利,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本地商家在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到其他城市的相似市场环境复制(O2O平台团购销量的公开透明性使得优秀商家更容易被资本发现),形成品牌。
消费者:此阶段消费者“服务需求上网”意识得到普及,外出就餐、娱乐、保健等生活需求优先从团购平台获取了解。团购网站成为消费者日常餐饮、娱乐消费的重要导入端口。
3.市场式微期。O2O平台:本地化特征更为突出,寡头垄断能力增强,不同平台间的团购项目同质化严重。部分具有一定实力的连锁商家出于自利原则的考虑,自建线上购买平台。O2O平台上一部分优质服务商因自身壮大而呈现出流失的迹象。
商家:由于消费日趋依赖于互联网,线上线下信息的不对称鸿沟日趋填平,对待消费更加理性,价格歧视策略不仅不能使得客源因渠道的拓宽而增加,相反线下客源转变为线上客源,最终导致利润水平的降低。此外商家饱和度出现,O2O平台的推广并不能实现销售额的质变,竞争本质回归到产品服务的竞争而非宣传渠道的竞争。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获取本地服务信息的渠道不仅局限于O2O平台,本地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本地贴吧、线上讨论组等开始对消费者的消费发起点实现分流。
四、关于O2O的前景展望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将进入市场成熟期,O2O闭环之争将更加激烈。随着互联网巨头的针锋相对,O2O创业者将会从细分市场获得商机,一旦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O2O创业者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或是互联网巨头收购的青睐。此外,优质商家与消费者协同获益,餐饮服务业以及相关产业将得到极为快速的发展。在强调经济结构转型的今天,O2O的健康快速发展无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奇平. O2O 商业模式剖析[J].互联网周刊,2011(19)
[2]艾瑞网. 2013Q2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241. 9亿元,商业化价值逐渐凸显[EB/OL]. 2013-08-20.
关键词:区域经济;商业模式;创新
引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依托的众多条件中,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通过转变商业经营模式来突破发展瓶颈,区域经济发展如何与商业模式转变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了社会焦点。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综述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整体不均衡的态势,部分地区形成了有较鲜明特色、较强竞争力、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而有的地区仍然受困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改革思路不清晰、投资环境不理想的现实情况。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以下几点:第一,若干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活力);第二,若干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增加值率、销售利税率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第三,吸引外部投资进入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
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
(二)对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测
对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测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一定会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次,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会使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形成联动格局;再次,实现“五个统筹”方针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
二、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分析
(一)可以改变区域经济的整体结构比例
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分析首当其冲就是对其整体结构比例的影响,随着前几年的旅游行业的崛起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城市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而最为世界所熟知的中国大工厂概念,使得以劳动密集型见长的我国企业承载起了加工、代加工的产业规模经济。因此,过往的事实告诉我们:商业模式对区域经济整体结构的影响是巨大而直接的。
(二)可以营造出崭新的市场氛围
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后,对软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商业模式可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思想意识甚至民俗文化等等。快餐式的消费形式成为了很多大城市白领的消费常态,颇具特色的主题文化也改变了很多城市固有的文化氛围。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后必然会导致新的文化氛围的出现,所以,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数据的变化,还有深层次上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变化。
三、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一)实现对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变
考量普通的商业发展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交互式的交易习惯和整付式的交易过程使得企业在盈利模式上形成了定性的思维。一方面,仍然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客户关怀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也无法突破常规式的营销手段和方式。随着国际接轨的加强,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效仿国外成功经验推行自我盈利模式的积极转变。举例来说:国外的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GEAE)开发了“按小时支付”的盈利模式,即客户不再根据发动机本身付款,而是根据对发动机的实际使用情况付款,从而实现了其盈利模式从产品销售的一次性收益到产品生命周期长期收益的转变;国内的远大空调也意识到那些拥有大型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客户不再愿意购买和自己维护空调设施。为此远大改变了销售方式,从卖空调机转变为销售“冷和热”。
(二)实现对业务系统再设计
实现对业务系统的再设计工作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企业内部工程,它始于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型于外部客户合作协调的沟通中,完善于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如果要实现对业务系统的重新再设计,需要首先确立高效、低风险、高收益的原则,然后综合对业务条线和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的梳理,最后固化整合后的资源和制度,形成企业内在核心运营体制和核心竞争力。
(三)实现经营体系的流程再造
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经营体系的优劣,区域经济的发展好坏也归根到经济体的经营体系的健全科学与否。经营体系涵盖的内容不仅有内部生产体系,还包括外部营运体系、战略规划体系等等。实体企业,特别是肩负着转型重任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要结合当地特点和自身企业所有制形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对涉及生产、研发、运输、售后、风险管控、成本核算、发展规划等核心要素进行一一梳理,实现企业由内到外全方位的蜕变。
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对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细化,区域经济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突出,它是博弈的主角,也是成败的关键指标。随着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发展持续加大力度,实体经济体必然会自主寻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符合外部实际具体需求的道路,而我国区域经济必然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巨大调整而迎来又一轮的改革攻坚战。(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泽明.芮明杰.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分析——同质生产要素使用价值量动态性[A].第二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2] 郭强.基于新经济特性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康宁.陈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中国样本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关键词]共享单车 商业模式 发展现状
一、共享经济的定义
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三方网络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供给方通过提供一定存量资产的使用权给予需求方而得到一定的收入。需求方由于得到一定时间范围内供给方资产的使用权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第三方网络平台是两者之间的连接者,收取成功交易双方的交易额的一定比例为佣金。
共享经济主要分为六大类:住宿共享、交通共享、物流共享、个人服务共享、闲置物品共享、社区商超共享。共享单车属于共享经济当中的交通共享,同时本文讨论的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供给方是属同一主体。
二、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一)征收押金
如果你想使用共享单车,首先你需要在其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注册,交付押金后方可使用。当你使用完毕后,可选择退回押金。但是,退回押金后就不能再次使用,如果需要再次使用,则需重新缴纳押金。当然,你也可以一直将押金存放在共享单车的账号中,以后使用则只需交纳当次的使用费用即可。据了解,摩拜的押金是299元,ofo的押金是99元。为什么摩拜单车的押金比ofo高出整整两倍呢?
实际上,高额押金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之一。而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尤为注重押金缴纳的环节。根据摩拜官方的说法,2016年摩拜推出的轻骑版“mobike lite”每辆造价达1000元。可见,相对于市场上普通的自行车的三四百元,摩拜的造价较高。另外,共享单车为了扩大市场,必须大规模地投入自行车,如果某个品牌的共享单车的数量不够多,消费者不能随时随地使用,那么它最终肯定会被其它竞争对手所取代。而摩拜单车就巧妙地运用了高额的押金来扩大规模。首先聚集一定的资金,在中关村投入几百辆自行车。投放自行车后,收取消费者的押金,占用押金的时间价值,继续投资更多的自行车,扩大规模(投入的数量和范围),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自行车的单位造价,也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当然,这其中也运用了融资部分的资金。
不仅仅是摩拜,其它的共享单车也会或多或少地占用消费者的现金,使得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发生r间趋于一致,以便进一步地发展。只是由于摩拜的造价较其他共享单车高,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更大,所以其征收的押金比其它共享单车要高。
(二)前期推广,免费使用,以便形成消费者黏性
ofo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高校师生。ofo共享计划从2015年6月在北大推出后一直向外扩张,现已覆盖全国43个城市,累计用户高达3000万。它的成功和前期的推广关系密切。ofo每在一个城市扩张,前期推广的时候是免费或低价使用,当形成消费者黏性的时候,再逐步提价。就拿广东广州的投放而言,ofo前期推广,消费者注册即可第一次免费使用以及拿到一个5元的自行车使用红包,且其前期的计价方式与使用路程和时间相关。对于高校师生而言,使用ofo一般是上下学的时候,路程和时间较短,即使付费也不过是一两毛钱。同时,使用后可以分享获得红包,红包是不同程度的折扣券。如此低价的方式,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注册使用。当形成了一定的消费者黏性后,ofo开始悄悄地以改变计价方式来提价。由原来0.01元/分钟加上0.04元/公里的计价方式改为0.5元/时。咋一看好像变化不大,但是对于高校师生上下学的短途短时间使用而言,其由原来的一两毛升至5毛。由于习惯了该种消费模式,且升价后价格仍然不高,故ofo并没有失去消费者,反而由此形成顾客黏性。
(三)扫码解锁+支付+上锁
共享单车使用方式是:扫码或者输入车牌号后获得密码,利用密码解锁,使用后在APP或者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后支付费用,上锁后便可离开。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共享单车的使用操作是极其便利的,不存在操作困难等问题。同时,随用随停的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提高了自行车的流通率,使得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在一席中演讲曾说到,摩拜用15天的时间点亮了一座城市。共享单车就是通过高速的流通率来获得利润。
三、现阶段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是,现阶段社会制度不完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等等的问题在约束着共享单车的发展。
关键词:城商行;跨区发展;控股模式;监管现状
Abstract:The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CB) is a main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and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CB,the risk management of CCB is rather weak. After some cases related with risks,such as Qilu bank bill fraud and Yantai bank case,occurred in recent year,the banking supervisor have begun to carefully treat the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of CCB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CB.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CB and the regulatory background,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is an efficient path to realize the asset growth of CCB,and the holding model is a reasonable choice at this stage,that is to say,CCB completely own or effectively control micro-credit company and som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ke,other CCBs,Rural Commercial Bank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Rural Banks in order to realize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Besides,this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lding mode that need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ity commercial bank,cross-region development,holding mode,regulatory background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3-0052-06
一、城商行跨区发展及监管现状
银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性,城商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也不例外。但城商行从成立之初便与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大差距,经营压力巨大,优势较小。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城商行将突破地域限制、扩大经营规模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一)城商行跨区发展概况
自2006年上海银行开启跨区发展先河之后,大量城商行纷纷加入跨区发展的行列,通过直接设立分支机构、联合重组、整体收购城市信用社或农信社、参股控股异地城商行或农商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实现了跨区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47家城商行的53%。其中,实现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达到40家,占27%,城商行跨区域设立的异地分行共286家,其下属的支行更多①。近几年城商行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1年末,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99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8%,而跨区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表1反映了2011年资产规模前十位的城商行分支机构设置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1)从资产规模看,城商行近些年发展迅速,排名前十位的城商行资产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其中,排名前三的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恒丰银行(4373亿元)、渤海银行(3125亿元)、浙商银行(3019亿元)②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分支机构设置扩张较快,营业机构最多的是江苏银行,已超过460家;省内分行设置最多的是徽商银行,已达15家;资产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其拥有的省外分行也最多,均达到9家,且北京银行还设有香港代表处。这充分表明,城商行外部扩张与资产规模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2006年城商行跨区发展之后,其资产规模增长速度连年维持在高位,除个别年份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外,整体上高于各类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增速(见表2)。
从规模增速看(见表3),2011年排名前十位的城商行较上年增长均超过50%,增长最快的珠海华润银行更是达到180%;而且,增速较快的城商行不限于某一类型,既有规模较大的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也有中等规模的柳州银行、九江银行等,还有规模较小的北部湾银行;虽然增速较快的城商行大中小银行均有,但从营业机构数量可明显看出,分支机构与资产规模保持相对正比关系,其中,中等银行营业机构较少,在50家左右,虽基本实现了跨区发展,但以省内居多。
以上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商行发展迅速,跨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城商行作为一类银行机构,其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存在着不均衡性;实现跨区发展的城商行选择的路径亦不相同,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资产规模扩张更快,但城商行跨区发展时选择省内居多,跨省相对较少。
(二)城商行跨区发展历程回顾
监管当局对于城商行的跨区发展经历了“限制—允许—支持—谨慎”的过程。
城商行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4年以前一直定位于地方性银行,监管层限制其跨区发展。2004年11月16日,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为我国城商行的发展确定了新的目标,肯定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上市等发展思路,对城商行此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商行的跨区发展开始进入实践期。2006年2月1日,银监会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开始实施,明确了城商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基本条件,标志着城商行跨区发展的政策障碍消除。同年2月13日,银监会出台《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该办法的出台拉开了城商行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序幕。2009年4月16日,银监会《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放宽了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有关限制,并调整了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审批流程。同年5月27日,银监会下发《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流程操作细则》和《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审核原则》,对《意见》进行完善及补充。这些政策鼓励城商行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适时进行跨区发展,特别是向西部金融资源缺乏的地区发展。
2006年4月26日,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掀起城商行跨区经营的大幕。历时六年多时间,我国城商行跨区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由于规模扩张过快,跨区发展的一些弊端及问题也逐步显现:分支机构集中化严重;集中地区金融资源争夺加剧,扰乱当地金融环境;自身管理不能及时适应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内控管理不健全,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增加等。由此,“城商行跨区发展的利弊问题”重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监管机构出于金融稳定及金融安全考虑,开始审慎对待城商行的跨区发展,从严审批,使城商行的跨区发展不得不放缓步伐。
2011年7月27日,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方式做出重大调整:将村镇银行审批权限从各地银监局上收至银监会;将挂钩政策从“点对点”调整为“省对省”;明确了银行“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必备条件,调高了设立村镇银行的门槛,使城商行通过设立村镇银行模式实现跨区发展变得相对困难。2012年6月7日召开的城商行论坛第十二次会议期间,银监会监管二部提出城商行四大发展方向:区域性银行、社区银行、特色银行及市场退出等,相比2011年五大发展方向,“全国性银行”已悄然不见。可见,监管层对于跨区发展的态度已经转变,特别是对于跨省设立分支机构更加谨慎。
监管机构的谨慎态度使城商行的跨区发展进入“冬眠期”。2010年,城商行共设立103家异地分行和50家村镇银行;2011年,该数据被改写为28家和10家⑦。与此同时,城商行的资产增速也由2010年的38.2%下降到2011年的27.1%。
由此可见,城商行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依赖跨区发展。城商行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部分追求做强做大的城商行,其跨区发展的热情不会消退。在当前审慎监管背景下,城商行是暂时放弃跨区发展,集中精力发展已开拓地区的业务,还是另寻它径,间接实现跨区发展呢?我们认为,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先入优势非常明显,谁能先人一步进入某一地区,那么在以后的竞争中将会明显占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辟蹊径实现跨区发展可能是大部分城商行的选择。因此,如何另辟蹊径、曲径通“优”将是现阶段城商行跨区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
二、现阶段城商行跨区发展的合理选择——控股模式
就以往城商行跨区发展的成功案例来看,我国城商行跨区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这也是多数银行的首选模式;二是通过联合重组实现扩大规模、跨区发展的目的,如徽商银行⑧、江苏银行等⑨。但是,近期这两种模式难以实现。除了当前审慎的监管背景之外,还有来自城商行自身因素的制约,跨区设立分支机构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指标⑩,如监管评级指标、资产总额、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等等。而且,监管部门可能会增加市场准入条件,使跨区设立分支机构难度加大。鉴于此,我们认为,当前“控股模式”是城商行跨区发展的合理选择。
(一)控股模式的流程相对简单灵活
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需要通过银监会或当地银监局的批准,各种指标、文件的审核等较繁琐,程序相对复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中《关于设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暂行规定》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都有具体的要求。而参股或者控股某家银行或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则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 [11]:如通过与目标机构达成某种股权协议的方式;与目标机构的股东进行交易;借助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等。这些方法受监管层的阻力较小,限制较少,容易操作。
目前产权市场频现银行股权转让,其中不乏大股东的转让,其中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股东自身因现金流问题而作出战略调整,以及基于“上市”的种种预期而进行的股权清理。虽然成交较少,但从一个侧面可看出,通过控股模式实现跨区发展是可行的。
(二)控股对象选择范围广
控股模式中控股对象的选择较多,既可以是城商行,也可以是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
对于规模大一些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其跨区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暂时放缓对其影响不大,并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消化前期扩张过快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规模和实力优势,参股或控股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城商行,大型银行的引入可看做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利于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城商行还可以通过控股农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或小贷公司来拓展小额信贷业务 [12]。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及中小微企业的关注及政策支持不断增加,所以中小企业贷款、小额信贷发展迅速,不论是专注于此业务的小型金融企业还是大型银行都开始关注并设立了相关机构部门,涉足中小企业贷款、小额信贷领域。可预见未来几年此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商行的初始市场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区居民”,虽然前期很多城商行的发展偏离了这一定位,但其与当地经济的关联性仍然很强,相对于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小额信贷领域仍然具有优势,所以城商行一方面应重新回归并做大做好这一市场,同时可通过控股农商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这些更专注于此类业务的机构,进一步扩展其低端市场,培养相关的人才队伍,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三)控股为后期跨区发展奠定基础
参股控股其他机构是在现阶段各种约束条件下提出的,有其特定的现实条件,是一种阶段性选择,目的是为后期更大范围的跨区发展服务。通过参股控股其他机构,可通过与其业务的合作或其他方式,了解本地市场,熟悉业务,搞好与当地政府、企业及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可作为入驻这一地区的前期实践,为后续发展服务。
(四)借助控股对象的“本地化”优势,扩大影响力
客户认可度是城商行能否顺利开展业务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相对于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缺乏普遍的认同度。城商行的地域性特点显著,在当地认可度较高,与当地经济联系紧密,如果城商行蓦然进入某一陌生地区,很可能无法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无法顺利地开展业务。所以前期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控股模式中通过与本地机构的合作,借助当地机构的地缘优势、本地化平台进行宣传,既实现了业务的发展,又起到了加大宣传的作用。
三、控股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跨区发展的六年多时间里,城商行也有参股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的案例,但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不仅是因为当时的监管环境宽松,城商行可以直接设立分支机构跨区经营,未在控股模式上投入太多精力;更重要的是没有把握控股模式的精髓,没有处理好其中的一些环节。通过控股模式实现跨区发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城商行是在原有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城商行组建时期,地方政府是主要参与者,当地政府入股比例普遍高达25%—30%,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而一旦允许其他城商行入驻当地城商行,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势必削弱。虽然近期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中政府的比重有一定下降,但政府的态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二)控股比例“择情而定”
控股的实现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也更容易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转变奠定基础。
关于控股比例的问题,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法案》规定,如果持股公司持有一家银行至少25%的股票则视为控制。对于我国则不一定适用,城商行成立时期股权较分散、复杂,但一般当地政府占据大股东的位置,所以要想达到控股的目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要有实质的业务开展
控股模式不同于单纯的财务投资,后者是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而控股模式作为阶段性选择,是为以后的跨区发展做准备,所以并不单单是财务上的投资,更多的是业务、战略的投资。因此,无论是采用合作或者其他方式,必须开展实质性的业务,并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了解掌握当地情况。
虽然银行经营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但各机构间在企业文化、经营特点等方面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所以如果盲目改变某一机构的文化、习惯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前期的业务开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可为后续的实质进入减少阻力。
(四)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题,而对于发展迅速的城商行来说更是如此。近期城商行跨区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风险管理出现问题:管理意识淡薄,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没有适应规模的拓展等,致使风险频发。因此,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要时刻警惕违规交易的发生,同时警惕内部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进行违规操作,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由于近期发生的案件很多涉及操作风险且数额巨大,越来越引起监管机构及城商行内部的重视,所以应特别重视操作风险的防范。因为操作风险对城商行的影响远远超过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它不仅仅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损害到银行的信誉,而信誉对于处于“两难” [13]境地的城商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最终方向
控股并不是城商行的最终目标,只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路径选择,其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传统的跨区发展模式——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所以当监管层政策放松时,其发展方向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直接收购被控股机构
对于目标机构处于相对落后地区,或者经营不好的城商行、农商行等,可通过直接并购的方式将其纳入本行体系之中,改组为分支机构;或保留其原来形式进行经营,将本行的理念及管理引入其中,尽快改善其经营,实现盈利。对于被并购的机构来说,一般也有这方面的打算。这是最理想的选择。
(二)独立设立分支机构
对于处于发达城市、经营较好的目标城商行来说,将其完全收购是不可能的。控股银行一方面应该重视以后的合作,利用当地银行的本土化优势,大力发展自身业务;另一方面在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且监管层对于跨区发展放开的情况下,可独立设立分支机构,这样能大大缩短分支机构经营的过渡期,尽快融入当地金融环境,快速实现盈利。
(三)选择退出目标区域
除排名前几位的城商行规模相对较大外,绝大多数城商行规模较小,把自身定位于全国性、区域性银行这样的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应该成为首选。因此在选择目标机构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金融环境是否符合本行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入或退出某一地区、行业。对于当地金融环境不好,或者不符合本行特点、不符合本行发展战略的地区,或者无法很好地融入当地金融环境的地区,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角度讲,退出是最合理的选择。
注:
①资料来源:http:///News/2011712/home/328538074801.shtml.
②资料来源于各银行2011年年报。
③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④国有商业银行2007年以前指工、农、中、建四大行,不包括交通银行,从2007年开始加入交通银行。
⑤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2006年包括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从2007年开始去掉交通银行,加入渤海银行。
⑥其他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
⑦资料来源:http:///News/2011712/home/328538074801.shtml,其中数据包含正在筹建中的机构。
⑧徽商银行按照“6+7”方案进行重组,即由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六安、铜陵、淮南、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成立。
⑨江苏银行是在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盐城、镇江、连云港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关于设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暂行规定》规定了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相关标准。
[11]因控股模式中目标机构大多没有实现上市,所以直接通过二级市场购入目标机构股票的实用性较低。
[12]本文所指小额信贷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性贷款,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个体工商户、小作坊、小业主。
[13]“两难”指既没有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全国认可度,也没有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赖淑珠,罗曼,孔令戟,杜霞.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借鉴[J].中国企业家,2005,(14).
[2]郑红梅.中国商业银行的过渡经营模式[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3]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0,(5).
[4]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五年总结:现状、特点及问题[J].银行家,2011,(7).
[5] 穆良平,熊健康.美国银行持股公司职能简析[J].四川金融,1990,(2).
[6]桂蟾.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J].财贸研究,2009, 20(4).
当前,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在的广泛应用,物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物流业在线全部商业活动,这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是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电子商务背景下必然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活动,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运动空间。从物流功能上看,传统物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物流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意识不强。从运作理念上看,传统物流理念是以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即产品生产为价值取向的,管理水平低下,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配送企业只需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加上先进的管理手段,就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物流的配送信息和资源都会通过W络迅速传到有关环节。因此,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物流的观念。
电子商务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电子商务作为一新兴的商务活动,为物流创造了虚拟的运动空间。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首先,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永远法则,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则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之间依靠本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物流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的竞争内容依然存在。竞争加剧。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将担当整合资源的主要角色,一些物流公司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会不断被整合重组,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逐渐走上正当竞争。其次,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组织和管理。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纸交易方式,是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和因特网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务运作模式。企业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注重职能层级机制,组织关注的中心可能被导向组织内部的上级机构,职能部门界限的存在会导致一些无效工序的存在。而在电子商务下打破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直接,高层管理者接近了生产第一线,中层管理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可以将企业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大部分传统物流企业都只在当地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新经济时代下,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企业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这样就不仅可以促进更大范围的物流协作,而且还可以促进企业的规模发展。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实现扩大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及价值链。电子商务物流也在推动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不断开拓业务范围。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业发展新模式
物流业发展的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例如,物流增殖服务,包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承运人型增值服务、仓储型增值服务,材料及零部件的安装制造重新包装或简单加工、对货物的监装、装卸、集装箱拼装、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等等。
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并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管理当中,才能确保物流的畅通进行。当前信息化正在全面渗透到物流活动中,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研发与应用日益深化,逐步实现了高效、优质、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只有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取得突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 赊销 保理业务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2-058-04
保理业务是保理商在国际和国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提供的一项贸易服务综合性产品,在国外也被称为应收账款买断、应收账款承购、保付等,通常是指在以赊销或承兑交单(D/A)为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由保理商向卖方提供的包括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项目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保理业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理服务体系:完备的法律基础、相当数量的客户群体、多层次保理服务机构等。目前中国地区有二十多家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保理服务,规模均不大,且保理业务在银行内部一般被认为是银行的“副业”,其服务能力和业务品种往往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中国地区已成立了数家专业的保理公司,但由于缺乏银行背景,在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银行成立专业的保理公司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保理服务,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及作用
保理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2000年以前,我国保理业务处于市场起步和培育阶段,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且业务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不断增多,业务量大幅增长,并开始办理国内保理业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20家银行开办保理业务,其中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有18家。根据FCI资料,2000年我国内地的保理业务合计为2.12亿欧元,2006年为143亿欧元,2008年逾550亿欧元,一跃成为FCI出口双保理业务量全球排名第一的地区。
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发现,全球保理业务量与GDP之比约为2.93%,在保理业务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保理业务量可占GDP的6%以上,英国、意大利、中国台湾甚至达到了15%。2008年,我国内地的保理业务量只占我国GDP的1.78%,表明其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理业务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保理有利于企业管理应收账款风险。在赊销方式下,卖方销售货物时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卖方在货物发运后,能否顺利按期取得货款,完全取决于买方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在保理业务中,买方发生信用风险无力支付或无理拖欠货款时,保理商将承担担保付款责任,保理商将按协议约定的时间向卖方无条件支付货款,且对卖方无追索权。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赊销方式下应收账款的商业风险。其次,保理业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加快资金周转。在保理业务中,卖方可以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提交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买断全部或部分的应收账款。保理商来承担买方的信用风险,卖方融资银行在购买应收账款时着重审查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历史履约记录等,而不过多地审查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通常也不需要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或抵押,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再次,保理业务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物买卖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卖方之间的竞争逐步由品质、价格的竞争转为销售条件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的买方不愿再继续使用信用证收付货款方式,转而要求卖方接受赊销的商业信用付款方式。在保理业务中,卖方应收账款的收款风险由保理商来承担,保理商定期催收管理应收账款,有效地帮助卖方采用赊销的贸易方式来开拓市场,获取利润。最后,保理业务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信息的内部化和不透明使中小企业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金时无法向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信息,以证明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保理业务主要依据贸易双方综合财务状况、应收账款的历史履约记录、付款记录和违约记录等来判定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水平,对抵质押等担保条件要求较少,因此保理业务更适合于难以提供抵押品或保证人的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理融资改善财务报表,企业的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在财务报表上都表现为负债,而通过保理融通资金不但不增加负债,反而表现为应收账款减少、现金流增加。
二、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业保理公司来提供保理服务
(一)保理公司模式是国际上保理业务运营的主流模式
在保理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商业银行一般选择以下模式之一来运营保理业务:1. 成立附属的保理公司;2. 成立银行内部的保理部门;3. 由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资成立保理公司。
在国际上,附属子公司模式是商业银行运营保理业务的主流模式。例如,美国富国银行旗下的富国贸易资本公司(Wells Fargo Trade Capital),日本瑞穗银行旗下瑞穗保理公司(Mizuho Factors Ltd),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巴黎银行保理公司(BNP Paribas Factor SA)等。
我国内地提供保理服务的银行有中行、交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招商、民生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还有汇丰(中国)、渣打(中国)等外资法人银行。其中,有18家银行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保理业务运营模式均采用银行内成立保理部门或团队模式进行保理业务运作,无一家采用保理公司模式,和欧美等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保理业务运营模式较为单一。
(二)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有利于银行和保理业务的共同发展
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后,可通过保理公司的发展让商业银行分享更多的收益。保理业务作为一项中介服务,能获得较高的服务佣金。保理公司可按照其提供的买方信用风险担保、催收、资信审核、提供融资等逐项或合并收取保理手续费,通常为发票金额的0.5%-2%,同时,在提供融资时还收取融资利息。近年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也逐步恢复增长,预计2009年我国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这些都给我国保理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专业保理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保理产品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保理公司在分享市场发展的收益时也给母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
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模式有利于建立符合保理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侧重于产品特点、贸易背景、履约记录、违约概率等贸易行为的分析,而较少侧重于企业的资金实力,抵押担保情况等。可以说,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借贷业务管理,而是兼顾了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两种风险管理的模式。设立保理公司,可以建立符合保理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采取适当积极的业务发展策略,同时可以将风险限制在公司本身范围内,避免向银行传递。
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模式有利于保理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保理业务为企业提供的是包括结算、担保、信用评估、销售账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甚至保险等多方面的服务组合,这种服务组合需要保理商拥有一支包括前台营销、业务处理、后台技术支持在内的专业化团队,并建立进行业务处理和风险控制的专业化电子平台。保理公司的建立有利于银行打破目前内部的条线管理模式,打造专门的服务团队和服务平台,从而以更高的效率,更专业的水准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具有设立保理公司的有利条件
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和运作子公司的经验较为丰富。中国地区有多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多家子公司,有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租赁等子公司。随着这些公司的设立和运营,商业银行已积累了高度市场化条件下开展综合经营的各项管理和运作经验。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一向重视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特别是部分商业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更进一步强化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研究和管理。目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日趋完善,风险控制意识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保理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充分。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信息披露工作。商业银行需要遵循国内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定期披露资料,部分上市的商业银行还根据证交所的《上市规则》披露各类信息。商业银行普遍坚持定期对外披露财务信息,不隐瞒各类风险因素,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主动将公司重大信息告诉投资者。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透明度强化了外部监督和监管,有利于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的风险防范和健康发展。
三、保理公司的公司战略、竞争优势和风险控制
(一)保理公司的公司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层次保理服务、有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保理公司。
保理公司在创立初期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专业保理公司运营模式,结合商业银行积累的保理营运经验,以稳健经营和开拓创新并举来开拓市场,侧重产品开发,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细分客户来确定目标市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追求在特定市场上的领先和创新,树立公司品牌。
保理公司提供的保理服务主要有三类:国际双保理、国际单保理和国内保理。保理公司的服务对象可主要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保理服务,并兼顾大型企业的保理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公司数量多,规模较小,交易对手相对固定,企业运营和账款管理能力较差,风险评级相对较低,资金压力较大,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需要包括资信调查、账款管理、信用担保、资金融通在内的一系列服务。从保理业务自身特点来看,中小企业将是保理业务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
大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易于取得银行授信,交易对手较多,账款管理水平较高,主要需要保理服务满足其进行风险管理和买断应收账款的要求,通过保理来调整其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
(二)保理公司的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设立的保理公司在公司实力、人力资源、客户基础和同业合作渠道等方面有着很多的有利条件。首先,商业银行设立的保理公司一般为商业银行100%控股或绝对控股,股东实力雄厚。商业银行为设立保理公司一般均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本金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次,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务领域和保理业务领域从事业务多年,积累了一大批懂金融、懂保理业务的专业人才。再次,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来的业务运营和开拓,已形成了广泛的保理业务客户基础,同时商业银行雄厚的公司客户也为保理公司构建了更为深厚的基础。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已建立起了全球合作的网络。商业银行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广泛的同业合作网络使未来的保理公司能够为客户的国际和国内贸易提供全面支持。
(三)保理公司运营中的风险控制
保理公司在运营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买方信用风险。如果保理公司高估了买方的资信状况,对履约情况作出错误判断,就需要承担因提供了买方保理额度而履行垫付资金的风险。二是卖方履约风险。保理公司在进行应收账款融资时一般不要求卖方再提供额外的担保。如保理公司买入应收账款后,发现卖方所售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卖方存在未按期交货等合同违约情况,买方保理商就不再承担付款担保责任,保理公司保理融资款项就会有损失的风险。三是应收账款的合法性风险。应收账款本身的合法性,不仅是债权合法转让的基础,而且是保理公司依法实现收款权的前提。一旦应收账款本身不具合法性,保理商的收款权也因前手权利缺失而无法享有收款权。四是买方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买方保理商本身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保理公司作为卖方保理商将有可能无法从买方保理商处获取足额担保付款。存在买方保理商破产,形成保理公司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保理公司可以通过加强相应的管理来规避风险。一是保理公司可以完善对买方的资信调查来控制买方的信用风险。保理公司在核准买方保理额度时应根据买方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并通过母银行或其他途径了解买方的资信情况;通过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了解买方的历史记录和违约记录;保理公司还可以与信用保险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来有效分担和化解买方风险。二是保理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卖方的了解和审核来控制卖方履约风险。保理公司应分析卖方的经营情况,了解货物商品情况,审核买卖销售合同,调查交货的历史记录和违约记录等来控制卖方的履约风险。对于一些不符合保理公司买断应收账款要求的企业,保理公司将不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三是保理公司可以审查销售合同来了解应收账款的合法性,争议的解决机制从而控制相应的风险。销售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应清晰明确,保理公司应审查销售合同中是否有禁止应收账款转让的的条款,审查合同适用的法律和仲裁条款,保证应收账款转让的合法性。同时可以审查合同中是否含有解决争议的机制,仲裁的机构和适用的法律是否有利于争议的解决。四是保理公司可以通过谨慎选择合作保理商来控制交易对手的风险。保理公司可选择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或由银行作为母公司成立的保理商、或由银行进行全额担保,信誉卓越、经验丰富的买方保理商进行合作。另外,还可通过专业资信评级公司和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保理信息平台披露数据收集相关信息,全面考量买方保理商的信用状况,从而判断是否可进行合作。
当前经济形势下,保理业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部分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已有了设立保理公司的打算。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发展保理业务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吸取国外保理公司开办运营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二是找准市场定位,以市场中最具活力、最需要保理业务的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三是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在银行业务创新上应采取谨慎、积极的姿态,条件成熟时允许一到两家商业银行试点设立保理子公司。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商业银行、银行股东设立的保理公司和商业企业设立的保理公司均在市场中顺利运转,多层次的保理服务必将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给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对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思考.浙江金融.2005
2.胡卓红.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思考.中国合作经济.2005
3.成喜玲.国际保理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2005
4.季伟.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5. 匡增杰.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2008
6. 路芳芳.次贷危机下加快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探讨.国际经贸探索.2009
【关键词】家族理财室,商业银行,理财
家族理财室源于欧美,是专为超级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以使其资产帝国符合其家族的长期目标、使其资产能够顺利地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的机构。根据美林的《2011全球财富报告》,全球大部分财富集中于超富裕阶层,而且超富裕人士的人数及财富升幅高于平均增长水平。超富人群财富增加带动了家族理财室的发展,根据国际家族理财室协会的估计,全球目前正在运营的各类家族理财室超过6000家。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企业家族财富积累的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其他任何地区。而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富裕人群迅速扩大。领衔全球财富增长的中国已经成为高端客户群的必争之地。目前,虽然家族理财室在中国尚未大范围开展,但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2011年和2012年,中国家族基金管理及财富管理峰会两度在中国杭州举行,汇聚了多名亚洲及西方财富管理人,以及中国高净值人士及家族企业成员等,深度研究和探讨行业热点话题,为如何发展和管理中国内地家族财富提供实践方案。
一、商业银行开展家族理财室业务的意义及优势
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家族多元化的个性要求,任何一家单一家族理财室或简单的多家族理财室都不可能依靠自身提供全部的投资和顾问服务。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在这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商业银行经营分支遍布全球,可以直接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大型商业银行集团业务横跨商行、投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多领域,拥有较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可以及时且全面地制定出最佳投资决策;三是商业银行各种大型资源的投入也为其专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样,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介入家族理财室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有利于维护客户关系,为家族企业和成员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公司金融和私人金融服务;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在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家族和家族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商业银行家族理财室在中国仍然是尚未深入开发的金融业务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家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日渐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同时,银行业务日益呈现综合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综合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将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为家族(包括家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一体化的理财服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争相拓展的重要领域。
二、商业银行开展家族理财室业务的模式
根据国际大型银行集团的业务实践,商业银行家族理财室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私人银行下设家族理财室;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合作设立家族理财室;并购整合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下设家族理财室;多元化拓展家族理财室。各家国际银行集团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通过内设业务单元货独立的子公司等形式开展家族理财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家族企业的业务机会和银行相关产品服务
根据家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商业银行可为家族企业提供符合各生命周期特点的金融服务,具体可涵盖如下内容:
1、家族企业经营管理规划顾问服务。家族企业经过前期家族式发展阶段后,需要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和理念。家族企业主页迫切需要制定家族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指引正确的方向。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具备提供相应服务的客观条件和能力,针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资产增值、业务发展等方面提供规划建议。
2、家族企业财务顾问服务。财务状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情况需要一个不断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主要服务也是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根据家族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相关财务分析,提出家族企业财务优化措施、投融资模式、资产处置等。
3、家族企业资本市场服务。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家族企业对资本市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家族企业因其自身实力的不同对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存在上市直融需求。商业银行可利用多元化业务平台,通过内部联动为家族企业扩张中的各类融资需求提供服务,包括上市、并购、重组等服务。
4、家族企业资产管理服务。家族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盈余资金存在一定的投资需求,并最大化发挥其效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等方式满足家族企业的资产管理需求。流动性与长期投资,分析其具体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利用银行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家族企业经营后期,尤其是代际管理权更替时,大多会产生资产规模和股权调整的需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对家族成员的业务机会和银行相关产品和服务
在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包括个人理财和财富管理)之外,商业银行可为家族成员提供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根据每位家族成员的个性化特征提供相应的资产管理服务。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收益率要求,为客户设计全面的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银行相关产品可作为资产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并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设置不同比重,形成不同的投资组合。商业银行亦可利用其他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实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不动产投资及管理等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资产管理需求。
三、商业银行开展家族理财室业务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家族企业咨询 Family Business Advisory,提供家族企业所需的信息和业务咨询,主动建立密切联系。商业银行可以从与其财产密切相关的家族企业入手,因为其掌握了全面的企业客户资源,可主动提供行业信息和业务咨询信息,并保持密切联系。
第二阶段:家族财富管理 Family Wealth Management提供财富产品,增加信任。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财富管理与融资等方面的能力,适时提供合适的财富管理和增值产品,增加对家族企业的信任和依赖,以提供进一步深入的服务。
第三阶段:家族管治及传承 Family Governance & Succession深入家族内部,提供全方位服务。家族理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财富之后的传承,而只有通过资本的增值,合理的财产增长,才可以保证传承。商业银行可以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做好家族管治,实现可持续财富增长。
四、当前商业银行需要开展的准备工作
首先,建立战略意识。虽然目前中国确实已存在发展此项业务的客户基础,而超富家族对家族理财室的潜在需求也在不断显现。因此商业银行应提早建立战略意识,充分认识此项业务的重要战略意义,为今后业务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人才储备。作为一个好的家族理财室管理者,必须了解3P。所谓3P,是指Protocol、Professionalism、People。Protocol,即家族理财室的管理者需要对各地的政策、法规有一个非常透彻的了解,之后通过一些合法性手段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Professionalism,即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家族理财室的团队,通常包括来自财务顾问、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投资经理、证券经纪、保险经纪、银行、信托等领域经验丰富的专才,为高净值人士提供资产增值的建议。除此之外还要处理投资管理、税务规划、慈善捐赠、信托和相关法律事宜,经手诸如教育、安全、管理房产及游艇等财产、法律事务以及人员招募等事宜,解决家族基金的永续问题。People,即管理者需要有很好的网络。由于资产类别众多,比如股票、债券、私募股权基金等等,团队需要应用各种网络进行各类资本运作。因此,商业银行介入家族理财室业务应加强专业人才的转型和培养,在业务正式推出之前做好相关业务人才的储备。
再次,进行客户和产品储备。商业银行必须有能够满足客户的充足产品储备,从而提供足够适合的产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可以从资金投资、企业融资、法律税务等相关服务、并购顾问等等方面进行产品研究和储备。同时进一步加强客户筛选和培育工作,针对超高资产净值的高端客户特别是超富家族的子孙,由于他们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很多不再愿意从事家族事业,因此对家族理财概念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具有潜在需求。
最后,逐步试点推进。家族理财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超富裕家族,受众面较小,加之目前国内对此概念的接受程度有限,因此商业银行可根据中国超富家族的分布情况,优先选择某些地区作为试点开办此项业务,集中力量成功树立标杆,创建服务品牌实现带动效应,从而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一、移动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劣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在于基于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已具备随时、随地、随身性。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这一块新兴领域的巨大蛋糕;而在中移动的战略中,领跑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布局毋庸置疑。但是移动互联网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其产品特性与以往中移动的主营业务、新业务的运营模式有巨大的差异性。移动互联网强调个人用户的体验感知、互动性,强调用免费核心资源换取庞大用户群体。例如腾讯的qq是免费的;淘宝发展初期开商铺、购物是免费的;百度面向个人客户的搜索引擎是免费的等。上述互联网巨头都用免费向个人客户开放核心资源,换取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然后考虑在此基础上实现商务模式创新,从而走向盈利。而这些互联网公司对中移动最大的羡慕,就是在于中移动的庞大用户群体、顺畅的收费通道、无处不在的线下营业厅。但是,移动互联网公司要求战略调整灵活、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巨大资源等,而中国移动受到政策、企业性质、决策制度等影响,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特性恰恰是中国移动的软肋。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支付业务的特性分析
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商务模式的快速涌现,直接推动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目前市场上第三方支付的主要受益点,集中在账户残值、沉淀资金利息及交易手续费三个方向。其中账户残值,是指部分用户因卡丢失等原因导致无法支取不记名预付卡账户资金进行消费,这部分资金因后续无法退还给用户而产生的收益;沉淀资金收益,是通过预付卡账户中资金沉淀、用户延后消费而产生的大量资金沉淀的利息收益等;交易手续费是指用户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商户为交易支付的手续费。2010年下半年度开始,已有3批企业陆续拿到了《支付业务许可证》,而中国移动专门为支付业务成立的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12月22日拿到上述许可证。
对于目前拥有庞大现金流的中国移动而言,沉淀资金利息的收益目前暂时不具备吸引力;且中国移动湖南电子商务基地领取到的《许可证》中,并没有预付卡的资质,由此中移动做支付业务的收益点,目前只能围绕交易手续费、用户黏性等方面。
三、中国移动的支付业务
基于手机的支付业务,中国移动已有多种多样的产品,例如手机支付、话费支付等。笔者觉得支付产品都必须要具备以下的要素,对用户才会有吸引力:
(一)稳定的资金来源
支付,本质上就是用户付钱的工具。支付工具包含现金支付、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等。其中,现金、与收入来源挂钩的银行卡,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其他任何形式的支付工具,在具备对外支付能力以前,都需要对账户进行充值。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用户为每次使用这个支付工具,都需要额外付出充值的行为,这在用户使用习惯上已经增加了成本。
(二)便捷的支付通道
支付工具最核心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支付通道、为商户提供结算通道。支付的便捷性,往往与风险是对立的:例如2011年下半年chinapay通过银商、银联给出的无卡支付接口,只需要用户提供卡号即可从银行卡扣钱,但是前提是要求商户承担无条件的赔付风险。因此,一个值得推广的支付通道,必须在合理、可控的风险下,考虑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
(三)友好的商品/用户交互界面
支付,最终还是为服务或商品提供服务的。对于现场支付而言,这个不存在障碍,用户可以直接面对商品、服务;但对于远程支付而言,如何借助互联网、短信、IVR、WAP、客户端等,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交互界面,也是一项关键因素。
(四)使用该支付工具对用户存在价值点
价值点可以有很多内涵,商品的直接折扣、省时省力、尊贵身份体现、消费积分、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等都可独立或联合成为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可以是实际的利益收获,也可以是虚拟的心理满足。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中,话费支付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用户的话费账户永远是有钱的,这满足了资金来源这个第一要素;通信账户支付目前是通过“WWW网站+短信确认”的模式与用户完成交易对话,这对通信账户支付业务的目标客户群体而言,门槛很低;最后,通过一个短信购买一些小额的、快捷的电子商务类产品(如游戏点卡等)对部分用户而言是非常棒的一个选择:这部分用户的每月话费甚至可以报销。
因此,2002年开始,中国移动话费支付业务已证明了这种业务有它存在的价值:该业务年度自然增长保持30%以上。
但是该业务存在致命的缺陷。由于促销因素产生的馈赠金,使得话费具有折价性,如需要将话费账户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对用户、商户开放,需要理顺非常复杂的成本核算、多方清算、商务模式、客户服务等问题。举个简单例子:如果用户使用话费购买某项商品,假设这项商品成本为50元,而用户购买价格为70元;恰好中国移动做营销活动,允许用户充1000送500、分10个月返还;该用户某个月话费消耗较多、用20元本金+50元馈赠金购买此商品时,移动是亏了还是赚了?
但是在支付领域,我们依然面临庞大的用户需求。于是我们考虑创建一些相对“简单、纯洁”的支付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通道。
基于上述,笔者对中移动的支付业务作出如下的建议,仅供参考:
1.完善运营支撑系统,继续推广话费支付业务:逐步完善运营支撑系统中用户话费账户的资金来源判别、加强话费账户消费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控制,在有效分析话费折价的基础上,对基于话费支付的商品进行合理定价、对运营的合作伙伴进行合理的收益分成。
2.关注用户远程支付需求,以缴话费应用带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近期已手机号码捆绑银行卡模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通过免费的自动缴话费服务大力发展无卡支付的用户群体,建立用户数据深度挖掘模型,对高价值、高信用度用户逐步开放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
3.大力推进用户手机号码的实名制,加强手机支付捆绑银行卡的无卡支付模式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