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第1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第2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物流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1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各行各业以及人们所熟知,所献服文论述了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物流已被人们誉为继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之后可供挖掘的“第三利润源”。不少专家学者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已被不少国家从宏观或微观上所认可,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降低成本,并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快速转移的全过程。因此发展物流区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域物流规划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是由德裔学者艾伯特?赫希曼提出的。赫希曼指出: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主张资本和资源的发展通过“关联效应”的产业部门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由于区域和国家的相似性,使得区域开发与规划做为理论常常被引用和借鉴,并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及区域对经济内容与结构进行了调整。稳定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无异是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会明显降低制造业成本、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为扩大内需,推动建立完整的物流产业供应链,促进工商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国务院把物流业列为调整和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十大产业中唯一的非实体经济规划。

二、促进现代物流的各项措施

区域经济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例如:人流、商业流、资本流等聚集的经济,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现代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关联产业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多措施并举,才能收有较好的效果。

(一)加快企业资源整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调整和优化物流业结构,使快递企业的服务有所延伸,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同时,促进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建立物流产业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产业的物流服务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对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引导制造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顺应产业分工细化、深化的趋势,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运营模式,积极做好物流业与制造、商贸流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降低成本,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

(二)强化物流业基础工作,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物流链各环节的信息资源,稳步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物流业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物流师职业资格岗位培训认证工作,加快培养各层次物流人才。高度重视引进高端和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

(三)强化政策扶持,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鼓励城市物流配送实行品牌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培育“城市快运”品牌,引导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统一标志、统一车型,并实行公司化管理,采用封闭两厢式货车运输。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剥离低效的运输仓储功能和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在工业转型升级中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四)加强对物流业的指导管理,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应加大对现代物流业的宣传力度,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宣传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物流企业,提高全社会对加快发展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为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原则

区域物流规划的过程是及其复杂和烦琐的,建立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期,对物流的长、中、短期的发展目标,所掌握的资源,方案及战略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统筹管理。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使区域物流更加合理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战略性原则。在进行区域物流的发展规划时,对各要素进行长期,战略性的设计。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对规划要素、取舍、建设标准要有战略的眼光。对规划要素的布局要有整体意识,在充分考虑到弹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缩减成本的支出。

(二)系统性原则。物流本身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的同时,必须对各要求进行系统的思考及设计。区域物流进行发展规划的同时,必须把其放在大环境中即社会发展规划中,整体与局部都要兼顾,保证突出重点,照顾一般,把物流区域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充分的调动起来,结合社会力量,尽可能挖掘其潜力。

(三)科学性的原则。区域物流规划时,对各种规划要素进行科学的定位、分析、研究,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同时应与其他区域的社会中的文化、政治、教育等建设和发展相互协调。对各要素现状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后的分析,制订规划与方案。同时强调组织各部门、各环节相互协调,必须信息交流,相互衔接。总之,只有做到科学调查、科学分析,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与程序,才能保证区域物流规划的科学。

(四)可行性原则。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时,对规划的要素的定位、完成的目标、各项措施实施情况,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区域规则可立足于中长期的目标,此目标也需符合国情区域,使之具有可实现性。

(五)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的有效形式。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没有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规划代表着区域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第3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及界定

什么是脆弱性?研究对象不同和研究主题不同,往往定义也不同。自然科学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注重于造成人类脆弱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力机构,研究的对象多是人文系统。无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文系统,脆弱性大体都包括了 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明该系统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脆弱性不具备不确定性,它是系统本身所含有的。(2)该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比较敏感。(3)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对脆弱性进行加以控制和优化,那么脆弱性的结果就是危机的出现。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

某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依赖于其不稳定性、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的敏感性以及外部条件干扰和变化的胁迫下遭受损失的程度,所以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把研究对象放在大区域(或国家)范围进行参照对比。为此,在探讨我省经济发展脆弱性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来反映不稳定性的程度,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反映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用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的程度反映外部变化带来的损失程度。

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地区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差距拉大必然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导致脆弱性。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

河北省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自为战、盲目布局,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2.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二次产业比重加大,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

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

3.经济发展的损失度:人力资本流失

河北省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办事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对策

要想解决区域的脆弱性,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由于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脆弱性,因此,只就共同的脆弱性提出一些对策。

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重要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想长远发展,同时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所应当追求的根本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逐渐被提出并加以实践,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选择。第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总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所包含的每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

长期以来,区域的大多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首先,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其次,消除知识贫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想区域获的发展,就必须消除知识贫困。第三,消除收入的贫困。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服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提高产业结构素质,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产业结构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必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施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主要指的有两点,一是对现有区域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使产业结构趋于平衡。二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达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技术产业会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其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事实证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完善人才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同时,提高各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隐性的人才浪费。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合理的、多渠道的实现人才流动。

四、结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据此,我们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找寻发展最为脆弱的地方,把减少和控制发展的脆弱性作为优化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也正是如此,把区域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找出其存在脆弱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华 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振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增刊)

[3]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经济师,2002,(2):3

第4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

第5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一、引言

主导产业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的。罗斯托把经济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主导增长部门是指,“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的或至今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①这些部门按罗斯托的定义就是“主导产业部门”。很明显,罗斯托在这里强调的是主导产业部门对经济的关联和带动作用以及创新与革新的力量。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②

二、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己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leading sectors)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对经济成长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再次,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己经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他认为,主导部门综合体是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很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的部门组成的。罗斯托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等等。

②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实现该战略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由生产短缺达到发展,即发展后向关联大的产业。第二条是由生产过剩达到发展,即发展前向关联大的产业。发展政策就在于努力谋求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主导部门通过扩大的关联效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赫希曼将后向关联描述为“投入供应、衍生需求”,即每一非初级经济活动将导致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后向关联被描述为“产品利用”,即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的投入品。赫希曼的关联效应的测度比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测度复杂得多。[1]

③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筱原三代平首先在理论上突破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同时借鉴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著名的规划产业结构的“两基准”理论(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开创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指标化的先河。他认为,从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虽然在某一时点上,有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但经过一定时期,特别是给以有利的扶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这就是动态比较费用论的基本观点。以动态比较费用论为基础,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基准,认为,在工业化初期,所有产业的发展不仅资金有困难,而且必然在资本、技术市场问题上会发生摩擦。因此,必须选择符合筱原两基准,并且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来重点发展。动态比较费用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家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然而,这一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只能成为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把以上设想付之实施?另一个日本学者赤松要对此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论”。[2]

④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是在他对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与主导产业演替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论”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

20世纪30年代,赤松要研究了日本当时的主导产业棉纺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棉纺业的发展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雁行形态论”最早是被用来描述后起国家某一特定产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二战后,赤松要、小岛清等学者研究一国到另一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时进一步研究拓展了“雁行形态论”。 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雁行模式”本身具有不切实际的静态化缺陷。后起国(地区)后来居上是完全可能的。日本经济本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佐证。同时,“雁行模式”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条件限制。这一模式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大国;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 “雁行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代表了日本对东亚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认识与构想。

三、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梯度推移模式

梯度推移模式认为,由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经济梯度;高梯度地区的创新,在市场驱动下由于扩散效应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转移方向依照梯度最小律原理向具有较高接受创新能力的地区转移;主导产业的发展状态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主导产业的主要特征。梯度推移模式局限性在于,作为区域经济不均衡开发模式,由于扩散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波效应之和,反而会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对梯度划分以及对不同梯度或相同梯度间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论界定与纷繁复杂、情况各异的现实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高梯度地区有低梯度特征的局部而低梯度地区也会有高梯度特征的局部,因而在实施中存在理论障碍。对该模式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如:反梯度推移模式、跳跃模式等。这些开发模式主要是对平行、常规推移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修正”,运用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发展。[3]

②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模式有别于其它模式的是强调“经济空间”。认为经济增长是在非均匀空间情况下,以不同强度的创新水平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围绕推动性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他不仅本身能快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增长。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自创新,而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是创新的源头;具有高创新能力、高关联度和高增长性特征的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极相关联。与模式关联的增长极的数量、起始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是增长极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增长极所处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限制性条件尤其严苛,因而不易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强调“点”即增长极和“轴”即交通干线相关联的作用)、圈层结构开发模式(主张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逐步向外发展)是对增长极模式的延伸。

③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模式认为,大量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社会网络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空间上集中,以创新、合作、竞争为基础形成互动机制与路径依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以互信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和谐的市场秩序;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知识与技术不断创新,同时扩散也有了基础,从而实现产品的持续创新。产业竞争力源自生产成本、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以及市场竞争优势等,主导产业是由市场依据产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判断、筛选,由主导产业集合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政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靠市场,因为主导产业有其自身的形成和转化机制,是市场作用的产物。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确立应从市场作用方式、主导产业内在机制的作用机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性等方面确立。概括来说,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应包含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

① 比较优势基准及其指标

比较优势基准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导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得以发展,成为逻辑推理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并能够较好地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对于大的区域来说,以比较优势作为选择基准,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把培育特色经济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相结合,是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主线。所以,比较优势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基准。具体包括以下衡量指标: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区内增加比重等方面。[4]

②产业关联基准及其指标

“产业关联”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50年代依据投入产出原理而提出的概念,后经罗斯托加以发展,将产业关联效应扩展为后向、前向和旁侧三种关联效应。一个产业部门仅仅符合市场需求标准、技术进步标准,还不足以确定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还必须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将支柱产业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传导到其他产业中去,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产业关联度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基准之一。具体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

③市场需求基准及其指标

市场需求是判定某产业是否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50年代中期为规划日本当时的产业结构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指标。从社会需求来看,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增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就是需求收入弹性准则。其反映了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需求收入弹性相对较高的产品,社会需求也相对较高。产品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应该成为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因此,需求收入弹性应作为市场需求准则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④产业规模基准及其指标

主导产业选择的目的最核心的是希望通过本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靠产业间关联效应发生作用,而产业间关联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技术上的因素即是产业间的联系程度,它是发挥关联效应的基础,技术上的联系越密切,联系效应就会越大;经济上的因素便是产业部门的经济规模,它虽不是基础,但对于技术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如果一个产业部门规模过小,即使技术上的联系密切,仍然不可能起到带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发展的作用。所以经济规模是主导产业发挥作用及主导支柱产业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经济规模作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项基准,包括产值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利税规模、销售规模、就业规模等评价指标。

注释:

①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②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3)。

参考文献

[1]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第6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产业支撑 区划调整整合 挖潜 提升 战略新兴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支撑,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主导产业不断演变、升级的过程。所以,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而产业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战略方向。因此,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规划对于推进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发展规划是比较全面的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背景

2012年威海市第13次市委常委会对全市经济区划调整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安排。新的经济区划调整,为各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及新的发展方向。环翠区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一)现代服务业

主要包括三大版块:

1、以里口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风景旅游业。

2、依托中心城区,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等服务业。

3、发展以温泉疗养为特色的休闲度假业。

(二)现代制造业

整合张村、羊亭各类资源,建设科技产业园,形成城市西部的重要功能区。

因此,为进一步明晰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区政府亟需编制威海环翠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

研究范围

涵盖张村、羊亭两镇主要区域,总用地约55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一)张村片区

临近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居住生活等要素已具备城市特征。现已形成一个商业中心、三个工业组团及多个居住组团。

张村工业基础雄厚,三大工业组团现已成型。分别为:

1、银海工业组团——以电子、纺织、机械为主

2、机械电子工业组团——以电子、纺织、机械、医疗器械为主

3、魏桥纺织工业组团——以纺织、机械为主

(二)羊亭片区

主要由正在发育的两个居住组团及三个工业组团构成。

三个工业组团包括项目一区、项目二区以及南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该产业基地作为羊亭新兴产业发展的启动区,现已初显规模。

羊亭正处于成长期,作为新的产业重心,发展空间巨大,可为西城科技产业园土地供应提供支撑

产业发展方向

为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促进区域资源互补、联动、分工与合作,威海城市西部将打造“高、新、优”三类特点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其中,环翠科技产业园中张村镇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羊亭镇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

(一)总体布局

构建 “两园、两区、多核”的用地功能布局框架。其中:

两园:分别位于张村与羊亭片区,打造传统优势及新兴战略两大产业园。

两区:依托产业园形成两大综合配套区,职能主要包括居住生活、公共服务、商业等方面。

多核:保护并利用自然山体,形成多处生态绿核。

(二)产业用地规划

1、张村片区

以“挖潜”、“提升”为主,进一步清理盘活现有三大工业组团的闲置资产,实现土地“二次开发”。

2、羊亭片区

首先,立足现有三个工业组团,对用地进行适度扩展。其次,为未来片区发展支柱产业预留弹性空间。最后,实现产业布局由“点”到“面”的转型。

(三)对外交通衔接

通过内环快速路、烟威高速、初张路等快速路以及沈阳路、环翠路、成大路等主干道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

(四)道路系统

道路布局呈“方格网状”。对羊亭河南路网进行“弹 性加密”,便于不同规模企业入驻。东西向主次干道在沈阳路接口处与双岛湾片区形成对接。

(五)市政基础设施

园区市政基础设施是保证产业区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供热、防灾、环境卫生等,各项市政工程系统构成了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园区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基本服务保障。

结语

第7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济实践中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并不是来自自然资源,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人力资本结构。区域的人力资本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各种结构相互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区域经济发展又成为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力。本文在总结人力资本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方案。

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世界的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区域经济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进行的先天性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是任何区域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更在于不断积累的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由于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内、外部结构不同,即使区域间的先天禀赋相同,也会造成区域间在产品生产上相对优势的差异。因为人力资本及其结构的比较优势是由劳动力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区域专门化生产带来的。而且这种比较优势还极易引起区域创新能力上的相对优势。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与物质资本一同甚至替代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人力资本的投入是获得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即使人力资本存量相同的区域,由于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在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也要重视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在诸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模式

由于人力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所以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各不相同。考察区域内人力资本结构是否协调平衡,首先要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指标来测量区域内不同人力资本的存量。因为人力资本种类的不同,人力资本投资也有不同的选择,最终导致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不同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需要将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进行区分。

我们从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比例结构考察区域人力资本状况,根据各个区域两种人力资本水平存量的高低不同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区域发展的四种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第一种是“双高型”人力资本模式,即区域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第二种为“双低型”,即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都比较匮乏。第三种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比较充裕,存量水平较高,而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第四种为“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具有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稀少。在这四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是最理想的,而其他种类的结构模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存在优化的政策选择。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应该向双高型的模式靠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不管区域现在属于哪一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都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更合理地投资于人力资本,争取向双高型转化。由于区域的基础不同,人力资本转化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经济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其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是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制约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社会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工业经济时代根据自然资源进行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强调了自然禀赋,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依据人力资本进行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则弱化了这种自然禀赋的作用,而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差异的影响。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超前性将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因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状况进行的;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都是受到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约束的。所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区域人力资本结构改善的经济环境建设

区域人力资本作用效率同其作用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积累。而区域投资环境涵盖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各方面条件因素,既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硬条件,也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社会文化以及法律法规等软条件。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要素投入的多少和质量以及区域经济效率或生产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积累水平,进而会影响人力资本供给乃至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

通过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会吸引各方面经济要素的投入,包括区域经济内、外的经济要素,会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增加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而这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积累,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供给能力。人力资本供给能力的增加,一方面会增加人力资本的区域供给总量,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投资能力和条件的差异,导致人力资本水平在区域群体中的分化,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增加改善了人口配置结构;同时,其效能结构也更趋于人力资本收益扩大化的形态,并且还会加剧人力资本在产业和空间分布上的分异,呈现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趋势。因此,重视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可以加大区域经济要素的投入,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与积累,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人力资本管理体制并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机制

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机制是指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存在于人力资本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使用全过程。在区域的人力资本管理中,要优化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工作,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第一,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功能。在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的基础上,不仅要注重一般人才基本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要突出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和急需人才的培养;第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求全责备的不良风习,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管理人才的选拔机制,多渠道、多视角发现和起用人才;第三,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第四,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施“借脑”工程,建设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改善人力资本要素流动环境,实现区域人力资本共享;第五,要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流动渠道,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三)改善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并加强人力资本结构的科学规划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人力资本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即提供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经济结构转换与升级的速度和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应当做好科学的人力资本结构规划。第一,要分析和总结区域人力资本及其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有的经济水平和制度环境提出改进方向。第二,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安排,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制定人力资本结构的各单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并建立人力资本结构的决策预警系统。第三,统筹分析各投资主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水平以及实现预期目标所存在的困难,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措施,制定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对策,规定相关的责任和监督机制。科学的人力资本结构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断反馈的信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本结构改进的实施过程,调整相应的规划与措施,使二者达到相互协调状态,从而实现结构规划的预期目标。

结论以及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研究非常必要。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结构视角来认识其功能是分析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途径之一。人力资本结构包括人口配置(各层次人力资本在人口中的分布)结构、产业配置(人力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配置比例)结构和空间(人力资本在各区域的分布状况)结构;各种结构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于经济活动之中。

通过从人力资本作用过程角度分析其人口配置结构、产业配置结构和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出:区际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现实表现。因此必须基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化,调整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培养、吸引、使用好各层次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的系统效率,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可调控的,调控区际经济关系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应注重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因素,并作为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遵循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机理,采取科学的调控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区域人力资本政策,将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就应该针对该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现状,要不断地调整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Schultz,T.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2.Duvall, E.M. Miller B. C. 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M].New York: Harper& Row,1985

3.Lucas, 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y, 1988,(22)

4.Becker,G.S. Human Capital,2td ed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5

5.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胡永远.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5(1)

7.周坤.论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实现[J].中国科技论坛,1997(3)

8.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第8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地缘优势 区域经济合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显得日益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差异不仅存在于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即使在广大的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也同样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几乎每个省区市都有地域范围不等的相对落后地区。这些地区可以称为东部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市场的结构性过剩依然延续,市场给欠发达地区的空间日益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金、能源等基础要素的供应日显掣肘。其次是马太效应显现。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集聚;由于发展阶段的落差,欠发达地区受到主要针对发达地区而制定的政策约束越来越明显,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拉大的迹象。第三是由于受资源禀赋的约束,经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导致了教育与科技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人才外流严重,人力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发展综合成本较高的不良循环。

纵观各地的欠发达地区,其发展特征、现状成因、发展条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很多欠发达地区甚至具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良的地缘优势。例如山东临沂地处山东省的东南部,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陆桥经济带上,交通方便;而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开放,都给临沂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整合和整体联动作用,也是带动临沂市经济发展的绝好机遇,所以临沂具有很好的地缘优势。然而临沂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却一度比较落后,成为东部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于地缘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深层次思考。欠发达地区能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别是地缘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地缘优势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在其所在区域都有一个相对地缘优势问题。地缘优势是一个地区生存、发展的先天性基础条件。优越的地缘条件,可以减少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本,加快地区的发展速度,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地缘和地缘经济

地缘,是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则是用来表述和比较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的有利程度,它明显不同于“地理”概念。

地缘经济学是继地缘政治之后诞生的一门以地理要素为基础,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系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学科,简单地讲就是研究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与地缘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有着独特视角,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构建的有益补充。其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在互补和竞争条件下如何形成地缘经济地域系统以及其运行机制。地缘关系与经济现象是地缘经济学所揭示的一个核心原理,即国家或地区间由于地域上的邻接性而产生地缘经济关系,它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对立乃至彼此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被称为互补关系,后者为竞争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地区之间由于经济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上的差异性,而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来共同促进和发展,就可形成互补关系。

2.地缘经济要素和地缘优势

地缘经济是基于地缘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而产生的,意在反映特定的地缘条件对经济的影响,它意味着凡是对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地缘变量均属于地缘经济学探讨的范围。这些地缘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自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状况、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构成中的人文背景;地区间的地缘政治、历史与现实关系;地缘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些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地缘恰好是这些因素交互影响的最主要中介。

所以,地缘优势应是指存在于跨国家的或跨地区的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在国际或地区交往领域的一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它的某一部分地区所具备的、作用特别突出、且自身价值也因此倍增的地理要素特征。这种优势既蕴藏在诸如区位、距离、边界线长短、接壤邻国多少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中,也蕴藏在历史、民族、文化、经济、交通、口岸等人文因素中。地缘优势实质上是一种涉及“大空间”、“多要素”的,内外环境交织的结构性优势。

三、由地缘优势所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策略

任何两个地区之间,其经济发展都是互有影响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地缘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缘经济关系,合理制定恰当的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显得非常重要。临沂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有丰富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其区位条件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是非常明显的。但临沂市也具有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错位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较快,但区域经济差异很大;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容易导致失衡。近十几年来,临沂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完全得益于采取了正确的区域合作发展策略。

1.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趋势日益加重,开放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改革开放近30年里,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对外开放迅速扩大并不断深入,而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严重滞后,导致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抓住对外开放龙头,以开放促发展,尽快缩小差距。

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的核心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一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前提,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既定的国际国内相对价格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建立和配置资源,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二是积极引进外部的资本、技术和制度,发展新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在开放中实现发展和赶超。临沂市充分利用其沿海地理优势,通过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向东从日照出海,进入国际市场;向西直接进入我国广阔的内陆市场,甚至是中亚和欧洲市场。 三是不仅向海外开放,而且应向国内其他地区开放,特别是向沿海发达地区开放,大力吸引这些地区的资金、技术和制度。 临沂市作为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交通便利,与省会济南及周边的连云港、青岛、徐州等大城市亦有十分便捷的陆路交通联系。所以,在制定临沂市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对外开放要放在首位,但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应该加强,这和已进入经济发展成熟期的青岛、大连、烟台、济南等城市的对外扩散日益加速的形势是符合的。

2.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要避开或消除不利因素

欠发达地区在对外开放中要注重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拥有土地但水土流失严重的欠发达地区,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进生态建设;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必须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保证可持续性的开发与利用;对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与国内外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应大力引进国内外的资金和管理,解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和人才不足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中,一定要把握好开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临沂市除积极改善外部投资环境,加强对外经济开放以外,应大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非农产业,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地缘优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毗邻、空间相连的地域经济单元,以传统的经济联系为基础,按比较利益来开展较为密切的产业和劳动地域分工,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地缘优势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是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充分合理利用自身多种资源,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运成:欠发达地区必须重视特色发展[J].政策望:36~38

[2]韩银安: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刍议[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9~13

[3]丁志刚: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J].国际论坛,2001(4),21~26

第9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地区经济发展 评价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文化的中心,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地区在激烈市场搏击中的地位、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分类、比较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在遵循选取评价指标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的以下八项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亿美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二、对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2007年我国各地区对应指标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因子分析方法的实现步骤,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首先对数据资料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判断,采用软件中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方法,结果表明,Bartlett值为407.358,P

1.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阵R。其次,求出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三,建立指标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四,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建立因子得分矩阵。第五,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建立三个因子的得分模型:

构制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计算综合得分

2.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相关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列出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了排序,结果见下表。

(1)对第一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列前三位的山东、河南、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山东得分明显领先。不难从该因子的组成中发现,山东的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指标位居2007年前列,而这些指标在第一主因子中占有较大载荷。因此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投入产出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投入产出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2)对第二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广东在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地理位置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指标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远远超过2007年其它各省。由于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为对外开放程度,且广东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排在了首位,因此广东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3)对第三主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该因子为经济发展状况因子,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位列前茅,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仅次于上海,相差很小。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4)对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从综合得分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经济实力较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西北、西南地区各省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从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因子来看,西部地区亦有在某些方面高于东部地区的,如投入产出因子。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经济活力和三大因子活力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发展自身的优势,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系统全面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故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①工业效率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仍然较多地依赖于工业,第三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相对较弱,未开放地区的这一特征比开放地区更明显。

②三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三资企业在未开放地区中的低效益并未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有利影响。

③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外资额、开放程度和三资企业规模对中等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各地区也有较明显的作用。

三、 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这就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人分配,消除贫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地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经济要求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如果缺乏宏观管理,完全由市场调节,必将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果,不仅有损于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了人们生存的条件。所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应当保持协调一致。

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要以生产的发展为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提供的可能。

2.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开发型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对外开发层次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就要建立承载外贸的基地。事实已证明: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建设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因此,我国各地区要在建立高起点的园区上做工作。在当前政府对各类开发区的严加控制情况下,各地区更要重视做好外资发展的定点规划工作,要在整合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园区上下功夫。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分类指导。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总之,在继续保持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西北、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般工农业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的调整,而是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进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尤其是要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影响整个经济加快发展的状况,我国提出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之举。只有进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才能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刚 于英川: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商业研究,2004(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