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经济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第1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绿色施工;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钢结构因其自重较轻,强度较高,抗震性较强,隔音、保温、舒适性较好等特点而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合理、迅速的应用,其应用标志着建筑工业的发展。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是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同时也为住宅产业化的尽早全面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范围和空间将会不断扩展,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钢结构建筑以其“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延性”的特点会引起人们更多的目光和关注,前景广阔。

钢结构的优点及其应用的必然性

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材作为建筑的主体结构,通常由型钢和钢板等钢材制成各种建筑构件,表现形式为钢梁、钢柱、钢桁架等,并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的连接方式,将各部件拼装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再配以轻质墙板或节能砖等新型材料作为墙体建造而成。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住宅产业化,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更需要解决寸土寸金的实际情况及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生存环境等提出的更高要求,人们在追求舒适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及布局的独特性;另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此趋势在我国也同样受到高度重视。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此形势的驱动下,钢结构因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利用钢结构,通过灵活设计来实现异形建筑则成为建筑中最好的选择。钢结构建筑承载力高、密闭性好,而且比传统结构用料省,易拆除,且回收率高,另外,此建筑的墙体也多采用如节能砖、防火涂料等环保材料,这大大降低了钢铁污染所带来的高风险,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同时,多用于超高层及超大跨度建筑中的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绿色施工建筑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之间的和谐和平衡。近年来,环保一直作为热门话题贯穿于各个行业。在低碳建筑时代,在绿色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建筑形成的每个流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使用等过程,都应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能效,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已逐渐成为建筑业的主流趋势。作为绿色建筑的钢结构,其施工过程更应符合绿色环保。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的。绿色施工是指在建设中,以保证质量、安全等为前提,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满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以及舒适的要求。绿色施工同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

3钢结构建筑的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应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要求,结合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优化。绿色施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阶段都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保障施工活动顺利进行。

3.1资质审核审查施工单位现场拼装、吊装和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吊装机具起吊能力施工技术措施、特殊的吊装方法应有详细的工艺方案。审查施工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工合格证、工作人员资格证书,其中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的焊接接头形式、焊接方法及材质的覆盖性、焊工合格证的焊接方法、位置、有效期等方面的内容,都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严禁无证上岗。特别应注意是焊接工必须有全位置焊接的证书,而不是一般水平位置焊工证书。

3.2建筑设计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强调“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和布置阶段尤其重要。设计中应尽量使结构布置符合规则性要求,设计时可依据前期的计算机设计程序,将其各部分构件按生产标准进行后期制作拼装,将设计与生产完美结合,在丰富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3.3成本预算首先,要降低材料损耗。要保证各种材料的有效利用,杜绝原材料不合理使用而造成浪费现象。其次,要加强定额管理。施工前由项目预算员测算出各工种、各部位的预算定额,然后由专业施工员根据预算定额,分任务给各施工班组,使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施工目标,把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3.4 施工方法在钢结构安装与防护工作中,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和操作规范。施工中,必须保证钢构件全部安装,使之具有空间刚度和可靠的稳定性。在安装之前,准备工作要做充分,包括清理场地,修筑道路,运输构件,构件的就位、堆放、拼装、加固、检查清理、弹线编号以及吊装机具的准备等。另外,钢结构的测量,这是钢结构工程中的关键程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土建工序交接的基础点的复测和钢柱安装后的垂直度控制;沉降观测。

3.5安全管理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施工企业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安全施工责任,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制度,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切实地将安全施工落实到实处。加强安全施工宣传,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悬挂标语、警告牌,提醒施工人员;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配戴安全帽;施工机具、机械每天使用前要例行检查,特别是钢丝绳、安全带每周还应进行一次性能检查,确保完好。

3.6设备选用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高性能、低噪音、少污染的设备,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市区(距居民区1000米范围内)禁用柴油冲击桩机、振动桩机、旋转桩机和柴油发电机,严禁敲打导管和钻杆,控制高噪声污染,综合利用建筑废料,照明灯须采用俯视角,避免光污染等。

3.7 环境保护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首先,现场搭建活动房屋之前应按规划部门的要求取得相关手续,保证搭建设施的材料符合规范,工程结束后,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拆除公司将临时设施拆除。其次,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限制施工降水。最后,还要控制好施工扬尘,保持建筑环境的和谐。除了这些,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渣土绿色运输、降低声、光排放等,保证建筑活动符合绿色要求。绿色施工作为在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已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关注和重视。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专门的针对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缺乏确定的标准来衡量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这对绿色施工的推广和管理造成了障碍。作为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打破传统的建筑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绿色建筑—钢结构的建筑优势,做好钢结构的绿色施工,努力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钢结构应用的发展前景

新型的节能环保钢结构体系,在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建筑群众体现出无可比拟的魅力,早就被世界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钢结构应用发展前景来看,出现最明显的五个特点。一是向高耸建筑发展。钢结构高度越来越高。2007,年郑州电视塔高388米,日本东京电视塔高333米、法国埃菲尔铁塔高321米。同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动工,高度492米,地上101层,2010年的广州电视观光塔,高度达600米。二是钢结构工程向大规模方向发展,建筑单体由几千吨发展到几万吨的项目已经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规划用钢几十万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用钢6.2万吨。我国央视新台址工程项目用钢量高达12.6万吨;三是向大跨度方向发展。从原来的几十米发展到几百米、几千米,广州新白云机场屋顶最大桁架跨度237米,上海卢浦大桥跨度550米。四是向造型美观化、施工复杂化发展,例如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沿海的广州歌剧院等。北京奥运会钢结构工程是标志性的钢结构建筑群。其中最富代表性的钢结构造型“鸟巢”。五是施工理论和技术规程不断更新和修编。2008年我国奥运钢结构工程的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我国 有许多钢结构的规程有了更新和增补。

5 结语

钢结构施工内容丰富、要求严格,需要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密切配合与交叉渗透,并根据工程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的奥运场馆钢结构技术成果足以证明这一点,钢结构行内企业有必要进行施工技术的跨越式升级,全面掌握钢结构的各项技术,为我国钢结构建筑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钢结构无论是工艺还是设计,都能在我国未来绿色建筑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凯声等.钢结构行业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浙江建筑,2007

[2]绿色施工导则[J].施工技术.2007(11).

第2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十一五”时期,江苏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2010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约为3 241亿元,比2005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海洋 生 产 总 值 占 全 省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约 为7.9%,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5.6%,大大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一)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旅游、海洋船舶修造、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江苏省造船业的市场份额全国第一,2010年完工量2 300万综合t,占市场份额的35.1%。亿吨大港数量也居全国第一,连云港港、苏州港、南通港、镇江港、江阴港、南京港都为亿吨大港,沿江港口货物的吞吐量约为5.1亿t,沿海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51亿t。近年来,江苏海洋经济结构正逐步优化,工程装备、风电、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至2010年底,江苏省海洋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50万kW,每年发电量25.5亿kW•h,高速齿轮箱、风力发电机等产品占领了全国一半的市场,产业链初步形成。

(二)科技兴海战略深入推进

为了摸清“海洋家底”,推进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开展了“908”专项调查,并组织实施了国家海洋科技公益专项活动,启动了海洋环境容量的专项研究工作。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应用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建成了一大批海洋公益性研究与服务机构,加快了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步伐。

(三)海洋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

江苏省率先完成了省、市两级海域的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海洋环境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当中。全省共设各类海洋环境监测点536个,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适时全省海洋预报;其次,逐步完善了海洋环保分级负责制,推行了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断强化竣工验收及跟踪监管,陆源排海特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系统已开始投入运行;另外,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新建了2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严格了捕捞许可制度,加强了伏季的休渔管理,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等。

二、江苏省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和海洋绿色制度都有待进一步健全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是许多发达国家奉行的海洋开发战略。美国、俄罗斯等国每年都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对海洋污染进行治理,以恢复、重建海洋生态平衡。大力推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战略,是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当前,江苏省虽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环保法规和制度,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意识和理念仍有待加强,追求当前经济利益最大化,不计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无序开发海洋的现象仍比较严重。海洋绿色制度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保障。当前,海洋资源环境的补偿制度仍不健全,生态税方面的法规几乎一片空白,同时,还存在海洋排污收费标准偏低、收费面不全等问题,使海洋生态破坏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难以弥补海洋资源环境修复的费用。

(二)海洋经济评价体系不健全

江苏省现行海洋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不完整,统计口径不统一,可比性不强。目前海洋经济核算的重点主要是海洋经济运行情况和总体规模等,主要计算的指标是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而在核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时,主要是统计那些可以价格化的看得见的要素,对海洋资源的稀缺性和海洋生态环境退化等要素则很少予以考虑,不能全面反映海洋经济活动所支付的代价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导致海洋自然资源不断毁损,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三)海洋资源开发层次偏低,科技整体水平不高

科技的发展制约着海洋资源开发的层次。江苏省港口、渔业、土地、矿产、盐业、能源、旅游等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仍局限在盐业、渔业、港口、旅游等方面。科技对江苏省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科技产出能力和产出效率都较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产业仍是江苏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海洋药物、海洋能源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明显不足,占比仍明显偏低,产业升级较慢。海洋资源开发仍局限在低水平、低层次的粗放开发利用阶段,难以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综合效益。

(四)海洋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010年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与2009年相比,江苏省污染海域面积进一步扩大,污染物主要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污染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山河口、灌河口、射阳河口、启东沿岸等海域。92.9%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存在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其中,连云港海域主要受到铬污染,盐城海域镉污染较严重。据测算,近几年来仅连云港市每年入海的工业污水量都达6000万t左右,生活污水COD每年排入大海的总量也达2万t,海区污染非常严重。苏北浅滩生态系统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氮磷比失衡,呈富营养化,不利于海洋生物生长繁衍,导致海洋生物逐年萎缩,浮游植物群落简单化,浮游动物密度降低,鱼卵仔鱼密度也呈下降趋势。国家海洋局《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同时显示,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关键生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

三、江苏省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推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完善海洋绿色制度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只有全面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社会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合理用海、护海观念,保护海洋生态资源,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尽快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补偿金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利用海洋环境资源的时候,都要依据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程度或依据其破坏、污染海洋环境的程度,缴纳补偿金。另外,要结合海洋的主要环境和生态问题,逐步征收海洋生态环境税。

(二)完善海洋经济绿色评价体系

海洋经济核算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污染、海洋资源浪费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将那些没有统计进入传统海洋经济核算指标但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加以考虑,综合考虑海洋经济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只有完善海洋经济绿色评价体系,才能明确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和海洋资源过度使用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才能协调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应尽快开展海洋经济绿色核算,对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资源消耗的成本进行定价,并将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资源消耗产生的经济成本从国民经济总值中予以扣除,以真实反映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三)提高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绿色海洋技术

海洋产业是一种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大的产业,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海洋科技的发展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保障,能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海洋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江苏省应坚持海水养殖业、盐业、捕捞业、化工业、港口运输业、能源矿产业、旅游业多业并举,推进海洋产业科技的全面进步。具体而言,结合江苏省海洋经济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主导产业,应优先发展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以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

(四)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第3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色会计 制度环境 发展

在国民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绿色会计的概念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绿色会计不仅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注企业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有限,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因素较多,因此,有必要在分析现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的路径。

一、绿色会计的基本探析

绿色会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它将环境和自然作为一种资本考量因素纳入到会计计量之中。也就是说,在绿色会计领域,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一种资本,以之为基础能够产生和演化出各种现实的经济资本。

绿色会计的产生表明人民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恶化有了相当的认知,对于现有会计制度的缺陷有了足够的了解。毕竟,经济活动本身就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与社会、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益恶化的环境警示人类,再也不能无视环境污染问题,再也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管环境保护。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会计引发了广泛关注,用会计制度对环境资源进行计量和控制的方法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

简单地说,绿色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核算企业活动的生态成本。具体说来,则涉及三大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企业活动引发的社会环境代价。

绿色会计通过呈现企业活动的环境影响信息,一方面能为企业的计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最大限度提升活动的收益;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

绿色会计之所以在我国产生引发了广泛关注,就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为民众所重视,呼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外,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加深了环境保护对企业长远发展重要性的认知,开始摈弃一味追逐经济收益的旧观念,逐渐加大环保投入。

在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需求的促进下,绿色会计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传统、体制壁垒和人才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下我国绿色会计发展面临不少问题。

(一)既有认识不足

尽管科学发展的提出和实施已有多年,但是一些企业和管理者对于经济效益的认知仍然很片面,仅仅考虑自身短期的经济收益,而无视自身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更有甚者不惜以严重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方式获取利益。认识直接指导行动。因为对绿色会计的认知不足或缺位,部分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重视和需求程度明显不足,进而造成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收益。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绿色会计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意味着绿色会计只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在大众看来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制度,在企业看来实行绿色会计也许有利于长远发展、提升企业形象,但即便不实行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负面效应。绿色会计没有明确有效的法律地位,就无法督促企业实行,对于违背绿色会计的行为也无法监管。2013年黄浦江漂流而至的万头死猪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正因为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如何处理死猪,浙江嘉兴的散户养殖者便将死猪随意扔至江中,如果不是数量巨大,如果不是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中心上海的生态,这种破坏环境的做法也许很难被发现。

(三)专业人才缺乏

绿色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业者掌握会计学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具备环境学、社会学甚至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只有具备了绿色会计所涉及的全面知识,从业者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才能将绿色会计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然而,我国目前的主体情形却是,绿色会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严重不足,绿色会计的推广主要集中在口头宣传上。非专业者在进行绿色会计工作中难以驾驭,造成绿色会计难以发挥作用。人才的缺乏是绿色会计推广难的一大症结所在。

(四)税收政策的缺陷

我国仍然没有环保税,这一税收政策的空白区域导致环境污染控制中缺少了税收的调节和激励。没有环保税,企业的活动的生态影响可能就无法补偿。可以说,环保税的缺失是导致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一直难以跟进的客观原因之一,直接造成其绿色会计意识的不足,加剧了绿色会计的推广难问题。

三、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绿色会计建设和发展中的上述问题,就必须从制度环境建设的角度入手,为绿色会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绿色会计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笔者认为,关键就要从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入手。

(一)法律制度

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缺乏法律地位,是绿色会计发展的主要问题。只有将绿色会计纳入会计法之中,明确绿色会计的法律地位,才能树立绿色会计在企业和民众中的权威性,才能增强大众的绿色会计意识。只有建设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才能规范企业的环境核算行为,有效监督企业的环保计划,防止一些企业敷衍应付或者鱼目混珠的情况。因为我国尚没有针对绿色会计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所以我们在致力于推动企业绿色会计法律法规走向完善的同时,还应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绿色会计进行规范,而不是袖手旁观,坐等专门性法规出台。

(二)管理制度

法律制度是外部环境,绿色会计的自身制度和体系则是内部环境。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绿色会计发展的各种规范和标准,将绿色因素融入现有的会计制度之中,已成为绿色会计发展的最大内因。毕竟,再好的外部条件都只是外在环境,只有从绿色会计自身着手,明确绿色会计的管理与核算制度,才能强化政府部门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公布的监管,规范企业绿色会计的报告行为,增强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完善绿色会计自身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必须协调处理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的矛盾,既避免弱化社会效益的无用功倾向,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人才制度

绿色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其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人才制度环境的营造上,包括培养和引进两种主要途径。首先是培养。培养包含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培养,即在大专学校开设绿色会计的专业课程,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绿色会计人才;二是培训,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逐步提升既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而需要长期坚持,逐步改变。其次是引进,即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现有条件难以满足的时候,可以适当引进专业性人才以应对现实的问题。

(四)税务制度

税务制度和绿色会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协调二者的关系对推动绿色会计发展意义重大。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环保税,在打造绿色会计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上,就需要以我国现有情况为基础,借鉴国外政策制度,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收政策。尽管我国没有环保税,但是政府的政策规章中对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早就有明确的规定,在制定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时,就应该以我国既有法律条文中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当前可以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一些和绿色环保相关的新税种,强化税务制度的环保作用。

四、结束语

在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会计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事物,在我国更是如此。本文所论及的认识、法律、人才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也只是当前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所遇到的最为核心的几大问题,无法涵盖现实中的全部问题。绿色会计无论是研究还是推广,当前都面临颇多困难。现存的问题就是未来的改进方向。绿色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问题从多角度着手,全面提高绿色会计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志良.谈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时代商贸,2011;23

第4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经济绿色化 影响因素 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经济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心仍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其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条件基础上,才能为解决当前所有问题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需要强调的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以及济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同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因此,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

2资源消耗

经济绿色化是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的。这里所说的资源,一般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原料来源和空间布局场所。

由于自然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中国不同省区的人均资源量也存显著的差异。同样以水资源为例: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全国水资源的80%分布在占全国面积36%的南方地区,而水资源的20%左右分布在占全国面积64%的北方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域开发状况、技术进步程度不同而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区域而言,往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同,面对的经济绿色化问题也不同。因此,对经济绿色化评价中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标准,应该以所评价地区的均资源的消长情况为依据。

3环境和生态

生态经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调整了现代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 即把缓解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工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工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当今发达国家兴起的“工业的绿化”,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已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当今世界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现代生产技术体系和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变革的实质与方向。它不仅是现代文明由工业文明进入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的必然进程,而且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4政策和制度支持

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态化、无污染化、无公害化与符合环保法治要求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支持。由于体制机制发展的改革,管理机制的改变及对策规范的不合理,有些鼓舞对策虚无缥缈,一些对策很难实现施行;缺少成熟的经济绿色化管理制度等绿色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金融系统对经济绿色化技术项目支持也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技术项目融资,远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政策考核、财务转型和生态有偿等方面的政策考核还不吻合绿色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国绿色发展一直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方面、节能减排政策的约束,面对这些约束更要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迫在眉睫。经过制定相关对策和增强资金倾斜方面,支持绿色产业、环保型产业、资源循环产业、新形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等的成长,发展一批新型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更好地促进、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化的转型。

5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不仅反映了劳动力质量,而且还是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与此同时,环境压力亦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现实因素之一。因此,在经济增长核算分析中理应引入人力资本。在充分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人力资本、能源投入、环境因素、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并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用劳动生产率变化表示)源泉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等四大部分。

6技术创新能力

第5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1、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2、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3、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三、加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1、法律法规

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2、财政政策

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教育培训

第6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二、发展精细化工的必要性探讨

一是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结构的变化。石油工业为化学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原料,也为精细化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受石油危机的冲击,一些原油资源贫乏的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考虑改变化工产品的结构,更侧重于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以技术上的优势来弥补资源上的劣势。日本由于资源贫乏,因而更看重这种转向。这就是日本的精细化工更为发达的主要原因。

二是新技术的挑战。世界进入21世纪,也即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从微电子、空间技术、遗传工程领域,可明显地感受到新技术新门类的不断涌现。新技术产业在力图满足新技术开发中的各种新要求,一些传统产业也将其产品应用的范围由传统的对象扩大到这些新的领域。

三、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向

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全过程,不同于一般化学品,它由化学合成、剂型(制剂)、商品化(标准化)三个生产部分组成。在每一个生产过程又派生出各种化学的、物理的额、生理的、技术的、经济的要求和考虑。这就导致精细化工必然是高技术密集的产业。 新型精细化学品逐渐取代传统精细化学品:传统精细化工品包括肥皂、燃料、油漆等等,这些都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新型精细化工品会逐渐研制生产出传统精细化工品的替代品,使精细化品朝着低能耗、高品质、低毒性、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在以往和现今使Hj的一些精细化产品中,由于技术原因和科技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使得一些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毒性,例如人们最常使的塑料包装袋,虽然这些产品的毒性,不足以危害人的生命安,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随着精细化工技术发展,精细化工制品在安全性、便捷性上肯定有更大的进步。

加强当代高科技新领域的精细化工品的开发:各类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领域都是现代精细化工所要研究和开发的高科技新领域,这些领域的开发使精细化工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实践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这样的新材料,在制作感光产品、电线、涂料、胶粘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途。而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秘的深入,这一占地球接近三分之二比例的巨人能源库,也将会为精细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型能源和原材料。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的革新意义的技术,其研究的领域止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相关内容,不论是发酶技术还是细胞融合技术或者是基因重组技术,都对精细化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反过来讲,精细化工也是使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途径。因此,精细化工的发展必然朝着高科技新领域的开发方向。

重视精细化工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在未来的发展中,精细化工的生产技术的投入会与研发技术的投入相当,甚至占有更大的比重。生产技术是使技术研究和设想变成可能的渠道,是精细化工产品能否产出的关键,所以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未来精细化工的发展中,会抛弃以往只重研发不重生产的片面观点,而是研发技术与生产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会使精细化工的发展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重视精细化工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是精细化工发展的主要动向之一。

掌握复配技术不断开发新品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用量小、品种多的特点,而对于精细化工品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许多产品由于工艺复杂,材料特殊等特点,单凭一种或几种生产技术很难生产或者说成本太高,所以在精细化工的发展中,掌握复配技术显示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趋势。现今像农药复配技术、香精复配技术等都已在实际应用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复配技术会大量应用在精细化工领域,不断开发出新产品,而且在主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可能生产出相应的副产品,这样的生产技术省原料的同时,也会极人的提高曼济效蕊,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发展绿色精细化工

1.废弃物利用,以环保养环保

有些精细化工产品,如5,6一二甲基苯并咪唑,生产厂家仍沿用硝基铁粉还原而生产铁泥,而氨基磺酸厂又产生大量废硫酸。这两种废弃物单独处理都较麻烦。利用铁泥和废硫酸生产硫酸亚铁,作为产品出售,或再经煅烧生成氧化铁红,比之单独处理三废,既容易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由对硝基甲苯经硫化钠还原生产对甲基苯胺,是生产染料中间体的传统工艺。以前,一些厂家将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还原废液由造纸厂运走用于纸浆生产,自己省去了治理的费用。这只不过是一种污染源的转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经实验研究,采用全转化法F"G,将这种废液中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化钠全部转化为硫代硫酸钠,不仅治理了污染,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厂家积极性很高。这种变废物为产品,以治污养环保的做法,工厂非常容易接受。这比单纯用法律约束和职能部门的管理容易得多。

2.采用”无盐“技术,减轻治污负荷

精细化工产品尤其染料、颜料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其后期的精制过程往往采用酸碱中和和盐析技术,大量的无机盐进入了污水中,为污水的治理增加了困难。目前人们正在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采用无盐技术从事生产。如酸性橙E-3R染料的无盐合成工艺就是一个例子。该产品的生产,按照国内现行的合成工艺为缩合、盐析。由于盐析,无机盐进入产品,影响产品纯度和染色强度,而且会有大量的无机盐进入废水。采用“无盐’技术,上述两个缺点就得以克服。直接耐晒翠蓝GL生产,传统工艺是在磺化之后要经过两次盐析,母体铜酞菁与氯化钠用量之比为1:6(质量分数),无机盐不仅进入产品,更多的是进入废水。由二次盐析改为二次沉降(加入水溶性絮凝剂)的方法,由有盐操作变为无盐生产,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盐类,产品的纯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染色强度高达150分,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

第7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必然趋势,是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的产物。对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能够找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才能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也就有助于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将市场发展作为导向,以期能够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额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来说,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大部分农业地区还是继续实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还缺乏集约化与规模化。[1]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此就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有三点:首先,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企业用地与房地产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大大减少了耕地使用面积,随着耕地的流失,导致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次,市场适应能力不高,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耗费了较高的成本,而产品质量却不高,因而就致使在销售农产品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最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追求短期效益为主,造成我国农业用地的质量不断下降,这也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十分不利。

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将产业化的经营与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在产业模式上,绿色农业经济能够发挥出带头的模范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产业链,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2]在技术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环保型、科技型的技术为基础,通过提高队伍的技术含量来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总体规划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设置布局时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使各个区域的优势与特色能够体现出来,对可用的农业生产资源做到充分利用,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生产健康、环保、有机的绿色食品,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生态环保发展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采取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系统,将农业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充分利用。

(二)做到科学布局与统筹规划,将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结合我国耕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从总体上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再根据各个区域所拥有的不同资源特色以及生态环境来合理布局绿色农业产业。各级政府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向农户宣传先进的生产观念,激发农户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3]

(三)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时,不仅要由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技术来支撑,同时还需要有政策的扶持。我国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还要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在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作用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们的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从政策、观念、技术布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参考文献】

[1]高永强.关于绿色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分析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0,08:17.

[2]陈露,江禹奉,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189-6191+6194.

[3]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6:152-158.

第8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2011年对于全球化学工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扬后抑的总体趋向,加之充满变化与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同时也为2012年的发展前景埋下了伏笔。

在欧债危机尚未解决,美国经济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世界化学工业在2012年的发展走向并不乐观。

美国化工理事会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做出预测,相比2011年全球化学品4.8%增长的预计,2012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增长将继续走低,为3.6%。而这个增速预测的前提是欧债危机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不发生硬着陆),然而除以上因素外,叙利亚与伊朗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局面,进而导致化学品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在经过2010年阶段性反弹后,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增速开始处于相对平稳且回落的状态,预计2012年增速将降至年均2%。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2012年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变数,在未来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和在疲软形势下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在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公布的2012年世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纲要中,对国际化工业前景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指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必须实现自身产品供应链条的持续稳定,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2012年虽然面对诸多挑战,然而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依旧旺盛。2011年,新兴市场需求总体增速为5.4%,而2012年其增速将会继续提高,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美国化工协会理事会数据预测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将增长6.2%,其中专业化学品增速将继续扩大。

近期,sri咨询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按市场价值计算,到2014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年均增速约为4%,中国将以年均7.3%的增速独领。在世界地区划分中,亚洲其他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增速为5%;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速为4.3%;中南美洲增速为4.2%;中东欧地区的增速为4.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将放慢,日本增速为3.3%,北美增速为2%,西欧地区增速为1.3%。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走低的大背景下,不失为一股强劲的助推力量。

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在的对于201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建议。首先,形成可持续、安全的化工循环发展链条。其次,步入具有相对弹性、客户化

转贴于

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再次,化学工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是绿色经济的前提,国家政策的有效引导和鼓励是支持创新产品与技术的保障,而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政府是创造绿色经济发展和提高绿色增长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化学工业发展趋向将进一步向着可持续、创新、绿色及注重效率的时代挺进。

虽然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良好,处于相对优势的发展状态,但在化学工业的科学发展创新上仍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12年将继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通过高效的节能技术大幅削减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巨大的创新投资发展新型技术。

今年1月19日,在日本举行的以“支持现在,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化工研讨会上,日本提出了集中力量关注材料创新,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材料竞争的宏观策略,并将加大能源、资源的节约,创造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回馈社会型模式。对于世界新兴市场来说,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由单纯注重规模转化为以效率先导的发展模型上,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样也是2012年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第9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一颗“小柠檬”,如何把这个地处四川盆地中心的“中国柠檬之都”――安岳推向了国际大市场?柠檬经济,为何在安岳能产生如此强大而神奇的力量?一个西部县城,为何在短短的80年内将中国柠檬由沉寂引领向了辉煌?

2010年12月18~19日,以“聚焦安岳模式 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县镇绿色发展论坛(安岳分论坛)在四川安岳举行,安岳县委书记钟毅详解安岳柠檬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魅力柠海”安岳模式

柠檬枝头惹诗情,佛雕窟中写画意。柠檬,正在成为这个繁华而充满人文气息的西南重镇越来越靓丽的名片。

安岳县将柠檬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建成柠檬脱毒母本园80亩,优质苗木繁育圃300余亩,每年能出圃优质柠檬苗300余万株。柠檬种植发展的同时,安岳柠檬加工业同步跟进。安岳县依托安岳•中国柠檬产业园,引进培育柠檬加工企业21户,年加工鲜果10万吨以上,形成柠檬烯胶囊、柠檬油、柠檬酒、柠檬化妆品等多层次加工格局。2010年,柠檬鲜果产量20万吨,实现柠檬产业总产值22亿元。

安岳县大力推进柠檬生态文化游等关联产业发展,依托百里柠檬产业带,新规划建设安岳柠檬•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区;着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柠檬旅游要素,抓好柠檬旅游宣传促销,定期举办“中国柠檬文化节”。着力开发一批柠檬菜品、柠檬套餐、柠檬宴席,培养大众消费柠檬的餐饮习惯。大力发展柠檬休闲娱乐业,开展游柠檬园、赏柠檬花、品柠檬茶、饮柠檬酒、吃柠檬宴、写柠檬诗、唱柠檬歌等活动。

“不仅打造成为中国第一,还要打造成为世界知名”。预计到2020年,全县柠檬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产量达10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打造中国柠檬第一加工中心,建成亚洲最具实力的柠檬加工企业集群;打造中国柠檬第一营销中心,建成中国最大的柠檬及系列产品集散地;打造中国柠檬第一研发中心,建成国际柠檬研发技术人才高地;打造中国柠檬第一文化中心,整合柠檬、石刻两大资源,营造“遍地栽植柠檬树、处处皆闻柠檬香、样样彰显柠檬影”的独特城市文化,建成中国柠檬文化名城。

柠檬产业前景无限

当前,安岳柠檬产业发展面临两大机遇,发展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