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第1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认真贯彻本学期苏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努力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区地理学科中心组为核心,以全区中学地理教师为主体,以各校地理教研组为基地,以集体备课、解决教学的问题为载体,以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为中心;学习理论、引领方向,培训骨干、带动全体,创造典型教学案例、促进日常地理教学改革,及时反思交流、认真总结积累。

三、重点工作

高三地理复习工作研究;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研究;中学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四、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指导水准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以提升教研品质。

本学期将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 组织教师进一步研读《地理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质,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

(2) 研读和实践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争取高三地理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聚焦课堂抓质量,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总结、分析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及本学期初“自主学习调查测试”的质量,反思教师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调整新学期的教学策略。

(2)认真分析总结近三年的江苏地理高考试卷,对比08、XX年高考地理试卷,找出命题变化的趋势和命题的思路,让每一位任课教师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3)组织好教师集体备课,尤其要关注薄弱学校高三地理教师的备课、上课和试题的选择。

(4)深入学校进行高三专题研讨,重点督促检查有关“规定动作”的落实执行情况。

(5)做好地理教学信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及时沟通、及时传达;

(6)认真完成本学期模拟考试等各次重大考试的阅卷、信息收集、分析工作;

3、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素质。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教研制度。通过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公开课观摩、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研活动的形式和质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梯次的教师培养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学科专家的巡回送课、听课、评课活动,把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质落实到全体、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平时、落实到实处。

4、高二地理教学强调夯实基础,重视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增强读图、绘图、地理计算的训练;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表述的训练;能够从提供的新的素材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理解、判读和分析,从而解决地理问题。注意尝试着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5、高一地理教学要求低起点,小坡度,宽底面,严要求;注意培养年青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关于初中地理教学

督促区内各校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设好初一、初二的地理课。考虑到初中地理学科教师,特别是专业地理教师各校人数较少,关注、关心初中地理教师的成长,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

7、其他工作

(1)选择有条件的学校进行有关课题的研究;

(2)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

五、主要活动安排(见附表一)

六、各年级教学进度及课时建议(见附表二)

附表一:主要活动安排

月 份

主要活动内容

八月份

1、 制定工作计划 2、高中地理教学研讨

3、参加苏州市暑期教师培训 4、苏州大市初中地理教师学科把握能力决赛

5、 参加大市教研员工作会议

九月份

1、组织暑期学生自主学习调查卷阅卷,并做好成绩统计分析

2、召开全区地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望亭中学)

3、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局三楼会议室)

十月份

1、 承办苏州大市地理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决赛(陆慕高中)

2、组织完成区“中学地理课教学设计”比赛

3、 组织区初中地理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 期中统测、阅卷、统计、分析

2、参加苏州市高三地理教学研讨会(木渎中学)

3、参加苏州市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评比)

十二月份

1、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研讨活动

2、高中地理教学调研

一月份

期末统测、阅卷、统计、分析

附表二: XX年下半年苏州市地理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年 级

教 学 内 容

课时/周

备注

七年级

七年级地理·上册

2

八年级

八年级地理·上册

2

高一年级

地理·必修·第1册

3

高二年级

必修三、选修一

5

选科班级

高三年级

第一轮复习

第2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地理教学 新课改理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32-03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学习方式。广西普通高中自从2012 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经过这几年的反思,笔者发现我们都在“自主”和“合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在“探究”方面却有所回避。即便是“探究”,也只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其实,促进学生自行“探究”才是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内容。高三地理教学基于高一和高二的内容,但又有别于高一和高二的教学,高三地理不仅是基础年级地理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更重要的是,高三教学要紧扣高考,为高考服务,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依然照搬基础年级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高考的要求的。那么,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应怎样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位呢?针对学校学生地理学习的现状,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落实新课标理念。

一、提前展示教学目标,让教学心中有数

教育研究表明,相同学情条件下,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目标比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要好 30%-40%。高三地理教学笔者认为目标教学法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运用目标教学法,学生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十几年的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告诉笔者,目标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效果较佳的教学方法。但学校学生底子差、学习能力弱,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才给他们展示教学目标,那么在短暂的 40 分钟里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完成教学的目标任务,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在课前会提前展示教学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课前把教学目标发给学生,内容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考点。其次,科代表把目标任务分给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己课前预习的情况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再次,各组长再把本组不会的内容或知识点反馈给科代表,科代表最后把问题整理好以卡片形式递交给笔者。例如,在复习“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发给学生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内容:

(一)考纲要求: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本节课要求学生结合考纲解决以下问题:

1.要学会通过图文资料和实例去深刻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2.理解城市化的标志、意义、进程、动力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差异及原因。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方面?为什么?

(三)难以落实的教学目标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有哪些?请写出来。

通过学生自行讨论后,科代表反馈上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疑难问题普遍集中在两方面:

第一,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难以区别。第二,城市化对城市的气候和水循环的影响难以理解。讲课时,笔者就有针对性地授业解惑。如此一来,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更高,课堂效果很显著。因为他们课前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课堂目标,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疑问,老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他们的疑惑,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转换。

2016 年高考结束后,有位学生高兴地对笔者说:“老师,我以前最害怕文科综合的地理了,因为我不懂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在高一和高二上地理课时,我不懂的地方老师总没有讲到位或且根本没有提到,我也不知道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在哪里,总是盲目地学,也没有机会说出我不知道的地方,地理考试的时候,总是稀里糊涂的,自从高三你教我们班地理课后,帮我解决了许多我以前不会的知识。因此,这次高考的地理科我非常有信心能考得好。”看到学生会心的微笑,笔者打心里感到高兴,更加坚信自己的高三教学理念是正确的――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有话语权,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学情有知情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二、巧妙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吸引力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优势,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势,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能有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三,能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第四,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室里直接利用遥控器对控制室中的各种设备进行遥控,以选择或控制播放教学节目源。但大多数老师使用多媒体只是在课堂上展示课件,笔者觉得多媒体还应该有更广泛的用途。

地理教学有很多难点,比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讲解清楚。即使花很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形式教学,大多数学生又完成不了学习任务,这是最令老师头疼的事情。

针对这个难题,笔者是这样解决的:把难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录制微课,上课时直接展示给学生。譬如在复习“气候差异与成因分析”这一专题时,由于学生总觉得该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在比较两地之间的气候差异的时候总是无从下手,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因素才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疑问,笔者结合高考试题和教学图片录制了十分钟左右的微课,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并适当地加以讲解。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他们普遍认为传统的讲解比较枯燥,难以抓住重点,且容易遗忘,而微课教学更直观,效果更好。

另外,在讲评习题的时候,尤其是在讲评综合题时,笔者总是要求学生自己先写答案,然后笔者用手机现场拍摄一部分学生的答案的相片,再把答案照片传输到白板,请全班学生当场点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认真答题的积极性,并且帮助学生及时纠错,同时检查学生是否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三、鼓励学生口、手、脑并用,夯实地理基础

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求学生参与教学。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提出问题,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或分组讨论。笔者觉得这种做法,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动嘴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高三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课堂?笔者觉得,高三课堂应该回归高三课堂的深入和理性。

高三的合作W了要培养学生“动嘴说得出”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经过思考整理后写得出”的能力,这才是高考需要掌握的能力。针对学生“绘图能力差,看图说话能力不高”的特点,笔者复习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等章节时,每复习完一个内容,下一节课笔者都会安排三到四位学生上讲台根据要求绘制地理图形。比如,画一条晨昏线、不同节气的光照图;画日本核泄漏核污水扩散示意图;根据当天天气状况绘制当天天气系统图等,请绘图学生说出绘制的原理,然后再请其他学生点评。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又能使学生思想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近年高考的一大特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呢?笔者觉得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或主要知识点的内容绘制简图、略图、统计图表等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很多时候,在地理教学中,“一图胜千言”,“一表赛万语”。这种口、手、脑并用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且掌握得更深刻。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探究身边地理的欲望

目前,学校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困难在于空间想象力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实践少,理论和实践脱节。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比较强的,如果我们能在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学习地理,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常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地球自转会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为了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例子,笔者带学生去观察流经学校旁边的浔江,让他们观察河流两岸的侵蚀情况,然后,让学生用课文的知识来解释。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和日变化,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学习课文的理论知识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每天投射到教室门口的太阳光的面积变化情况,并用粉笔标注太阳光线投射的位置,让学生探索太阳光投射到室内的面积大小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的记录,学生可以较深刻地掌握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污水处理厂布局在县城河流的下游;学校附近的农田,农民为何用来种植蔬菜而非水稻;321 国道为什么改建后通过河东新区而不再穿越河西老城区等,诸如此类现实的地理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运用课本理论知识作答,那么相信他们对知识的把握,一定比纸上谈兵深刻得多。

五、留有空白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留空白不光是留时间给学生多做练习,更重要的是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去思考、探索、挖掘、归纳知识点彼此间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很多时候,我们常担心学生听不懂、做不会,总是一厢情愿地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要学生做大量的相关练习,许多知识点和练习的讲解却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象,而知识点的内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被我们忽略,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多预留时间给学生去完成以上的这些工作,我们永远不能代劳。比如在复习“热力环流”这一专题的时候,笔者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组织学生通过热力环流示意图做了这样的教学拓展与探究:

(1)假如该图表示三圈环流的北半球中纬环流,A、D分别代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带,那么图中A处为 气压带、丁表示 (风带)。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 。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且 A 为陆地,D 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 (冬、夏)季,此时我国大陆盛行 风,圣地亚哥(33°26′S,70°04′W)附近海域盐度 (增高、降低),北太平洋上增强的气压中心是 。

(3)假如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 A 为海洋,D 为陆地,那么乙代表 (环节),丙代表 (环节)。

(4)假如该图为大洋环流一部分,该海域在 (南、北)半球。 若该图表示的是太平洋,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主要是 (填洋流名称),按照洋流形成分,乙为 流,丙为 流。如果图示所在洋流流经区域附近存在一个世界级大渔场,渔场名字叫 ,分析该渔场形成原因 。

(5)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内、外力作用),且C为岩浆,属于沉积岩的是 (填字母),石灰岩变成大理岩主要是 (甲、乙、丙、丁)作用,图中表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作用过程是 (甲、乙、丙、丁)。

关于“热力环流”这个专题,笔者只是用十分钟左右跟学生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其余时间都留给学生探索、归纳、总结各箭头之间的关系与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举一得三。

综上所述,倘若我们经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留时间去探讨、归纳、总结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知识就会很系统、很牢固,他们一定会越来越会学地理,越来越爱学地理,越来越会考好地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要深入地去研究教学,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3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三141,142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平时经常学习教学常规,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作业量。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本人针对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三课时较紧,所以在制订计划时留下三个星期用于复习世界地理的知识。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高效课堂”的原则,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人认真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备课组讨论。备课组活动时,每次都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分析教法、学法,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好每次试卷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补差与提高。

四、适量布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高中的课程很紧,作业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作业布置要适量,要在提高作业的效率上下工夫。所以我们自己编制一些高质量,有梯度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之,一学期以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2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经历高考,以高考这一跳板,跳到理想的远方。每位学子苦读十二年,不就是为了高考。每个人都不想输,都想取得高分。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我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比别人差,为何考试成绩比别人差;为何每次定位都有偏差;为何审题会出错;为何这些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却答不到采分点。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到超水平发挥。以下是我个人在高三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整理常考知识点,理清思路、方法。

强调学生记忆。(以大气运动为例):

通过作大量的高考题,归纳总结本章知识主要考查:大气环流、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特点、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学生的困扰——不懂得如何答题。①如问某一地区受何种大气环流的影响,学生根本不知什么是大气环流。②问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是什么。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④气候类型的判读。这些题目不懂得回答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自以为是,上课听得懂,课后没有认真复习,说白了就是没有背一些基础知识;没背方法、规律、原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以上问题归纳以下内容:

①大气环流包含:气压带风带、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作这种题目的时候要有个先后顺序,先考虑季风环流——如题目中的位置若在大陆东岸。其次考虑正常的风带。

②气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的热源是太阳辐射。因此地面的气温主要和下垫面、太阳辐射有关。因此两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下垫面。只要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本质,遇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对于这一点学生必须掌握大气的热力状况,地面与太阳之间隔着大气,因此必须考虑大气的厚度(太阳高度角和海拔高度),密度(天气状况)④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进行判断---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

2、强调学生对知识点要进行记忆,不能只停在听听,没有落实:

对于这一点学生往往没办法做到位,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开学初利用课间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场落实,记忆。而后考试,让学生得到甜头;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小测。

3、练习:

教辅材料的练习题不多,平时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题量。对于练习题,很多学生只停在作作而已,其实要真正提高能力,要做到对于练习题的知识能迁移到课本相应的知识,并深究其本质问题,且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于记忆。对于那些某部分比较差的学生,则要强调他们买一些练习题,利用星期天的时间,集中1---2小时的时间进行做题,要不屑一顾,不会做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一段时间后,进行归纳总结。应试能力肯定会提高。

4、讲评:

常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这需要平时常和学生沟通、交流。讲评时对一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横向、纵向进行比较。并构建知识框架。

5、批评与鼓励:

了解学生的个性,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平时的考试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批评或鼓励。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好,并不是一星期,两星期的事,也并是用一层不变的方法可达到的。需付出持久的努力。以上是我个人在高三年教学总结。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3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忙中有乐,忙中有得。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归纳如下:

一、加强学习,革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认真学习校领导提出的学校教育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校本革命,建立多元课程体系、深化课改步伐、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我常读的刊物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购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入分析解读高考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踏踏实实进行教学工作

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思维懒惰等特点,我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达到落实双基,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解题能力的目的。

1、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强调一个“实”字,侧重于落实“课本”,夯实基础。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落实章节检测过关达标。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并及时批改,在下一节课给学生反馈。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也知道了什么知识是基础的、必会的。二轮复习突出一个“综”字,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提高能力为着眼点,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复习中以高考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渗透考点。

2、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更新复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中使学生做到“五个学会”:

①学会自己看书。全面看、细致看、深入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学会看图。会看、常看。

③学会做题。建立错题集、善于反思。

④学会做笔记。

⑤学会提问。

不明即问,不懂即问。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引导学生提问。不仅是在学习中提出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主动的提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只有经过思考加工,才能真正的理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很注重思考这个环节,每一章节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另外,让学生参考目录,思考章节内容;让学生看着地图或图表,联系有关的知识。

3、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及艺考生的提升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待优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的待优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待优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为了确保高考的平均分,待优生的转化至关重要。

首先,帮助待优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加强与待优生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其次,做好艺考生的提升工作。对于艺考生来说,从年前就开始的艺术联考、校考让他们耽误了很长时间的文化课复习。在接下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应如何指导艺考生进行文化课复习,提高文化课成绩。艺考生文化课复习的四个要点:一是要对文化课的学习树立坚定地信心,在面对文化课学习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地情绪;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仅要有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更要有每个学科的详细复习计划;三是要有针对性,要明确自己文化必须达到的成绩,将成绩分解到每一科,紧紧围绕考纲、围绕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复习;四要针对高考核心考点各个突破。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七、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来通过设计题目进行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4、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八、抓好重点热点的复习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内容为: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用以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②时间计算;③天气与气候;④等值线图;⑤区域地理;⑥环境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思路,对热点问题,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不能用过多的精力。

九、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

要提高成绩,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注重解法的指导。

1、选择题。

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

2、综合题。

要求在每次练习时,都必须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条理清晰。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5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有一部分是我从高一年教过的。其他的学生是我从高二时开始教过他们的。所以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我很是了解。他们初中会考水平的地理知识基本上忘记了。他们当时的会考水平就是机械记忆,走出会考考场后,呈直线性忘记。即使是记住知识的学生,也大多数不理解这知识其中的含义。因此,面对高三地理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长远的目标和阶段目标。同时我制定了个长久的计划,一个目标明确、有成效的计划。

在这一学期,我的主要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会学读地理。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明白地理学科要学哪些内容。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哪些工作,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来获取知识。让学生领悟到课外复习的重要,如果利用练习题来掌握和巩固知识。让学生明白反复复习,经常复习巩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利用晚自修等课余的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这些是我在开学初前几个星期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今后地理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这阶段我用劲了精力耐心地引导学生。直至大部分的学生潜移默化地达到了第一阶段目标。

第二,时刻关心学生心态。态度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高三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受到没有在校学生和社会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决心总会有犹豫的时候。高三阶段,静下心思一心一意地面对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总是把学习心态的知道贯穿于其中。除了在讲授知识外,我还关心学生学习的效率。时刻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争取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这一方面,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常常利用合适的时间和学生认真的谈心,有意识地进行思想上的指引,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科学调整好心态,专心学习。

第三,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俗话说,知此知彼,方能百胜。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采用了很多形式很多方法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一起回顾复习,从学生回顾的快慢和准确性就可以知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课堂有意识抽查提问问题,课堂全班小测,也是我常用的方法。还有就是在讲评习题或讲解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相关联的知识扩散、扩展,学生完成的情况,也是个很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法。可以说,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我是十分的清楚。这样,我在今后的复习教学工作中,就显得很有针对性,就能做到高效率的、系统性的复习工作。

第4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知识。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关分区地理的内容。

  (二)智能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师学艺,取长补短按照学校要求,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集体备课,持之以恒坚持每周一第八节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本周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对于备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参加教研,积极踊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组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时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学。

  5、教给学法,培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

  四、重点难点

  1、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为自然地理相关内容。

  2、地球运动、时区计算、等值线计算、大气运动是本学期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适当补充课外地理内容。

  3、加强双向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4、加强辅导,保证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饱。

  5、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

  6、虚心学习,多听课,向老教师拜师学艺。

  7、集体备课,互相探讨。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新学期开始了,本班决定在新学年里,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继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向上、互助”的优良班风,从严治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实现本班:一个改观、三个突破(即班容班貌有所改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目标),把本班办成一个人见人慕的优秀班级。

  具体安排如下: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不少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开学第一周,开一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规范两操,有专门班干部进行检查,同学间互相监督。班长作好每天的行为规范检查,教室、公共场地由各负责人分配指导一日三扫。体育委员负责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语文科代表或英语科代表负管理好晨读。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壮大班干部队伍

  努力进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培养好班干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干部不但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能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威信。本学期,我决定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上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减轻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同时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使更多的同学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小干部的难处,更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期初每个学生给自己确立本学期的目标。

  2、做好期初家访工作,特别是对调皮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3、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的思想精神,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

  4、狠抓学习风气,进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提高。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小组,平时加强辅导。

  四、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1、利用班会、周集会、黑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用班会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二册;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历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以及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4。教师要用现有了课件资源和课堂背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求及时效率和长效效率相结合。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学期的高三复习分为两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选修二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第5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学情 考情 教学方法 研究 调整

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为中心,思想为先导,身心为基础”的过程。因此,作为高三教师都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如何抓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我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

1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1 认真分析学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我们的学生是经过田家炳中学、城关中学、工业园中学层层筛选后才招来的,几乎没有尖子生;在加上以上学校扩招力度的增大,我校文科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1.2 认真研究考情。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2.1 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每年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1.2.2 吃透《高考说明》。首先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高考说明》的每个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37和选做题41、42、43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1.2.3 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参加高考研讨会,除了听取有关专家讲解外,还可以同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交谈,那样收获会更大,所以,每次高考研讨会我都会尽可能和主讲人单独交谈。这样对我的教育、教学、做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习计划中,地理必修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必修部分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3.1 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据调查,的学生会预习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应该引起教师足够重视。

1.3.2 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地理老师都只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学,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1.3.3 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1.3.4 作业(练习、做题)。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精选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自编的针对性练习题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各类题要透彻地分析一例,让学生把它作为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分析例题时,要让学生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

1.3.5 考试。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产生怨恨考试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错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

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

越到高三后期学生压力很大,心理越脆弱,承受力越小,考分低,往往给学生打击很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引导学生精练后反思,考试后注意分析总结,以使学生尽快找回自信,调整好心态。另一方面在几次低分后,老师应该出套简单的题让学生做,让学生找回信心。

1.3.6 总结。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把书由厚到薄。通过总结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在图上,让地图真正成为联系地理知识的纽带。

由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以上环节时,一定要用好地图,要把地理知识巧妙的落实在地图上。单纯从高考角度出发,更是要学会应用地图,因为地理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所以教学中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1.4 教给学生做36题、37题和选做题的方法。高考地理试题中单36题和37题的综合题两题就占了46分,这两题抓不住,整个地理考试就完了。其实36题和37题都有一定的答题技巧,所有地理题都只会从自然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或者其中一方面入手。自然因素又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入手;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人口、科技、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根据地理答题的这个特点,构建出答题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答题时都紧紧围绕这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有方向性,不至于找不到“东西南北”。只要有了这个答题模式,即使在学生不怎样清楚这两个题该怎样答时,靠猜测,也能够猜出些来,如某地方为什么会落后?就从模式中的自然条件方面和经济条件方面中找其中最差的因素来答,如某地为什么会成为沙漠,自然因素肯定有降水少,人文因素有不合理的开发等方面。

对于选做题,虽然有三个,但多较简单,只要选定一个自己较容易能系统组织出答案要点的,就大胆去做,而不一定要是自己擅长的。要以得分为前提。

2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老师的教学要能够被学生接受,还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魏书生说:“在我的生活中,教书是第三位的,育人是第二位的,而自强才是第一位的。”可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何等重要。

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首先还要先激发教师自己的上进心。学生的许多思想是从教师这里接受的,是老师的思想传给了学生。我们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师德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和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做题、一起吃饭、一起打球、一起聊天,用我们的言行感染学生,用我们的爱温暖学生。去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那个班,经过我的训练与影响,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高三生活的一年中,读书时没有人再叫苦叫累了,更没有一个学生无故缺过一节课,学风之好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我自己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评教会上得到了“父母之师,人本之师”的好评,同时还得到校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和鼓励。

最后,我想谈谈要用研究的心态去来对待高三教学。教书是辛苦的,高三教学更是辛苦的。但是不能因为辛苦就不用心去研究。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找到了其中的窍门,工作起来才会相对轻松,学生的成绩也才会不断提高。

第6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学生在校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此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其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我重点放在向40分中内求效果,求质量,其做法是: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一)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否,生动灵活与否,善于启发与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教学过程,如能在40分钟内体现效果,就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充分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具和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讲解,如借助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演示等帮助学生学习,以趣激学,寓教于乐,体现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突出重点,注重学习过程。

突出重点,注重学习过程要有针对性。教师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抓住教材章节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进行重点讲解难点及明确关键。讲题时重在讲规律,讲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不是要学生回答“是”、“不是”的简单问题,而是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思善问,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边启发学生边提问,问题提不到点子上,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陷入灌输式教法的泥坑,学生不但学不好基础知识,而且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持久。反之,教师善于提问,善于启发学生,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就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好奇、求知心理。也就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使之永远保持着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达到让学生不断进取,天天向上的目的,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四)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上好错题分析课,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在整个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注重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错题抄在本子上,(或纸上),然后利用空节把错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订正,一起讨论错题错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那些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这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分析学生听的做法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讨论中也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即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发生类似错误,同时这样做还可以保留一些资料,到期末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二、巧练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巧练”更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巧练”对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性极有裨益,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对逐步提高数学素养也非常有利。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注意“巧练”就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一)要抓住关键练。

(二)要学会运用比较法。

(三)要有兴趣地练。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安排学生作业。

(一)备好课,上好课,备好作业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在不断探索中我深深感到必须抓紧备课,上课这一中心环节,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

首先,备课是要吃透教材,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讲课时才能瞻前顾后,相互渗透,讲情概念,举一反三。

其次,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讲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二)科学安排作业,减轻课业负担。

怎样安排学生的作业才能负担不重,又保证质量呢?我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1、加强课内校内练习,减轻校外的作业负担。2、作业一定要有针对性。减轻负担,绝不是不要负担,而是要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作业留的一定要适量,要有针对性。3、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讲解。

四、毕业班复习课更需要讲究效率

以下几点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

(一)注意技能与能力培养。

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简明推导或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的能力;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并尝试创造性的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在上课时有意识的培养。

(二)空间定位落到实处。

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和复习设计上。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地理空间定位题年年都考,所以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多关注此类知识点。对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建立联系线索,便于提取应用。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已知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方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应用大有俾益。

第7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思维过程 教学实效

传统的地理课堂习惯于把学生思维局限于知识的识记,缺少对知识的质疑;习惯于从书本中找到答案,缺少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过程的分析;习惯于侧重实施课堂预设环节,忽略课堂精彩生成,这极大地影响教学实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进行地理思维创新,形成综合思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给予学生主动思考空间,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实效。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预设,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学生进入课堂时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常带着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技能,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学生已有的认知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巧设悬念,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已有经验和课堂新知之间的相似点并追根溯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基于生活经验,合理预设。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实际上,新教材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其宗旨就是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地理教师课前应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作为情境选择的一个支撑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一节内容时,按照教学进度大多数是安排在每年的10中旬到11月初左右,恰也是天气变化明显阶段,笔者常结合所在地昆山几日天气变化明显的气象数据列表,然后顺着时间前移到学生暑假期间学生切身经历到的“烧烤天”和“台风”天气现象,让学生在所提供的地理情境中思考,这些天气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具体影响、防范措施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信息自己动手绘图,思维受阻老师手教,师生共同合作得出结论。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时候,当然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2.关注社会热点,灵活预设。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地理原理,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就不再难学,而在新的地理情境中驾驭地理材料,游刃有余,分析地理问题是就会胸有成竹。如今高考内容中包含的实事热点,主要集中在近年来特别是当年发生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与《考试说明》的主干知识相关联的现实问题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多,利用现今的网络媒体可以获得多种情境资源,但什么样的情境更有效呢?例如:在人教版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知识点时,笔者引入时事热点内容“2015年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甚至华东部分省市出现了PM2.5爆表,北京地区还两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南方省市、非供暖冬季频频出现雾霾,这样的天气导致部分地区体育课转向室内,甚至中小学停课现象”。由于是近期频繁发生并且关系到能否正常上课的问题,因此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得到了充分调动,学习中的许多障碍就不攻自破了。

二、合理运用图文信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图像和文字一样在反映地理教学内容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类地理图像具有覆盖面广、兼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的特点,而且表述清楚、简洁,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最形象的特征。

1.活用教材,实现图文信息问题化。

地理课本上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地图和地表的运用。教材作为“学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源地,因此,地理教师要在教材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①以图设问,例如人教版选修海洋地理中,图3.6“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在明确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我们可以设计赤道为什么不是海水盐度最高值、为何60°纬线,南北半球盐度不同等小问题进行追问,避免学生思维的断层,促使学生深度思维。②图图迁移,例如季风环流中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一直作为学生学习的卡壳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七月和一月北部风向图再次谈究其风向成因,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③转文为图,例如岩石圈物质循环,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方式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呈现出来,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其转化过程,再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提取信息,找到三大岩石相互关系进而自己动手绘制出相互关系图。综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常进行文字与图表的有效互换,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地理图表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转换思维意识。

2.科学表述,实现图文信息条理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满堂灌”一讲到底,只怕学生不懂,结果呢?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懂,但作业做不起来。原因在哪里?笔者曾听过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课题是《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任课教师设计了最后一个“我做规划师”环节,教师以较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用课堂所学为家乡设计一条公路,并强调学生表述形式可多样化。问题一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在草稿本上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用图绘制的、有用表比较的、有用文字说明的”,教师给了学生较充裕的时间思考、表述。在学生表述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其信息进行稍作加工与理解,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如何科学表述者的思路,课堂因此出现了。笔者认为,地理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从简单地用图文表达,到有条理地分析解决地理图文问题过程,恰是地理逻辑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将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偶然”,这便是课堂生成资源。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成氛围,更好地观察和接受学生的信息,为动态生成提供可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具备及时捕捉闪光点的能力,学会倾听和过滤,抓住时机把有效的信息合理利用起来,生成有价值的地理教学资源。

1.平等化的管理,营造生成氛围。

动态生成是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聚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需要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在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表现在思维交流,还表现在语言、眼神、动作的交流。几年前,有幸听一位名师的地理课,他对学生的错误,委婉地提醒学生:“你可能有些粗心,应该做得更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重新构建知识,最后结合教学内容把错误转化成新的课程资源,“利用错误”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个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轻松、自然、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更好地观察学生和接受学生的信息,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善于聆听,并给予鼓励、关注、支持,为动态生成提供可能,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的发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课堂观察,及时捕捉信息。

第8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重要。

关键词:再创造;规律;探究

高三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修一至必修三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上课才会使学生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并非是高一新课的重演,而是使学生真

正把握各章节内容高考的方向,各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以强化和完善,对重难点的把握能力得到提高,解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呢?本文旨在探讨本人在近几年高三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自我完善,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化被动为主动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都是简单地运用新课的讲授方法和模式组织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就相当于高一新课的重演,学生在被动地记忆知识,当然也会觉得很枯燥,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容易走神,所以,复习课取得期望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化被动为主动。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课堂学习“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明确: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教师在每节课上课前都应该认真研究本节课内容在广东高考考试大纲(文综)的地理考点分析、备考建议以及近几年高考这部分内容的考题,把握好高考的方向。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本节课的考点分析、备考建议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梳理等。

比如,本人在复气受热过程之前,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考点分析:(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在白天);(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在晚上)。然后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都自己在笔记本上按顺序画出受热过程的示意图,并且写出受热过程的形成过程、大气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最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通过投影仪讲述他的画图顺序,错误的地方自然有学生给以纠正,当然学生看不出错误的教师可以提

示。这样就和平时上新课区分开来,学生就不会觉得这是干巴巴的知识的重复,而是一个有目的地围绕着考点进行的活动,由于人人有机会上讲台讲,自然学生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就会倍增,而且不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地理术语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

虽然仍然有一些学生对大气受热的形成过程不十分理解,但通过这种“任务型”加上主动的参与意识,我相信这些同学会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得到一定的帮助。

可见,第一轮复习不是一次简单的知识再现,而是一次再创造;学生在与教师再创造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到知识的原理,再也不会感到学习上的枯燥。

二、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精心备好课后,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满堂灌”,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环境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

从此以后,我总喜欢问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课堂上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的过程中来,敢想、敢说、敢为,才能不断地激发创新的情感,而且教学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完善。

三、学生互纠互评训练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和解题思路,一直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解题思路是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分析得清清楚楚呢?这个问题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

在以前的评卷课上,我会把学生的错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得清

清楚楚,可是效果不佳,因为点评过的试题再训练,得分率没有明显提高。这也就说明这样的评卷课没有做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那就应该给学生评讲一部分的试题。当然课前要布置学习小组对错题先进行讨论,如果学生因在讲评的过程中讲

错而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时,教师应该给以讲评者鼓励,表扬他大胆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纠正,以后涉及这些知识点的题肯定就不会再错了;对于讲得好的同学,教师对其所创意的想法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对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上进心,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如第4题的得分率很低,选A、B、C答案的人数差不多,个别同学选了D答案。在讲评这样的一道题目时,学生辩论如下:

因此,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需要他们动起来。

第9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一、突出主干知识,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高考试题虽然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它们所蕴含的主干知识点是永恒的,而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依据。

哪些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呢?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和地图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内容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加之自然地理本身具有很好的地理思维价值,因此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较难试题主要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且所占分数比例稳中有升;人文地理涉及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各方面,而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各种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高考这部分内容不仅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更侧重考查考生用人文地理观点方法分析评价区域人文地理现象,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起构成地理学科的主干体系。同时由于高考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而使高考试题更多的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合到一定的区域当中进行考查,形成独特的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这是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加强读图能力训练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独有的知识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地理试题信息很多时候都是以图(常见的有景观图、示意图、坐标图、区域图、值线图、综合图、虚拟区域地图等)的形式展现。只有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我们知道。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高低。

读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复习时要抓住地图不放松,要掌握各类图表的绘制原理和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平时多看图多记图(利用不同内容的地图对应记忆),从而使地理事物的存在位置,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都具体地“印”在脑海中,做到胸中有图。此外,还要学会简单图表的绘制,适当地做些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图表的练习,即做到图文转换,图文结合,这样在高考中即使遇到设计新颖的图表,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三、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考是一种选拔高素质人才的考试,是全方位对考生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考查,其目的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复习时,变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讲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复习活动,变单纯复习知识为结合能力复习,变死记硬背为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变记忆结论为思考过程,变被动做题为独立思考。变时间积累为提高效率。还要避免在备考时陷入这样的误区:研究什么知识内容不考,什么重点内容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是需要认真复习的,因而,复习什么内容、抓什么重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为此建议在复习时做到以下五点:

1、讨论。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讨论,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接触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反思。(1)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所依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有哪些。(2)解题的思维分析。

3、求异。引导学生在常规的识记和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加强引申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想象猜测。

4、辨析。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人,易受已有的暗示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可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

5、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

高考试题将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侧重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设置更加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因而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来呈现。例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问题有沙尘暴、西部大开发、石油进口、我国粮食生产、印度洋海啸、红色旅游、奥运会、“三农”问题等。试题中并不直接考查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以之作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要从中分析出这些热点和地理知识的结合点。

五、科学训练,强化答题方法

今后复习时要精心挑选,科学训练,运用精选试题系统训练学生的知识系统能力,使其在答题中学会审题,掌握技巧,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并不断总结答题的方法规律,熟练答题技能。

1、认真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

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题干关键词:

审限制性条件(材料图表中的已知或隐含的条件);

审答题方向(问什么);

审答题内容(到底要我们干什么);

审答题方式(简述综述还是说明分析);

审渗透的规律系统。

2、精准组织答案

把握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实现知识与问题的对接,分析解决该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理顺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指向问题:

做到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3、规范准确的表述

语言精练专业,切中题目要点,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精炼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