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第1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公路运输;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前言

区域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公路运输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它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要实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想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让两者相协调,才可以促进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让经济稳定发展。

二、区域公路运输和社会经济发现的研究现状

在展开这一研究前,必须确立区域公路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并以其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认识到两者之间也是互相推动对方发展,互相合作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相关理论,对区域公路运输发展进行分析,找到发现停滞的原因,接着根据得出的结果,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增加社会经济与区域公路运输的适应程度。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纷纷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推出适应性指标,并进行研究,得到了很多初步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地区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调整区域公路运输机制。但目前,我国对于两者适应性的研究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收集的数据有限,无法深入研究。

三、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适应性的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指的是通过空间的移动,让人、物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而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物质服务,可以让社会活动中的生产到消费的数个阶段连在一起,让社会经济稳定进行。同时,区域公路运输和社会经济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成为发展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

根据供需平衡的原则思考问题。区域公路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仔细考虑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关系,根据当下经济的增长,从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其引导作用。

建立区域公路网络必须以经济水平为基准。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公路网络的建立,但网络的建立必须以当下的社会经济水平为出发点,根据各区域资源分布的多少、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城镇发展情况等,决定是否在这一区域修缮公路,变成公路网络的一部分。

区域公路发展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区域公路运输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形式,而对于公路建设投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等,都要与社会发展水平持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让区域公路运输为社会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建立指标体系

1.建立指标体系的思路

要想建立具有可行性的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必须根据以下三点原则,分别是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目的及可行性原则,其中,系统性原则是指要调整好每个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用指标体系得出科学的理论结果;可比性原则指的是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可与各城市两者的协调发展情况作比较,和历史资料做比较;目的及可行性原则指的是让自身的发展满足社会可能提出的需要。

2.制定评价指标的标准

当制定不同地区的评价指标时,不可以只参照我国的历史数据,还要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发现两者发展的差异,从而确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以我国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靠近东部沿海,可以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运输,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交通运输体系,各区域的交通发展水平与当前社会经济不匹配,运输机制缺失服务性,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评指标的确定。在参考这一地区的目前的数据,与历史数据和国外城市数据做对比,确定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阶段。

3.设置区域公路运输指标

协调性评价体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很多单项指标组成。它可以从两方面说明区域公路运输体系,即公路网路的建设与运输水平,以“里程”为主要规定指标,以及对公路网络的密集程度进行审查,算出可以运货的数量和载客人数,以及运转周期。在得出数据后,研究人员通常会用货运与客运的运转周期作为评定运输水平的标准,得出不同区域的运输水平,从而调整政策和方针。

五、总结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而起到引导作用区域公路运输也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符,对适应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确定所属的的发展阶段。同时,还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对公路网络建设的力度,以此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推进,让两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华. 浅析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 经营管理者,2013,25:185.

第2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七、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第3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热门话题,产学研结合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还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以下浅谈其具体表现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浪涛用型人才为主。

二、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缺乏市场的导向性,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转型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进入结构性转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同时,加大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投入,使高职教育软硬件上都有利于走产学研之路,更好地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高职教育内部视角下,产学研结合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只有确立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市场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11.11

[2]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7

第4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宝天高速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2(6).

第5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1.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二、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1.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2.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4.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省尤其是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5.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第6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一、研究区综述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区,总面积44000左右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60.5%、1.48%、20.47%,是我国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自治州下辖碌曲、玛曲、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和合作七县一市,境内有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是黄河、长江干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生态地位。甘南藏区气候寒冷干旱,拥有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在高原边缘区域高山峡谷地带又发育和形成了丰富的亚热带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在内流低洼地区形成广阔的内陆湖泊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平均海拔 4000m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致使系统的脆变性强而抗扰能力弱、敏感性强而自我修复能力弱。在这片生态敏感区内,其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一)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天然草场27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0.28%。目前草场退化面积达到1200多万亩,占甘南州草地面积的29.38%,草场产草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36公斤每亩下降到2000年的301公斤每亩。优良牧草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2000年的450%,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植被覆盖率由85%降至7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25厘米下降到15厘米。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50%,干旱缺水草场扩大到300万亩,缺水人口17.9万人,占总人口的27.68%;缺水牲畜109.47万头(只),占总饲养量的37%。

(二)森林资源锐减

甘南是全国第六大绿色宝库,甘肃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据《甘南州志》,甘南森林面积89万hm2,占总面积的22.82%,其中林地39万hm2,占林业用地的44.52%。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保护意识,大规模的采伐,加之采伐方式粗野,致使林线严重后移、林木质量下降、江河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以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迭部县为例,经过30多年的持续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目前己到了基本枯竭的地步。

(三)水资源日趋减少

甘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据测算,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流入甘南玛曲时平均年径流量为 137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 20%,而流经玛曲境内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平均年径流量增加到 164.1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水量的 65%左右,补充水量高达 4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量逐年减少,地面径流量锐减。境内的主要河流白龙江、挑河、大夏河,20世纪80年代末平均径流量比60年代初分别减少20.6%、14.7%和31.6%,大部分山涧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许多沼泽地变成了戈壁滩和植被稀少的半干滩、黑土滩。

(四)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甘南大量的森林、草地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和清洁器,不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能加快水分循环,调节降雨分配,对形成区域特殊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甘南生态圈由于独特的高原湿地资源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丹顶鹤、雪豹、黑鹳、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马鹿、白唇鹿、棕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期栖息在这里,也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经调查,仅在首曲境内栖息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31种,各种植物400多种,具有特色的各类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和近几年的滥捕滥采,致使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名贵植物药材分布区域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三、建设生态文明甘南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藏族草原生态伦理观

藏族传统生态文明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存生活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藏区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藏族先民开始就对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存有敬畏之情,以维护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平衡为前提,以保护生灵万物为基本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以保护自然、珍惜生命为前提的基本特征。由于藏区海拔较高,连绵不绝的高山环绕,山山水水无形中被赋予强大的生命特征,藏民怀有崇拜敬畏之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表现出了节制有序的生存特点。这种民族性极强的传统生态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与其不断的索取自然资源,膨胀性的占有并征服自然的性质截然相反。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主张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现代生态文明不谋而合。

(二)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甘南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原有的植被为主,适当进行人工促进。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生态改善与农牧增收的关系,甘南既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文化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要以人为本,坚持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殊优势产业,如各类特色种植业、藏中药产业、土特产加工、生态旅游等。

(三)完善生态立法监督

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由于藏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建立我国甘南藏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建立长效的生态系统保护机制,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通过严格执法,规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从制度上保障甘南水源地乃至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第7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科技需求,从而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地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各地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而各类地方院校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地方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类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地方高等教育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而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8418.8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08亿元,占61.3%,;其中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6814.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81.61亿元,占27.6%。可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地方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源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办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贪大”、“求全”、“攀高”,将办学特色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不仅会失去地方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会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对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院校为了在各类评估中得到认可和荣誉,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如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学院、化工学院也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人才培养越发粗放化,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规划,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需求,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科研转化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地方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缺少便捷的科研转化平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和制度约束,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地方高等院校参与程度很高。但是目前在课题管理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成果转化存在难度。其次,地方高等院校的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科研项目和成果重级别、重数量,地方导向不明晰,其后果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地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渠道,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等院校要强化教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财力的支持,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且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又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就业渠道,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和流动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变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的传统而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地方高等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随专业设置而所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其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素材可以来源于本地区实践领域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必要时还可以待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比如,构建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地方高等院校研发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构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使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技术服务场所。

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院校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更广泛的科技支撑,谋求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宏军.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08) .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第8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摘要]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个体消费需求的分散、互扰、不稳定,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约束,从而误导经济发展目标,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有三个构成要素: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构建要素齐全、内在逻辑统一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理性的关键。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人们习惯偏至于批判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进而质疑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而人类在反思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似乎不太情愿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论文百事通经济发展饱受垢病,其实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根源于社会需求的非理性,而社会非理性需求则根源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这实质上是社会整体理性的消极不作为,纵容个体非理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误导。

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导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或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既包括物质消费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活动才被证明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只有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经济活动才从社会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才会被证实为合规律性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必须接受社会需求的规定,否则就不能够持续进行,也不值得持续进行。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一关联集中体现为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即社会需求规定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然而,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社会需求通过规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以人类整体理性为主导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缺少变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被僵化的计划管理阻断,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被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市场迅速而有效地联结起来,这就为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激励供给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突出的特征是:第一,社会消费需求仍以个体消费需求为特征,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的引导与规范,往往带有非理性特点,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一书中列举了六种有违社会规范的消费行为,包括奢侈性消费、吝音、节俭、早熟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消费陋俗等,这些以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杂合而成的社会消费需求往往缺乏理性。第二,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是分散、互扰的,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社会消费需求信号,对经济发展的指示含混不清,对经济活动产生扰动,引导作用被削弱。在此影响下,经济结构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三,个体消费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较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因而个体消费往往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动力,较少考虑这一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社会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影响。第四,个体消费需求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消费需求既受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等“堕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个体消费需求又极易受到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时尚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变化不拘,难以捉摸。随着现代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以及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日新月异,影响个体消费需求的活性因素的作用超过惰性因素,导致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更趋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导向密切关联。马克思说:“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误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个体消费的非理性,尤其是过度消费引发经济不断扩张,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张,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个体消费需求的散乱特性,使经济发展目标难以统一、明确,经济活动相互干扰、内耗,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个体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承担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致使各种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难以形成合力,消费需求难以社会整体理性消费需求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或不良性循环的枢纽点”。因此,要使消费需求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由个体消费需求走向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把多种消费因素加以整合,形成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以理性因素约束非理性因素,把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行为整合成理性、科学、健康的社会消费行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趋明确、科学、合理,引导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

其一,消费理念,即消费观,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持有的对待消费的一些根本原则和观念,如我国人民长期持有的节俭消费是一种传统的消费理念,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或透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影响消费理念的因素大多是哲学层面的认知科学及认知理念,如生态文明、消费文明、消费伦理等。消费理念应为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科学、文明、合理的消费原则及观念,更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体现。

其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对象的组成结构,可用各种消费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社会消费结构与个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形成、演化、变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社会消费结构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个体消费结构往往受消费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购买力条件下的消费欲望。广义的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指有购买能力—即能通过购买得到满足的现实的消费欲望,也可以指纯粹的消费倾向或消费想象,但这种消费想象因缺乏购买力支撑,因而是不现实的,只是在购买力条件改善后,消费想象可能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由于受购买力条件的约束,现实消费需求必须有明确消费目标指向及消费数量的限度。消费需求的目标指向性及有限性是其重要特征。

消费理念在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中居于最高层次,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反映,体现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文明,对社会消费具有重要引导、示范及规制作用,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消费理念的载体,反应并折射消费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程度。消费理念对消费者的消费目标选择的影响较为间接,其作用方式及效果也并不稳定。当然,消费理念对个体消费需求也有两种直接影响方式。一是消费理念直接引导与约束个体消费需求,这依赖个体消费者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是国家和社会通过非市场手段将消费理念直接

内化到个体消费需求中,常见的方式是强制性消费,如政府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教育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强制推行的“早餐奶”消费。

与消费理念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相比,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是社会群体消费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经过长期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形成的客观结果,因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消费选择有直接指导作用。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人的消费行为及习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产生示范作用,一旦从众消费,便会以个体消费习惯的方式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加以固化。

当然,消费需求也会反过来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性较强。但从作用机制上看,消费理念体现消费文明,引导社会群体消费行为的理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心理等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因素作用,进一步引导个体消费选择。这样从理念到集体行动再到个体行动,使得社会消费需求理性得到贯彻,使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趋于科学、合理、稳定,从而使社会消费需求目标明确而一致,这是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整个逻辑体系。这一内在逻辑严密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向经济发展发出明确的信号,即经济发展必须以满足理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也从而为经济发展追逐不正当的发展目标划下红线。

三、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目标是确保社会需求理性,以实现对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保证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社会消费需求;尽可能消除个体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分散、互扰,实现社会理性消费需求目标的明确、统一;向经济活动发出明确的社会需求信号,引导经济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消费理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消费理念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即科学、文明、健康、适度。消费理念的科学性是指消费行为要遵循科学规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基石。消费理念的文明,指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经济伦理观、经济哲学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等重大关系的认知成果的集中反映。文明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理念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必须以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为目标,也就是说,人们要生活得健康且有尊严。健康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根本旨归,是判断消费理念是否理性的根本标准。消费理念的适度是指社会消费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之内。适度消费观念的提出对传统消费观提出了挑战,即人类消费的无度是有害的,人类消费的非理望及行为是应该收敛或禁止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类没有无限消费的权利。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将保证社会需求保持理性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确立理性目标。

第二,消费结构引导分散的个体消费倾向统一到社会整体消费倾向,从而向经济发展传达明确、一致的信号,引导经济持续发展确立理性目标。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潮流等确立消费标准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的模仿行为;或者通过攀比、从众、炫耀等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或通过消费反作用生产,引发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迫使没有确立消费目标的消费者进行强制性消费选择,即市场供给并不提供和满足消费者其他消费选择。

第9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滨海新区;资金运行;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19-05

一、滨海新区社会资金运行情况

(一)信贷资金

2000年以来,滨海新区信贷资金投放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06年末,滨海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5.05亿元,是2001年的3.30倍,年均增长27.61%;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566.06亿元,是2001年的2.56倍;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500.64亿元,是2001年5.49倍。整体看来,信贷资金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新区经济发展,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速最为强劲,有力支持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和金融改革的深化,资金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大量资金从区域外流入滨海新区,近年的异地贷款显著增长,既反映出本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地区资金的不足。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末,天津市非滨海新区金融机构向滨海新区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84.32亿元,占同期滨海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35.1%,其中短期贷款178.96亿元,中长期贷款187.8亿元。

(二)财政资金

财政资金的供给体现在财政支出上。由于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因此,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是直接和显著的。2000年以来,地区财政支出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41.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2.2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支出也由2000年的15.95亿元增长到2006年43.88亿元。

(三)利用外资

滨海新区建设十余年以来,坚持走以开放促发展的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利用外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外资企业增资踊跃、外贸出口大幅增长等方面。2006年,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项目500个,利用外资金额达3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全年实现出口2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特别是2003年以来,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金额连续实现了大幅增长,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见表1)

表1 滨海新区利用外资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四)股市融资

到2006年末,天津市共有上市公司25家,其中滨海新区有5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占天津的五分之一,滨海新区上市公司在石油服务、交通运输和综合类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各项成长性指标处于较高水平,盈利能力较优异。2006年末,滨海新区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05.79亿元,占天津市的27.57%,其中市值最高的两只股票海油工程和天津港都在滨海新区。1991年到2006年5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39.25亿元,占天津市的12.09%。2006年,滨海新区有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扩股融资,即津滨发展非公开发行股票3.3亿股,募集资金11.6亿元。

(五)企业债券

近年,滨海新区企业日益重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方式,多家企业积极申请发行债券,在2005年泰达控股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的基础上,2006年,人民银行又批准滨海新区发行企业短期债券34亿元,其中包括泰达股份发行6亿元,天津港发行10亿元,泰达控股发行18亿元。鉴于短期融资券备案手续相对简单、发行周期较短及具有成本优势的特点,滨海新区上述企业在2007年继续申报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到目前已经获批18亿元,包括泰达控股发行6亿元,保 税区财政投资公司发行12亿元。

(六)产业基金

2005年12月13日,我国第一只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是由国务院特批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试点,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的。该基金由出资人以契约的方式发起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募集60.8亿元已到位,基金持有人大会为基金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基金的重大事项。基金以封闭方式运行,存续期15年,对企业进行股权类投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重点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项目。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是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开创了我国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深化我国的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滨海新区资金运行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结构和投向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GDP从2000年的562.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960.49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9.5%,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电子为主的七大产业,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开始以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其资金运行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到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

(一)信贷资金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比较分析

在现阶段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融资格局下,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产生影响。

表2 2001-2006年滨海新区存贷款与经济增速对比

单位:%

1.信贷资金增速与经济增速比较分析

近年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表2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地区GDP增速明显高于天津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存款和贷款都以高于天津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保持稳中渐升的趋势;滨海新区各项贷款增速在2002年、2003年和2006年高于GDP增速,从全国来看,从2001年到2006年的贷款增速均高出GDP至少4个百分点。历史数据表明,经济与金融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滨海新区贷款与经济增速的适应性在不断增强,但面对全国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环境,这一良好趋势能否保持仍待观察。

2.信贷资金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滨海新区的建设开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01年始,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中长期贷款两项指标除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外,均呈现整体的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高于GDP增速10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平均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贷款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适应性较强,不断满足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资金需求。

3.信贷资金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见表3)。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滨海新区的现代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6年,滨海新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实现增加值1310.5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40.36亿元、133.17亿元、33.85亿元,以上行业是滨海新区GDP的主要贡献行业;同期对地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75.53亿元、75.02亿元133.02亿元、152.71亿元。表3显示,近年滨海新区上述行业的贷款余额表现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信贷资金的行业分布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表3 滨海新区贷款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单位:亿元

4.信贷资金集中度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近年,滨海新区信贷资金呈现出在区域中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集中、在金融机构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份额最高并逐渐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流、在贷款投向方面向大型企业集中等若干集中性特征。开发区是滨海新区最大的经济功能区,是拉动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近年开发区GDP一直比较稳定占据滨海新区的40%左右,塘沽区、保税区、大港区和汉沽区等四区只占近六成。2006年末,开发区各项贷款余额占滨海新区的61.62%,自2004年以来该比例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贷款集中度与区域经济贡献度呈正相关。此外,滨海新区贷款集中情况还表现为银行集中企业集中。2006年末,滨海新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份额为69.27%,表现为逐年减少;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份额为17.23%,近年逐渐提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3月末,滨海新区贷款企业前十户的贷款余额为398.79亿元,占滨海新区各项贷款余额的33.77%,其中最大贷款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166.36亿元,占滨海新区的14.09%。

(二)财政资金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财政是克服和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工具之一,在实现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财政收支与地区经济增长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财政支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源泉。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以来,经济取得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39.1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07.88亿元。

1.从财政支出与GDP增速对比来分析。新区连续六年GDP增速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仅相差2.6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增速波动较大,增速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高达33.2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速的波动性表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大、稳定性较差,适应性有待增强。

2.从滨海新区财政支出占天津市的比重来分析。自2000年以来,滨海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天津市的比重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而GDP比重则由2000年的33.6%上升到2006年的45.2%,提高了11.6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滨海新区财政支出占天津市的比重比GDP的份额平均低18.79个百分点,这表明滨海新区地方财政支出对GDP的适应性须逐步增强。

3.从财政支出结构来分析。基本建设支出是滨海新区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新区施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大基础设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基本建设与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由2000年的15.95亿元增长到200%年的43.88亿元,年平均增速在23%左右,基本适应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三)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比较分析

对外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扩大开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来,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WTO过渡期结束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多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外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对外依存度(FDI/GDP)来看,滨海新区外资依存度近年来呈现明显的小幅上升趋势,表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多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吸引了众多优秀外资企业前来投资,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速做出了重大贡献,滨海新区连续三年外资依存度略高于浦东新区(见表4),表明国家给予滨海新区的多项优惠政策对于吸引外资起到了明显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后发优势及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注:汇率选取当年12月统计月报折算汇率

从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来看,2003年以来始终高于GDP增速,与经济增长适应性较强,符合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的特点,但总体上来看增速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47.6%下降到2006年的31.1%,增速回落趋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比较分析

2006年滨海新区通过股市融资、企业债券、发行基金共筹集资金51.68亿元,只占信贷资金增量的22.87%,说明目前滨海新区的直接融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总量与增速等方面短期内难以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适应,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还是股票市场、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形式,在滨海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滨海新区社会资金总量情况分析

近年,滨海新区社会资金总量逐步增加,符合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2006年,滨海新区社会资金投入总量达66.11亿元,资金量的持续上升有效地支持了地区经济增长。

总体来看,滨海新区社会资金运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适应,虽然其中存在一些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甚至是比较突出的因素,但正积极的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2010年,滨海新区GDP达到3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200亿美元以上;仅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就要达到5000亿元以上,按照前文所述的几种重要资金来源的规划、现有水平和平均增速来简单估算,五年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利用外资等可以提供的资金量较为有限,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仅在满足固定资产投资一个方面就存在至少1000亿元的缺口。因此,滨海新区社会资金来源、总量、结构亟待改善。

三、滨海新区资金运行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促进滨海新区银行信贷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紧缩信贷政策的调控措施下,信贷投资要结合新区实际情况和特点,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从2006年开始,为解决信贷投放过快、流动性过剩等经济问题,央行频繁动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速的反弹。但从滨海新区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大量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议总行在统一调控基础上,赋予分支机构一定的权限,在全国货币政策框架内,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适当进行微调,实施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发挥央行分支机构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提升新区金融机构级别,赋予其更多的经营灵活性。建议通过新建、迁址、整合等多种途径提升金融机构级别,改变新区金融机构多以二级分行或支行为主的现状,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惠政策作用。同时,重构信贷管理的制度设计,赋予基层金融机构一定的信贷自,充分调动其开拓信贷市场的积极性,通过细分市场和加大信贷营销力度,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另外,级别的提升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力,通过业务品种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三是调整信贷结构,促进新区产业升级。新区的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结构,使贷款投向多元化,一方面推动优势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发展符合产业政策、对经济有实质拉动作用的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导跨国公司把更多的高端研发和制造环节及运营中心转移到滨海新区,促进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合理安排信贷投向,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力度。新区金融机构要积极对创新型企业贷款,保持资产负债流动性水平的合理性;对新区内大项目的融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合作,进行银团贷款(包括和外资银行合作),统一价格,降低风险,维护金融业经营的正常秩序;赋予新区金融机构一定的信贷自、充分调动开拓信贷市场的积极性;在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投放中长期贷款要注意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满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资金需求

在国家战略定位下的滨海新区,仅依靠财政、信贷、外资等资金来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滨海新区社会资金融通的客观要求。一直以来,天津市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偏低,2003年直接融资比重为2%,2004年不足4%,到2005年仅为3.9%,滨海新区直接融资同样也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地区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企业负债率高、金融风险集中,因此建议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金融监管部门相互配合、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有效机制,发展各类直接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社会融资比重。

一是在滨海新区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非常适合滨海新区目前的情况,通过证券化,可使银行贷款在资本市场上变现,提前收回贷款。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信贷资产结构,有效缓解滨海新区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的压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分散经营风险,并由此推进地区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二是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为契机,试点各类基金并使之向规模化、中心化的方向发展。鉴于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而对产业投资的需求很大,在搞好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基础上积极争取、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如发展私募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信托试点,把滨海新区逐步建成中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和交易中心。

三是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目前滨海新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币值较低,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IPO的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和动员滨海新区的优质企业上市;滨海新区没有证券公司,天津市仅有一家证券公司即渤海证券公司,在2006年尚未进入规范类或创新类券商行列,而同期,上海拥有7家创新类券商。深圳拥有5家创新类券商、3家规范类券商,相比之下证券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制约了地区资本市场的创新。另外,天津市有1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净值约1.2亿元,根本无法保本经营。因此要提升证券公司层次,尽快达到规范类券商标准,鼓励上市等方式增强竞争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四是积极争取OTC市场落户滨海。OTC市场即“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非上市公司提供特别转让服务,其服务对象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OTC市场如能落户滨海,将与深圳上海共同构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要环节,有助于吸引聚集资金并带动滨海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

五是积极争取各种创新资金形式试点。比如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争取使滨海新区成为全国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试点,既能适应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又能够吸引更多保险资金投资滨海;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一些特大型项目,还可以尝试采用集合资金信托形式发行资金信托型市政债券募集资金,支付利息的收益来自政府补贴并基本免除收益利息税。

(三)适度增加财政支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滨海新区财政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适应性分析表明适度增加地区财政支出、稳定财政支出增速,才能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招商引资方面,一是滨海新区要有效利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势,发挥产业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聚集滨海,推动招商引资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利用外资要数量和质量并举,尤其注重提高项目质量。近年,滨海新区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增速一直高于引进项目数量增速,因此要继续加强引进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技术含量和安全、环保评价、吸引成长快、贡献大的项目,加强高端制造、研发环节和销售服务的引入;三是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提高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以金融后台运营中心、软件外包为重点加大外包服务项目的引进力度。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滨海新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一是构建良好金融协调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牵头组织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金融运行分析会、金融联席会、银企座谈会等多种有效形式,构建地方政府与银行、企业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台,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通报经济金融运行、信贷资金运营、金融风险等情况,提出贯彻落实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调整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见,通过多边交流和共同协商。、相互沟通,疏导政、银、企三方联系渠道,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执行货币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改善外部运行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保证资金的顺畅流动,是构建金融支持平台、提升融资能力的关键。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客观上要求不断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部门作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组织和领导者,应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不断优化市场秩序,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为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课题主持人:付连元

课题组成员:马增云 刘 淼 周民军

刘建军 张贵娓 袁会江