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的理解

第1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学前动员准备充分,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在学习前就将学习的基本内容都交给了每一位干部、职工,使干部、职工对学习的目的要求都比较清楚。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看的认真、听的仔细、问的广泛、想的深入。

(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学习时间安排的紧张有序。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有集中讨论,又有个人思考;在学习内容上,涉及面广、十分丰富,既有各种政策法规的学习,又有各种实例的分析解读。

(三)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增强了学以致用的针对性。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学习、辩证取经。如办公室的同志全方位、大视角、多领域地学习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产业发展股同志对中小企业管理、扶持与规范,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学习每一个同志都各有所得,收获很大。在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同志们以客观、辩证的观点,对照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思考,使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

二、几点思考

(一)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执政为民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对于如何在变革的环境中培养和保持战略性思维,如何创造公共价值,争取政治支持,增强施政能力,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等重要问题都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探索,对如何通过改革政府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落实新的发展观和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战略,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二)开阔了视野,认清了政府面临客观形势。

通过学习认识到,在当前国际社会中,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呈现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对外开放的能力,提高处置突发性难点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应当着重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三)加深了认识,把握了经济发展的政府定位。

第2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发展;研究

一、公共管理的内容

如今的公共管理是将现今的经济学以及社会中的企业管理方法结合后作为管理思想的基础,同时行政管理改革推动了现今的公共管理的发展,通过行政管理的改革让政府的职权行使范围发生了改变,政府对组织涉及的政治活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的管理一直在改进,政府通过对这些事项的管理,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多。公共管理课程在大学及其以上的教育中都占用一定的地位,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管理的实际作用了。但是由于国家的经济体制一直在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也一直在改进,公共管理所具备的作用以及运行的手段也在变化着,所以对公共管理的研究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得尽早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完美的、效果明显的管理方案,注重挖掘优秀的、有潜力的公共管理人才。也因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政府现在所能够行使的职权一直在改变,许多管理工作逐渐由非营利组织负责处理,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开始组织更多的招生工作,让公共管理的学习以及实践方法变得更加的科学有效,同时也使得公共管理的未来更加明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结合的结晶,公共管理的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模式都非常明确。对于公共管理事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公共管理事业不只需要管理国家、政府的相关事务,还需要管理一些社会事务。公共管理的组成部分包括很多,例如慈善个人以及机构、私人单位等等。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通过借助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获取公共的利益,与此同时还无条件的允许公共进行监督,这也可以说是公共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的不同之处。

二、两种管理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人们开始关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备受关注。这两种管理体制的对象、目标、管理方式都有相同之处。想要分清此两种的关系就必须要根据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所具备的意义来进行分析方可。我国的行政管理通过产生、发展以及科学化最终形成如今的管理体系。而公共管理理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的发展才形成的,所以说公共管理体制可以是社会的折射,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专业。公共管理从最初的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转向研究公共行政方向,再转至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管理方向。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研究目标不同。行政管理研究的是公共部门,通过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进行管理监督来实行行政管理理论。而公共管理是对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共管理更注重公益性。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是政府管理用的方法,行政管理研究的是公共部门用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性质不同。公共管理侧重的是为政府服务,但是行政管理侧重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

(三)权利的限制性不同。公共管理是政府对公共部的管理,政府所具有的公共权利很大,甚至需要对社会的一切生活负责,限制性较小。行政管理因侧重的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以权利的限制性较大。但是无论权利大小都应该将人民放于首位,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三、借鉴意义

(一)管理方式的借鉴。我国的很多组织都一直偏向采用权力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权力集中在上层,下层的员工的自主性较小,领导与群众难以进行真正的交流,底层的实际情况难以被真正知晓,这也不利于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不利于促进国家以及经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的。对于现今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应该要进行更正,将这种类似金字塔形的结构管理形式换成水平式的结构管理形式能够帮助公共管理的管理范畴扩大,同时还能让信息更加开放化,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频繁也能帮助行政管理的实行。

(二)服务方向的借鉴。现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更新阶段,怎样让政府的职权也随之产生相应的转换,同时又能够成功的改革政府体制是现今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对于国家的调节市场及经济政策的政策首先要进行完善,根据实际的情况安排市场资源,借助法律的威力促进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另外就是要确实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权的重点,准确的区分政府组织和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具体权力以及工作范畴。

(三)加大业绩与效果的借鉴。加大对业绩与效果的管理对于体制改革来说也是其中所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传统的业绩与效果管理只是浮于表面,并未将其与法律联系起来,所以落实起来效果不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借助人大立法,以加强业绩与效果的管理力度。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职员的评估与专业素质考察,要将服务于人民的理念灌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存在着很多的相似点,并且它们也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分辨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市场经济所具备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了解到只有政府体制出现改革才会有政府职权的真正改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荣.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J].商,2013 (19).

[2] 陈继伟.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第3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性

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来看,多在湖泊、河道、沿海和其他水域,它不仅需要整合工程建设要求,还必须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截流、导流和水下作业。由于受地质、气象、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严重,所以填筑围堰、导流施工、排水基坑一直作为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方面。因为水利水电施工一般位于交通不太方便的山区,和后方基地相距甚远,所以建筑所需的材料、机械设施、运输采购进出场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

从水利水电工作性质来看,水利水电一直承担着泄水、蓄水、挡水的任务,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建筑物的承压、抗冲、稳定、防渗、抗冻、耐磨、防裂都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要求进行外,还必须使用对应的施工措施与方法,从根本上保障项目质量。

另外,水利水电还具有技术多样、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干扰严重等特征,它不仅需要优化施工方式,还必须反复论证和比较,才能确保质量管理。在施工中,由于隧洞开挖、石方爆破以及高空、水下、水上工作较多,所以必须高度注重安全管理。从投产时间来看,它直接影响项目运行效益,在工期时间紧张的环境下,对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在管理方面缺乏质量意识

目前我国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缺乏对于工程质量保证的意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工程建设的成本和所能获得的效益。和普通的房屋建造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工程所组成的结构是大体积结构,但是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一些看起来不大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是很小的问题,对于水利水电这种由大体积结构组成的项目来讲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严格的控制质量,才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现如今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的缺乏质量意识问题不仅存在在施工层面,在企业的管理上面也存在。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领导者更注重的是成本和收益,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成本以及追赶工期,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牺牲质量的方式,从而直接导致竣工后的维修工作远大于施工工作。

2、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虽然由于国家政府的重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还进行了质量认证工作,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企业在具体项目上还是缺少质量保证意识,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此外,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实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上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从而使得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体系。

3、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对于建筑业来讲,最需要的就是庞大的劳动力体系,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人员一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一些农民工的知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在农民工上岗之前也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这就使得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风险。一些企业使用未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作为工程施工的一线人员也加大了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对于这样的结构复杂的建设工程也对建设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很多农民工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4、责任落实不到位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建设需要企业全员的参加。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水利水电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不够,所以在施工时就不能切实的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工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1、施工前质量控制

首先要实行对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监督,把重点放在设计、勘察档的审查上面。如果发现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设计和勘察档现象,可采取经济处罚的手段。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要认真做好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及其他施工方案审核工作,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处受控状态,监理方要认真做好施工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及各项施工方案的审核、进场材料的报验及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针对不用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对施工方展开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2.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所中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筋、砖、水泥、砂、石子,这些材料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规定,比如说在钢筋材料进场后监理要核对的有生产厂家及钢筋的各项指标标准是否合格,同时要检查钢筋级别、直径及报审数量等关键地方,检查合格证出厂化验单力学指标是否在符合质量的范围之内,抽样的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才能使用。

在水泥进场后核对的关键是水泥生产厂家,核对要点是其出厂合格证及补强单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批号是否与合格证上批号相符及安定性是否合格。还要检查水泥出厂日期是否在3个月之内,仔细检查抽样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待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2.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在清理完地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重点是要与检测报告相符。在确保地基土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检验通过后要去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隐蔽验收工作属于钢筋分项工程,关键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要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充足的时间进行交底相关工作,务必注意的是不经验收合格,不可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设置,要设在每层柱支模前方,控制关键是检查柱子纵筋接头质量及位置是否正确。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束后,要认真审查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后期同样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4、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企业应该注重对于全员的素质提高,全面培训重点培养,要不断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从人员上为质量提高做出保证。企业要不定期的对单位人员以及工程的施工人员做出培训,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工程的进度概况以及施工要求和目标,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此外,在施工之前,要将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使他们有深入的了解,从而熟悉工程的作业和质量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工程,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企业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只有通过考核内容的人员才能上岗进行作业。

5、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合理科学的勘测方法进行勘测,勘探出合适的并且坚固的地基,这样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就能保证周围环境不易出现坍塌和滑坡现象,保证环境的安全。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水力发电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环境不受到影响。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不能违反自然原则,要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要适当的储存水量,保持水平面在船舶的正常行驶范围与深度之内。这样有利于水力发电,同时也不影响船舶的正常航线。

采取专业与科学的防漏措施,减少混泥土在搅拌时粉尘的泄露,降低大气污染率。这是从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源头进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

6、强化质量责任体系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质量责任制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各个部门与人员必须承担对应的活动与义务,还必须规定员工权利和责任,把工作切实落到员工身上。在人人有责任、任务的条件下,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最后形成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与管理体系。通过防检整合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发现项目问题,还能明确责任,方便使用对应的策略进行解决,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7、其他管理

计量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测量的技术基础,有标准、一致、法制、可行等特点,它是管理和技术的结合体。在建设性工作中,它是项目采购、规划、竣工、施工与使用的整个过程,所以在量值统一的基础上,必须使用相关技术,为其提供信息数据,在达到准确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在信息质量管理中,质量信息作为相关工作的资源与依据,对工程质量策划、改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在信息报告的基础上,加大信息管理,正确对待施工、监理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障运行结果的考核,保障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遇到的质量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利工程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雄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4,15:107-108.

[2]周广辉.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13.

第4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结合的意义

(一)市场竞争需要二者结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广阔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需要优秀的员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需要员工和企业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政工工作可以从员工行为、精神、理念等角度出发,指导员工挖掘自身能力,通过不断规范行为,使员工追求和企业改革方向形成一致,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员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共同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引领企业发展和壮大。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二者结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非常成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便是不断的强化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精神层指导制度层,反映员工共同价值的文化制度和理念,将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员工体现价值,企业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动力和支持。

(三)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需要二者结合。现代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锐意进取。其中,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创新重中之重。涉及到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就会关系到部门及员工利益的问题,有利益问题就会有矛盾的产生。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消除矛盾或及时解决矛盾,会对企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通过政工工作,在科学的精神理念引导下,无形中会激励、鼓舞员工自觉按照企业制度规范行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精神去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

二、政工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些现状和问题

在绝大多数企业管理中,经济和行政手段应用比较广泛,企业各项工作完全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程度较低。尤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虽然能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但没有很好地从职工意愿入手,没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固化和下沉,思想工作往往停留在强制灌输执行阶段。政工工作显得肤浅,使得员工与企业产生一些信任危机、员工追求与企业目标出现一些脱节。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分析企业实际形势,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员工各种各样思想上的问题,企业一些规则制度的制定和变化很容易使得员工的思想出现变动,为防止他们思想出现波动和偏差,需要企业对其进行政工工作,在这些问题上的进度需要及时跟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政策举措一定要赢得员工的理解和认可,为全体员工所接受,才能保证政策制度落地。以企业目标做引导,开展实践指导和座谈讨论,鼓励和宣扬正面认识,对负面的思想进行积极沟通和协调。

(二)发挥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需要循序渐进地渗透,不可急于求成。政工工作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员工尽快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施一些考核制度和纪律规定,会影响员工的相关经济利益,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一线、做到现场,及时把握职工的脉搏,对症下药,引导职工做好本职工作。

(三)政工工作要以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入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寻找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企业人力资源所涉及的问题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员工个人情况和企业的整体环境、个人利益和企业目标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些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政工工作需要通过分析研究出现的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或方案。

(四)政工工作在力资源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企业发展要坚持人文理论,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从实际出发,将员工认同感落到实处。

(五)在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能将企业文化管理充分融入在政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将会事半功倍。企业往往会利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这样可能一时会起到明显的作用,但是对于企业的的长远发展并无积极意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带动企业健康发展,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自觉履行正确的行为准则,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使企业更具凝聚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关键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政工工作中将企业文化落地,融入到每个员工身上,融入到企业每个环节。

结束语:总而言之,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和政工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产生长远的、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主要的内容。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掌握控制,而随着城市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如何持续稳定地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摆在市政企业面前的一道长期研究课题。

1 施工管理的概述

市政工程施工是市政施工企业的基本任务。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主要的内容。其过程主要包括: “施工准备工作”、“组织施工”和“交工验收”四个阶段。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合理地组织完成最终建筑产品的全部施工过程,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有效地使用时间和空间,保证综合协调施工,使市政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安全生产的目标,迅速发挥投资效益。

1.1 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施工准备工作是市政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国家资金和原材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物资准备、施工队伍的集结准备

1.2 组织施工管理阶段:

现场施工管理也就是在施工阶段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组织施工应达到的目标是: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和生产安全。组织施工主要内容包括: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施工的综合性要求施工组织具有严密性,而施工组织的严密性,则要靠周密的计划来保证。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就是对施工过程在进度、质量、节约、安全等方面实行全面控制,目的在于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1.3 工程的交工验收阶段:

这是建筑生产组织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对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工作进行检验评定的重要环节。所有建设项目和单位工程要按照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全部建完,完成最终建筑产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评定质量等级,进行交工验收。

1.3.1 交工验收的技术档案资料

交工验收前,各有关单位应将所有技术资料和文件进行系统歌整理,竣工资料一般包括:竣工工程项目一览表;设备清单;工程竣工图;材料、构件及半成品合格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

1.3.2 交工验收的工作程序

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单项工程验收:一个单项工程已经施工完毕,具备使用条件,合乎竣工验收标准时,可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订交工验收证书。二是整个建设项目已符合竣工验收标准时,由建设单位组织初验,合格后,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请求国家验收(对整个项目进行验收时,已验收过的单项工程可不再验收)。

2 施工管理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意识不强

在市政工程建设规划中许多市政工程实际上成为城市发展时期的过渡性产品,拆了建、建了拆、挖了补、补了挖,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人为地降低了质量。

2.2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2.3 技术标准、设计单位素质水平和实际脱钩

当前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有的标准滞后,有的标准空缺,这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工程质量先天不足。部分市政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设计图纸不规范,设计图纸不全、标注不清晰、说明简单模糊;对主要的设计指标没有给出;细部尺寸标注不详,有的甚至没有细部图;没有出图专用章,没有主要设计人员签字等,使得施工单位在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相互打架。设计变更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

2.4 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当前市政工程监理机构发展程度不一,有些中小城市监理机构人才不足问题严重,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监理人才。受经济利益驱使,有的监理公司没能力监理市政工程,但为了那可观的收入,一些城市的监理公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监理工程师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相差甚远,监理人员难以胜任,这就导致监理严重失职。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监理机构资金不足或者不愿投入,未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因此检测仍采用眼观手量的原始手段,这已经远跟不上当今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步伐。

3 对未来施工管理的探讨

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这些基础工作需要在公司管理层的大力倡导下,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3.1 搞好质量教育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公司的员工质量教育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第一,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以此强化全体员工“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的观念,克服对质量认识上的错误,以使全体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有一个普遍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本职工作灵活地加以运用。第二,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和培训要结合员工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和技术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3.2 抓好标准化工作

做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2)全员参与;(3)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4)保持各部门标准的连贯一致,成龙配套,并定期修订;(5)标准成文,内容明确具体。

3.3 计量工作的提高

市政企业计量工作的重点是测量仪器和试验化验仪器的配备,要求做到工地上需要的测量仪器配备齐全、量值准确、专人管理,试验室的化验、分析仪器、试验设备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所有的计量器具都要定期进行检定,损坏的计量器具要及时修复,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测定计量方法。建立健全各种计量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检定制度、分级管理制度、量值传递制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另外,计量器具要有专人妥善保管,更新和报废要及时。

3.4 质量责任制的建立

建立质量责任制,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业务来制订各部门和各级各

另外,文明施工管理也是现代化市场的要求。首先要建设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专业的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评比结果公布于众。

4 结语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效的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时俱进,早日与国际接轨。它大多数是以人为活动中心的,因此需要加大工程完工后的管理力,既要建造好市政工程,又要管理好市政工程,使得城市道路工程整体形象更加美好。

第6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对公路的建设也提出了更为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公路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公路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基础的作用。现阶段,在公路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其的工程规模相对比较大,并且工程的周期相对有比较长,而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公路的施工现场和其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的作用,还有可能使得公路的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遭到破坏,造成这些区域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不利于地区环境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根据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使得公路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降低对周边环境不利作用。

1关于公路工程在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督的机构。公路施工工程的承建单位要主动和环保相关的部门进行互相配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环保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对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的环保具体措施和其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有效检查与监督,提出相关的要求和建议,来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可以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次,要保证公路施工过程中对于环保的监测。在公路的施工阶段,环保的行政职能部门要对公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噪音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一旦发生一些指标超出规定范围或者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应该尽快通知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调整,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救,如果问题严重,要根据情况追究其地法律责任。再次,要发挥出监理工程师应有的监督职责。监理工程师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职责不只是要把合同和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还有建设相关资金周转方面的管理,还应该包括对施工单位作出的环保实际工作的实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存在的工程隐患要进行有效的检查;还要对工程的环保设计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实行,其实施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查;还要保证环保工程在资金方面的使用情况等等。并且,如果公路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监理工程师就要根据环保的法规以及政策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对不符合标准的施工进行整改。

2关于公路施工阶段的环保具体措施

2.1要组织相关的公路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环保知识以及相关的法规进行掌握

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施工时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进而保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贯彻和执行相关的环保的法律和法规。

2.2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调查与收集资料对于公路施工的沿线的有关资料,要根据环保的要求对相关的工程设计进行检查以及现场的核对,进而对施工的实际地区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了解,对于存在环保问题的设计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在提出有关意见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对公路的环保措施的实行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于公路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占地面积以及施工过程中临时用地的规模要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地区的耕地以及植被的破坏程度。公路施工也要考虑到周边的敏感性地区,比如,学校和公司以及医院,还有名胜古迹或者自然保护区等,还应该包括精密仪器基地以及军事设施等方面都要考虑到。

②着重关注水土资源状况,使得水土流失状况减少。公路的工程设计以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在根本上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③对于道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使得公路的施工路线和地区的地形以及地貌互相吻合,这样可以降低土石方量,使得自然风景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公路施工沿线的绿化工作也要关注到,比如如果有路边的边坡,要及时植树种草,来对边坡进行保护。

④公路施工的降噪工作。在进行公路施工设计时,要考虑到噪音污染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公路的施工沿线进行种树的方式,使得公路的周边绿化可以达到减噪防尘的效果,对于噪音超出标准的施工路段,要使用隔音屏障来对噪声进行阻断,从而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2.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环保措施和管理工作

①对于土石方的处理。对于多出来的土方,要根据施工的情况,可以直接用来对坡面进行整理,如果出现必须外运的情况,要运输到符合规定的相关位置,并且在进行弃土时,不能够破坏相关的地表植被,而且弃土场要进行规划,以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另外,如果堆弃的高度太高,要进行有关的护面设计以及设置挡土结构,避免发生坍塌的情况。

②预防大气污染的措施。建筑材料在进行堆放时,为了避免扬尘问题,要及时进行挡处理。对于材料以及土方的运输,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措施,以防止扬尘以及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散落,给环境带来影响。运输施工用材料时,最好使用封闭性较强的车,或者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对施工材料的运输路线和施工现场要每天定时进行洒水工作。

③预防水质污染的措施。对于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污水,不可以直接把其排到周边的河道当中,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排到指定的位置;对于施工中的弃石以及弃土,要运输到规定的地点,不能为了图方便倒入河中,淤塞河道:如果对桥梁进行围堰施工,要注意施工完成之后的清理工作,防止发生阻塞河道的情况。

④对于临时的施工用地和料场选择问题。对于临时用地的资源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周边公路的布局情况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施工道路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得公路的施工有利于周边经济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公路网络更加健全。

2.4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问题

现阶段农村公路的通达性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有计划和有步骤地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行政以及路面的等级,使其社会经济效益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的公路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其很容易受到雨水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要通过不断对其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改造和调整,才可以使得其达到“交通部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要求:到2010年,在实现我国全部公路都可通的情况下,使得中西部的偏远地区能够基本达到可通公路,行政村可以通公路,而且要不断提升路面的铺装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使得县道可以成为二级公路,其他的主要的乡道可以成为三级公路。农村的路面可以实现高级化。对于新建的公路,其主要是为了解决还处在闭塞状况下的行政村的通车问题以及断途路的联通问题,还有对农村新的经济点进行开发的问题。现阶段,农村的公路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关的格局建设,但是作为新建的公路必须要根据《公路法》的要求进行建设,使得其可以达到相关的等级以上的标准。

2.5公路的施工,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建设程序进行施工

具体要求包括:①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法》来进行实施,根据相关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对于规定要严格遵守,如果出现投资的数额超过了规定的数额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要根据需要履行的招投标的手续来对相关的施工队伍进行筛选,在进行招标过程中要遵循公开、公正以及公平的竞争原则,以保证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资金的有效使用。②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要根据“项目主管、技术指挥、质量监理”三员负责制来进行,逐步实现公路施工工程的终身责任制,建立公路工程的施工档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公路的施工投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3总结

总而言之,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观念逐渐加强,使得其对于公路的工程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公路工程在施工时,很容易对周边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环保问题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使得在环保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韦立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2001(03):92-93,96.

[2]丁玲.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与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3):93-95.

第7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施工 工程造价 因素 影响 措施

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施工造价环节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程造价存在于施工的整个过程,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良好的施工造价管理可以提升项目的质量,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一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具体指的是工程价格,完成一个项目施工,预算或者是实际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劳务环节、和承包教育工作汇中知己的建筑安装价格以及建设项目的总价格。现今的市场经济发展前提下,建筑项目采用招标的手段,合理预算基础生,依据市场最后得到的价格。施工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合理的消耗以及的到必须的回报就极其重要。施工环节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利益回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

二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招标过程或是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时期经常会发生问题,比如设备型号的选择和应用类别不确定,招标答疑过程中没有更好的重视该问题,造成签订的合同中有很多的漏洞或是计算方式不正确,计算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招标企业无法控制后续的工程造价。

2成本核算不合理

工程成本预算过程中建筑材料的价格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的造价管理部门根据实际的市场发展条件情形进行预算整体分析,部分的部门由于工作疏漏导致市场考察工作不彻底,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产生差距,导致预算工作失去依据性形成波动。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关乎工程造价过程,工作人员选用应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选材完成全部施工环节,建筑完成后期会出现质量问题,留下很多安全因素隐患。

3项目部管理成员的经济意识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规定也不够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也完整,施工人员责任心低。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比较低,施工环节中责任心不足,整个工作过程纪律松散,管理效果比较低,施工环节混乱,各人员的工作分工不合理,材料搬运工作十分混乱,很多材料由于安置储藏不合理最后不能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管理人员忽略成本节约,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设施和设备,材料需求量非常大,管理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很多材料丢失或者是破坏,实际应用中必须再次采购,耗费更多的资金。

4合同管理和索赔意识不足

很多的施工承包商忽略了合同签订环节的重要性,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工程区域的环境和具体细则条款,一般采用套用的方式签订合同,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建设分包单位、设计工作问题等产生的资金投入量增多,施工时间加长等问题,签订的合同中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规定分析,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等对于内容不了解,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尽快处理,为后期的结算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其次供应商和项目管理者签订文件过程中不够细致,义务规定不明确,对供应商进行了索赔,这些都是增加项目工程资金投入的因素。

三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

1抓好合同管理,降低工程索赔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规范合同签订工作。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细致是保证相关责任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依据。施工企业在签订具体的合同文件之前,必须熟悉项目的设计工作、施工区域的地址环境条件、施工周边状况条件等,专业人员要针对建筑单位公布的招标文件内合同包含的细致和条款认真研究,将施工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标注在相关的文件里面。在和材料供应企业进行合同签订中必须加大审核的力度,保证合同条款内容的具有合理科学性,全面细致性,责任义务明确性。尤其是具体的管理层次人员必须详细的明白施工合同条款包含的内容,安装规定开展工作,最大化的降低工程索赔。如果合作的企业或单位不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完成工作内容必须及时要求赔偿,减少成本投入量。

2 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在全部环节中十分重要,其经济投入量占有的比例高,企业首先要根据相关合同的规定管理材料的使用购买量,根据市场选择价格合理的材料,当下的经济形势为材料选择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途径,材料种类繁多价格差距较大,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关注行业变化,跟随市场变化脚步得出合理的材料信息,为预算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很多因素导致了施工环节会产生变化,比如设计工作不完善导致的施工延误,购买的材料不符合实际应用情况,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变更,防止提升设计标准或是增加项目环节。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如果发生费用的设计变化,要通过单位的工作代表,工作现场管理人员,监督的工程师协调一致,控制变更减少损失。指派专业的人员对于施工现场严格监督管理控制;此外,企业必须重视现场管理工作,监督实施方依据设计内容开展工作,防止材料代用、额外用工等多种问题造成的经济费用。如果发生必要变更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准确控制资金的投入额度,施工方及时的进行记录工作,合理进行现场签证控制管理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技术、组织、合同内容等多方面控制资金投入量,提升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要尽快的和设计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协商出最优化的解决办法,降低盲目指挥带来的损失,提升经济节约的重要性认识,实行全程的规范严格经济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3合理安排工期,控制人工机械费用

施工进度对于工程造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工期完成投入使用后可以带来具体的经济效益收入,施工企业可以不断的进行技术工艺研究工作提升组织合作,合理的安排员工和配置设备,具体条件下安排流水性的工作线,从细节中管理优化,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安排,建立奖励制度,保证工作的准时或提前完工,保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依据工程的进度,实现做好验收规划,将验收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与规划部门、消防部门、质检部门等合理沟通确保完整运行。

4工程变更的管理

施工期间很多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工程变更问题,例如设计变更、材料变更、计划变更等。导致了施工实际工作和合同内容的不符合,对于工程造价和项目施工总时间的影响,工程变更发生后,项目管理部门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依据合同内容办理具体的手续和造价审批,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仍旧会继续增多,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发现,企业必须加大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保证施工中实践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强化,保证质量和价格、经济和技术的协调,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服务水平,保证企业的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圆.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广东建材.2014

第8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让他们自我服务和管理。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管理应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主张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二、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现阶段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我们认为虽然以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中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将有效改变上述现状。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5.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因此,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第9篇: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创新,管理,措施

前言: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众多,并且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施工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向需求,必须要结构建设特征,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确定管理创新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向

为支持建筑工程各分项的正常施工,往往需要有技术、工艺、人员、技术以及设备等进行支持,再加上专业众多并且相互联系,想要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必须要基于工程建设特征,随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合理确定管理措施,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以此来确定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降低外界因素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对于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应将其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各项施工资源进行管理,提高各项目施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尤其是针对现场施工管理,应结合以往管理经验,提前制定管理预案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即通过科学的预测与规划,以前瞻的态度做好施工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防,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效果。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1.招标管理不当

建筑工程行业存在地域性特点,受区域以及局部保护因素影响,工程招标存在不正当行为,名义上是公正公开,但是存在部分工程已经被内定,整个管理过程存在严重的漏洞。一个工程项目的招标,需要投标工程按照规定递交各项材料,然后由业主以及组织的各位专家对所有投标单位资格进行审查确定,最终确定出最为合理的一家单位作为总承包。但是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招标单位机构不健全,专业水平比较低,在招标过程中不能将公平公正贯彻到底,以满足业主需求为目的,忽略公平规定,恶意降低标价,为中标接受不该接受的条件,同样的为获取相应的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有效的履行自身义务,最终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能满足建设要求。

2.施工管理意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特征,在施工前以设计方案为依据,以管理经验为基础,确定各项管理要点,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将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有更多施工企业意识到加强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但是能够正真落实到位却比较少,企业管理层意识不坚定已经成为影响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展开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施工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一个方向,直接与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效益所联系,现在更多的单位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目的,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了管理,但是最终能够落实到施工安全方面的力度却比较小,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各环节之中安全隐患增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对施工进度、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

3.施工资源管理不当

各项资源的存在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资源的管理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一,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其性能与质量如何在根本上影响了工程建设效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在大部分企业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都是采取全过程控制方式,包括采购、进场验收、放置管理以及施工检验等,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受各因素影响比较大,很难实现对施工材料的有效控制。第二,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一样,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也存在落实性差的问题,日常维修检修跟不上,经常会因为设备运行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等,并且也会因为设备的大修而增加施工造价。第三,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是所有计划与方案的执行者,是影响施工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施工管理中的最大难点。现在此方面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不高以及安全意识差等问题,是施工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方式

1.加强施工管理体制创新

对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应从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出发,以提高施工管理效果为目的进行分析,明确管理方向。第一,贯彻落实责任制。将工程施工管理量化与细化,并针对不同分项的特点来确定奖惩制度,通过责任到人的方式,来提高企业范围内人们对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其可以端正管理态度,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第二,明确管理要点。通过制度的完善,明确各项管理要点,并做好有发可依,以国家相关规定为依据展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三,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保证企业可以采用专业能力强的高管参与工作,并且从源头上形成先进的管理制度,在加强约束的同时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从整体上来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加强招标管理创新

工程招标是确定施工单位的重要手段,必须要保证招标工作的规范性,严格按照先关制度来组织招标,对中标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首先,应确定合理的评选办法。即由业主来组织专家组,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情况进行审查,并同时结合各投标单位市场信誉以及经营状况等条件,综合分析并确定最合适的施工单位。要保证整个评标阶段严格按照审查制度来完成,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以及行业垄断等情况,提高招标活动的效率。其次,加强执法监督。应建立完善招投标与各机构的联动机制,对单位造价、资质、质量安全等内容相互配合来实现监督管理。尤其是要对中标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3.加强施工资源管理创新

首先,材料管理。应合理确定材料选购人员,保证其可以熟练掌握当地市场信息,并能够有效鉴别不同材料的质量与性能,保证所采购材料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并且在进场时,要进行质量验收,确定其具有生产合格证、相关部门质量验收证明等,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场使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其次,设备管理。施工设备也需要进场验收,保证各构件完好无损,并且安装时要进行试用实验,确保无误后才可投入施工。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日常检修与养护管理,减少故障的发生,避免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影响。最后,施工人员。应选择专业技能高的人员,尤其是特殊环节,必须要具备专业资质证书。并且还要对所有人做不定期的考核,考核不通过的需求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培养其安全意识,将安全施工管理落实到每一细节,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对所存的问题进行完善,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将施工管理贯彻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中,不断提高施工行为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秦超.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255.

[2]杨捷,马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