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语文教育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育前景

第1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 键 词】 情感教育;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因为它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次,环境教育也是一种美育,可以让学生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从而让学生热爱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在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持宁静、豁达、平和的心境,建立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如何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巧妙渗透环境意识

(一)在现代文阅读分析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材中有用于阅读教学的说明性文章,如《旅鼠之谜》重在阐析科学道理,在学习此类文章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从而产生探索自然世界,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如教《黄河》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让他们知道黄河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一条水系,也是文化观念上的一轴画卷,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象征。可是,它如今却水质严重恶化,每年的污水排放量已超过300亿吨,并且还在逐年增长。这惊人的数字不得不激起一种强烈的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情感驱动力,由这种情感驱动借助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功能变成我们的意识、信心和决心,再化为具体的行动,其作用远远超过了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自己动手找到的资料,真实可靠、说服力强,既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丰富了知识。

(二)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人笔下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之美,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描写“四季”,叶绍翁笔下的“春”清新活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杜甫笔下的“夏”抒情浪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刘禹锡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湖光秋月两相和,弹面无风镜未磨”;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句向人们展示出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还有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烟波浩渺的大海,奔腾不息的大江,那些名山秀水、小桥落叶、迷蒙烟雨、辽阔的草原,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鲜活的美景。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美丽的多媒体画面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

2. 古诗文对培养健康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如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表达出的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看有香如故”,显示了坚定而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能充分体现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 把古诗文中的自然环境与现在的自然状况进行对照,增强学生紧迫感。当前空气的污染、河水的污染、森林的破坏等,使得人们对优美自然环境的接触日趋减少,人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躁了,心境变得狭隘了。学生通过对照思考后,他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变得凝重起来,教师巧妙的点化引领,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二、开展各项语文实践活动,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一)走出课堂,亲自体验观察

以课本中环境被毁造成的后果作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变废为宝”,通过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再加工、再装饰,使之成为一件件形象可爱的“笔筒”“花篮”“小动物”等。与此同时,记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和实践感受,这样使学生在观察、记录中既培养了观察、动笔能力,又可美化环境、培养学生情操;既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媒体走进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语文课教学中,可利用幻灯、多媒体电脑等手段,向学生展示我国乃至全球令人担忧的环境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二十一世纪环保工作的前景,强化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要善于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知识载体中去,要挖得准,不露痕迹,像“着物物不知”的春风,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吴志樵. 素质环境教育[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第2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1潜心选择生态教育话题,为写作教学张本

“我们的祖先捕鱼打猎、穿行森林,与大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今天我们越亲近自然,就越接近生命的原点。”[3]224作为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与大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接触亲近大自然,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1.1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本源“观察实物及生活的目的在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4]高职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如何将这种体验流露在笔端、形成文字,是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多年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触景—模仿—反思”的教学方法。如曾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周末约学生秋游南山,在学生融入自然、阅览美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倾心研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让学生在诗中秋凉、月照、泉声以及浣女、归舟的动态和美中,感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欣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遐想田园牧歌的生活图,写作的冲动就此激发,行文的路径就此找到。

1.2锤炼写作的思维本质“生活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人,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后焕发理性的光芒。”[5]写作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经常将现实的生态问题作为写作话题,以此引导学生作为社会主人,行使权利,担当责任。比如针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在班级里开展以“保卫蓝天”为题的作文竞赛,并不断扩展竞赛的边际效应,将写作行为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对蓝天白云的向往与怀念中,冷静思考美与真之间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生思如泉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与现实状况的不满汩汩流露,思想的闸门就此打开,环境保护意识也再次得到了强化。

2精心设计生态教育活动,为语文实践搭台

利用活动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之产生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用情感染学生,使之产生一种神往的心理需求,而后教师用情感染,使之由情绪上升到情感的水平。由于在参与策划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家在系列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环保目标[6]。

2.1设置辩论模拟训练“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能说会道,谈吐不凡,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作是颇具语文素养的标志。”[1]56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辩论”活动,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环保意识,提高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结合社会热点和关注焦点选好辩题,根据调查研究撰写辩论稿;2)围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教给学生辩论技巧;3)根据双方优势、强项确定正反方;4)学生代表点评,教师总结深化。通过严格系统的辩论训练,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正如一位学生在发言中说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造就人才的土壤,而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有人用自己的愚昧和野蛮让环境雪上加霜,有人以自己的责任和付出为环境锦上添花。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环境,自觉努力学习,让学校更加美好。”

2.2举办有关语文知识的参与性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课程,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程是在与语文学科课程的共存共荣相辅相成中发展起来的。”[1]329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7]。“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8]为此,笔者经常在国庆、元旦等节庆日前夕,举行猜谜、抢答竞赛活动,把环保的内容贯穿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语文教材以外的生态环境素材,如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动物星球”等栏目,让学生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介绍和讨论等;或者组织全班学生,学习续写游记,将旅途所闻所见所感以接龙的方式串成“班游地图”。这些活动身体力行,寓教于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宣传和强化了生态环境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解决问题、回馈社会的能力,升华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尝试开展生态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乡土语文开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独霸话语权,形成教师说学生记的一维模式,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有鉴于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尤其倡导那种“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9]。“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模式,也缺乏得心应手的教材与参考资源,因此只有具备自主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控性,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自我超越。”[3]35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既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无与伦比的山水资源,这本身就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自题写的“城市山林”,如今高高悬挂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带学生去踏青时,有学生念“城市山林”,有学生当即反驳,说这是米芾的笔误,应该写作“山林城市”,到底谁是谁非?笔者因势利导开展了一次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典籍、搜寻资料、比对印证、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既深入详细了解了米芾、米友仁父子“米氏云山”与镇江的关系,又全面梳理了自南朝以来,林木幽深、风景如画的南山接纳的文化名人和其在此创作的不朽佳作,还通过对“城市山林”和“山林城市”两个词语的流变过程感受到生态环保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从来就不乏生态文化的基因,从“阴阳五行”到“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生态理念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个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明代,文人学士更加向往闹中取静、曲径通幽的生活,山水清音自然成为“化物心游”的人生知已,镇江的南山也因此结缘更多的文人雅士。

第3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审美教育,在育人成长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美,多方法地实际操作,寓教于陶冶情操,让学生入情入境,运用联想、想象等产生体验、感受美,获得美的升华。审美教育源于文章的语言,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选编的课文是“为情而造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应寻找教学与审美的最佳切入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

1 从具体可感的形象着手

通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审美教育,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引起学生思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让学生体验课文情境,激感,发挥联想和想像,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如我在《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粗读这篇童话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皇帝的新装”是“看不见”的,“美丽的新装”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故事,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①课文第1段,用了几个否定句,它们有何作用?②这段文字说明了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下文有何作用?皇帝派称职的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织布的情况,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越睁越大”,“诚实的官员”则是“看了又看”,这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是称职,诚实的人吗?初中学生小学时曾学过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主人公小女孩在除夕之夜的街头卖火柴被活活冻饿致死的悲惨命运,洒下了同情的泪。上中学,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个有声有色,令人笑倒的故事,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起来了。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让学生抓住情节,捕捉形象,从具体可感的形象着手:①皇帝是怎样的人?②老大臣“诚实的官员”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创设问题,去诱导学生入情,去感知,是培养学生学会审美的第一过程。

2 从课文中自然景物描绘的分析着手

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细细地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生活的感情。比如传统名篇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话赶趟儿……”,“树”怎么会“争先恐后”,“话”怎么会赶趟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写人对春光竞相开放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珍惜春光,奋进的人生态度。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中的“温晴”的天气给人以“暖和”与作者坚信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到来,把外在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在对生活的向往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引起共鸣。从而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生活的热爱、向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 应该教会学生“美读”

“因读悟文”,“因读悟美”,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这就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倡导的“美读”。通过读,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形式的美,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比如美读传统名篇臧克家《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朗读时必须节奏明快,以示痛快的感情。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应该节奏缓慢、深沉,要读出“深情”的感觉来。“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要重读“烂得更早”,以达鄙视、憎恶之情;对“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读时,应该欣喜若狂,充满喜悦、激动之情。读出情感,受感染而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德育在目的、价值上是一致性的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用自己的思想、审美情趣投入到阅读中,才能引起共鸣,产生阅读的愉悦。如学习传统名篇的《纪念白求恩》中的“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既蕴有美的情感,又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感。学生在学了的《纪念白求恩》后,知道了一个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啊!

5 可从我国传统教育中吸取

第4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字:苏教版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导入 教学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展的经验,而在众多的经验中,情境教学手段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和使用。可以说,学生们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他们能否主动地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将课堂中营造出一种情切、意远和生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那么,如果可以通过精心营造教学情境来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就“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为话题分别从新课导入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分析和总结情境创设的实践经验。

(一)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 。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自主”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对于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巧妙地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和主动地参与模式的学习。而在导入新课时能够成功运用情境就是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们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因好奇而想学,因兴趣而去学,并引导学生们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勾勒和描绘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感和求知欲。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我的老师》为例,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老师进行联想,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老师来进行巧妙设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又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冰心诗三首》,为了可以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我们必须以现实中的依据为根据来告知学生们这些诗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但是,它们的丰富想象不是胡思乱想,我们要去创设这种情境俩帮助学生们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出如下的情境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妒忌心理,但是,有谁会真正知道强者的辛苦呢?”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老人来深刻体会强者的苦难,感受强者成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进行感知和体会作者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与学生是一起建构新知识的合作者,而不是主导者和被主导者的关系。因此,根据教学是互动性的特点,教师要仔细地思考如何来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们在有关知识方面联系自己的平时所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为教学做出铺垫并在实际的参与中来强化这些知识,这种通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可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或是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思维活跃起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我们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中,通过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的形式来渲染“诺曼底”号遇难记时的紧张气氛,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当时的紧张气氛,组织学生们发言,“船长挽救了大家而自己却牺牲了,你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们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各种情境中去体验和感受,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珏。初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第5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 事项 经验

一、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二、注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努力做好教学优化工作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第6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059-02

有效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知识行之有效的传递给被教育者,有效教育也是教师素质能力结构的核心。学校希望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那么将知识有效的传递,就具备了一定难度,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我们需要传递的知识,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教材设计有效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于教材有充分的掌握及理解,“游刃”才能“有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的设计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首先要自己有意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网络了解、学习、分享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下为一些个人意见。

1.对于备课,教材需结合知识、能力、素质等多维度设计。按以往来看,教师对于教材得使用是几年如一日的,比较单一的,因而显得比较单薄片面。关于知识的部分,教师们都比较容易把握;到了能力模块,就不够深刻;而态度、价值观等个人素质这一层,几乎不涉及。但实际上,教师们的阅历是逐渐增加的,对于同一个事情的价值观是在变化的,因此教师需结合自身的成长对教材及时更新,使教材更加丰富,有血有肉。

2.教材的设计需以点盖面的思路,对重点进行特别的的设计,进而衍生全文。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思维的自由和空间,对于教师也便于突出中心,避免繁琐的分析,更避免一人牵着学生思维,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明确主旨。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

3.教材在设计时,需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由此可见,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思维的火花。因此,学生能否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决定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材设计的时候,需把握好设计的角色。需做到基于教学的学习,尽量避免基于学习的教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接收到知识,所以重点是学生如何学。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从学生来说,课文如何“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教,怎么教。而现实中,不少老师更注重的是自己应该教什么,这必然会导致教与学南辕北辙。教师要注意把握每个内容教学的信息,根据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教学设计,使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有效性

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但往往教师们在教的时候,学生做不到学,这就导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教不可填鸭式,学不可死读书。教学是为了让知识进行传递,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价值观。因此,教师教材设计的再精巧,学生不愿意学,也很难做到有效教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教育首先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心理还不是十分强烈,所以教学首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对于每篇课文准备趣味性的问题,对于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提倡边教学边做画的方法,而对于诗歌之类的可以采用编织成歌曲的方法,营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具备参与感,无疑可以让教学变得更为有效。现在教学中,因为学生性格不同,更多的是个别学生在参与,多数人处于听众的角色。而语文是一个需要体验,感悟的学科,听、说、读、写都需要亲身参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尽量让每个人参与到学习中。有效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互动的,传统的教师一人独讲一定要被打破,师生之间的的交流必须加强,做到让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因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3.注重合作探究,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的开展,也有助于学生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可全班小组的形式讨论,也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但需要注意:一是避免不合理的讨论内容,对于讨论的内容选择需认真衡量,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讨论,会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给予合理的讨论时间,避免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就结束;三是讨论要出结论,没有扣紧目的要求,就会变成闲扯;四是明确小组分工,如果没有要求,学生会出现等、靠,参与度不高。可以尝试在课堂中采用固定分组,由每组成员轮换发言,同组成员可进行补充的方法。这样会极大地让学生具备参与感,同时也顾及到了所有学生。

4.语文实际上是一门感知类的学科,让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才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悟,做到格物致知,但是,教师需要关注活动的目的性及有效性,不要只将活动停留在表面上,最终还是浪费时间。

5.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学,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自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会自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反馈有效性

为了得到教学结果的反馈,多数老师会采用当堂完成的形式,但这种反馈是否真实有效,要看是否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而为了让这种反馈变为实际有效的,就必须得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1.合理控制作业的难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区分可当堂完成的,可当堂记忆的,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课堂作业是以检查学生学习成果为目的,帮助学生实时记忆,更好的掌握知识。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

2.现在材料泛滥的背景下,教师对于作业的选择一定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文本为立足点,区分学生该练习的知识,这样才能确保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确保课堂作业内容的有效性。

四、学习习惯有效性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重要的一个体现,如此多的教学、学习的方法都是为了给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作笔记习惯,良好的书写、检查、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以及口头表达、独立思考、认真等等的习惯。那对于教学效率无疑是巨大的提升,我们的教学要有效性,绝对少不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及时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或学得好不好。小学的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吕显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第7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难,中学语文教学苦。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相信同仁们也与我心有“戚戚焉”,中学语文教学几近尴尬,陷于困境。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原因何在?出路又在何方?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拙见:

一、从年级学科联系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从与其他年级学科的联系看,语文教材教学中的某些痼疾是显而易见的。和其它年级学科相比,语文缺乏一个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完整的教学训练体系。例如:数学这一学科教材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易后难,教学训练也随教材构成先易后难的训练体系;地理学科也是先中国地理、后世界地理、再到高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总之,后面的教学以前面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基础,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高升”。语文教材教学则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是三个互不联系,各自独立的“王国”,所以到高中,学生写错别字,说话不通顺,原因就在于缺乏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体系。与其他科相比,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要驾驭它仅靠课内是不够的,何况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几乎被数、理、化及外语挤占的差不多。不仅如此,笔者在语文课堂上也发现有同学在演练数、理、化。所以语文教改虽然流派纷呈,各种语文教学实验,虽然“成效显著”,但由于一方面“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学生“离心离德”,大多高中语文教师也就“见怪不怪”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除了自身复杂使然,其他学科的挤压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学科科学调配,和谐发展,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二、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榜样问题

这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因素,家庭环境和教师最贴近学生,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进行良好的交往和对话,在课堂里交流研讨各种观点,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以良好的情感态度进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是有好处的,单凭简单的上这样几堂课,就能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观念要澄清。譬如: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不仅仅限于课堂,还要扩大到课外去,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注意各种有利或者有碍于语文学习的因素,尽可能利用自身和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要让学生“自主自由地阅读”,教师自身也必须爱好阅读。

不懂得语文“妙处”的语文教师,不喜欢广泛阅读的语文教师也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该学科的“刺激力”,自然也无法使他的学生热爱本学科。现在中学语文教师的阅读量大大减少,主要由于教学工作的牵制,大多数教师的时间主要花在备课上,而备课是抄写现成的教案,上课、批改作业、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及其他杂务上,这种“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书”的状况很普遍。它至少有两个消极的后果,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是影响自己的业务水平,无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二是作为榜样,教师自己不努力阅读,自然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总之,要为高中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仅仅依靠改善课堂结构,增加师生对话交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教师共同努力创造条件。

三、语文学习的社会环境问题

语文与社会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的语文环境不佳,也是导致语文教学问题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高校选招人才,每年高考虽然将语文列为必考的主科,但最终录取看的是总成绩。理科成绩或是专业成绩好,语文素质差照样录取,研究生的招考更是如此。所以就有了研究生论文写不通,导师指导论文先改错别字的笑话。

社会上形形的报刊、书籍、广告、店牌,常以故意破坏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为诱人的时髦;那些令中学生“发烧”的流行歌词,常常使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陷入尴尬境地,任你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苦,他却在听他的流行歌曲。在实际社会中,语文方面的失误很少受到追究,常人见怪不怪,甚而随波逐流。因此,语文学习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内外兼治,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四、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

时代的发展对每个国民的母语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普遍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文水平在下降,广大国民的语文水平与语文修养呈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写作说话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词汇贫乏等。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了语文改革的大讨论。于是乎“新大纳”、“新课标”相继公布实施,至今语文教育似未见什么起色。这个情况,我认为部分中学语文教师该负一定责任,但不能完全怪罪于中学语文教师。说实在的,中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最重的,他们是最辛苦的,可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报,多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特别是高一学生,语文课堂上他们面前摆放的要么是数理化,要么是外语,这是令语文老师非常伤心和悲哀的事。语文教学要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必须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必须将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核心任务。

语文课与别的课程不同,别的课程,如数、理、化和外语,其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生不好好的学就不懂,语文课则不同,如果课文本身不能吸引学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不能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如果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不能越出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讲解使自己茅塞顿开,有收获,学生当然就会对语文课采取冷淡的态度,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圆满实现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期望,须做多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唐俊;从学科联系看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语文教学通讯(J),2000.1;

[2]赵志伟;高中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4.1―171;

第8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读经 语文教育 启示

读经运动到底会给孩子们带来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尚不可知,我们既没有看到孩子们变得儒雅起来,也没有看到他们变得呆滞迂腐故步自封。但是有一点,我们都实实在在看到了――当下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在退化!他们的书面语已经和口语差别不大,不能对母语进行高度艺术化的应用――这却是事实!当然,我们不能说,新生代的语言能力的退化就是不读经书的结果,但至少读经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仅基于这么简单的事实,我们可以断言:读读经书又何妨?将读经的实践与语文教育的现状有机整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当前读经运动对语文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读经要读“扬弃经”、“现代经”

经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含义。经是常理,常道,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适应于人类历史的所有阶段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这样的“经”非但孩子,就是成人也该读。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去传道,甚至让孩子自己感悟,这样的“经”多多益善,何乐而不为呢?“经”是特定历史文化中的产物,“经”本身就是特定的历史文化形态,“经”是在特定历史文化中体现着“常理”的经书经文。如儒学有四书五经,道家有《道德经》,佛家有《佛经》,基督教有《圣经》,像这种在一定历史文化下的“真经”就该用我们深邃的眼光批判地选择与继承,像那些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和压制思想、束缚个性的言论就不该再污浊孩子的耳根了。我们读经也要讲究与时俱进,我们应该在读经的内容编排上下些功夫,甚至可以旧瓶装新酒,以古人优美的格调、音律为依托,以现代社会的事物为载体,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经”。读经既然要读,就要读其“精华”,读其“经典上乘”,同时还不能完全与现代社会脱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二、在“儿童本位”基础上,传承“诵读”的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儿童的心灵感悟

现代的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不管读不读经,读什么经,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力在学习中享受求知的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教学技能。“诵读”是一种传统可行的教学方法,确实对于记忆的“黄金阶段”的孩子有着终身受益的影响,不能因为“诵读”是传统的,我们就彻底,我们应该有区别有选择地借鉴。我不大赞成“诵读”就是死记硬背的说法。我更推崇在优美的语言旋律中感悟心灵。“诵读”用于当今的语文课堂也不仅局限于大家齐读,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儿童读经重在“童蒙养正”,用代表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的经典之说滋养孩子纯净的心灵,渐次熏染成性,成为其真实的生命。

三、在经典教育中构造未来生命与健康人格。

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蒙童时期,你要让他纯正的品质出现,你就会形成一个造就圣人君子的气氛。蒙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因为他比较单纯,这个时候你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他,他也能接受,很快他就成为一个不是圣人君子而是小人了。我们让少年儿童天天跟圣贤接近,让他慢慢理解圣贤,慢慢地跟圣贤对话,那就很不一样了,他们慢慢会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树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格,树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原则,树立“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树立“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树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树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还有“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用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为其未来修身立世打下基础,实在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业!

西方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叫“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建立这样一个理念,“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忘却了历史意味着背叛自己,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历史的,鉴古察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文化发展原理。儿童读经在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了两千年,有其独特价值。当我们面临现实教育难以解决的困境,自然会到传统教育中去寻找答案,儿童读经就成为摆脱当前教育困境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强.中国语文教育研究[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语文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综合能力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人本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使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鼓励学生自己学会认知、感受和思考,自己体味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发展潜力。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判断真伪与价值,从探索和发现中学得所需要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受、相互帮助。在人本主义教育的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而且倡导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培养学生能够和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二、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

“美术教育具有人文特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而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结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自由、尊严、智慧、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个性、修养、生活状态等人文特征都蕴含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艺术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活状态等关系,指引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三、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成年人,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忽略了,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解放天性,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

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尹少淳先生提出,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作画,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样会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宣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使情感自由舒张,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自我适应和调整能力。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进程。用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5.注重人品与道德修养,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