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第1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的流行对社会甚至国家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3]。我国对待传染病的应对措施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可针对其传播三要素进行,其中以健康教育影响较为深远。在群众中进行预防教育,通过开展传染病防治活动、传染病知识讲座、疾控公示等健康教育方法,使得群众自觉隔离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大大推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进展[4-6]。本研究特对实行传染病健康教育和未实行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两组人员的传染病知识知晓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市某疾控中心随机抽取的820例未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另抽取同期在疾控中心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838例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6例,女434例;平均年龄(42.7±8.9)岁。观察组男402例,女436例;平均年龄(44.6±10.2)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疾控中心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除常规检查外增加传染病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内容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内容应与当地传染病防控情况以及群众精神文明面貌相结合[3]。其内容保证真实、不夸大或缩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传染病对人员的危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主要手段、突发传染病时紧急处理以及国家政府态度等[7,8]。另外,针对已感染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引导,避免其过度恐慌或厌世等消极情绪产生。通过对传染病防治手段以及政府支持态度的宣传,使得群众树立传染病防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

1.2.2健康教育形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形式有许多种,例如口头教育、书面宣教、新媒体教育等。口头教育是使用率最高的形式之一,例如演讲、专题讲座、随访调查、医嘱等均是口头教育的常见方法[9-12]。口头教育费用较低,且能广泛实行、灵活运用。书面宣教主要是通过板报、社区公示、杂志、宣传册等介质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具有形象感强、易传播、内容丰富等特点。新媒体教育是通过公益广告、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在网络电视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内容生动形象、易接受、传播面广、速度快等特点[13]。本研究采用口头教育和书面宣教两种方式,制作传染病防治宣传手册,由专业护士进行一对一讲解;并在疾控中心内开传染病专题讲座,课后进行防治知识调查;另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一对一医师心理辅导和答疑解惑。

1.3评定标准

制作防治知识调查问卷,满分100分,≥60分为基本知晓;同时发放传染病防控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对防控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91.6%、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8%、8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增加群众的健康教育能够强化群众树立传染病防治意识,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歧视。艾滋病作为难以治愈的传染病之一,加强其预防和控制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14]。通过各类形式对艾滋病传播进行健康教育,现今大部分群众均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母婴、血液以及性传播为主,规范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的应用以及健康的性生活是防控艾滋病的有效方式[15]。通过统计相关资料发现,近十年国家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后传染病发病患者较先前减少8千万,致死人数减少65万,为社会节约医疗成本约342万元[16,17]。因此,应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能够减轻医疗经济负担,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提高人均素质和生活质量。现今在电视网络播放的公益广告以及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中放置的传染病防控宣传册是一直持续的疾控健康教育,传染病健康教育面向社会群众,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存在传染病防控知识,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疾控意识。另外在酒店、网吧、KTV、车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地点以及农村或偏远山区需进行集中式防疫健康教育[18]。人流量大的地方在醒目位置贴上传染病防控提醒,经济落后地区组织人员下乡进行健康宣讲,鼓励人们进行身体检查。传染病预防控制是一项漫长又意义重大的工作,科学实用的健康宣讲能够帮助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使群众掌握基本的传染病知识,稳定民心,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91.6%、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8%、8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健康教育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能够提高群众的疾病防控积极性,群众容易接受防控知识,并且真正掌握传染病预防方法,大大增加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本次研究结论与类似文献结果相似[19,20]。综上所述,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影响群众对传染病的看法,树立疾病防控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减轻社会恐慌,有利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范文芳,范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作用.医学信息,2015,28(46):394.

[2]王俊杰.浅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饮食保健,2016,3(2):60-61.

[3]韩悦富,冯淑坤.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6-97.

[4]赵铭.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医疗装备,2016,29(9):179-180.

[5]杨光菊.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7):158.

[6]徐慧妍.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讨.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089-1090.

[7]李莉.刍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8):106-107.

[8]尹小玲.健康教育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医学信息,2016,29(11):340-341.

[9]茹建峰,郑彩虹.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14-15.

[10]于广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健康之路,2016(4):141.

[11]徐洋.浅析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外健康文摘,2014(22):47.

[12]王林彦.健康教育在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观察.中国农村卫生,2013(3Z):322.

[13]胡晓燕.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07.

[14]丁瑞英.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00-102.

[15]徐亚芹.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研究.医药前沿,2014(32):14-15.

[16]何秀萍.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1,32(15):3146-3147.

[17]王文欢,马海秀.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02-203.

[18]曹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探讨.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4):188-189.

[19]肖孝勇.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处方药,2016,14(3):18.

第2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性疾病;护理

传染病是临床殊的病种,传染病患者护理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传染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认可[2]。为了对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宣教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今后能够对该类患者进行更加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12月确诊的98例传染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以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98例,其中男54例,女44例,平均年龄(31.34±3.56)岁。所有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符合传染病常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后使患者了解更多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并且使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传染病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整体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局限在护理工作中,而应在整个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过程之中坚持。健康教育实施的好坏不仅是影响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整体护理及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文字教育、集体讲解、随机教育这三种形式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进行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护理服务要热情周到,关怀备至,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礼貌得体的语言和举止,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对出现的代谢紊乱现象进行及时纠正,消除临床症状,饮食宜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用药指导(嘱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体重等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等)[3]、皮肤护理方法、功能锻炼。其作用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4]。

第一,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人群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隔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病人的法纪观念、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

第二,有利于病人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相关研究表明,98.21%的患者关心自己的病是否传染,96.80%的患者不了解传播途径,而且大多数病人及亲属不知道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又恐惧患了传染病。医院已经转向了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和技巧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整体护理中,主管护士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总之,健康教育作为护理中的“一个干预过程”,有助于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及预防等相关内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 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6)

[2] 何秀萍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吉林医学 2011,(15)

第3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R17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156-03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4 weeks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ZHANG Jian-bo HUANG Wei-min CHEN Feng-juan XIE Rui-qiong LUO Wen-bo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apeng New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51811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4 weeks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Methods 424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lived in Kuiyong Stree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4 weeks health educa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health education,the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53.3%,the effective rate was 34.9%,the ineffective rate was 11.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in the group,they were 32.5%,43.9%,23.6% respectively,and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Health education;effect evaluation

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将健康知识的普及寓于教育活动中,针对易感人群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行为规制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人群疾病抵抗能力的活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的制约,我国普通民众健康知识较为缺乏,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我国具备基本健康教育知识的人口比例不到人口总数的一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发病较缓,并无急性症状和传染性,更容易被易感人群忽视[1-3]。葵涌街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由5个社区居委会组成,本文以其为蓝本研究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在葵涌街道社区实施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深圳市葵涌街道常驻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该街道面积103.9 km2,含9个社区居委会,6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约15万,户籍人口约2万。该街道内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均可纳入观察范围,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采取多阶抽样方法确定溪涌、葵丰、官湖和土洋4个社区为观察点。每个社区再按照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共计424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其中心脑血管疾病223例,营养代谢性疾病79例,恶性肿瘤65例,口腔疾病31例,精神类疾病26例。将所有观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2例,其中男125例,占58.96%,女87例,占41.04%,平均年龄(51.6±7.1)岁,平均病程(13.2±5.3)岁;对照组212例患者,男122例,占57.55%,女90例,占42.45%,平均年龄(50.8±5.6)岁,平均病程(11.6±4.8)年。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4],观察组患者采用四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计划制订首先对葵涌街道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评价,评估患者的学习愿望及需求,以患者为主体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根据教育理论和军民学习的特点以及每位患者的背景和病因病况制订健康教育实施方案[5]。一般由四周组成,第一周为宣教周,第二周为示范周,第三周为实践周,第四周为考核周[6]。

1.2.2 健康宣教第一周主要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以问题为导向,讲重点疾病的原理,在与患者交谈中评估患者最想了解的问题,例如,健康教育有哪些优点、如何合理膳食、如何预防和应对并发症、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应对疾病、战胜病魔的信心[7]。

1.2.3 健康示范第二周主要进行健康教育示范。本周居家医疗护理操作均由健康教育专家示范完成,主要介绍所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专家边做步骤边讲解,学历高的提供书面资料;学历低的老年人,提供操作步骤流程图案。对患者实施健康用药指引,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列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清单,明确列明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名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初次用药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主要介绍正确的无菌用药方法。这一周还会提醒患者注意平衡饮食、体育锻炼以及排便问题[8]。

1.2.4 健康实践第三周由健康教育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本周患者应逐渐适应自行进行居家医疗操作与护理,年纪轻、学历高、手脚灵活的患者,只要告知操作时间安排,使其进一步熟悉操作流程,年纪大,手脚不灵活和记忆力差的患者,应以独立操作为主,健康教育专家在旁监督提醒。也可让病友相互交流经验,相互监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9]。

1.3.5 健康考核第四周,由健康教育专家开展健康教育考核,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中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展开,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结合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适时提问。制订考核表,学历高的患者根据考核表自行评估,现场考核操作步骤;学历低的患者(特别是文盲患者),由护士根据考核表一项项考核患者并帮其填好考核表,需有一名家属在旁监督,考核表归档,考核合格后结束观察。

1.3 疗效评定

观察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调查测验结果,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调查计分方式进行总体慢性病素养、各类别健康素养的计算[10]。最后得分≥80分为显效,60分≤得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占比分别为53.3%、34.9%、11.8%。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本次观察引入健康教育[13]理论,旨在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防控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上不同学历层次患者对疾病的学习需求,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目前除儿科外,大多数患者已列入成人,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成人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从本次观察中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反馈中可以得到证明。

第4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54例传染病患者,其中痢疾22例,病毒性肝炎12例,肺结核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6.5±7.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46.7±7.1)岁;两组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传染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针对传染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例如患者对传染病的正确认识,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进行锻炼的方法,及正确用药等多个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更多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重视传染病管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落实对传染病的综合性防控,强化健康教育,可通过集体讲解、个别讲解、发放宣传手册、播放DVD光盘等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治疗相关知识,使其对预后以及传染病预防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传染病患者调整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患者对传染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将护理程序贯穿到健康教育之中,可以通过评估、诊断、计划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健康教育,使传染病患者了解更多健康相关知识,使其自觉采纳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疾病,促进传染病患者身体康复、提高传染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强化健康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传染病患者,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为患者讲解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时期;告知患者传染病具有季节分布性,特别是从每年2月份传染病发病数开始上升,直到5、6月份才下降,而在7、8月份又会继续上升,之后持续下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3评价标准

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后向患者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为健康教育过程中宣教的知识点,满分100分,>85分为优,60~84分为良,<60分为差。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是否主动、态度是否和蔼、知识是否全面、语言表达是否通俗易懂等,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项。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中优20例,良7例,无一例差,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中优10例,良12例,差5例,优良率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有26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有20例满意,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5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健康教育形式

文字表达:①走廊设宣传栏、办板报,由专人负责。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定期更换,并配有精美插图。做到内容精练通俗易懂,自开办以来深受欢迎。②免费发放传染病健康教育处方。

语言介绍:口头宣传,最直接、简便、效果最好的方法。利用候诊时间,集中病人健康宣传。宣传时,态度和蔼、亲切。诚恳,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采取不同语言方式,便于患者接受和理解。

多媒体教育:①电视录像:如在门诊大厅设电视播放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以便候诊时观看。②因特网:在医院网页上制作相关内容。③电话指导: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做好登记,彼此留下联系电话,以便随诊时电话指导。

健康教育内容

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的方式和特点,进行宣传,只有科学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正确预防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甲肝等为肠道传染病染病,要给予肠道隔离。做好饮食、环境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做好“三管一灭”等预防措施。麻疹、流脑是由呼吸道而传播的疾病,因而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流行季节外出时,要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掩住口鼻。儿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对一些虫蝶传播及寄生虫类传染病,如痢疾,出血热等,要做好除四害。

指导病人及家属做好消毒隔离:针对传染病的传染特点,指导家属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保护易感冒者。并对患者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可对家属介绍几种常用消毒方法:①病人用过的毛巾、浴巾、食具、衣服等用100℃的水煮30分钟。②被褥、被单,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剩菜、剩饭煮沸后弃去。③病人的粪便、尿、痰等用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2小时,墙壁、地面及物品表面,用3%漂白粉喷晒或擦拭。垃圾焚烧。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指导病人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对易感冒者及密切接触者起保护作用。指导病人及家属到指定的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

饮食健康指导:向病人宣传饮食调护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合理的膳食,不仅能改善病人自身状况,而且能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康复。否则会成为加重疾病及出现并发症的诱因。如菌痢、伤寒等疾病,要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物。发热期多饮水,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切忌多渣难消化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患有腮腺炎的病人,以流质为宜,避免酸性饮料。患有急性肝炎的患者,急性期应清淡饮食,食物品种多样化,热量要足够,并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不强调高糖和低脂肪饮食。慢性肝炎患者可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过高过热量,以防肝脏脂肪变性。

用药指导:当病人取到药后,有了解自己病情及用药方面知识的权利,这是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有关书籍,掌握传染病常规用药的量、方法及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主动向病人讲解,必要时,将其写在小卡片上,便于患者记忆。

心理指导:热情接待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与其建立一种平等友好护患关系,用充满关爱的语言,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从中发现病人思想变化和情绪,给予恰到好处的身心护理。

讨 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所面对的应是每一位成员。由于社会由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所以,我们开展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如家庭护理、婴儿养护、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要开展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绘画、花卉培植、读书学习等。许多时候,通过学习来获取快乐,也是促使人们愿意进行学习的目的。

健康教育的目的:①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②提高和维护健康;③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④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家属自我保护能力。病人所患疾病具有传染性,作为患者家属不可避免地要同患者接触,易感性相对升高。如何在照顾好患者的情况下,又保护好自己,是家属很关心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传染病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了警惕性,保护了易感者。

实施健康教育,在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新型传染病不断袭来,诸如SARS、禽流感等,对传染病医学工作者又是一个新的考验。健康教育理念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产物,也是控制传染病蔓延的需求。

预防保健、心理护理,身躯护理于一身的多角色转变。

第6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

2.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防控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传染病的能力。

3.在病人来院进行保健、诊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通过专家讲座、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橱窗、版报、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以多种途径对病人及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四、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五、对传染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实行首诊负责制。

六、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报告。

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八、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九、诊疗过程中传染病的防控。

1.按国家要求设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医院指定的科室进行诊治。不得歧视、推诿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对患有甲类传染病以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必须安置到医院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隔离和治疗。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根据需要按规定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3.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追踪随访。

4.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处理。

5.根据需要,按国家规定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尸体解剖查验。

十、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实验室,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

按国家规定对传染病菌(毒)种的使用、保藏、携带、运输等进行严格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十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防止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的发生。

违反本规定者,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7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传染科 健康教育 知识需求

2011年我院全面实施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部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传染科作为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地方,负责患者的住院救治、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2011年1~10月对100例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0月随机抽取传染科治疗患者100例,其中45岁以下62例,45岁以上38例。高中以上学历25例,高中以下学历75例。其中病情危重16例,肺结核26例,合并气胸3例,病毒性肝炎38例,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等12例。

内容根据对传染科患者住院时各方面的观察,自行设计调查表。对优质护理的需求内容包括:对住院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自我保健知识,住院事项及方法,合理用药知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传染病隔离事项,家人保健知识共8项。

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由传染科护士在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项选法,被调查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多项内容,然后采用统计学中的百分率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发调查表时,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结 果

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识,住院事项及方法、合理用药知识、传染病及其合并症的防治及饮食、自我保健及家人防护需求较高。100例传染病患者对优质护理的需求,见表1。

健康教育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对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见表2。

讨 论

优质护理不是单一的生活护理,不是单一的康复训练。是集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为一体的优质的护理。传染科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及家庭保健、隔离方法更为注重,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知识逐渐提高,从表1可见,为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患者希望得到有关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年龄偏大者需求更迫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是以控制传染病为目标的专业性健康教育[1]。选择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口头说明需求要点的基础上,结合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以增加直观印象,使抽象内容具体化。

健康教育的时机选择因人、因病情而异,调查表明有3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希望在住院初期进行心理疏导,因呼吸困难、惧怕手术和担心预后,并选择在住院中期进行健康教育,患者从呼吸窘迫中缓解后,面对胸腔抽气手术后及其对病情已有所了解。16例病情危重患者希望在住院中期或后期进行健康教育,患者首先是抢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后,才想了解疾病的发生及治疗。因危重患者住院时病情急且较重,情绪不稳定,最希望尽快摆脱疾病困扰的痛苦,而不是急于想知道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此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患者不但不会听取,而且会使患者感到不快。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注重力较集中时再进行系统的健康知识指导,如在给患者输液操作,护送患者做各项检查,等候检查结果,晨、晚间护理及巡视病房了解病情等时机,使患者心中有初步印象,以积极的姿态配合治疗,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

亟待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求知需求,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我科在护士站备了常见传染病专业书籍和健康教育小册子以及长年订阅全国主要护理刊。督促护士利用空隙时间阅读;安排护士参加院内外举办的有关传染病学、心理学、教育学、人际关系学等方面讲座,鼓励护士参加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全面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满足患者求知欲。

第8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学校医院;传染病防范;管理

加强学校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 建立传染病防控体系, 及时掌握各类传染病流行态势, 预防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将各种传染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是高校医院控制传染病的基本目标。多年来,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重视不断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提高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1. 1 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居住集中, 一旦发生传染病可波及到学校及社会, 我们根据不同季节尤其在冬春季节组织各院系的学生骨干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还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如发放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健康教育讲座、讲课、咨询、去学生宿舍进行消毒和宣传等形式经常性的在各院系学生中广泛地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同学们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 2 加强校医院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 在医护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办法》及各种《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的学习和培训, 树立和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熟悉和掌握各种传染病的种类、流行特点、诊断标准、隔离期限及防治知识等。在实际工作中争强法制观念,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

1. 3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在每学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还对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传染病报告卡片的填写的要求进行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毒各类技术操作常规等培训。从而大大提高的全体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实际工作能力。能得心应手的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果断地处理, 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 规范传染病报告程序

2. 1 规范传染病报告程序 接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 必须按要求和规定的传染病上报的时间和程序作好传染病的登记、检查、门诊日志登记、传染病的登记、填写传染病卡片, 送交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直报, 并作好各种登记, 同时作好对传染病的流调和疫区的消毒工作。

2. 2 加强对传染病管理的责任 由主管院长主抓传染病的管理工作, 并明确责任分工, 保健科分管落实具体实施各项传染病管理工作, 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 并定期下到各科室进行传染病管理的监督、检查、登记、上报及漏报的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 3 落实消毒隔离工作 建立并严格执行门诊和病房各种随时消毒制度, 血源管理、污水、污物处理制度, 由专人负责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的监督、检查、督导工作。定期监测、自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随时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监督检查。

2. 4 隔离门诊工作制度 坚持预分诊制度并开设隔离门诊和隔离病房, 在春、秋、冬季重点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筛查和隔离;在夏季重点对肠道传染病进行筛查和隔离治疗。设专门诊室、专门通道、专医护人员等七专,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蔓延同时也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3 加强院内的检查和督导

3. 1 医院成立传染病管理委员会, 组织机构健全, 构成一整套从院到各科室到每个岗位的传染病疫情及医院感染的检测报告网络, 并实行了首诊医生负责制, 建立了完整的传染病报告程序。各科室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做到24 h发现传染病都能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 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 特别是重点科室(门诊、急诊室、发热和肠道诊室、处置室、化验室、口腔科、供应室等)的医务人员业务学习, 增强防控意识,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第9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1 开展民办小学预防麻疹疫情暴发健康教育路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广州市白云区麻疹报告病例发病数近年有明显回升趋势,疫情形式严重,表1所示,报告例数2006、2007年最高,有明显回升趋势。

2007年以来,白云区共发生13起麻疹暴发疫情,16起麻疹暴发疫情有11起发生在学校,均为民办学校。

为了解民办小学家长接受防治麻疹健康教育状况,2007年5~8月笔者采取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小学1~6年级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598名家长,获得有效试卷564份,有效率为94.3%。其中286例样本选自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的2所公立学校,278例样本选自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的4所民办学校,试卷由本文作者设计,询问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学校家长与民办小学家长为孩子办理疫苗接种证及接种疫苗行为、认识上存在明显差异;疫情发生后公立学校家长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民办学校家长,以上数据有非常显著意义。对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是否传染等问题公立学校家长回答正确率略高于民办小学家长,但总体正确率不高;疫情发生后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医院及时干预,宣传单张派发及时,家长都接受应急接种措施;发生疫情后正确行为正确率偏低(见表2)。

以上数据显示防治麻疹任重道远,民办小学健康教育基础较差,建立民办学校预防麻疹疫情暴发健康教育路径将促进麻疹疫情及时有效控制[3]对防治麻疹非常必要。

2 民办小学预防麻疹疫情暴发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民办小学生源复杂,家长及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做好民办小学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是摆在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既新且难的问题。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要求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预防传染病的流程,结合民办小学特点,笔者以麻疹为例,认为民办小学预防麻疹疫情暴发健康教育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明确进行健康教育的对象 由于民办小学学生具有家庭到学校,学校到家庭(社区)的明显路径,接触人员比较简单,因此将健康教育的对象明确为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学生。通过防治麻疹等传染病的政策宣传、个人健康培训和健康服务,将使学生及他们的家庭、社区成员都受益[4]。

2.2 以开学前辅导班为主渠道,强调入学验证重要性 为有效控制麻疹发病,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加强学校的验证入学,但由于民办小学经营性质导致验证入学工作不落实,2002-2007年白云区麻疹病例数据说明民办学校存在一定的麻疹免疫空白人群,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即可引起局部的暴发疫情。笔者认为对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做好验证入学工作;②进行培训,时间选择在入学前1~2周,通过教委发通知,举办入学查验接种证培训班,传染病知识培训班,学习的课程包括入学查验接种证的法律地位,验证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如何查验接种证等,考虑到民办学校的经营性质,建议对老师强调如果发生传染病,卫生部门将视情况勒令学校停学停课措施,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引起暴发流行被媒体报道会增加学校负面影响、动摇家长选择学校的信心导致生源下降等入手,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与认真参与;③学校制定制度,将验证工作规范化,并有记录,便于上级部门监督;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有目标、任务、方法及考核,通过评估要求老师对防治麻疹等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5%。

2.3 以家访、电话咨询、家长会为载体,在参与中提高家长健康知识 民办小学家长是城市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信息来源窄、经济收入偏低、住址变更快等特点,近年由于本地区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大量麻疹免疫空白人群流入,同时由于存在验证漏洞,很多没接种麻疹疫苗的学生进入民办学校读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提高接种率必须从民办学校家长入手,强调家长的介入是因为家长的认识及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接种率,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建议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有详细地址、电话的通讯录,便于及时联系;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开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向家长传递有关预防接种、麻疹预防、发生麻疹后隔离、治疗等相关信息,个别因工作忙或行为抗拒的家长采取家访,电话咨询的方法;③制定防治麻疹等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评估单,在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和咨询后进行考核评估,知晓率要求达到85%,没有达到的进行电话宣教;④根据学校查验接种证资料,对未办证或未及时预防接种的学生,主动联系家长,督促补种疫苗,加强宣传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信息,提高其对免疫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⑤在疾病流行期间发放以治疗、隔离、消毒为主的宣传资料,家长人手一份。

2.4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中渗透传染病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黑板报、班会等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考核可用试卷方式测评知晓率。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健康教育主要是发生病例后的应对和心理调节,因为老师和家长是学生最信任的人,在发生麻疹病例时,老师对患病学生要做好安慰及心理咨询工作,告诉学生听从安排治疗和隔离,并做好家长工作,在防疫人员指导下进行疫点隔离消毒,保证病毒不在社区扩散;对非患病学生要告诉大家不要惊慌,在防疫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防护或应急接种,并通知家人做好疾病预防措施。

2.5 通过实践演习,制定健康教育路径 民办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一起举办实践演习,提高健康技能。具体操作是进行学校发生麻疹(可其他传染病)病例演习,由卫生防疫部门考核,观察学校报病,配合防疫部门核实、消毒、隔离,保护健康学生,切断传染源、组织易感人群进行预防应急接种,通知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治疗和隔离行为,家庭及周边社区消毒整个防治病流程,针对流程缺陷,及时检查健康教育有无遗漏,纠正错误的行为并予以解释,最终因地、因人制宜制定适合本校的预防麻疹疫情暴发健康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许建雄,梁建华,谭慧峰,等.广州市2002-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探讨.热带医学杂志,2007,7(7):699.

[2] Rober TC,Rober W,Zeno B,et al.A post-honeymoon period,measles outbreak in Muyinga sector,Burundi.Int J Epidemiol,1994,23(1):185-19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