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绵城市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城市建设;雨水排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11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54
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雨水控制是其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提升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海绵城市理念被提出来,并应用于下沉式绿地的优化设计中。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地面的径流量,从而使城市洪涝灾害得到控制。
1 海绵城市与下沉式绿地
1.1 海绵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自然化,并对城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规划,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更加和谐的关系。在海绵城市的构建中,为增强城市的适应能力,使其不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对城市建筑的屋顶进行绿化。在强降雨天气时,绿化屋顶能够截流雨水,使雨水的溢流量减少,从而避免强降雨引起的自然灾害。并且通过这样的举措,还能改善建筑的保温效果。此外,海绵城市理念要求在城市设计中转变排水防涝的思路,改变传统思路下,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来排放雨水的方式,将雨水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其利用率。海绵城市理念下,在降雨天气时,先将雨水截流,使其能够缓慢的渗透,由于绿地、湿地等具有集蓄功能,所以能够通过集蓄将雨水分流并净化雨水。在遇到干旱天气时,将集蓄的雨水排放出来缓解旱情,从而有效地减少地面的径流量。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新城市,会对城市中原有的水文特征进行保护,将开发的边界划分出来,确保建设的绿地、湿地等水文特征能与原有的水文特征相协调,从而形成高度统一的生态系统。
1.2 下沉式绿地
从狭义上来看,地势相对较低的绿地就称为下沉式绿地,如果用数据来衡量,下沉式绿地一般比其周围地面高度要低0.5~3cm。由于下沉式绿地与周围绿地之间存在高度差,所以在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能够流入下沉式绿地,并被蓄积在下沉式绿地中,且蓄积的水面会低于其周围地面。从广义上来看,下沉式绿地在狭义意义上的下沉式绿地基础上,其范围还有所扩展,洼地、雨水花园等都属于下沉式绿地。其中,狭义意义上的下沉式绿地,在道路和停车场的使用频率较高,且其应用范围也更广。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对下沉式绿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的参数有具体的要求,在新建城市中,下沉式绿地至少要占绿地总面积的一半,且其O计深度应控制在5~10cm,不能超过20cm。而在城市下沉式绿地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城市绿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土壤的渗水能力对下沉式绿地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
2 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2.1 竖向设计
在对下沉式绿地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其周边的建筑、道路高程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雨水的渗透,使其不能缓慢地渗入下沉式绿地中。如果要在道路周围设计下沉式绿地,则应该将其设置在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之间。将下沉式绿地设置在靠近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地方,应注意把握好其与雨水口之间、与硬化地面之间的竖向衔接方式,避免其对交通造成困扰,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在下沉式绿地的竖向设计中,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硬化地面与下沉式绿地之间设计合理的坡度,坡度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影响雨水流入绿地的速度。只有保持合理的坡度,才能使雨水能够通过地面,缓慢流向下沉式绿地中;第二,将路缘石和地面保持在同一高度,如果前者高度高于后者,则应该在所有的路缘石上设置缺口,在缺口周围铺设鹅卵石,并保证鹅卵石的铺设的均匀程度,从而使雨水能够以分散的方式流入下沉式绿地中;第三,在下沉式绿地的中间或者在其与硬化地面相衔接的地方,设置雨水溢流口,在雨水的总汇流处栽种绿色植物或者用保护膜进行覆盖,从而避免由于雨水的长期冲刷,导致土壤流失。如图1所示为下沉式绿地竖向设计效果图。
2.2 景观效果设计
目前,我国的下沉式绿地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不能将雨水有效的蓄积起来,在改善生态系统方面并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下沉式绿地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使下沉式绿地更具观赏价值,并提升其使用价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在下沉式绿地的周边开发池塘、打造园林、建设湿地,将下沉式绿地不能蓄积起来的水都分流至这些系统中,在土壤需要提高含水率时,就可将池塘中蓄积的水利用起来;第二,在下沉式绿地上面,种植一些耐旱和耐涝的绿色植被,在降雨天气,耐涝植物能够将大量的雨水吸收进来,而在干旱天气时也不用对耐旱植物补充水分;第三,在绿地上铺设各种颜色的石头,如果遇到强降雨天气,就能够对雨水进行分流,从而有效避免在某一区域因降水量过高而使绿地下沉;第四,如果下沉式绿地的面积比较大,则应该将其细分为多块绿地,并通过逐层沉降来缩小土方工程的工程量,节约施工成本,并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绿地景观。
2.3 植物淹没时间设计
在对下沉式绿地进行优化设计时,要把握好植物的淹没时间,淹没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就会导致植物根部的呼吸不顺畅,致使植物死亡。因此在下沉绿地的设计过程中,要对土壤的渗透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结合绿地的下沉高度和雨水高度,对植物的淹没时间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为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与控制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为提高土壤的渗透效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下沉式绿地的施工过程中,有的作业空间必须被夯实,应将这部分空间设计为硬质铺装,已经预定的下沉式绿地区域,则应该对其加以保护,避免其受到重型设备的碾压;第二,对于已经进行压实处理的土壤,如果需要借助相应的机械设备来改善其夯实度,则应注重改善土壤的结构,并通过加入适量的有机质、多孔陶粒等来改善;第三,如果土壤的渗透性本身比较差,为增强其渗透性,可在该区域添加适量的炉渣,以减少绿地植物的淹水时间。而在对下沉式绿地的深度进行设计时,则应该考虑施工区域的具体环境。一般情况下,砂土地区的渗透性都比较好,绿地的下沉深度就可设计为15~30cm,还可适当增加其设计深度,只要将植物的淹没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即可。但是,如果增加下沉式绿地的下沉深度,施工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多,所以下沉深度最好不要超过50cm。而黏土地区的渗透性一般都比较差,如果植物长期处于淹没状态,其根部的呼吸就会不顺畅,久而久之根部缺氧就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黏土地区的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不能超过10cm。同时还可通过缩小雨水溢流口高程与绿地高程之间的差值,使绿地蓄积的雨水能够在24小时内渗入到绿地中,从而减少植物淹没的时间。此外,还需要考虑下沉式绿地周围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设计注意事项
在进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的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和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综合考虑绿地与其周围的空间关系和竖向关系,避免各种突然情况出现,并对雨水出路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增强绿地的蓄水能力,可适当建设一些雨水花园和湿地公园,以提高其承载力。同时还可在绿地或者公园内部,建设一些影响力较小的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并为周边市民提供游憩服务;第二,在城市化建设中,需要建设活动广场,打造商业区域,这些区域不仅面积大且硬化程度很高,因此可在这些区域建设透水路面,推行植草沟,并将广场的地下空间利用起来,构建雨水调蓄设施,将下渗的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周边的绿化浇水和洒水;第三,在城市的居住^域,可对屋顶进行绿化,也可进行家庭绿化,从而增加蓄水的有效面积;第四,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除要具备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功能外,还可将其自身空间与周边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下凹式绿地或者透水路面,从而对雨水径流量进行控制,提高径流的水质。同时可将道路景观绿化带利用起来,构建下凹式的绿地系统,使道路雨水地表的径流能够流入绿化带,并将其净化后储存于绿化带中,而超标的雨水则会被排放出来。透水路面能够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尤其是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更应该大力推广渗水路面,通过渗水路面来减少道路的雨水径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富有弹性,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城市能够通过自我调整适应这些变化,从而降低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因此,在下沉式绿地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需要对下沉式绿地的竖向设计、景观效果设计、植物淹没时间设计等进行科学优化,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从而提升绿地的蓄水能力,并合理净化雨水,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对于提高其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春英,葛嘉浩.基于海绵城市对下沉式绿地雨水景
观的探讨[J].安徽建筑,2016,23(3).
[2] 周福灿.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运用
[J].建筑与装饰,2016,(5).
[3] 刘俊杰,王建军,马小杰,等.云锦路下沉式绿地海
绵城市效益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6,(2).
[4] 毕雪娇,马玲.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
要运用[J].江西建材,2016,(1).
[5] 谢劲松.“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下沉式绿地空间设计
[J].建材与装饰,2016,(27).
[6] 刘少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下沉式绿地设计
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
[7] 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
关键词:园林景观;海绵城市;生态系统
一、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1)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中的水资源像海绵似的,通过环境的变化和各种自然灾害来的影响进行“弹性”利用,这是新一代的城市水洪管理的概述。在城市要想提高排水系统的作用,就需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从而利用自然排水的力量、建设中自然存水、自然地渗透来净化的城市。海景城市的内涵是以景观作为载体的水生态的基本设施建设,是通过景观中的园林植物的种植建造出园林植物景观,从而形成具有特点的景观生态体系,更好的维护了城市中水的问题。当前,在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部分,雨水花园是生物的滞留区域,常把乔木或者灌木种植到低洼地带,或者地被植物或树皮等进行覆盖到地表上。2)海绵城市的基本措施是水位为中心的,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系统的硬性或者没有弹性的基础建设,而是如同一个生命体,不是只有单一的功能或者目标,而是可以综合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水饭来的诸多问题。城市的水问题主要指洪涝、水源问题、地下水问题、地下水不足、栖息地破坏,海绵城市可以把洪涝进行调蓄、水源保护、地下水回补、雨水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等有效的解决上述水生态过程。
二、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以生态环境为优先的,利用自然和人工的方式进行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城市中的排水防涝没有影响的状态下,进行最大限度的进行城市的部分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环境的生态保护。然而园林设计服务的对象已经扩展到整个大地上生物中,是多个生态的互相作用,形成了人类和生物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三、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就是把水自如的调动在城市之中,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注重的就是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生态湿地、透水路面等措施进行排水径流雨水,就可以达到缓慢排水和释放雨水或者在源头进行分流等控制,这些就是园林设计的建设理念。
(一)构建生态环境,绿地连接重组
海绵城市就是水基础生态和景观生态的建设,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知识中,城市中的水源和绿地是重要的部分,植被可以改善城市中的结构和气候,也对保护物种多样性是有重要作用的。比如,澳大利亚城市的就有很好的空气过滤区,就是用斑块进行重新组合进行保护的。波士顿公园、河道公园、富兰克林公园等等将多个公园连接到一起形成景观秀丽的公园。
(二)净化水的质量,修复生物栖息地
水生态基地的建设在海绵城市中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在以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只是单一的进行处理,不能对复杂的水进行治理,而且城市中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造成了再次污染。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处理污水,主要是通过植物进行净化的,例如湿地、水质量的净化、气候调节、生物的保护等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七十年代中期就利用了水生植物进行水质的探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污水进行水质净化,通过多种植物的优势、生长状态、生长阶段的不同,会比单一的植物更能长期的稳定的进行水源净化。在湿地植物中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各种元素,也减少有害藻类的进一步繁殖,从而保持生物的均衡。而高等的植物既可以净化水源也可提升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
(三)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达到防洪防涝
湿地除了能更好的净化水质之外还是更好的储水基地。传统的方式不能完全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大部分直接排入湖中,地面的不透水的处理使土地不能的储水能力降低,径流的增大就形成了洪涝灾害。然而植物景观就是利用生态环境合理的解决了超标准的径流系统,和城市中的雨水罐渠相互配合达到控制水流的目的。植物的根和叶都是由储水能力的,在经过道路两侧的生态建设,将多余的雨水进行蓄水达到降低径流的系数,在干旱的天气中可以通过蒸发作用把多余的水分释放掉,从而达到不从地下水为和调节气候的作用,也降低了城市中热岛效应的产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很好的固定土壤,从而避免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四)植物的净化空气,以达到降尘降噪
植物总叶面积的多少就是绿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植物生态作用的大小,所以增加植物水量和层次就能形成乔、灌、草的植物群落,在增加绿叶面积的同时也更好的提高了光合作用。从而达到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例如普通的草坪会比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低四倍之多,植物群落的特点有结构复杂、植被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噪、吸收各种有害气体等等。由于植物不同的生长状态、不同的代谢功能,不同的阶段,就会产生对于污染不同的吸收量。例如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有月季、广玉兰、石竹木槿等等,吸收氯化物的植物有紫薇、桂花、樟树等等都有很好的吸收。再有,就是带有绒毛或者粘液的植物可以阻隔或者粘附的作用,植物也可以进行声波的吸附,例如4米款的植被群可以有效的减少交通带来的杂音,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海绵城市中,园林景观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要把园林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海绵城市同时进行,达到吸引人们的眼睛同时也通过园林景观对生态起到积极地作用,更好的提高了文化的发展和自身的关注度,从而也提高了经济建设。海绵城市不单单是单一的建筑,而是通过海绵城市运用多种学科多个部门进行共同的投入,从而达到修复城市的生态,更好的改善了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06).
[2]李永祥,王磊城市植物景观中的植物附属污染现象探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08).
关键词:低冲击开发;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排水管理;综合利用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1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5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尤其是近年来施行的“城镇化”战略布局,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但是相应的城市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城市排水污染、水资源面源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市生态和谐发展提出极大的挑战。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城市排水管理与水资源匮乏问题,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节约城市水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妥善管理与改善,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发展理论,从而通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解决城市水资源污染与匮乏难题。本文结合城市排水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生态和谐规划和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1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理论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又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西雅图、波特兰市等城市共同提出的一种城市水资源保护与改善方案。低冲击开发雨水原理是通过设计小规模的、分散的水资源源头控制,从而对城市强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面源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并且使开发区实现开发前与开发后的水文环境和循环状态基本相似。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是一种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城市发展与建设为依托,实现雨水径流控制与雨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
低冲击开发水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下三点:(1)以城市生态环境为根基,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共生;(2)以雨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源头管理为主,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3)充分尊重和利用本地区的地貌特征、水文环境、气候类型等自然特性,尽量减少对本地区的环境扰动与破坏。城市建设是一项源于自然、依赖自然,但又不断改变着自然,对自然进行重新设计的工程。为了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动态平衡,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就是尽可能减少城市原有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雨水资源有效控制与利用。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暴雨径流的30%~80%,延迟暴雨径流峰值约5~30分钟,从而对城市抗洪防涝,减轻城市排水网络压力,均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雨水控制与开发模式,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更加侧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更适合科学发展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我国城市生态和谐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2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源于行业内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排水及雨水吸附能力,随后采用“海绵”描述城市或土地调整雨水积蓄的能力,因此“海绵城市”概念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对“海绵城市”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海绵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都是旨在城市的洪涝调节能力。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先后在2014年和2015年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指南》等官方文件,大力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的探索与实践。“海绵城市”理论是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水敏感性城市规划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理论,为城市雨水管理、生态规划与建设、自然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海绵城市”理论将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作为根基,重点研究基于水环境和水生态的跨地域、跨尺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系统性问题。城市水问题的根本在于水生态环境整体功能的失调,例如大量的雨水没有进入预定的排水网,而是形成城市内涝;水体面源污染问题严重等。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不单单关注水资源本身,而是综合考量水资源环境、水生态系统、水资源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网络等,并结合多种具体技术指导城市建设。
传统城市建设中雨水处理侧重于雨水单向管理,即雨水过多时通过城市排水系统将城市内涝积水排到周边管渠,甚至直接排放到农村简易沟渠,以牺牲周边地区为代价达到雨水管理目的。雨水过低甚至干旱时,综合利用周边水资源引入、人工降雨等缓解城市水资源匮乏。因此,传统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浪费了大量雨水资源,而解决洪涝或干旱问题时,通过周边沟渠的排出与引入,又会增加城市水资源面源污染风险。“海绵城市”在应对城市洪涝和干旱等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利用各种自然环境的优势,抵消自然环境的劣势。城市雨水过多时海绵城市能将多余的雨水资源吸收、过滤、净化,存储,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城市干旱时可通过释放存储的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干旱,同时降低城市对周边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所以“海绵城市”在处理城市雨水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自然途径和人工基础设施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涝抗旱的能力,对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中的实践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与“海绵城市”理论在处理雨水资源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海绵城市”许多实现的途径必须依靠低冲击开发雨水技术,因此二者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自从低冲击开发雨水理论和“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后,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技术试点工程,如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黑龙江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天津桥园湿地系统、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城市海绵系统等,通过试点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验证了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小节将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实际情况,探索基于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构建“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3.1 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道路越来越宽阔,一旦遭遇暴雨,道路面水流量较大,道路及周边垃圾等污染物随雨水流动,极易造成面污染,对城市雨水资源产生影响。另外,暴雨导致城市内涝,道路积水严重,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将会对城市居民带来不便。因此,城市道路规划是关乎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
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在保证城市道路畅通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要加强道路两侧及周边绿化建设,通过建设道路绿地、透水路面、低冲击开发雨水树池等,减少道路雨水流量,增强道路吸收雨水能力。利用道路周边绿化带建设下凹的海绵系统,促进雨水径流进入海绵系统,并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和存储。绿地的应用,有效控制了道路雨水污染,从而提高了城市雨水环境和质量。
构建新型透水路面,可提高暴雨径流渗入城市道路海绵系统的能力。透水路面要优先考虑应用在人行道,同时配合使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树池,这样可保证暴雨后人行道雨水径流能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排干,方便行人雨后行走。在城市道路污染严重的地段,要慎重考虑透水路面的使用,道路海绵系统要强化雨水过滤和净化功能,提高道路污染下雨水的水质。
3.2 城市水系统规划
城市天然雨水常用的净化场地主要有湿地、河塘、湖水等,利用天然水系净化雨水不仅净化效果显著,而且不需要过多人工建筑设施的干预,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节约成本。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水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利用城市现有的湿地、河塘、湖水等水系统作为雨水净化场,将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成具有一定城市雨水存储和过滤功能的雨水滞纳场地,形成完善的城市水系统。
为实现城市水系统的作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严禁居民或相关单位私自填埋城市低洼河沟和小型池塘,防止因河塘填埋造成城市防洪抗旱功能下降。对于已经填埋的池塘或河沟,应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的需求,并结合城市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填埋恢复及生态重建;(2)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开放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设施的建设,尽量将这些设施与城市水系统构建联系,提高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的雨水吸纳与排水能力,形成城市水系统的重要辅助支撑;(3)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统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合,将城市空间布局、地域环境、雨水管理等因素纳入城市水系统构建条件,在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下推广水系统的构建与利用。
3.3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
从微观角度来看,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城市雨水管理中主要是依赖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城市河塘来说,要实现雨水管理,首先要将城市雨水径流引入城市河塘,形成城市雨水的汇集区。此外,为保证河塘的蓄水能力,还要确保具有良好的排洪渠道,而且排洪时并不会牺牲周边或农村排水系统。城市河塘还要具备雨水净化能力,这样就形成了雨水吸纳雨水存储雨水净化雨水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在雨水管理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各个地形的优势,达到因地制宜的雨水管理效果。在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良性科学地利用自然,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实现城市的生态和谐发展。
4 结语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是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进步,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构建完善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城市雨水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生态和谐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分析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了海绵城市建设,为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邹韵.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城市雨水利用策略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 裴古中.低冲击开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市 政技术,2014,32(5).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认知
传统城市建设是钢筋混凝土的产物,平面硬化直接减少了城市绿地面积,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地下水水位难以回升,从而进一步造成了城市的干旱缺水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雨水降落到建筑物顶层、路面、广场等下垫面上,冲刷大量的污染物质,暴雨还会造成污水倒灌,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排入受纳水体,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城市地面硬化还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加重环境污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被称为“水弹性城市”,国际上的通用术语则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5号文)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非常严重。这些水问题的综合症带来的水危机并不是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基础上。”
本质――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习惯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建设模式,其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在城市排水系统上,传统的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功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途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首先,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如水系、山地、林地等,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其次,针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最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主导,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的能力。
二、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温岭东部新区的前身为经海涂围垦而成的东海塘,面积36.9平方公里,是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经济开发区。如何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东部新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功能单一、低效、低质量开发的陷阱。因此,开发之初东部新区就以新型城市化的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在高质量完成《温岭东部新区总体规划》、《东部新区中区城市设计》、《东部新区水系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探索“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力主闯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数。
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将“低影响开发、生态网络、生态补偿”等理论融入城市规划,有效探索水径流控制、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控、水景观营造和水生态保护,设计了科学合理完整的使雨水“停一停、流一流、渗一渗”,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规划,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东部新区完美呈现,让投资者感受到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居住者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理想家园,实现城市、产业、环境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清洁产业
为避免低层次和重复扩张,东部新区瞄准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项目评估机制,严格审查引进项目,通过创立产业准入评估体系,将环保设施的检查列为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内容,严格同时检查同时整改,生产工艺、流程必须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绿色要求;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之初的合同约定条款;项目竣工严格对照“环评”报告,实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态排水
东部新区规划的生态化排水系统引入新西兰和美国的LID低影响开发理念,达到城市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东部新区对全区的主干道路实施生态化排水设计,路面上看不到窨井盖,绿化隔离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和植草希雨水全部进入低于路面的植草沟,使道路中间和两侧绿地具有渗水、滞水、净水的三重功能。按照《温岭市东部新区北区生态化排水方案》和《温岭东部新区生态化排水设计、施工及维护指南》的规范要求,新开工道路全部按照“海绵”道路的标准实施;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完成已建的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生态化排水改造和管委会庭院生态化排水示范项目建设。
(三)雨水花园
借鉴东部新区企业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全面落实《东部新区工业企业设计、建设和管理准则》,将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作为与所有新入区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内容之一,落实对企业实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奖励措施,全面推进所有工业厂区和政府公用设施生态化集水系统和“雨水花园”建设,实现雨洪管理的“净、蓄、用”功能。在此仅举一例。东部新区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有一处占地3亩的露天雨水池,系企业雨水花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厂房屋顶的雨水被收集到蓄水池后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厂内场地雨水通过绿化和土壤过滤后排放到雨水池,消除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和泥沙,有效减缓了市政雨水管道堵塞,减轻了河道污染。而当强降雨发生时,蓄水池和雨水池则可以发挥调蓄作用,延缓河道的行洪压力。
(四)生态湿地
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海绵”,它既能调节城市雨洪,又能净化河湖水质,具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和雨洪吸纳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的“城市之肾”。东部新区在规划之初就把一批洼地、海沟、湿地划入保护范围,并将雨洪管理、湿地保护、慢行系统等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要素,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修复生态湿地,提高新区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好水环境,储备好水资源,利用好水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新区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海绵城市:将大自然的恩泽惠及人类
海绵城市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结合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建设(LID)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I),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政府的职责需要重新定位,除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外,生态责任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的生态责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解决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这个重要职责理应由政府承担。二是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市场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主要在于如何规范、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比如,责令企业履行其生态环境的恢复责任,支付其占用资源环境容量的费用,赔偿其相应的损失;改变企业无偿使用资源生态的观念,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占用;鼓励产品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各个层级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淘汰落后的高污染产业等等。三是政府对社会的生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处理好代内需求和代际公平之间的关系,要求既要注意代内需求,更要关注代际公平。这个重任毫无疑问是政府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责任。
(二)海绵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镇化是个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虽然从国内外的视角来看,城镇化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对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又是一个新问题。这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科学分析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有哪些趋势性变化,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二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所处的时代特色明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三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涵养水源,净化水|,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为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营造生态优美的景观环境。
(三)海绵城市建设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效益、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旨在促进物质循环流动,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类高强度地提取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然后又大量排放污染和废物,对资源的利用完全是单纯索取、粗放和一次性的。这里,正如法国著名学者克罗齐耶所指出的:“19世纪与20世纪的一切发展,都是以对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诸种错误造就的结果终由环境来承担。然而,我们已不再能够承担得起犯这类错误的代价了。”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的闭路过程,其所强调的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循环经济强调“生态价值”的理性回归,主张生产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型,承认“生态本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权利。在这个范式中,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赋予人类维护、管理自然的神圣使命。海绵城市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建立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基础上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四)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从宏观层面分析,经济总量分为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指的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总需求则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消费是内需,出口是外需。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供给侧发生了问题。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由供给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供给就会有什么样的载体。传统城市建设过分倚重钢筋混凝土所带来的“热岛效应”,正使人类难以承受其重。而海绵城市的设计从起点开始就规划了人居环境的未来景观,是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旋律。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旋律,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性变革,海绵城市则是“绿色发展”的底色。海绵城市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城市新区建设走出功能单一、低效、低质量开发陷阱,避免重蹈传统城市建设的覆辙?温岭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生态保护的多重目标,实现了雨水资源化,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
[2] 柳文岳,江倩倩,陈舒丹.海的能量,催生产业新高地――东部新区发展实体经济纪实[N].温岭日报,2012-12-31.
摘 要:本文研究了海绵城市排水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排水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建设
伴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我国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3 个主要水问题。城市地区是生活生产集聚地区,水问题尤其突出,面临严峻治水形势。2014 年4 月,在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是在吸取国外先进雨水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城市治水新构想。国内专家学者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仇保兴系统阐述了海绵城市内涵、发展途径、前景展望等; 王文亮等分别从概念、雨水综合调蓄等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4]( 以下简称《指南》) 进行解读。但当前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停留在城市尤其是试点区区域尺度,缺乏流域治水理念。流域与城市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流域控制是实现城市在雨水面前缩放自如的关键。笔者简要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流域控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结合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1.海绵城市排水建设的意义
1.1弥补给排水设施欠账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将自然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尽量保持城市开发之前的自然水文特征,通过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来涵养水源、应对强降雨。另外,利用生态手段对传统粗放型城市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修复已经被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增加绿地面积,以有效积存、渗透并净化雨水,满足城市生产、生活以及景观用水、供水的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应将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M行统筹管理,有效协调给排水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城市给排水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建立起城市生态保护、土地利用、水系绿地等各种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建设地下管道网络、充分发挥城城市资源优势,尽量在缓解城市管道网络压力、提高管道网络承载力的同时,有效收集城市雨水,对各种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1.2提高极端天气抵抗能力
据统计,我国共有 642 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但是其中未达到国家要求防洪标准的有340 座;在 34 座特大防洪城市中,能达到国家要求防洪标准的仅有 7 座。除此之外,一些新建立的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更是严重缺乏防洪投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建立起完整的给排水设施,将防水、排水、蓄水、处理水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在遭遇短时间局部强降水时,出现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流量加大的现象,尽量减轻城市防雨防洪的工作压力,从而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次数。
1.3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主的阶段,因此,我国相关建设者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将城市建设工作与城市资源保护工作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者要在现有环境下,建立起一个具有自然积存水资源、自然渗透水资源和自然净化水资源功能的海绵城市,在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协调城市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要统筹雨水开发系统、雨水管理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加强对雨水的渗透、存储、管理和净化,有效收集并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
2.在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的相关问题
2.1保证规划的引领性,并保证实际建设的科学性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专项性、控制性以及修建性规划,必须对所有规划任务进行细致分析,并使其形成总体规划。在实际规划和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城市发展区域的基本特点明确实际规划目标。通过对城市雨水流向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城市内涝,并且从源头上完全解决供水污染的基本问题。另外,应当充分利用城市拥有的雨水资源,推动城市景观环境的改善,在城市内部形成全面有效的水循环系统。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工程量巨大,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大规划的基本理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当同时考虑到供水、防洪、排水以及环保等多种因素,并且将各环节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最终按照相关规划逐步开展城市建设。
2.2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城市建设的基本进程和力度
由于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投资量和建设周期较长,该项目在我国当前尚属于初步起始阶段,缺乏基本的建设经验。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城市顶层的建筑设计,通过国家支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方案,提升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完善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标准,最终通过完善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3 同时考虑雨水流向和水资源污染控制
在海绵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同时考虑到雨水流向和水资源污染,尽可能满足城市建设上层规划设计要求,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则应当借鉴其他成功区域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对所有可选择方案进行对比,最终选择能够从源头、运行过程以及终点完全控制污染的方案开展工程建设。
3.海绵城市排水建设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治水的重要契机。在实践过程中,既不能直接死搬硬套国外经验,更不能陷入单一部门单一学科治水的怪圈。海绵城市建设应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是水的整体,是系统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不能脱离流域来谈,否则失去理论支撑。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大,应重视以下研究:
a.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对雨水的管理,降雨直接影响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计,城市地区降雨时空分布具有高度复杂性,应重点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b.我国城市水文站网建设相对滞后,为海绵城市建设带来难度,水利部门应充分发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水文基础站网建立,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数据库;
c. 现有水文模型主要以评价小尺度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主,海绵城市建设要选取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峰值时间、水质等指标,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城市排水模型的耦合,为方案优化提供模型支撑;
d.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协调各部门专业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使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真正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环境教育 地理教学
一、城市绿地的概念和功效
1.城市绿地的概念。
绿地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我国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以绿化为主的各级公园、庭院、小游园、街头绿地、街道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2.城市绿地的功效。
在国务院公布的城市规模排名中,苏州被列入了准特大中心城市。苏州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的污染日益严重。此时,城市绿地在其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功效。
(1)改善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干岛效应。
在城市中,热岛和干岛效应一年四季都有,其强度为秋夏大于春,春大于冬。据测定,城市公园比城区温度低0.67℃左右,相对湿度高3%~5%;风景区比城区温度低1.2℃左右,相对湿度高7%左右。
(2)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O2含量,净化大气作用明显。植物既是天然O2“制造厂”,又是CO2的“广阔市场”,绿地每公顷每年吸收SO22400kg,烟尘30t,其他生态效应还包括吸收氮氧化物,CO2等。
(3)削减噪音、降低光辐射、涵养土壤水分、净化污水的防护作用。
植物是天然消音器,据测定:1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30%,可降低噪音8―10dB,2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40%,3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50%,4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60%。树木还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伤害。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绿地的涵养水分的作用也很重要。现代城市水泥建筑物林立,柏油马路铺地,下雨天水都随下水道流走了。晴天又特别干燥,如果没有绿地,就如同沙漠一样。
(4)某些植物具有监测环境的功能。
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向人们发出污染“报警”信号。雪松对SO2和HF这两种气体很敏感,当雪松针叶出现发黄、枯焦现象时,说明周围可能有SO2或HF污染。紫花苜蓿、胡萝卜、菠菜可以监测SO2污染;苹果、桃可以监测氯污染。利用植物警报简单方便,既美化环境,又能监视污染,一举两得。
(5)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这是一个最古老而又一直研究至今的有着丰富内涵的话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如今,城市绿地的均匀分布,就像镶嵌在城市中的绿宝石,装点了城市的街景。特别是一些古树名木,更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瑰宝。所以,城市的绿化水平,是其文明程度的象征。
二、高中地理课增加城市绿地教育的必要性
1.传授城市绿地知识,弥补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相关不足。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苏州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城市绿地的功效日益的显现。然而,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只是在必修二第36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提出:“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在选修教材环境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中根本没有提及关于绿地保护这个内容。因此,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时有必要在进行相关教学时补充城市绿地的内容,这些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2.培养学生养成新的行为模式,热爱家园,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
苏州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苏州绿地覆盖率达42.7%,绿地绿化率达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其中在苏州古城区内存有古典园林、庭院73处(包括完整、较完整、半废和残存),其中园林53处,庭院20处。苏州市区古树名木数量998棵,新增84棵,其中一级古树名木为210棵,二级古树名木为788棵,再加上今年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各个大小城市开放公园、小游园等,可以说在我们的周边绿地无所不在。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这种个人主义不仅把自然作为人类的对立物,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主宰,而且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独立于社会,把社会理解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于是形成了一种为了自我实现而不择手段的生存和发展观。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这些城市绿地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枝,肆意践踏草坪,攀爬绿树乱刻乱画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绿地的养护,有损我们的城市形象。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从学校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中学地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做到爱我家园,从自身做起。
三、高中地理课增加城市绿地教育的主要措施
1.课内补充渗透。
课内渗透主要是指在传授知识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教育。如在讲到城市化这节课时,可以结合苏州市的城市化过程,指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人口的增多,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想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消除有害物质,除在生产上采取一些措施外,还要积极地进行城市绿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出城市绿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城市绿地有何种功效。高中教材中提到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那么城市绿地从功效上可以比做地球的什么呢?进而得出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城市绿地知识补充完整,进而可以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2.走出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适当的实践活动。
地理科学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在地理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课堂中总是“学生坐着听,教师站着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
(1)参观访问,深化相关知识。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了解苏州市世界遗产暨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区、城镇绿化保护和监管工作情况。参观苏州市园林植物医院,了解室外绿化养护的相关方法。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城市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依据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规划设计了相应的绿地空间格局。苏州市是一座著名的园林城市,各个大小不一的古典园林和小游园穿插于城市中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调查研究相关情况,撰写相关小论文。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每年的“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参与保护宣传城市绿地的积极性,彻底和不文明的游园习惯说再见,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61年一遇特大暴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7月22日,香港凤凰网刊出网文称,此次北京大水,有几个原因:一是城市对农地侵占过分,一些农田消失;二是汽车社会使停车位遍地,公路遍地,北京成为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客观而言,城市排水设施不是没有,但密不透风的混凝土世界实际上筑成不透气的墙,在特大暴雨作用下,排水疏水就成了问题。这时,城市绿地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正常情况下,雨水降落地面,土壤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剩余的则流入江河湖泊。这一过程被称为“海绵效应”。但土地“水泥化”之后,“海绵效应”不复存在,导致原先可以渗透进土壤的雨水无法排出。如果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就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同时,在城市绿化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韩国首尔的人行路多由小砖砌成,小草从中间长出来,下雨时,雨水很快渗下去。德国许多城市的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遇到暴雨,雨水很快就可以流进草丛、树林。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城市的绿化已经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在21世纪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城市绿化相关内容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山更美、水更绿、天更蓝。
参考文献:
[1]潘家莹.关于城市的绿地标准[J].中国园林,1994,10(1):33-362.
[2]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4,136-142,269.
关键词:生态城市;慢城;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2602
0 前言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节奏过快、压力过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资源危机,亚健康人群数量越来越大,地域文化差异渐渐消亡,城市个性趋于模糊等一系列问题。珠海市处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比起依靠国际化和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大城市,有着选择地区特色化发展方式的基础,选择可持续性与差异性的发展,追求“全球化”以外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未来的方向之一,以避免生活节奏过快、城市特色消亡、生态环境恶化等系列负面效应。
1 生态“慢城”概念
“慢城”(slow city)概念源于意大利布拉市,目前全球已有近150个城市或地区成为了国际慢城联盟认定的“慢城”。2010年,南京高淳桠溪成为中国首个“慢城”,2014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成为第二个“慢城”。“慢城”的标志是一只红色的蜗牛,象征着像蜗牛一样的生活方式,“慢城”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生态“慢城”要求城市环境清新优美,园林绿地规划合理,反污染、反噪音、支持绿色能源和地方的传统文化和产业,拥有服务于本地特色与个性的现代产业做支撑,居民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生活节奏悠闲并可以充分享受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入“慢”的城市文化。政府重视环境保护,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新技术为居民生活创造价值,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为稳定、协调与实现资源利用代际公平的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总之,生态“慢城”是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具有独特的地方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节奏悠闲舒适的社区生活。
2 珠海市建设生态“慢城”的理念基础
2015年8月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2014宜居城市竞争力前200名城市》,珠海市排名第一,再度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珠海市2014年4月通过了《“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提出了“珠联碧和,海天一色”花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秉持“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保存绿色本底、增加绿色碳汇、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文化、创新绿色科技五大战略布局,构建森林绿地保护体系、森林绿地再生修复体系和绿色生态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到2016年,建成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三型”社会,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至2017年,建成一个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城乡一体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珠海市未来将深入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环境更安全”四大重点工程,并以“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向,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服务中心,打破以往更多依靠工业发展的局限性。在城市交通上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绿色交通”,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拟在2020年建成居住体验良好,生态和人文各有千秋的“国际宜居城市”。
纵观珠海城市性格的定位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在生态环境上的规划、城市人文情怀的塑造、对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视都与生态“慢城”的内涵不谋而合,可以说,珠海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慢城”的理念基础。
3 可行性分析
3.1 良好的自然环境
建设生态“慢城”要求良好的城市自然环境做基础。珠海拥有很好的生态资源,截至2014年底,珠海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65.043平方公里,绿地率为526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70.7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为57.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19平方米,位居广东省前列。斗门区的南门村还被评为广东省唯一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和全国文明村镇。从整体来看,珠海市境内的凤凰山、板障山、黄杨山等10余座山峰与前山河、白蕉河、吉大水库等形成了有机融合的山、海、河、田自然风光,像城市在绿色中溶解,塑造出“山海相拥、城田相间、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符合生态城市要求的空间格局。而在未来,珠海还将通过公园绿化工程、城区添景增绿工程、主干道绿化工程、绿道+慢行系统工程、森林碳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江河水系林网工程、森林之门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等十大重点绿化工程,构建“一心两带三网四群多点”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空间布局。珠海市拥有的良好自然环境和持续不断的生态景观工程改造,都为建设生态“慢城”奠定了关键性的空间基础。
3.2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发展
珠海没有像其他大城市一样依赖工业化的发展,一直坚守城市理想,重视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宜居的城市发展道路。目前,珠海经济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依托横琴新区、高栏港区、高新区等平台构建了“三高一特”(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竞争高端化,让高端产业成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形成高品质生活的要素。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旅游业、会展业等,打破了以往城市经济发展依靠重工业的局限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一直是珠海市的重点发展产业,其非物质化的特征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和信息冲击无疑可为珠海市循环经济建设开辟生机。将珠海“温泉、海岛、高尔夫”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生态旅游引导绿色消费,以地区文化旅游引导城市特色文化产业,以“互联网+”思维引导数字旅游,为建设生态“慢城”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3.3 人文珠海与“慢生活”的精神内核
生态“慢城”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于避免城市发展的同一化和盲目高速化,更多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文化传承。“慢城”文化的建设,需要在政府基础设施完善建设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高市民的主动认知,建立“慢生活”的观念。“慢”包括放慢生活节奏,但不仅仅是对快节奏生活的反诉,还意味着对时间的优质利用,用心感受生活的高质量生活态度。“慢”是针对当前社会的浮躁心态和高压高速的节奏的一种应对,有利于城市的稳定、长远的发展。
珠海市因毗邻港澳,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海洋文化特质和特区文化特征,充满了人文气息。其城市生活节奏比起其他大城市较缓,在城市形象方面的“宜居”、“休闲”、“体验”等特质,长期以来给人们留下了“浪漫”的印象和情怀,与“慢城”的精神内核相一致,在打造“慢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促进了珠海生态“慢城”的内涵式发展。
4 总结
本文通过梳理珠海市的城市发展现状,统观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循环、可传承的文化精神塑造、可发展的经济支撑产业、可引领的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基础上,创新性地为珠海市提出一个未来的城市发展视角——建设生态“慢城”。生态“慢城”是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不以单纯的GDP为城市竞争力比较点,着力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尊重城市传统和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文化环境中达到平衡和互为补充。这种突破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由珠海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新兴的顺应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的创新模式。
生态“慢城”将生态城市与“慢城”结合,基于珠海市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特色,将珠海局部地区如斗门南门村、网山村、金湾鱼林村、唐家等地区率先建成生态“慢城”,再逐渐辐射到珠海其他区域,最后形成统一的城市性格,成为回归人类生活本质,重视休闲和体验的旅游特质,做到“花园城市有特色、人文传统有亮点,旅游商务有推力”,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慢精神”城市。珠海目前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横琴新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珠海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珠海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很多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珠海不必重复大城市因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污染,走出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园林式城市的经济特区,发展具有现代服务业优势的“慢城”,是珠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创新突破口所在。若在将来大力鼓励引入“PPP模式”建设海绵生态城市,再以“互联网+”思维弘扬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珠海”,以国际化视角进行城市文明建设,可大大提高珠海市的城市魅力和旅游吸引力。
“慢城”不仅仅停留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规划,更需要城市内在文化和市民认知作为有力的补充。具体包括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开展一系列常态化活动对市民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还要创造条件培养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总部经济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以及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和城市文化,才能保证珠海生态“慢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慢城联盟官网[EB/OL].http://cittaslow.org/index.php?method=section&id=2012&title=Association,20141210.
[2]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目标:城在林里林在城中[N].珠海特区报,2014422(02).
[4]珠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工作会议[EB/OL].http://zhuhai.gov.cn/xxgk/xwzx/zhyw/201509/t20150908_7998862.html,2015914.
看德国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重视顶层规划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德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多突出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德国的发展历史、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战略密切相关。德国自二战以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治理和重建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法律、政策、建筑、景观、乡村、修复和雨洪管理等。当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生态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利用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等,达到强化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提升对社会和产业服务能力等目标。从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建设主题。法兰克福非常注重绿色发展,其目标是建设绿色城市,并成功提名为“2014年欧洲绿色之都”的候选城市;二是明确规划期建设内容。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环城绿带、“超节能住房”、节电奖励、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兰克福电动交通2025战略”、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三是明确牵头单位。与绿色发展主题相对应,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主要是由环保局负责;四是重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法兰克福已经建立了“法兰克福/莱茵-美茵数字中心”,为提供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的平台,促进城市及都市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重点领域的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交通、医疗、教育、建筑、金融、政务等。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在智慧节能环保方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加快了弃核的步伐,并开始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制定了包括六个法律和一个法规的“一揽子能源法案”,成立了能源监管独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了3年资助35亿欧元的能源研发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少量的生物质能、地热,提出到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目标。2014年8月,又正式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褐煤。如德国日照最充足的城市――弗莱堡市,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所――弗芝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优势,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将太阳能发电运用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柏林的电动交通项目。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迄今实施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涵盖了私人和家庭用车、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等。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理念,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德国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和最近的《德国数字化战略》,不仅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发展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又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本地产业化,推动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的发展。柏林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该园区曾是德国乃至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心脏,此后亦经历了近30年的衰败,期间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自1991年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能源转型2050战略,园区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并在园区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将生态友好、绿色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慢通系统、电动汽车和海绵城市等落实到园区实际建设之中。至今,科技园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目前,在占地4.2平方公里的科技园里,已有科研院所16家,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超过1000家,从业人数16000人,集聚了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与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形成了科技城、高教城、传媒城、创业城、柏林州未来城等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它已成为德国实施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的重点示范。
学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所长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长期演进的过程,要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近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然后务实推进、分步实施。要从每个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与当地居民关心关注和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难点领域开展试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合,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切忌贪大求洋,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购置先进设备、系统软件,而在整体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在要素资源和能力支撑方面缺乏有力保障,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在具体项目的选择和运营方式上,各地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德国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并不是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公共服务,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就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合作。德国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形成了运营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保证了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
按照政府与企业在投资、建设领域的不同角色,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了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态势。如德国柏林伙伴组织是柏林市的经济促进机构,由柏林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各占一半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柏林市政府负责柏林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六大主题,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方的组织联系,并建立公开的数据平台,将柏林800多个数据库全部开放;而柏林伙伴组织则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规划策略的实施和十个试点区运营。
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依赖政府投资的状况,而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模式,既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要激发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民生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本质。建设智慧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供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无划痕洗车晶是一种新型的浓缩粉末型无划痕洗车产品,创新地将传统的液态洗车液改良为清洁、护理二合一的粉末状高分子活性物质。“快速、环保、无接触、免擦拭”的洗车方式减除了传统洗车中预洗、海绵擦泡沫等繁琐工序,避免了传统洗车易产生划痕、车漆哑光失色等现象。既优化了车辆清洗、护理流程,又帮助经营者提高工作效率与经营收益。
产品优势
1.操作简单,节水节电。
使用者只需将洗车晶溶液喷洒在需要使用的车辆表面(包括车身死角),就能将污渍全部清洗干净。高效的配方性能,同比传统洗车耗水量与电量分别减少1/3与1/2的能耗,可有效节省成本损耗。
2.洗车快速,明亮如新。
使用无划痕洗车晶时,使用小喷壶喷洒车身,彻底颠覆了传统洗车方式,一喷一冲即可,整个洗车过程只需三分钟,高效快捷。由于产品富含水蜡成分,因此使用无划痕洗车晶洗车可以达到洗车打蜡一步完成的效果。
市场分析
现如今,中国汽车服务市场份额达千亿元,洗车费用支出比例加大,90%以上的私人车主有给汽车做外部清洗美容的习惯,50%以上的私家车主愿意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自己在家进行汽车洗护,显然传统洗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状况,无划痕洗车晶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经营条件
经销无划痕洗车晶的合作者,不要店铺,不需品牌转让费,但厂家要求洗车晶经营者的最低进货金额为39800元。
效益估算
以一个中等城市为例,洗车场所约有200家左右,如果其中30%―50%的洗车店使用无划痕洗车晶,按照每家每天平均至少使用2袋计算,每天的使用量就能达到120袋―200袋。按照每袋洗车晶的利润为15元计算,每日的销售利润为1800―3000元,月利润即为54000―90000元,利润空间巨大。
投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