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海绵城市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绵城市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绵城市前景

第1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

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标志着生态设计时代的到来。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将重点放在城市环境方面,旨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倡导下,要求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原有肌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雨水花园技术依据生态设计理念,结合规划地的自然禀赋,使用乡土植物,达到截留污染物、净化雨水的作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灰色基础设施”,是保护环境、生态、资源的有效途径。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定义为,为提高整体环境质量而设置的自然系统或仿自然人工设施,并将这一概念拓展到雨水径流管理方面,通过自然系统或模拟自然系统的工程措施对径流污染进行控制。

在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城市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初级雨水径流污染,形成较高的短时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速度,致使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传统工程设施相比,雨水花园技术不仅前期投资、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而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美学、生态等多种功能。

2 雨水花园的类型与结构

2.1 雨水花园的类型

根据实施目标不同,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两种类型。

第一,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处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一般适用于径流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空间,例如停车场、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等,结构比较复杂,需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第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减少区域内的雨水径流总量,一般适用于处理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汇流面积较小的城市空间,例如建筑屋面、附属庭院、中小学校、居住小区等,构造相对简单,造价低廉,无须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

2.2 雨水花园的结构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截留与土壤的渗透蓄滞作用,达到净化初期雨水污染、降低短时雨水径流量以及收集地面汇流雨水的效果。一般其结构主要分为蓄水层、覆盖层、植被与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等五部分。

第一,蓄水层主要为滞留和过滤雨水,同时将雨中的沉淀物留在该层。第二,覆盖层主要为提高土壤渗透作用和净化雨水,防止水土流失。第三,植被与种植土层主要为过滤与净化雨水,选择多年生植物,可短时间耐水涝。第四,人工填料层主要为渗水,其厚度应根据规划地的降雨特性、服务面积确定,多为0.5~1.2m。第五,砾石层主要为排除多余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城市管道中。

3 雨水花园的规划要点

3.1 雨水花园的选址

第一,规划建设前必须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在选址前,应对土壤采样,进行性质分析实验,避免将雨水花园建设于土壤渗透性差、土质松软、保水量低的场地上,以免发生长时间的积水,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二,规划场地应具有适宜的汇水面积,能容纳短时骤增的雨水量。开工建设前,根据该地区相关室外排水技术规范计算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量,在城市低洼地带、易积水区设置雨水花园。例如,城市道路、广场等空间,以便于发挥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作用。第三,不能对场地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在开工建设前,应实地踏勘场地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特点,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例如,在居住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中,选址要求距离主体建筑物至少3m,避免浸泡建筑基础。第四,规划场地应保留一定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依据场地内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确定雨水花园的建设规模。不同现状条件的项目,所需的雨水花园建设规模不同,留有足够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便于规划建设。第五,雨水花园的选址与后期维护对环境存在一定要求。例如,雨水花园的选址尽量设置于南向,远离高大乔木根系;场地高差系数小,减少人为施加土方量;控制周边污染源,保障雨水水质中等,降低对雨水花园内种植物的影响。

3.2 雨水花园的规模

在确定雨水花园建设要求后,应采用量化分析法对雨水花园规模进行测算。依据水量平衡分析法,对规划场地的地面雨水径流量、汇流量、蓄水量、下渗量等运用数学科学算法,推演出所需雨水花园的表面积。依据多次流量模拟测试实验,确定雨水花园的积蓄和下渗能力,以及应对暴雨强度测评系数,保证该规划地水文条件各要素值动态平衡,指导雨水花园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散分布的雨水花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当代设计师需要建设更多优秀的雨水案例,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增强普及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与应用性。雨水花园的建设需要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对水灾害,适应水环境,平衡水生态,以小见大,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添瓦助力。

参考文献:

[1] 车伍,马震,李俊奇.城镇雨洪控制利用与水景观设计[J].建设科技,2009(23):58-60.

[2] 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6):47-51.

[3] 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6):54-57.

[4] 孙静.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城区一期工程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93-96.

[5] Megregor Partners.环境保护类规划的旗舰――绿色广场[J].潘岳,译.景观设计,2009(3):74-76.

[6] C .飞利浦,G.斯莫林伯格.哈斯廷公园[J].张文英,译.中国园林,2006(11):37-40.

第2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城市道路面积越来越大。在当前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控制、利用雨水思想,忽视了生态保护,例如大量硬化地渗透能力较弱,洪丰雨季降水量大,容易积水,造成城市积水面积增大;同时,还有很多城市道路表面不透水,也会促进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此外,城市道路是产生径流和污染物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控制城市径流非常重要。

1海绵城市设计内容

1.1整体规划内容

海绵城建设要综合整体规划,避免设计不合理、水资源处置不当等。有必要在施工初期利用自然环境,根据城市地理环境,全面排除现有排水系统的问题,减少干扰,在城市道路两侧设计一条天然绿化带和人行道,有效的保留雨水,让雨水充分渗透到地面,让土壤净化雨水径流,所以雨水不容易积聚,然后通过其他设施的建设,有效管理水资源,避免径流量超标的问题,进而促进建设低影响之路目标的实现[1]。

1.2设计城市道路内容

在路面的一般设计中,传统的路面要求必须倾斜1.5~2%,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降水会排入山体,绿化带的建设和道路的高度是有利于积水排放的。但基于海绵城市绿化设计理念的道路建设,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当下雨时,雨落到人行道上,收集径流,山路在路面设计中具有一定的高差,使雨水直接流向低路的一侧。另外,绿化带、排水管设计,雨水能够满足大部分绿色植被的需要,水资源将渗入地层被吸收,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水后形成地下水,其余部分将流出排水沟。此外,渗水装置可以安装在排水管中,水分直接进入层内,具有渗水装置功能,有效补给城市地下水,管理城市水资源。

1.3设计道路整体结构内容

为了有效管理城市水资源,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路面进行分析:①降雨导致路面雨水积聚,可以通过路面之间的差距使雨水渗透到下面的道路上,有效排放雨水;②基层长时间的水将逐渐渗透到道路上,排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两侧,能有效排出雨水;③地表水直接进入路基土壤排放。对于前两种排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路面径流系数,达到海绵城的设计要求,但没有完成对路面的渗透作用,雨水不能留给绿色植被,也可以污水净化无效。城市海绵施工规范明确规定,路基土渗透系数不得小于7×10-5cs,城市道路交通量非常大,道路负荷大,不能有效对积水进行渗透。在传统的行人道路设计方式中,预制混凝土是常用材料或使用花岗岩,但在基于海绵城市概念设计道路时,必须使用新的路面渗透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具有生态保护的作用[2]。

2机动车道设计

传统的机动车道设计主要采用无渗透路面,不仅使得路面容易积水,不能补给地下水,还会促进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道路渗透路面,提高渗透性,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减少源头径流。可渗透路面,由于道路损坏防止雨水进入路基,应在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底加铺不可渗透材料,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层,渗透顶面沿横向坡度排放到盲沟,进入路边的雨水检查井或分离区。道路纵坡坡度范围应控制在0.3~6%之间,渗透机动车辆的斜坡应为1~1.5%。

3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

目前,主要采用不透水路面形式进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设计,遇到雨天,容易使得路面湿滑,并且容易积水,进而降低道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阻止了地下水的补给。但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建议通过透水铺装方式设计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雨水能够向下渗,不仅能够补充地下水、减少路面积水,还能够对路面湿度、温度进行调节。若路基土的透水能力比较差,还可以通过增设排水管的方式提高其透水能力。此外,透水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纵坡最好是处于2.5%以下,横坡最好处于1.0~2.0%之间。

4路缘石、雨水口和路肩边沟设计

4.1路缘石

道路边缘作为城市排水设施,可分为扁平垂直石块和石块,平面边缘平坦,海拔高低,雨水径流至绿化带或雨中,站立石面较高比周围的水通过溢流,注意雨水的流动。传统的垂直路边不能使道路很快进入绿化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穿孔垂直边缘石头,石头和垂直间隙间隔型立式石头形式。

4.2雨水口

雨水入口是城市路面径流的主要收集设施,也是雨水收集的起点。雨口通常位于机动车辆或非机动车道边缘,经常因为雨水径流或道路清洁垃圾进入雨水,雨水严重堵塞,雨水收集效率降低,暴雨将导致城市淹水,产生非点源污染。为了解决雨水喷嘴堵塞的问题和水污染问题,除了传统的雨水除污拦截装置外,还可以设置污水拦截铁栅,取代传统的雨水炉排,方便清洗,铁排侧面可以打开,拦截吊篮可以拦截径流中的小污染物。除了道路,雨水出口广泛应用于沉没的绿色空间和生物拘留设施。如在绿化带排列在雨中,高度应在表面高程与下沉绿色空间之间的最低点之间,径流通过间隙垂直遏制污水拦截进入雨水过滤,雨水渗透主要在绿化带内或吸收饱和,其余雨水从雨水溢流进入市政排水管道系统[3]。

4.3肩侧沟

传统的水泥混凝土侧沟堵塞不美观,而且没有雨水净化功能,而使用沟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草地景观植被表面沟渠,收集,运输,净化和排放的雨水径流。

5道路横断面设计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是1.5~2%的斜坡排水斜路,雨水通过奥利维尔进入雨管系统,绿色引导石头一侧比巷道呈凸形。道路水平坡度优化分离后,雨水通过路面坡道为凹陷区域,浅层土壤饱和。多余的水通过炉排雨水收集雨水管中的井(高绿50~100mm)。雨水头可设有渗水井,收集的雨水通过渗水渗透到深层,并通过渗流填筑地下水。

6路面结构层设计

城市道路的传统路面结构通常采用不透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据建设部颁布的“技术规范”和“渗透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技术规范”,渗透砖、透水混凝土路面应符合道路路面功能规定,符合防水,防滑,防噪声等要求。随着水深的增加,多孔沥青路面通常分为三种:一是通过高孔隙度与相邻水层道路采水设施的形式与表层的组合;地表水进入表层(层)通过盲管进入附近的采水设施;穿过道路后的水面穿透。前两种降雨时减少地表径流,解决“排水”问题,但不能解决渗流、停滞、积水等问题。

6.1目前中国混合料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

目标集的外部因素;无效集选择合适的粗骨料分级,并确定最佳沥青。其中,OGFC混合料的孔隙度相对较大,难以通过马歇尔试验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为了研究混合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应采取以下三种方法:结合马歇尔试验方法、飞行试验、混合物性能试验确定最佳沥青含量[4]。

6.2采用CAVF方法的渐变设计方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过一列的研究提出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通常情况下,通过CAVF法设计OGFC沥青混合料,骨架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OGFC材料的孔隙度和耐久性,OGFC孔隙率处于18%之上,能够将自由水快速排放出去,同时考虑到车辙和水损害性能。CAVF方法使得渐变设计过程更容易进行定量评估,具有相对较好的工程操作。应用Superpave设计方法与此不同(根据经验,仍然较大)沥青混合料的分级设计更加标准化。但这项法律也需要完善。例如,将聚集体除以4.75mm的方法仍有待讨论。

7结语

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了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为了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在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避免采用传统排水方式,可以通过绿化带、草沟、排水管、排水管渗透等方式有效排放城市雨水。在理念下设计道路路面结构,能够补给地下水,缓解排水系统压力,减少径流污染,提高道路安全舒适度,改善城市气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文佳,张琨,郑艳娜,刘心媚.“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J].山西建筑,2017,43(12):99~101.

[2]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03):7~10.

[3]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J].中国名城,2015(05):16~25.

第3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 鸢尾;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55-02

近年来,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为降低城市内涝频率、缓解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喜水湿植物鸢尾运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起到涵养水源、净化土壤、修复栖息地等作用。因此,以鸢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特征特性

鸢尾为天门冬目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屋顶鸢尾、蓝蝴蝶、紫蝴蝶、蛤蟆七、扁竹花。S尾株高30~60 cm;须根较细而短,黄棕色,有皱缩的横纹;根状茎紫褐色,二歧分枝,粗壮而肥厚,直径约1 cm,斜伸;叶剑形基生[1],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长15~50 cm,宽1.5~3.5 cm,基部鞘状,顶端渐尖或短渐尖,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蓝紫色,直径9~11 cm,花梗甚短,花被管细长,长约3 cm,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长5~6 cm,宽约 4 cm,顶端微凹,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椭圆形,长4~5 cm,宽约3 cm,雄蕊长约2.5 cm。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 cm,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子房纺锤状圆柱形,长1.8~2 cm,花期4―5月。蒴果长椭圆状柱形或倒卵形,长4.5~6.0 cm,直径2.0~2.5 cm,成熟时3瓣裂,果期6―8月;种子黑褐色,梨型,无附属物。鸢尾喜湿耐半阴,耐热、耐寒、畏水淹。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其宿根能露地过冬,不断改良的鸢尾品种中部分还可生于沼泽土壤或浅水层中。

天然鸢尾主要分布于北非、西欧、中欧及巴勒斯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原、西南和华东等地区,常见于海拔800~1 800 m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

2 栽培技术

2.1 繁殖

鸢尾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在砂壤土及黏土中都能生长,宜在水边栽植[2],生长适温为14~30 ℃,可用播种、分株方式进行繁殖。

2.1.1 播种。种子成熟后可随收随播,播种后5周左右发芽,成苗率可达75%~85%。干种子可低温沙藏7周,然后用10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6 h,播于苗床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1.2 分株。分株繁殖适合在春末夏初环境温度10 ℃以上进行。将整墩母株的根茎挖出,抖掉泥土,用锋利的刀具将根茎切割成段,每段保留2~3个不定芽并附带其下部旺盛生长的新根,把老根切除促进新根萌发,切口速蘸250 mg/kg α-萘乙酸或草木灰防止病菌感染,晾干后将根茎扦插于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

2.2 栽植管护

2.2.1 栽植。露地栽植时,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施入腐熟有机肥,并施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等含磷钾成分高的肥料作基肥,将地整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3 g/m2均匀喷施地表,按株行距30 cm×40 cm、深6~9 cm的规格栽植。栽植后将根茎压紧,确保根茎顶部露出土面。栽植后第1次浇水需浇透,以后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

2.2.2 管护。栽植后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杂草时勿伤根系;盛花期注意及时修剪残花,秋末及时清除枯萎植株和枯叶。栽植后追施适量肥料,4月开花时施肥1次,6月花败时追肥1次,肥料以磷、钾肥为主,随水施肥肥力更佳。生长期内充分保持土壤湿润,露地栽植根据地面情况一般每周浇水1次,使空气与土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进入雨季适时排涝。花谢后根茎休眠期内停止浇水,初冬浇1次封冻水。

2.3 主要病虫害防治

2.3.1 病害。鸢尾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腐烂病。当植株被叶斑病侵害后,叶片上通常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发现此症状后一般使用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配制1500倍液,每2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腐烂病多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病原菌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引起,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浸根防治病菌传播,发现腐烂病植株应及时挖出并对病株周围土壤喷洒200倍波尔多液进行消毒。

2.3.2 虫害。鸢尾的主要虫害是蛴螬、金龟子、蚜虫等。其中,蛴螬每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最严重,隐藏在地下咬食根系造成整个植株枯萎死亡。在蛴螬发生比较重的地块,用40%毒钉、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灌根150~250 mL/株,可以杀死根际周围的幼虫。

3 绿化应用

鸢尾花大、色艳、型奇,如鸢似蝶,叶片剑型青翠碧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北方春夏季节的主要绿化素材之一[3-4],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喜水湿特性更丰富了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绿化素材。

3.1 水边布景

鸢尾可布景于水景园、沼泽地、湖沟池岸边,根据不同品种的株高和花色差异形成赏心悦目的立体结构和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依地形和景观要求布置花坛、花台、花群、花丛、花境,实现绿化效果[5]。

3.2 规则栽植

鸢尾专类园或模纹多规则栽植。可根据鸢尾不同品种株高、花色、花期的不同,与其他物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配栽植,达到品种展示、科学普及的目的和丰富绿化色块的景观目标。

3.3 自然点缀

鸢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其不同种类的不同生态习性进行自然点缀,在自然式地形、植物群落、园林小品以及园路等基础上,或带状分布、或几墩组团、或零星点缀、或绿化空白填充,丰富景观,提高绿化面积。

4 参考文献

[1] 张玉玲.鸢尾类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12(8):53-54.

[2] 杨文民,王萍.鸢尾类观赏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1(1):10-11.

[3] 刘素芹.园林绿化中鸢尾类观赏草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17):116-117.

第4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透水砖;建筑废弃物;热岛效应;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地下水

引言

近年来,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越发关注。这就使得由于农业、工业、生活废弃物的肆意排放,致使大量淡水资源重度污染而无法得以利用的问题倍受重视。对于大城市而言,因城市地面主要由水泥或沥青铺制而成,从而导致了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明显。同时,地表因被隔绝而长期接触不到水分造成的地面的沉降问题,十分不利于地表水循环。而新型材料透水砖可以有效的缓解并改变目前的情形,其本身是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制成的,大面积的平铺在城市路面上,可防止下雨天雨水无法渗入地表及地下,并对地下水给予及时的补充。而且雨水在经过透水砖的及地表层的多层过滤后其污染程度会大大减轻,剩余的污染成分基本上能够被自然微生物所降解。

1 现如今透水砖及其使用情况

1.1 透水砖的分类[1]

透水砖总体上可分为陶瓷透水砖和非陶瓷透水砖两大类,其中陶瓷透水砖主要是以工业、建筑、生活产生的垃圾原料,经粉碎、成形、高温烧制而成的具有透水砖性能的建筑装饰材料;另一类主要是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粘结剂粘结,模具加固,晾晒等环保工艺加工成型。因为无需烧结成型,固称之为非陶瓷透水砖。

另外,透水砖还可从性能和使用功能上进行分类,可分为砖体本身透水的透水砖和砖体本身不透水或本身只能渗水或微弱透水的透水砖。

1.2 透水砖自身生产所具有的环保性

透水砖主要是对尾矿废料、粉煤灰、建筑垃圾等的二次利用,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我国每年在建筑方面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大约为15.5亿-24亿吨,并且数量还在逐年上升;然而,在发达国家,其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平均可达到90%,而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却不到5%。[2]通过推广使用透水砖,能将建筑垃圾这笔宝贵的资源有效利用,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给人们带来的诸多问题,还可以减少因开山采石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透水砖的使用还能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和对建筑垃圾制造透水砖的生产是十分迫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3]

1.3 目前国内外透水砖的使用现状

德国针对城市不透水地面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雨洪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将城市绝大部分地面改为透水地面。主要针对新建小区,其中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住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项目,若无雨洪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水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4]

我国著名的城市西安市,也是目前国内透水砖使用较广泛的城市之一。西安以及多个城市当前的目标是能够将自己打造成“海绵城市”,而想要将城市改造成为“海绵城市”,透水砖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肺”的功能。

2 透水砖如何缓解当前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2.1 城区径流水质污染

近年来,城市公路径流污染越发严重,尤其是机动车辆的漏油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有机污染物污染。[5]这些污染物在雨水的冲刷下,被尽数冲入下水道,进而流入河流、湖泊。其所需的污水处理代价十分大,处理费用也是极其昂贵。

2.2 减小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目前城市建设铺设的下水管道存在各种问题,局部地区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由于下水管道材料损坏及功能下降,现今已不能解决城市的排涝和防洪等各种问题,每当遇到大到暴雨时,产生的雨洪径流远远超出了城市下水管网设计的承受能力。因而,各大城市“看海”绝不是天方夜谭,主要是由城市排水系统严重不能满足雨水的排放量而导致的各种悲剧。

2.3 透水砖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透水砖是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诞生的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产品。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地表硬化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透水砖的特点是:首先,其具有十分良好的透水和透气性能,雨水通过透水砖迅速渗入地下,可对土壤水和地下水进行及时补充;第二,透水砖对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大的作用;第三,雨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可大大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同时其本身可充当过滤装置,进一步减小水质污染;第四,使用透水砖后,城市道路雨后便不会存在积水现象,方便出行,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当然,所提及的仅仅是透水砖带来的一小部分优点,其在未来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上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结论及憧憬

透水砖作为当前出现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能够极大缓解城市地表硬化问题,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持平衡,营造出质量较高的自然及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其还具有保湿、强度高、能吸收降低噪音、有效防滑及抗寒等特点,其主要的原材料可以是矿渣废料或者是废弃的陶瓷等,其受到关注的原由也是多方面的:能使得雨水快速渗透地表,补充土壤内的水分及地下水,可以改善各城市植物生存条件,丰富土壤内的微生物;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较大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并且能缓解各城市防洪、排水压力,减少道路积水,减轻公共水域的水污染;方便城市居民的出门,透水砖表面凹凸能防路面反光吸收行走车辆的噪音提高出行舒适性,并且其色彩及规格多样,朴实且自然,非常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养志.透水砖的生产工艺与发展前景[J].砖瓦,2004(7):47-49.

[2]李瑶,秦佳琪.中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15亿吨回收利用率不足5%[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

[3]左富云.建筑垃圾在透水砖及城市道路上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8:1-71.

第5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15-02

一、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直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我们一个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具有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的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也需要每个普通公民的广泛参与。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抵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于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其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如此辉煌且悠久的历史使得宿迁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甚至有“遍地遗产”的美誉。著名文化遗产景点信手拈来,如项王故里、杨泗洪公墓、乾隆行宫等。因此,探讨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展望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景,对于推动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宿迁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宿迁历史文化遗产成就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已探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多达300余处,需抢救和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和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通过对“宿迁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对宿迁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更一步的了解:

1.现代中国的祖先之一――下草湾人。1954年6月,在淮新河的下草湾村的工地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本是来考察村民眼中的“龙骨”的。偶然,他采集到一段骨头化石,只有15.27厘米长,从形态上看,有股骨结存在。骨表面布满长尾纤孔,确定为人类的股骨。从其石化的程度计算以及从海绵骨质的空隙中填土来判断,确定为早人类化石。后来这段股骨化石又经著名古生物学家吴汝康、贾兰坡两位教授研究,确定这段股骨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化石,定名为“下草湾新人”,距今约4~5万年。2002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徐钦琦、计宏祥实地考察和研究,结合上世纪50年代专家的研究,他们大胆地推测:下草湾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是现代中国的祖先之一。“下草湾人”股骨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说法。下草湾是迄今为止江苏人类乃至中国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2.江苏文明史见证――顺山集遗址。泗洪县梅花镇顺山集遗址是江苏省境内新石器时期最早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这一发现将江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

在顺山集遗址,考古队共取回2000多麻袋陶片,到目前为止,修复成功的器物只有40余件,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种夹砂陶釜,形状与现代军队的钢盔极为相似。在为稻类食物脱壳时,其他同期文明使用的是长条形的磨盆和磨棒,而顺山集人则使用圆形的磨盆和磨棒。这些都表明,这里曾活跃着一个既与其他文明密切沟通、又保持着鲜明特点的远古文明。

3.战国割首记功典制见证――青墩无头尸骸。青墩文化遗址在湖滨新城晓店镇晓店居委会沈蔡庄东,从骆马湖景区东行2公里左右即到。这个被村民称为“庄东瓦碴地”的青墩文化遗址,占地90000平方米。1958年3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首次发现该遗址;1961年,南京博物院派出工作组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2001年10月,青墩遗址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南大考古系和南师大文博学院定为教学实习基地,并连续多年进行考古挖掘。

除此之外,贯穿宿迁发展的还有四条文化线。其一:水文化,有四条运河经过宿迁,这是在全国唯一的,分别为隋炀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等。其二:英雄文化,有项羽和杨泗洪等。其三:酒文化,比较有名的是双沟和洋河。其三:非物质文化,如乾隆行宫等。

(二)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损毁文物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对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足,保护和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亟待解决;部分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有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

课题组还进一步做了一些调研,结果发现:首先,宿迁市民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名词不是十分了解,认为只有那些拥有了长久的文化古迹才称得上是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他们对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可也仅限于“项王故里”和“乾隆行宫”。其次,宿迁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的联系甚少。而且各个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像项王故里与乾隆行宫和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距离就比较远。再次,市民对各个旅游景点的收费状况也不是十分清楚,很多人以为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收费的。另外,政府对宿迁的文化遗产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策略也没有体现出来。例如以项王故里为例,虽然现在政府投入巨资正在修建和完善项王故里,打造了宿迁文化新的亮点,但是还远远不够。

在调研中,发现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由上表不难发现,市民对目前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与措施方面中,满意度仅为17.1%,70%的市民认为一般,却有21.9%的市民对此不满意。由此说明,宿迁市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由上表可知,45.7%的市民认为不应该在参观历史文化遗产时收费,而宿迁市文化遗产中,市民比较熟悉的项王故里与乾隆行宫都是收费的。且据多数市民反映,其收费相对而言是较高的,这说明文化遗产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出市民的意见。

被调查者中有52.4%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而仅有41.5%的被调查者知道文化软实力,59.1%被调查者是不知道的。这说明政府在文化软实力的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强力度。

三、宿迁历史文化遗产前景展望

第一,要保留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具有宿迁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比如早在“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就要求实施对项王故里、极乐律院保护扩建工程和东大街、皂河古镇等历史街区、老街的保护,做好三庄汉墓群、崔庄汉墓群和下草湾遗址的保护工作。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严肃查处将文物资源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第二,在宿迁文化遗产中要着重打造项王文化,把项王文化当做宿迁的主要特色,让更多的人因为项王而知道并了解宿迁。可喜的是项王故里景区改造工程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景区已经开放,这项改造工程东至京杭大运河,西至黄河路,南至城南污水处理厂南侧道路,北至项王路,项目总投资40亿元,规划总用地65.35公顷,扩大了近百倍。

第三,打造三条文化通道,即绿色的人文通道、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廊道和文明的现代化水道。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宿迁文化的同时也保护了宿迁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四,将各历史文化遗产公司合并,通过参加其中一个旅游景点来带动其参加其他几个旅游景点(通过旅游专车和旅游团),并在各旅游景点设立宿迁特色食品、文艺等。

宿迁是秦汉时期的文化汇集地。在这个年轻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发现了最早的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在江苏省――“下草湾文化遗址”,而且是在中国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楚霸王项羽的纪念馆――项王故里雄伟壮观;嶂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自然典雅。我们有理由相信,宿迁的文化遗产前景一定是很美好的。

参考文献:

〔1〕陈宗章,王建润.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第6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高架桥、声屏障、应用进展、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高架桥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问题,然而,高架桥的运行也给沿路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噪音污染,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监测数据表明,敏感目标处白天的噪声值为70.2~72.9dB,夜间为 66.9~70.4dB,夜间超标比较严重,且噪声随车流量波动变化。实践证明,在城市高架桥上声环境敏感路段建设安装声屏障,是一种有效控制噪声传播、隔断噪声的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架桥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因此,在城市修建高架桥道路前,应该设计一个完好的方案,采取一定措施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二、道路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1、当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由于发动机负荷增加,汽车噪声明显增大。坡路对重型汽车噪声影响显著,而对中、小型汽车可不必考虑坡度修正。

2、交通噪声随交通量增加以及行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加。一天中观测点评价量的小时等效声级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峰小时、昼间平均、夜间最多、夜间平均交通量。

3、道路的宽度和车辆的多少。一般来说,在车辆相同的情况下,道路越宽,噪声越小;而道路相同的情况下,车辆越多,噪音越大。

三、防噪措施

降低交通噪声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降低噪声的放射、限制噪声的传播以及接收者防护3个方面:降低噪声的放射主要是降低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限制噪声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修建防噪声屏以及种植吸声绿化带等在噪声传播过程中予以吸收减弱;接收者防护则是针对噪声敏感性目标进行特殊处理,增加“保护罩”来保证接收者接收到的声音强度满足规范规定。由于很多工程都是市内主干道,且主要为高架桥部分,防噪设计中主要采取了采用吸声桥面铺装、修建防噪声屏以及安装隔声窗等措施来控制交通噪声。

1、安装隔声窗

为了进一步保证病房内的声环境达到要求,对道路一侧的病房建议安装隔声窗。常用的隔声窗主要有不通风式和通风式2种.

2、桥面铺装最表层采用3m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结构。SMA混合料使用坚硬、粗糙、耐磨的高质量碎石,采用间断级配的矿料,压实后表面形成的构造深度大,一般超过1mm,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耐磨性能,减小噪声,提高行驶质量。该路面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降低噪声:

(l)面层空隙的吸声作用。除了吸收发动机和传动机件辐射到路面的噪声外,还可吸收通过车底盘反射回路面的轮胎噪声及其它界面反射到路面的噪声,其吸声机理类似于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

(2)降低气泵噪声。由于面层具有互通的孔隙,轮胎与路面接触时表面花纹槽中的空气可通过孔隙向四周滋出,减小空气压缩爆破产生的噪声,且使气泵噪声的频率由高频变为低频。

(3)降低附着噪声。与密实路面相比,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减小,有助于附着噪声的降低。

(4)良好的平整度降低了冲击噪声。根据资料可以知道,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桥面相比较,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噪音要低于3-sdB(A)。

3、修建防声屏障

防噪声屏有反射式、吸声式和混合式3种。反射式屏障墙主要对噪声声波的传播进行漫反射,以降低区域内的噪声,主要用于桥面标高相对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吸声式主要采用吸声材料来降低噪声,主要用于桥面标高相对建筑物比较低的情况;混合式则同时具有两者功能,在城市防噪处理中应用最多。吸声体所选取材料既要达到好的吸声效果,又应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及力学强度,同时要考虑耐候性,施工维护方便。吸声体采用75mm厚的离心玻璃纤维棉,并使用PVC包装材料密封包装后,再装入吸声板内。吸声板内使用加强龙骨固定,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铝板钢板扣合。铆固密封主体与吸声屏安装交合处应予以密封,吸音板两端与钢立柱采用EVA海绵橡胶条密封,声屏障与防撞体之间采用EVA海绵橡胶垫进行密封,以防止漏声降低隔声效果。对各种固定联接件在联接调整紧固后,采用环氧树脂均匀封闭,避免雨淋锈蚀。

4、控制车辆上路的数量。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道路拥挤不堪。减少车辆出行,不但能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能疏通道路,使道路上鸣笛的次数减少,从而达到防噪的效果。

四、典型的城市道路声屏障

1、吸声屏障

道路声屏障附有吸声材料的降噪净效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朝向声源一侧的障壁贴有玻璃纤维、岩棉或其它形式的吸声材料时,可以避免道路对侧接收点的声压级因反射声而升高。

2、隧道式声屏障

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高层建筑物,形成城市“峡谷”。研究表明,平行“峡谷”中由于声反射而使该区的声压级相对于单侧屏障有所升高。此时,采用一般的声屏障来控制交通噪声向窗户处的辐射是困难的,需要使用隧道式声屏障。

3、井型道路声屏障

国外许多高速公路声屏障的三维尺寸(长度、厚度、宽度)都已标准化,常用形式是直壁式,早期用砖石、砼等材料。为了减少现场作业,便于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的金属结构声屏障得到广泛应用。面向道路的一侧通常做成吸声表面,声屏障入H形钢支架上。对于车流量大的交通干道,简单的直壁式声屏障尚不能起到保护干道附近声环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屏障的顶端按一定角度折向道路内侧,以改善屏障的降噪效果。对于临近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公共社区的高速公路上的声屏障,其高度一般为2~5m。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高度可达10m以上。

五、缩尺模型和计算机求解

在现场布置或周围建筑物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难以对声屏障的降噪效应进行计算和估计,这时就要进行缩尺模型实验和计算机求解,探讨和设计新的声屏障形式。

有源噪声控制的声屏障近年来有源噪声控制理论与技术迅速发展,已成功地运用于管道噪声和闭空间噪声的控制中。开空间噪声控制亦得到很大发展,Omoto等人的工作已对有源声屏障降噪性能与机理已有初步认识,但真正搞清楚有源控制作用机理并付诸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开始有人将有源控制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声屏障噪声控制中,试图弥补声屏障对低频噪声衰减能力不足的缺陷。尽管有源噪声控制的声屏障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但这种在不增加声屏障高度前提下,来提高声屏障的降噪性能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告诉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不可避免,主干道交通噪声己经成为干扰沿线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而声屏障具有降噪效果显著、节约土地、建筑灵活、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经济发展、居民环境意识提高的情况下,将在未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在声屏障前后栽种乔木,灌木不仅能降低噪音污染,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也可以看出,声屏障的应用将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李文:《高速铁路声屏障声学与景观设计研究》,《中南大学》,2009年01期

第7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室内;植物壁画;组成要素;发展前景

【引言】:近年来,随着垂直绿化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衍生出许多新型的绿化概念,植物壁画便是其中的一种。植物壁画由于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在室内装饰艺术中逐渐成为新宠,受到人们的喜爱。

1、植物壁画的含义

植物壁画可以视为一个缩小版的迷你植物墙,它是以壁面为载体,植物为主要材料,加之各种栽培基质和滴灌系统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花园。在其中,植物自发的3D效果展现的淋漓尽致,每棵植物都能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使人能近距离的触摸自然,感受自然。

2、植物壁画的优势

首先,在装饰艺术中,相比于其他类别的传统壁画,植物壁画更具有立体感,突破了二维世界的条条框框,用3D立体效果装饰室内环境,使室内装饰形式愈加的丰富多彩。

再次,植物壁画具有传统壁画所缺乏的时空美,和一旦落笔就恒久不变的壁画相比,植物壁画更加灵活多变。其配置的植物大小,高低,形状各不相同,组成不同的风景画面,具有空间的韵律美。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时间,植物也不例外,植物颜色会随着季节不断的交替而不断丰富发展,可能夏日处处青翠,到了秋日便是一派火红了,其所呈现的变化形成了节奏感,带来了其特有的时间美感。

最后,植物壁画作为新型绿化的一种,不仅具有一般绿化消除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更具有强大的艺术性与观赏效果,兼具了传统壁画与垂直绿化两者突出的优点。

3、植物壁画的组成要素

一幅基础的植物壁画需要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外框,栽培基质,植物和浇灌系统。

3.1外框选择

传统壁画的外框多使用木质材料,有些复杂的款式还需要贴花或雕花,其优点在于装饰感强,能够与画作相得益彰。但考虑到植物壁画的特殊性,以及后期养护等需求,在外框的选择上要求比传统壁画更加的严格。植物壁画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加之给水排水方面的要求,在选择外框材料时,注重防水,防锈,坚硬等要求,这时一般可以选用不锈钢材质,或者是可降解塑料材质。

3.2基质选择

植物壁画的栽培基质有泥炭藓或水苔,海绵等,一般以泥炭藓为主。泥炭藓是一种常见的藓类植物,柔软而疏松,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它的茎秆呈直立生长,叶片较小,色泽灰白。泥炭藓不仅保水保肥和排水疏水能力一流,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能够快速自我更新的物质,其开采和提取也不会影响自然环境,是一种十足的绿色环保产品。只要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泥炭藓不会变质,也不会下陷,这也能够保证植物的根系固定良好,不会造成脱落的情况发生,是栽培基质的不二选择。

3.3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配置是植物壁画的重点所在,植物的色,香,形,季相各不相同,如何选择搭配,才能成为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同时具备美学价值的植物壁画,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和管理,选择生长习性相似的植物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室内环境中,植物对光照,温度,空气湿度,水分十分敏感,推荐以耐荫,耐寒或耐旱的植物为主,它们生命力强盛,易于培植生长。

再次,在室然肪持邪诜胖参锉诨,除了一定的装饰性,其强劲的绿化功能不可小觑。早在1950年,植物的净化作用已被NSNA证实,加上近年来由于使用大量的清洁用品和建筑材料,室内的污染程度有时远远高于室外,选用可以起到消除污染,净化空气的绿植装饰成为了主流。在室内植物中,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净化功能,例如蝴蝶兰可以吸收一氧化碳,波士顿蕨可以吸收每小时20微克的甲醛,白鹤芋又对苯和三氯乙烯有效,可以根据不同的绿化需求选择相应的植物。

最后,在植物壁画中,植物主角与配角的选择搭配也不容忽视。叶片或深或浅,花形或繁或简,怎样搭配才能营造出植物的意境美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杜牧在《寒夜》中提到“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人又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如此看来,植物意境美的营造不过是一种情感体验,不同的花叶形态不同,但都有自己的个性与品格,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各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正确选材和配置,发挥出植物本身形体,线条和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展现其意境美。

综合以上特性,我们可以考虑一些藤蔓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或常用作地被、低矮绿篱的植物。

3.4浇灌系统选择

植物壁画的浇灌宜选择滴灌为佳,滴灌是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方式。滴灌有利于节水节肥,不仅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还可以保持土壤的结构,是现代农业大力推广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5、植物壁画的发展前景

植物壁画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的大城市内应用的比较广泛,国内起步则比较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现在虽然发展的不够完善和系统,但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植物壁画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人类对美的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欧坚泉.《植物壁画创意设计与植物配置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9):35-40

[2]孙小娇.《浅谈室内垂直绿化》[J].山西建筑,2012,37(14):187-188

[3]徐婧舒.《法国馆立体绿化的再思考》[J].园林,2010(12):30-31

[4]王慧楠,杨永才.《现代室内植物幕墙布置艺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6)

[5]刘曙光.《浅析新型植物壁画艺术的表现特征》[J].艺术理论,2009(3):58-59

[6]郑明美.《把植物种到墙上去:新型垂直绿化探讨》[J].中外建筑,2008(4):118-121

[7]高亚利.《城市立体绿化形式与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6):226-227

[8]刘玉楼.《室内绿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第8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清混凝土;小高层宅楼;应用

清水混凝土就是结构成型后,利用其平整、密实的混凝土外表作为建筑物的表面,不再进行基层抹灰找平,基底稍加修补后即可进行室内装修。清水混凝土可用于桥梁、厂房及民用建筑的结构施工中,它是利用特制的模板而使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后表面不再做特殊的装饰。目前该工艺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广泛应用,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在北方地区逐渐应用,但技术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探索。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应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

萝北县凤翔家园小高层住宅楼为全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3448m2,地上29层,建筑总高度78.9m。该工程在17轴~16轴之间设一道伸缩缝,将一栋楼分为两个独立体,两个独立体在设计中分别对称,便于大模板设计与施工,为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创造必要条件。

2 清水混凝土的定义及内控标准

2.1清水混凝土

它是一次成型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在。住宅工作中,将清水混凝土定义为:构件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后不出现普通混凝土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表面平整密实、色泽均匀一致,施工缝接槎平顺,痕迹不明显,气泡不明显,在不需要进行抹灰施工的情况下,主体质量可达到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稍加打磨修补后,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涂料工程的施工。

2.2清水混凝土的内控标准

清水混凝土检测标准,目前尚无规范可循,按照国家规范对混凝土的验收标准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制定出清水混凝土企业内控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明显的质量通病(如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粘浆等)。(3)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一致、无裂缝、无锈斑、气泡不明显。(4)板、梁底面无挠曲,现浇板面平整密实,无龟裂,楼梯踏步成型准确,无脚印。(5)板、柱、梁几何尺寸准确,标高一致。(6)阴阳角方正、垂直,线条顺直、清晰,棱角分明。(7)洞口方正,位置准确,规格尺寸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8)施工缝位置留设正确,接槎平顺,无明显缺陷。

2.3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墙体钢筋绑扎预埋梁口沿墙边弹线贴海绵条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并固定校正安装墙体大模板并校正浇筑墙体混凝土拆墙体模板弹50线、梁口边线及顶板底模控制线切割梁口和墙顶清理梁口内杂物和墙顶杂物沿顶板控制线贴海绵支顶板模及梁模绑扎顶板及梁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

2.4墙体大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

(1)大模板在车间加工制作时,在大平台上操作,下料尺寸要精确,拼缝严密,模板面板接缝高差小于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小于2mm,模板组拼完成后,用抛光机对接缝处全部进行抛光,把板缝的高低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2)大模板运到现场后,根据设计图纸在模板上逐块做出标记,并由专人进行指导安装。(3)模板脱模剂采用无色的轻机油,涂刷要均匀,不能漏刷。并要严格控制模板清理检修工作,每周转一次后都应将大模的角模拆下来,清除干净缝隙中的混凝土浆,并校正角钢,防止接缝不严造成漏浆。(4)每次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清理大模板背楞上的混凝土,落地时要使倾斜角α=19°左右,立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因地面不平使大模板变形。大模板落地后,立即清理板面上的混凝土杂质,然后刷脱模剂,检查合格后再吊装使用。(5)大模板拆除时应用撬杠慢慢撬动使其松动,然后再吊走,不能用大锤敲砸或强行吊动。

2.5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控制要点

2.5.1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点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小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根据浇筑高度的不同也有相应改变,4层以上17层以下的剪力墙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顶板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60±20)mm,18层以上剪力墙混凝土坍落度为(200±20)mm,顶板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0±20)mm,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2%,初凝时间控制在3h~5h即可。

2.5.2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要点

(1)水泥: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确定生产厂家、强度等级及批号,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2)粗骨料:选用强度高,5~25mm粒径,连续级配好,含泥量不大于0.5%和不带杂物的碎石,要求定产地,定规格,定颜色。(3)细骨料:选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含泥量不大于2%,不得含有杂物,要求定产地,定质量。(4)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地下水时应进行检验,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时,方可拌制混凝土。(5)外加剂:采用UNF23B复合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2.6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结构接槎不外露:这项技术主要是解决楼层顶板和墙体接槎外露以及梁口和接槎外露影响观感的通病,具体做法是:a.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将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在比顶板高1.0cm,墙体拆模后,在墙上弹出50线和顶板模上平线,顶板模上平线即是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标高,然后用切割机沿顶板模上平线切齐,将多余的混凝土除掉,吹净墙头杂质后即可支设顶模。这样浇筑完顶板后,接搓就隐蔽在顶板之内,能保证阴角方正美观。b.梁口预埋时,预埋尺寸要比实际梁口小3.0cm,并且要做成内大外小的喇叭口形状,墙体拆模后,根据轴线弹出梁边线和梁口切割线,梁口切割线比实际尺寸小2.0cm,然后沿梁口切割线用切割机切齐,将梁口内杂物掏干净并用空压机吹净灰尘,即可进行支梁底模和绑梁钢筋,浇筑完混凝土后,接槎就隐藏在梁内。

(2)顶板四周不挂浆:解决这一通病的关键技术就是将顶板四周密封,在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办法来解决:在支模前,在墙体四周沿面板支模墨线粘贴5mm宽,5mm厚的海绵条,它主要起密封作用,然后四周再用方木挤紧海绵条,将漏浆的通道彻底堵死。

(3)门窗洞口四周不漏浆:在以往剪力墙施工中,门窗洞口边缘由于缝隙大,浇筑完混凝土拆模后,经常在洞口边缘出现水印,甚至漏浆等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专门设计了定型门窗模,尺寸精确,刚度大,与大模板的接合更加严密,施工时在门窗模的边框上粘贴5mm厚的海绵条,使大模与门窗口的接合更加紧密,拆模后没有出现漏浆和水印现象。

(4)剪力墙根部不漏浆、烂根。a.顶板浇筑中,在墙体部位两侧10cm范围内,混凝土表面必须用抹子搓平压光。b.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先铺10cm厚与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砂浆相同的砂浆。c.在支设模板时,在模板根部提前用砂浆堵缝。

(5)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要点。a.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b.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坍落度。c.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d.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采用二次振捣法,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20~30min时再振捣。e.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10~15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15s左右。

(6)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要点。清水混凝土侧模应在8~12h后拆除(视气温而定),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铺盖,以免造成黄色污染,可以及时喷水养护(每日不少于4次)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第9篇:海绵城市前景范文

所谓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定义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普遍定义为“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尽可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建筑节能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节能,施工过程中节能和使用过程中节能三部分。

我国面临严峻的建筑节能形势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20多亿平方米。按照建设部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规定,我国标准的K值仍比国外标准高,如外墙高2.6―3.6倍;屋顶高3.2―4.2倍;外窗高1.4―2.0倍;空气渗透高3―6倍,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标准进行设计,我国建成后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还要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左右。

虽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但从长期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米,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随着未来城镇化水平的继续推进,我国新增建筑面积仍将保持高速,甚至是更高速度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从出口转为内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用电器、照明、采暖的能耗迅速增长。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我国建筑能耗仍面临着长期高速增长的形势,现有及新建建筑能否高效率节能,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形势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建材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发展方向

建筑节能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与推广。新型节能建材须要生产耗能低,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而且还应具有节土、节地、环保、利废、隔热、保温、防火、质轻、减少运输费用、施工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石膏制品系列、加气砼、矿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塑料门窗与管道及节能玻璃等均属于节能型或低能耗型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这类材料的广泛生产和应用,对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新型墙体材料。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耗能6000万吨左右标准煤,破坏耕地50万亩左右。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通知提出,“2010年底,全国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大量的实心黏土砖,具有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利用废渣、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建筑功能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随后,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加大了淘汰实心粘土砖的力度,08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又陆续出台了禁止或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砖的政策。为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产品,可在五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对达到规模生产的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半征收的政策。石膏板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性能卓越,是取代实心粘土砖最理想、最经济的墙体材料之一。

2、保温材料。 “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物外墙外侧附加保温材料达到节能目的,这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目前的建筑保温材料主要有:胶粉、聚苯颗粒墙体保温材料、聚苯板、挤塑板粘结砂浆、玻璃棉、高压聚乙烯板、橡塑海绵、硅酸铝、泡沫石棉、聚氨酯等。其中,聚氨酯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保温材料,聚氨酯保温材料只需3.5cm的厚度就能达到节能65%的标准。2007年5月,建设部正式下达关于印发《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导则》的通知,标志着聚氨酯正式进入建筑节能领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门窗节能材料。目前,在我国建筑能耗中,通过门窗造成的能耗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40%―50%左右。我国门窗能耗是发达国家的1.5―2.2倍,门窗空气泄漏率为发达国家的3―6倍。门窗节能取决于两方面:其一,窗外框、窗扇框(框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其二,玻璃的隔热保温效果。在门窗能量损失中,框体约占25%,玻璃约占7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物围护结构材料和门窗的传热系数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有助于推动门窗节能材料的发展。

节能建材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城镇化是节能建材发展的长期推动力

我国城镇人口的比例已经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8年的45.68%,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从宏观和政策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假定今后20年,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10年将达到47%,到2020年将达到56%。高速城镇化将推动我国我国建材行业的高速发展,受制于节能的需要,会更加强化对节能建材的需求,节能建材将因为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能耗越来越高,而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

建筑节能政策日益完善、严格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首先针对北方寒冷地区的采暖建筑制定了相应的用能标准。第二阶段。形成了覆盖全国三个气候区、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的标准体系。第三阶段。进入2008年,国家把建筑节能上升到法律体系的范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重要法规,更加完善、严格的推进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政策的日益完善和严格,将有力推动节能建材行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10年节能建材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

短期内,受地产泡沫破灭的影响,节能建材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国家促进节能建材使用政策的推动下,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拉动下,节能建材在08年仍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预计09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增速会有所恢复。从长期来看,我国节能建材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并受益于国家日益严格推动使用节能建材的政策,节能建材至少在未来10年内,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

重点公司推荐:

北新建材―新型墙材行业龙头

北新建材是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石膏板制造企业,市场控制力强。公司主要应用工业废弃材料生产石膏板,成本低,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受到政策支持。09年公司进入产能大规模释放时期,公司盈利水平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公司08、09、10年EPS分别为0.36、0.47、0.63元,估值区间为7.9-9.6元,给予公司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

海螺型材―塑料型材行业龙头

海螺型材的塑钢门窗业务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短期内毛利润水平将有所回升,出现交易型机会。长期看好海螺型材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08、09、10年EPS分别为0.18、0.22、0.25,估值区间为7.6-9.0元,给予审慎推荐-A的投资评级。

南玻A―最大的节能玻璃制造企业

在南玻所有的业务中,我们最看好节能玻璃业务的发展前景。节能玻璃业务成长空间仍

然很大,国家对建筑节能的严格要求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将推动南玻的节能玻璃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