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Urban economy is an economic form taking the city as the carrier. It is the most progressive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features, it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moder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from the "three-hig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wo big development trends.
关键词: 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发展趋势
Key words: modern;urban economy;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15-02
0 引言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其中二、三产业繁荣发展,不断的优化其经济结构,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我国的现代城市经济在发展当中渐渐表现出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变换和生产经营高度集约的“三高”特征。并且在发展趋势之上显露出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经济国际化的两大趋势。对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掌握,将有效的引导现代城市经济,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特点的分析
1.1 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为城市经济生活带来了繁荣和发展。和过去相比,如今的城市商品市场最为繁荣,人们的生活也最为富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为第三产业带去了巨大的活力。加之国民经济总值标准的普遍使用,综合性的描述出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而进行有效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信息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城市经济总量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诸如咨询金融等产业,进一步的增长了城市财富。传统的以资金、规模、人力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转变,科技对发展的有利推动越来越明显。掌握经济高速增长的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的有关人员及时转变策略,进一步的提高对人才和知识的重视度,正确的认识到如今的市场竞争主要就是进行人才的竞争。要转变和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紧随新时代的新特征,进一步的发展知识经济。
1.2 产业结构高度变换 新兴产业的增加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增加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相应的结构就会不断的进行变换和刷新,这是如今城市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从两个方面来看其变换的过程,第一,第三产业在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当中,其内部结构变换多。第二,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的促进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进而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换。产业结构高度变换的基本规律是:第一产业在城市经济结构当中比例偏少,且不断下降,相反的二、三产业却不断上升,并且相较之下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降低。科技是促进其高度变换的内在动力。对其规律的掌握能够有效的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注重科技的推力,并且不断的推动科技健康稳定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 生产经营高度集约 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知识和资金投入的密集性,进一步的提高产品当中科技和资金含量,进而从整体之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高度集约的生产经营主要有三大指标进行衡量与评价。第一,知识密集型。其中知识密集程度等于该项目所投入的知识或者技术价值,然后除以该项目所产出的产品的产量。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技术之上所花费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进而使得技术和知识的价值随之增加,相关人员对其的重视度也会上升。第二,资金密集型。资金的密集程度等于该项目产品所投入的资金金额,然后除以该项目产品的数量。第三,年技术进步速度。其主要是综合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年技术进步的速度等于在一段时间以内,通过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产值增长速度,然后除以在该时间段内社会总产品增长的速度。如今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经济也要相应发生变化,满足时代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时代将在三十年左右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到那时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将从事服务行业有关工作。
2 发展趋势分析
2.1 城乡经济一体化 现代城市经济和传统的城市经济有所不同,从之前的城乡分离发展,到如今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旧时的传统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两者之间相对封闭,各自进行发展,而且两者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而目前城乡经济一体化,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互相合作、优势互补等,进而使之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此获得双赢的局面。城市经济在发展当中更多的追求通过生态化的发展,进而得到经济的快速进步。农村经济相对其而言,更加侧重于进行产业化的发展。要努力找到这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进而互相推进。产业化的结果,使得农村不再只是依靠农业发展经济,而是以农业为基础进行对外拓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生态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不再只追求产值和经济效益,而是致力于三大效益的统一,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把握好这一发展趋势,能够有效的推动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进行解放,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针对城市经济的领导者而言,眼光必须长远,进行规划之时应该将城市和农村相结合进行考虑,以顺应时展潮流,推动经济发展。
2.2 城市经济国际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之上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个国家和一定的区域,国内市场已经渐渐饱和。城市想要寻求发展就只能不断的拓展市场,从区域走向国际,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谋发展。这也是我国城市经济要得到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走的道路。此外,城市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种类繁多,有的数量庞大,仅是依靠一个城市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同时一个城市在各种资源之上的条件不仅存在差异性,而且在质量、数量、成本等之上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异性更是明显。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进一步的降低发展成本,进行国际交换和合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且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种技术的进步,跨国际公司等的发展,为其合作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通过国际化的合作和交流,选择的范围更大,寻求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通过取长补短还能够和谐国际关系,寻求共同进步。面对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经济已经被渐渐连成一个整体,对外的经济交流不仅是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大的潮流要求。把握好这一趋势,将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立足于该趋势进行发展规划,促进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转变传统的落后的小农观念,不断的吸收国际之上成功的发展经验。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的在国际市场中寻求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发展现代城市经济当中渐渐凸显出三大特征,科技、知识、人才等不断的推动城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也在进行快速的变换,发展类型从传统的粗放型渐渐朝着集约型转变,进一步加大了在资金和知识之上的投入,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立足于这三大特征,并且抓住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家化的大趋势,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2.
[3]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 制造业 新经济
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进行。
一是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向配置。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业,到90年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
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保护”关系,保证企业投资和管理符合政府的产业调控的方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欧美国家那种纯粹的纳税关系。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加强了政府对企业指导。在日本存在着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制的官员升迁制度,由于越往高层,其职位越少。为了解决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员,而没有空缺职位的矛盾,采取了从政府派到企业任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所谓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员“下凡”到企业,从人际关系上强化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三是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 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9.3%,西德57.7%,法国80.3%,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在大量进口中形成对外汇的大量需求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进口的同时,必须增加出口。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就成为日本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
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的接轨。不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互补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日本经济在国家分工体系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
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从50年代开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次国际化(1949年~1961年)是以振兴出口和促进产业合理化为目标的国际化。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日本经济,采取了振兴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化政策。
第二次国际化(1960年~1973年)是适应国际经济自由化而进行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重点产业扶持的政策,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第二步是从限制进口走向贸易自由化时期。第三步是从贸易自由化走向资本投资的自由化。
第三次国际化(70年代到90年代)是以解决贸易摩擦政策对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日本的贸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对欧美的贸易盈余呈现剧增,如何对应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
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在80年代,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中,曾将充满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制度作为主要经验予以研究。高度敬业和充满团队的企业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曾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企业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来自其特有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从总体上看,是由两种力量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竞争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企业制度,也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现代日本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在日本也存在庞大的证券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都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但这些并不是日本企业制度的全部,有些东西在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则是某种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日本企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业中的另一种关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依附关系。
这种宗法依附关系,分这样几个层次存在。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即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的“护送船队”关系。政府对企业除了通过产业政策诱导和管制外,还通过“神仙下凡”派往企业的官员,对企业进行渗透。第二个层次的关系是行业关系。行业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财界组织来实现。行业协会没有政府背景,主要协调行业内事宜,制定行业标准。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1)隶属于企业集团(财团)的序列关系。日本不同的财团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财阀延续下来的。每个财团以银行和商社为中心形成松散的联系。同一集团之间在商业上相互照顾。如企业之间的商品采购要优先从本财团内的企业采购。如在日本研修中参加富士通举行的多次酒会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属于同一财团的企业的啤酒。(2)主银行关系。日本企业的金融业务都由一家银行承担,银行向企业派遣干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银行出手救济。(3)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专属配套关系”。中小企业依附某一大企业专门为其提品配套,大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向中小企业派遣干部、提供技术并压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导、行业协会和财团、主银行隶属、专属配套等构成了企业的存在外部关系。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会、雇佣终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来维系。
市场竞争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到财团、从银行到中小企业的关系网是纵向关系。将企业划分在不同的条块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关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个企业一旦脱离或背叛隶属的某个财团或他的主银行,可能会为企业的生存带来意向不到的危机和灾难。任何一个日本企业都面临着两种关系的约束,即竞争关系和依附的关系的约束。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附关系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对既定历史关系的承袭。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如日本的财团就是日本历史上财阀关系的沿袭。同样政府对企业的保护,银行对企业的控制,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权对超经济控制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种自上而下企业关系称其为古代宗法依附关系的遗留。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历史有关。日本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现代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关系的框架下渐进形成的。现代的日本企业存在于市场关系与遗留的宗法关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为奇。
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日本所有企业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系的抑制。特别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这种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服从,企业对财团的服从,使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说欧美的大企业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业集团则是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法关系框架中形成的。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所在。
总之,在市场关系与古代遗留下宗法关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业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现出了很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独特的企业制度,也成了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构成日本经济特点的一种制度。
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
二战后至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前,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为了恢复市场,克服通货膨胀,确立了以经济自力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推进了以纤维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以产业合理化为中心,培育新型产业,充实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重点发展了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学等行业。第三个时期,适应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迈向经济大国的目标,采取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汽车、电器机械迅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产业政策多样化的时期,主要是谋求振兴电子产业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时期。
日本产业政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追求卡特尔效应;二是适应日本经济外向型特点,鼓励出口始终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是坚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置于产业政策的核心,使产业推进和升级始终在技术进步的中进行。日本产业政策这三大特点与日本战后赶超性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这就是日本战后推行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通过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实现经济起飞的另一个经验。日本的技术进步经验从总体讲是一个学习的经验或二次创新的经验。日本战后技术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导技术的前提下,将尖端技术与具体工业流程、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追加创新的技术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外汇金融政策激励下对西方尖端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的系统,另一部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工程和产品开发项结合,进行的技术再创新的。由于属于工程学和实用技术的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供给也是以民间部门为主。日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各种各样民间技术人员,日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人。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所在。同欧美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在研究开发领域,日本工程学占优势,欧美则在理学占优势。
5、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优势。
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二战后建立日本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革新系统。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可以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中,日本充当了欧美二传手角色。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入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
在企业组织方式上,制造业所需要的是“双高式”的企业组织方式。所谓“双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中小企业群与高度综合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企业组织。日本存在的大企业控制中小企业的“企业系列”制度,解决了将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问题; 大银行控制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关系,使日本走了一条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其与欧美相抗衡的制造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捷径。从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宗法关系,虽然抑制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将遗留的宗法关系改造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有序的企业组织关系,却成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现代企业集团最经济的选择。为日本高超欧美争得了时间。
二战之后制造业发展的时期,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时期。在关贸总协定推动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产品国际化成为制造业时代的市场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适应界贸易自由化大势,不仅获得了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开拓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
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业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诚”为核心价值的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正是这种日本精神与市场竞争相结合,才使日本的“企业系列制度”、“主银行制度”“终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变成了使内部的摩擦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与日本一流工程技术相结合才创造了风靡世界市场的一流的日本产品。
综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竞争中所表现的优势,并不是某一个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构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
二、在新经济时代失灵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无法恢复,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从更广的范围看,实质上是一个如何从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光环效应走出,对日本市场模式进行反思的问题。
1、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
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显示的主要是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的优点,那么90年代以来则频频显示了政府导向型模式的种种弊端。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时,则变成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保护。由于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在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左右的惯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90年代以来,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在解决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上,在新一轮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频频失灵行为,迫使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实际是一个一个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90年代经济增长不景气,使日本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受到了时代的质问,1999年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的背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亚洲的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质问。
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成为昨日黄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学习、引入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80年代之前日本的这种作法,堪称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型的技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实用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两次创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原创技术的出现到产品的问世,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个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软件产品,制造技术相对与软件开发技术而言几乎是零。这说明现代的高技术不需要二传手。原创技术的发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将技术变成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美国的比尔盖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将他的产品推向全球。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 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
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对应迟缓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李嘉图,也没有永恒的凯恩斯,当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的优势则是相对于70到80年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而言,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旦变化,许多优势的东西不仅不能继续保持,甚至还会走向其反面,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竞争性和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竞争中输给日本。但从80年代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信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充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具有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却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从80年代开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到了9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而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中,表现出对应迟缓。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从产品结构和研究开发方向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
4、日本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由于结构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经济走出不景气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日本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的时间表,即使日本的专家与学者也很难确定。但经过十多年渐进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日本专家和学者讲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日本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日本的政府和学者已认识到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因特网时代需要的更加灵活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金融体制方面推进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选择性的金融体系。 在金融机构的合并中,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自由化。在企业关系上,开始进行打破束缚企业之间竞争的序列关系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对终身雇佣制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鼓励人员开始流动、竞争,促使劳动力市场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鼓励外资进入日本,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不良资产。这些改革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场机制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在新一轮的新经济竞争中,日本企业未能抓住有利机会,获得其应有的市场份额。面向全球,实现日本企业的再造,成为日本企业努力的目标。如富士通株式会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经营战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为一个从事电子通讯的跨国企业,适应因特网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大经营战略。,将富士通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这两大战略与建立因特网时代无国籍企业的发展趋势非常吻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将是以全球化经营为战略目标的无国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越是全球化的企业,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了。
日本政府鉴于在80年代以来IT革命的对应迟缓,提出了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e-Japan”,围绕“建立网上日本”战略,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1)实现全体国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会;(2)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经济结构;(3)实现网络时代的国际贡献。实现战略目标的4个重点政策领域是:(1)依靠民间进行超高速网络的基础实施建设,依靠政府,实现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2)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为电子商务创造环境;(3)建立电子政府实现行政、公共领域的信息化;(4)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开展教育,培养IT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
1、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特别是面临即将进入WTO的挑战,更是如此。
2、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一是用尖端技术提升和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任务。 尽管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对应迟缓,但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作法值得我国学习与研究。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考虑根据竞争优势组建企业集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3、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在战后不断提出的产业扶植政策,都是以制定的法律为依据。如在扶植纤维产业时,有“个别产业振兴法“。在60年展汽车、机械电子产业时,曾制定了“国用车扶植纲要”、“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4、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并不是中国自己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属于二次性的制造业创造的产值。
5、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但日本的学者认为这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作用下,影响了计划的科学性,偏离了原计划的目标;二是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过多地利用了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些教训对于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的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达。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赴日第四期市场经济研讨会的讲座材料: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朱炎、 金坚敏:《日本市场经济概要》;一桥大学经济学部 田近荣治:《日本财政政策和税制》。横滨国立大学 若杉隆平:《日本的产业政策》;鸟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光多长温:《日本的地区振兴政策》;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 田边敏宪:《日本金融系统的未来展望》;富士通株式会社 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经营方针》。
2、(日)大内乒卫等:《日本经济图说》,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关键词: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损害行为,损害事实
伴随着近代工业的革命性发展,环境资源的破坏现象尤为突显,而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更是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应运而生。在民事法律的责任领域,环境法律责任因为其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而与传统的法律责任理论存在者巨大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性质。我们在研究这些表征的同时发展性地架构起了一种具有环境法律特色的民事责任构件体系,取得了本质上的进步。
一、环境民事责任概念的由来及其涵义
探究环境民事法律责任,首先让我们从法律责任入手。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其含义有两层,一种是与法律义务同义,比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人民法院有责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等;另一种是指违法者对于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某种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这种法律责任是同违法行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凡是进行了违法行为的人,都必须对于国家和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1 \* GB3 ①民法意义上的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法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以民事义务为前提,只是当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时才产生民事责任。显然,这种责任属于我们前述法理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之第二种情形。即它是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必要前提的。民事责任的目的不仅在于是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的制裁,更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被害人的损失。 = 2 \* GB3 ②传统的德国民法理论对民事责任构成持四要件说,即损害事实、过错、因果关系及违法行为。而完全的套用民法理论来适用于环境法明显有失偏颇。而这种区别主要是由于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的原因所致。
综合上面的论述,传统理论的民事责任与环境民事责任构成存在着质的区别。我们所指的环境民事责任是指环境法律主体因为侵害了当事人的环境权益,构成环境污染所应负担的民事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特点
传统德国民法理论认为民事责任的启动须具备四个要件,大陆民法秉承这一观点。这直接影响到环境法领域,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这四要件入手来系统阐述一下环境民事责任的特点:
㈠无过错责任
我们知道,民法理论认定的行为人实施侵害的责任要件之一就是须有过错存在,这一点可从《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考证得出。也就是说,当致害者具备了其他三个要件,而缺乏行为时的主观过错要件,那么即使损害结果已经存在,也毋须承担民事责任,而只有当行为人具备行为过错满足四个要件才会启动责任机制。所以,传统民事责任是过错责任原则。
然而,伴随着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例如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等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把是否存在过错作为归责要件之一,在环境危害行为中是有待商榷的。这一点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的工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因为伴随着工业革命后机器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事故带给人们的危害是巨大的,它逐渐呈现出的是一种群体性和社会性。这种客观事实使人们认识到,继续拘守传统的过错原则,不仅个人的财产和人身损害无法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偿,而且会导致因社会生产环节的中断不能恢复而带来的高度社会化生产秩序的瘫痪,甚至放纵现代科学技术给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某些危害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无过错责任最早规定于工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不足为奇。而各国又根据各自的不同发展特点,选择了无过错原则的单一适用与混同适用的不同做法。例如,德国和日本就是采取某些领域的严格责任,而并未将之推及整个环境污染损害责任领域。日本《大气污染控制法》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指定:“工厂或企业由于企业活动而排放……造成生命或健康的损害,该工厂或企业应对损害负赔偿责任。”其在《水质污染防治法》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而日本采取的严格责任原则目前就限于这两个领域当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两种责任适用模式的国家,均将注意义务的严格化作为了判断过失的前提,企业从造址到规避措施的设置均属于考虑其是否存在过失的范围。也许在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利弊之时我们确实难以做出割舍,那么在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做法之后再以这种严格注意义务的方法加以限制也不失为
一种比较科学的作法。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发达国家的治理成果中窥豹一斑。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情形,就是以中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单一归责原则的适用。法国的这一原则的确立最早来源于《法国法典》第一千三百八十四条的原则性规定,后来推广到处理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危害。而我国的严格责任则是来源于《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环境法中的体现见于《环境保护法》的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这里既没有“违反本法规定”,也没有“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可见,公害民事赔偿责任并不以违法性和过错为必要条件。
无过错责任原则表明,它比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更宽,更为严格。那么之所以在环境污染公害中适用这一原则是有其现实原因的。一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工业污染及危害,造成人类健康、财产的极大损失和危害。这一点前已论及此不赘述。另一点就是在环境污染公害中的受害一方一般为较弱势的群体,要他们来举证致害方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显得有失公平,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严格的责任机制来制约致害主体,以达成利益平衡。
但是我们仍需注意的是,利益的衡平机制对于一方过于严格,走向极端,就会失去公平,于是便产生了关于绝对严格责任与相对严格责任问题的提出。无疑相对严格责任更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由此我们提出免责条款在环境民事责任机制当中的适用。免责也就是指损害完全是由于加害人意志或能力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则行为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免责条款的实际应用显得更为关键,它对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和审判机关提高办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青岛市某化工厂遭雷击造成大量氯气外溢,诱发王某支气管哮喘一案中, = 3 \* GB3 ③调查该工厂是否在贮存氯气的罐子周围安装避雷装置,从而确定是否真的属于不可抗力,即完全是由于加害人以外的原因,就成为该案件审理的关键。由此可见,免责条款在环境公害事件中的适用是十分谨慎的,也就是说在利益平衡机制中保护的重心仍然在受害者一方。
㈡环境民事损害行为的不具违法性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一般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或违反社会道德性。而环境侵权行为,则往往没有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性质,如我们允许企业在一定浓度和数量范围之内将污染物排入环境,排污者只要依照该排污标准排放就被认定为是合法的;又如,企业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排放多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附随的产物,因为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与经济利益相协调为国家所认可,也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如果我们采取行为违法性的必要要件,那么对于大量的企业为追求生产效益而排放的致使公众遭受损害的案
件,就都无权提起诉讼,那么法律天平必然失衡。
㈢环境污染的损害事实
传统民法理论保护对象仅限于人身和财产,这对于环境法律责任的适用明显范围过窄。这里就需要引入环境权的理论。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被各国普遍认可,它是基于对环境开发利用、知情、参与以及环境损害请求权为内容的法律权利。 = 4 \* GB3 ④引入环境权的概念,使我们对环境损害事实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即它不仅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更包括对于环境权益的损害。
1、人身损害。指与人的人格、身份密切联系的合法权益所受的损害。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民的人身健康权和生命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的身体伤害和死亡。另一方面则是精神损害,指公民的精神、心理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恐惧、悲伤、怨愤、绝望等精神痛苦。
2、财产损害。指环境污染造成的他人财产物的减少或毁损。这既包括当事人的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当事人期得利益的损失。
3、环境权利的损害。环境开发利用权按照其权利利益保护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环境私权与环境公权。
(1)环境私权的侵害。这种侵权主要是指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私权性质较强的权利的侵害。例如,因大气污染而使居民无法打开窗户,不能在室外晒衣服、散步、乘凉等。又如,噪声使人心情烦闷,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学习和思考,更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生活环境损害最为典型而又具体的是采光和通风受到阻碍,并最终导致了阻光权、通风权这些具体权利的出现。日本最高法院在1972年的一个判例中,确认日照、通风是为法律所保护的生活权益。美国在1982年的普拉赫诉马里蒂案例中首次承认了阳光权。
(2)环境公权的侵害。环境开发利用公权指包括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享有自然权、历史性环境权等“公共性”、“公益性”较高,支配“公共的空间意识”,公权性质较强的权利。例如,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阻挡噪音、提供各种木材产品等等。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中任何一部分受到损害,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损害。从这种意义上说,森林破坏的损失是多方面的。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山洪爆发;珍贵物种的减少等等。
㈣环境损害事实与环境损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环境侵害行为与环境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一定逻辑联系。传统民法理论基于一般侵害行为的一时性以及可确定性,适用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环境侵害行为中,由于其具有行为的持续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导致传统因果关系的适用不利,于是各国采用了为各界普遍认同的推定因果关系说。
众所周知,环境中的污染物是透过广大空间,经过长久的时间,互相渗透、结合,通过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复杂变化,逐渐对人体产生损害并扩大的。其所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而且它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例如日本的水俣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这也正是我们在环境污染损害纠纷中引入推定因果关系的关键所在。
目前各国主要采取的推定因果关系有盖然性因果关系说,疫学因果说,间接反证说等等。以下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疫学因果说。这一学说主要是指调查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某种疾病,追溯过去有无可能的共同病因和发病性质,从而确定环境污染危害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概率。调查时将对象分为两组。一组受某物质一定浓度的影响,另一组不受该物质的影响,或所受物质影响的浓度小于接触组若干倍,然后观察两组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变化并进行比较。前提是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工作情况等方面均基本相似。 = 5 \* GB3 ⑤
三、环境民事责任的发展
㈠民事责任主体范围的扩大
现行立法规定的“污染者治理”原则和环境法学理论中对“污染者负担”原则中的“污染者”的理解只是界定在直接排污者的范围内。如依然恪守这一界定,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利结果。一是将区域(集中)控制原则和制度所要求的环境保护公共费用的全社会分担置于无理无据的状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中公共设施经营专门化和个体设备的社会化经营以及公共设施收费(如城市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就不能得到法理依据的支持和支撑。二是这一界定强调直接排污者实际也是强调“末端控制”,将环境保护责任施加于“末端”,施加于污染物的处理、处置,这样就不利于预防优先原则和“源头控制”原则的确立和实施,不利于“清洁生产”战略的展开,就难以把污染控制延伸到对原料、技术、工艺等生产环节,也难以扩张到消费环节的控制。
㈡民事责任承担条件严厉化
在对民事责任承担条件(形式)的现行理解和规定中,都是限于责任的直接履行这一条件。按这一限制性条件,集中控制就不能得以施行,环保产业化也不能推进。因此,在责任承担方式上,在要求排污者直接履行的同时,也应将代履行作为承担条件,企业将污水排入城市或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并由其处理,便是代履行。城镇居民缴纳污水处置费、垃圾处置费等,亦可理解为责任的代履行。
㈢ 拓宽民事责任承担范围
按照现行规定和理解,环境保护民事责任的范围多为治理要求,或是赔偿当事人的损失,也只及于处理、处置技术与设施。也就是说,责任范围的界定也受着“末端控制”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原则更新时,亦应对责任范围进行调查,从以治理为基础或以“末端控制”指导下的防治结合为基础拓展为以“源头控制”指导下的防治结合,增加、增大污染者加以预防责任,强化预防要求。
结语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无论是从构成上还是救济途径上看都呈现出了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不仅要求我们在传统民法理论上的突破,更要求我们有制度本身的创新。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不仅是在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环境民事侵害纠纷的具体解决实践中的。我们还需要更深入探讨环境民事责任构成的特点,从而提出更切合环境保护自身特色的理论以达到环境权益与经济利益的最终平衡。
注释:
①《法理学》 孙国华 朱景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388页。
②《环境资源法教程》 蔡守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40页。
③《公害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 陈汉光 丁芙蓉著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第52页。
【关键词】光纤通讯技术特点前景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是一次世界性的改革,它把人类带上了信息的高速公路。光纤通信在信息传递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将来的科学进步中,光纤通信会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一、光纤光缆发展的现状
1.1普通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ri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
1.2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
1.3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1.4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是介电质,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ADSS)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适应范围广,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
二、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
2.1实现超长距离传输
无中继传输是骨干传输网的理想,目前有的公司已能够采用色散齐理技术,实现2000-5000Km的无中继传输。有的公司正进一步改善光纤指标,采用拉曼放大技术,可以更大地延长光传输的距离。光纤标准的细分促进了光纤的准确应用。
2.2新型光纤在不断出现
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光纤的技术指标在不断改进,各种新型光纤在不断涌现,同时各大公司正加紧开发新的品种。第一、用于长途通信的新型大容量长距离光纤。第二、用于城域网通信的新型低水峰光纤。第三、用于局域网的新型多模光纤。第四、前途未卜的空心光纤。
三、光纤技术的发展前景
3.1新一代光纤
新一代光纤包括非零色散光纤(G.655)和全波光纤。
3.2超高速系统
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而如今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光纤通信应该按照光的时分复用方式进行。
3.3超大容量WDM系统
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路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
3.4全光网络
WDM波分复用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利用光纤带宽的有效途径,使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点到点之间的光纤传输容量的提高,为高速大容量宽带综合业务网的传输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参考文献
1. 双边贸易增长飞快,但贸易不平衡状况突出。
从中国商务部亚洲司网站的数据可以看出,1988年中缅双边贸易额仅有2.7亿美元,但到1995年,双边贸易额为7.6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2010年时这一数据已刷新为44.4亿美元,而2011年中缅贸易额则飞增至6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6.3%。由此可见,这二十多年间,中缅之间的经贸往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忠实反映出了日益密切的中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层面。尽管中缅之间经贸往来发展良好,但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凸显了出来。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之前,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但贸易差额并不大。而从2006年开始,缅甸则一直处于逆差地位,2011时双方贸易差额已达31.43亿美元,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 中国对缅投资势头迅猛,投资领域集中。
[关键词]竞走技术;特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J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47-01
[Abstract]walking is the main sport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good runners in China,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 Olympic Games have made very good results. Walking technique continue to seek development in the change, trying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on the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ace rules modification, walking technique is gradually perfected. In the future the arena, we must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ace,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apply to the actual training.
[Key words]walking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竞走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曾几度创造竞走运动的辉煌历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过去我们在世锦赛及奥运会的赛场上,经常出现犯规被罚下场的情况,导致竞走运动的整体水平大幅下滑。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奖牌失之交臂事件,这中间有运动员本身的主观原因,也有一部分客观原因,训练不到位等,但必须承认的是竞走技术的运用是整个竞技运动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竞走技术的运动特点
1.步伐较大,程度适中
通过调查分析和技术统计,国际优秀竞走运动员在全程比赛中的平均步伐频率大约在3.6步/s左右,但在比赛前后两个半程的步频稍有一点区别,优秀运动员后半程步频稍快一点,这也说明了优秀的运动员具有全程过硬技术能力和冲刺能力。运动员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安排步长和步l,科学而又合理的步长和步频是保持高频率高速度的关键,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步长和步频必须合理才能创造优异成绩。根据调查统计,国际竞走运动员优秀选手的平均步长男子为1.16±0.05cm,女子运动员为1.15±0.04cm。从这两项数据上来看,科学而又合理的步长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当代竞走技术随着新规定的改变,正向着在增加步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步频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符合新规定,可以提高成绩,除此之外,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给裁判员良好的视觉感受。
2.落地瞬间伸直腿,脚跟先着地
新规则技术与旧规则技术不同的是,向前迈的腿也就是小腿前摆到支撑落地腿必须伸直不得弯曲,按照规则要求完成每一步技术,首先强调的是脚跟必须先着地,勾脚动作要明显。从竞走技术上的角度进行分析,运动员脚跟先着地勾脚尖有利于伸直膝关节,同时对后支撑动作也就是后蹬动作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前支撑(前摆)和后支撑(后蹬)技术动作不规范不合理,容易使动作腾空和屈腿,从而造成技术犯规被裁判罚下。我国的竞走运动员的落地角度为34°±2°度,这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技术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小步幅快频率,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步长和步频,无论什么速度一定要把重心平稳向前移动,走起来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造成腾空现象出现。
3.后蹬腿膝关节要伸直
后蹬腿膝关节必须伸直,只有后蹬伸直才充分有力向前移动的速度会更快,而切还会促使小腿前摆更为积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踝关节应该较为充分地向前蹬伸。前摆时脚离地面越低越好,也就是低摆腿,不要高抬大腿而且双脚离地不宜过高,这样即减少摆动时间,也可以减少腾空时间,避免犯规。
4.髋部绕垂直轴的前后转动、要灵活自如
运动员在竞走运动中,髋关节围绕垂直轴前后转动,髋关节绕矢状轴前后转动不可左右转动,转动幅度大约在5.5~6.5cm,髋关节转动有利前支撑和后支撑的伸直速度,这样增加双腿快速摆动。髋关节灵活转动可以决定步幅大小,对竞走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向前移动速度非常有利。这样,不仅可以带动摆动腿加快前摆速度,还可以增加人体重心平稳前移的速度,同时能够有效减小重心移动的距离,并可减少腾空时间。
二、竞走运动训练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竞走着地技术训练
根据新的竞走规则,紧紧抓住规则改变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直腿着地的原则。在教练和运动员的思想中必须消除“落地瞬间支撑腿是直的”这种原有模糊的概念。根据新规定,要求运动员在技术上必须有一定的改变。以前那种落地再伸直的方法已经不符合新规则要求。所以,教练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求运动员建立牢固的直腿着地的技术概念。首先要强调足跟先着地,其次是勾脚动作要明显。尤其在运动员疲劳的时候,思想上更绝对不能放松对技术的要求。在训练方法上,可以用较小步伐专门练习直腿着地技术,同时要求运动员身体摆动时双脚不能离地过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还应加强膝关节的柔韧性训练,使直腿着地动作能够柔软自然。
2.重视速度与耐力的训练
优秀竞走运动员在全程比赛中保持高速度的运动能力,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冲刺技术也保持完美无缺,他们的平均速度可达4m/s左右,竞走运动项目是有氧和混氧系统运动,所以加强运动员的有氧和混氧的工作能力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非常关键。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增加有氧运动的训练比重,除此外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身体有氧工作效果也显著,科学合理安排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计划,所以要掌握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反映确定“下山”时间去比赛,科学掌握高原训练对耐力项目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训练实践证明,耐力跑可以发展心脏功能,还可以提高竞走效率。在训练计划中,可以有目的地增加时间较长的慢跑运动来增强竞走运动员的心脏供血功能,进而提高身体有氧工作能力。
如果竞走运动团队有条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适时、适度采用高原和平原交替训练的方法,提高竞走运动员缺氧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对于竞走项目来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训练是创造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训练中,应该大幅增加速度和耐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竞走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间歇训练法;②反复训练法;③变速训练法;④力量训练法等。
3.加强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
对竞走运动员来说技术就是生命,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技术的发展,当运动员耐力课结束后,身体活动开了,这时做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非常好,多做大腿机群和小腿机群的拉伸,还有腰部的柔韧性训练。
4.提高心理训练
教授李东河在《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诊断》文中总结出,照成运动员犯规的原因其中比赛竞争力及心理压力占很大比例。在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比出好成绩,无形中自己承担着种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使他们心理失去了平衡,不能正常l挥,造成技术失误,因此,运动员在训练中要提高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的训练,自我激励去创造好成绩。王尚军在《浅析竞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与调控》中指出加强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会有很大帮助。总之,要想提高竞走的训练水平,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同时加强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使竞走项目发展的更快更好。
三、我国竞走运动未来发展趋势
过去我国运动员竞走的风格是小步幅快频率,肉眼看上去虽然没有腾空的现象,但在高速竞走的过程中,由于步幅小步频快,给裁判在外观造成身体腾空的表象。多次引起裁判怀疑,有时造成被罚现象,因此,为了竞走项目的长期发展,国家田径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聘请国外优秀教练员来执教国家竞走队,经过外教技术改革,在保持我们自身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步长,让髋关节更加灵活,运动员在技术和能力上有了重大突破,在近两届奥运会上及世锦赛取得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和女子 20公里竞走冠军。
竞走是田径中的重点项目,近几届的奥运会和世锦赛成绩也反映出我国运动员在竞走项目上的优势和潜力。针对新规定的出台,竞走训练要想进一步提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同时加强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确保我国竞走项目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竞走技术特征及其训练_李武,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 谈竞走运动的现状与训练_李毅,田径,2013/04.
[3] 我国竞走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发展趋向_张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
[4]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_王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8.
关键词:金融中心;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48-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0
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聚集着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目前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伦敦、纽约、东京;其次是阿姆斯特丹,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大的功能,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资金的融通,加快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在开放条件下,我国政府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动向,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上海市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且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他城市如北京、深圳等市也同样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城市竞争力,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伦敦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
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6世纪,随着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光荣革命”,政治、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珍妮纺纱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的发动,并使英国的经济实力极度增强,在这一时期英国又开始对外扩张,其殖民地遍布全球。此时的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汇兑与清算中心,也是全球国际贸易的汇兑与清算中心。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时,英国货币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以及在工业生产、殖民地占有、对外贸易、资本输出等方面该国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加之伦敦交通方便,金融机构发达,使得伦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其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主要参战国,因此,在这一期间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金融环境也十分脆弱,不得不放弃资金本位制并实行外汇管制,英国政府实行了国有化计划和严厉的政府管制。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1945年英格兰银行的国有化,而能源、钢铁、燃料和运输行业也被国有化,导致几个较大的行业从股票交易所消失,这也导致了英国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下降,其第一金融中心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但由于伦敦金融市场历史悠久,联系广泛,金融体系结构健全,经营方式多样,设备先进,通信、交通发达,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业务人员,因而伦敦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957年,英国发生了英镑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政府为了抑制对英镑的投机压力,禁止伦敦的银行向第三方的贸易进行英镑放贷,这也促使银行转而吸收更多的美元存款并发放美元贷款,伦敦也因此成为最早和最主要的境外美元市场。20世纪60年代,由于冷战、美国实施的资本管制等原因,欧洲美元市场在伦敦得到了迅速发展,伦敦也因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欧洲美元市场。1979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取消英镑的汇率管制的决议,同时支持英国反托拉斯机构―公平贸易办公室(OFT)向限制贸易行为法庭(Restrictive Practices Court)提交伦敦交易所的规则,要求会员只对证券交易收取最少的手续费,从而消除价格竞争[1],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也预示着伦敦金融城走上了根本变革之路。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业务蓬勃发展,英国金融行业因缺乏竞争活力而面临进一步丧失在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英国为此进行了重大金融改革,即1986年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大爆炸”。第一次金融大爆炸是由撒切尔夫人发动、由政府推动的,以金融综合经营为特征,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的改革,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将此前极为封闭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场。称为英国的第二次金融“大爆炸”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它是由英国政府推动的,以统一金融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改革,简化了英国传统的复杂金融监管体系,配合之前金融业务自由的实施,伦敦的金融业发展得到一个新的契机。这两次改革奠定了目前英国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近几年,一度被认为衰落的伦敦金融城迅速发展,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昭示伦敦重新获得并强化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缩短了与美国的距离,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纽约华尔街。进入21世纪,伦敦金融城启动全球化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伦敦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特点
银行业是整个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导,伦敦金融城汇聚了547家外国银行,其中33%来自欧洲,英国银行业50%以上的资产都是由外国银行管理。在保险业方面,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市场,著名的“劳合社”就诞生在金融城,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也都在此有公司。伦敦的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大约40%的业务来自美国,33%的来自英国,其余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和世界其它地区。近年来保险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幅上升,收益也稳定上升,2001年的总保费收入达200亿英镑①。而劳合社作为“伦敦市场”内的市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专业保险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商业保险人和第六大再保险人,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从事直接保险业务的执照。20世纪90年代,劳合社整体承保能力达到100亿英镑,而在2003年承保能力上升至144亿英镑。而外汇市场则是由300家英格兰银行批准的“外汇指定银行”和14家经纪公司组成,是目前最大的外汇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是华尔街的2倍,管理着全球4万多亿的美元资产②。截止2006年4月,伦敦外汇市场成交量占全球的32.4%,排世界第一位,二、三、四位分别是纽约,东京和新加坡,在世界外汇市场上独占鳌头。伦敦金融城汇聚了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375家都在金融城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③。伦敦证交所成立于1773年,业务主要包括中央及地方债券,外国政府债券,工商企业及公司股票、债券等,为世界上最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来自60多个国家的470多个公司获准在此上市。伦敦是主要的债券中心,2007年6月末,伦敦国际债券余额占全球的13.9%,列全球第二位。以伦敦为发行基地发行英镑的国际债券占国际债券余额市场的8.2%④,列世界第三位,全世界70%的国际欧元债券在伦敦交易。伦敦短期资金市场主要包括贴现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地方政府借贷市场和银行英镑定期存单市场等。伦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同业拆借中心。2006年英国同业拆借市场十分活跃,同业拆借数量继续稳步上升。2006年一季度末,英国同业国内贷款比2005年增加了356亿英镑,到年末达到6182亿英镑,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也十分丰富⑤。
三、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确立的原因
伦敦的经济实力在工业革命后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英国一度称为世界工厂,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其成为了经济大国。许多美国和欧洲投资公司纷纷入驻伦敦投资、开业,使伦敦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贷款市场和抵押贷款市场等迅速发展和逐步扩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法律体系和会计系统已经或将达到国际标准,监管体系更加灵活,离岸金融市场的地位更是强化了伦敦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和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造船、航运和租船公司都在伦敦设有代表机构,伦敦还有希思罗机场这一欧洲客运量最大的国际机场。伦敦拥有最好的电传、电话、传真、卫星通讯及快邮网,许多服务设施都是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伦敦高度自由化和开放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美国人在伦敦设立的美国银行比在纽约的还多,也比英国人在纽约设立的多,而且云集了大量的海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任职于伦敦的重要金融部门如投资咨询公司、经纪公司、银行协会等为伦敦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伦敦的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汇集了大批律师、会计师、经济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管理顾问等高端人才。依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的国际性综合大学,很多高级金融人才都在伦敦接受高等教育。从市场分析、法律咨询以及其他专门人才的服务来看,伦敦有4500名分析师,大大超过纽约的3000人和东京的1200人,全世界83%的顶级律师事务所将总部设在伦敦,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00万①,这些尖端庞大的专业化人才牢牢稳固了伦敦的国际金融地位。伦敦金融创新程度十分快速,且与时俱进,在不同阶段及环境都不断地推出金融的创新成果,如创造了金融衍生品和掉期业务、欧洲债券、公开募集债券、国际存托凭证等。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大爆炸”改革,允许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入证券市场,金融创新使得伦敦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1917年政府通过《竞争和信用管理条例》降低银行准备金比率,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被取消,允许银行灵活自由确定存放款的利率。1979年10月又取消了外汇管制,为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从1981年8月1日起,英格兰银行实施新的《货币管制条例》,该条例保证逐步取消银行淮备金比率和最低贷款利率,使金融机构在从事资金借贷活动方面具有很大的长期弹性[2]。
四、伦敦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的启示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
1.抓住国力长期持续上升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强大的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而且在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强势增长,全球经济步入复苏,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92年中央就确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国家战略;2005年6月浦东新区成为当时全国惟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区;2005年7―8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衍生产品的推出,也为上海市成为人民币交易、定价中心提供了前提;2005年8月央行上海总部的成立,为上海打造金融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以及对市场监控的功能得以大大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其在金融方面的集聚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2.抓住打造人民币金融产品之都的机遇。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外汇市场成交额,这与人民币完全自山兑换的进程和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上海目前亟待做的并且能够做的是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首先上海已基本建成丁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体系基本形成;其次人民币目前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硬通货,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需求逐渐旺盛,急需一个统一的市场;再次国际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都是本币金融产品的交易中心,并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人民币作为外汇在全球交易,可以吸纳各国在上海设立席位,集聚人民币交易。
(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
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以下几点。
1.如何应对扩大金融开放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提出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有许多,如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也纷纷规划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尤其是亚太地区发达的金融中心城市利用其先发优势,加紧争夺我国的金融资源,竞争开发中国概念或中国题材的金融产品,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2.如何在建设金融中心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国家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和更加有效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源和金融交易在上海的高度集中,金融风险对上海的潜在影响增大,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上海大量的金融机构,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等建立安全有效的防卫系统,是监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3.如何形成更加有利的推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机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领导和推进机制。在更长的时间里,如果不能形成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委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机制,如果不能形成和实现政策聚焦,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如果不能形成金融创新机制,将延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三)伦郭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至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不断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在充分发挥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与我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与美国、日本等亚洲、美洲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上海市正在加快国际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为上海市的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上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金融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建立起证券、货币、外汇、期货、黄金、票据等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性逐步扩大,中外金融机构纷纷在上海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市场交易日益活跃,这些都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上海市金融从业人员人数远不及伦敦,为此,上海市要加大力度整合金融人才教育和培训资源,疏通金融人才的流通渠道,使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2.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发展。从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看,虽然已经建立证券、外汇、期货、黄金等金融要素市场,但与伦敦相比,在规模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等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同时交易品种少,这就要不断加紧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扩大交易品品种,特别是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积极推动国债期货、石油期货、交易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各种金融手段的创新。上海市目前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余家,和伦敦相比差距很大。上海市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多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加快上海离岸金融的建设,扩大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3.改善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基础,要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加强金融法治环境的治理和完善,加强金融安全稳定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金融集聚区建设及专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政府的金融行为,使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继续保持领先,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4.形成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一方面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对市场的推动和市场凤险的监管方面,提出预警信号,实行间接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逐步减少,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制订一些金融法规、金融政策,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总之,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系统地查找与其他金融中心的差距,然后制定全面的措施努力赶上;突出重点的同时,寻不断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最主要的弱点,进而加以改善;要认识金融市场体系运行表面上的巨大差距,更要抓住建设金融中心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快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进程。
参考文献:
Matroska媒体定义了三种类型的文件:MKV是视频文件,它里面可能还包含有音频和字幕;MKA是单一的音频文件,但可能有多条及多种类型的音轨;MKS是字幕文件。这三种文件以MKV最为常见。
MKV文件的特点
Matroska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容纳多种不同类型编码的视频、音频及字幕流,甚至囊括了RealMedia及QuickTime这类流媒体,可以说是对传统媒体封装格式的一次大颠覆。它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个万能的媒体容器,目前它所能封装的视频、音频、字幕类型包括:
AVI文件,包括采用Div X、XviD、3ivX、VP6视频编码,及PCM、MP3、AC3等音频编码的AVI;
RealMedia文件,包括RealVideo和RealAudio;
QuickTime的MOV及MP4视频;
Windows Media文件,包括ASF、WMV格式;
MPEG文件,包括MPEG-1/2的M1V、M2V;
0gg/0GM文件,包括0ggVorbis、OGM、FLAC文件;
Matroska Media文件,包括MKV、MKA、MKS文件;
WAV、AC3、DTS、MP2、MP3、AAC/MP4音频;
SRT、USF及SSA/ASS文本字幕;
SubVob图形字幕,后缀为IDX、SUB;
BMP图形字幕,以一组BMP图片及时间码构成的字幕。
此外,Matroska文件中还可包括章节、标签(Tag)等信息,甚至还可加上附件。需要指出的是,Matroska所谓的封装AVI、RM、MOV等媒体,它并不是简单地将它们不加改变地合并到Matroska中,而是将它们的音、视频流进行了重新组织。
Matroska加入AVI所没有的EDC错误检测代码,这意味着即使是没有下载完毕的MKV文件也可以顺利回放,这些对AVI来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虽然Matroska加入了错误检测代码,但由于采用了新的、更高效的组织结构,用MKV封装后的电影还是比AVI源文件要小了约1%,这就是说,即使加上了多个字幕,MKV文件的体积也不可能比AVI文件大。
Matroska支持可变帧率(VFK,即Variable Frame Rate)的视频编码,这种VFR视频的帧率是不固定的,它可在动态画面中使用较大的帧率,而在静态画面中使用较小的帧率,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视频文件的体积,并改善动态画面的质量。它的作用比目前广泛使用的VBR(可变码率)更为明显。
MKV文件的兼容性
AVI的出现已经超过了十年,渐渐体现出老态。
OGM的出现,标志着多音轨格式的出现,它可以合成8个以上的音轨,音频上自然也多了0gg这个格式,重要的是可以“内挂”字幕,被称其为“软字幕”,可以任意开关。可以“内挂”8个以上的字幕,美中不足的是仅仅支持SRT格式,并且不支持Unicode,对亚洲字符支持严重不足。
还有一个就是Chapter功能,可以自定义段落,播放时就可以选择。
MKV是在OGM停滞的那段时间出现的,它由俄罗斯的程序员开发,从一开始就是Open Source,因此得到了很多其他程序员的帮助,开发速度相当快。
OGM有的MKV都有,另外还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其中最令人振奋的就是Gabest(开发vobsub的公司)开发的Plugin,不仅开发了专门的播放器Media Player Classic(俗称MPC),还开发了很多的MKV用的Mux(合成器),尤其是Real格式的Mux。Real的rmvb是封闭格式,官方的Helix根本就不支持多声道,所以,尽管算法很优秀,但在声效大片的再现上就无能为力了,只能乖乖让位给可以合成AC3和DTS的AVI以及OGM了。但Gabest开发的Realmedia Splitter和MKV Mux可以让Rmvb格式的视频和AC3、DTS合成MKV,从根本上克服了Rmvb音频上的弱点。不仅如此,还开发了VSFilter.dll和SubtitleSource,ax这2个Plugin,宣布支持ssa和ass的格式软字幕。
总结就是下面几条:
1.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和音频,尤其是Real;
2.支持多音轨,多达16条以上;
3.支持ssa,ass软字幕,多达16条以上;
4.支持段落选取(由制作人决定)。
MKV文件的发展前景
Matroska的目标就是要取代旧式的媒体封装格式,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AVI。AVI已经诞生十几年了,目前虽然依然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原始架构过于陈旧,这使得它在支持新的音、视频编码上非常困难,在非微软平台使用也不够方便。而Matroska使用的是一种开放的架构,拥有众多的先进特性,并且能跨平台使用,这是AVI所望尘莫及的。
不过,AVI毕竟树大根深,它拥有最广泛的软、硬件支持,而这一点正是衡量MKV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但目前它还做不到这点,现在甚至还没出现一个能直接编辑它的软件。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Matroska取得的进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关键词:电子商务 品牌运营 特许经营
1 电商时代下的特许经营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发表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也远超网民整体增幅。这也展示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正在逐渐改变,电子商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企业开展线上营销潜力与机会巨大。电子商务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在电商时代下,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面临着种种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一种主流的商业经营模式,诞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作为商业发展全球化的产物,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特许经营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但发展较为迅速,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商业服务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近年来,我国特许经营行业依旧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特许经营行业协会报告,截止2009年底,全国的特许体系数量已突破4000个,店铺总数达到33万家,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5%和10%。2009年特许经营连锁120强的销售规模达到3109亿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的中国特许经营连锁120强共拥有连锁店116779个,销售规模达到4086亿元,其中加盟店销售规模为1155亿元,单店平均销售额为267万元,覆盖了百货、超市、酒店、休闲、餐饮、电器、服饰等80多个细分行业和业态,但各行业、业态导入特许经营的力度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其中食品、休闲和餐饮特许经营增长最快。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特许经营行业在电商时展的态势以及其蕴含的潜力,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表面,我们也应该对电商时代特许经营行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尽早防患于未然,以期求得行业的持续发展。
2 电商时代特许经营面临的问题
电商时代,企业已经受到了更多的来自网络购物浪潮的影响,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2012 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7.8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3%,特别是在网络购物方面,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66.2%,达到1.304万亿,这也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接下来的发展潜力。在当前电子商务引领的剧烈的商业变革中,市场已经由生产企业主导转为了连锁类型的流通企业主导,比如家电领域,一些家电生产企业如长虹,海尔生产企业对于大型家电连锁零售卖场如国美,苏宁等是又爱又恨,压力很大。为了摆脱对类似的大型零售终端卖场的一味依赖,这些生产型的企业已经开始纷纷调整分销模式,自建销售渠道,通过网络直接向客户进行销售。在别的行业也有类似情况,蒙牛、伊利等已经开始尝试用特许经营方式建立供应链,中国移动、联通等移动通信公司等为了争夺消费者,也都开始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控制终端,较之以往相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特许经营在电商时代的发展而言,由于快速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具体分两种类型来进行讨论,一是快消行业,二是非快消行业,分这两种情况讨论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本身可能会产生的在线商铺与实体店由于必然存在的价格差而产生的销量互相冲抵的效果。
首先,对于非快速消费品行业而言,如餐饮类的肯德基,麦当劳;服务类的如家,速8等经济型酒店等特许经营连锁企业,对他们而言优势取决于基于品牌影响力形成的市场覆盖率和店铺数量,连锁经营本身便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供应链和采购商,对于已拥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的连锁企业,重点并不是抢占和开拓新市场,而是必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营业战略规划,步步为营,做好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避免同区域间店面的销售额相互冲抵,提升单店的经营质量和销售额,以及连锁店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市场覆盖率。借此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识别度,依靠品牌逐步开拓新的商机,总的来说,由于不存在类似于快消行业的虚拟店与实体店的冲抵效应,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增加实体店的竞争力,因此开拓电子商务对于非快消行业而言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特许经营企业的一切资源都应该集中于自己最重要的优势“品牌”之上进行运营,品牌本身便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享有着对于客户的吸引力和价值,对品牌本身做好维护,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品牌的影响力,是非快消类特许经营企业本身必须做好的分内之事。
另一方面,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而言,如食品、营养品、礼品等行业,自从淘宝等电子商务企业兴起以来,传统的特许经营连锁企业便已经历了很大的冲击,在网络营销受到重视、网民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商家已经纷纷打破单一经营模式,在传统渠道外开拓网络渠道,以寻求销售的新增长点。传统商家对网络渠道的应用不断深入,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正在加速融合,不少网络购物应用的增长便是一个明显的表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越发繁荣的今天,传统的特许经营企业更需要创新思维,采取实体店与虚拟店同时发展,统筹兼顾的战略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占有线上线下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的复杂性诚然给连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和操作难题,但是如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性,必将能够借助网络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直接接触到更多顾客和市场,得到发展的良机。当前很多著名品牌已经开始谋求实体店与电商店同时发展的新合作方式,衣服如杰克琼斯,化妆品如相宜本草等品牌,会在淘宝商城上同时开辟虚拟店,或是以授权经营的方式扩大自己的经营面,占领网络的营销接口。这些都是由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或是应对其他竞争品牌开发新的网络销售渠道战略的举措,这对企业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例如很多普通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在实体店看好货品,然后去电商企业的店里购买相应商品的习惯,这也是未来购物发展的一个趋势,这种情况下便需要注意到实体店和淘宝店等虚拟店的价位冲抵问题,因为网络上的虚拟店因为往往会节省一些相关的仓储及店面费用,从而相较实体店而言价位也会相应的低一些,但是当消费者养成了在网上购物的习惯,网购冲抵了实体店的销量之后,会使得实体店本身更难经营。这是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必然会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所在,还是由于特许经营模式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区域限制的层级化管理模式,而电子商务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做到:
①需要对其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对于实体店和虚拟店做好统筹规划,对于促销商品作出不同的系统分配,避免实体店与虚拟店之间的价格消耗和销量冲抵。
②对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店可实行差异化管理,组织管理方面应进行相互独立的考核与核算,而在采购与分配方面则统一处理,从而发挥连锁店规模采购和物流配送优势。
③从竞争本身的策略方面,电子商务和连锁零售都可以采用各自的竞争策略,包括价格策略,公司总部必须做好战略性控制,如是方能谋求更好的运营效率。
3 结论
特许经营想要在电商时代继续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上所说,一是要解决好品牌的维护与推广问题,二是要解决好电商企业与实体连锁店的销量冲抵问题,究其本质所言,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整体统筹原则,尽可能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运用计算机管理实现网络化控制,方便信息的实时更新与采集,规划系统内不同特许经营单位间的销售区域与考核目标,提高效率,并改善基层店面与高层的沟通渠道。
特许经营在电商时代的发展,最终必然以企业的商务活动经过了信息化的改造,提高其信息的处理效率为前提的,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进行充分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互利互惠的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各自的优势,两者最终的结合,必然会是相辅相成,大势所趋并且最终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
[2]郑立.对特许经营发展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10,4.
[3]吕承超,王爱熙.特许经营商业模式品牌策略的经济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2.
[4]刘电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