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经济安全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安全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安全发展

第1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长沙市周南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8)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以其优越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条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的推动方式,而且对跨国公司来说页拓展了其海外市场,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资本含量和影响着国际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资金和管理技术,还有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报酬、推动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为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动力,但是跨国公司的目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有所偏差,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安全,我们针对跨国公司可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出必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中国经济;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35-01

随着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我国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与接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同时跨国公司对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现状堪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投资性质和发展概况,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之实情,做好一定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发展。

一、跨国公司发展概况研究

跨国公司最主要的目的是投资,截至目前,全球有跨国公司的主体公司6.4万家,主体公司的分公司合计有17万家。综合联合国国家经济署的一组数据显示,仅仅就2006年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总产值为4.8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发展总量的10%。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在全球前100的经济实体中,53家是跨国公司,这就说明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在对华经济投资方面有了明显的表示,最主要的表现在对外包、战略联盟和合资。

二、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当代社会对国家的安全理论并未有明确的界定,在学术界的最主要说法是指一个国家的根本的经济利益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外来经济体的影响和侵害。究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即:国家在经济体中的主权不受侵害、国家经济体中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国家经济体中经济运行健康可持续,并在国际社会中国家经济体有话语权、自卫性和竞争力。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包括:能够应对经济的疲软和经济的萧条期;能够在体制轨道中实现经济的改革;能够将中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积极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力趋势之中,保持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的经济安全简单的可以分为“整体完全”和“局部安全”,所谓的“整体安全”指的就是国家在经济体中的主权不受侵害、国家经济体中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国家经济体中经济运行健康可持续,并在国际社会中国家经济体有话语权、自卫性和竞争力;所谓的“局部安全”是指涉及到的战略资源安全、产业链条安全、财政安全以及国民经济体制的安全等。因此,我们国家在注重发展国家经济的整体安全的同时,也在致力于解决经济的局部安全,彻底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架构合理合适的发展方略。

三、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百年不遇的时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进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跨国公司本身作为盈利机构,对我国的经济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影响着我国经济体的战略安全和运行安全,这就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体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国家经济体的安全。

第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弱势影响。这主要的表现在跨国公司本身与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具有互补性的,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额度还是在一定的许可范围之内,这就很难撼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但是这种若是影响依旧存在,究其原因主要的有:我国经济体中的基础性缺陷、我国经济体制度的结构缺陷以及国内国际因素的干扰。

第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体安全的不安全影响。即: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引起的资本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经济技术的巨大差异引起了我国工业技术化进程中的瓶颈期、经济增长引起的贸易摩擦导致了经济体的不安全、我国经济体更易受到霸权主义的影响。

四、对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发展的策略建议

既然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弱势影响 和不安全影响的区分,纳闷我们就必须从大局出发,结合中国现有的国情,提早制定好相应的措施,顺应经济的新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建立全民参与体制,加速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如果要更好的实现国家经济体的安全发展,我国必须以维护国家经济体安全为题,积极调动居民、企业、社会团体、教育行业等等的各行各业的主动性,以建立起国家应急战略机制和组织人才体系,用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积极主动建设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并对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个人、团体做到相应的惩处,做到防范于未然。

第三,合理引进外资企业。对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的企业取消其进入中国市场。

五、结语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经济发展;监督

一、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经营方式落后

在我国,农业生产及经营方式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从规模上来讲,是比较散乱的,因此大多数的农业经营很不规范,没有形成整个行业的经营标准化和规范化。其次,相对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农业生产和经营需要国家的管理者才能为何生产标准和规范,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相对较落后,打击违规食品安全的行为还不够,影响了食品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其发展是长期艰巨的一项任务,需要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完善。

2.不良企业利益驱使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是食品的生产,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忽视自身所具备的的社会责任感,采用劣质原料或者添加有害物质导致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致使食品质量差,并且违反市场规律,造成恶性竞争。其中,地沟油事件就是不法商贩为了获得低成本高利润而进行的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铤而走险,这样的问题所在就是由于社会上的经营者为了单纯追求利益而不顾客的健康问题,导致整个行业恶性竞争,并且市场环境恶劣,自身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3.监管不到位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确保食品安全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政府对于企业食品生产及经营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监管者的职责在于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发现某些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关措施遏制违法行为。由于政府对于自身职能的认知不足,更恶劣的是有些政府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利益往来,致使监管出现漏洞,给恶劣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造成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监管手段及技术都比较落后,缺乏对于企业长期有效的监管抑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4.食品检测技术、体系落后

食品安全中对于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对食品进行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涉及到需要的行业,所以要进行多方位,针对不同的流程需要作出各方面的检测和评估,这些要求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是其需要发展的不断追求,要满足这些要求,第三方机构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多方位的了解食品行业的新兴技术,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要做到公平公正,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很欠缺的。

其次,对于食品行业,需要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和体系,不能杂乱无章,没有标准统一的体系很难做到对于食品安全严格的审查,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定为不够高,不够清晰,机制也很呆板,执行困难。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

1.对食品原料供应源头控制不足

食品原料供应源头即食品生产的过程,这其实是对生产食品的源头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在这个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对农作物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规范所造成的监管不力,致使生产者只顾生产出外观好看的农作物,而把过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渗入到了食品中,这些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由其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食品众多,如蔬菜水果等,都是很少经过加工就直接进食的,都有可能造成危害。如果对有害物质控制不够的话,有时候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又例如在对家禽、家畜和水产品等生物注入过多的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这些生物体内会生成大量的耐药性细菌,由此会进一步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土壤农作物来说,忽视有害的土壤危害,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造成农作物粮食中重金属的堆积,在一定的时候就会造成人们慢性中毒反应。

2.食品流通的监管不完善

在我国,由于食品的生产及经营范围较为分散,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如人烟偏僻的地区等,不法经营者利用这种情况避开检查,建立一些黑作坊,都是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隐患。另外在农村地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还不够,卫生知识缺乏相关专业认识,一些生产经营者无法达到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另外在一些农贸市场中,卫生相当的差劲,市场中人群嘈杂,食品袋或者食品容器等不卫生,都容易造成疾病的滋生与传播;超市中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食物的标签不规范,对于过期的食物处理不当,食品的保存及环境卫生设施都易出现问题,还有产品的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问题;学校及学校周边中人群较多,并且分散,如果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还会造成大范围的恶劣影响。

3.食品的加工和质量问题

为了增加食品的美观性及其保存的期限,一些成产企业往往会往食品中添加化学成分,长期过量使用,或者在加工的过程中,使用劣质的原材料等降低成本等等,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这些质量问题都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针对比较热门的转基因食物现在还未得到专业的相关证明,也不能确认其食品安全性。

三、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社会影响

1.政治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离不开食品安全的稳定。过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会造成社会和谐发展,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政治的建设,使得群众对于政府监管的不信任等恶劣影响。因此,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构建一个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的、食品安全的和谐社会,坚决打击危害社会安定等行为。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民众对于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降低,危害社会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秩序,破坏社会的稳定。

2.经济方面

忽视食品安全问题,还将导致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方面,食品问题首先伤害的是人体的健康,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害到人们生命健康,这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损失;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还会造成贸易出口困难,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所有行动都收到关注,食品贸易也属于国际性贸易,食品安全问题会危害到我国的食品在国际上的口碑,导致我国出口贸易严重受损,国家形象也会下降,这就对我国的农业、食品行业都造成严重影响。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第一,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检测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问题的改革,增强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在监管上,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性手段严厉打击不发分子包括政府人员、企业经营者、消费者所有与市场相关的人员。各地方也要完善自身的法规,全国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合理制定标准,要符合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第二,要加强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整顿力度。严防腐败分子对食品安全行业的破坏,从食品生产到加工再到最终的产品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和监督,监管和经营的责任负责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是身上,问题出在哪一部门都要进行惩罚,要使监督部门各司其守,逐步形成监督的专业化。

第三,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流畅性。消息的滞后和信息的不通畅都是导致市场对于食品质量控制不统一的原因,信息的通畅会引导行业规范,因此需要在现代互连网社会,利用信息时代的优越性,增强互联网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使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及监督者都能够实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使得大众对于食品做到放心。

第四,提高食品生产技术水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水平还不够高,对于食品流程的监督把控很难做到规范化,制定的严格的质量生产标准,监管力度要大,从原料的加工和生产就做到严格的监管个把控,这样才能逐步完善行业规范,提升食品生产技术。其次还要引进先进设备,这对所有安全生产及经营都具有强大的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食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都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衣食住行方面都伴随着较高的要求。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自身的问题。现阶段引起人们较多专注的有食品安全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做出及时的思考和应对对策,努力提高我国在食品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技术水平,对食品的监管也做到严格规范,整顿治理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科学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睿.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2]张强.浅谈食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2(12).

第3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现代安全经济学的“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功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可见,安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一是安全生产保护生产力。生产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列宁认为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人类自有生产活动便存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的本质是不断消除隐患、遏制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健康,所以安全生产始终是保护生产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二是安全生产发展生产力。研究表明,安全生产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率,且行业风险越大贡献率也越大。低危行业为1.5%,一般危险性行业2.5%,而烟花等高危行业达7%。浏阳是全球最大烟花基地、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年产销额达23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居世界首位。近年投资5亿元实施旨在提高安全防范的工厂化、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改造,连续四年无重特大烟花事故,获“全国涉爆斗争先进集体”殊荣,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去年烟花创税占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由一个国家贫困县一跃成为综合实力全省第二强市(县)。现实中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安全,事故不断,生命涂炭,企业折戟沉沙,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近年来,我国日均事故死亡达320人,每年事故损失近2000亿元,相当于每年投资3个三峡工程。仅2002年上半年,中央救灾拨款达32.8亿元。实际上重购设备恢复建设往往需要数倍于损失额的资金。可见,事故越多,生产力越低;事故越少,生产力越高。这是一个为实践所证明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认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安全生产需要的大量投入有赖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事故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惩罚”。而事故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人口仅5000万情况下,年事故死亡约6000人;美国煤矿二战前每年死亡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德、英、法等情况类似。众多国家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下时,经济高速发展一般难以避免事故增加,且大幅波动;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事故下降,波幅很小;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时,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这就决定了经济增长一般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据分析,如果每年经济增长率为8%,年死亡人数一般只增不减。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尽快缩短这个历史性的“安全处罚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安全投入也会更多,事故就会减少。这不仅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也为我国沿海经济大省的实践所印证。山东省去年GDP增长11.9%,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江苏事故死亡人数连续4年下降,也是在经济年均增长10%的基础上下降的。浏阳市至2002年底的三年内,CDP增长23.4%。其间无一起烟花重特大事故,一般事故起数、经济损失额分别比三年前下降65.9%、88.6%。

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经济发展加大投入。一定的安全投入必然获得相应的安全产出,这是基本经济规律。发达国家安全投入一般占GDP的3.3%,而我国安全投人不到GDP的1%。长期来我国安全生产技术费用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不同行业一般比率规定为10%~20%。但实际提取比率远低于这个标准,以致在新建项目中对配套安全设施随意削减。安全投入不足使我国安全生产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去年,美国为0.017,死27人,波兰0.23,印度0.5,俄罗斯0.7,而我国即使是设备条件相对较好的国有重点煤矿也高达1.257。从长远角度看,要减少事故还得加快经济发展。

第4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摘要: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水上安全形势好坏,既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又影响到社会稳定。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行业率先实现开放化,“有水大家行船”,无论个体、集体、国有企业都可以从事水上运输,水运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由于市场准入标准等种种原因,也给水上安全埋下了不少事故隐患。

跑马行船三分险。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水上安全形势好坏,既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又影响到社会稳定。然而,水上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如1999年“11.24”海难,导致“大舜号”沉没,死亡282人。2001年1月29日,重庆合川市一艘个体客船因严重超载触礁翻沉,死亡46人。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社会所震惊,冲击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与我国的水上安全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领导干部安全意识淡薄,疏于管理,致使安全责任制落空、安全管理措施不力是主要的原因。同时,部分水运企业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毫不关心,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要钱不要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也是重要的原因。

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对社会水运资源的配置、社会分配公平性的提高是起着根本性动因的作用的。因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是作为前提条件规定了水运经济运行与社会交互关系的特征的,制度所决定的选择取向对水运企业等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稳定的均衡更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对水运生产力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要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就必须减少对制度的人为干扰。

无可非议,水上安全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水上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机构的改革等,使水上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诸多问题,为水运安全管理的制度变迁造就了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对社会心理进行充分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水上安全管理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技术必须进行矫正,从而使管理更加合乎人类社会内在发展规律。

根据制度变迁中各主体所发挥作用的区别,笔者认为水运安全管理制度变迁的思路应该是: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发挥其积极的主导作用,推动市场力量以提高资产的共性程度,特别是游戏规则的普遍适用程度,要通过法律程序构建游戏规则,使游戏规则具有公开性、普遍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败德性机会主义的内在冲动,增加理动机。具体地说,就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预防为目标,通过提高败德成本,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力,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督促水运企业及有关经济主体提高素质,构建现代的水运安全管理机制。总结以上思路,笔者认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以人为本,创新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体现在水上安全管理上,就是必须以保障从事水运的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最高原则,杜绝以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去换取物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非人道行为。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一是要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向全社会宣传安全知识,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二是要切实加强水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突出抓好水运企业经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从事水运业的所有人员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

二、转变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要实现水上安全管理从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的转变。

1999年“11.24”海难,因天气恶劣、救援力量有限等原因,长达7个小时都没有救援成功,导致“大舜号”沉没,死亡282人。就是随后不久的12月12日,在法国海域,一艘马耳他籍油轮断为两截,在风力10级环境下,船上20多名员工在很短时间全部救走。如果11.24海难救援更得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完全可以降到最低限度。这个事故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再一次提示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

目前,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符合自己国家特点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建立了国家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拥有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充足的应急救援队伍、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过程既有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一些教训应当汲取: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要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等等。

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

过去,水上安全管理更多的是凭借规章制度的约束。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水运行业的日益专业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的角色的重新定位是其中的核心,水上安全管理机构不是万能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知识的有限性和专用性决定了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理性的有限性。因此,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摆脱其“救火队”的职能与形象定位。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专家会议制是弥补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知识缺陷的合理选择。当然,在举行专家会议时,参与者的广泛代表性和会议程序的高度透明性是必不可少的两大要件。

三是管理客体应由船舶个体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水运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集中在乡镇、个体运输企业占80%以上。因此,水上安全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大水运经济主体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的经济主体,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经济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

三、科学管理,创新水运企业自我管理制度

水运企业是水运经济的细胞,是水运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水运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水运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水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水运安全生产形势才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当前,要逐步实现水运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船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强化水运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水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水运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结合先进科技,创新管理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水上安全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管理技术,如使用CCTV、AIS等技术,从硬件上做到安全管理更快、更全面、更直接、更有效,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安全管理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完善法制,创新管理手段

水上安全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安全生产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目前,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必须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依据,清理、修改和完善过去各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并同时废除与安全生产基本法不符合和不适应现实生活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条例等。

另外,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新形势和水上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与中长期规划,切实改变安全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水上安全管理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

再有,应依法强化水上安全管理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在制度创新中,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就是制定安全方面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且社会中任何经济主体所面临的规则应该是统一的。如果一方出现严重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能够不受制裁或只被轻微处罚,那么严守规则的另一方会陷入何等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规则也就会被所有经济主体视作“空头纸文”,安全管理秩序必然无从谈起。

在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变迁中,因环境的变化,从事水运业的经济主体在不改变其行为动机的前提下,必将改变其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与已经改变了的环境因素相适应。因此,在实施创新的变迁时,水上管理机构还必须不断对新制度进行评价。就转变后的体制而言,是鼓励一种生产性努力的行为,还是鼓励分配性的努力就是评价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变迁绩效的主要标准。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一、人的安全理论的发展及问题的提出

“安全理论”虽没有系统明确的体系,但仍可谓源远流长,从部族、国家的产生开始,就开始萦绕着人们。古今中外思想家、学者们都曾试图想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却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人的安全理论的发展

殷周时期,我国一些思想家从民心向背对政治稳定影响的角度,阐释了早期的安全观。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将安全定义为对“免于威胁的追求”,显示“国家和,反对敌对势力的能力”[1]。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安全意味着和平与对和平的维护[2]。思想家们对于“安全”的界定往往是局限于国家的范畴,一提到“安全”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安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所包含的内容有了新的衍生,已涉及个人、群体领域。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分,前者被人们称为传统安全观,后者被称为非传统安全观。

“罗马俱乐部”的知名学者、工程师和科学家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人类处于转折点》等几份著名的研究报告,预警人类可能发生某些非军事性灾难,最先提出了非传统安全的问题(是指来自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对社会各元素,包括个人、群体及全人类非军事威胁和侵害)[3]。批判安全研究强调个体安全重于国家安全,突破了传统安全各流派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认识,更加倾向于非传统安全流派中的个人和群体的地位。受到批判安全研究的影响,女性主义安全研究视角也得到拓展,把研究范围广泛的各种对象作为女性可能受到威胁的安全客体,从社会性别角度批判地研究各个维度上以及层次上的安全问题。这其中已经涉及“人的安全”领域。

无疑,人的安全理论是对以往传统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观的进一步发展,是对批判安全研究流派的继承,又是对女权主义学派的补充,更加注重向“人”这个维度倾斜,同时也越来越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环境复杂,各地呈现出的人的安全问题又各具特色。显然,批判发展的人的安全理论是难以完全解释中国式的人的安全问题,但对人的安全理论的现实需求无疑为其寻求市场提供了颇为充足的理由。已有学者对人的安全理论的实践操作进行了出色探讨,如封永平《安全新概念:人的安全解析》等[4]。

(二)问题的提出

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留守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状况颇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根源于西方的人的安全理论也许能够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平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尝试根据现实数据,展示和分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现状,并运用人的安全理论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困境。

二、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状况

(一)江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增长情况

江西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仅9.9亿元,1978年为49.3亿元,2008年达到1 68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12.8倍和3.9倍,年均分别递增4.5%和5.5%。2011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 207.27亿元,同比增长16.13%(按现价计算)[5]。

2.农村家庭收入情况

2007至2011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由4 098元增加到6 892元,增幅较大[6]。

3.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方面,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 309元,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44.3倍和31.8倍,年均分别递增6.6%和12.3%。2011年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数额又有明显变化,达到4 660元,用于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的占6.8%,较2007年稍低,但用于衣着、医疗保健的比例明显增加,再也不是一年到头穿不上新衣、看不起病的状态。从2008年起,江西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了,已由1957年的66.1%下降到49.4%[6]。

4.江西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情况

截至2013年全省乡村人口2 493.0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5.35%(全省人口总数为4 503.93万),全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756.3万,占全省乡村人口总数的30.33%。截至2012年末,全省乡村人口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占39.48%。

(二)目前江西农村的安全状况

近年,我省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受到伤害案件有增多趋势,见诸报端的有:2012年5月宜春天台镇5名农村留守儿童意外溺水事件、万年县一城中村住房起火,一对5岁和3岁的留守小兄妹不幸遇难;2012年12月江西贵溪校车落水11名儿童遇难事件;2013年瑞昌6名女童遭老师;2013年6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3个亲兄妹在村口一池塘旁边洗衣戏水时,全部溺水身亡事件等。可见农村留守人员的人身安全状况颇令人担忧。

三、困境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我省农村“留守现象”严重,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大大削弱了农村安全防范能力,间接催生了涉及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事件。根据如上材料的佐证,可以发现,随着江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状况陷入一种非正常的“病态困境”,可以表述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农民为了生活得更好,又不得不隐忍这种糟糕的安全状况存在,从而造成了一种矛盾的“恶性循环”,也是一种暂时难以挣脱的“困境”。

四、维护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出路

如何解决当前江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这一“困境”?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双赢”,是寻求在“零和”中农村经济发展的“赢”与人的安全的“输”两者达到一种平衡,或者是“1+1=2”的累积状态,而不是近乎“1+1=0”的“零和”状态,即达到农村经济既发展迅速,农村留守人员人身安全又得到有效保障的“1+1=2”的累积状态。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安全理论维度出发,注重农村留守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维护。因为“人的安全从根本上是主动的,积极主动地预防,比在危机已经明显的情况下再采取措施更有效,代价也是最低的”[7]。

第6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出台背景。

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这既对流通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冷链物流实现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和41%,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35%、57%和69%。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冷库总容量已超过4000万吨,冷藏车和保温车保有量约11.5万辆,分别约为“十二五”初期的2.3倍和3.6倍。同时,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兴起,并呈现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冷链宅配、生鲜供应链、冷链资源交易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向具有供应链管理特征的冷链综合服务商转变。冷链物流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国冷链物流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冷链“不冷”、“断链”、交叉污染等现象仍比较突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系统指导,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是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健全。一些已制定实施的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部分领域标准规范仍然缺失,冷链运输、仓储等环节标准规范尚未实现有效衔接。二是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冷库为例,目前存储型冷库多、流通型冷库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销地冷库多、产地冷库少。在部分冷库相对集中的地区,已出现过度竞争现象。三是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在“最后一公里”环节,以“冰袋+塑料泡沫箱”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仍占据主流。仓储、运输、订单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企业缺少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的信息化监控手段,存在大量“断链”隐患。四是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引领。第三方冷链物流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运营成本高,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创新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五是新技术新模式尚未实现商业化普及。包括共同配送在内的一些先进组织形式和新型冷链物流技术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六是行业有效监管不足。尚未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无法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以及温度控制、制冷和温控记录设备使用等情况的全方位有效监管。冷链物流行业信用体系仍不完善,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问: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明确了哪些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答:《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意见》提出8方面具体意见:一是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系统梳理和修订完善现行冷链物流各类标准,率先制定一批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二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三是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支持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为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创业创新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支持中欧班列开展国际冷链运输业务。四是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提高冷链基础设施等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五是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强核心技术工艺、装备等的自主研发。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鼓励第三方C构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开展认证。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六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将源头至终端的冷链物流全链条纳入监管范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息共享和记录应用。七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和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快建设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冷链物流市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八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冷链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投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分级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此外,《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把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第7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安全评价 方法分类 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评价是当代企业安全措施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就要对系统进行细致而系统的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评价结果来了解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和薄弱环节,并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为以后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安全评价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使用的范围和实用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安全评价中必须首先了解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它们的实用范围,选择最为合理的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的分析的评价方法,其优越性是使人们对整个系统或局部的安全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人们能区分轻重缓急,并有针对的采取相应的措施。用于安全评价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各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适应对象不同,又各有优缺点,使得人们遇到安全评价不知道选用那种方法也不知道评价结果是否可靠,基于这种现状,对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的思路、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汇总对比并给出选择安全评价方法的准则,最后探讨了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常用系统安全评价方法汇总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通用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只能依据评价目标、评价、系统的特点、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类型、工艺特征、危险性、危害性等法要求和范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出现了许多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适用条件、所需技术资料均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及优缺点。详见表1。

二、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准则

随着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评价方法被人们应用于安全评价,众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出现也引起了对评价方法选择的重视,选择适合的方法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环节,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了解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4]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应该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安全评价方法。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安全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的系统所能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真实、合理和系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

4.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结果。由于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系统的危险性等,安全评价方法能够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合理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评价目的、能够提供所需的安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获取的安全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要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合理的,不要使安全评价出现无用的工作和不必要的麻烦。

三、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

系统安全评价自诞生以来,评价方法从定性方法到定量方法,又从定量方法到当今的模糊评价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发展过程。如今世界上的安全评价方法己经达到几十种。虽然安全评价方法越来越多,但仍然没有找到一种完全可靠有效的评价方法。大量的文献曾经讨论了将多种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这种方法[6],但实际上仍然没有说明这种方法是完全可靠的。有的专家认为评价结果不可靠是因为数学方法不完善,而有些则认为是己有的评价方法只是利用了历史信息的一部分,显然现在不能知道未来的结果。如果模型能够反映历史数据的全部信息,就可基本把握未来的结果。专家们仍试图找到一些理想的、完善的定量数学模型应用于安全评价,如将模糊评价数学[7]、聚类分析[8]、层次分析法[9]、密切值法[10]等方法应用于安全评价中。转贴于

安全评价方法有待不断的探索和提高。实践证明,定量方法必须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定量评价方法所能提供的结果,往往与评价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对变化规律不稳定的事故系统的评价,必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模型的建立、识别、运行、修正、结果的判断和修正过程中,定性分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几十年来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出现来看,可以看出安全评价正处在由定性化的研究过渡到定量化的研究阶段,现在已经到了模糊综合评价阶段,同时评价程序要力求标准化和系统化。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把数据库、损失分析、预测模型有机地联系起来,编制解释程序和报告生成程序,便于决策机关直接运用评价结论。因而计算机在现代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关于安全评价的软件或数据库。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安全评价的准确度将越来越高,其精确性也会越来越高。

数值模拟、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6]方法和概率评价方法将会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而广泛应用于系统安全评价。

数值模拟、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方法在安全评价的系统理论和原理上虽然较前面的评价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但是作为评价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发展的速度、方法的优越性和应用的潜力已经十分突出。在目前条件下,这类方法以指数法、概率风险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等为评价主体,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危险物质、设施、装置和环境的结构特性参数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实现安全评价过程中的判断、推理、决策过程,确定有关安全系统结构参数。这类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专家评价的主观性以及数据来源的单一性而导致的模型和对象间不客观的简化,特别是神经网络技术,对于解决非线形、离散系统的安全评价过程中因素变权等关键问题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这类方法是较好的评价模型组织形式和工作平台,是安全评价技术发展的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代表了安全评价的又一发展方向。概率危险安全评价是一种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概率危险评价能分析整个事故谱,它既能确定各种始发事件的事故序列,还可系统地、现实地确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后果它的不足是概率值的确定比较难。随着目前模糊概率理论和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这一缺点将会得到较好的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体现了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的宏观现实,使得安全评价中的数据易于取得。所以概率危险评价法随着概率理论和计算机的发展将会成为安全评价的重要方法。

四、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论述可以知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很多,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实用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应用某一种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而是综合所有的方法,在它们中选取数种方法对项目进行综合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看具体的情况选取较为合适的评价组合进行评价。当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有更为好的评价方法出现和原有方法的改进。比如:在过去定量评价方法需要按己有的公式进行大量运算,对于不同对象的评价计算重复性大。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将评价方法与计算机相结合,编写评价程序,即可减少人工计算量,提高计算准确性,提高效率。同时,系统安全评价程序也越来越简化,使系统安全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特征,形成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评价体系,并获得更加精确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显政,杨富编.安全评价[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4.

[2] 汪元辉编.安全系统工程[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0.

[3] 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4):69-75.

[4] 王显政,杨富编.安全评价[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1.

[5] 谢仁山,王先华. 层次分析法(AHP) 在安全评价有关指数赋值的应用[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96 , (1):31 -34.

[6] 宋瑞,邓宝. 神经元网络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3):78-81.

[7]王小群,张兴容.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02,2(2):99-100.

[8] 王铁. 模糊聚类分析在安全工作状况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 1998,7(2):34-36.

[9] 王小群,陈洪彪. 模糊层次综合法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第8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加强组织领导,重于查找问题

7月9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3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执法检查活动安排。这次开展“一法两条例”的执法检查活动,对检查方式方法进行了改进,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安排、检查形式、组织领导上都作了明确和规范。常委会为此成立执法检查组,由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检查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由常委会领导分别兼任四个工作小组组长,其中一组检查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贯彻执行情况,其余三组检查本区部分危化企业贯彻执行情况。

7月16日,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全区动员,统一部署活动安排,会议还邀请了市安监局法规处负责同志为与会干部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为执法检查开展打实基础。在各部门、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检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议问题,深入全区9个镇、1个街道、1个工业区,安监局、建交委、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公安分局5个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15家具有代表性的危化企业进行了重点抽查。在实地检查中,检查组发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及时发出整改通知,督促企业进行整改。检查结束后,各检查小组召开碰头会,分别汇报和通报检查情况,并汇总形成执法检查报告,经主任会议讨论修改完善,最后提交常委会审议通过。

直面问题,为安全生产把脉出良方

9月6日,区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本区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情况的报告。随后,委员们进行审议发言,在简要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更多的是直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针对因为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安全事故,刘跃俊副主任开出药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执法检查专业队伍建设,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更要强化安全生产主体意识。殷金荣副主任出招:“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专业人员配备,加大暗查暗访力度,注重日常隐患排查,确保重点环节和全过程管理安全到位,保证安全形势可控。”

加快产业结构调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途径。“要抓住本区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一些本质安全度低、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事故隐患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劣质企业,或推动其改造转型,努力提升本区企业的本质安全度。”陈大进委员如是说。

整场审议发言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位政府部门的负责同志不无感慨地说,“委员的发言一针见血,直面问题,建议建在点子上、言在实在处,对我们政府改进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不是终点,加强整改工作跟踪检查

第9篇:经济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前景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使得网络与信息安全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胁,所以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十分重要。而且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也要注重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光明又不乏曲折的发展前景,促进各安全软件开发商认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软件开发方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安全软件的开发水平。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运转正常,不受到攻击、破坏,数据不被窃取、泄漏,网络服务正常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网络和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1.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共享逐渐在全球得到了实现,与此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也受到了更多的威胁。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通过计算机的联接实现信息共享,这种开放性的本性使得互联网在构设之初就忽略了信息的安全性因素。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信息共享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电子化商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在互联网上需要得到保障,这与互联网的本性相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成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计算机病毒常常具有隐蔽性、潜伏性,而且还会随着信息共享而传染给其他的计算机,破坏性十分强大,会造成信息泄露、损坏,甚至导致网络堵塞等社会性危害。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程序编制上都存在漏洞,这些漏洞是黑客攻击计算机的入手点。黑客攻击计算机,窃取、泄露用户信息或造成其他破坏,给用户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就我国来说,在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网络处罚条例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2.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2.1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快速发展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网民人数早已成为世界第一,而且人们对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集中于商业性应用。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创造了巨大的其经济产值,并且电子商务还会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建设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十分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应用到了我国各个领域,国家安全事物和人们生活与之息息相关。所以,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国家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2.2网络发展的需要

由于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而且具有传染性,很多用户的电脑都遭受过病毒的攻击,遭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损失。此外,一些公司不注重客户信息的保护,出现了信息泄露事故,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促使用户对个人信息的安全越来越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未来会走向多样化,但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信息共享程度增加的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所受到的威胁也会加大,所以网络信息的安全技术会一直被互联网需要。

3.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和互联网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会是一片光明,但是其发展过程也会存在一些曲折。

3.1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安全类软件的市场发展迅速,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逐渐增长,已经成为软件市场的重要卖点之一,并且市场上安全软件的需求还在稳步上升。例如在用户的移动设备方面,大量的垃圾信息和隐藏在应用软件里的病毒等都让用户们逐渐意识到安全软件的重要性。近年来,移动客户对于安全软件的需求骤增,移动运营商们也加大了对于移动设备安全软件的开发。

3.2用户范围广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不止普通网络用户需要,企业和国家的各个部门也都需要。所以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的使用者很广泛,并且还有大量的潜在用户。现在,中小企业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的需求很受重视,各软件开发商都在努力争取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有很多种,例如防火墙技术、虚拟加密网络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软件开发商所开发的软件除了上述技术对应的软件外,还有杀毒软件、系统安全性检测软件等。不同的软件投资力度、收益率、市场需求均不同,导致软件市场存在多样性的竞争。因此,软件开发商们应该综合考虑自身资金、对口技术等实际因素,选择适合的软件开发方向,做好发展规划。

3.3软件市场逐渐形成

在软件市场上,虽然软件开发商越来越多,但是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越来越强。一方面,由于大企业资金雄厚,对软件的开发投资力度大,并且软件技术具有垄断性,所以在软件开发水平上大企业越来越领先。另一方面,小企业的运行策略不成熟,影响力不足。安全软件市场上大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现阶段可以促进我国安全软件的投资力度和开发水平,但也要防止大企业形成较强的市场垄断。虽然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的研发方面发展很快,进步也很大,但总体水平仍落后与发达国家。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和软件的用户满意度都有待提高,所以,我国的软件开发商们要多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增加合作机会,互帮互助,提高国产软件在本土的市场占有率。

4.结束语

当今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现在也是未来都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保证网络以及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