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3]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3):69.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竞争;反垄断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82-01
一、 反垄断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008年8月1日起,反垄断法才正式在我国开始实施,可以说它是在各国的反垄断法已经普遍建立的情境之下,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吸收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今各国都认识到了完全的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固有的缺陷,政府的适度干预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过”尤“不及”都会导致限制竞争的现象出现。《谢尔曼法》最初颁布时是为了限制大公司和大托拉斯的出现,从而限制过度膨胀和集中的经济权力。现在反垄断法的适用已经扩展到了农业、工业、商业、旅游甚至是体育和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
垄断的出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是由于企业自身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从而促使自己不断的改进技术、完善经营管理来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当企业一旦获取了这种优势地位,由于其本身的趋利避害性总是试图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自己的这种优势。甚至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共谋、联合限制竞争等非法手段来获取超竞争利润。
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别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行政垄断。政府过度的使用公权力来干预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往往对经济的破坏更加强大。而反垄断法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垄断,还是行政垄断都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这对于促进形成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同时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必需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两低两高”(即产品低附加值、企业和劳动者低收益,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二、透过案例窥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腾讯与360之争案”。
本案源于奇虎360对腾讯进行了名誉诋毁。事实上是360首先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然而案件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却是腾讯的过激行为。腾讯本可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其却意气用事,不顾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采取技术手段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 软件。此行为遭到广大QQ用户的一致谴责,然而消费者却迫于多年的使用习惯以及转用其他软件的过高成本,不得不卸载360。
笔者认为腾讯作为一个资产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庞大企业却能置亿计用户的利益和感受于不顾公然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相对人不能使用360软件。与国外反垄断案件的隐秘性相比,其裸的违法行为更加反映出我国市场上垄断行为的猖獗性。再者360与QQ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在之前也已经数次交锋,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其缺乏最基本的敏感性,执行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些情况突出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法律环境有待改进。
三、 完善反垄断法,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构建竞争文化开始
“文化是浸透在骨子里的血液。”中国几千年前就在讲“无为而治”、“和”文化,即使是现在也仍然在讲究“和谐”。其实中国并不缺乏竞争的土壤,比如说升学、找工作,甚至是购买为数不多的商品,可以说现在社会中不论何时何地都充满着竞争。但是,由于特权的存在扭曲了中国的竞争文化,前休斯顿的州长为了看一场球赛要自己去排队买票,最后还没有买到,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对权力的畏惧源与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发现特权现象严惩不贷,使平等的思想和竞争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构建起平等的竞争文化,建立起反垄断法实施的竞争文化基础。
(二)立足当下,解除拦路虎——打破行政垄断
我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禁止行政机关实施的反垄断行为,五十一条规定了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垄断的处罚决定。对我国这样一个受中央集权制影响深重,在近代又实施过政府计划经济的国家,行政垄断的荼毒由来已久。可以说,我国的反垄断法直接规定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即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特色,又突出反映了我国现今行政垄断的严重危害性。
[摘 要]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反思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并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和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在理论上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1.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Closing Materials Cycle system)。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在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流程是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传统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性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是物质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以及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运作,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反馈式流程。在这个反馈式流程中,从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部分经废物利用等技术加工分解形成新的资源返回到经济运行中;另一部分经环境无害化处理后形成无污染或低度污染物质返回自然环境中,由自然环境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称之为闭环流动型经济或循环经济。
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主张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如果不遭受人类的破环,通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生态平衡,能够稳定地存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绿色植物、藻类等生产者从太阳辐射中吸收能量,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消费者和微生物、真菌等分解者的作用进入土壤库,土壤库中的物质作为生产者的营养成分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这个系统中,只有太阳能是来自外部的支援,只要太阳能不耗竭,生态系统就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能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3.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突破传统以GDP为导向的经济模式。GDP的增长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产生的产出效应;另一种则是投入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产出效应。要素的增加等于粗放外延方式,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与集约内涵方式相当。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基本是一种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而后者则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循环经济相对于非循环经济,更体现了质量效益增长的特点,而不是在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耗费资源线性方式增加GDP,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依靠循环经济的实施来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保障。循环经济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保障资源利用的代际均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生产原则。
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湖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湖南农业经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今后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村高效经济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业项目的薄弱一直是湖南的“心头之痛”,几年前就提出的“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恰好起到了实现外源性资本与本地产业紧密、迅速聚合的载体作用。湖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在新建工业项目时,能耗标准将作为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
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只有摒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环境资源的成本投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把过高的资源消耗降下来,湖南省的经济才可以保持较好较快地增长。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水、煤、电、油气和矿产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在资源上,湖南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等美誉,同时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水利、旅游和生态资源也具有特色。湖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是东、西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基地和物质仓储基地,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湖南经济的发展应该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似乎更具可操作性。
湖南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湖南省目前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挖掘潜力。湖南省工业耗能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高耗能企业能耗占全省工业能耗总量的90%。因此,通过调整结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今年6月2日,大唐金竹山电厂2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被爆破拆除,标志着湖南省关停高能耗小火电机组已全面展开。据了解,“十一五”期间, 湖南省将大力开展火电“以大代小”工作,关停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今年内将关停40万千瓦,并建设一批大型高效环保机组。虽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发展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地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能把资源利用提高到印度现有的水平,我们将能节约大量的宝贵资源,并能保障经济快速地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现在,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实际上,湖南省通过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已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底至今年3月,洞庭湖区234家未能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陆续关停后,洞庭湖水质出现转机,由局部五类和劣五类转至地表水三类标准。2008年来,岳阳市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底线来严防死守,在严格项目环境准入的同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狠抓执法监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谓一举两得。湖南省今年实施的《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试行)》,首次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地党政官员的年度考核内容,湖南省对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也是越来越强硬。300多家能耗在1万吨标煤以上的用能大户,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实行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直接调度分析,及时掌握能源消耗状况。其中有色、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的28家“全国千家节能行动企业”,也成了省、市两级节能监测专门机构的重点监测对象,全部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及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推进技术进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宏观指导;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湖南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湖南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可见,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湖南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一、加快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
首先,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整的力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一步对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进行扩大,通过加大对分配调解的力度,从而实现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确保居民消费能力能够得以增强。
其次,在财政支出中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可以有效的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使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从而能够使居民消费的预期得以实现。
最后,培育内需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稳步的进行推进,这不仅有利于投资料需求的拉动,而且对于推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的群体,确保居民消费能够进一步增强。由于当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以通过拉动城市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符合城市居民的农业人口进行转移,从而有效的在城市中将其内需潜力释放出来,这对于城乡结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将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中,需要加强创新,使市场规模的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通过集成创新从而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从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加快经济的发展。
2.更好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发展过程中,其关键所在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而且也会对产业发展低碳化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为中国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所以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技术进步、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带动结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确保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有效的将技术、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在一起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时对于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从而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将信息化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加快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在农业、消费品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快技术上的创新,从而打造自主品牌,实现核心技术的本土化,有效的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需要以企业作为其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将各种创新要素有效的集聚在企业中,有效的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在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创新活动中掌握主动,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5.加快发展生产业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生产产业,更是处于严重滞后状态。而且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能耗高及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而且核心技术的品牌效应都较为缺乏,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经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息息相关。因此,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转换。
三、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其与政府职能转变存在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政府职能转变下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在当前实际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不仅存在越位的干预经济活动的情况,而且还存在较多缺位的情况,过分的对GDP增长进行追求,而对社会发展较为忽视,不能有效的发挥政府服务职能,过多的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所以要想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则需要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快促进社会公平,运用多种手段来依法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四、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实行节约优先发展战略,节水、节地、节约各类资源,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及利用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利用产业化;
三是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减少碳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五、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必然性,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结构调整 精品 药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把辽宁省的医药产业基地建在本溪,举全省之力,用3—5年时间,把本溪打造成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规模,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2008年1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为本溪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本溪按照城市和企业“两个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努力谋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本溪尽快由钢铁一个产业支撑的一代城市,升级换代为由钢铁和生物医药两个产业支撑的二代城市,最终形成“一条大道、一个产业、一座新城”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至2011年末,“中国药都”已引进各类项目226个,实现投资总额983亿元,引进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单品种达到47个, 产业发展打开了产能释放的新局面;已经引进37家科研机构,拥有在研新药122个,已经形成企业、研发、孵化、中试、教育等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精品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是本溪经济结构大调整的需要,也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国际都市经济圈的必然要求。
1 本溪选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凭借区域优势打造精品工程以增强经济实力
本溪有着得天独厚的药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本溪就是全省的制药基地,中成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全省第一。早在2006年,本溪就做出战略决策,要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以促进本溪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国家将现代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重点扶持;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在沈、本两市接点上建设“中国药都”,决定举全省之力支持“药都”发展,用三到五年时间,使本溪医药产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在建设“中国药都”上,本溪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决定》,在土地、财税、科技、融资等方面提出了优惠和鼓励政策,为客商提供最佳发展环境。
本溪的优势:(1)国家森林城市,林地资源、水资源丰富,特定的气候、地理条件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本溪的野生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总蕴藏量很大,多年来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优势品种。本溪目前有各类野生中药材1117种,自然蕴藏量达2200万公斤,还有80万亩的药材种植园,其中人参、辽细辛、辽五味等北药驰名中外,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本溪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源泉。(2)本溪有60年的医药产业发展历史,积累了众多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基础。(3)本溪既是辽宁近中心城市,又是近海城市。“中国药都”位于本溪和沈阳之间,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4)本溪在建设药业基地的同时,也在依托药业支撑建设一个新城区,在沈阳和本溪的结点上,通过形成20平方公里的药业集聚区,支撑起规划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本溪新城区。新城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实现“中国药都”产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使“中国药都”成为“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中国药都”开创了产业、大学、城市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模式,占尽地利人和的优势,形成了开创精品工程的依托。自2008年4月,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开始启动以来,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药业基地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奇迹。中国医科大学、修正药业、东北制药等120余家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相继入驻产业基地,总投资已达130多亿元,投达产后可形成销售收入334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集、教育培训等功能齐全的配套格局,产业集群雏形迅速呈现。大学进药园的好处是可以围绕大学的基础研究进行产业扩散,为医药基地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实现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特别是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这三所国内顶级医药学府的加盟,使“中国药都”在学术科研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令国内同类园区望尘莫及。
“药都”建设的实践证明,它开创的产业、大学、城市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模式,构筑起“中国药都”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引发了快速的产业集聚。现在,“中国药都”已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并成功申报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很快还将晋升为国家高新区。
2 本溪打造精品医药原材料基地,是保障“中国药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药都建设是本溪未来经济发展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作为沈本一体经济这一重要产业和规模药品研发生产基地,其发展壮大,对沈本、东北乃至中国的作用及影响将产生重大意义。在建成建好药都的同时,我们必须把医药产业链与本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相衔接。一方面,作为生产企业,其必不可少的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势在必行,并且有必要尽早规划、筹划,并与药都同步建设,以确保企业投产之时,原料供给的保障;另一方面,原料基地的建设不能脱离本溪地域资源的优势环境,使“药都”的生产与地区特色产业相衔接,以医药产业带动区域药材种植业同步发展,把医药生产企业与农事种植企业以及农户的利益真正形成纽带关系。
药都精品原料基地建设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2.1 智力型原料基地建设
(1)高端研发人才,药品研制生产所需高端人才,通过专业院校培养或面向社会聘用。
(2)销售人才,产品形成后进入流通领域,销售便成为实现产品价值重要环节,对销售人才的培养素质要求,要了解懂得产品效能和作用,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使企业产品实现最终使用价值。
(3)实用型人才。对产品原料种养殖及初加工所需人才培养,要求具备一定种养殖技能和经验,了解特殊原材料性能及如何培育种养出所需市场产品合格的原材料,同时培训一批加工原料劳动技术人员。对具有种养殖实践经验,而文化较低人才,要注重其文化培训。
2.2 物力型原料基地建设
(1)根据药都企业生产产品所需原料,应建尽早筹划、规划大、中型原材料基地,以药都为点,寻找规划辐射半径,范围内市、县、乡、村适合原料生长的地域,建设形成一村一乡一县乃至一市,一业一品的原料基地,并逐步打造形成产业链条,为惠及县、乡广大种植药材的农民创造条件。
(2)原料基地应借鉴订单式农业生产方式为宜,即公司+种养户+资金扶持形式。该形式有利之处:1)在于可以克服盲目种养生产;可防止和吸取过去原材料盲目种养生产,由于市场波动,影响挫伤种养者积极性的事件发生;2)可以确保种养户利益,即使在市场波动情况下,不会直接影响其正常收益,保证其利益不受过大损失;3)即使有市场波动也不会直接影响原料供给,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3)技术人员要对原料种养户从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精品原料。
2.3 交易市场原料基地建设
(1)在确保产品主要原料产业前提下,对其他基地不能产出的原料通过建市场进行交易,来补充其原料不足之需。
(2)筹建一处全省或东北最大原料市场,形成一个药材原料集散地,既能保证原料,又能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可使南北药用原料交流互通和互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是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2010年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当前,应在继续巩同经济总体同升向好趋势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复杂局面能力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也增强了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动力:二是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科技发展面I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也扩大了我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市场空间:三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回归实业将挤压我国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充实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四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面临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压力。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推进新一轮经济调整和转型,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中国经济实现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结构化问题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以上问题,部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分源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部分在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提高产业梯次转移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这种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然而,在现代产业链中,研发、生产、流通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形态。研发、流通环节的附加值远远高于生产环节,大体呈“V”形,称为“微笑曲线”。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的研发环节和流通环节,投入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品牌、管理等知识密集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跨国公司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国缺少核心技术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从事制造加工环节的生产,所需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厂房、设备、能源等物化成本和简单劳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产业承接质量和效益不高。提高产业梯次转移水平是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四)钱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饯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和广大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一)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从而谋取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上,除加大国家投入外,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至关重要。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开发,在产业化方面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上给予有效的帮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有力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优化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合理性,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重点培育生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市场分割,探索建立有效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尤其是在金融业开放、技术研发投入方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政策支持、商务服务的国际融合机制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大力促进东部大城市率先进行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若干个具有金融服务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商贸商务功能、信息支撑功能的大城市,带动我国生产业的整体发展与功能提升,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配置金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使金融体系的运行更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在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财税、产业等相关政策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向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效率提升倾斜。二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控,从严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提升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三是推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五)充分发挥人才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0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具备产生或支持一定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再有一种衡量的标准是常用发展指标是人均GNP增幅度,如果农业经济发展速率已经超过了人口增长率,就意味着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低碳经济概述
这种经济发展形式的基本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配合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让经济发展的方式得到优化或是转变,进而达到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减少对资源的占用,并最大限度的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让我国制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目标得到满足,这种发展模式是最为科学与合理的,是保障人类发展获得无限延续的基础,传统的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或是农业发展方式,因为资源占用不节制,环境牺牲程度大的原因,导致这种发展结构异常不合理,属于自杀式发展。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将会让农业经济发展朝着生态化、清洁化等方向发展。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效率低
历年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一直受生产经营水平的所限,加上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所以很多农民在农事活动上一直沿用传统的技法,依据自身的经验与初级劳动力支撑起整个农事经营过程,这种劳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同时抵御自然环境变动的能力小,很容易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农事生产活动异常被动。加上农村中的年轻人都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因此,留在家中从事农事活动的人员多为中老年人,这样的现状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进展缓慢,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也更慢,因此对我国农业经济升级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2农业科技水平低
我国很多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所限,加上农村经济本身就较为落后,因此农事生产中应用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较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甚至还是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切活动主要依靠人力。这些落后的种植观念与技术水平让我国整体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缓慢,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水平基础要求。加上我国农业技术科普的人员队伍建设一直没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农业高新技术普及速度慢,也限制了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
2.3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粗放形式的农业生产让环境承受的压力与污染很大,加上人们注重经济效益,而直接忽略环境在人们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作用,因此很多农药、化肥等生产质量也较低,这让环境受到的污染进一步加大,加上这些药剂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分离、提纯等步骤也需大量的水资源与其他化学试剂的辅助,因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些工厂也直接排放,这部分工作同样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要占比,因此想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得到转型,必须从整个产业的角度进行能源与环境的治理。
3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3.1树立低碳发展理念
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大范围的推广低碳经济可能存在较大阻力,原因是虽然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占用资源较多,同时还可能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压力,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却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对农村管理经济发展的村干部考核中,不能将参考指标只放置在经济增长幅度这一方面,而需要从当地农业发展的整个业态上观察,资源环境、污染程度、农业高新技术使用占比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去看农村村干部的工作业绩。其次,要注意改变农民的生产劳作方式,让农事生产中融入更多的环保理念与技术,彻底转变农业经营发展的理念,从心底里接受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农事活动方式。为了对农民的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区域政府可以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后,考核业绩领先的地区进行政策或是物质方面的奖励,让其起到示范的作用。然后还要积极对污染或破坏严重的地区增加治理力度,让问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配合这些做法出台的还有严格管理机制,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通过科学的管理与监督,让低碳理念指导下的农事活动可以开展的更为高效,让农民尽快体验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形式的好处。
3.2创设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想要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更加完善,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落实中将我国基本国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结合,逐渐将农业发展的老旧模式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以后,不仅可以实现经济转型,还能让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系已经是不是什么新鲜模式,但是由于各个地区主要经济农村物不同,加上环境、气候等基本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循环农业上需要技术人员与农民的紧密配合,找到最佳的配合方法,如在农事活动中发现作物可能遭遇病虫害,应最先考虑使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止农药残留给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再有,就是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让当地的农事活动可以自觉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可循环系统,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让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体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的双赢。
3.3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与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让农产品的质量也获得提升。因为农产品生产采用的都是生物手段,或是一些清洁技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农作物药品残留更少,更为有机健康。这样更有利于我国农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次,生态农业对农事设施与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区域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积极引进新型技术与设备,这些设备与技术支持不仅仅让农事活动方式发生转变,也会间接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改变,带动区域更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时,光有好想法与新技术是决不能够的,还要配合出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让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评估与利用,组织农事活动开展的更为高效。但是也要注意的是要积极使用合理的生产方式,让农业发展与环境得到双赢。
3.4推广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理念仅仅深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深入到这种理念,这样才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与改造。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也要对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行低碳理念的渗透,让人们了解骄奢浪费的消费行为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首先,要在人们头脑中树立出低碳消费的观念,帮助人们了解低碳理念的相关概念与定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明确认识到低碳生活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其次,是对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进行改变,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宴请宾客要讲究排面,这与低碳消费观念就是相违背的,理性消费,就是要杜绝铺张浪费,针对传统文化以及习俗中的一些错误理念应该进行抵制,而不是传承。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效果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之下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增加,对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在今后需要积极地推广低碳农业,促进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1.1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遭破坏
资源短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1]在当今农业经济的进程中,耕地资源存在持续的流失现象,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存在的退化、沙化等问题也逐渐加重,农业发展中用水状况有着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的一般都低于50%,这一利用率只占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形式的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都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另外,整体的生态环境也遇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让原本就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问题都变得更加严重,恶化速度也更快了;天然森林的实际面积正在持续减少,其具备的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也不断下降,草地资源也正面临着持续的退化、沙化等状况,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恶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
1.2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力低
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含有大量的镉、铬、铅等重金属成分,并且含量超标,这些工业废物对土地及水资源能够造成直接的危害,在土地种植生长的农产品其本身的安全性也就需要进一步地确认了。在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管理比较混乱,从而有大量的农田面积被占用或者损坏,使得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也愈加严重。在农业种植中人们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科学的问题,出现了土、水的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下生长的动植物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模式,对农业的相关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先进,土地产出率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等各种问题,使得农业的综合生产力降低了,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低碳经济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将碳排放绝对量减少作为其发展目标,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将碳排放相对减少当作发展目标。[2]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寻求的是各个国家能够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各国在自己的发展中采取的具体策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各自的发展中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相同,形成的相关温室气体浓度约束标准对自身发展的速度及方式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避免气候系统受到损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观察,人们根据考察结果对农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量实行了科学的监督,在国家政府的管理层面,也能按照实际的低碳经济的践行状况去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或惩罚。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的整体进步能够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农业发展中的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会主动地采取一些治理手段,这对于农业经济在现阶段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策略
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3]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其发展中需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能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的节约,对各种资源需要实现综合化的利用,特别是需要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发展,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理念,使得低投入、低排放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深入人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农业资源、产品、废物的利用循环系统,减少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既确保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进程中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退化等问题获得明显的改善。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的支持下产生的,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混合多种生产技术推动生产进步,逐渐形成人类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4]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学依据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合理正确的,可以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农业生态化的进程,其发展方面的重点是利用评价及一定的设计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立法及行政政策的辅助下,尽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目标。
3.3选择低碳技术结构
低碳技术的发展涉及了电力、交通、化工等多个部门领域,它还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管控,低碳技术主要有3个类型,分别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以及去碳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低碳技术,一方面需要继承原有的精耕细作的模式,实现有机农业的革新发展,采用农家肥,减少对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另外,还需要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沼气技术增强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出适当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具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多地选择自然肥料及微生物去进行田间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开发并使用新能源,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增加农业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步。
作者:李爱娜 单位:栖霞市翠屏街道办事处经管站
参考文献:
[1]王殿安,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12):25-27.
[2]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4):3-5.
一、对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初步判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还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5年来,全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和谐因素,影响着未来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更具活力。2010年,内蒙古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到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十五”时期4.6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增速分别比全国同期高出6.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由全国的第16位前移到第6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10.68亿元增加到1738.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9.98亿元,由全国的第23位上升到第13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内蒙古已经实现从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8∶37.9∶39.3调整为2010年的9.4∶54.5∶36.1。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的第11位,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4.6%。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一批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为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内蒙古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口岸建设得到加强,过货量成倍增长。
2.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转变。经济的增长分为供给拉动型经济增长和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供需双方来看,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从供给型经济增长向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
第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稳定,且一直以来都保持较高水平,是经济平稳增长的主导力量。消费是三大需求中波动最小,较为稳定的一部分。进入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由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2002年以前消费都扮演着一种稳定经济、拉动经济的重要角色,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特别是2001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投资高出39.6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主导,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政府消费。可以说,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第二,投资拉动作用波动特征明显,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在三大需求中,投资的变动与GDP的变动趋势是高度相关。投资的变动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2001年的19.8%上升到2010年的77.3%,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期相差57.5个百分点。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周期性变化,2001-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5%,2003年出现了69.1%的高增长。200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的高点,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新高点。这种在项目带动战略的影响下,全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改观。通过测算,2010年内蒙古投资率为77.3%,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而消费率2005年为46.3%,2010年下降到39.5%。
净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从2000年以来平均的净出口贡献率来看,净出口拉动作用较弱,2001年以后基本上是负数。这表明我区净出口是未来三大需求中发展潜力最大的。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2010年全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35.6%,比2005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5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随即又启动和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的目标,完善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制度。内蒙古城镇化率2010年为55.5%,比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4.资源环境有所改善,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十一五”时期,内蒙古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生态建设呈现出总体恶化的趋势趋缓,生态治理覆盖面积不断的扩大,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加快了与生态建设配套建设,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5年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草原植被覆盖度继续提高,有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各地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控制目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污染物减排的各项规定,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严格管理,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5.发展质量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十一五”期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5年的15985元增加到2010年的35507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4位上升至第10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2010年的5530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17为上升至第16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总之对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总体评价:通过各方面综合评价看,“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趋势看好,从发展进程看,综合评价还反映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水平还不高,发展过程还有所起伏。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相对滞后,资源环境指数提高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05年下降3.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清醒地注意到,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的问题不容忽视。“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收入水平上,2010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2168 元,比2005年的6148元增加了6020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1,比2005年继续加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从总量上看,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突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制度体系零乱繁杂、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
(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生态保护发展能力有待于提高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2010年内蒙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虽然较2005年降低22.6%,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全国仍处于第6位。这也表明内蒙古经济发展还带有粗放性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的拉动在减弱;另一方面,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经济结构调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我区的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居于全国首位,但是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现代农牧业发展还不够快,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比较低。2010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创新能力不够,带动作用偏弱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原创性研究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代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人员全时当量2010年只占全部R&D人员全时当量的24.1%,经费投入只占11.2%,均比200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内蒙古R&D人力资源投入总量不足。2010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5%,远远低于全国1.77%的水平。内蒙古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政策、人才管理和客观环境等因素,致使内蒙古人才外流难以遏制。 高校应届毕业生流失更加严重, 这些外流人员绝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新生力量,他们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蒙古人才的断层。
三、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今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谋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战略。通过深入研究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及时清理不利于或不适应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制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核办法。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转变到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体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全市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上下功夫。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发展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要切实采取措施,从政策配套、营造环境、完善制度等方面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在扩大规模和提高比重上取得突破。继续加大和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提升建设项目的层次,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要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根据内蒙古实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今后我区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提升生产型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打破服务行业垄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加快有色冶金加工基地建设,加快以运输机械、工程机械、风力发电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稀土高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从融资、技术、就业培训等环节给予支持,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设环境产权制度。必须推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有约束力的现代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从严控制高能耗项目,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关;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压缩部分耗能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行业规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辟能源供给新领域。积极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要强化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污染浪费惩罚机制,增强节能减排实效。第四,实施生态工程。要以重点生态区为核心,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切实抓好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坚持实施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巩固扩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共赢、良性循环。
(五)积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
必须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因此,一是要继续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其消费需求。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从各个方面减轻城乡居民的社会负担,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扩大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六)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