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经济发展的源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源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源泉

第1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对国内企业的影响逐步凸显,导致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高强度的人才竞争特性,促使企业审视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积极改进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人员的保有和作用发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人作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要素,通过对人的需求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发挥人的最大r值,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当今社会中,人才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促使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形成先进的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员工的科学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1)选拔功能。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一,通过有效的工作开展实现员工队伍的组建和高素质人才的选拔,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人力保障。

(2)培养功能。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行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巧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要想确保员工素质的先进性,胜任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养,确保员工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3)激励功能。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是发挥员工价值的基础,还应该考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问题,通过有效的激励体系的创建,实现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起到发挥员工最大价值的目的。

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问、地区间的联系,导致企业进行人员选择的空间大幅拓展,有利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企业的员工队伍中。但是,这也导致人员的文化背景、价值诉求等呈现复杂化特点,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需要依托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模式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构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有所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之前的一国或一地逐渐拓展到全球范围,这导致企业的业务范围随之拓展,造成企业的外派员工、本地雇员等雇佣形式增加,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习惯等方面差异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有所加大,稍有不慎将触犯所在国或地区的管理禁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或危机。

(三)企业间的人才争夺不断加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更为明显,人才的就业选择空间进一步加大,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呈现上升趋势。如何保有并吸引社会人才成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点。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几乎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要素,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四)企业的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态势。当前,随着企业业务的全球化拓展,企业员工的雇佣形式有传统的母国员工逐渐扩展为外派员工、本地员工和第三国员工等多种形式,导致人员结构日趋多元化,在满足企业的业务开展需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调整,促使其加强对员工的组织和管理,消除地域、文化等差异造成的员工之间的矛盾,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策略分析

(一)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到战略地位。要想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就需要转变企业决策者的认识,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纳入到企业决策的考虑范畴之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业务拓展应该考虑人员问题,通过对人员的选聘、派遣和管理的科学组织,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奠定业务开展的基础。

(二)创建多样化的人员培养和自我实现机制。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企业中,接受培训成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提升的共同需要,应该为员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使其接触并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晋升机制,给予员工施展抱负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具备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当前的企业中,人员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导致各类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充斥于员工队伍中,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设造成极大的挑战,要求企业的人资主管部门和人员加强对员工的个人诉求的调研,在合理的范围内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策略。经济全球化导致企业朝着跨国公司的模式发展,这要求企业的相关人员具有国际化背景和思维,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业务人员的本土化,降低业务的拓展阻力和人力资源成本。

第2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会计梦是基础前提关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会计梦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会计梦产生的基础与前提。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中国会计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中国会计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养分,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会计“强国梦”的坚实基础与重要前提。因为经济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党的“十”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与会计改革发展是相辅相承关系。经济学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与该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体现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同样,一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反射作用,体现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它包括:资金、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者及其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生产技术等要素。生产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包括:经济政策、财经制度、会计准则、思想认识、人与人的分配关系等要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促进经济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阻碍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发展是同一矛盾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当时的经济政策、财经制度、会计准则、分配关系等已经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要求,阻碍了经济发展。这时,生产力迫切要求生产关系中的经济政策、财经制度、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制度等进行改革、创新、发展,以适应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企业引入了大量外资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政策、财经制度、会计改革等发展,因为会计改革等要素的发展,所以促进了经济进一步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经济条件和基础,在继承中转型,也要顺应形势变化在创新中升级。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者联动起来,重点推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方面的作用,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以上措施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范畴,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这些措施综合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生产力的基本内涵,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中的经济政策、财经制度、会计准则、思想认识、分配关系等要素在较短时间内容易改变。生产力中的资金、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者及其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术等要素在较短时间内不易改变。但在特殊情况下,生产力的某些要素快速发生改变,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使生产力实现了从低一级向高一级“质”的飞跃,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会计改革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承,循环往复不断地进行下去,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

第三,中国会计改革发展与中国会计梦是动力源泉关系。会计改革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和人力资源支撑,为中国会计“强国梦”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会计改革发展对中国会计梦提供的动力和源泉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的。中国会计梦是一个较长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在会计行业的反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所以,会计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国会计“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要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也要过三个重要阶段,即:中国会计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提升阶段、建设会计理论强国阶段和建设会计强国阶段。为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与“中国梦”,每个会计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牢记会计强国梦。会计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和“中国梦”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会计人的心底,体现在具体工作上每个会计人要用苦干实干的具体行动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用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的优异成绩助推“中国梦”,为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和“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牢记会计人的使命。服务经济发展是会计工作者的本质任务,每个会计人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前提下努力促进本单位、本系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一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体系,认真落实会计核算规则制度、财务报告制度、会计内控制度、会计考核制度等。二要认真执行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从会计账户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制作、会计报表及附注的编制等都要认真制作,符合规范化标准要求。三要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及时、准确、完整地入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第四,克服无关论。会计人员要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进行分析、归纳、提高,并向有关部门或有关杂志反映,遴选出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会计改革发展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设会计强国做出了贡献。第五,认真撰写论文。会计人员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用鲜活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价值的会计理论,以丰富我国会计理论宝库和世界会计理论宝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实现中国会计“强国梦”贡献的力量。

第3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作者:贾芝锡 单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

经济区域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的发展。开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加强区域经济规划,发展各地区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全国矿产资派经济区划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地质矿产部的政府职能,实际可归结为社会性和行业性两方面职能。其中社会性政府职能主要是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到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管理。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同社会资产一样,也是人类物质财富,二者构成人类的两大物质财富。履行管理矿产资源的政府职能,实际是履行管理人类两大物质财富的一大物质财富的职能。进行全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就是要为政府履行管理矿产资源这一大物质财富的重要社会职能提供决策科学依据。具休要求达到以下三项目的。第一,同全国第二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和成矿远景区划相衔接,从全国经济和地区经济两个层次上弄清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基础(家底),特另lJ要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上,弄清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基础,转变过去只是从资源到资源的非经济观点。第二,为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992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谈到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区域经济规划时指出:“发展区域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台阶。”他指出:“全国经济的确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全国性的,由国家根据国力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产业政策,统一考虑布局与发展。二是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当经济规模还比较小,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时候,由国家一个省一个省地安排地区经济计划,曾经有效地指导过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当每个省区经济都有了相当规模,经济模式已从产品经济转到商品经济轨道上之后,地方财力发达了,开始考虑自身的发展,商品市场大大跳出了一个省区的范围,这时如仍按过去的办法去做,很显然就不适应了。”第三,为全国地质勘查产业进一步调整战略布局和结构,特别是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地质勘查产业战略布局和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过去地质勘查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注意不够的。今后,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重视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又要董视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不搞好全国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就不能同时搞好这两个服务。

(二)区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按照实行全国地质矿产资源全程管理的政府职能和为区域经济规划服务的要求,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综合研究和消化已有的全国和地区经济区划研究成果。掌握以地区经济区划为基础的全国经济区划体系和不同方案,并且着重研究同地质勘查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并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划方案。例如1985年提出的三大经济地带和全国6大经济区的划分,1991年提出的全国10大经济区的划分,1992年全国7大经济区的划分。只有研究清楚经济区划,才能结合地质矿产资源的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正确地进行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2。在研究全国经济区划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全国地质矿产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成果,进行能源区的划分,如煤炭能源区、石油天然气能源区以及能源富集区、能源贫乏区等的划分;非能矿产资源区的划分,如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区以及富集区、非富集区等的划分。还要进行不同开发程度和加工程度区的划分,如待开发区、已开发的矿业区、原料材料工业区和高加工度的制造工业区等的划分。为了科学地进行上述经济区划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必须编制4种经济和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基础图件,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国地娜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图。(1)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编制此图主要为了研究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程度和区域地质研究程度,最后为了结合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结合研究其他自然资源,研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资源前景分析和未来开发利用经济效益预测提供依据。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自然赋存状况,有没有矿和矿的自然赋存状况如何,这是决定矿产资源能否开发利用的第一位前提条件。没有矿,什么也谈不到,当然不可能谈到开发利用。编制了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不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程度比较低、查明的矿产资源比较少,而且可以直观地了解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大,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小,从而指明地质勘查布局与部署的方向。(2)已知能源等量线图。所以需要单独编制已知能源等量线分布图,主要是因为能源和其他物质资源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非能物质资源一般作为劳动对象(原料或辅助材料)构成物质产品的主体一(基质),能源则在生产中通过释放(输出)能量使物质产品价值增殖而自己被消耗掉。高耗能产品,一方面是高耗能,另一方面是高增膨产品因为大量吸收能量而使自己的价值大大增殖。因此,能源经济问题主要是大大提高最终有效利用率,而不是减少其消费总量的问题。编制已知能源等量线分布图的方法,主要是把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一律按每公斤7000大卡发热量的标准换算成标准煤,然后按煤田、油田、气田和水能产地地理座标,按规定的经纬度网格将网格内标准煤加总并将总值标于网格中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3)国民(内)生产总值等值线图。编制此图是为了配合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进行矿产资源的按术经济条件分析、评价和资源经济区划。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的主要工作和方法,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和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4)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同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一样,此图也是为了配合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进行矿产资源的地质技术经济评价和区划。编制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的方法,同样以县域为单位,先用劳动者人数去除国民生产总值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值按县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3.经济增长和结构变更及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研究。以1987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加以改造,把地质勘查业和矿业两个产业部门从中独立出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地质勘查和矿业两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进行全国和各省区农、轻、重和重工业中矿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相互之间的比例结构分析,进行不同结构类型区域的划分,并对全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更预测,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研究。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可利用性)评价,就是通过矿产资源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研究矿产品价格、矿石品位、矿石可供量(可利用量,下同)相互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电脑,求解任一矿产品价格条件下的矿石最低可采品位和可采量,即可供量或可利用量。其基本原理是:一定类型(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的矿床,矿石品位在矿体中总是呈某种状态分布,譬如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等等,也就是一定品位的矿石量是一定的,因为一定的品位圈定的矿体是一定的。而一定的矿产品价格(或者成本)只能开采一定品位的矿石,因而其矿石量也是一定的。普遍的规律是:成本一定,价格越高,可采矿石品位可以越降低,因而可采矿石量越多,也就是矿石的可供量越多;反之则相反。或者,价格一定,成本越低,可采矿石品位可以越降低,因而可采矿石量越多,也就是矿石的可供量越多;反之则相反。运用数学方法和电脑技术,建立的这种经济可供量评价自动化系统,就是矿产资源的经济可供量(可利用量)评价系统(Miner尽1Availabilitysystem),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矿产品价格和矿山生产成本的变动,矿石可采量也随之变动,因而是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的最有力最可靠的工具。研究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不仅要研究本国资源,而且还要研究国外和全球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只有从全球战略观点出发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另外,还要求充分利用成矿远景区划和预测成果,对矿产资源的远景进行预测。5.矿业城市及其发展问题研究。矿业城市是重工业的生产点和发展起点,也就是一个矿产资源经济区、矿业经济区的中心。因此,通过矿业城市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就可以了解所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业发展的状况和历史,从而也就能够把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同地区经济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经济观点,彻底克服纯自然资源观点。确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经济观点,就是要确认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即劳动对象要素和劳动资料要素,是人类物质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尖锐批判过“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拉萨尔观点。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上衣、麻布等等使用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②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实际就是为合理规划和使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为更有效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第二,一定要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按照党在这个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要求,通过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认真研究矿产资源的自然丰度、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进行矿产资源不同富集程度地区的划分,矿产资源富集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区的划分,为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地区发展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早在193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存在着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这种重大的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表现在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经济利益差别和不平等。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一定要贯彻这个指导思想,为搞好区域经济规划、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全国生产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从而为实现全国经济和地区经济特续、协调发展服务。第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还要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变更演进、产品贸易结构变更演进的时序规律和地域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而不能就资源论资源,就资源区划论资源区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业发展,固然首先取决于矿产资源,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自然丰度、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等自然赋存状况,但矿产资源的自然赋存状况解决之后,矿产资源是否开发利用和开发利用(加工利用)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由经济实力决定的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证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对矿产资源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方针政策,从而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我们在通过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进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有合理的地区布局,而且还要有合理的时序部署。总之,什么地区、什么时期开发什么矿产资源、发展什么产业,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切忌盲目性。最后,关于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的方法,前面已经原则讲到。这里需要集中强调的,就是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只讲哲理不讲数理。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很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数理统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而且还要求制图进行图解分析。其中,数量分析最重要的是编制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增长与结构变更预测,图解分析,最重要的是编制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进行高等值线分布区与低等值线分布区的划分等。

第4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关键词】非公经济 城镇化 关系

非公经济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为建设资金和就业提供物质保障,它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城镇化的建设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一、非公经济

非公经济是除公有制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非公经济包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经济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二、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用城市代替乡镇,推进城市化进程。城镇化以城市化理论为基础,更加突出了城市化的发展途径。城镇化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城市化由工业化带动理论,工业化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在现有的工业水平上,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非公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

(一)非公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首选。

简单来说,城镇化就是人口自用流动和聚集的过程。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步伐就应该加快人口、资源、资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商业交换是加快流动的主要方式,随着自由经济的活跃,非公经济拥有更加明显的优势。非公经济是我国税收和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非公企业创造了我国一半的税收,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经济总量占国民经济的一半。

通常有三类人能在城镇中稳定下来,第一种是在城镇中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以业主的身份稳定下来;第二种是在城镇中找到了稳定工作的人,定居城镇;第三种是在乡村创办了非公有制的现代化农业。由此可知,非公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首选。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为更好发展非公经济应该高度重视以下方面。

1.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有些部门从城镇化建设中谋取利益,甚至抬高地价。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提出城镇化建设方针,本着促进的初衷,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起到了阻碍作用。投资经营环境是非公企业生存发展基础,它能保证非公经济的稳定发展。

2.增强农村信用社作用,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

城镇的非公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由于规模较小,能力有限,资金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应该加大对其的投资和融资力度,增强乡镇中的主要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一些贫困地区中存在存款大于贷款金额,贷款贷不出去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同时实现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化,有效缓解城镇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城镇非公经济的发展。

3.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

工商联协助政府机关管理非公经济,是党和非公人士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它在非公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商联的基层组织乡镇商会和同业公会等在投资融资、技术传播、信息交流、管理沟通和行业培育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4.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据相关调查,特色产品是地区的一大亮点,不但能成为全国单项冠军,吸引眼球,还能创造数亿甚至是数十亿的价值。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全面计划,打造特色产品。

(二)城镇化加快了非公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而城镇化的发展加大了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城镇化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加快了民主发展进程,从而加快了社会发展脚步,缩短了现代化发展进程。城镇化的发展有效地聚集了人口、资金和技术,为工商业的成产经营节约了一定的投资成本,为工商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销售环境。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人员、资金和技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这有利于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的交易市场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非公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相互促进。

注重经济的弹性增长、强化竞争、追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非公经济是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泉,通常城镇依靠市场经济得以建立。而城镇化建设中会吸引大量的人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能够推动非公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地区、县级市已经形成自己非公经济发展体系,这些体系以当地城市为资源聚集地,自由流动程度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的经济规划、政策左右经济资源的循环。因此,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四、结语

为保证城镇化建设的稳步进行,国家应该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外资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为非公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透明度销售市场,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和工商联组织的作用。增强信用管理能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促进非公经济和城镇化的共同进步,最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03).

第5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一、引言

“人力资本”的思想在经济学研究中早已出现,其渊源可追溯至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的载体――劳动力,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力的数量即指劳动年龄人口,其结构与经济增长绩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所谓“人口红利”即是指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比重持续上涨这样一种生产性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供给和源泉,由于人口红利的存在,资本边际报酬可能不会递减[4]。劳动力的质量涵盖了技巧、熟练程度、判断力等一系列体现劳动能力水平的内容,与现代所讲的“人力资本”核心概念类似。“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也伴随着人力资本理念的萌芽而发展。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提升劳动力的质量对于提高劳动能力水平的决定性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熟练程度的重要源泉[1];穆勒指出,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萨伊认为,教育培训支出的资本利息应当包含于劳动力的报酬当中。

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就职仪式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并于1961年发表同名著作,标志着系统性的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诞生。舒尔茨的一系列观点在当时看来有违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实证研究和新兴经济理论皆印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享受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但在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3]。如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如何在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同时加快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或许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概述

舒尔茨指出,动态经济增长中的许多谜团和悖论都可以引入人力资本投资来解释[2]。例如存在于相同种族、年龄、性别的工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不同个体之间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这从侧面反映出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动力。舒尔茨同时指出,外来资本,尤其是有形资本“缓慢而逐渐”的进入,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讲是有益的,但若只专注于有形资本的投资而忽视了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那么劳动力人口质量问题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2]。我国目前正在远离投资拉动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高人口基数所带来的高储蓄率和高劳动力供给也将消失,根据舒尔茨的理论,人力资本的提升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增长的源泉。

舒尔茨提出,提升人力资本的方法即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健康医疗服务投资[2]。健康因素对于人力资本最显著的贡献在于增加劳动力人口。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劳动力年龄也在增长,进而劳动力人口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劳动力质量方面,健康因素不仅仅影响到劳动能力,还影响到劳动熟练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必要的判断、反应能力。因此,对健康医疗服务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

第二,在职培训[2]。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职培训为人力资源带来相对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技能提升,是需求方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表现。

第三,传统学校教育[2]。包括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即学校教育,并且教育对于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十分显著。计量分析表明,在我国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劳动生产率将上升17%[5]。

第四,职业教育[2]。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职业教育更加面向劳动力市场,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该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成本收益率相对高于学校教育,回报年限也相对较短。

第五,个人或家庭为工作机会而进行的迁移[2]。这种迁移较多地发生于年轻劳动力。大多数时候,迁移对于提升劳动回报、改善工作环境有着正相关的影响。对于年龄较大的劳动者来讲,迁移可能不会对当期的劳动回报带来明显改观,但对于下一代来讲,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改善,均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必要条件。

三、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和劳动力人口结构转变,我国已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传统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3]。因此,提高劳动力人口质量,加快人力资源资本化是促成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到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源泉的必要途径。

第一,进一步重视基础义务教育和扩大义务教育范围。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无论从普及程度还是教育水平来讲都存在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大量的学龄人口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学龄人口将来又恰恰会成为劳动力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着力提高这一部分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对于西部地区、落后农村的教育经费划拨,重视和改善弱势群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的情况①。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区域化转移,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当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我国制造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从而延续人口红利[4]。

第二,发展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然而学科设置等各方面不面向现实需要,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企业职位空缺无法招到合适员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弥补这一不足和改善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补充,二者共同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均衡。

第三,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这两项改革的目的是维护人力资本存量的健康发展,加速社会人力资本的形成,彻底摆脱旧有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在这一领域具有绝对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不仅仅从社会层面看待医疗和社保改革,更应当从本质上认识到这两项工作对于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6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学科,是市场经济的产物。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性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不仅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会计。因此,本文拟对中国在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作一探析。

一、知识经济突显人力资源的重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并逐步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展。

所谓知识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社会经济领域将发生一场“知识革命”。

1.人力资源成为创造超常效益的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不仅仅局限于土地、劳动和资本,还有更为重要的知识。知识带动技术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才是创造效益的最重要的源泉,忽视知识在创造效益中的关键性作用,无疑会导致企业失败,而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更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2.融智比融资更重要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让其顺畅流动,当然重要。但用知识经济的眼光来看,融智比融资更重要。因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企业最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企业拥有了高智能专家组成的人力资源,那么,企业就会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和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各种经营风险。从而为企业创造大量财富。

二、传统财务会计忽视人力资源的价值

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经济资源。它具有资源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独有特征。

1.人力资源是介于智力成果与一般资源之间的以独特形式存在于企业的特定资产,是企业经济资源中最为活跃、独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明显的价值特征。

2.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可以创造出比人力资源本身更大的价值。人力资源的耗费不仅在产品销售或劳务收入中得到了补充,而且还得到了增值。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传统的财务会计只确认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物的因素,而对于在收益形成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人力资本却未纳入会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由于没有确认人力资源的价值,一方面造成了资产反映不全面,低估了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完整的人力资源信息(仅限于人事部门提供的信息),而且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更不能满足报表各方使用者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势必影响其决策判断。因此,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必然。

三、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的会计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的投入值,人力资源价值则是人力资源的产出值。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个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反映企业资源占用和耗用的其他经济资源即人力资源的投入值,主要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投入的计量和摊销的程序和方法。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和人力资源投资的特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计人“人力资产”账户,然后在各收益期间合理摊销。将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为人力资产,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成本信息,从而拓展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为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核算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价值是指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其潜在价值的度量结果。

第7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关键词:价值;经济;发展;意义;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22-02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但由于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人们近年来讨论的热点。因此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并使它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则是构成价值的实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价值源泉

人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是指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而各种生产资料不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却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价值转化为价格

价值的创造是在生产过程进行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格则必须要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而使商品的本质形态转化为现象形态。因此,就出现了价格与价值、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甚至出现现象掩盖本质的假象。价值的本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超额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因此,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的作用下,必然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并按高于个别价值或按高于个别价值但低于社会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企业因此就会获得超额价值,即“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样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这就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二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新的产业和新的部门不断涌现,从而全社会的劳动总量不断增大。其结果,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而且也增大了全社会的价值总量,即增加了社会财富,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运行的指导作用

根据价值规律原理,商品的生产者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使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下转126页)(上接122页)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适用,这要求生产者要自觉地不断改进技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地增长。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则必须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所以,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分体现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二是有健全的各类商品和要素的市场,并形成了完备的市场体系。这也是现阶段市场建设应遵循的目标。

(三)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的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岐视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劳动等。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管理制度跟不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导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热衷于追捧西方经济学,这难免在意识形态导向上出现偏离经济学的危险,产生资产阶级自由化及金钱万能、蔑视劳动等思想。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难发现,其症结在于淡化了的指导。为此,我们要继续坚持的指导地位,要用的发展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意识形态上要重树“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通过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力争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团结友爱”的社会环境,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8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一、概念和特征

产业集聚,就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提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的过程。产业集聚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它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通常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中国同类产品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中国目前的服装行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其次,产业集聚使得专业化分工得到了发展。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生产链分工细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中下游企业都可以有选择性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使得产品生产成品显著降低。产业集聚加速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实现优胜劣汰。分工深化还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成本。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计算机、彩电、手机等产品的生产基地,由于产业集聚产生了规模经济,使得这些地区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要低很多。

二、成因及优势

(1)市场创造模式。在某区域内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相关信息,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周围。在中国,这一模式运用最成功的地区是浙江省,出现了很多具有庞大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很多个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产业集聚区。往往以一个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通过逐渐发展,更多的生产单位集中在这个小区域内,之后就形成了专业化市场。产品的生产促进了市场的出现和繁荣,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2)资本转移模式。这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靠近市场或节约成本,决定重新选择生产区域,并投资于一个新地区的时候,也会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向这个地区聚集。产业集聚的出现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它促进了行业在某一区域内企业的分工与合作,使产品生产成品显著降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集聚区内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产业集聚中,新工艺和新技术可以迅速传播,同处一地的同行业企业由于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实现产品的创新。这也是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

三、关于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若干思考

(1)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业集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结果,是提高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通常竞争力强的产业都形成了产业集聚。从中国当前形势来看,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聚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这种关联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视。(2)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这一概念。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聚密切相关,这也会导致如果一个地方并不具备某个产业集聚的条件,而强行要发展这个产业,失败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产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种增长机会和这个地区现有的生产基础密不可分,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这个地区是否具备相关产业集聚的条件,因此一定要对产业集聚的概念有个全面的把握。(3)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并不矛盾,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方面,产业集聚的一开始形成时,就是因为某地具有资源或者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分散在其周围地区的相关产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先后转移到该地区并形成产业集聚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等诸多原因,集聚地区又会就会引来更多的企业向该地进行产业转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较大的规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当集聚规模超过经济发展最大承受范围时,就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的现象,发达地区就会把一些不需要的产业向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时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发展新一轮的集聚产业。(4)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产业集聚,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决定发展什么产业时,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国情,决不可强制性地促进某种产业集聚,这种做法可能会把事情搞砸。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公平的、宜商亲商的市场环境,供给公共产品和提供优良服务,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9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

1商务英语的涵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或EnglishforBusiness)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经济、贸易、营销、管理、信息、法律、金融、财会等等都属于商务领域。从语言层面上看,商务英语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人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有了更大的扩展。

2物流经济的发展

物流,顾名思义是指“物品的流动”。它将经济活动中所有供应、生产、销售、运输、库存及相关的信息流动等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总体,关心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费用。物流是一个新兴的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生的现代化产业,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行业。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几乎可以用唇齿相依来形容。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28亿美元。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7年保持在15%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拉动了社会物流总额的持续增长。2008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514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2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3.6%。2008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63.6%。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9.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1亿美元,增长19.1%。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物流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3商务英语在物流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物流活动伴随着商流活动区域的扩展日趋国际化,英语也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到日常沟通、单据书写、包装标识、信息传递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使用英语。跨国公司的商流活动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是全程化、一条龙和门对门,信息的传递也要求必须是英文的,这就要求物流业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准确的沟通,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英文合同的能力。我国的物流经济与世界分不开,要想在世界之间发展物流经济自然离不开商务英语。凭借商务英语可以“纵横天下”的优势,锐不可当的气势,人才辈出的态势,一定会推动物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务英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减弱国际供应链壁垒,增强国际供应链系统

中国现代物流经济增长也是从增强供应链来实现的。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将中国企业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例如,通用电气,惠普,摩托罗拉,戴尔,IBM,柯达,沃尔玛等跨国公司已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同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转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供应链的体系中,供应链的成员遍及全球,生产资料的获得,产品生产的组织、销售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得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的。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增加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拥有大批能用商务英语从事全球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工作的人才,以减弱国际供应链壁垒,增强国际供应链系统,降低企业成本,寻求资源利用率和利润的最大化。

3.2融入国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说明我国的某些物流企业已具备在国际竞争的实力条件。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参与跨国企业在华物流业务,扩展市场范围。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在华物流业务。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企业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了海外服务能力。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人们达成一种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要实现物流无国界,自然离不开语言这个交流和沟通工具,商务英语无疑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3更多地分享新技术成果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技术的落后。目前国际通用的而我国发展落后的就是EPC(electronicproductcode)技术,即产品电子代码,它是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为载体的物品编码标准。根据埃森哲中国RFID/EPC技术应用调查,我国EPC实行起来还有很多的困难。值得欣慰的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BRIDGE”,即利用RFID技术给全球提供解决方案。我国积极参与到EPCglobal的计划当中,中国香港还作为实验地区。要分享这些新技术成果、措施和经验,自然也离不开商务英语。我们需要一批精通商务英语的人才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介绍、采购、引进、采用、实施、推广国际物流经济技术发展的各种新成果、新经验和新做法,实现分享和共赢,共同推动国际物流经济的发展,抵制各种危机,规避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